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海南•澄迈掠影(二)

半了悟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南的澄迈小县水甜风润,土沃石暖。在这小住的日子里,我和老伴除浏览并分享了这里的富硒福地长寿之乡的风情风光,还领略了小县薪火相传的民风古韵。古往今来,小城虽未出过什么达官显贵,水土却养育得这方草根民众一代又一代的善良爱乡,敬畏知恩。大丰古镇的封平约亭;罗驿村的古街,更有美榔双塔,都承载着海南百姓对这块方外封疆淳朴又奔放的爱和被爱。</span></p> <p class="ql-block">  2月21日上午我们从红树湾出来,慕名去观瞻封平约亭。</p><p class="ql-block"> 封平约亭位处澄迈县老城镇西1公里之遥的大丰镇大丰村,清代称恭贵乡封平都的入口处。</p><p class="ql-block"> 我们怀着极大的访古兴趣急急赶来,可一到村口眼见到的却是一派萧索败落的景象!古老的街道己凸凹难行,两侧的火山岩老屋低短潮湿,蛛网尘絮掛满墙角窗框,走遍老村街,渺空无人。</p> <p class="ql-block">  行至凸凹不平的火山岩石板村路的偏西,方看到一小片平整洁净的小场地,一座新涂了粉红色的高门崇脊院落耸立其上,其旁树一石墩标牌,《封平约亭》四字赫然其上。这刹间就激动了我心怀!</p><p class="ql-block"> 这是座坐北朝南的三进深四合院。椐介绍其始建于清康熙61年(公元1722)。</p><p class="ql-block"> 史载清代的封平亭(现在的大丰村)是个交通要道,周边村庄云集,人口众多,它又是官府的驿站,也是民间的集贸物流市场。很是繁华兴隆。为了维护乡民间合谐相处,商贸间公平有序,许多商规民约在此亭集体议定而颁发,时间一久此亭就成了村里约定章法的议事场所。可见当时的法制观念还是满强的。</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噤声轻步地迈进这座清代社会最基层的办公所,立在空空如也的三院内庭堂、配房中,面对四壁发怀古之幽思:想当年商贾云集,车来舟往,议事亭上,朝令夕发,气势云蒸霞蔚,而今风流何在?</p><p class="ql-block"> 那门墙新涂的粉红色,,又象在安慰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大丰—古封平村能重现当初的风采,那个亭也能焕发当初的风范。</p> <p class="ql-block">我怀着期待离开,前往罗驿古村探幽。</p> <p class="ql-block">  罗驿古村是一古代遗迹,更是一个家族繁衍、传承的齐家史。是中原文化在海南风情中的展现和光大。 </p><p class="ql-block"> 古村座落在澄迈县老城镇的白莲区。始时称“倘驿”,曾做为海南岛西线上的一个驿站,后改称罗驿。全村至今仍然只有李姓一族。是中国传统的家族式老村落。此村最初出现于远在800年前的南宋宝佑年间,始祖李文英是个游学的教书匠。近千年的繁衍、进化,如今罗驿古村有四千来口男女老少,仍都只姓李,是一罕见的古村,现在己是海南省集农业、旅游业和古文化为一体现代新农村。</p> <p class="ql-block">  高大繁茂的阔叶树荫蔽着进村路口</p> <p class="ql-block">  走在罗驿村青石板铺就巷道上,那种时光倒转的感触瞬间充满我的心身。那狭窄幽深的村巷里,两侧火山岩石垒起的宋墙、明院、清屋毗邻栉比。细窄的黑色石缝间己长出缕缕绿草青苔,记载着古村经历的蒼桑岁月。</p> <p class="ql-block">幽深的古巷古道</p> <p class="ql-block">  这些老院陈屋里处处可见遗存下来的火山石凿就的粗笨石盆、水缸、米瓮,以及巷间交界处保存至今的古井,记载着几百年来这里的村民们代代相传的生活、劳作和教子的遗跡。更是火山石文化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踏进石壁茅檐的老屋,那种耕读传家的气息悠悠袭来。地面上仿佛浸透着“锄禾日当午”的汗滴,石壁里也似乎刻留下螢火夜读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这个以耕读为传家的古村,被称为科举仕宦第一村。历史上曾走出多名文人学子。其中三个举子,两个知县,一个参加开国大典的老革命,最具传奇性。可谓地杰人灵。</p> <p class="ql-block">  二个知县:李树元,曾任清乾隆年间贵州清镇县知县;其子李恒谦,清道光四年任丽江知县,后升任云南开化府知府。</p><p class="ql-block"> 父子双知县,起于寒门贫家。为官后廉洁自律,重教兴学。在外为官多年,故居依旧;心系乡里,为乡出资修路、筑桥、捐银办学,逝后被议为乡贤。</p><p class="ql-block"> 这是李家父子的故居。院门平凡普通,门楣上的匾是乡里为怀念而后悬掛的</p> <p class="ql-block">  罗驿古村的老革命,李独清。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付书记,华南理工学院党委书记,2005年己逝。1938年参加琼崖纵队,从事革命。曾于1940年创建六芹山革命游击根椐地,1941任首届澄迈县书记,1948年代表琼崖区党委赴西柏坡,1949年当选华南解放区代表团代表出席政协第一届会议、参加开国大典。是个响当当的老革命。为国建功,为乡增荣。</p><p class="ql-block">这是李独清在罗驿村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三举子:元代李震器,是此村第一个中举之人,他的孙子李惟铭是明代永乐辛卯科举子得文奎坊表彰;李惟铭又以建坊激励其子李金于景泰癸酉科折桂。为此留下旌表其子中举的步蟾石坊。</p><p class="ql-block">(这是李惟铭为其子中举建造的步蟾石坊)</p> <p class="ql-block">罗驿古村的李氏根深叶茂,人材辈出,全仰先祖择地而居的荫蔽。后人为之建宗祠以祀,此宗祠建于清雍正元年,至今已整整300年。1919年澄迈县的澄江书院迁办于此。宗祠分三进,占地1900余平米。建筑采用五岳朝天硬山式山墙,这种格式只见于古寺名刹,气势壮观、威严。是不可多见的宗祠建筑奇观。可见李氏家族当年的显赫。成为古村众多文化遗跡的核心景观,</p> <p class="ql-block">罗驿古村,万叶枝柯!</p> <p class="ql-block">罗驿古村有为子建坊的父亲,无独有偶,美榔村又出了个为女修塔之爹。留下一双秀美绝伦的古建筑——美榔双塔。</p> <p class="ql-block">塔院石门</p> <p class="ql-block">双塔间宋代古石桥</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充满温馨的美丽又真实的传说。相传南宋时期,海南澄迈县乡人陈道叙青年时就信奉佛教,一生为佛教徒。其膝下有两女,皆善良好施,时长周济乡里贫弱孤寡。后长女嫁人家居,而次女信佛出家居庵为尼。但仍行善不止,陈道叙感念两女德正行端,自筹资金,兴修两塔,以示纪念。乡里之人感佩陈家父女姐妹的亲情及功德,亲切地称双塔为姐妹双塔。</p><p class="ql-block"> 两塔均坐东朝西,为火山岩玄武石石条干摆叠码,不黏合的独特方式建成,因邻水,塔基较高,塔身中空。整体为仿木结构,留有塔心室的空简楼阁式佛塔。两塔相距20米中隔一桥,为南宋时期古石桥。椐传是妹妹出家为尼后化缘捐助而建成,是海南省挢樑遗跡中时代最早之桥,文化价值和建筑价值都很高。现双塔位在澄迈县老城镇之南的金江镇美榔村。</p> <p class="ql-block">  两塔邻一泉溪而建,隔古桥巍然屹立,相对辉映。周边古榕环围,椰树挺立。四周翠竹簇簇,溪涧泉水幽幽,如碧玉的清波绕塔穿桥而过。塔影树荫倒映水面,画就了双塔凌波的胜景。</p> <p class="ql-block">塔檐悬铃</p> <p class="ql-block">  美榔双塔造型巍峨俊巧,工艺独特精湛。石雕工整,线条流畅,形象生动逼真。是海南省现存古塔中时代最古,保存完整的一处历史文化遗产。1996年双塔被国务院评定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双塔更组合进千年古榕,姐妹双古泉及富有神话传说的护村神兽和古村落等文物、遗址营造成一处恬静、秀美具深邃文化底韵的旅游佳丽地。2019年11月拓展为历史文化村镇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姐塔六角型五层,高13米,居桥左。</p> <p class="ql-block">妹塔方型七层,高12.6米居桥右,塔心室供奉释迦、弥陀二佛象。</p> <p class="ql-block">塔座雕刻有佛象、金刚、等象</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榕树,己记不清它曾荫蔽了多少代人。</p> <p class="ql-block">  塔西北隅有一高一低两泉乡里依双塔而称之为姐妹双泉。椐考证其年代更早于双塔,名符其实的古泉。</p> <p class="ql-block">美榔古村口</p> <p class="ql-block">  守护在古美榔村入口处的神兽。传说是玉皇大帝派遣下凡,助陈家姐妹保地方平安。年久日深,坐化成石。</p> <p class="ql-block">进村石径</p> <p class="ql-block">  深邃美丽的美榔小村,美丽的神奇,深邃得奥妙。</p> <p class="ql-block">  美榔双塔之美,美在历史悠久,景色迷人。更美在内涵深远,寓意悠长。塔是佛门的记念征物,姐妹双塔几百年来看惯了朝代更替,嘘哂了红尘风流。留住的是一个父亲的舔犊情怀,那是种向世间遍施关爱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这世上就永远是美丽的春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