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太清风光大美

文留

<p class="ql-block">2023年早春二月的自驾青岛~黄岛之游,前两天主要是游海——拥抱大海,倾听海涛。这游兴愈浓的第三天,亦即2月19日,就专奔崂山而尽情游山好啦!</p> <p class="ql-block">有着“海上第一名山”美称的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乃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这“海上第一名山”高耸于壮阔的黄海之滨,其山势山形之巍峩伟岸,风貌神韵之奇谲嶙峋,实在是炫人眼目,动人魂魄,诱人神往哉。</p> <p class="ql-block">作为国务院首批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中国重要的海岸山岳风景胜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这崂山风景区实在是太过庞大啦!整个景区由巨峰、流清、太清、棋盘石、仰口、北九水、华楼等9个风景游览区组成,这诸多处景区各具特色且较为分散,要想细致认真地游览,一天也只能好好地游览上一处罢了。那么,今天你就随我们一起来个太清景区深度游好啦……</p> <p class="ql-block">上午由崂山游客中心乘景区内部大巴盘山依海而行,几十分钟后先就抵达了崂山太清宫景区。尚未进入大门登山,便已被大门之外的海景所吸引住啦,简言之,一个字:美!</p> <p class="ql-block">从这座横额镌有“崂山太清宫”的石牌坊进入,沿缓坡向前向上,道教气息便浓郁起来。</p> <p class="ql-block">请看这幢巨石上刻着的醒目的绿色大字吧,你心中大约立马对太清宫有了大致概念!据介绍我们了解到,这闻名遐迩的崂山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北国小江南、神仙之府,又可俗称作下宫。太清宫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崂山蟠桃峰下,地处崂山东南端宝珠山下,襟山面海,左为桃园峰,右为重阳峰。真乃名山福地也!</p> <p class="ql-block">太清宫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后多次加以修建,现存建筑均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后的规模格局之遗存,乃为中国崂山道教祖庭,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道教全真道支派随山派祖庭。了得呀,了得!对于道教有研究的朋友,这里可真是必游之所呀!</p> <p class="ql-block">好了,现在请你随我一同前行,先就来到了元君阁,雕梁画栋,红蓝相映,恢宏典雅。</p> <p class="ql-block">在元君阁烧香叩拜之后,接着往前往上漫步,迎面便看见这高悬着黑底金色大字“崂山太清宫”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这崂山太清宫总占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太清宫分为三院,各立山门,东为三官殿,中为三清殿,西为玉皇殿;另建有忠义祠、翰林院、东西配殿等建筑。其规模之完整之宏阔,不愧为山东省和青岛市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和道教文化传播中心。</p> <p class="ql-block">此时我们沿太清宫东路而上,进入到位于太清宫东部的三官殿院内。这三官殿因内奉三官大帝而名,只见殿前左右并植着茶花、耐冬各一株,据说隆冬时分耐冬花开似焰如火,而今早春时节则茶花怒放如玉似脂。</p> <p class="ql-block">这三官殿院内朴拙清幽,古树婆娑,其左侧的配殿乃七真殿。</p> <p class="ql-block">太清宫院内右侧之配殿为祖师殿。</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出了三官殿,从这里开始一阶阶登上石阶,要登山啦!远处山顶上,老子无比硕大的全身雕像正巍巍然地矗立于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中。</p> <p class="ql-block">就让我们一边沿石阶登山,一边进一步了解一下这太清宫的悠久历史吧。我们翻开《太清宫志》看看,原来,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崂山道教开山始祖 张廉夫便 在此处始建三官庵。</p> <p class="ql-block">历史发展至唐 天祐 元年(904年),道士 李哲玄 在今太清宫三皇殿处始建了三皇庵。至北宋 建隆元年(960年),道士 刘若拙 被敕封为“ 华盖真人 ”,奉敕回崂山修建道院,后在此创立崂山太清宫。现在清楚了吧,原来太清宫这个大名,是从北宋时代便叫响了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而真正令太清宫名声大噪的,则是在金</span>泰和八年(1208年),全真道掌教 丘处机 在崂山太清宫谈玄传道始之也。哈哈哈,热衷于武侠,尤爱金庸的朋友们,有谁会不知道丘处机呢!那么,就一定要游历一次这崂山太清宫了!瞧瞧,这说话间,你已随我们抵达了这山的最高处,来到硕大无朋的老子雕像跟前啦!</p> <p class="ql-block">进入正中的大殿,哇塞,好富丽堂皇啊……</p> <p class="ql-block">参观膜拜了正殿之后,在这山顶环绕老子雕像漫步一周,连绵逶迤的万千青山神峻气昂地由近至远铺陈如画,而向着老子睿智双目远眺之方位望过去,一大片澄碧的大海便呈现于重峦叠嶂的怀抱之中……此迷人瑰丽壮阔之图景,独美于此崂山太清宫之巅哪!</p> <p class="ql-block">我们接着说吧,到金明昌六年(1195年),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真君 刘处玄 于崂山太清宫讲授经典并创立了全真道随山派(隐山派),致此太清宫道众归为全真道。 而这之后,全国许多著名道士相继闻名而来,如徐复阳、张三丰、齐本守等都曾在太清宫栖居修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至于太清宫正式确定了分三官、三清、三皇殿为三个院落的格局,则是到了明天</span>启二年(1622)之时了,乃是道人赵复会重修了崂山太清宫。功德大矣哉!</p> <p class="ql-block">在山顶参观膜拜了硕大无朋的老子雕像和正殿,恋恋地环眺了近山远海之大美后,沿原路石阶一级级漫步下山,便到了三清殿。</p> <p class="ql-block">这崂山太清宫三清殿乃是太清宫第二大主殿,其建筑格局为长方形院落建筑群,是由一座正殿和两座偏殿所组成。正殿属砖石结构的硬山式建筑,里面供奉着三清神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东偏殿,供奉着道教全真派最初的创立始祖东华帝君。</p> <p class="ql-block">西偏殿则供奉着西王母。</p> <p class="ql-block">随山子:《崂山太清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莱福地仙云山,九宫八观七二庵。</p><p class="ql-block">云雾鸿濛太清宫,不落红尘道缘终。</p> <p class="ql-block">丘处机 :《太清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烟岚初别上清宫,晓色依稀路径通。</p><p class="ql-block">才到下方人未食,坐观山海一濛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云烟惨澹雨霏微,石洞留人不放归。</p><p class="ql-block">应是洞天相顾念,一生嗟我到来稀。</p> <p class="ql-block">之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云海茫茫不见涯,潮头只见浪翻花。</p><p class="ql-block">高峰万叠连云秀,一簇围屏是道家。</p> <p class="ql-block">尽兴参观游览了太清宫之后,出大门再次乘坐景区内部大巴前往太清宫景区的另一处景点——明霞洞。</p> <p class="ql-block">先要乘缆车抵达此处景点的最高处观景台。在缆车上环顾四面八方,崂山的山势之磅礴,巨石岩崖之千姿百态,随着徐徐上升的缆车不时变换方位与视角,其惊心动魄之大美,愈发令人痴迷与震撼!</p> <p class="ql-block">前面已经介绍过,刚已尽兴游览过的崂山太清宫,亦称下清宫,那么,此时我们乘坐缆车即将到达的明霞洞景区内,该是有上清宫的。</p> <p class="ql-block">正乃如此矣!这明霞洞,亦称斗姆宫,本就是崂山 上清宫之 别院,地处上清宫北昆仑山之玄武峰下,系一天然花岗岩叠架洞,洞高恰好能够容人站立,洞内面积达1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这极天然的明霞洞是在金大定二年(1162年),有道众开凿洞体始建为庙宇,为 道教 全真道 龙门派 支派 金山派 ( 崂山派 )之祖庭。</p> <p class="ql-block">瞧啊,此时你已随我们乘坐缆车上到了景区的最高处观景台啦!站立于此,早春料峭的山风扑身拂面,逶迤跌宕的群峦擎起澄碧如玉的蓝穹,远处的大海与蓝天早已交融相汇而难分彼此了!</p> <p class="ql-block">从观景台下来往后山深处前行,一块天然大石上镌有“明霞古道”四个红色大字——从这里沿崎岖石径往深处走,便可抵达明霞洞啦!</p> <p class="ql-block">这一条通往明霞洞的曲径也太美妙了!一侧傍山,另一侧为悬崖峭壁,透过茂密的林木枝叶可见远处的大海。</p> <p class="ql-block">此时已是大午后时分,西边的太阳透过蓊郁枝叶而显露的光芒,颇有些许迷离感与梦幻感,美得无以言状啊……</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位于前方不远处的明霞洞,其洞体高3米,宽7米,深10余米,洞额“明霞洞”三字为全真道掌教 邱处机所 题,乃是清代书法家王序的手迹。</p> <p class="ql-block">据说原来的此洞高大宽敞,上有斗姆宫,明代 隆庆 年间洞欹宫倾,金山派祖师 孙紫阳 遂移宫建于洞右。</p> <p class="ql-block">至清代 康熙 年间明霞洞遭雷击崩裂,大半陷入地下;仅见洞东巨石尚存,题刻有“ 天半朱霞 ”,洞前平崖如台,由此遥望大海,空蒙浩渺,洞后攀升可达昆仑极顶,上有 天池 。后洞前重建有斗姆殿、玉皇殿等殿宇、道舍。</p> <p class="ql-block">参观游览完了崂山太清宫景区,我们便也记住了:1983年,崂山太清宫被 国务院 公布为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同年,崂山太清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21座重点道观之一。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