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演讲

秋浦赧郎

制作撰稿 操基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b><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光绪在京师大学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的演讲</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位看起来有些瘦弱和苍白二十五、六岁年青人,嘴角带着一丝浅浅的但却是无比自信的笑容,走到人群前面,平静的注视着下面的人群。</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所有人都会怀疑自己的眼睛,无法相信所看到的这个年轻人,竟然会是这个古老而庞大的千年帝国的光绪皇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光绪站在千名京师大学堂学生前面,沉默了片刻后,徐徐说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今天是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所谓学堂,在朕看来就是研习学问的地方。我们的古人有一个传统叫做坐而论道,今天,朕就和你们论一论这世间的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朕从识字开始,朕的老师就在教授朕为君之道,朕亲政后,也在不断学习治国之道。世间的道或许有所不同,但是朕一直在想,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什么才是真正的大道,什么才是让国家振兴之道!</b></p> <p class="ql-block"><b>  这次开办京师大学堂遇到了很多阻力和质疑,大家也都清楚,这其中还死了人。死的这个人叫王长益,朕一直在想,他为什么会死呢?又是谁把他逼死的呢?朕想到了几百年前,也有一个姓王的人,叫王阳明,这个人大家都是知道的,他曾经说过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b></p><p class="ql-block"><b> 所以朕以为,王长益之死,就是死于心中之贼!而这个贼,不仅在他心中,也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要论清世间的大道,首先就要破除这心中之贼。</b></p><p class="ql-block"><b> 王长益,因为家贫如洗,在科举上面又是几番落第,颇不得意。这次听说就读京师大学堂每月都有生活津贴,将来毕业后还能谋得一个实缺,左思右想后,虽然心里也并不是十分情愿,但还是到京师大学堂报了名。</b></p><p class="ql-block"><b> 不曾想,他的这一举动却惹来了同住在旅店里的其它学子们的讥讽和嘲笑。王长益为人忠厚老实,也不善言词,再加上心中多少也有些羞愧,对这些人的谩骂更加不敢还击,只是左躲右闪,尽量回避和那些学子们见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b><b style="font-size: 18px;">谁料到有一天晚上,那群学子们在店中饮酒作对,一时兴起,竟然在王长益的床头贴了副对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上联是:孝悌忠信礼义廉;下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这副对联的上联缺了一个耻字,意思是骂王长益“无耻”。下联少一个八,忘八,意思就是骂王长益是“王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孔圣之教的读书人名节观念甚重,王长益的面子又比较薄,再加上心胸不够开阔,受了这些天无数的气,心里郁结难遣。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难眠,想到科举失意,就读京师大学堂又招致如此的侮辱,一时气愤之下,竟然用床单在房间里面悬梁自尽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然而这个心中之贼究竟是什么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在朕看来,这第一个贼就是伪善!平常大家学习程朱理学,学到的无非是,“存天理,灭人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可是翻翻我们的历史,历朝历代,靠“圣人之学,仁义道德”,当真就能够治国平天下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满口仁义道德是无法挽救一个国家的危亡的,你们想想,你们所学的四书五经、你们苦苦研习的八股文,能够抵抗洋人的坚船利炮吗?能够改变贪腐横行,土地兼并,流民千里,国家积弊丛生的局面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重名节而轻实务,这里面隐藏着的其实就是虚伪和虚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再说说你们,如果这次朝廷没有下旨,让京师大学堂的学子们毕业后,能够享有科举及第的待遇,你们能弃科举而就新学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b><b style="font-size: 18px;">朕不是责怪你们,朕只是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明白,道德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也根本改变不了一个国家的命运,空谈道德仁义,就是世间最大的伪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这第二个贼,就是守旧。说到这一点,朕想把17年前李鸿章写给恭王信里的一段话念给大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术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17年前李鸿章的这些话,至今仍然让朕感慨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17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的士大夫,乃至我们这个国家依然如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b><b style="font-size: 18px;">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今日的世势,乃是三千年未有之危局,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会让我们这个国家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衰弱。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所以朕今日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朕为什么坚持要开办这个京师大学堂,就是希望在座诸君,能够破除我们心中之贼,以国家强盛为己任,不骄狂,不自卑,正视现实,发愤图强。</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也论当代人的认识:</b></p><p class="ql-block"> <b>第一点,关于伪善和守旧</b>。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确实因为守旧而束缚了国人的思维。就像阿Q先生说的“我的祖先也阔过”那样,但是我只想表达的是这种守旧不是“庶人”的守旧,归根到底是当权者的故步自封或者墨守成规,抱着祖宗的饭碗不放手。高举祖宗家法稍有逾越就鞭笞,甚至于屠戮。到底是要付出代价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真善美是我们人类的最高道德标准,但偏偏加一个伪,一下子就麻烦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在每一个时代都应该有它的道德的标准,与时俱进是一个词,还有一个词叫做“传承”,尽管孔子在《孝经》里面说过“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但还有一句话叫做“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做学问如此,文化的传承也应该如此。“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应当如此。伪善复古,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不断根的原因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  <b>第二点,关于教育与人。</b>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教育实现人的生命的成长,培养国家合格的贤才达人,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民族兴旺,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功利上讲是“启蒙思维,改变思想,拯救命运”。思维方式的突破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  <b>第三、革故鼎新。</b>光绪在京师大学堂的演讲内容,并非面面俱到,也不讲什么启、承、转、合,不追求华丽的排比句式,也谈不上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架构,更没有那些喋喋不休的正确废话,可以说全都是实实在在的肺腑之言。</p><p class="ql-block"> 通篇讲话虽然没有显示出“君临天下”的帝王霸气,但它的娓娓道来却洋溢着这位年轻帝王的革新勇气和强国理念。</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