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老合肥记忆 </p><p class="ql-block"> 安庆路</p><p class="ql-block"> 丁麟生</p> <p class="ql-block"> 合肥老城厢内,东、西向的道路主要有三条:长江路(前大街)、淮河路(东大街),还有一条安庆路(后大街)。</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安庆路——后大街,东起宿州路中段,西至环城西路,三里多长,路宽约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米。现在,安庆路的宿州路至徽州大道最南头、阜阳路最北头的那一段,已经被楼宇建筑所阻隔,只是在上面和下面有步行街与地下道连通着。安庆路最东头的这一段,我们暂按下不表,先从西头说起。</p><p class="ql-block"> 安庆路西头现在的省公安厅和省博物馆(老馆)之处,历史上曾经是庐州府治和合肥县衙的所在地,是名副其实的合肥的政治中心。这就像是一个辐射状的原点一样,古庐州一切地理上的标注,都是从这里出发的。比如,东边的七里站,西边的三里庵、五里墩、七里塘,南边的南七(七里站)、十三里姚公庙等,零公里开始的地方就是府治、县衙的所在地。追溯到元朝,这里的老县衙是大忠臣余阙(余忠宣公)的私宅,距今已有600多年了。安徽省博物馆,是当</p> <p class="ql-block">年全国四大样板馆之一,也是合肥的地标性建筑,2013年曾入选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从省博物馆跨过蒙城路,是安庆路上的合肥四中。四中里有一座当年合肥的文庙。过去,中国的城池里几乎都有文庙,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也是古代官府学堂的所在地,发挥着礼制和教化的双重作用。据说,四中里的这座文庙,是庐州合肥历史上第一所官办的地市级学校,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这座文庙规模很大,横跨安庆路和淮河路,大成殿中供奉孔子,西侧厢房塑有颜子、孟子等的塑像。现存的文庙于2001年在原址上修建,由南向北,依次为棂星门、泮池、泮水桥、碑亭、井亭、辇道陛阶石、大成殿等,面积约为150平方米。其间杂草丛生,大成殿漆皮脱落严重,似无人管理。整个文庙,只能从围墙上的镂空处看到大致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一点,就是安庆路上的城隍庙了。这座城隍庙是北宋皇祐三年(1051),为纪念清官、庐州知府孙觉始建的,后几经毁建。城隍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的神,也就是冥界的地方官。历史上,莅临合肥的官员必先到城隍庙案前焚香,发表告城隍文,表示要当清官、好官。城隍庙大殿当中是孙觉全身塑形,他身着官服,手持玉如意端坐大殿正</p> <p class="ql-block">中。大殿两旁有两副对联:积善则昌,积恶则殃,应识兴家非拜我;为官宜正,为民宜朴,须知得势莫欺人。小小城隍,派上公差,不敢丝毫懈怠;区区领地,担些责任,岂容岁月蹉跎。横批:护邑安民。 </p><p class="ql-block"> 我们记忆中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城隍庙,一座大殿里是一个煤球厂,厂外是一条碎石不平的小马路,两边是人家住户,哪里还有城隍庙的影子?八十年代初,城隍庙由市文物部门主持修复。现在的城隍庙,可是宗教与商业共兴、商贾与游人并旺的场所,可以一游。</p><p class="ql-block"> 有街必有巷。安庆路南北两侧有许多巷子。从西头的琥珀山庄一路往东,有金巷、井梧巷、寿星巷、横街、四古巷、卫民巷、龙门巷等,都是安庆路上人烟浩繁、屋宇稠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横街,即今天省博物馆至长江路三孝口这一小段,过去又被人称为“娄家半边街”。合肥的娄家以往生意做得很大很好。东大街(今淮河路步行街东入口到逍遥津路口)南北两边都是娄家的商铺地盘,排</p> <p class="ql-block">列有“娄恒兴杂货行”“娄氏米行”等。娄家有五、六户也住在横街的东边。娄家人除留下些房屋自己居住外,其余的都租给人家或开旅馆、或开裁缝店等。那时的所谓“横街”,其实是一条很窄的马路,卡车经过时,两边房屋的瓦片都能碰到,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条巷子。 </p><p class="ql-block"> 四古巷,西斜点对着城隍庙,长百多米吧,北接安庆路,南连长江路。这是一条千年古巷。它的得名是因为巷子里原来有四座古墓。据《合肥地名录》载:四古巷,又曾名师姑巷、四新巷等。著名的科学家杨振宁的故居,就位于巷内中段。1922年9月22日,杨振宁出生在四古巷老宅第五进东正屋,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前六年。这座杨宅是其祖父杨邦盛在津南巡警段芝贵(合肥人)幕中担负笔札期间攒下积蓄后,委托其弟杨邦瑞购买的。宅子共七进,每进三间。今天,小巷内还有杨振宁一家人的照片。那是1923年杨振宁十个月大时,其父杨武之出国留学前,一家人合影于故居窗外的。除了杨家老宅外,巷内还有李鸿章家族的房产,由李鸿章儿子李经方与英国女人所生的混血儿,即人称“李府洋鬼子”的李子嘉继承,后来他把芜湖及这里的房产、田地都挥霍一空。同时,四古巷里还有郑家、吴家、刘家等合肥几户大</p> <p class="ql-block">家人家。</p><p class="ql-block"> 卫民巷,《合肥地名录》载:卫民巷,曾名卫衙大关,以巷北首原为明初“庐州卫”(地方军事机构)的“卫衙”遗址而名之。大致位于现在的霍邱路以南、庙东街以东、六安路以西、安庆路以北的洼地内。当年,庐州卫的大门就开在后大街——安庆路上。民国时期,卫署遗址沦为空地,俗称“卫衙大关”,是合肥最早的城市广场,周围开设了十几家酒肆茶楼。“五四”时期,合肥社会各界曾在此开展反帝爱国运动。抗战时,许多无辜平民被日军逮到这里,遭到惨绝人寰的集体屠杀,一时血流成河------现在的卫民巷,还存在于许多楼群里吧。</p><p class="ql-block"> 龙门巷,在安庆路南侧。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条小巷原先紧挨着省政府第四招待所,巷子南口偏西一点对着长江路上原省政府大门(说法不一)。后来,阜阳路最南端扩建等,这条小巷消失了。据说,当年合肥张家张冀牗迎娶新娘子、美人陆英(合肥张家四姐妹之母),送礼的长队由龙门巷附近一直排到四牌楼一带。另据说,合肥有名的许家也在这条巷子里。安庆路,也可谓是“后大街,连狭斜,”“金鞭络绎向侯家”。</p><p class="ql-block"> 安庆路——后大街,是老合肥最繁华的路段之</p> <p class="ql-block">一。沥青表面黑色碎石路两旁还广植法国梧桐树。每逢喜庆的日子,人们到安庆路东头的大丰照相馆留个影,到当时合肥比较高级一点的新华浴池洗浴一番,再到后大街书店去看看书,俨然是当时合肥人时尚的生活方式之一。那时,人们使用毛笔较多,故合肥的笔庄大都集中在安庆路东头一带,著名的有罗文轩笔庄等。此外,还有药店、布店、杂货店等。因为当时安庆路东头和宿州路、淮河路上的十字街等近在咫尺,当然也是十分繁华热闹的。后来,徽州路北端通往市政府、阜阳路南头通往省政府,东头这一段大约有安庆路总长四分之一的路段拓宽改造,安庆路东头就成为了本文开头说到的那样子了。</p><p class="ql-block"> 铅华洗尽,光芒内蕴。在时光的岁月里,穿街走巷,打捞起一点旧时代和旧生活的印记。安庆路——后大街,可谓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合肥的根,是合肥一部上千年的志书。让我们慢慢地打量它、读懂它、回味它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