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正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以52件大师杰作呈现了一部从文艺复兴至后印象派的浓缩的西方绘画史。诚如英国国家美术馆馆长加布里埃尔·费纳迪(Gabriele Finaldi)在展览前言中所言,本次展览也是一趟“图像制作”(picture-making)的历史之旅。</p><p class="ql-block"> 面对几个世纪前的佳作,不得不感慨英国乃至欧洲的博物馆文化和修缮技术的卓越。</p><p class="ql-block"> 作为非专业观众,在现场簇拥的人群里拍照,角度、光线勉为其难。观后感两点印象颇深: 一是肖像画多。从宗教题材逐渐走向世俗,“金主”使然,与新教资本主义的兴起相呼应。油画肖像比照片更耐看,眼神气质、肌肤青筋、服饰光泽与配饰……</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特点是画家视角和技术的变化。透视或者说在平面中处理三维空间,无疑是绘画中的经典命题。如何利用笔触来呈现人或物;如何在空间中展开叙事;怎样运用光与影来操控视觉……不同艺术家所提交的答案千差万别。</p><p class="ql-block"> 在文艺复兴大师们钻研线性透视的同时,达·芬奇却认为线性透视只是几何光学,不足以说明物体在远处会变得模糊、色彩会变弱的原因。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其创造的空气透视法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 展厅中,我们还能发现短缩法、暗箱成像、多叙事空间、扁平化空间等手法。</p> <p class="ql-block"> 19世纪末,伴随着现代照相机问世,绘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出现巨大危机。艺术的故事由此发生转向——画家不再以模仿自然以及在二维平面上还原三维空间为动力,而是追求一种艺术语言的自足,即所谓的“绘画性”。这期间,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大量取经自日本浮世绘,吸收其简化的构图和平面化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个人角度,15、16世纪的作品,无论技法还是主题,文化背景差得远,兴趣不大。喜欢18世纪欧洲壮游时期亦真亦幻的风景画,以及古典艺术风格的叙述。当然也喜欢梵高的炙热与真实,可惜现场他的画作不是凸显个性的那一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