【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元动力”悦享葵园⑯】阅而有味 读而有得——读《语文的文化品格》读后感

元一凌必蒂

<p class="ql-block">  假期,利用闲暇时光,我读完了《语文的文化品格》。这是一本书稿,由语文教育名师王崧舟和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陶继新对话录音而成。</p><p class="ql-block"> 王崧舟,小语界泰斗人物。听他的课,如沐春风;读他的文,更是润物无声。书中主要探讨了读书与文化、当下教育与文化的缺失问题。提出了关于读书的诸多建议,不仅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告诉我们如何阅读一本书,也从生命层面引领我们如何在读书中修行;还指出了当下语文教育传统的缺失,提出了教育要传承文化、要致良知、要有大度。整个书稿不仅有作者对文化的思考,作者的生命践行,还有那言语中对人的精神洗礼,对人生命境界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读书——语文的根本</b></p><p class="ql-block"> 对话从阅读谈起,因为读书是语文的根本。但是,在这场对话里,阅读绝不仅仅是知识获取的源泉,也不只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它是求道悟道的过程,是让心性解放解脱的过程,是让生命走向精神、走向绝对自由唯一的路。</p><p class="ql-block"> 他们也谈读书的方法,谈读书对教育者的作用,却都不约而同地超越了阅读功利的、现实的意义而让阅读成为修行的途径,引领生命在道的层面行走。陶老师认为,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智慧,反观人生,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保持内心的淡定,做到“不被物碍,不被法缚”。王老师则说,“立志于明道,并且将读书和生命融为一体,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享受生命的宁静与喜悦。”</p><p class="ql-block"> 我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首先自己要有持续阅读的习惯,称得上是个读书人,更应该有文化,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通过“文”去熏陶浸润孩子,以文化人。通过阅读提升自身文化,用源源不断的文化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话语系统、思维走向、生命情态、心灵境界以及幸福感。所有的一切,都是阅读所给予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语文——诗意的守望</b> </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章节——语文:诗意的守望。王老师谈到了当下语文教育的现状:根系的缺失。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他说:“语文的源头活水就是我们的文化。语文如果不跟文化对接,或者说语文如果不能够融入到我们的文化当中去,那么我们的语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语文的力量,恰恰就是文化的力量。语文的魅力,恰恰就是文化的魅力。语文的思维方式,恰恰就是文化的思维方式。可以说,语文是一扇窗,打开的是文化这一方广阔的天地。所以,一个语文老师有没有文化的自觉,有没有文化的担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语文课有没有质量和品味。”由此而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有非常清晰的文化意识,有一份特别自觉的文化担当,只有这样,语文课才有了根,而且是很深很深的根。</p> <p class="ql-block"> 请原谅,我无法将书中的妙语一一向你说出,那要你自己去寻找,去品悟,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不是一本关于语文的书,只是两位智者恰好以语文的名义相遇,于是,他们就坐在那里,透过文化的角度,开始了这场生命的言说。 </p><p class="ql-block"> 对我来说,遇见这本书,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幸福。它让我知道:作为一名老师,要持续不断地读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更要有一份传承文化的担当!愿我们能够在充满变幻的时代,守望自己,守望语文,守望文化!</p> <p class="ql-block">来源: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 </p><p class="ql-block">撰稿:凌必蒂 </p><p class="ql-block">初审:张艳 </p><p class="ql-block">复审:刘惠明 </p><p class="ql-block">终审:沈来凤</p>

语文

文化

读书

生命

守望

阅读

老师

教育

我们

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