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 战 前 夕

湘战旗

<p class="ql-block">  本文作者简介:赵文生,河北青龙人,1952年12月出生,1972年12月入伍,1972年12月入党。历任班长、排长、指导员、组织股干事、股长、政治处副主任、主任(中校军衔)。1995年10月转业后,历任天津市财政局人事教育处副处长、机关党委副书记兼党办主任(正处级),2013年3月退休。长期从事组织人事教育培训工作,在部队和地方共六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表彰。具有一定的公文写作水平和组织领导力,文字简洁朴实,故事生动具体,其撰写的回忆录兼有可读性和收藏价值。现将其反映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情况的两篇文章《激战前夕》和《凯旋》推介給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 上图:战时的本文作者赵文生</p> <p class="ql-block"> 上图: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视察121师炮兵团。右起:蔡茹帆团长,郑文水师长,许世友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激 战 前 夕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赵文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8年,中越关系越来越紧张,火药味也越来越浓。12月初,我所在的广州军区41军121师奉命从桂林营区摩托化开进,先到南宁市郊吴圩,后到广西靖西县边境地域进行临战训练。</p> <p class="ql-block">  上图:时任121师炮兵团团长蔡茹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为了战事需要,这一年老兵没有退伍,转业干部名单刚刚确定就被取消了。当年12月份的新兵应征后,仅湖南省衡阳县的新兵先到桂林营区,留下50余名留守营区外,其余再到边境的部队驻地。其它各地的新兵均没有到营区报到,而是直接拉到边防一线参加战前强化训练。为了保密,自从部队到了边防以后,就不允许干部战士写信了,即使写了也发不出去。</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26岁,时任步兵第121师炮兵团9连指导员,主要任务是负责政治动员,做思想稳定工作,激发干部战士的参战热情。当时与我搭档的连长是连达(广东广州),副连长梁照传(广西桂平),副政指彭福军(湖南醴陵),指挥排长高双奎(河北沧州),一排长滕召俊(湖南凤凰),二排长孙树辉(广东揭阳),司务长余自军(湖南平江),还有一个二排长黎文东(广西桂平,留守)。我离开连队以后,原副政指彭福军任指导员。</p><p class="ql-block"> 记得部队在边境驻防那些天的晚上,团里天天放映战斗故事片。如《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林海雪原》、《羊城暗哨》、《三进山城》、《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党的女儿》、《烈火中永生》、《保卫沙拉热窝》、《桥》等等,目的就是在娱乐中培养参战官兵的战斗意志,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战前,师团分别召开了誓师大会,所有人都剔了光头,不少人写了遗书。我虽然没有写遗书,但是也把战场上不用的东西打了包裹,写好地址,以便在阵亡后由组织上将其寄回老家。</p> <p class="ql-block"> 上图:时任121师炮兵团政委刘树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记得1979年1月在边境驻训的某一天,我突然被通知到团政治处报到,担任专职纪律检查干事。当时,战争一触即发,我已经做好了与全连官兵完成作战任务的准备,并与每个班长和党员骨干都谈了心,还带领炮班的40火箭筒射手参加了团组织的实弹射击培训。在这个节骨眼上,让我离开连队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可是军令如山,容不得半点犹豫,第二天我就去报到了。与我同时调到团政治处的,还有我们营的副教导员杨堂华同志,他任保卫股股长。去团政治处报到时,是宣传股长姚达群同志带一辆卡车把我们俩接到团部驻地靖西县安德公社三合大队的。大概是在报到后的第三天,政治处领导就让我承担《连队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编撰工作。团副政委朱流星同志(此前是团政治处主任,部队开进到边界后任团副政委,但仍兼任主任并负责政治处的日常工作)要求我第二天下午将初稿交给他。</p><p class="ql-block"> 当时部队都住在少数民族的边民群众家里,我和政治处的几个同事住在一个普通农舍二层阁楼的过堂上,楼下是猪圈和鸡舍,没有桌椅,没有电灯。由于白天太嘈杂,很难静下心来写东西,晚上工作又怕影响别人休息。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我只好在附近找了一所小学教室,从政治处书记员刘兴华那里要来几支蜡烛,带上一壶开水,沏上一杯浓茶,开始我一个通宵的伏案工作。</p><p class="ql-block"> 对于一个没有战争经历的人,怎么才能写出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的文稿呢?于是,我翻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心里开始有点底了。尤其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整个教室和学校就我一个人,安静极了。我对战争中连队军事行动的设想和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思考的闸门一下子全打开了。什么战士们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炮火连天的场面,遇有伤亡指战员自救互救、转运伤员烈士的场面,后勤补给困难、弹尽粮绝、遭遇敌军骚扰的场面,瓦解敌军、缴获物资、转运俘虏的场面,步炮配合、相互掩护撤退的场面,以及战后总结评功评奖的场面等等,就像放电影似地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然后,按照战争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可能发生的情况及特点、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原则、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工作方法等三个方面,清晰地用文字表述出来。</p><p class="ql-block"> 到下半夜身体疲倦的时候,就靠喝浓茶提神。由于我平时不喝茶,呷几口就管用。可是,到凌晨三、四点钟的时候,即使喝了茶,也还是有点坚持不住,磕睡阵阵袭来。这时我就踱步,思考一会儿,坐下来再写一会儿,强迫着自己打起精神。时间过得很快,当我把初稿基本完成,再次站起身来向外张望时,天已经大亮了。部队指战员出操训练的声音、生产队长招呼社员出工劳动的声音、村子里鸡鸣狗叫的声音,环绕在我的耳旁。从前一天晚上7点多,到第二天早晨6点多的十几个小时没合眼,一份《连队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初稿基本完成了。</p><p class="ql-block"> 吃过早饭,我把写好的草稿又誊写了一份,交給了朱流星副政委。下午,政治处召开会议审议按照各自分工准备的初稿,经过讨论决定以我写的初稿为基础,进一步修改后由副政委朱流星同志审阅定稿,随即以团政治处名义作为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发至各营和连级单位参考。 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这个文件是由喻昌远、刘兴华和我用圆珠笔复写后装订的。遗憾的是,这份文件的原件没有保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 上图:时任121师炮兵团副团长王德富(师炮兵群阵地指挥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3日上午,我接到朱流星副政委通知,与保卫股长杨堂华同志一起,随榴炮二营行动。经过5个小时的摩托化开进,中午两点左右到达那坡县北坡地域的预设阵地,执行掩护团指挥所和大部队开进的任务。部队进入阵地后,指战员们顾不上吃饭休息,就构筑工事,擦拭弹药,进行阵地伪装。同时,地方政府组织对中越边境我方一侧10公里以内的群众和牲畜进行转移,有些来不及转移的就近进入山洞隐蔽起来。我和杨堂华股长也在一个山坡的朝我方一侧挖了简易掩体栖身。 </p><p class="ql-block"> 这次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我团参战总兵力为1000余人,其中干部200多人,战士800余人。团机关直属分队和各营连都安排部分干部战士在营区留守,其他人员全部上了前线。有的是双军人家庭也不例外,有孩子的只能交由老人或邻居照看。当时炮团的建制是团首长率机关本部(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团直属分队有指挥连,警卫排。团后勤分队有汽车连、修理所和卫生队。下辖四个营,其中一、二营是122榴弹炮营,三营是85加农炮营,四营是130火箭炮营。一、二 、三营各下辖三个炮连,四营下辖三个炮连和一个指挥连。 遂行辎重122毫米车引榴弹炮24门,85毫米车引加农炮18门,19管车载130火箭炮18门。战斗分队每个班配有56式冲锋枪一支,40火箭筒一支。所有干部每人配带54式手枪一支。</p><p class="ql-block"> 按照师统一部署,战斗序列为基本指挥所、前进指挥所、阵地指挥所和后勤指挥所。基本指挥所由团长蔡茹帆(代号1号首长)、政委刘树元(代号2号首长)率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部分同志及团指挥连、警卫排、管理排组成,主要任务是与师指挥所保持密切联系,组织指挥所属部队以炮火支援步兵作战;前进指挥所由副团长何铭梅(代号5号首长)率司令部作训、侦察、通讯股参谋若干和无线、卫生、警卫等部分保障人员组成,其任务是跟随师基指及步兵主力开设前观,根据步兵召唤确定炮火打击目标,向团基本指挥所报告步兵动态和炮火支援位置;阵地指挥所由副团长王德富(代号3号首长)、副政委朱流星(代号6号首长)率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部分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做好阵地官兵的思想稳定、部队管理工作,实施炮火准备,并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高标准地及时、快速、精准遂行炮火打击作战任务;后勤指挥所由副团长李天才(代号4号首长)率后勤处大部分同志组成,主要任务是做好战时后勤保障工作。</p> <p class="ql-block">  上图:时任121师炮兵团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朱流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4时40分,阵地指挥员接到命令: 20分钟炮火准备,集群射击,放----。霎时间,榴弹炮、火箭炮、加农炮,万炮齐鸣,火光冲天。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p><p class="ql-block"> 当第一次集群射击刚结束时,就有参战民兵用担架抬着我师先行在边境地区撕口子战斗中牺牲和负伤的步兵战友,急匆匆地从阵地对面的公路上经过。这时,正在阵地上的二营四连和五连官兵见到此情此景,无不感到震惊,霎那间大家都不说话。我看到这种情况,为了打破这突如其来的沉寂,就站在阵地上一个较高的位置高喊:“ 同志们,不要紧张,不要悲伤,打仗就会有流血牺牲,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做好炮火射击的准备,用实际行动为烈士和负伤的战友报仇!” 话音刚落,战士们就开始活跃起来了,有的擦拭炮弹,有的加固工事,有的整理炮衣。大约间隔了10分钟左右,第二次炮火准备又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2月19日下午2点,榴炮二营在完成了掩护大部队开进和参加总攻炮火准备任务后,撤出阵地随团主力跟进。我和杨堂华股长归建,坐上政治处的保障车辆随团基指,从那坡县念井地区119号界牌,向越南北部县城通农进发。</p><p class="ql-block"> 28天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由此进入了艰苦卓绝的新阶段。</p> <p class="ql-block"> 上图:时任121师炮兵团副团长何铭梅(炮团前指随师基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和怀念那些经历战争洗礼的战友们,我们把经过认真收集整理的《121师炮兵团副营级以上干部参战(含留守)人员名单》 ,现呈献给大家。由于时间久远,难免有误,仅供参考。</p><p class="ql-block"> (1979.2.17—3.16)</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团长蔡茹帆(广东汕头),政委刘树元(辽宁锦州)。</p><p class="ql-block"> 副团长朱宏仁(广东梅县,留守)、李景安(河北丰润,留守)、王德富(湖南衡阳)、李天才(辽宁大连)、何铭梅(广东兴宁);副政委朱流星(广东丰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司令部参谋长曾金城(广东汕头),副参谋长陈宗近(广东英德)。 </p><p class="ql-block"> 作训股长李德仁(湖南新化),</p><p class="ql-block"> 侦察股长徐石林(广东和平),</p><p class="ql-block"> 通讯股长陈德伦(广东汕头),</p><p class="ql-block"> 军务股长何东辉(湖南望城),</p><p class="ql-block"> 机要股长罗长生(江西南昌),</p><p class="ql-block"> 管理股长朱加光(广东丰顺),</p><p class="ql-block"> 协理员刘礼华(广东兴宁 ,留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政治处主任程木水(广东潮阳,留守)</p><p class="ql-block"> 组织股长陈修化(广东丰顺),</p><p class="ql-block"> 宣传股长姚达群(广东汕头),</p><p class="ql-block"> 干部股副股长王家忠(山东肥城),</p><p class="ql-block"> 保卫股长杨堂华(湖南湘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后勤处处长司敬业(河南密县 )。</p><p class="ql-block"> 副处长欧阳轩(湖南东安 ),</p><p class="ql-block"> 协理员常福荣(湖南株洲),</p><p class="ql-block"> 财务股长乔廷音(河南郑州),</p><p class="ql-block"> 军需股长沈壮松(广东潮州),</p><p class="ql-block"> 军械股长李炳田(广东廉江),</p><p class="ql-block"> 运输股长张先启(湖南娄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营营长苏顺南(广东潮州),副营长李瑶森(广东揭阳 )、谭周泉(湖南湘潭 ),</p><p class="ql-block"> 教导员唐启德(湖南武冈),副政教导员涂训文(湖南湘阴)、黄宗章(广东汕头) 。</p><p class="ql-block"> 二营营长赵传印(山东肥城),副营长李永寿(广东兴宁)、黄任业(广东潮州 )、刘守会(辽宁辽阳,留守),</p><p class="ql-block"> 教导员唐柱光(广西梧州),副政教导员刘谱清 (湖南茶陵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营营长郭福安(广东惠阳),副营长黄国兴(广东潮州 ),副营长彭天津(广东陆河),</p><p class="ql-block"> 教导员王礼智(广东潮州),副政教导员成双育(广东连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营营长张胜杰(广东梅县 ),副营长刘之丈(广东揭西)、刘灵春(广东五华),</p><p class="ql-block"> 教导员周干国(湖南长沙),副政教导员吴金珠(广东顺德)。 </p> <p class="ql-block">  上图:炮团政治处人员。前排左起:余文炳(电影组长),赵文生(组织干事),彭更生(战前政治处书记,总攻发起前调任师指挥连副政治指导员),王家忠(干部股副股长)。</p><p class="ql-block"> 中排左起:王瑞佳(七连副指导员,借调),黎耀桐(保卫干事),蔡永海(文化干事),姚达群(宣传股长),朱流星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兰新开(组织干事),陈修化(组织股长),小彭(警卫排公务员)。</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郑新华(宣传干事),喻昌远(组织干事),朱海春(干部干事),杨堂华(保卫股长),肖建规(轮训队指导员,借调)。</p> <p class="ql-block"> 上图:炮团前指共18人,其中的部分成员。后排左起:周国生(作训参谋),肖述芝(通信参谋),何铭梅副团长,赖光秋(侦察参谋),李新立(卫生队医助),黄锦雄(卫生员);前排左起:刘立光(指挥连无线兵),赵国保(指挥连无线副班长),张士奇(何副团长警卫员),李 琦(警卫排战斗班新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记:在此文的编撰过程中,得到了成双育、赵传印、张昌富、朱海春、郑新华、彭更生、曾焕志等诸多老战友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最诚挚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如您是79战中的121师战友,能否请将您在生死二十八天中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人和事、您所在连队[机关、队、所]战友的姓名及战中岗位、职务、入伍所在县、是否立功、伤亡等相关情况,回忆后记录下并发给我。以给后人留点念想,给国家留点真实历史资料[合十]</p><p class="ql-block"> 联系电话:13548647227(加微信同号)。谢谢战友[握手][玫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