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历案,深耕“大单元”,华东师范大学研修促发展。

东明县实验初级中学 小猫头

<p class="ql-block">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从2022年新课标的落地起,为促进教学的有效性,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打造教学评一体化的高效课堂,大单元学历案在部分先进省市应运而生,为学习到大单元学历案的精髓,县教体局高度重视,在教研室精心组织下,全体教研员参与其中,部分县直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参与,实验初级中学在王校长带领下,全体教研组长参与其中,相聚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展为期六天的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学历案设计”研修学习。</p><p class="ql-block"> 华东师范大学大学教研员研修中心成立于2009年3月,是全国首个专门为教研员研修而设置的机构,在整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专业力量的基础上,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持。中心组建了一支由崔允漷教授领衔的、专业实力雄厚的专家队伍,开发了教研员研修的专业平台——E教研员之家和40多个专题的教研员研修课程。</p> 研修学习第一天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修的目标是1. 结合教育/课程理论的专题学习,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形成起统率作用的大观念;2.借用案例分析,理解教育的情景性与复杂性,理解“课程领导”在自身专业发展中的意义;3 通过做作业,学习与应用如撰写《单元学历案》的专业技能;4.参与互动式的研修活动,体验对话、协商、合作的专业学习,逐步养成一种全新的工作心态。</p><p class="ql-block"> 学习伊始,我们在美丽的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开班仪式,见到国内顶尖专家,崔允漷教授,崔教授利用大单元学历案的授课形式,给我们深度讲解了《新课程改革与单元学历案设计》,说到新课标中的教学评一致性是以单元学历案为脚手架,教师是整个过程的建筑师,而不是维修工。一定要让学生经历从单元开始的“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最后看山还是山”这样的心路历程。在崔教授讲座期间各位老师相互交流,并提出疑问,崔教授都会认真详细的解答,谈了什么是学历案,对学历案如何进行定位,设计学历案不仅要考虑学什么知识,还要考虑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用,把核心素养与单元知识能力要求相结合。最后还讲解了规划流程。并重点谈了单元组织者确定的三个角度,即:大问题、大任务、大观念。</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我们对学历案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学历案是基于大单元教学的一个助学案,不仅实现教书,而且实现育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学习了朱伟强教授的《单元学历案中学习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朱教授从设计学习目标的意义谈起,讲了学习目标的四个要素,并根据指向的不同对学习目标进行了三种分类,即:指向、习得、结果。如何依据课标、教材、学情来确定学习目标,如何呈现多个学习目标。并结合小学语文、体育等实例进行分析示范。</p><p class="ql-block"><br></p> 研修学习第二天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天的学习,感觉自己就像回到了大学时光,有收获,但更多的是困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第二天,我们又准时的来到教室,开始了研修旅程,在各位专家上课之前,我们在教研室黄主任和王主任的带领下,分学段分学科进行了昨天的学习成果分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可见从古至今反思的重要性,那么课后反思应该反思什么呢?是学生随意述说吗?还是传统的每课小结,仅仅只是知识梳理。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听着王哲副教授的讲解,发现之前自己碎片化的理解还是有一定欠缺的。王教授讲到反思(即元认知)的三大基本技能:计划,监控,评价。我们不必每时每刻都使用元认知,因为有些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当任务具有挑战性,但又不是特别难时,(中等难度)时,元认知最有效。反思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学习的开始,教师教下去的是知识与技能,留下来是核心素养。同时王教授也给我们总结了反思的支架: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拓展学习领域。而且告诉我们如何设计出更加符合高阶目标的反思问题。</p><p class="ql-block"> 下午毛博士从基于知识点的课时教学走向素养本位的单元教学。使我们认识到单元大任务是一种指向素养目标的实践活动,是基于真实或模拟真实情境的设计,是开放而复杂的任务。通俗点讲,就是:谁和谁,在何时何地,用什么,做成什么,有什么用?的思路来设计大单元任务。单元学习目标可以有多条,但关键挑战只综合设计一个。</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在各位教研员的指导下,各个小组成员紧密配合,制订了大单元下以问题为导向的“你敢挑战吗”这一环节。</p><p class="ql-block"> </p> 研修学习第三天 <p class="ql-block">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虽然研修很累,但研修学员如同追风的少年,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精气神十足,总能早早的踏进华师大的校园。第三天肖思汉教授的报告既有专业的理论,又有结合课堂教学浅显易懂的案例分析,以“学生经历什么历程才能学会”这个关键问题,肖教授从立场,原则,体现三个方面向我们详细讲解了学历案中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过程设计的立场与理念,让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由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安排学生的学习变为学生参与情境的具有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找准锚点,组织活动进阶,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参与活动,真正达到学评一体。</p><p class="ql-block"> 下午王教授又从作业内涵,作业本质,作业系统三方面给我们详细讲解了什么叫作业?作业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什么是完整的作业系统?王教授还指出了作业存在的很多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核心素养立意的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在两位专家的精准指导下,我们一定会尝试并设计出我们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核心素养立意的作业。</p><p class="ql-block"> </p> 研修学习第四天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学习已经过半,按照学习的要求,我们的研修模式:采用“清+洗+晒”的专家研修模式,即第一步澄清真实的问题或问题边界:第二步通过互动(小组或师生),去除旧的观念与技术和建构新的观念与技术;第三步晒出真实的作业与同伴分享。实施“看一次(see one),做一次(do one),教一次(teachone)。要求我们在3月1号晚上九点之前提交每个小组的一份完整的单元学历案,以方便后续各位专家的点评。</p> 研修学习第五天 <p class="ql-block">  学习进入倒计时,但是每位学员还是热情高涨,认真思考,从本来模糊不清的概念,到现在具体的着手去做,去设计,我们的条理越来越清晰。</p><p class="ql-block"> 目前的课堂教学或者说教育普遍存在负担重,效率低的问题,还有的专家学者说:如果说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第二负担重的国家,那么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称为第一!为什么会这样?怎样让学习的东西更加有意义?吴刚平教授研究的课题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是内容问题)怎么教?怎么学(方式问题)其实就是从忆中学,做中学,悟中学。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要想清楚,说明白,写准确,做实在。培养小大人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培养学生从做中学、悟中学的深度学习。而评价一个老师的好与坏是“死与活”的转化,不好的老师是把“活”知识教“死”;而好的老师是要把“死”知识教“活”。</p><p class="ql-block"> 下午,卢明校长从学校层面讲解,推动学历案的实际操作,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是要做建筑师而不是维修工。</p><p class="ql-block"> 教师要当建筑师,首先要转变固有的思想观念,从对未来人才素养的思考,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方案的设计,以及探索课程实施两张皮等问题,我们的教学改革需要以大单元学历案为抓手,以此来克服传统教案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如何推进,卢校长提出要鼓励干的,允许看的,转化反的(用事实和互动)。接着,卢明校长也给我们从多个学科,多个维度展示学历案编写的样例,使我们理解的更加清晰。我们要遵循站在远处看森林,然后走进森林看树木,退出森林看森林,这样的一个过程,即可以看见树木又能看见整座森林。</p><p class="ql-block"> </p> 研修学习第六天 <p class="ql-block">  时间如白驹过隙, 不知不觉中,华东师范大学之行临近尾声,我们也收获颇丰,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本次学习本着听一听,做一做,晒一晒这种学习模式,而且在听课的过程中,也能感觉出来各位教授和校长们的讲课始终就是围绕单元学历案的设计进行的,不知不觉中,学历案各环节内容已经渗透在了讲座里,在各位教研员的带领下,我们各个小组尝试着去做了一份单元学历案,在做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参与,认真思考,相互讨论,努力构建。下午经过周教授的点评,还是发现有很多问题的,比如三维目标的续写(而不是三类目标的续写),再比如,评价方案如何实现?是不是每一个环节都能指向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中设计的主语是不是面向学生?还有设计的任务在你们的学校,班级是否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等诸多问题。</p><p class="ql-block"> 基于此,我们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尽快把我们这几天的东西内化吸收,就像今天黄主任和王主任说的那样,把我们一点一滴的小火星,碎片化的东西整合起来,让更多的小火星汇聚起来,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p> 落实措施 <p class="ql-block">  经过这几天的学习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实验初级中学团队,在王校长的带领下,经过4个多小时的研讨,最终决定以小步走,螺旋式,分阶段的步调进行逐步推进.</p><p class="ql-block"> 首先,统一思想,要让老师们意识到在当前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基于当前学情进行学历案研修的必要性,教师必须转变教的模式,让学生利用学历案这个支架,在做中学。</p><p class="ql-block"> 第二,分阶段逐步推进,3月,在各教研组长内化的基础上,成立校内学历案研修培训队伍,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老师们进行学历编写的学习。4月,以学科为单位,尝试摸索学历案的编写,促使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中的渗透和落地。5月,将初步编写好的学历案,尝试着应用到课堂中,根据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改。6月,把完善后的学历案提交到华师大研修平台,请专家团队再次指导。</p><p class="ql-block"> 第三,与主题研修融合,在单元学历案的每一次尝试其实都是有方向的进行主题研修,这把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决心把学到的先进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采用小步走,分阶段,螺旋式的推进方式。转变教师们的教学观念,真正将大单元学历案落到实处,取得实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撰稿:刘欢欢</p><p class="ql-block">审稿:王志坚 宋富海</p><p class="ql-block">编写日期:2023年3月4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