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日不论国事,不谈政事,抛去那些好高骛远的话题,只聊平民百姓间的市井之谈。前些天,跟国内的朋友聊到当代年轻人结婚的问题,现在“不婚”、“恐婚”的现象愈发普遍。结婚带来的是压力,是束缚,结合中外环境,“不婚主义”无外乎来源于两个原因,1:思想上的解禁和开放;2:支付不起婚姻次生的高昂费用。第一点,国内国外,婚姻无非是家族血脉的延续以及迎合人类繁衍的需要,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二点,目前绝大多数年轻人要过早地背负“房贷”“车贷”,有的甚至付出拉上双方两代人共同偿还一场婚姻的代价。今非昔比,当代的婚姻变得越来越具有功利性,具有目的性,婚姻早已不是爱情的结晶而是双方家庭为了实现当下价值观所作出的最大妥协。</p> <p class="ql-block">庄子讲:“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大意为:泉水干了,两条鱼一同被搁浅在陆地上,互相呼气、互相吐沫来润湿对方,显得患难与共而仁慈守义,倒不如湖水涨满时,各自游回江河湖海,从此相忘,来得悠闲自在。就好比那些没有感情基础,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新人,到头来,倒不如彼此相忘于江湖,一别两宽,各自欢喜。虽与庄子同一血脉,却也没深刻研究过庄子思想的精髓,但是庄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相生相克、齐物之论、无为等观点自有其中奥妙,即使放到当代嘈杂的社会也同样适用。</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谈到爱情,总能想出些宏大,壮丽,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非也!泰坦尼克号上的故事毕竟是极少数。爱情具有神圣性,具有纯洁性,“喜欢”和“爱情”最大的不同用一句话概括:喜欢是棋逢对手,而爱情是甘拜下风。真正的爱情从不是什么山盟海誓、死生契阔;亦不是两个带有棱角却又互补的拼图,真正的爱情是忍让、是遗憾、是成全、是妥协、是平淡、是完美的一个圆遇到另一个圆。</p> <p class="ql-block">当代的爱情是利益化的,是快餐化的,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纵观历史,古今中外,写爱情的诗人太多了,登峰造极的作品也太多了,什么十年生死,什么沧海为水,什么沈园邂逅,事实就是写“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苏轼,一生中有三位妻子及多位红颜知己;事实就是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在妻子韦丛死后与才女薛涛纠结不清;事实就是写“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陆游,因母亲反对,休掉了妻子唐婉。不能否认,也许至少有一刻,那份真挚的爱情可以被定格,但接二连三的爱情实难认同。爱情是永恒,是专一。诗佛王维一生存诗400首,从头到尾,没有一首写给妻子。说他无情,为何在妻子死后留下“妻亡不复娶,二十年来独居一室,秉绝尘累”,说他有情,为何又一字不留。这背后的原因大概就是,刻骨的爱情不需要人尽皆知,只在月色如银,清风抚松的夜晚,一人相思便够了。法国服装设计师纪梵希,与奥黛丽赫本钟情一生却没有圆满。赫本几次婚姻失败却从未选择过纪梵希,而纪梵希为了铭记这段情感活到九十多岁终身未娶。说他们有情,为何又纠缠一生没有结果;说他们无情,为何又彼此牺牲彼此成全,这背后的原因,用赫本的想法大概就是“只有以好朋友的身份,才能让两个人永远在一起”。1993年,赫本病逝,2018年,纪梵希离世,大概晚年的纪梵希想的是:我已两鬓斑白,你仍少女模样。也只有在纪梵希的眼里,赫本永远是那个当年才华横溢,红遍影坛的女孩,</p> <p class="ql-block">(Everyone wants to be loved, but everyone is affraid to love.) 每个人都渴望被爱,而每个人却又不敢去爱。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大概就是在遇到彼此之前,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价值支点,有充实黑夜对抗孤独的勇气,客观上不需要爱了,主观上也就做好了迎接它的准备。在当下,不可否认,爱情是一种无价的奢侈品,得之,幸也;不得,命也!佛家讲,诸法因缘生,因缘尽则灭。得与不得,自有定数,乾坤如何,以后自见分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