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世界许多国家都庆祝的节日,这一节日体现了社会对女性的爱、欣赏和尊重,同时鼓励妇女起来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等。庆祝妇女在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在节日来临之际,这里通过展示几位中外女艺术家的风采和她们所创作的麦朵尔艺术作品,来让我们一起赏析这些金属上镌刻的独具特色的艺术佳作 在麦朵尔艺术世界中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思旻教授 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1996年归国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硕士生导师,并担任中国钱币学会币章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年做为雕塑家的她,首次与中国钱币学会币章艺术专业委员会合作,为当年在中国举办的展览,设计创作了《2017国际币章艺术展》麦朵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品整体构思,是双手捧握麦朵尔,突显对麦朵尔艺术的珍重和对皮萨内洛的致敬。其中一面就拷贝了他的代表作之一《埃斯特王族的公主像》,并辅以英文“TRIBUTE TO PISANELLO”(向皮萨内洛致敬)。另一面以中国的汉代瓦当为原型,将主题——“2017国际币章艺术展”的篆字嵌入其中。为保证这双手臂的完整性,雕塑家打破了常规,采用卷泥片的形式,通过巧妙的形体压缩来处理,并形成花朵状,增加了麦朵尔艺术的塑造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深情缅怀我们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特邀周思旻教授创作的这件麦朵尔作品。正面采用原中央美院雕塑系刘家洪先生创作的周总理的浮雕胸像,没有过度的“夸张”,在浮雕上却着重形象地刻画总理目光炯炯、神采奕奕和坚定不移的信念。背面以一束九朵马蹄莲为图案,寓意着长久。将毛泽东的手书体“为人民服务”镌刻其上,鲜明的概括了总理的一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秉承了周教授一贯“不拘一格”的麦朵尔设计理念,打破了麦朵尔惯常的形制。《跃》的设计采用夸张的表现方式,表现跳水者入水、水花溅起的瞬间。艺术家的创作有如注入生命一般,让这枚艺术麦朵尔活了起来。有意拉长的肢体与水花泛起的意向肌理有机融合,将运动的轨迹和空间、时间的连贯性巧妙地统一到形体之中,艺术形象更生动、更富于视觉的逻辑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印萍老师是一位喜欢写诗的艺术家。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现为北京美协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多年来一直从事锻铜艺术和金属雕塑的创作与研究。作品婉约、唯美中充实着蓬勃的力量,金属冷峻的材质感,也难掩其中的细腻温情,在人物塑造上追求的是朴实真切。精湛娴熟的雕塑手法,创造出人与自然的美好关系,在抒情的画面中捕捉色、光来营造出了《风尚新娘》这件作品的氛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风尚新娘》中双手交叠端坐于高背椅上的民国女子,斜襟盘扣、宽袖长裙。一眼望去就是那么娴静,仔细端详,表情含羞带喜,纤细的眼、微蹙的眉,隐隐透露了待嫁新娘的丝丝忧虑。与另外一件同主题的作品并排错位放置,相互呼应,意境延伸。没有更多的道具,不需更多的语言。这件作品采用了青铜铸造和锻造工艺的结合,实现了工艺上的突破。另外着色的处理使新娘的风姿更加神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印萍爱莲,“莲清清淡淡、不张不扬,即使凋零也是一路浅歌,温暖从容。”她的很多雕塑小品,也都以莲为主題。印萍的灵感来自自然,一块普通的铜板,在她的敲打中变身为脉络清晰的荷叶、身姿绰约的荷花、籽粒饱满的莲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枚《香远益清》麦朵尔正背两个画面描绘出荷塘的两个景象。一面是在等待采摘的时节里,荷池中那田田的荷叶、盛开的荷花、飘着淡淡清香的莲蓬;一面是满塘莲蓬虽已落,独有一只荷花卓然开放的零落,既有丝丝哀伤,又在低调中显现出荷花的清与雅。整枚麦朵尔犹如一幅随时间移动的水彩画,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又隐含生命周而复始的轮回、生生不息的超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的李青老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2015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2018年后,从事设计与绘画工作,同时为多所高校授课并开办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建筑群——北京故宫,在2020年,悄然迎来其六百年的辉煌。自建成之日起就承载着整个民族的梦想与辉煌,它不仅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延续。</p><p class="ql-block">这枚作品设计庄重古雅、气度非凡。其外形设计呼应了故宫的长方形结构,同时左右对称、方中有圆,如同一枚篆刻印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枚作品讲究内部的布局。艺术家撷取了紫禁城的太和殿、皇宫角楼、太和铜狮、神兽鸱吻、御园灵柏和华表端兽等诸多吉祥元素,以及建造者明成祖朱棣,融紫禁城的历史和精粹于一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画面以祥云来分割空间,使原本不同空间、不同体量的物件在有限的空间相遇,让每一种元素合理而巧妙的存在于长方形制的麦朵尔双面,各自诉说自己的故事。生动演绎出华夏民族“九九归一”的世界观,讲述着《紫禁城建成600年》的传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陈璐 201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2021年本科毕业保送中央美院雕塑系,现在央美攻读硕士研究生,作为导师周思旻教授的学生,她是一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未来艺术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立春之日,正是复苏之时。春是一年四季的伊始,百草回芽,春江水暖,一切都在缓缓觉醒。水乡的春天,是淡墨浅韵的烟雨,是江枫点点的烟火,是陌上青柳的倒影,是牧鹅少女的悠扬歌声。</p><p class="ql-block"> 鹅群在河边的草地间觅食,少女停下脚步席地而坐于鹅群之中,若有所思的望着怀中的白鹅仰着它们修长的脖颈,向四周顾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头巾覆在幽黑柔顺的辫子上,蓝色印花布在柔软的白羽中,如梦似幻,恍惚间,波光粼粼如梦如歌。</p><p class="ql-block"> 春代表了孕育和新生,春赋予牧鹅女的形象,将白鹅寓意为万物生灵,在春的馈赠与滋养下,万物终将复苏。向人间赠与生命和希望。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希望、是期待;春是复苏、是新生。</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枚突破圆形的设计创作,四季如歌系列《冬·收获》后推出的《春·江南》,又以不同的画面引入我们的视线。因而获得2022年度币章艺术专委会颁发的“最佳创意设计”精品第一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称为“文化使者的”特雷西·杜弗莱(Thérèse Dufresne,1937-2010)出生于马达加斯加。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从事绘画、雕塑和麦朵尔艺术,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法国女艺术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是位传奇的法国艺术家,1964-2000年在巴黎造币厂工作的三十几年中创作出近百枚艺术麦朵尔。从文化名人肖像、到历史名城及国家、从名胜古迹到人物神话,处处可见这些作品中艺术家独有的视角和高超的表现力。其中不乏一些中国题材的麦朵尔作品,如:《西藏》《北京》《天坛》《长城》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这枚麦朵尔,“抓取”了北京城的地标性建筑——故宫里的宫殿楼宇、太和殿雄狮、屋脊神兽、桥梁庭院等元素,让它们层层叠叠伸向远处,显示帝都皇城的宏大气势。而另一面则描绘了七八十年代的北京城常见的景象——冬日里在角楼外高高的城墙下骑自行车和三轮车的人。透过麦朵尔方寸空间的一“动”一“静”的画面,让世界人民得以看见北京——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世界文化名城的风采,讲述着勤劳善良的中国人自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收藏者称杜弗莱作品是“玩转手中的油泥,塑造出了另一个“探索”频道”。特雷西·杜弗莱擅于创作人类文化遗址的麦朵尔,表达她对人类文明组成部分的敬仰,还有航空、飞行员、鸟瞰图这一类型的视觉样式滋养了她的想象力。她的这种热情充分体现在麦朵尔作品——《伯利恒》(Bethleem)身上,她打破了我们对麦朵尔设计固有的条条框框。这件作品以伯利恒这座最具宗教和历史意义的城邦为主题,形似一个龟壳,凸起的一面形象地展现了犹太教和基督教圣地——伯利恒,处于犹太山地的顶部,矗立着圣诞教堂和拉结墓等著名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凹进的这一面刻画的则是耶稣出生的马厩所在地——伯利恒之星洞遗址缩影。通过《伯利恒》这件讲述宗教历史的麦朵尔作品,不但使你体会到艺术家能够创作出如此众多麦朵尔所秉承一种突破传统激情,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精湛的浮雕技艺所流露出的特有的艺术张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波兰麦朵尔艺术家马格达莱娜·多布鲁卡(Magdalena Dobruck)我们习惯称她“麦格娜”。马格达莱娜曾就读波兰华沙美术学院,是一位有着扎实的绘画及雕塑技艺又充满创作意识的艺术家。她从1976年开始参加国际艺术章联合会(FIDEM)的展览,并于1993年成为这个组织的会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格达莱娜的作品题材都是原创, 生于50年代的她,艺术追求受当代艺术的影响比较深,个性十足, 画面“耐人寻味”,艺术风格明显,时代性很强。从上面的这枚艺术麦朵尔《肖像》中,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在这枚麦朵尔中我们不难发现,马格达莱娜非常注重画面的构图,对塑造肌理的控制,力求一种疏密有度的韵律感和对创作偶然性的掌控,充满激情、富有动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铸铜浮雕《王子》这个系列麦朵尔作品,是第5届国际当代艺术章牌双年展的参展作品。马格达莱娜结合自己具有的雕塑和绘画两方面的非凡表现力,用自己独特的浮雕语言来表达,作品不再简单将马的英姿流于表面,而是注重人与马的交流。作品呈现出一个动感瞬间,帅气地塑造在写实与写意之间游走,形体和线条以及有意的留白有机地在麦朵尔表面组合,马儿奔跑的动势和骑士的气定神闲互相映衬,野性的力量与娴熟的驾驭呼之欲出,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种无限想象。</p><p class="ql-block"> ** ** ** ** ** ** ** ** ** ** **</p> <p class="ql-block">因篇幅有限,就这几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也不能更多地呈现给大家,只能领略一斑。方寸之间的掌中艺术——麦朵尔,佳作颇丰,我们也期待另一个时机再与大家分享这些创造它们的艺术家的风采。</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感谢币章专委会常务委员于喆先生给予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请关注麦朵尔艺术俱乐部</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