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黎明乍现,一阵阵摄人心魄的宣礼声响彻整个城市上空,提醒伊斯坦布尔的穆斯林是该作晨礼的时候了。早祷至高无上的主,感谢主的原造之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亚欧大陆交界最美丽的古老城市,从1453年至今,一直被以同样的方式唤醒。在这之前,这个城市被叫做君士坦丁堡,清晨6点敲响的是东正教堂的钟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从地中海飘过来笼罩整个城市的鲜咸的浩渺烟波仿佛也被震撼人心的宣礼声驱散,博斯普鲁斯海峡从沉睡中渐渐褪去朦胧面纱,无数宣礼塔和清真寺露出曼妙的身影,整个城市的轮廓开始清晰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被一条海峡分开的整座城市,一半在欧洲,一半在亚洲,太阳从亚细亚升起,欧罗巴落下,阳光跨越欧亚大陆和千年历史只需一瞬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海峡粼粼的细浪一直从黑海绵延到地中海,连接欧亚大陆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像一条彩绢横跨在这条翠蓝的黄金水道之上,整个画面万千糅合,沁昧温情,微风拂面,柔润心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随着太阳慢慢升起,金角湾加拉塔大桥上退休的垂钓老人们接踵而来占据熟悉的位置,唧唧嘎嘎的海鸟漫天飞旋。拌着轮船机器的轰鸣,伊斯坦布尔送走最后一缕晨烟,迎来新一天的日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被照得金灿灿的中世纪拜占庭加拉太塔,屹立在金角湾北面贝伊奥卢区,鸟瞰着美丽的博斯普鲁斯海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座中世纪拜占庭皇帝阿纳斯塔修建于507年修建的灯塔,最初用木头建造,后来在十字军东征时被焚毁,直至1348年由热那亚人用石料重建复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今天的加拉太塔,似乎被伊奥卢区老城的房子挤得喘不过气来,却默默伫立着看着这座城市从拜占庭帝国一路走来,见证了伊斯坦布尔的沧桑变化与风风雨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登上塔顶,美丽的金角湾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入口尽收眼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从被命名为君士坦丁堡的那一刻起,伊斯坦布尔就注定要成为罗马帝国的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前沿。随着11世纪基督教的大分裂,这里又成为东正教世界的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政治和宗教从来就是不可分的一对孪生兄弟。君士坦丁大帝是一个利用宗教为政治服务的典型代表,据说死后成为耶稣的第十三门徒。这位高瞻远瞩的罗马帝国皇帝于公元330年把罗马帝国的重心定在了这里,建立了所谓的东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不仅仅是罗马帝国內部权利的分化制衡,也是罗马天主教对地中海东部几大教区权利把控的布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东都君士坦丁堡的建成,有利于把整个基督教的权利更为统一的集中在教皇的手上。在西罗马灭亡后,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却傲然屹立1000年,并成为东正教的中心,形成政教合一的罗马帝国东方之都,历史上称为拜占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加拉塔大桥金角湾南面的法蒂赫区,是最大古城区,集中了伊斯坦布尔几乎最著名的古迹:苏莱曼尼耶清真寺、苏丹艾哈迈蒂清真寺(蓝色清真寺)、托普卡帕宫、水宫、阿赫迈特广场的方尖碑、古老的大巴扎等等。还有就是法蒂赫半岛最东南端比邻伊斯坦布尔海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赫赫有名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因其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是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和拜占庭建筑风格的代表,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教堂,由查士丁尼大帝于537年建成。每次来伊斯坦布尔都要进去仔细看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令人费解的是,土耳其大使馆的官方网站把她叫做“圣索非亚清真寺”。从土耳其建国后1935年国父凯末尔就力排众议把圣索非亚大教堂改成了历史博物馆,为的是摆脱宗教束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俗化穆斯林国家,更好的融入国际社会。然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于2020年正式宣布改圣索非亚大教堂为清真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一举措遭到了以希腊为代表的广大巴尔干地区东正教国家乃至于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激烈反对。这种鲁莽的冲动影射出一部分塞尔柱突厥人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昔日辉煌的念念不忘,也是对世俗化穆斯林国家基本方针摇摆立场的妥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十字军东征占领时期被改为天主教堂时的马赛克壁画</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条古老的通道被磨砺了1500年,光滑而柔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其实圣索非亚大教堂被改变已经不是一次两次。据资料记载,这种改变一共发生过四次:分别为东正教堂(537-1204),罗马天主教堂(1204-1261),东正教堂(1261-1453),清真寺(1453-1931)。1935年土耳其政府将其改为博物馆,2020年又再次变为了清真寺。这一次是第五次名称的改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种变来变去,一方面反映了伊斯坦布尔历史的风云变幻,另一角度也折射出奥斯曼土耳其人的随心所欲和莽撞。按穆斯林的传统,非信徒是不可以进入清真寺的。土耳其是世俗化穆斯林国家,戒律要宽松一些,但即使像蓝色清真寺那样的特例可以进入,那又怎么平抚东正教每年重要节日(比如1月7日东正教的圣诞节)进入教堂的东正教教徒呢?圣索非亚大教堂是东正教的中心,伊斯坦布尔会否成为第二个耶路撒冷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站在加拉塔大桥上向南看,一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占据了法蒂赫半岛最显瞩的天际线,这就是清真寺建筑的杰作,著名的苏莱曼尼耶清真寺,是伊斯坦布尔最美的清真寺,由奥斯曼帝国第十位皇帝苏莱曼一世下令修建,由大名鼎鼎的建筑师锡南设计和督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位奥斯曼顶级设计大师一生设计建造了79座清真寺以及不计其数的其它建筑,被称为“伊斯兰建筑大师”。而他的得意门生修建了不远处更大一些的艾哈迈得清真寺(蓝色清真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苏莱曼尼耶清真寺整个建筑群建在复杂和陡峭的第三山丘上,使用了出奇的建筑方案将山丘和周围的地沿结合到一起。从加拉塔大桥以及法蒂赫半岛上远远就能看到天际线上这座宏伟的清真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而蓝色清真寺拥有六个尖尖的宣礼塔而与众不同。运用的是拜占庭帝国希腊文化的建筑技术来表现伊斯兰教文化,如果没有四周的六座叫拜塔,那么他就会被看成一座东正教教堂。相传只有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建六根尖塔,蓝色清真寺在兴建时,建筑师听艾哈迈德一世“黄金的”的命令,没想到“黄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结果蓝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不得已,麦加的黑柜清真寺只得一次性加了3个尖塔,成为拥有七个宣礼塔的清真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说起清真寺,奥斯曼土耳其清真寺的建筑形态在整个穆斯林世界独树一帜,兼容并蓄,是一个最重要的华丽分支。即有塞尔柱风格、罗马拜占庭的元素,又有阿拉伯穆斯林建寺的标准和宽阔庭院,突出的是巨大的室内朝拜空间的拓展,并结合安纳托利亚的地形地貌特点,极大的展现垂直空间的宏伟外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奥斯曼时期教堂建筑的鼎盛时代是由苏莱曼一世和这位整个阿拉伯帝国最著名的建筑大师锡南共同成就的。苏丹苏莱曼大帝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奥斯曼帝国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奥斯曼帝国发展到了顶峰,巨大的财力支撑了锡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为伊斯兰世界最璀璨的奥斯曼清真寺风格的建寺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除了苏莱曼尼耶,锡南最值得骄傲的作品莫过于位于土耳其埃迪尔内省埃迪尔内市的塞利米耶清真寺。此前这里是塞尔柱突厥的都城,后面搬到了伊斯坦布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光线透过塞利米耶清真寺顶部260个大小采光窗渗透进来,整个大清真寺光亮明快。巨大的穹隆返衬托出人的渺小谦卑和对宗教的敬畏,以一种简单纯粹的哲学建筑理念,概括了所有锡南的建筑思想。塞利米耶清真寺以穹顶、空间概念、建筑技术及城市景观的完美结合,展现了奥斯曼帝国历史的辉煌时刻,为奥斯曼帝国清真寺的巅峰之作,代表了奥斯曼帝国建筑和建筑群的最高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锡南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想了解一座城,去当地集市看看一定是不错的选择。集市是当地生活和文化的缩影。加拉塔大桥对面法蒂赫半岛的山顶老城区有一个最古老集市Grand Bazar。过了加拉塔大桥顺着千年老街往上一公里,一个历经500多年的古老市场,4400间店铺,60多条巷铺,每年接待4000万客户的室内大巴扎就在眼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开业至今的500多年历史中被烧了几十次,每次重修后生意更火爆,真是越烧越旺。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应有尽有,更多的是土耳其特点的货品,五彩缤纷,琳堂满目,热闹非凡,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巴扎。每年如此惊人的访客让人叹为观止,要知道圣城耶路撒冷每年只有几百万人到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围绕着大巴扎周围的街区是古老的商业街区,餐馆酒馆咖啡馆鳞次栉比。在伊斯坦布尔咖啡馆喝咖啡可是正本清源。咖啡的原产地埃塞俄比亚没有理所当然的开店第一家咖啡馆,而世俗化的第一家咖啡馆开在了伊斯坦布尔着实让人惊讶,维基也说世俗化咖啡文化发源于土耳其,还在2013年就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不过也应该不难理解,早就听说奥斯曼土耳其是穆斯林世界的美食基地,奥斯曼人是穆斯林的美食家。毕竟突厥和东方有些渊源,土耳其考肉卷就赫赫有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但另一种说法就让人不得不好好去探究一番。国际上流行的这种说法是:土耳其菜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中餐自然不用说,另一个是法国菜。</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伊斯坦布尔上榜的著名餐厅比比皆是。单从1600万人口的基数来说,这就决定了餐饮行业的复杂和多样。一个几乎是马背上的民族,发展出如此丰富种类多样的美味而被称为世界三大菜系,真让人夸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和世界上很多地方一样,伊斯坦布尔有着活力四射、魅力无限独具魅力的夜生活。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夜色中的狂欢者,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音乐啤酒和派对的无限宠溺。这也从侧面也反映出来土耳对世俗生活以及对世界文化习俗的包容,这种很强的包容并蓄使穆斯林文化以及东西方文化在亚欧大陆的十字路口完成了从碰撞缓冲到融合的蜕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晚上在咖啡馆夜店抽水烟也是惬意至极。水烟抽的是水果烟膏,是由30%的鲜烟草叶70%干水果肉和蜂蜜甘油制成,附以麝香、冰片等传统秘方,据说有行气活络、开窍醒脑、健脾安神、宣肺化痰、消炎止痛、清热解毒诸多功效,是否灵验除非一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但水烟作为一项文化习俗却早就融入到土耳其咖啡馆的休闲文化中,并由此广泛传播开来。咖啡馆抽水烟和酒馆夜店抽水烟,基本上成为消遣的标配,使得身心无比放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想起帕慕克那本《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作者描述的伊斯坦布尔,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这座城市的细节,不仅是物质的细节,亦是生活和事件的细节,以及笼罩在这些细节的情绪,记录和感知这座城市的身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强烈的忧伤之情,犹如一首悠长而迷人的挽歌,吟唱给他心中的伊斯坦布尔。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一位作家如此深情地回忆过一座城市,把记忆和生命编织成如此动人的独唱,对曾经的一切怀恋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透过无数的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作者对伊斯坦布尔的感受和看法,回昧这个古老而风情万种的城市从君士坦丁堡到伊斯坦布尔一路走来的浪漫曲折和坎坷故事。循着记忆之路,让时光倒退,或许到今天,到过伊斯坦布尔的人都会赞同那句话:“如果世界只有一个首都,那一定是伊斯坦布尔”——拿破仑.波拿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