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记讨思浩小学全体学生观看情景剧《如果交换人生》

新城区讨思浩小学

<p class="ql-block">  为扎实推进防范校园欺凌宣传教育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录制了预防校园欺凌情景剧《如果交换人生》,向广大青少年发出提高法治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助力健康成长的号召,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我们讨思浩小学的全体学生认真观看了这个情景剧。</p> <p class="ql-block">  校园本该是阳光、安全的地方,但近年来,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常有发生,一桩桩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引发社会强烈关注。</p> 什么是校园欺凌 <p class="ql-block">  校园欺凌,又称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p> 校园欺凌的种类 <p class="ql-block">1、身体欺凌</p><p class="ql-block"> 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他人身体或者恐吓威胁他人。</p><p class="ql-block">2、语言欺凌</p><p class="ql-block"> 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他人人格尊严。</p><p class="ql-block">3、财物欺凌</p><p class="ql-block"> 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p><p class="ql-block">4、社交欺凌</p><p class="ql-block"> 恶意排斥、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p><p class="ql-block">5、网络欺凌</p><p class="ql-block"> 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p> 校园欺凌的危害 <p class="ql-block">  校园欺凌对于被欺凌学生造成的伤害通常是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且长期难以平复,也会使部分受欺凌者发生恶逆变化,由受欺凌者转化为欺凌者或者欺凌者的帮凶。</p><p class="ql-block"> 对于目睹欺凌现象的旁观者来说,也往往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或明者守身以自保,或不自觉地加入欺凌行列。</p> 学生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p class="ql-block">一、不做欺凌者</p><p class="ql-block"> 同学间团结友爱,遵纪守法,不惹事、不过激,调节情绪,化解矛盾,拒绝校园欺凌。</p><p class="ql-block">二、不做旁观者</p><p class="ql-block"> 看到他人遭遇欺凌,不做吃瓜群众看热闹或添油加醋,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帮助他人,报告老师或报警。</p><p class="ql-block">三、不要怕</p><p class="ql-block"> 遭遇欺凌不要怕,要勇于说不、大声警告,要冷静对待、呼救求助,学会寻找时机,迅速逃离,事后要记住信息及时报告、依法维权。</p> <p class="ql-block"> 安全是美好生活的前提</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定时刻加强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p><p class="ql-block"> 把教育和预防放在首位,培养安全意识</p><p class="ql-block"> 增强自我防范能力</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用爱助力青少年</p><p class="ql-block"> 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p><p class="ql-block"> 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p> <p class="ql-block"> 供稿:周佳琳</p><p class="ql-block"> 编辑:周佳琳</p><p class="ql-block"> 初审:周佳琳</p><p class="ql-block"> 复审:张甜</p><p class="ql-block"> 终审:邢卫华</p><p class="ql-block"> </p>

欺凌

校园

他人

或者

青少年

情景剧

周佳琳

安全

恶意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