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行(拉萨篇)

森森

<p class="ql-block">拉萨游玩路线:博物馆—色拉寺—《文成公主》—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羊湖—哲蚌寺—罗布林卡</p> <p class="ql-block">在林芝地区停留了三天,感觉挺好,几乎忘了这是在高原地区。今天(19日)终于启程去拉萨了。</p> <p class="ql-block">早晨出发行进在拉林公路上,风景如画真好看,但是心里还是忐忑不安,不知到了拉萨会不会有高反?</p> <p class="ql-block">途中来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巴松措景区。这是林芝地区乃至西藏生态旅游资源最为丰富、最为集中的一个片区,拥有多项“国”字号荣誉,先后于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被世界旅游组织列入世界旅游景区,2017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巴松措(错高湖)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人文风情,是西藏东部最大的淡水堰塞湖之一,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的面积有6千多亩。深藏在林芝工布江达县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中。是西藏红教的一处著名的神湖和圣地。</p> <p class="ql-block">看到眼前的景色,仿佛置身于瑞士的湖光山色中,难怪人们称之为“小瑞士”。</p> <p class="ql-block">湛蓝的天空懒散的漂浮着几朵白云,远处高耸的雪山倒映在湖水中,在湖边还散落着很多村庄。随着阳光逐渐变强,水面和山体之间又会呈现出不同的光影变幻,令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绿宝石般的湖面、静谧的湖心岛(扎西岛)在湖中象一处仙境。人们可以踏着用木板搭成的浮桥走上扎西岛,传说该岛与湖底是不相连的,漂浮在水面上。</p> <p class="ql-block">扎西岛并不大,却有一座1600多年历史的古老寺庙掩映在绿树丛中,寺庙名为“错宗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据说,这里的僧侣信奉的是藏传佛教教派中最古老的一个,教理中有“男女同修”之说。</p> <p class="ql-block">寺庙对面是一座大白塔,一字排开的转经筒在虔诚的人们地转动中,金光闪烁,这一切更增添了浓厚的宗教色彩。</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巴松措,继续前往拉萨。</p> <p class="ql-block">穿过米拉山隧道</p> <p class="ql-block">离拉萨越来越近了,途中下来休息,感觉又像脚踩棉花脑袋晕乎乎地。</p> <p class="ql-block">下高速进拉萨市了,拉萨进城的高速路口门岗与众不同,高大上好气派。</p> <p class="ql-block">拉萨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它的海拔有3650米 ,全年日照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因此有“日光城”的美誉。拉萨因其风光秀丽、历史悠久、风俗民情独特、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的春秋富氧酒店就在八廓街旁,离布达拉宫很近。这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住所,不会错。</p> <p class="ql-block">酒店服务前台摆放有待客糖果,还有热毛巾搽手,服务员给每位客人端来茶水,献上哈达。</p> <p class="ql-block">房间里的设施蛮好,有加湿器、制氧机、空调,每天下午房间里都有送来水果、酸奶,洗澡间提供一次性毛巾。</p> <p class="ql-block">房间墙上挂的这个制氧机非常重要,弥散式供氧让房间里有充足的氧气,活动和睡眠都很舒服,解决了高海拔的不适。</p> <p class="ql-block">拉萨市周边都是这种光秃秃的山,没有林芝地区的绿意葱葱。</p> <p class="ql-block">市区街道边上会有一些树木,但不遮阴。</p> <p class="ql-block">拉萨的夜景很美。</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20日)我们到西藏博物馆参观,西藏博物馆从2016年闭馆扩建,历时五年,2022年7月8日重新开放,我们7月20日来赶巧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博物馆。参观是免费的,今天来的人不少,大家有秩序地排队进入。</p> <p class="ql-block">了解一个地方的民族文化和发展历史参观博物馆是最佳选择。</p> <p class="ql-block">展示“离太阳最近的人”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展示《雪域长歌—西藏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藏族的饮食:糌粑、乳制品为代表的主食,酥油茶、青稞酒为主的饮品。</p> <p class="ql-block">展示西藏的服饰文化和传统配饰。</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生活用品:卡垫</p> <p class="ql-block">展示的牛粪砖令我们很惊讶,看了介绍才知道在西藏牛粪比黄金还贵,称为“久瓦”,是藏族人的重要资源。除了可以当燃料,还象征着财富,面前的牛粪越多这家人越富裕,还能作为礼物赠送。</p> <p class="ql-block">当地主要运输工具:牦牛驼队。</p> <p class="ql-block">栩栩如生的脸谱</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展出的唐卡非常精美,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绘制唐卡传统上采用了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p> <p class="ql-block">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中国藏族彩绘大观》内容博大精深,堪称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p> <p class="ql-block">在这儿拍个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另一侧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时间来不及进入参观了。</p> <p class="ql-block">从博物馆出来,司导带我们到当地藏民餐饮店吃午餐,感受一下民俗。</p> <p class="ql-block">店铺不大但充满了浓郁的藏族特色,很喜欢看这种艳丽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店家送上酥油茶</p> <p class="ql-block">不知是杯身有点淡黄色还是酥油茶的颜色,看上去还行,尝了一口淡淡地说不出什么味道。</p> <p class="ql-block">这位藏族美女对面有空位陈教授正好就座啦。还没坐稳就赶紧站起来打开窗户赶苍蝇,因为美女的面碗沾满了苍蝇,他边赶边说“你快把苍蝇赶出去啊”,美女很淡定地边吃边说“它们不会出去的”,哈哈,陈教授愣在那不知说什么了。</p> <p class="ql-block">  藏面、藏炒面、牛肉饼,我们开始品尝,本人胃口浅,吃了两口就放筷子了。出了门我们对司导说,下次还是去适合我们的餐馆吧,小伙子呵呵地笑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去色拉寺。</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周围柳林处处,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有许多僧尼小寺环绕其间,寺东和寺南有普布觉寺、米琼热尼库寺、贡巴萨寺、帕奔岗寺、扎西曲林寺、曲桑寺、嘎丽尼姑寺;寺后还有珠康日却、色拉却顶寺等等。</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僧人在等候下午的辩经活动。</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地处拉萨上风上水之地,色拉寺的后山是拉萨唯一可以进行天葬的地方。每逢拉萨地区有人逝去,尸体被运到色拉寺后山举行天葬仪式。为了尊重当地老百姓的风俗,政府明文规定是不允许游客看天葬的。</p> <p class="ql-block">相比神秘的天葬仪式,在色拉寺内还有一个精彩的宗教活动,每天下午的2-4点准时向游人免费开放参观,这就是辩经。</p> <p class="ql-block">辩经,是一种佛学知识的讨论,也可以说是喇嘛们的一种学习方式。色拉寺的僧人们每天有一次辨经活动。这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辩论,辩论者往往借助于各种手势来增强辩论的力度,他们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p> <p class="ql-block">辩经场内众多的参天大树,很多都是上百年的老树。树下好乘凉我们像其他游客一样在此等候着。两点开始,穿红袍的僧人鱼贯而入。简短的开场仪式后,辩经正式开始,几十名喇嘛或一对一或一对多开始辩论。刚开始看他们像是在吵架我们觉得很滑稽,后来才明白站立者发问,席地者则答辩,辩论话题涉及藏教佛学的各个方面。这是一种学习方式。</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兴致勃勃的去看大型演出《文成公主》,剧场在一个山上,海拔3700米。老远就看到了长长的阶梯需要走上去。天下起了雨风很大,冒着雨吹着风感觉很冷都快走不动了,慢慢往上爬。陈教授说他很难受胸闷得慌,赶紧歇会,走走停停总算上来了。这里地势较高,可远眺布达拉宫和拉萨市区。</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身上的装束搞笑吧,哎呀,如果知道要爬这么高的地方,恐怕会放弃看演出了,还好稀里糊涂就来了。进场时每个人发一件雨衣,果然是冒着雨看演出。</p> <p class="ql-block">《文成公主》是去西藏的必看节目,以大山为背景,真实场景真实牛羊马匹,场面很壮观,演绎了1300年前唐朝文成公主万里跋涉、历经艰辛而无悔进藏的过程。晚上看还是有点冷的,而且配合情节座位上空真的会下雪,靠前面坐衣服会湿哦,幸好我们把带去的薄羽绒服、毛衣、外套通通穿上,再套上雨衣。</p> <p class="ql-block">大制作、大场面的全视野让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藏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全剧有800余名演职人员,其中95%为西藏本地的农牧民。</p> <p class="ql-block">演出开始,数百名演员由曲而歌、因情而舞,挥鞭骑手策马绝尘,成群牛羊簇拥而来。壮丽的场面、恢宏的气势、跌宕的情节震撼人心,美妙的音乐、动人的故事、婉曲的情感扣人心弦,没想到在西藏也能看到如此震撼的演出,演员们的表演令人感动,非常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能够在中国海拔最高的剧场看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实属不易,陈教授现在是笑容可掬,可是在看演出过程中他一直不舒服,幸好俺的包里带有速效救心丸,口服8粒很快就缓解,后面就没事啦。</p> <p class="ql-block">散场的时候人山人海,座无虚席,可见《文成公主》的魅力有多炫。</p> <p class="ql-block">看完了演出出来正好可以看对面布达拉宫和拉萨市夜景,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21日)的景点是我们向往已久的——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建在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p> <p class="ql-block">此生难得,咱俩在此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现在进布宫也不容易,需提前好几天网上预约,要在规定时间内抢名额。说是每天进布宫限制人数 2300名,但是到了那里感觉还是人太多。</p> <p class="ql-block">进宫要过三道关口,第一道是安检,在大马路上老远就排长队,今一大早下着雨,方如她们为了取票冒雨赶早去啦。还好我们出去的时候雨停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道是进大门。进入围墙内看到稀稀拉拉几个人排队,暗自高兴心想运气不错用不了多久就能进去啦。哪知道拐了几道弯还看不到头,呜呼,继续慢慢挪,才进到真正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第三道是取票处。在院子里又排一轮长队,缓缓迂回慢慢挪动到了取门票的地方,这回是真的进来了。</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设计和建造很有讲究,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铺地和盖屋顶用的建筑材料叫“阿嘎土”,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解空气。</p> <p class="ql-block">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峭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p> <p class="ql-block">在西藏,无论是在布达拉宫的女儿墙还是寺观宫堡的檐下,都有一层如同用毛绒织就的褐红色的东西,这就是白马草墙。它不仅有着庄严肃穆的装饰效果,还由于白玛草的作用,可以把建筑物顶层的墙砌得薄一些,从而减轻墙体的分量,这对于高达13层的布达拉宫来说,显得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红墙(白玛草墙):用红色的草类植物白马草气压而成,白马草本身是一种柽柳枝,秋天晒干,去壳剥皮,再用牛皮绳扎成拳头粗的小捆,整整齐齐堆在一起,然后层层夯实,用木钉固定,再染上赫红色,这就是白马草墙。</p> <p class="ql-block">白墙:布达拉宫的白墙是甜的,因为涂料是用白石灰、牛奶、白糖、蜂蜜以及藏红花等多种调料配制而成,这种特制的涂料具有保鲜、粘度高的特点。每年都会粉刷一次,每次粉刷都是一年盛大的祭典,这个粉刷仪式已经持续了300年。</p> <p class="ql-block">仰望巍峨的布达拉宫,想到要爬上3700米高的地方,心里有些担心。</p> <p class="ql-block">从东大门入口进入后,就沿着这条圆满汇集道往上走,一条“之”字形的白色登山石阶,整个山道由900多个石板铺成,无论你是达赖喇嘛、参与朝会的大臣以及打扫卫生挑水的僧侣,都必须用你的双脚踏过这条漫长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还好上布宫的道路很宽敞,坡度很缓和。人们走走停停,拍拍照、累了就地坐会儿。</p> <p class="ql-block">在布达拉宫参观需要遵循所有藏传佛教的禁忌,例如不能戴帽,不能拍照(指进入宫殿以后,宫殿外可以拍一些“外景”),不能踩踏门槛等等。所有游客都需在1小时内完成参观,因此在宫殿内任何地方都不允许停留,参观结束后从布达拉宫西门出来。</p> <p class="ql-block">导游在给我们作讲解。</p> <p class="ql-block">当你爬完了这900多级阶梯,寓意所有圆满都汇集在你身上了,这条路会让你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向南看,可以看到对面的布达拉宫广场。</p> <p class="ql-block">向西看,可以看到药王山全景,整个拉萨城就在你面前。</p> <p class="ql-block">通过圆满汇集大道后就来到平措堆朗大门,也就是即将进入德央厦广场前的一道风景。大门的黑白相间的帘子都是用牦牛毛编织而成。</p> <p class="ql-block">在半山腰上,有一处约1600平方米的平台,这是历代达赖和高级官员观赏歌舞的场所,名为“德央厦”。也就是布达拉宫可以拍照的最后一处风景。在往上进入白宫后,就不允许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排着弯弯曲曲队伍的游客将从这栋白宫主楼门廊进入布达拉宫里面。</p> <p class="ql-block">这入宫的楼梯好陡。</p> <p class="ql-block">爬上楼梯进入宫里,就不能拍照了。最好看最精彩绝伦的只能自己饱眼福,没法子。这里面的稀世珍宝、无法用语言表达,这地方最不稀罕的就是黄金,啊哟哟,别不信,去看了就知道啦。</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分为雪城(山脚下)、白宫(东西部)、红宫(中部)三部分。白宫和红宫是以外墙的颜色区分。白宫东部是达赖喇嘛居住的地方,以东大殿、日光殿为要;红宫以佛殿、灵塔、壁画为主,收藏有壁画、唐卡、金印、金册等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借网上一张图说明布局。</p> <p class="ql-block">在布达拉宫中部的红宫顶上,也就是布达拉宫的最高处(海拔3750米)矗立着赫赫有名的金顶群。由六座灵塔金顶加主供佛殿金顶,共七座鎏金屋顶组成。</p> <p class="ql-block">在布达拉宫里最不值钱的就是纯金物品,而各种宝石镶嵌的工艺品才是稀世珍宝,布达拉宫里里外外加起来的黄金总量达到了30多吨,十万颗宝石,是中国真正的“黄金宫殿”。</p> <p class="ql-block">我们开始走马观花啦。首先参观白宫:从德央厦—白宫主楼门廊—东大殿(主殿)—东日光殿(喜足光明宫、永固福德宫、护法殿、长寿殊胜宫、寝宫)—西日光殿(福地妙玄宫、福足欲聚宫、喜足绝顶宫、寝宫、护法神殿)—弥勒佛殿。跟着导游走,边听边走,不让驻留。</p> <p class="ql-block">看完了白宫,接着看红宫。游览路线:坛城殿—殊胜三界殿—长寿乐集殿—13世达赖灵塔殿—上师殿—七世达赖灵塔殿—圣观音殿—八世达赖灵塔殿—九世达赖灵塔殿—时轮殿—释迦能仁殿—无量寿佛殿—法王洞—普贤追随殿—响铜殿—红宫二回廊—西有寂圆满大殿—菩提道次第殿—持明殿—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观世音本生殿。</p> <p class="ql-block">红宫作为宗教之地,奇珍异宝数不胜数,而坐落在红宫六层的黎玛拉康—合金佛像殿则被称为无价之宝,店内藏有3700多尊佛像、佛塔,这些珍宝全部用多种合金炼制而成,因此就有了世间绝无仅有的红、黄、绿、白、紫色合金色,堪称佛像和佛塔的精品荟萃。</p> <p class="ql-block">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走完了白宫和红宫,里面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看得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尽管耳朵里灌满了生涩的藏族姓氏和听不懂的宗教名词,但并不影响我们了解西藏的文化和地域特色,举世无双的布达拉宫犹如坐落在雪域高原上的紫禁城,她是一座凝结了西藏文化、艺术和珍宝的璀璨宫殿。</p> <p class="ql-block">魅力无限的布达拉宫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观赏:除了近距离仰望、进入内部参观、到布达拉宫广场看全景、登药王山的观景台看它的背景。还有不同时间拍摄的布达拉宫又有不同的美感。</p><p class="ql-block">这是老陈教授和小陈教授清晨六点在广场拍摄的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晨曦中的布达拉宫多么宁静。</p> <p class="ql-block">清早去是对的,广场上没什么人。地面上刻着“拉萨市海拔3646.31米”</p> <p class="ql-block">这是清晨在地面上洒水拍到漂亮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因为住得近,吃完晚饭可以去布达拉宫广场赏夜景,你看这就是我们晚上在广场拍摄的布达拉宫夜景和倒影,真是太完美了。</p> <p class="ql-block">从布达拉宫西门出来下到后方,在这里可以围着布达拉宫转经。来到布达拉宫,才明白人活一世,没有白走一遭。</p> <p class="ql-block">在拉萨除了布达拉宫,还有一处必打卡的地方,他就是八廓街内一处古老的院落,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和信徒来到这里,这就是大昭寺。</p> <p class="ql-block">21日上午参观完布达拉宫,下午我们就去大昭寺。大昭寺作为“西藏的眼睛”,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直是各种重大佛事活动的中心。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其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寺庙最初的名字“惹萨”后来成为这座城市的名字,并演化为今天的“拉萨”。因此,人们常说“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p> <p class="ql-block">  有着千年历史的大昭寺,是举世闻名的朝佛圣地,这里每天都聚集着众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徒,他们带着万分虔诚的心朝佛,在柔软的等身长垫上,在光滑的青石地板上虔诚地叩拜,留下了等身长头或深或浅的印痕。信徒们的虔诚,并不是基于向佛求取自身的功名利禄,而是只求苍生平安,风调雨顺。或许,这才是真正值得佩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位于繁华八廓街中心的大昭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时期建造的,拉萨之所以有“圣城”之誉,与这座寺庙中的供奉着圣像有关。</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由此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p> <p class="ql-block">听导游介绍说在全世界藏传佛教信徒的心中,大昭寺是至高无上、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圣地。因为在这里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并亲自开光,圣像的形体相貌与佛祖十二岁时一模一样,见到佛像就像见到释迦牟尼本人一样,预示着佛祖释迦牟尼与世常在。</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如今的规模,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庭院四周的廊壁和转经回廊的廊壁上,绘满了各种各样的佛像,有些年代已经久远,却依然能看出当初艳丽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寺里,脚下青色的石板路仿佛带人们进入到很古老的传说里。万盏酥油灯长明,一千多年的历史,一千多年的香火,是延续了一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内除了供奉镇寺之宝--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之外,还供奉着各派的祖师佛像,有藏王-松藏干布的塑像、尼泊尔赤尊公主、文成公主、金成公主的塑像以及许许多多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寺院的四面墙上描绘了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大昭寺选址的故事、文成公主入藏、藏民骑马打猎的生活等生动场景都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精美绝伦的黄金、珠宝制作的工艺品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里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檐角龙凤雕刻得精美细致,斗拱做工繁复精致,为典型汉族风格,在阳光的照耀下浮光耀金,光彩夺目。</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一楼大殿是喇嘛研习修经的场所,沿坡度很高的楼梯可以到达二楼,一间间的垂着布帘的房子,是喇嘛生活的地方,平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大昭寺的屋顶,屋顶全是24K黄金铸成的,永远金光闪闪。尤其在素有“日光之城”的拉萨,碧蓝、皎洁、一望无际的晴空下,金光耀眼的大昭寺,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一座寺庙。站在平台上,澄明如水的天空,峭拔的群山、平顶的楼居、各种庄严的佛寺、身披绛色袈裟的僧侣,远处布达拉宫的建筑,山坡上“祖国万岁”的字样,拉萨的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300多年前,五世达赖喇嘛在扩建大昭寺时,在原本木石结构的屋顶上钉上鎏金铜板,金顶从此成为大昭寺的一大标志。金色黄得耀眼,纯净的色块大胆而泼辣,让人有种过目难忘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的金顶用了500公斤黄金打造。金顶上,一对鹿分左右两侧跪向法论,代表着鹿在聆听佛法。在汉族人心中,鹿代表着长寿,而在藏族艺术中,鹿代表着自然的和谐和神之净土的无畏。</p> <p class="ql-block">拉萨是一座日光之城,白天这里阳光直射,紫外线很强,照得整个寺庙也熠熠发光。人似乎也被照得发白光😀</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22日)我们前往羊卓雍措(羊湖)。通往羊湖的道路十分崎岖,都是陡峭的盘山公路。</p> <p class="ql-block">途经雅鲁藏布江河谷观景台,海拔4280米。</p> <p class="ql-block">我们身后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很干,没有大峡谷那种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p> <p class="ql-block">周围也没什么可看的,只有一些用来付费照相的动物们。</p> <p class="ql-block">离开雅江河谷观景台驱车20多分钟,来到了岗巴拉山口观景台,哦,看到羊湖啦!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羊卓雍措,与玛旁雍错、纳木错并称西藏三大神湖。在藏人心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站在海拔4998米的山口观景台上,看到美丽的羊湖蜿蜒曲折,静谧安详,就像是一条碧蓝色的玉带悬挂在群山的怀抱中。</p> <p class="ql-block">羊湖就像镶在山峦中的蓝宝石,清澈的湖水,湛蓝的天空,水面和天空一样碧蓝如洗,朵朵白云在天空中飘过,倒影在湖中加上远处的雪山,真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上我们忙着取景和拍照,竟然没感觉到高原反应。</p> <p class="ql-block">来到羊卓雍措的湖边,海拔降到4441米。</p> <p class="ql-block">湖边游人不太多,安静的湖面犹如天空之镜一般。</p> <p class="ql-block">付费拍照的牦牛很乖。</p> <p class="ql-block">湖边有很多用石头叠的玛尼堆,祝福人们吉祥如意。</p> <p class="ql-block">清澈碧蓝的湖水就在脚边流淌,那一刻似乎天界就在脚下,身体已经融入了天堂。</p> <p class="ql-block">看这蓝天碧水,湖光山色之美,心情极好,忘掉了所有的不适,我们在这里高歌一曲,献给大美西藏!</p> <p class="ql-block">意犹未尽,再来一段歌伴舞,挑战极限。</p> <p class="ql-block">下午从羊卓雍措回到市区,陈教授的好朋友请我们到拉萨非常有民族特色的思金拉措西藏饮食文化体验中心吃晚餐。</p> <p class="ql-block">到这里开眼界啦。</p> <p class="ql-block">氛围优雅、环境干净,浓郁的民族特色我们很喜欢。</p> <p class="ql-block">本店自酿青稞酒,好诱人啊,可惜只能看不敢喝,因为这是在拉萨,担心诱发心血管问题。</p> <p class="ql-block">学做青稞酒。</p> <p class="ql-block">藏民烧火用的久瓦(牛粪砖)。</p> <p class="ql-block">好朋友介绍当地的习俗和特色。</p> <p class="ql-block">这些好看又好吃的美食,让我们体验和了解了拉萨的饮食文化,真好!</p> <p class="ql-block">餐厅里的歌手在表演节目,悠扬的歌声在大厅里回荡,边吃边欣赏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23日)上午我们到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参观哲蚌寺。</p> <p class="ql-block">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1416年创建。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它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据记载,哲蚌寺鼎盛时期有庄园141个,牧场540多处,僧侣人数1度达到万人,可见其当时多么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司机送我们到半山腰的停车场,见到了我们预约的寺庙导游—一个漂亮的藏族女孩子名叫曲珍,是个大学生,主修旅游专业,她将带着我们游览哲蚌寺。</p> <p class="ql-block">开始还以为寺庙就在停车场附近,跟着走才知道要想看到大殿还有很长很陡的路要走。哲蚌寺建在海拔3800米的山上,一路往上走,穿过一个又一个庙堂,高原上爬山还是挺费劲的,慢慢地走吧。</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游客很少,大多数是前来朝拜的藏民们。他们都背着酥油和食物、大包小包的贡品。</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都拿着暖水瓶,问了才知道里面装着酥油茶。</p> <p class="ql-block">哲蚌寺三面环山,前面就是拉萨河,寺院依山而建。逐级而上,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规模壮观宏大。</p> <p class="ql-block">因为整个寺院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借网上的一张图示意哲蚌寺全貌。)</p> <p class="ql-block">哲蚌寺面积很大,它不像是单纯的寺庙,俨然就是一座城堡或是一个小镇子。除了宗教信仰,还有许多生活的气息:有水车、菜园、果树、花卉等等。</p> <p class="ql-block">我们边听边看沿着石阶慢慢往上走,路边很多石头上描绘有佛像和彩色的六字箴言。</p> <p class="ql-block">坡上有一个游览哲蚌寺的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寺庙的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四大扎仓(也就是佛学院),以及甘丹颇章(达赖喇嘛生活和办公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依山而建的藏式城堡中,白色的寺院,僧房群铺满山坡,寺中甬道起伏蜿蜒、曲径通幽,稍不留神就会迷路。</p> <p class="ql-block">走到高处有一个小平台,往下可以俯瞰山谷的景色,左手方向是山坡一面,视野很开阔,可以见到山岩上绘制的巨大佛像,就是有名的晒佛台。雪顿节时会进行晒佛仪式,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也是哲蚌寺最大的宗教节日。届时,会在那里展示巨型佛像唐卡,场面很壮观。</p> <p class="ql-block">哲蚌寺有辩经活动,只不过规模没有色拉寺大,辩经在三点左右开始。</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甘丹颇章(哲蚌寺主要建筑之一),从这里进入。</p> <p class="ql-block">穿过门廊进到甘丹颇章宫的院子,这里还真宽敞。导游介绍说甘丹颇章始建于公元1530年,曾经是西藏地区的政治权利中心。主要为第五世前历代喇嘛(三世、四世、五世)执政、起居之处。</p> <p class="ql-block">甘丹颇章分前中后三幢建筑,由回廊与台阶连接起来。层层叠叠,逐步升高。</p> <p class="ql-block">哲蚌寺每一建筑都要上台阶,不断地爬高。陈教授表示不想上甘丹颇章参观,在此地等着,我们的同伴王晶也说不去了,他两人都感觉体力不支。但是曲珍说不走回头路,要穿过甘丹颇章继续往前,那就只好慢慢跟着走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依次排队沿着狭窄的楼梯、回廊开始参观。这地方的房门都小从外面看很不起眼,但是里面的装饰非常气派,因为不让拍照,所以没法分享。</p> <p class="ql-block">不断地往上攀爬,穿过一个又一个殿堂和房屋,如果没有导游领着那就会迷路。参观哲蚌寺真是考验人的体力,因为这里海拔落差很大。我们的美女同伴王晶在拉萨一直都适应,甚至上布宫都很好。哎,今天出问题了,在回廊上头疼胸闷,走几步就抱着柱子喘气,脸色不好,这下麻烦了。方如问我:“妈你带了救心丸吗?”我说“有啊”,快给阿姨!赶紧弄了八粒给她含服,还好 不一会就开始缓解了。</p> <p class="ql-block">殿堂外景很漂亮,精美绝伦、富丽堂皇、色彩斑斓的装饰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甘丹颇章—因五世达赖喇嘛在这里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中心统管西藏,所以又称为甘丹颇章政权。</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甘丹颇章,向前依照指示,走进了参次林立的经院,大殿,佛堂。彼此殿宇相接,层层叠叠。有的雄伟,有的古朴,庄严、气派、神秘,星罗棋布。如置身幻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殿堂很多,有名的是“强巴通真”和“甘丹颇章”两个殿堂。一个是宗教意义,一个是政治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些佛堂,并没有多少人,从这扇门推开进入,那扇门出去,门总是虚掩着,没有上锁。来往的人,轻轻推开,参观完后,再找出口。</p> <p class="ql-block">有名的措钦大殿(大法堂),也是哲蚌寺的主要建筑,大殿经堂均复以金顶、法轮、宝幢等装饰。宗教意义上著名的强巴通真殿就位于措钦大殿三楼西北侧,殿内主供弥勒八岁等身像,以及白色海螺。</p> <p class="ql-block">措钦大殿位于寺庙中心地带,是哲蚌寺最大的殿堂。前面有八柱明廊,内经堂规模宏大,装饰华丽,可容千人诵经,收藏有大量唐卡、佛像与壁画,还有藏文献与经籍。这里是全寺僧人集中诵经和举行仪式的场所,同时也是寺院的一级管理机构。</p> <p class="ql-block">庄严雄伟的措钦大殿,正中佛像高大精美,宽敞的天窗和长明灯的映照更显富丽堂皇。</p><p class="ql-block">这里允许游客进去参观,但不能拍照(这张是网上截图以直观示意)。导游领我们很安静地站在旁边,大殿里众多僧侣在打坐颂经,他们俩人一组座位一高一低应该是师徒吧,我们进去时正好是小憩,时不时看到年轻僧人手端小茶壶脚穿袜子快速小跑,问导游解释说这是徒弟给师傅斟茶水,不穿鞋是免得有声音,一路小跑是显得勤快。嗯嗯,难怪说哲蚌寺的规矩多管得特别严。</p> <p class="ql-block">措钦大殿门前有个广场,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拉萨城。</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措钦大殿我们开始下山。</p> <p class="ql-block">这条古道已经很久没有人走了。</p> <p class="ql-block">沿着窄长的巷道慢慢往下走,感觉比上山省劲多了。</p> <p class="ql-block">路旁两边的房屋红白黄相间的墙壁粗糙古朴,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宗教和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的转经轮一字排开,走到这儿的人都会跟着转一圈。</p> <p class="ql-block">非常感谢曲珍导游,她带着我们一路解说,无论是历史、人文、景观、讲的非常透彻,很流畅,很中肯,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各地来的人们真正了解藏族,了解西藏。听得出来她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是一个优秀的藏族导游。</p> <p class="ql-block">离开哲蚌寺我们来到位于拉萨市西郊的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园林”),这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也是我们整个行程最后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罗布林卡建于1740年,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为格桑颇章、措吉颇章、金色颇章、夏典拉康、达旦明久颇章(新宫),有374间房。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p> <p class="ql-block">自七世达赖之后,历世达赖在亲政之前,均在此习文、学经、修习佛法;亲政后每年夏季来此办公。 </p> <p class="ql-block">园中树木茂盛,花卉繁多,更有亭台池榭,林竹山石,珍禽异兽等,宫前有长廊、室内则雕梁画栋。景色非常优美。</p> <p class="ql-block">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格桑德吉颇章可供人们参观,这是一座平顶藏式两层楼建筑。1926年兴建,1928年竣工。楼下一层是13世达赖喇嘛的金银库,楼上二层是接见贵宾的地方,里面有观音净土,五台山等壁画。殿内的木雕图案运用了许多汉族典型的传统图案,是一座极具藏汉文化融合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达旦明久颇章(俗称新宫),始建于1954年,是中央人民政府资助兴建。南殿的墙上绘有藏族起源,吐藩王朝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新宫的对面是湖心宫(又称为“措吉颇章“)。</p> <p class="ql-block">建在湖中央的湖心宫,被认为是罗布林卡中最美的地方,因为在修缮维护,没有开放。</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参观的途中,被一阵歌声吸引,原来是在“打阿嘎”。这是一项藏式建筑传承千年独特的工艺。用阿嘎土制作屋顶或者地面的过程称为“打阿嘎”,“打阿嘎”工艺十分复杂也很辛苦,耗时耗力,而且需要群体打制,配合默契。你看人们结对成排边打边交叉走动,唱着阿嘎歌,手里拿着“帛多”整齐划一的落在屋顶面上,辛苦的工作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p> <p class="ql-block">罗布林卡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罗布林卡作为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的扩展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由此可见,罗布林卡的地位丝毫不亚于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我来西藏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想穿上真正的藏族服装拍照留念。下午从罗布林卡出来将近4点钟,到布达拉宫附近找旅拍店,名气大的店铺人满为患,看到一家店人少就进去了。</p> <p class="ql-block">三位阿姐在店铺里收拾了一阵,穿上服装就跟着摄影师出发了。一出门没走两步就感到难受,看看这服装是冬季的吧,现在可是七月天,店里的小姐姐说正宗的藏族服装就是这样子的,嗨,只好凑合着去拍吧。</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领我们去布达拉宫广场,哦哦,在太阳底下身穿藏袍脚蹬藏靴,拖着沉重的步伐跌跌撞撞地跟着,要走地下通道才能到对面广场。还没拍照就累得不行,心慌气短,走两步就歇一会,但是意志坚定的我们总算来到了拍摄地点。</p> <p class="ql-block">哈哈,效果马马虎虎还过得去。管他是卓玛还是额吉,也算是了个心愿吧。</p> <p class="ql-block">这几张是俺用手机帮两位美妹拍的,多漂亮啊。</p> <p class="ql-block">在拉萨不知不觉就过了好几天,从陌生到融入,有点舍不得离开这地方,感觉还没玩够呢,像八廓街路过好几趟却没来得及去最热闹的商店逛逛。陈教授说已经够好的啦,出来这么多天要回去了,万一疫情管控了回都回不去,打道回府吧。</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拉萨!再见了,纯朴善良的藏族同胞!感谢燕子和小马师傅一路陪伴!感谢陈教授的好朋友热情款待以及无时不刻细心叮嘱关注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来到贡嘎机场,这是要返程了。</p> <p class="ql-block">拉萨没有直飞,需要在贵阳龙洞堡机场中转乘动车才能回到桂林。</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西藏,神圣的雪域高原,人人都向往的地方。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小结:感想很多但是文字表达有限,归纳要紧的几点:一个是进藏前准备:首先身体方面1、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不惧怕,2、进藏前睡眠和休息要充足,3、可以提前十天服用红景天、西洋参等增强抗缺氧能力;4、平时运动量大的要提前一个星期减少或者停止运动。5、注意冷暖,千万不要感冒。6、如果有严重感冒或者有严重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不宜进藏。</p><p class="ql-block">其二是药品的准备:1、感冒药,2,肠胃药,3,心血管药物,4、应急药品:抗过敏药、供能量(葡萄糖粉等)、止痛退烧药、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每样有一点就可以,备着以防万一。出门在外身边有药心不慌。</p><p class="ql-block">以上是本人自己的一点拙见,说得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如有不对请忽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