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借兵救主途经的河岭

任树华

<p class="ql-block"> 关羽借兵救主途径的河岭</p><p class="ql-block"> 任树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说起走马岭,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实在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地名了,也绝对不会有人把这里的地名与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关羽联系在一起。其实,走马岭有今天这个大名,真的是拜1800多年以前的关羽夏口借兵救主,途经此地所赐。</p> <p class="ql-block">  1、关羽夏口借兵救主的背景</p><p class="ql-block"> 关羽(161年-219年),约出生于东汉桓帝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雅号“美髯公”,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将领。关羽死后深受民间推崇,被奉为关圣帝君,佛教亦称其为伽蓝菩萨。历代朝廷对关羽也多有褒封,有的统治者甚至将其推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p><p class="ql-block"> 关于关公夏口借兵救主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208年。此前,曹操曾派遣手下大将刘岱和王忠二人率兵前去讨伐刘备。因刘、王二将不敌刘备,曹军以失败告终。曹操得知后,决定亲自率兵前去讨刘。刘备无计可施,听了张飞的话,连夜去曹营劫寨,却不料中了曹操埋伏。刘、张各自走散后,刘备一人骑马投奔了袁绍,张飞则逃到芒砀山暂住。</p><p class="ql-block"> 曹操攻下了徐州,又来攻下邳。这时的关羽保护着刘备的妻小,被曹军包围在了一座山头上。曹操的大将张辽劝关羽投降于曹操,关羽综合考虑当时的情况,决定降曹,但提出了3个条件:第一,关羽是降于汉朝而非投降到曹操个人;第二,降后只用刘备的俸禄养活其家人,即刘备的妻小;第三,如果有刘备的消息后,关羽定会前去投奔主公,且曹操不得阻拦。</p><p class="ql-block"> 看到关羽提出的三个条件,曹操心里显然很是不爽,但却完全看透了关羽的内心和为人。最后,曹操还是十二分的不情愿地答应了关羽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关羽带着刘备的妻小们,跟随着曹军大部队回到城里。</p><p class="ql-block"> 曹操是个老谋深算之人。他通过让关羽与2位嫂嫂共住一个房间来试探关羽,但为人正直刚烈的关羽却一手拿着蜡烛一手拿着大刀坚守门外,通宵站在门外守护两个嫂嫂,曹操看见这一幕不得不被这一硬汉所折服。</p><p class="ql-block"> 尽管这样,爱才心切的曹操还是经常对关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常宴请关羽并赠送美女与财宝,可关羽全然不为所动。后来曹操给关羽赠送了吕布的赤兔马,关羽高兴至极,说:“有了这千里马,找到主公便指日可待了。”</p><p class="ql-block"> 不过,虽说关羽不愿降曹,但关羽并非一位不懂知恩图报和言而无信之人。当袁绍带着猛将颜良起兵攻打曹操时,关羽感激曹操的一路照顾,便斩杀了颜良和另一大将文丑。曹操大胜后,封关羽为汉寿亭侯。</p><p class="ql-block"> 其实,精明的曹操早已看出关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但他还是不想让关羽前去刘备的军营,并以各种方法挽留关羽,但是关羽一心向蜀。据记载,关羽在离开曹操前曾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p><p class="ql-block"> 关羽在得知刘备的确切消息后,面对曹操的执意挽留,他只留下了一封书信便离开了曹营。曹操手下大将劝说曹操杀掉关羽,但是曹操认为能人志士,各为其主,这不能成为杀害关羽的理由。于是,便成就了关羽千里走单骑寻主的历史佳话,也留下了关羽借兵救主后发起的著名赤壁大战并成就了刘备的三国鼎立之梦。</p><p class="ql-block"> 西晋时期的陈寿所著《三国志·关羽传》,对这段历史有如下记载:“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p> <p class="ql-block"> 2、关羽夏口借兵救主的背后</p><p class="ql-block"> 其实,关羽离开曹营后,单人匹马一路保护着二位皇嫂千里寻兄,直奔襄阳。可是,途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等多人的百般阻拦。不过,凭着一身的胆识和武艺,关羽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最后终于一路拼杀冲出重围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p><p class="ql-block"> 到了公元208年,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地区,于是就开始图谋他的“天下大业”。于是,他首先决定挥军南下,欲拿下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荆州。或许是“上天助曹”,此时的荆州牧刘表却突然一命归天,而新继任的荆州牧刘琮又是一个窝囊废,最后因害怕曹军,竟然把荆州白白地拱手让给了曹操。</p><p class="ql-block"> 如此一来,当时驻军在樊城的刘备就坐不住了。他知道曹操是绝对放不过自己而会随时打上门来,便一方面带着一城的百姓,准备渡过汉江到襄阳避难,然后借助汉江天险与曹操对峙。一方面命关羽带船队速去夏口,协助与自己交好的刘表之子刘琦汇合,共操水师,图谋大势。再一方面,万一自己到了襄阳后不被蔡瑁、张允所收留,关羽也可借助在夏口刘琦处借得的水军,再图后事。</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刘备率领张飞、赵子龙及万名士兵藏匿于10万名百姓之中,缓慢地向当阳行进。在刘备一行行至当阳之时,曹操带领的五千轻骑也同时到达,于是一场完全不对称的战役直接将刘备打蒙。在敌我悬殊之下,刘备带着几十人匆匆而逃,把10万百姓以及随带的辎重悉数留给了曹操。</p><p class="ql-block"> 对于“兵败当阳”,多数看官均不理解,批评其完全不像刘备、诸葛大军所为,完全是一招惨不忍睹的臭棋。殊不知,高手博弈中,这正是刘备与诸葛军师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通过瞒天过海为三分天下之大势下得一盘大棋:</p><p class="ql-block"> 其一,刘备要通过此行想给未来的同盟军孙权看到,荆州不是举州投降,大多数人是愿意抵抗侵略的,会增加孙权联手刘备抵抗曹操的信心,使孙刘联盟的基础更加巩固;</p><p class="ql-block"> 其二,刘备利用百姓惧怕曹操像攻打徐州一样采取屠城的报复方式大肆杀戮,带上十余万百姓一起撤退,与民休戚与共,保持自己一直标榜的“爱民如子、仁德盖世”的美好形象;</p><p class="ql-block"> 其三,刘备将自己的万名士兵混迹于十多万百姓当中,看似行军速度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日行仅十余里,而实际上却能起到“藏兵于民”的奇效,最大限度的保存了自己的实力。</p><p class="ql-block"> 其四,刘备选择的逃亡方向为江陵,可以起到声东击西诱导曹操追击的效果,给关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与刘琦汇合并最后接应刘备。</p><p class="ql-block"> “兵败当阳”后,刘备在长坂坡留下张飞断后,自己则带兵一路飞奔到东南方向的汉津口码头(今湖北武汉),同关羽和刘琦从夏口(今武汉市江夏区)的水路赶来接应的援兵会合,并在河岭地区排阵布兵狙击曹操。</p><p class="ql-block"> 果然,当曹操追兵到达河岭时,忽然从打靶堤后想起震天鼓声,接着一队军马从天而降,其中领军之人大喊一声:“云长在此等候多时也!”曹操定睛一看,那当头一员大将不是别人,正是手执青龙刀,坐下赤兔马,他自己放走的羽。</p><p class="ql-block"> 原来,关羽江夏借得军马后,得知刘备按预定计划完成当阳“败兵之战”,迅速从夏口经长江走南岸嘴进入汉江来到河岭,正好与从当阳赶来的主公会合。通过简单商议,他们借助打靶堤这块即可进攻亦能防守之地伏击曹兵。当曹操一眼看到一马当先的关羽站在自己的对面,聪明如孟德的大军事家一切便不言自明。他随即勒住马缰,对众将士大喊:“又中诸葛之计也!”接着,遂传令大军速退。</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无论是刘备从当阳赶赴汉津口码头,还是关羽从夏口借兵救主前往当阳方向迎接刘备,必经之地都离不开东西湖区这片战略要地。也正是基于此,刘备与诸葛亮在东西湖首先谋划了驰名中外的赤壁大战,并最后完成他们在中国历史上三国鼎立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  3、今日的河岭为风水宝地背书</p><p class="ql-block"> 河岭,在明清时期先后隶属于平塘河泊所、桑台湖河泊所轄域。到了清光绪25年(1899年)才归口夏口厅管辖。或因河岭地区既有汉江行船的水道,又有堤垸和丘陵牧马的草地,关羽借兵救主的河岭一带自曹操退兵后,便逐渐有一些老将、伤病留在了这里,开荒种地,建设家园,成了东西湖区较早在此繁衍生息的先民。</p><p class="ql-block"> 尽管当年的河岭曾经是一片丘陵,或者是一条拦水大堤,但在千年古云梦则这篇荒湖中,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高坡和一道长长的堤坝而已,如果遇上大灾之年,即便是三国鼎力的鼎盛时期也很难逃过灭顶之灾。</p><p class="ql-block"> 但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到了“大跃进”时期,东西湖区的原著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在全市、全省及来自中原地区7.5万名民工的大力支持下,大家仅用了四个半月的时间,就把东西湖(包括河岭片区)这片近500平方公里的荒湖野滩,通过围堤垦荒变成了万顷高标准农田,成为“大武汉”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从此,深受洪涝灾害困扰的湖区人民因为有铜墙铁壁般的百里防洪大堤保护,一方面再也不受夏秋两季洪涝灾害的危害,另一方面还为支援武汉的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p><p class="ql-block"> 不过,现在的河岭因蜀汉名将关羽曾到夏口借兵救主途径此地,并在此与主公和诸葛一起谋划了三分天下之大业,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就被改的快速名为了走马岭农场,成为东西湖区的12个国营农场之一。随着全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推进,现在这里已经定名为走马岭街道办事处,成为生态新城东西湖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作为国内紧邻特大中心城市的国营农场群,东西湖区包括走马岭农场都曾经是武汉市民的菜篮子、粮袋子、棉被子、油罐子、果盘子、鱼篓子、奶瓶子,也就是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这里还是名副其实的农村,说好听一点最多也不过是大城市的近郊。</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的后,东西湖人借助伟人南巡的东风大搞“工业革命”,大力招商引资,自费开办经济开发区,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建设,全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由围垦建场以来在全市13个行政区中的长期倒数第二,在不到20年代时间就跃升到了顺数第二的位置,开始与武汉的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和光谷比肩。东西湖区在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产环境的同时,城市建设也华丽转身,成为6了远城区第一家与武汉中心城市无缝融接的行政区。 </p><p class="ql-block"> 如今,东西湖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向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的高端技术领域挺进,在全国第一个打出“临空港”的旗号,同时也成为了华中地区最大的国家级食品加工区。而这个加工区,就刚好坐落在蜀汉名将关羽夏口借兵救主的原河岭片区(现走马岭街)。</p><p class="ql-block"> 在湖北,曾经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即在有着1000多万人口的“大武汉”,有九成的啤酒、六成的牛奶、五成的方便面和四成的碳酸饮料,都是由东西湖区制造的。可见,“东西湖产”的食品饮料在武汉乃至湖北有多么的普遍与重要,也可见走马岭这个地方的变化有多么的巨大!</p><p class="ql-block"> 说东西湖区的食品工业主要集中在走马岭一带,是因为国家级的武汉食品加工区就建在走马岭街片区,这是农业部2002年批准的内陆省份第一家国家级食品工业加工区,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包括六个产业园区:饮料加工产业园、乳品加工产业园、粮食深加工产业园、油料深加工产业园、畜禽深加工产业园、水产及果蔬加工产业园。</p><p class="ql-block"> 这里聚集了可口可乐、百事食品、武汉双汇、武汉天喔和湖北周黑鸭等30多家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其中还有世界500强企业4家。醇香的光明酸奶,清爽的雪花啤酒,劲道的统一方便面,新鲜的双汇肉,肥美的德炎小龙虾,诱人的飘飘酱板鸭都是从这里流向武汉、流向湖北、流向全国……</p><p class="ql-block"> 走马岭,一个曾经的荒湖野岭,现如今已经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食品)产业示范基地,独占湖北省食品产业的鳌头。近年来,加工区还带动全区食品工业产值连续突破300亿元、400亿元、5000亿元大关,并连续四次被中国食品国内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食品工业强区”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走马岭,千年做茧,一朝化蝶,趁势起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3日于武汉经开区</p><p class="ql-block"> (注:本文被收录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政协《人文东西湖》一书。以上黑白图片与本文无关,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任树华,中国青年作家学会会员(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当过6年农民,干了4年建筑工,做新闻28年,从政6年。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发表新闻2000余篇,近200篇获奖,荣获2004年至2006年度武汉市“十佳记者(编辑)”荣誉称号。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散见于《长江日报》《长江丛刊》《清风文学》等数十家国内报刊,其中近百篇散文、报告文学作品被《中国散文大系》《中国散文精致读本》《作家世界》等多种版本书籍收录。报告文学《非凡医者》在国务院新闻办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20年“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中国抗疫故事主题赛(图文类)中荣获一等奖。中篇小说《誓言不再走进婚姻的女人》荣获“2017年首届中国青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小说组一等奖。散文《仰望木棉花》荣获“2018年中国青年作家杯全国青年征文大赛”散文组一等奖。出版有《石榴花开别样红》一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