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记录❤️因为值得

Eternity🍒

<p class="ql-block">⏰ 时间:2023.3.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情:🤗 🤗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日分享《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管孩子,只需要有一种声音。”》</p> <p class="ql-block">一大早,社群中就出现了几百条留言,原因是一位妈妈的一条留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留言写道:“严父慈母和严母慈父,哪个对孩子更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好多妈妈回复道,一直都在说严父慈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如今的社会爸爸们一个比一个温柔,递纸巾的、流泪的,一般都是爸爸,而妈妈们却一个比一个刚毅。</p> <p class="ql-block">相信生活中有很多宝妈,自己也是在家里“扮坏人”,爸爸则只顾在孩子面前演好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角色定位在很多家庭中似乎已经发生了调换,由传统的“严父慈母”变成了“严母慈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严父慈母也好,严母慈父也罢,都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都只不过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表现出相同的目标不同的立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既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给孩子立好规矩,不至于让孩子无法无天;又要在孩子委屈的时候哄一下他,不至于让他太难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曾经说:“管孩子,只需要一种声音。”</p> <p class="ql-block">教育孩子,父母站在同一条线上,能让孩子相信父母,对规则更有效的执行,也更能建立起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教育孩子需要一种绵力,要顺应孩子的感觉和节奏,错误的教育方向和方式,孩子只会把你撞飞。</p> <p class="ql-block">孩子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父母问题的映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来自于家庭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儿童教育专家孙敬修曾说过,孩子们的眼睛是照相机,脑子是录音机,你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的心上。</p> <p class="ql-block">孩子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他的长辈,他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长过程中,受到怎样的家庭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总是暴脾气,吼叫孩子,他就会变得自卑、怯懦、畏手畏脚,青春期的时候会更加叛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总是只贬低不鼓励,孩子就会越来越缺乏自信,女孩子长大后容易被男生的几句花言巧语骗走,男孩长大后会自卑否定自己。</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总是包办孩子,他就缺乏自理能力,没有锻炼的机会,等于没有成长,长大后不仅没有自主性,也会依老啃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教育不当给孩子带来的心灵创伤,就像烙印一样,伴随孩子一生的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你总是觉得是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平时的教育是否正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问题的折射。孩子的问题只是果,因在父母身上。</p> <p class="ql-block">当你发现孩子很难管教的时候,其实问题很早之前就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原因,一定是与你的教育方式有关。</p> <p class="ql-block">教育战线不统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受伤最大的是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模仿的最佳榜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要孩子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优秀,首先你要成为别人家的父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庭教育,最忌讳的是当着孩子的面,爸爸妈妈产生分歧,乃至互相拆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教育方式,非常不利于孩子内心规则的建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同样一件事情,父母的反应不同,会令孩子无所适从。</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6岁之前的孩子,正是各种行为习惯和规则建立的关键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不一致,对事物的看法不一样,孩子就会感到非常茫然,不知道该听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久这样下去,孩子就会学会钻空子。谁的观点对自己有利,就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理学上有一个手表定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一个人只戴一只手表时,他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他戴着两块或更多的手表时,却很难确定准确的时间,同时也失去了对准确把握的信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当孩子有两种选择时,通常孩子会不知道该怎么选。</p> <p class="ql-block">父母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就会夹在中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反而让孩子的秩序更混乱,也让孩子失去安全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还没有明辨是非能力的时候,是非对错都来源于父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保持态度一致,孩子就能清晰地知道什么是原则,什么是底线。</p> <p class="ql-block">正如胡可在节目中说过的一句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教育一致,是最有效的育儿策略,会让他在统一价值观里反思和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父母互相拆台,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结果最大的受害者,也是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玫瑾教授曾经说:“管孩子,只需要一种声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优秀的父母,都懂得教育“结盟”。</p> <p class="ql-block">孩子有问题就一起批评教育,孩子有闪光点就一起表扬鼓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孩子面前保持同一种态度,保持步调一致,这样才会起到最佳的教育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