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年春草绿,万象更新时。新枝吐绿意,燕子啄春泥。窗外春意渐浓,校内教研已兴。在各年级组的教师办公室里,老、中、青,传、帮、带,大家亦师亦友亦伙伴,智慧共享结硕果,我们坚守教育初心,深探课程改革,本周我校开展了新学期第二次数学组级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以研促教,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由陈璐老师讲授《解决问题》,作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应用课,本节课关注了学生筛选信息和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课堂中通过“摆一摆有效信息,画图分析,交流方法”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之间的关联,并筛选出有效信息,同时也关注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养成学生画图分析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李华清老师执教的《除法的认识》,先复习了什么叫平均分,让学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然后创设了帮大熊猫分竹笋的情景,让学生用圆片代替竹笋实际操作分一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读一读、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强化了应用平均分的意识,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孙晓娥老师执教的《笔算除法》,从植树活动的情境导入,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经历口算,分小棒,自己尝试独立列竖式等形式,通过同桌合作,小组交流,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引发头脑风暴。整节课重难点突出,师生关系融洽,老师敢于放手,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肖蓉蓉老师讲授的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一课,通过让学生先回忆、梳理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图,再讲练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灵活运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不断经历三维图形到二维图形的转换,即巩固知识又促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的《圆柱体积》一课的教学中,王冬雪老师由实际情境引入,从学生已知的排水法等无法求出比较大的承重柱等圆柱的体积问题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兴趣。在同桌合作和小组合作的探究中,逐步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在巩固练习中逐步加深理解。整个课堂环环相扣,学生学习状态良好,教学效果显著。</p> <p class="ql-block">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言可厚己。在每次观课教研活动中,老师们都认真观课、评课,发扬优点,改进不足,抱着“先做学生、后做先生”的空杯心态,以研促教,共同成长。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勤求索必有收获。</p><p class="ql-block"> 在教中研、研中思、思中悟、悟中得、得而进、进而教,以研促教、以研促改,学无边,教无涯,路漫修远,惟有求索,方得始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