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世界遗产》有个约会:人类的记忆“中国篇” 第三集

黄振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二、世界文化遗产(32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世界文化遗产”专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另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不同。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包括——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以及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的铭文、洞穴以及其综合体,例如中国的敦煌莫高窟;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例如中国的北京故宫;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例如中国的长城、秦始皇陵。文化遗产保护区包括:历史建筑、历史名城、重要考古遗址和有永久纪念价值的巨型雕塑及绘画作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第二集《美篇》已讲过:10项《世界文化遗产》。接上集内容,本集《美篇》内容包含:继续讲述另外的10项《世界文化遗产》。本集总共有100张图片,还有34000余字的文字介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7.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宝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按照开凿的时间顺序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61年,“云冈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1年12月14日,“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13年5月16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云冈石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7.1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就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风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这一时期(公元471~494年),是北魏迁都洛阳以前的孝文帝时期,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云冈石窟是集中了全国的优秀人才,以其国力为保证,进而雕凿出更为繁华精美的云冈石窟大窟大像。到孝文帝迁都前,皇家经营的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从洞窟形制到雕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历时40余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晚期石窟:北魏迁都洛阳后(公元49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种小窟小龛的镌建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平城作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这时大窟减少,中、小型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龛,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7.2 云冈石窟“著名高僧”——《昙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主持开凿云冈石窟的高僧——“昙曜塑像”矗立于“昙曜广场”中央。昙曜是北魏一位学识渊博、精通佛典、严守戒律的高僧。幼年出家,祖居凉州(今甘肃武威)学佛,后迁到平城,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时期(公元452年~465年)德高望重的著名高僧,对当时平城地区的佛教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昙曜塑像”面目慈和,清逸脱俗,衣袂飘飘,超凡古朴,一代佛门高僧的艺术形象跃然而出,仿佛从远古向我们“走”来。</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7.3 云冈石窟《佛光大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佛光大道”是一条立体的雕刻艺术长廊,地面雕有盛开的团莲,直径3米,彰显出大同雕塑之城的文化底蕴。向西走去,十三对“骑象四棱神柱”依次列于礼佛大道两侧,其设想题材来源于云冈第9、10窟的“大象驮塔”雕刻。一般来说,大象有两颗牙齿,但此处却雕有六牙,这不是物种进化的原因,而是寓意佛教中的“六度”。神柱高8.73米,由下而上依次为须弥座、力士、白象、柱体的完美组合,造型高耸、精致亘绝,凝成为石雕极品。由柱体的四个立面分为12层,上部的10层为佛龛状,每个佛龛内都有雕刻精美的佛像,佛像神态各异,在两侧浓密的松林掩映下,矗立的神柱气势雄伟、蔚为壮观。</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7.4云冈石窟《灵岩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灵岩寺”坐落于云冈石窟大景区的湖心岛中央,是按照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描述而仿建的。灵岩寺占地16000余平米,总建筑面积6815.8平方米。游客走过张灯结彩的昙曜广场,再穿越古朴典雅的七孔桥,高大的寺院山门就出现在面前。整个寺院为三进院落,除了山门以外,还有作为中殿的“千佛殿”和作为后殿的“大雄宝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灵岩寺三座大殿的主佛像,全部采用巨大的香樟木作材料,由来自福建省莆田的木雕世家传人黄文寿大师担纲雕刻。其中,山门内的主佛为3尊,中间为“交脚弥勒菩萨”,两侧为护法;千佛殿的主佛为7尊,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还有燃灯佛、多宝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等;大雄宝殿主像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连同佛像背后的“背光”在内,最大的佛像高达11米。不论是佛像的站卧姿势还是面部表情,也不论是衣着的装饰还是周围的飞天力士,所有细节的刻画都是那么准确到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7.5 云冈石窟《写经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云冈“写经院”创立于2012年秋,坐落于云冈石窟旅游景区一窟东面,写经院中设有:写经堂、藏经堂、展览品室等,其撰写佛经的格式有横幅、手帕、册页及四扇屏等,并配上知名人士作文题记与跋文和得道高僧的开关扶持。做为佛家修习法决之一的抄录佛经能使书法名家在特殊的静中生慧,并使其崇高感足以延伸。</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7.6 云冈石窟第一窟:《石鼓洞》,第二窟:《寒泉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第一窟、第二窟两窟为一组塔庙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第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仿木构屋顶塔檐。塔顶处蛟龙盘绕,须弥山逶迤。北壁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下层浮雕“睒子本生”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第二窟因其北壁西端常年有细泉流出而得名“寒泉洞”。窟内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塔面上刻出瓦筒、檐椽、斗拱等仿木建筑构件,上层四角镂刻八角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北壁主像为释迦坐佛,风化严重。东壁下层浮雕太子“箭射铁鼓”佛传故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7.7 云冈石窟第三窟:最大的石窟——《灵岩寺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第三窟,是云冈石窟最大的石窟,俗称“弥勒洞”,原设计为大型塔庙窟,但最终北魏一代未能完成。洞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主像雕“交脚弥勒”。“弥勒窟室”左右各凿出一座三层方塔。窟面东西各开一门。后室北壁雕“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三尊像,即“西方三圣”。主尊“阿弥陀佛”高10米,倚坐,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抚膝,面部圆润丰满、神态超然。两侧菩萨立像各高6.2米,花冠精细、精美庄严。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7.8云冈石窟第五窟:最高大的佛像——《“大佛洞”的释迦坐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第五窟,《大佛洞》,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即过去、现在、未来佛,中央主尊“释迦牟尼”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高大的佛像,后世包泥彩绘呈唐代风格。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窟门两壁上层,各雕一株枝繁叶茂的菩提树,二佛侧身树下对坐,神情安详;下层金刚力士头戴双翼羽冠,身穿甲胄,威风凛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第五、六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宣大总督佟养量主持重建,因岩结构,蔚为壮观,即明代云中八景中的“云冈摩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7.9 云冈石窟第六窟:最华丽的洞窟——《释迦佛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技法精炼、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充分展现了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的北魏风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7.10 云冈石窟第九至十三窟:《五华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云冈石窟第九至十三窟,营造于北魏孝文帝时代,因清代进行包泥赋彩,故而色彩明快、华丽、极尽奢华之势,故而俗称为《五华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云冈石窟第九、十窟是一组双窟,前后室结构、汉式殿堂布局。第九窟叫“阿閦佛洞”,窟内四壁分层布龛,造像题材出自于《法华经》。窟顶格状,格内雕团莲或飞天。飞天造像群的仙人,或吸腿跳,或倒踢,或掖腿,或双飞燕,其舞姿优美,可与敦煌飞天造像相媲美。前室侧壁屋形龛、后室窟门上方屋形檐等雕刻,都是仿汉民族木结构的建筑形式。</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7.11 云冈石窟第十六窟: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之一《立佛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云冈石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开凿最早、气势最宏大的石窟群,通称“昙曜五窟”。五个石窟,开凿于公元460~465年,是云冈石窟的第一期石窟工程。五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主佛像”,大多数佛像是“释迦牟尼”,分别象征着北魏王朝道武、明元 、太武、景穆、文成五世皇帝的形象。其中一尊大佛的脸上和脚部都各嵌一黑石,据说与文成帝身上的黑痣部位完全吻合。昙曜显然是在告示世人,文成帝就是佛的化身,君权神授,不可动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第十六窟,为云冈石窟早期洞窟“昙曜五窟”最东端,平面呈椭圆形,穹隆顶,正中主佛像为“释迦牟尼立佛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波纹状发髻,面貌俊秀,褒衣博带,身材挺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窟内整体布局严谨,雕刻精美。壁面大面积安排了千佛的造像,这也是云冈早期洞窟的一大特点。第十六窟窟门外东侧有一附属洞窟,编号为第16-1窟,该窟北壁3层龛像中,上层中间龛、中层东侧二龛,三个佛像龛均成为不规则的大窟窿。这并非自然风化坍塌,而是在20世纪上半叶惨遭盗窃的典型例证。由于受长期以来风化、水蚀等自然原因以及人为破坏等影响,第16窟石窟数字化保护迫在眉睫。</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7.12 云冈石窟第十七窟: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之二《弥勒三圣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第十七窟,主佛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脚弥勒坐像”,高15.6米,头戴宝冠,胸佩蛇饰及短璎珞,臂着钏,斜披络腋,束腰收腹,下穿羊肠长裙,狮子座,具有浓郁的异域情调。西壁立佛面庞浑圆,造型古朴壮美。东壁坐佛双肩齐挺,服饰线条流畅,刀法娴熟。窟内四壁以千佛雕刻为主,雕像清简劲直,纯真朴质,反映了云冈早期造像的艺术特点。西壁佛像背光外缘供养天,单腿半跪,双手捧莲,神情恬静,造型优美。明窗东壁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造像龛,是云冈石窟分期断代的重要标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7.13 云冈石窟第十八窟: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之三《立三佛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第十八窟,设计严谨,布局完整,北壁正中主佛像高15.5米,高肉髻,面颊丰圆,鼻梁高挺,浑厚质朴,身披千佛袈裟,两侧分别配置胁侍佛、胁侍菩萨及十大弟子像。左胁佛头顶华盖,面庞浑圆,体魄伟岸。左胁菩萨头戴花冠,秀丽典雅。上端五弟子雕刻,俱为西域人特征,或提瓶静立,或拈花微笑,或闭目倾听,或若有所悟,或喜从心生,鬼斧神工,令人叹绝。</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7.14 云冈石窟第十九窟: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之四《宝生佛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第十八、十九、二十窟为一组,其中第十九窟是中心窟,主佛像是三世佛,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佛。佛像耳轮齐肩,下颌崩毁。举右手,肘下有一小柱支撑。衣纹简洁明快,轻薄贴体,袈裟边饰折带纹。南壁罗睺罗因缘是云冈最早的佛教故事图像。窟外东西各凿出一个耳洞,内雕一身8米的坐像。这种分窟安置三世佛的布局设计,既有变化,又显庄严,是北朝石窟形制的新创举。</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7.15 云冈石窟第二十窟: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之五《白佛爷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第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著名的“露天大佛”,是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的,石窟的窟顶大约在辽代以前就已崩塌。窟顶崩塌后,正中的主像“释迦牟尼佛” 完全外露,成了“露天佛像”,所以,在露天状况下,大佛虽是坐姿,却显得分外高大。大佛全身比例匀称,造型手法简练概括,他宽阔的身躯给人以稳健之感。主佛释迦坐像,高13.7米,胸部以上石质坚硬,保存完好,两肩宽厚、面部丰满、薄唇高鼻、神情肃穆、造型雄伟、气魄浑厚。背光的火焰纹和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把主佛衬托得雄浑大气。他那微微前倾的身躯和棱角分明的嘴角,仿佛在向众生宣讲着佛教的真话;他那细细的弯眉和微启的双目,使人感到慈祥为怀的气度,他不仅是云冈石窟中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品,也是佛像艺术中的精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大佛两侧为“立佛”,其中“东立佛”保存完整,佛像着通肩衣,右手施无畏,左手下垂提拎袈裟衣裙,面西偏南;但“西立佛”仅存下身膝以下局部,其余身躯已经坍塌,佛像原形态一直不为人知。但据了解:云冈石窟窟前考古有了重大发现,考古工作者经过一年多时间,对第20窟“西立佛”残存石块的整理研究,基本确定了西立佛的原形态,这是该佛像自北魏坍塌后其形态首次被世人所认识,并有望重现其9米多高的北魏风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云冈晚期石窟”的造像已基本上采用了当时流行的“秀骨清像”式的中原风格,佛、菩萨的表情神态,比以前更生动活泼,富有人间生活气息,飞天的形象更加潇洒飘逸,这一切正是佛教艺术中国化、世俗化的结果。</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7.16云冈石窟《“西岩绝唱”石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依然为北都,云冈的皇家石窟工程基本结束,但民间盛行的开窟造像之风犹烈。尽管大窟减少,但中小窟龛却自东迄西遍布崖面,晚期雕饰更加精美,法像清秀脱俗,中国早期佛教艺术,“改梵为夏”的历史进程就此完结。“西岩绝唱”石碑是近些年立起的,以此为界,石碑以东石窟全部是北魏王朝修建的,石碑以西的石窟,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一些达官贵人开凿的中、小型石窟,自然在规模上不能与东面的石窟相提并论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8. 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是中国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中持续最久的政权,前后经历了28位君王。高句丽政权发轫于今辽宁省桓仁县,公元三年迁都至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公元427年再迁都至平壤。而集安作为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425年之久,保留了大量遗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04年7月1日,“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14年5月13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8.1 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遗址公园》(2014.05.13)</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吉林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将军坟及将军坟1号陪冢。历史上存在了705年的高句丽少数民族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高句丽王城外现存近7000座高句丽时代墓葬,堪称东北亚地区古墓群之冠,古墓壁画中发现的八卦图被确认为中国最早的八卦图实图。古墓群中以将军坟、太王陵为代表的14座大型高句丽王陵及大量的王室贵族壁画墓,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是高句丽留给人类的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瑰宝。</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8.2 高句丽《好太王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好太王碑”是“高句丽十九代王”碑刻,位于集安市洞沟古墓群禹山墓区东南部太王乡大碑街,系洞沟古墓群中著名碑刻,发现于清末。“好太王”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卒于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死后被谥为“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其子“长寿王”为纪念他父亲的功绩,铭记守墓烟户,于义熙十年(公元414年)竖立这座巨大的石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好太王碑”是由一整块天然的角砾凝灰岩石柱稍加修琢而成,略成方柱形。碑高6.39米,底部宽1.34~1.97米,顶部宽1~1.6米,第三面最宽处达2米。碑文四面环刻汉字,隶书,每面文字横竖成行呈规则的长方形,碑文镌刻方正,笔画工整,字体端正,在隶楷之间,颇具章法。碑刻自右至左竖刻,共44行,满行41字,共l775字,除去裂隙、剥落损坏者外,尚存可辨识者1590字左右。碑文涉及高句丽建国传说,好太王功绩及当时东北、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倭人之间的关系,是研究高句丽政权形成和发展历史极为重要的资料。为保护此碑,1927年辑安县工商界曾集资修建了一座碑亭,1976年碑亭破败被拆除,1982年重建了新的碑亭。</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8.3 高句丽“东方金字塔”——《将军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集安城东北4公里龙山脚下悬崖上的“将军坟”,据考为二十代王“长寿王陵”,是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高句丽王陵,造形颇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将军坟北依龙山,西靠禹山,东南有鸭绿江,前面是开阔的坡地,朝向好太王碑,遥望高句丽王都国内城。地势优越,建筑恢宏。据文献记载,高句丽共经705年,28 代王。其中,应有18座王陵分布在集安洞沟古墓群中。将军坟是现已确认的王陵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将军坟”墓基长31米,高12米,墓体呈方锥形,共有7级阶梯,由22层石条逐层内收构成,采用1100多块精琢的巨型花岗岩条石砌筑而成,墓室顶部用面积约50多平方米的整块巨石覆盖。墓室内并排置放着两个石棺床。在坟的顶端,四边条石上留有排列整齐的圆洞,墓顶的积土中有板瓦、莲纹瓦当和铁钩一类构件,可以看出是亭阁建筑的遗迹,这与北方古代其他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极为吻合。墓体建筑雄伟,造型明快庄严,是高句丽建筑技艺、艺术成就所达高度的一个缩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长寿王十五年(公元427年)高句丽都城南迁平壤。高句丽王是在即位后修建陵墓的,长寿王亦如此。高句丽迁都是由于高句丽势力的发展趋向,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所至。长寿王迁都之时,“将军坟”已然竣工,不会再起陵墓,只好死后归葬。而国内城既是故都,又是重要城市,归葬是完全合理的。同样的个案,在中原地区屡见不鲜。将军坟陵园设计完美,石造工艺精细考究。堪称高句丽积石结构陵墓的巅峰之作,亦是绝世之陵,自此之后石造陵墓不再见诸高句丽王陵。</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8.4 高句丽《将军坟1号陪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将军坟》四面32~36米开外,有一周石墙似的砾石堆积,平面呈方形,应是墓域的残迹。墓葬东北面紧靠墓域石墙外,原是四座呈东南-西北方向排列的陪冢,现仅存一座,为方坛阶梯石室结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8.5 高句丽《贵族墓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高句丽王城外,在群山环抱的洞沟平原上,现存近7000座高句丽时代墓葬,堪称东北亚地区古墓群之冠。洞沟古墓群的许多墓室里绘有线条飘逸流畅、内容丰富并具有传奇神话色彩的精美壁画,距今虽已千余年,仍色彩鲜艳,著名的壁画墓有角抵墓、舞踊墓、三宝墓、四神墓、五盔坟等。洞沟古墓群中以将军坟、太王陵为代表的14座大型高句丽王陵及大量的王室贵族壁画墓,不仅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是高句丽留给人类的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瑰宝。</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9.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澳门历史城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半岛中部至西南部一段狭长的地形内,通过相邻的广场和街道把澳门历史建筑连为一体,同时也包括半岛东部的东望洋山上的东望洋炮台。澳门历史城区见证了澳门四百多年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历史。正因为中西文化共融的缘故,城区当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澳门历史城区主要景点包括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大三巴牌坊等20多处历史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举行的第二十九届世遗大会上,“澳门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16年1月4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澳门历史城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9.1 中国澳门:澳门历史城区,下榻《北京王府大饭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澳门历史城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半岛,以澳门旧城为中心,串连起逾20个历史建筑。历史城区的范围东起东望洋山,西至新马路靠内港码头,南起妈阁山,北至白鸽巢公园。该城区建筑群中的各建筑建成时间从明至民国,时间跨度达400多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9.2 澳门历史城区“标志性景点”——《大三巴牌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大三巴牌坊”,别名“圣保禄大教堂遗址”,位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花王堂区炮台山下。大三巴牌坊前身为“保禄大教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1月26日被大火焚毁,仅剩下“大三巴牌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大三巴牌坊的雕刻和镶嵌较为精细,融合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艺术品。大三巴牌坊前临“68级石阶”,前壁遗址为23米宽,25.5米高,为巴洛克风格,以花岗岩建成,上下共分五层。2005年,大三巴牌坊与”澳门历史城区“的其他21栋建筑物文物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大三巴牌坊是“澳门标志之一”,也是澳门八景之一的“三巴圣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9.3 澳门《金莲花广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金莲花广场,位于中国澳门新口岸高美士街、毕仕达大马路及友谊大马路之间,已成为澳门著名地标及旅游景点。为了庆祝1999年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致送了一尊名为《盛世莲花》的雕塑,大、小各一件:置于广场上的大型雕塑重6.5吨,高6米,花体部分最大直径3.6米;小型雕塑直径1米,高0.9米,于澳门回归纪念馆展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盛世莲花》主体部分由花茎、花瓣和花芯组成,青铜铸造,表面贴金装饰,形似莲叶的基座部分则由二十三块红色花岗岩相叠组成,寓意澳门三岛。莲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花,莲花盛开、亭亭玉立、冉冉升腾,象征澳门永远繁荣昌盛。花岗岩的正面有一块小牌匾,匾名是“盛世莲花”,而匾上的文字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赠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以及赠送日期,即“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9.4 澳门《妈祖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澳门《妈祖阁》,又称妈阁庙、妈祖庙、正觉禅寺、海觉寺、天后庙,是澳门供奉中国海神妈祖的庙宇。妈祖阁是澳门三大禅院中最古老的一座,位于澳门半岛西南端妈祖街。关于建庙时间有两种说法:①始建于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即远在澳门开埠之前就有“妈祖庙”,后改称“妈祖阁”,澳门的葡文名Macau,即为“妈阁”的转音。②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妈祖阁背山面海,包括正殿、正觉禅林、弘仁殿、观音殿四组建筑,其中正殿供妈祖和配神顺风耳、千里眼,弘仁殿凿窟而建,在4座建筑中最为古老,主神为天后。在有些殿内,还有描绘妈祖生平的壁画。妈祖阁门前的石狮子,门旁洋船石上的古船舶,均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历代文人墨客还在山间石壁上留下不少题词和诗句,成为研究澳门历史的重要物证。悠久的妈祖信仰使妈祖阁成为澳门居民信仰的胜地,并吸引了不少台湾等地的游客。这里香火极盛,每逢春节、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九月九日天后升天等重大节日,都有游客进香,还有精彩的神功戏表演。</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9.5 澳门《观音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澳门观音像”位于中国澳门新口岸新填海区,在澳门文化中心斜对面。1999年春竣工,整个佛教中心的开幕仪式于1999年3月举行的。观音像也是澳门佛教中心,外面是新建成的海滨公园,非常怡人,空气清新。观音像由葡国雕塑设计师李洁莲设计,南京晨光集团铸造。竖立着观音像的人工岛与新口岸新填海区堤岸之间由一道长60米的行人通道接通,行人通道和人工岛地面上铺砌着葡国石仔。观音像高21米,由铜铸造而成,造价达3000多万澳门元。观音像包含30多件铜铸件,这些零部件在1998年7月底被陆续运抵施工现场。由于观音像是外籍雕塑设计师构想的,所以此观音像与传统的观音容貌有差异,它造型简洁流畅,具有中国传统佛教文化与欧洲雕塑相结合的风格。观音像的莲花基座为一个佛教文化中心。它为一座直径长19.5米的半球体建筑,中心楼高两层,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采用地库设计,地下一层为图书馆,以卡通、连环画、音乐等多媒体形式,儒、释、道三大东方宗教信仰及文化,上层为一个陈列宗教物品的展览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9.6 澳门《渔人码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澳门渔人码头”,是中国澳门首个主题公园和仿欧美“渔人码头”的购物中心。由何鸿燊及周锦辉投资兴建,总投资约为澳门币18.5亿,经过5年时间筹备与兴建。2005年12月31日由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及渔人码头主席何鸿燊揭幕仪式及试业。试业一年后于2006年12月23日正式开幕。澳门渔人码头的落成使得澳门旅游业展现全新的旅游面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澳门渔人码头占地 10多万平方米 ,其中多个部分是填海而成。整个项目按照设计分为“宫廷码头”、“东西汇聚”、“励骏码头”3 个主题区域。“宫廷码头”将是一个表现中国古老文化的区域,区内以金黄色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建筑,亭台楼阁,古色古香,其中宫殿式的四合院除提供各种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间小食外,还有工艺品展览馆。海边还设有多艘花艇食肆,供应中式海鲜美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9.7 澳门《电视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澳门电视塔”,位于中国澳门半岛南湾湖畔,是全球第十位及全亚洲第八位之最高独立式观光塔,也是超越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东南亚最高观光钢塔。它耸立在澳门西南端南湾湖畔,塔高338米,用地面积13,36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45 平方米,观光主层离地223米高。塔内最高的观光层远眺四周,可饱览50公里以内的风景。观光塔顶层设有大型旋转餐厅,可俯瞰全澳景色。集旅游观光、会展、宴会及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塔,是澳门著名地标之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9.8 澳门《新葡京酒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澳门新葡京酒店”,位于澳门葡京路端的一家“赌场酒店”,酒店正门向着嘉乐庇总督大桥(旧澳氹大桥),由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所持有及营运。酒店设赌场及角子机娱乐场,由澳门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所营运。新葡京娱乐场于2007年2月11日落成,并由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主持开幕启用仪式。而新葡京酒店于2008年落成,并于同年12月17日开幕,成为继澳门旅游塔后第二高的建筑物,亦是在澳门首间打造“七星级”的五星级酒店,提供430间客房。新葡京所处的区域附近开设有不少赌场或角子机娱乐场,如永利澳门,旁边则与葡京酒店相邻,并设有天桥连接葡京以至金碧娱乐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9.9 澳门《葡京酒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澳门葡京酒店”,位于澳门南湾友谊大马路西南端的一家“赌场酒店”,酒店正门向着嘉乐庇总督大桥,由澳门旅游娱乐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并与富利达国际酒店集团管理营运。酒店设有四间赌场及一间角子机娱乐场。葡京酒店由甘洺建筑师负责设计,于1970年6月11日落成启用,当时为澳门最大的酒店,亦是澳门首家五星级酒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葡京酒店内之葡京商场设有数十间商铺,包括有:各式餐厅、饼店、银行、当铺、找换店、珠宝店、投注中心、洗衣店及浴室等。葡京酒店所处的区域附近开设有不少赌场或角子机娱乐场,如酒店正门与永利澳门相对。旁边则与金碧娱乐场、新葡京相邻,并设有行人天桥及行人隧道连接葡京酒店与金碧娱乐场所在新建业商业中心、新葡京两所娱乐设施。</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9.10 澳门《大赛车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澳门大赛车博物馆”建于一九九三年,旅游司为庆祝澳门“格兰披治大赛”四十周年,特别兴建了这间以格兰披治大赛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面积虽小,但其收藏品十分丰富,除了有各式各样的赛车,还收藏了很多有关格兰披治大赛车的照片、说明文章、奖项等,各种展品都放置在不同的展区内。旨在让参观者能更方便和有系统地了解各展品的历史,通过馆内的各样展品令人们对澳门格兰披治大赛有更深的了解,并且能缅怀那些曾为该赛事作出贡献的人士和车手。时至今日,澳门大赛车博物馆已成为澳门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9.11 澳门《葡萄酒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葡萄酒博物馆”与大赛车博物馆一样,位于新口岸旅游活动中心,于1995年12月25日开放,面积有1400平方米,是一个富有文化、娱乐和教育特色的场所。葡萄牙是葡萄酒爱好者和葡萄酒酿造者的国度,在这里你可以品尝葡萄酒,也可追溯1115年酿造的葡萄酒蕴含着怎样的历史与故事,最珍贵的是波尔图公元1815年。参观区分为三大部分:酿酒历史区、酒类收藏区和酒类陈列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 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殷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殷墟,原称“北蒙”,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1961年3月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06年7月13日,“安阳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12年11月18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安阳殷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1 河南省安阳市“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殷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盘庚十四年,商朝第19位君主盘庚迁都于北蒙(今河南安阳),改“北蒙”名为“殷”。盘庚十五年,开始营建殷都。自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殷一直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商灭亡后,逐渐沦为废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2 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宫殿宗庙遗址”位于安阳市洹河南岸的小屯村、花园庄一带,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650米,总面积71.5公顷,是商王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场所,也是殷墟最重要的遗址和组成部分,包括宫殿、宗庙等建筑基址80余座。在宫殿宗庙遗址的西、南两面,有一条人工挖掘而成防御濠沟,将宫殿宗庙环抱其中,起到类似宫城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宫殿宗庙区还有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王室成员墓葬,也是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殷墟宫殿宗庙区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甲骨窖穴”,共出土甲骨约15万片。</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3 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妇好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著名的“妇好墓”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根据该墓的地层关系及大部分青铜器上的“妇好”铭文,考古学者认定墓主人为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妇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武丁王后、女将军。她能力出众,不但帮助武丁王处理朝政,而且还有领兵打仗的军事才能。她指挥的战争几乎每战必胜,为殷商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武丁王不仅赐予她封地,而且还多次让她主持大型的祭祀活动。所以说妇好是集王后、女将军、封地首领和祭司于一身的传奇女性。</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4 “妇好墓”出土的《部分文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妇好墓”里藏品丰富,墓室有殉人16人,并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有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并出土海贝6800枚。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其中的一对“司母辛鼎”成为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0.5 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甲骨窖穴、甲骨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殷墟“宫殿宗庙区”分布着为数众多的甲骨窖穴。自十九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5万片,4500多个单字,震惊了世界,最著名的有YH127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穴。殷墟甲骨窖穴的发掘,为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被称为中国古代乃至人类最早的“档案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古埃及的纸草文字、巴比伦的泥版文字、中国的甲骨文和美洲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之一。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标志着已进入了成熟阶段。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中国古代甲骨占卜有着悠久的历史,殷墟时期则是占卜最盛行的时期,商王和贵族几乎每事必卜,占卜成为商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甲骨文是汉字的前身,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文字造字法则,对3000年以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不仅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而且由于甲骨文内容丰富,涉及殷商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对全面复原殷商社会史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为中国古代乃至人类最早的“档案库”。对甲骨的研究,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从已经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现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其书体虽然又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书体的演变,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下来,成为当今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甲骨文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由甲骨文演变发展而来的汉字,在传播华夏文化、促成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6 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殷墟博物馆,即“殷墟博物苑”,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因其坐落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而命名,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又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和首批全国旅游景区全国青年文明号,属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殷墟博物馆中展出的文物,每件都是国宝级精品。殷墟博物馆直接折射出了殷商历史,是商代辉煌历史的缩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7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司母戊大方鼎》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司母戊大方鼎”,原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名字,来源于其腹内长壁上的三个铭文:“司母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所铸的重器。“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鼎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大多为三足圆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司母戊大方鼎便是最负盛名的四足大方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司母戊大方鼎”,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司母戊大方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巧;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8 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司母辛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司母辛鼎是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鼎通高80.1厘米,口长64厘米,宽48厘米,长方形口,短沿方唇,立耳,直腹平底,柱状空心足。口下四面及转角饰兽面纹,雷纹作底,腰边底饰乳钉,足上部兽面醒目。鼎的内壁一侧刻有铭文“司母辛”,司是祭祀的意思,母是母亲,辛是鼎主人的庙号。那么,鼎主人“辛”到底是谁呢?“她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武丁王后、女将军妇好。</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9 安阳殷墟《王陵遗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王陵遗址”位于安阳市洹河北岸侯家庄与武官村北高地,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约11.3公顷。自1934年以来,在这里累计发现大墓13座,陪葬墓、祭祀坑与车马坑2000余处,并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是学术界公认的殷商王陵所在地。其中,东区祭祀坑数量众多,排列有序,坑内有不少人、畜骨架,是殷王室祭祀先祖的一个公共祭祀场地,现辟为M260展厅。另外,在王陵的东边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为止所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地与祭祀场所,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10 安阳殷墟“王陵遗址”《车马坑陈列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53年在殷墟首次成功清理出商代车子的残迹,搞清了车子的大体结构及部分构件的尺寸。殷墟发现并清理的多座车马坑以及道路遗存,展示了我国古代道路交通的基本雏形,对研究商代社会的阶级、等级关系、亲族制度、埋葬习俗及工艺水平等,都是极重要的研究资料。华夏幅员广袤,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11 安阳殷墟“王陵遗址”《“司母戊大方鼎”出土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商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王陵遗址”范围内),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内。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12 河南省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656号,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该馆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由字坊、广场、主体馆、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组成,总占地143亩,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2007年11月29日,中国文字博物馆一期工程开工,2009年11月26日正式开馆。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12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 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古村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自力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14年12月29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平碉楼与古村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1 广东省开平市《自力村碉楼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自力村碉楼群”位于广东开平市塘口镇,新中国建立后的土改时期,原来三个方姓自然村:安和里(俗称犁头咀)、合安里(俗称新村)和永安里(俗称黄泥岭)合称“自力村”,取其自食其力之意。该村隶属于塘口镇强亚村委会,有农户63户,村民175人,侨胞248人。侨胞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斐济及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多从事餐饮、制衣、洗衣、杂货等行业,侨汇为该村村民主要生活来源之一。鸦片战争后,人民生活困苦,加上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需要大批的劳力,来华招募劳工,五邑地区很多人背井离乡,到国外谋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自力村的人也是这个时期开始旅居海外的。以后一个带一个,旅外者众。他们赚了钱,便纷纷回来购田置业,尔后又返回国外,如此循环往复。 二十世纪20年代间,因土匪猖獗、洪涝频繁等原因,侨胞便陆续兴建了15座能居能守的碉楼。碉楼和居庐一般以始建人的名字或其意愿而命名。这些碉楼均是铁门、铁窗,遍布枪眼,配备了枪械、铜锣、探照灯,储存了大量的粮食,一旦有贼匪入侵,村民便躲进楼内与之抗衡,令贼匪望楼兴叹,无功而返。</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2 广东省开平市自力村《方氏灯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方氏灯楼”位于村口的大榕树斜对面,灯楼建于公元1920年,当时楼里有十多名团防队员长期驻守,以防范土匪侵扰,他们配备有当时先进的枪械,还有从德国进口的探照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3 自力村碉楼群:最漂亮的碉楼——《铭石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铭石楼》东距开平市区12公里,建于1925年,历时2年。楼主人方润文早年在美国谋生,开过餐馆,后以“其昌隆”杂货铺发家,成为本地首富,回家乡后兴建“铭石楼”。铭石楼外形壮观,内部陈设十分豪华,是自力村最漂亮的一座碉楼。“铭石楼”主楼坐西北朝东南,砖混结构加外墙水泥批荡。其外形壮观,内部陈设豪华,被称为自力村最漂亮的一座碉楼。《铭石楼》是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的主要外景拍摄地,也是香港影星周润发扮演的黄四郎的家,而周润发祖籍就是开平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铭石楼》高6层,首层为厅房,厅房正中有主人方润文及其三位太太的黑白照片;二至四层为居室,碉楼内的物件都还保持着原样,枝形铸铁煤油吊灯、五彩玻璃隔断屏风、西式的美人卧榻、中式的雕花大床,甚至几双黯淡了的绣花鞋也依然落寞规整地摆放在床前;第五层为祭祖场所和柱廊、四角悬挑塔楼;第六层平台正中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六角形“瞭望亭”。碉楼除了居住,最主要的现实意义就是防范土匪,所以铁窗一关,势若铁桶,楼顶两个圆形结构叫做“燕子窝”,燕子窝实际上是射击孔,可以射击攻到楼下的土匪。</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4 自力村碉楼群:最风雅的碉楼——《云幻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自力村,能与“铭石楼”齐名的是“云幻楼”。它是旅居马来西亚华侨方文娴先生于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回乡建筑的居楼。由碉楼和庭院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998.4平方米。不同于铭石楼的奢华,云幻楼更为小巧别致,被称为开平最风雅的碉楼,只因其有开平碉楼中最长的一副对联。对联长达50个字,凹刻在两块木板上,对联上联为:“云龙凤虎际会常怀怎奈壮志莫酬只赢得湖海生涯空山岁月”,下联为:“幻影昙花身世如梦何妨豪情自放无负此阳春烟景大块文章”,横批为:“只谈风月”。据了解,对联由楼主方文娴自撰、自题。方文娴原为私塾教师,年轻时满怀报国豪情,但郁郁不得志。后来,他离家到香港和马来西亚谋生,经商致富后回乡。作为颇有抱负的一介文人,历经人间辛酸苦楚,怀着对时局的一腔愤懑和无奈,奋笔言志,以此宣泄报国无门的郁闷心情。楼上尚有一联:“晚亭夜寂自有琴棋助雅兴,幽宝秋深还待书画伴遐思”,很有意思。</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5 自力村碉楼群:《叶生居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叶生居庐”的始建人叫方广宽,1930年建成。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碉楼,里面的家具摆设尘封未动。叶生庐居和其它碉楼一样窗户上都安装了钢筋护栏,可想当初那个年代兵荒马乱、盗贼横行的状况。居庐位置很好,紧邻村中的池塘,旁边就是铭石楼。叶生居庐的始建人曾在中国香港地区经商,抗日战争期间,他回中国香港地区取钱,途经新会时被匪首陈雨浓所掳,后受吓而死,被埋在当地一棵榕树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6 自力村碉楼群:《养闲别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养闲别墅”的始建人是当地一名私塾教师方文济,后赴南洋谋生。他家里有一个扎小脚的妻子。当时土匪横行乡里,水患不断,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他于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回乡建了这座楼。别墅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124.57平方米。楼高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层面阔 6.39米,进深7.42米。楼体中下部造型简洁,门窗窄小,每层用腰线分隔。第五层正面为退台式平台,拱券柱廊,两角筑有方形“燕子窝”。</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7 自力村碉楼群:《龙胜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龙胜楼”始建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坐西北向西南,占地面积45.05平方米。楼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层面阔7.29米,进深6.18米。每层用腰线分隔,门楣施与西洋山花拱券并雕展翅雄鹰。第三层用16个托脚出挑平台,四周筑有钢筋护栏。该楼是自力村最早建筑的一座碉楼,是由方文龙、方文胜俩兄弟合建的,各取其名字中一字“龙胜”为楼的名字。</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8 自力村碉楼群:《耀光别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耀光别墅》位于自力村最西面,建于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其主人是旅美华侨方富耀,占地面积59.35平方米。</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9 自力村碉楼群:《球安居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球安居庐》建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是由旅美华侨方富球回乡建筑,占地面积57.88平方米。</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10 自力村碉楼群:《居安楼》、《安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建于1922年的“居安楼”和建于1926年的“安庐”,紧密相邻,两栋碉楼的楼主是旅居斐济的华侨方文旋兄弟俩。“居安楼”坐西北向西南,占地面积26.59平方米,钢筋结构,楼顶为巴洛克风格;与“居安楼”紧邻的“安庐”最初计划只建筑两层,所以两根柱子是用砖砌建的,后来又加建了两层,结果柱子受不了了,逐渐出现倾斜。加之20世纪80年代,刮起一场台风,柱子被吹倒了,楼体开始倾斜,但是奇迹般地没有倒下来,仔细观察一下,“安庐”确实有点倾斜。</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11 广东省开平市《赤坎古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赤坎古镇”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经济开发区内,开平市中部的潭江之滨,毗邻市区三埠,距开平中心城区12公里。历史上曾是开平县城所在地,后来才挪到三埠镇,即现开平市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则是城市。“骑楼建筑”是赤坎镇的一大特色,全镇共有三公里、约六百座骑楼,尤以堤西路一带最为壮观,构造也极讲究,几乎一楼一顶,各式的西洋屋顶壁面后是传统中式“金”字型瓦顶,巴洛克风格的屋顶装饰,镶嵌了彩玻璃木窗,石雕精美的小台,淡黄、暗红的外墙。赤坎镇有一番中西合璧的古朴味道,因此有“中国第五名古镇”之称。赤坎镇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2016年10月,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1.12 开平市《赤坎影视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05年,总投资2000万人民币,建成了“赤坎影视城”,该城占地6万平方米。早在1939年,就有电影人司徒慧敏在赤坎拍摄抗日电影《保卫大四邑》。此后陆续有《三家巷》、《香江风云》、《六两金》、《南线大追歼》、《香港的故事》、《阮爱国在香港》等影视作品。从早期红线女表演的粤剧《山乡风云》、1983年拍摄的《廖仲恺》,以及分别于1989年和1994年拍摄由许冠杰主演的香港电影《半斤八两》和成龙、梅艳芳主演的《醉拳Ⅱ》,还有电视剧《敌营十八年》、《暗香》、《东山飘雨西关晴》和电影《秋喜》、《让子弹飞》、《一代宗师》等影视作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2.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朝时代,明、清朝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的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模式。福建土楼的建筑材料甚为奇特,由粘土、糯米、红糖、竹片、水组成,建成的土楼冬暖夏凉,具有很强的抗台风、抗地震能力。曾为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第三站的拍摄地、央视春晚公益广告《梦想照进故乡》的拍摄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08年7月7日,“龙岩永定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会同“漳州南靖土楼”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16年9月13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福建土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2.1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永定土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永定土楼,即永定客家土楼,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龙岩市永定区,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其中清代以前的约占1/3,具有代表性的土楼近3000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永定土楼,分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三大种类。永定土楼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展示了客家人的智慧,具有防震、防火、防御等多种功能,通风和采光良好,冬暖夏凉。永定土楼的结构还体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在永定土楼内,还保持着客家人聚族同楼而居的生活模式。福建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土楼也被誉为“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10年4月,永定土楼获“最古老、最多、最大、最高”等四项基尼斯纪录。</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2.2 永定土楼群:土楼王—— 《承启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承启楼,被誉为“土楼王”,是福建土楼中规模最大的圆形土楼,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土楼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4月入选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始建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而后依次建造第二、三、四环,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才全面落成。在夯筑外墙时天气一直很好,工程进展顺利,因此又称为“天助楼”。承启楼共有402开间,最多时居住了800多人。“承启楼”是“高北土楼群”的核心,也是圈数最多的圆楼,由当时高头江姓第十五世祖江集成所建。承启楼坐北向南,由四个环环相套的“同心圆楼”组成,四环楼屋外高内低,环环相套。是内通廊式圆楼的典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81年,承启楼被收入《中华名胜词典》,同年还被列入《世界建筑史》,在广州、深圳的“锦绣中华”、台湾“桃园小人国”还展出其模型。1986年,国家邮电部发行的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土楼民居邮票采用的就是“高北土楼群”中“承启楼”的图案。</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2.3 胡锦涛主席视察《永定客家土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10年2月13日,正值2010年春节期间,胡锦涛同志视察永定土楼,他指出:“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2.4 《承启楼内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承启楼还有流传比较广的顺口溜:“高四层,内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套圆,圈套圈,历尽沧桑数百年;楼中楼,天外天,住上人口近一千;阴阳八卦布其间,天地人楼合为先”。</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2.5 永定土楼群:《侨福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侨福楼”是中西合璧的新型土楼,位于承启楼西侧,为曾经旅居缅甸,美国的江氏三兄弟在1962年建造的,因为这个楼曾经出过11个博士,所以此楼被称为“博士楼”,原有住户大多迁居海外。</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2.6 《侨福楼内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侨福楼是一座典型的单环式圆楼,为内通廊式圆楼,占地面积为2300平方米,高3层,里面共有30间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洋味十足。楼内有向内院突出的祖堂,耸立的四根石柱与花岗岩地板,别具古希腊的建筑风情,别致典雅。中西合璧的祖堂,是新北村新型的土楼代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2.7 永定土楼群:《世泽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世泽楼”是长方形土楼,位于高北村西北部的承启楼东侧,紧挨承启楼,两楼之间大约相距十多米。世泽楼修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毁于战火,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按原状重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世泽楼”坐北朝南,占地5100平方米,面阔40.8米、11开间,每层38开间。楼的主墙厚1.6米,一、二层没有开窗;一、四层是内通廊式,二三层四面各有两间伸到回廊外边,并不能相通。二层以上没有设厅堂,楼内侧每隔一间以生土墙承重,每两间之间以土坯砖相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世泽楼的中厅已经荒废,两侧是石木或土木结构单层厢房。它的后厅是祖堂,上方悬挂着匾额,上面写着“邦家之光”。全楼设有4架楼梯、1座大门,里院的两边各有一口水井。</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2.8 永定土楼群:《五云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五云楼”是没有石砌墙基的土楼,它简称“不倒楼”,它距离承启楼大约有100多米,是一座没有石砌墙基的建筑。五云楼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是高头镇江氏家族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具有丰富的内涵。该楼的楼前已经倾斜了1.5米,但过了100多年依然稳固不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五云楼不但没有石砌墙基,而且还是向内倾斜的。因早在几百年前,曾经发生过地震,楼前的墙体因此向内移动了1.5米,不过楼体依然稳固挺立。由于该楼年代久远,已经失修,再加上地震等因素,仅存支架。</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2.9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南靖土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南靖土楼”,拥有福建“南靖土楼国家森林公园”,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南靖土楼大多数分布在书洋、梅林、奎洋这三个与闽西相邻的山区乡镇,是客家人聚居较多的地区。就县内而言,土楼分布最多的是书洋镇,全镇共有古土楼92座,占全县古土楼41%。至1990年,全县尚有1428户8000多人口居住在清道光以前建筑的古老土楼里。另有50多座古土楼已废弃不住人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2.10 “福建土楼”之精品——南靖《田螺坑土楼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说起土楼,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最为著名,它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西部的书洋镇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田螺坑村原名叫田寮坑村,后因地形像田螺,四周又群山高耸,中间地形低洼,形似坑而得名为田螺坑,为黄姓客家人的小聚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田螺坑土楼群”就是传说中的“四菜一汤”。所谓“四菜一汤”,即一餐四样菜一碗汤,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为整治达官贵人穷奢极欲而首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周恩来总理敲定成为公务接待特别是国宴的标准。这里所说的土楼的“四菜一汤”,是由一座方形楼(步云楼)、三座圆形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一座椭圆形楼(文昌楼)组成,方形楼“步云楼”居中,其余四座土楼环绕周围,美其名曰“四菜一汤”,图片右侧还有两座条形小建筑,就像一双用餐的筷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田螺坑土楼群是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的,因其独具特色的建筑形体组合,被中国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称为“世界建筑奇葩”,“田螺坑土楼群”建筑组合是福建客家土楼群的典范。</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3.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中国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2020年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最终列入申遗范围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中国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曾于2011年3月5日、2011年7月3日、2012年3月24日、2013年9月6日,多地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大运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3.1 江苏省扬州市 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地——《瘦西湖》(2013.09.06)</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瘦西湖”为大型集锦式湖上园林群,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人文景观极为丰富,自然风韵古朴典雅,造园手法相互因借,艺术风格兼具南秀北雄的特色,是江南地区传统造园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1988年瘦西湖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2010年被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4年,作为“中国大运河”遗产点之一的“瘦西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历史遗存有御码头、大虹桥、徐园、小金山(吹台、月观、棋室、风亭)、凫庄、莲花桥、白塔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3.2 瘦西湖《徐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徐园”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位于扬州市瘦西湖公园内,“园中有园”是瘦西湖的特色。徐园构筑于"桃花坞"旧址,位于瘦西湖长堤春柳北端,原清初韩园桃花坞故址。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时期的烈士徐宝山军长,构建徐宝山祠堂,名为徐园。徐园占地0.6公顷,小巧玲珑。园中听鹂馆取名来自“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馆内的楠木罩隔,是扬州现存罩隔中的精品。徐园中有一馆、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内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的精巧雅致。每逢秋季,扬州市一年一度的菊花展在徐园举行。</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3.3 瘦西湖《小金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风亭、吹台、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全都集中在这里。关于“小金山”的名字,还有着一段来历:说是有一回扬州和镇江的两个和尚闲聊,镇江和尚说:“青山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扬州的当然不同意这种说法,于是两人就下棋打赌。结果扬州的和尚棋高一着,此景定名“小金山”,并在庭中挂了这样一副对联:“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只用了一个“小”字,就把镇江的“金山”引渡过来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3.4 瘦西湖《白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白塔高27.5米 ,下面是束腰须弥塔座,八面四角,每面三龛,龛内雕刻着十二生肖像。相传在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游览扬州瘦西湖。从水上看到五亭桥一带的景色,不由遗憾的说:“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这而看起来和北海的琼岛春阴就像极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财大气粗的扬州盐商当即花了十万两银子跟太监买来了北海白塔的图样,当晚连夜用白色的盐包堆成了一座白塔。这就是在扬州流传至今的“一夜造塔”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3.5 瘦西湖,标志性景点——《五亭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五亭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至今已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桥上建有极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风亭,亭上有宝顶,亭内绘有天花,亭外挂着风铃。五亭桥的桥墩由12大块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桥基。五亭桥的桥身由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卷洞组成。如果乘船从桥下穿过,可以数出五亭桥一共有着15个桥洞,洞洞相连,洞洞相通。</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3.6 瘦西湖《二十四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二十四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人心目中的二十四桥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九曲桥及吹萧亭组合而成,中间的玉带状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和24块栏板。关于二十四桥到底指哪座桥,至今众说纷纭。</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3.7 瘦西湖《吹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中国,以“钓鱼台”命名的景点非常多,但扬州的钓鱼台却是众多钓台中体量最小,也是极富特色的一座。站在钓鱼台斜角60度,可以在北边的圆洞中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而南边的椭圆形洞中则正好可以看到巍巍白塔。</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3.8 江苏省淮安市漕运部《总督院遗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02年8月,淮安市楚州区在旧城改造中挖掘发现了明清时期的“总督漕运部院遗址”。“漕运总督部院”是明、清两代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漕运总督的官署建筑群,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布局严谨,与楚州区标志性建筑镇淮楼、淮安府衙大堂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兴衰的历史见证,更是华夏文明的一大奇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综观历史,南北大运河的漕运畅通与否,对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局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隋唐以后,运河的开凿,漕运畅通,无不是围绕着巩固和强化皇朝统治而展开的。每一代皇朝统治者都想借运河漕运畅通,总揽大局,驾驭全国。特别是元朝实现全国统一后,直至明清,再没出现大的分裂。</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3.9 淮安市淮阴区《镇淮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镇淮楼,又称“鼓楼”。镇淮楼本名谯(读qiáo)楼,意为城门上的瞭望楼。清代为镇压淮河水患,始名“镇淮楼”。镇淮楼雄踞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城中心,巍峨高大,古色古香,是淮安古老而文明的象征之一。镇淮楼从南北朝时起,经历晋、隋、唐、宋、元、明、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具体创建时间已不可考。北宋、明弘治、嘉靖年间知州陈宪、宋继先均修缮。镇淮楼为砖木结构城楼式单体建筑物,下层为台基,中有城门洞,上层为二层山楼,全楼通高18.5米,东西长36米,南北宽26米,造型优美,敦厚坚实。现镇淮楼被辟为老淮安博物馆展览厅,楼四周建成市民公园。</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3.10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天下第一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台儿庄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古城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称(清乾隆赐)。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古城。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中国最美水乡”之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3.11 台儿庄古城《活着的古运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台儿庄古城,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是因为京杭大运河在台儿庄古城中穿过,形成了小桥流水的古镇,这里的建筑依水而建,不仅具有北方古镇的庄严,更有小桥流水的温柔。台儿庄古城内有古河道、古码头、中华古水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与波兰首都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3.12 山东省济宁市《古运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济宁古运河,俗称济州河、运粮河,是鲁运河的一部分。京杭大运河流经济宁约230公里,串联了济宁城区、南阳古镇、微山岛、独山岛、南旺分水龙王庙、中都佛苑等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是一条文化内涵丰富、旅游资源密集的文化遗产廊道。济宁是调控中国南北大动脉的枢纽,建有运河上最为先进和知名的水利工程----南旺分水工程,号称“北方都江堰”,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元明清三朝均设有最高司运机构“河道总督衙门”,使济宁成为声名显赫的“运河之都”。</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3.13 济宁市“古运河”北岸的《太白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太白楼”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古运河北岸、太白楼路中段路北,原为贺兰氏酒楼,因李白常在此饮酒赋诗而得名,经历代修葺,名传于世千余载,乃任城(今济宁)古八景之一。太白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悠久的历史始终见证着诗仙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是一代代济宁人心目中的文化地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登上太白楼,俯瞰新建太白小区仿古建筑群,古朴典雅,玲珑剔透,玉带桥南北跨越古运河,与新建居民小区连为一体。改造后的河南岸街更是一处靓丽的人文景观,酒楼餐馆,济宁名吃,比比皆是。太白楼广场彩砖铺地,古运河畔长廊曲折,游人络绎不绝,老人对弈,童稚游戏,实为人们休闲之佳地。中国特色商业街——秀水城依河而建,店铺林立、商品荟萃、客商云集,再现当年繁荣。夜幕降临,更是灯火辉煌,让人流连忘返。</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4. 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兴盛于公元6~14世纪,沿用至16世纪,分布于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丝绸之路是跨国系列文化遗产,属文化线路类型,经过的路线长度约有8700公里,包括各类遗产点共计33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申遗的33个遗产点中22个在中国,主要包括:各帝国都城、宫殿群、佛教石窟寺等,其中河南省4处、陕西省7处、甘肃省5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处;哈萨克斯坦境内有8处遗迹,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有3处遗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定居文明之间的交流。它在长途贸易推动大型城镇和城市发展、水利管理系统支撑交通贸易等方面是一个出色的范例。同时,它与张骞“出使西域”等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深刻反映出佛教、摩尼教、拜火教、祆教等宗教和城市规划思想等,在古代中国和中亚等地区的传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曾于1996年10月5日、2014年10月18日、2014年10月20日、2014年10月29日等,多地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4.1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城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1961年3月4日,西安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西安城墙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西安明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中心。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4.2 《西安钟楼(上图)、西安鼓楼(下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钟楼初建时,与鼓楼对峙,位置在西大街以北广济街口的“迎样观”,与南北城门正对,是城市的中心。这一位置正在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上,也是五代、宋、元时长安城的中心。其后的二百年间,西安城不断扩建,在原来的基础上,向东、向北各扩建了近四分之一的面积,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城门改建,新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形成,位于迎祥观的钟楼便日益显得偏离城市中心。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由巡抚御使龚懋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成为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钟楼二楼西墙上,嵌有一方《钟楼东迁歌》碑,记述了这座巨大建筑整体迁移的过程。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西安鼓楼”位于古都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的西安钟楼西北方约200米处。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钟楼早建4年,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楼之一。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鼓楼横跨北院门大街之上,和钟楼相距仅200米,互相对应。鼓楼建于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之上,为砖木结构,通高34米。高台砖基座东西长52.6米,南北宽38米,高8米。基座南北正中辟有高宽均6米的拱卷门洞,供人车出入,南通西大街,北通北院门。面积1998.8平方米,登陆踏步已由原来的西北侧改为如今的正东侧。1996年11月20日,西安钟楼、鼓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4.3 《西安大雁塔》(1996.10.05)</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4.4 西安市“大明宫遗址国家公园”:《丹凤门》(2014.10.18)</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大明宫遗址”,位于西安市太华南路。大明宫遗址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宫殿遗址,总面积3.4平方千米,平面略呈南北长方形,北半部平面呈梯形,南半部为横长方形,宫墙周长7.6千米,四面共有11座门。南部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61年3月4日,大明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9月9日,史诗纪录片《大明宫》在联合国总部首映,开创了中国电影在联合国首映的先河。2014年6月22日,大明宫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0年12月,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历史上的“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是大明宫的正门,由五个门洞组成,门上建有巍峨高大的丹凤楼。北与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遥相呼应,构成了大明宫的中轴线,是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其规格在大明宫诸门中最高,同时也是唐代皇帝二百多年间举行登基、改元、宣布大赦等大典的重要场所,是大唐王朝的国家象征,有“盛唐第一门”之称。经过发掘,丹凤门发现了五个门道遗迹,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建筑制度最高的城门,东西长达60多米,南北宽20米,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天下第一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4.5 西安市“大明宫遗址”:《含元殿遗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含元殿遗址”,位于西安北郊龙首塬南端的高岗之上,包括大殿、两阁、廊道、大台、龙尾道和殿前广场,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大明宫是唐代长安城的皇宫,是唐朝几代皇帝的“官邸”。含元殿位于大明宫内,是大明宫中轴线南北方向上的第一座正殿,建成于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唐僖宗光启二年(公元886年)毁废,历时220余年,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建筑,是唐长安城三大宫室中规模最大的一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4.6 西安市“大明宫遗址:《贵妃出浴》群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杨贵妃,本名杨玉环,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天宝四季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杨贵妃的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贵妃出浴》选取贵妃出浴典故之意,以写实手法,唯美取向再现和注解贵妃出浴这一场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4.7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2014.10.20)</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子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公元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麦积山石窟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石窟之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4.8 麦积山石窟《上七佛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麦积山石窟”第4窟是“上七佛阁”,又名“散花楼”,它是麦积山最大的洞窟和北朝建筑遗存,是北周李充信为其祖父所开凿的私家功德窟,将七佛及弥勒信仰与传统孝道相结合,表达对亡去亲人的纪念和往生净土的祈愿。麦积山石窟是秦州佛教中心,作为北方最重要的石窟寺之一,迎来了继北魏、西魏之后,又一大的发展期,开窟造像再掀高潮,第4窟就是麦积山北周洞窟的集大成之作和代表窟龛。以李充信为代表的陇西李氏一支,作为秦州大族,通过与宇文导联姻以及参与到府兵制的军功晋级等方式方法,巩固和提升了家族政治和经济地位,从而有实力去营造第4窟这种耗费巨大、旷日持久的工程,庾信受李充信邀请登临麦积山后,为该窟所作的《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一文,成为第4窟最好的注解。麦积山第4窟是一个原创性洞窟,具有里程碑式意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4.9 新疆吐鲁番市《交河故城》(2014.10.29)</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3公里的一座岛形台地上。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称“交河”,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1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交河故城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交河城址长约1750米,两端窄,中间最宽处约300米,呈柳叶形半岛。这里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的“车师前国”都城,是该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吐鲁番的干旱少雨,使故城保存得非常完整,建筑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形制布局则与唐代长安城相仿。城内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场、藏兵壕、寺院佛龛中的泥菩萨都还可以找到。寺院占地5000平方米,有汲水井一口。佛塔群有佛塔101座。从空中俯视,交河故城像一片大柳叶。</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5.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土司》</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土司”,又称土官,是元、明、清时期在西北和西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按等级可以分为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武职和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文职。元以前,各封建王朝就已采取“以土官治土民”,即封赠边疆各族首领官爵以统治本族人民的办法。土司的职位是世袭的,往往因相互争夺地盘而发生战乱,影响国家统一。明朝政府在平定叛乱后,就把这些地区的土司撤换,改用可以调迁的“流官”代替,历史上称作“改土归流”。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在云、贵部分地区废除土司,改设布政使司,任命流官统一管理。清代雍正年间,采纳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在原土司统治的地区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在西南诸省推广“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一管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是湖广地区土司体系中的最高职级机构——宣慰司的治所遗址,永顺宣慰司土司为“彭氏家族”,属民以土家族为主。“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是播州宣慰司“杨氏土司”专用的山地防御城堡的遗址,与播州宣慰司治所“穆家川土司城”配合使用,是战争时期播州土司的行政中心,其属民以仡佬族、苗族为主。“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是湖广地区土司体系中较低的职级机构——长官司的治所遗址,唐崖长官司土司为“覃氏家族”,属民以土家族为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遵义海龙屯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贵州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21年5月31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土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5.1 贵州省遵义市“中国土司”:《海龙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在遵义市老城西北约28千米的龙岩山巅,又称“海龙囤”、“龙岩囤”、“龙岩屯”,是一处宋明时期的“土司”城堡遗址。屯上最高海拔1354米,屯下海拔974米,相对高差300~400米左右。屯顶平阔,面积约1.59平方千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海龙屯土司遗址始建于南宋宝佑五年(公元1257年),毁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的平播之役,该遗址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屯上建有九关,屯前六关: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三关:万安关、二道关、头道关。海龙屯是西南土司制度鼎盛时期的重要遗存,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军事古城堡,建筑艺术精湛;屯居群山之巅,北、东、南三面临遵义市湘江河主源“白沙水”,均为绝壁,仅东南面一条小道通往山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杨应龙举兵反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兵部侍郎李化龙率24万大军,分八路进发,历时114天攻陷播州,杨应龙自缢,杨氏自唐以来历时725年的世袭统治宣告结束。在“平播之役”中,海龙屯木结构建筑物尽遭焚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5.2 海龙囤《飞虎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沿着木道栈梯拾阶而上,坐落于海龙屯遗址东部山腰北侧的“铁柱关”犹如铁柱一般,巍然不可撼,这座修建在坡面度四五十度的雄关险隘,是游人由东北方向入屯的第一道关。通过“铁柱关”后,顺着蜿蜒曲折的屯道,再往上走四、五百米,一座巍峨的飞虎关横亘在海拔近1000米的山口间,在飞虎关关隘前,一座总斜长51.5米、整体坡度30度,共有36个步梯的“天梯”,是上下必经的唯一通道,成为飞虎关“险、绝”的标志,而每一级“天梯”高约0.5米,步径宽约1.5米,全部由上百斤乃至上千斤的条石斜砌而成。飞虎关是海龙囤的第二道险关,在天梯与飞虎关之间有一深壕,原有吊桥早已不存,为方便游人现架上了木梯。飞虎关的特色是:从城门宽大的通道到城楼,都是在一道绝壁上整体开凿出来的,成为根本无法逾越的天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5.3 海龙囤《飞龙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飞龙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三个券拱相套,其平面略呈“4”字形,一面临渊(杀人沟),基础从崖面以下约6米深处开始起砌。关为三开间,顶上有三座大拱,两道月亮门,前后都有巨大的城门,是上山门户,是从屯东进入屯顶大城的第一关。“飞龙关”几个大字是杨应龙亲笔题写。</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5.4 海龙屯《山顶衙署生活区遗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海龙屯遗址是贵州境内仅见的一处大型军事建筑与宫殿建筑合二为一的遗址,如今周长约6公里的环屯城墙尚存,屯内面积达1.59平方公里,“老王宫”和“新王宫”是屯内两组最大的建筑群,面积均在2万平方米左右,大体为“横三纵三”的布局,是集军事屯堡、衙署与“行宫”为一体的“土司”遗存。</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6. 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南宋时期名为“五龙屿”,岛西南有一海蚀岩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自明朝始雅化为今名称“鼓浪屿”,面积1.88平方公里,与厦门岛隔海相望,至高点为日光岩,与厦门岛上的厦门世茂海峡大厦、厦门大学等隔海相望。鼓浪屿岛上海礁嶙峋,岸线迤逦,山峦叠翠,峰岩跌宕,鼓浪屿以建筑为表,音乐为魂。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随着厦门的发展,鼓浪屿成为观光、度假、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海岛风景文化旅游区。鼓浪屿先后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美五大城区等荣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鼓浪屿近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岛西南侧的鼓浪屿上,由美国领事馆旧址、日本领事馆旧址、汇丰银行公馆旧址、天主堂、三一堂、安献堂、八卦楼、西林•瞰青别墅、亦足山庄、菽庄花园等10处共13座建筑组成。鼓浪屿近代建筑,浓缩了鼓浪屿近现代的发展史,是研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物资料。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16年9月12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6.1 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皓月园”《郑成功巨型石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皓月园位于鼓浪屿的东南部,园区的核心就是这尊巨型郑成功雕像。此处的地形呈海岬状,雕像就位于海岬的最顶端,雕像本身高达15.7米,重1617吨,由625块花岗岩拼砌而成。在海岬前面的海面,也布满了礁石,此处修建了栈道,将礁石连接了起来。站在这些礁石上,抬头仰视,尤为壮观。其中有一块礁石,当年郑成功出征收复台湾前,曾在此誓师传令,这里是观赏郑成功雕像的最佳位置。在这块礁石上,盖有一个亭子,被称为“皇帝殿”。从雕像的背面可以登上大礁石,来到雕像的脚下,可以俯瞰厦门岛和鹭江的美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6.2 “鼓浪屿”《美国领事馆旧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美国领事馆旧址坐落于三明路26号,与厦门岛最繁华的鹭江道隔海相望。1844年,鸦片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美国政府就派哥伦布来到厦门,在鼓浪屿田尾球埔旁设立了“交通邮政办事处”,并代行领事之职。1865年,该办事处升格为领事馆,随后迁至三和路(今三明路26号)办公,1930年,领事馆在此址重建。该建筑由美国工程师设计,坐西朝东,砖混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总用地面积约6300平方米,系典型的美国折衷主义式建筑。建筑以红、白两色为主色调,南面和东面分别设置两个出入口,并以白色科林斯式大廊柱来强调建筑的主立面。四面山墙设三角形为屋顶装饰,屋面铺灰色机平瓦。四周由围墙各向外延伸10米。</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6.3 鼓浪屿《八卦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厦门鼓浪屿“八卦楼”是厦门近代建筑的代表,坐落于鼓新路43号,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总建筑面积3710平方米,高25.7米。圆顶高10米,有8道棱线,置于八边形的平台上,顶窗呈四面八方二十四向,民间就称它为“八卦楼”,它既成为海轮进出港口的标志,也是厦门近代建筑的代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八卦楼”原系私人别墅,楼主林鹤寿为台湾富绅板桥林氏三房。板桥林氏祖籍为福建龙溪,甲午战争后,日本占领台湾,因不愿做亡国奴,林家举家内迁,定居于鼓浪屿。1913年,大楼因资金短缺而停工,后由日本人出资续建,1920年落成。1924年,日本领事馆接管该楼,并在此开办了旭瀛书院鼓浪屿分院。1938年日军占领厦门时,被辟为临时难民收容所。厦门沦陷期间,复为日本旭瀛书院。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将其作为敌伪财产予以接收,交由厦门大学使用。现为厦门市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登上八卦楼天台,视野极为宽广,厦鼓全景,海天美色全拥入怀里。顿时感到八卦楼的选址、形体等诸多建筑艺术有超人之美。正中那个10米圆顶,有8道不甚明显的祾线,圆顶下围开有4面8向长窗,透进的光线与天花上的剪粘瓷花,交织成美丽的空间,身临其境,无不感到空灵。圆顶又耸立于八边形的平台上,都是8的数码,因而有八卦之寓。</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6.4 鼓浪屿《三一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三一堂”坐落于安海路69号。鸦片战争后,英美基督教传教士即来到厦门传教,由于鼓浪屿居住人口较少,岛上一直未正式建教堂,仅设有供外国人使用的小型礼拜堂。20世纪以后,随着鼓浪屿人口增多,为解决岛上教徒顶风冒雨渡海做礼拜的不便,英国长老会派下的厦门港礼拜堂、美国归正教会派下的新街礼拜堂和竹树脚礼拜堂三个堂会决定在鼓浪屿联合兴建一座教堂。1934年,教堂正式动工兴建,1936年底土建基本完工,并被命名为“三一堂”。“三一堂”既寓意三个教堂联合兴建之意,又寓意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6.5 鼓浪屿《瞰青• 西林别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西林•瞰青别墅坐落于永春路72、73号,为旅越华侨黄仲训的私人别墅。1918年,黄仲训在日光岩北麓建造了“瞰青别墅”。1927年,又在日光岩西北侧建成西林别墅。现为厦门郑成功纪念馆馆址。西林•瞰青别墅均为欧式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西林别墅:坐南朝北,砖混结构,地上三层(局部四层),半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东、西、北三面设外廊,北外廊3楼中部加设外突半圆形敞廊,南面二、三楼加设窄外廊。墙体勒脚下为花岗岩条石砌筑,勒脚上为清水红砖。三楼顶为平顶,四周砌高1米的女儿墙,东南角设观景亭。四楼顶为四坡顶,屋面铺灰色机平瓦。柱头为爱奥尼和科林斯混合柱式。入口处以高大的台阶、半圆形拱门和半圆形敞廊构成建筑物的核心通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瞰青别墅: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共两层,建筑面积459平方米。平面呈前廊式布局,前廊中部外突呈曲形。墙体勒脚下为花岗岩条石砌筑,勒脚上为砖砌外抹灰粉白。屋顶为四坡顶,屋面铺灰色机平瓦。</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6.6 鼓浪屿《日光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 日光岩游览区由日光岩和琴园两个部分组成。日光岩耸峙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海拔92.7米,为鼓浪屿最高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站在日光岩山门处,看到一块高40多米的巨岩,凌空而立,在那巨岩峭壁上,有1915年许世英题刻的“天风海涛”四字横书;其下还有两行大字题刻,右侧为“鼓浪洞天”,左侧为“鹭江第一”,前者系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江苏丹阳人丁一中所书,这是日光岩最早的题刻。后者是清道光年间福建长乐人林钅咸所写,两者靠近,字迹相当,林钅咸署名特别大,游人常误为二者皆是林钅咸所题,其实后者比前者晚刻二百多年。上述三大崖刻,可说是对日光岩的风光作了形象性的概括,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日光岩的第一景。进入山门,便是日光岩寺,重修于明万历年间,至今有400多年的历史。日光岩寺是一块巨岩覆盖的山洞,称“一片瓦”,因每天凌晨,朝阳从厦门五老峰冉冉升起,该寺首先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因而得名,后来日光寺又改名为“莲花庵”。这是明正德年间建尼姑庵而更名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从莲花庵向上前进,有“九夏生寒”、“鹭江龙窟”两处题刻皆在石巷旁,石巷乃两块森然壁立的高大岩石夹峙而成。因高大丛树遮荫,长年累月阴湿,夏天凉风习习,令人顿生几分凉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从石巷上进,便是龙头山寨。这是郑成功在此山上屯兵时遗留下来的寨门,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题诗一首:“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可淘”。寨门右侧有“宛在亭”,“宛在亭”下有一巨石,上端平坦,高15米,宽6米,坐南朝北,与厦门隔江相望。巨石下方刻有“闽海雄风”四字,苍劲有力,右上方有“郑延平水操台故址”字样;另一石刻郑成功五绝诗一首:“礼乐依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开寿域,东海酿流霞”。这是郑成功手书行草,后人于1918年拓印刻上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6.7 鼓浪屿《琴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琴园,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英雄山上,与东面的日光岩遥遥相望。是以钢琴为主题的公园。琴园里,建有百鸟园、音像馆、艺术画廊和缅怀先烈的英雄颂园。此外,还有旋律广场、琴思广场、流音小筑、听涛崖等处,令人有无处不乐声之感。百鸟园以英雄山西坡翠密山林的自然条件而建,占地近7000平方米,引进鸟类100多种,近1000只。园内有假山、流水、瀑布、小道,并按鸟类的生态群类,有针对性地兴建了珍禽寨、涉禽池、攀禽林、孔雀台、雉坪花架、表演园等园中园景点。“琴园”与钢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鼓浪屿上诞生过许多音乐才子和钢琴诗人,岛上钢琴居全国之冠,所以,早被誉为“钢琴之岛”、“音乐家的摇篮”。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琴园是日光岩新开辟的一个旅游点,位于日光岩西南的英雄山,通过缆车与日光岩相连,与日光岩自然景观形成动与静、今与古的有机结合。</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6.8鼓浪屿《鼓浪屿钢琴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位于鼓浪屿景区菽庄花园的“听涛轩”,于2000年1月落成,占地450平方米。博物馆分上下两层,两座馆楼,博物馆里陈列了爱国华侨胡友义收藏的40多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胡友义一世琴缘,毕生乡情。胡友义对钢琴艺术的痴情和对故乡刻骨铭心的爱,似乎是胡友义此生的两根主弦,两者交织因此有了以艺术回报故乡的情结。胡友义、黄玉莲夫妇得知鼓浪屿区政府将音乐文化的开发和建设,作为城市建设、发展旅游业的一项重大措施,他们特别认同,于是,胡友义夫妇决定把他们收藏的世界名钢琴送回祖国,运到故乡,建立一座钢琴博物馆。1998年“九•八”期间,胡友义夫妇与鼓浪屿区政府进行了接触,签订了合同。2000年1月8日,中国首家、世界罕有的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在风光秀丽的菽庄花园“听涛轩”开幕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01年4月20日,胡友义与鼓浪屿园林管理所签定了钢琴博物馆二期合同,再献出30台不同年代的世界名琴,包括他自己平时弹奏的3米长的吕特纳名琴。菽庄花园把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的蛇岭花苑与听涛轩连接起来,使展馆面积扩大到将近1000平方米。2001年11月间,胡友义将家中珍藏的40台名贵的钢琴和4块钢琴琴弦板(发音板),从澳大利亚运抵鼓浪屿,作为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二期新馆的展品;2001年12月22日,在厦门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二期新馆开幕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03年初,胡友义又把家中收藏的100多件造型各异的古钢琴把手运来鼓浪屿钢琴博物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