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渔家汇”

岚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记忆中的“渔家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前二天在同学群里看到集成同学有关“渔家汇”区域进行港滩改造而引起的一些感叹,勾起了我对“渔家汇”儿时的一点点回忆,在此分享给大家,有谬误之处还望不吝指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渔家汇”的渔字发音应该是新塍的土语,是从鼻腔里发岀类似于“衡”的声音。其实新塍人对吴姓的发音也是这个声,原我家隔壁邻居就是吴姓,我们在称呼他家爷爷时就发这个音“衡家爹爹”。由此推测这“渔家汇”应该是“吴家汇”比较确切一些,不知道这个地名在镇志中是否有所体现有待查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且称渔家汇这地方我们小时候都经常去玩过,这个自然村落离镇上不远,大约有个两里地左右吧,到了西栅茧站过了亭子桥不远就到了过河的渡口,摆渡过了河便是渔家汇的自然村落。这是个三面环水的地方,拿现在时髦的说法可称之为“半岛”,当时这上面居住着约五十多户人家,几乎都是临水而居,每家屋前都有一块空地,如果用围墙围起来那就成了院子了。由于沿河而居,少不了下河洗漱的河埠,这些河埠都也很简陋,只是用几块条石铺就而成,每个河埠上用的条石规格形状都不一样,所以在河边的河埠也都不一样,但功能都一样,都是为了方便下河。一般河埠边都有一些零落的树栽在那里,基本上以柳树为主,这柳枝垂下几乎贴近了河面,再加上一群鸭子在树荫下的河里悠悠地游着,这景象总是会在脑海里浮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渔家汇”隶属于当时的八字公社人民大队,由于这些人家居住在河的北岸,而他们需要耕种的田地大部分又在河的南岸,当时河面上没有桥,人们出行都靠着一条不大的渡船摆渡过河,这条渡船没有专人操作,全靠船的两头栓着二条绳子,另一头栓在岸上。谁要过河拉着绳子将船行至对岸,由于河面宽阔水流湍急,时有落水事件发生,因此生活劳作十分不便。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到夏天最热的季节里,我们西栅头的临街居民都会在黄昏时,在自己的家门口放上椅子櫈子摇着蒲扇纳凉,此时正逢农村双抢时节,抢收抢种农时一天都耽误不得,因此这时侯每天的天色已黑就会看见渔家汇的农民牵着耕牛缓缓地走过来,踏在青石板上的牛蹄声是那么地沉重,每当他们走过来,我们都会很自觉地给牛让道,他们会牵着牛在凤舞桥过河,绕一个很大的圈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里很不容易,这是因为那条渡船实在太小,耕牛是没办法登上这条渡船的,为改善交通要求建桥一直是渔家汇村民们的愿望,据说为此事村民们去县城上访过多次,上世纪七十年代终于有了结果建起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单跨便桥,彻底解决了渔家汇村民的出行问题,而那条渡船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不过我倒还是挺留恋那艘渡船,因为它承载着我儿时的一些乐趣,那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会结伴前行至渡口,拉着渡船一头的绳子抵达对岸,有时候会来回的拉几趟,有时候会让渡船荡漾在河面中央,让渡船自由飘行一段,当然这只能是在渡船非常空闲时我们才敢如此玩耍,一但被一些长者看到便会厉声吆喝,吓得我们赶紧回到岸边下船逃之夭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时过境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的渔家汇肯定已不是我童年记忆中的模样了,由于好长时间没有再去过那个地方,所以也不敢枉言断论渔家汇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但根据集成同学的描述,交通格局是有了很大的改观,想必渔家汇村也一定会受益了。不过那条通往澜溪塘途经渔家汇的河,不知是否还是那样的宽阔湍急,因为她穿越了镇区乃至整个新塍塘,已成了嘉兴市饮用水源的必经之路,想必目前也应该在保护范围之内了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