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为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北京钟鼓楼以其悠久的历史、体量巨大的钟鼓、前后纵置的建筑规制,在全国钟鼓楼中独一无二。现存鼓楼为明朝建筑,钟楼为清朝建筑。</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间空场地,不少人在这里跳广场舞、踢毽子,附近的老百姓有福了。</p> <p class="ql-block">2023.03.02谦和英开始闲游老北京,第一站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鼓楼一层展厅的“四九城里听鼓声”展品,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了当年钟鼓楼的盛况及声音仿真体验。</p> <p class="ql-block">亿万斯年,扬我仁风</p> <p class="ql-block">到鼓楼的上面二层参观,需从楼台东北隅的一门洞进入。从一层马道到二层击鼓厅,需要登60级又9级台阶,一共是69个台阶,为什么是69级台阶呢?这也是有特别的涵义的,因为60代表古代纪年的周期,60年一轮回; 9代表九五至尊,至高无上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眼下,中轴线申遗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伟大轴线:创始于元代,形成、完善于明清至近现代,历经750余年。这也是一条体现了东方审美意象极致追求的伟大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共有15个遗产点。</p> <p class="ql-block">“中轴线是北京的灵魂和脊梁,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梁思成的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中轴线南北延伸、一贯到底的气魄。</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鼓楼定更击鼓、钟楼撞钟报时极有规律。古人将黑夜分为五更,每更次为一个时辰,即现代的两个小时。元明两代的报时方法已无据可查,清代原规定报时方法为:定更及亮更,皆先击鼓后敲钟,其二至四更则只敲钟不击鼓。乾隆后改为只在夜里报两次更,每晚定更(即一更,19点—21点)和亮更(即五更,3点—5点)先击鼓后撞钟。定更时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称为“净街”;亮更时,钟声响城门开,所谓“晨钟暮鼓”。</p> <p class="ql-block">钟楼距鼓楼大约100米,是昔日京城中轴线最北的端点了。青砖灰墙乌瓦,与赭红色的鼓楼相比显得别有一股灵秀。整个建筑结构强调了共鸣、扩音和传声的功能,这种设计在中国钟鼓楼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钟楼东北角开一蹬楼小券门,登75级陡峭的台阶至二层。趁着现在还年轻有体力快来参观登高望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钟楼第二层的正中有一八角形木框架,悬挂着一口古代报时的铜钟,它铸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这口铜钟通高7.02米,钟体高5.55米,下沿直径3.4米,最小厚度120毫米,最大厚度245毫米,重约63吨,是目前世界上铸造最早,重量最重的报时铜钟,堪称“古钟之王”,撞击时“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有“中国古钟之最”之称。它是研究古代冶金史和大型青铜器物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看到这口重达63吨的“古钟之王”,联想起上楼来陡峭的楼梯,不由不感叹我们的祖先工匠巧夺天工的惊人技艺!在几百年前的古代,没有现代化的起重设备,我们的祖先工匠是如何将这么沉重的铜钟搬运上来并安装完毕的?费人思量。</p> <p class="ql-block">从钟鼓楼出来往后海走,随手拍拍街景</p> <p class="ql-block">偶遇几家室外婚纱摄影</p> <p class="ql-block">路边迎春花开了,春天真的来了。</p> <p class="ql-block">后海海边庆云楼吃午饭,运气不错等来了靠窗户座位。</p> <p class="ql-block">打开窗户吹吹海风,拍两张海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