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报道]春风满信,语研促教——柳江区新兴第二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杨柳依依

<p class="ql-block">  春之美,在于希望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跟着春天的步伐,2023年2月27日新兴第二小学覃凤秋老师上一节研讨课——《从军行》,2月28日刘凤玲老师上一节研讨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  你们见过楼兰古国吗?你见过青海雪山吗?你欣赏过玉门关外的风景吗?首先覃凤秋老师和孩子们穿着表演服装通过前面学生表演过的节目自然的导入,学生感兴趣并积极回应;再通过解诗题了解题目的含义。覃老师思路清晰,有步骤的引导学生理解古诗。</p> <p class="ql-block">  曾经这里易守难攻,美女如云,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在风沙中咆哮。覃凤秋老师通过借助注释和图片直观地了解诗的大意。</p> <p class="ql-block">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经过覃老师的朗读与指导,学生们通过穿着服装进行朗读,加深情感并了解了古代的将士们曾经也为了保卫祖国而奋斗拼搏。</p> <p class="ql-block">  覃凤秋老师通过让学生想像画面体会古代征战是的场景,从而品味古诗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刘凤玲老师执教的内容是《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刘老师先出示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问答式诗歌。接着一步步带领学生由词语到课文,在读中思考提出的问题。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她采用图片、动作、短语等形式让学生直观理解词语,初步了解理解词语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在教学中立足了单元要素“读句子,想象画面”,引领学生边读边想,脑海中浮现句子所描写的画面。利用“一问一答”反复朗读,创设生动的表达情境,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感受雷锋精神。</p> <p class="ql-block">  本堂课中,刘凤玲老师一直循循善诱,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课堂进行了小组的合作探究,也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同时,还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去发现身边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并受到教育和影响,并鼓励同学们向雷锋叔叔学习,向我们身边的“小雷锋”学习。</p> 精彩点评,共思共研 <p class="ql-block">  博采众山之石,彰显语文之法。课堂教学展示完后,语文组教师进行了集中评课。先是覃凤秋老师和刘凤玲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上课感受,接着其他语文老师也就两位授课教师的课堂展示进行了积极地交流和讨论,也特别对两位老师在教学中的亮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p> <p class="ql-block">  覃老师在讲解古诗中难理解的字词时,借助注释以及图片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理解;朗读古诗时,引导学生注重停顿,给予学生方法指导;同时,以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p>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自然,课堂气氛活跃。老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感知生字的书写规范;教学“年迈”“泥泞”等词语时,能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借助图片理解,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在指导朗读时,强调了逗号的停顿,规范朗读姿势,将读书雅落到了实处</p> <p class="ql-block">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柳江区新兴第二小学的语文教师们将以此次教研活动为契机,积极吸收新课标理念,不断拓展教学视野,扎实锻炼教学能力,在语文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p> <p class="ql-block">本期策划:柳江区新兴第二小学</p><p class="ql-block">本期编辑:杨萍萍 韦美珍</p><p class="ql-block">本期摄影:黄莹莹 韦美珍 杨萍萍</p><p class="ql-block">本期审核:肖冬梅 桂亚斌</p>

学生

老师

朗读

雷锋

覃凤秋

语文

教学

刘凤玲

词语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