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二、世界文化遗产(32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世界文化遗产”专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另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不同。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包括——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以及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的铭文、洞穴以及其综合体,例如中国的敦煌莫高窟;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例如中国的北京故宫;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例如中国的长城、秦始皇陵。文化遗产保护区包括:历史建筑、历史名城、重要考古遗址和有永久纪念价值的巨型雕塑及绘画作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第一集《美篇》已讲过:4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和6项《世界文化遗产》。接上集内容,本集《美篇》内容包含:10项《世界文化遗产》。本集总共有100张图片,还有37200余字的文字介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7. 世界文化遗产:《曲阜孔府、孔庙、孔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儒客朝拜之圣地。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孔夫子生前在此开坛授学,创立儒家文化,为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学烙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和社会体系,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94年12月,“曲阜孔府、孔庙、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01年8月18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曲阜孔府、孔庙、孔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7.1 山东省曲阜市“三孔”《万仞宫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景区的南面。是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门,正对孔庙,门额题“万仞宫墙”,语出子贡“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原为明嘉靖时山东巡抚胡缵宗所题。清乾隆皇帝亲临曲阜祭孔时,将胡书凿去,易以御笔。</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7.2 曲阜孔庙《金声玉振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孔庙,是孔子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由鲁哀公在孔子生前的故宅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后经历代王朝,特别是唐宋,以后不断扩建和整修,规模越来越大,现已成为占地六百多亩的古代杰出建筑。仅宋真宗元祜二年一次就曾建殿堂廊庑达三百六十间,明弘治十二年重修,历时五年,耗银十五万余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磬(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因此,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7.3 曲阜孔庙《奎文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北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曲阜孔庙“奎文阁”开始建立,初名“藏书楼”,孔庙三大主体建筑之一。金代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章宗在对其进行重修时命名为“奎文阁”,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又重修。奎文阁为历代帝王赐书、墨迹收藏之处,它独特的建筑结构,又是中国古代著名楼阁之一。现“奎文阁”三字的匾额为清代乾隆皇帝所题。“奎”是曲星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二十八星宿之一,被尊为天上的“文神”。古代帝王为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遂将孔庙“藏书楼”命名为“奎文阁”,以赞颂孔子。这座独特雄伟的建筑,完全是木质结构,在中国楼宇建设上称的上是孤例。它三层飞檐,四重斗拱,结构合理,坚固异常,经受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和多次地震的摇撼。据记载清康熙年间的一次大地震,曲阜“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安然无恙,不愧为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杰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奎文阁”廊下东西两侧各有一通石碑,东为《奎文阁赋》,由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撰文,著名书法家乔宗书写。西为《奎文阁重置书籍记》,记载了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刘六、刘七率农民起义军攻占曲阜进驻孔庙,“秣马于庭,污书于池”,将奎文阁藏书“焚毁殆尽”以后,皇帝“又命礼部颁御书以赐”的情况。清代奎文阁中的藏书又有增添,清晚期将藏书移入孔府保存。</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7.4 曲阜孔庙《杏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杏坛”是相传孔子讲学的地方。孔子杏坛设教记载最早见于《庄子•渔父篇》:“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北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但是原址在哪里却无记载。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将正殿后移扩建,以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金代始于坛上建亭,由当时著名文人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字。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杏坛十字结脊,四面悬山,黄瓦朱栏,雕梁画栋,彩绘精美华丽,坛前置有精雕石刻香炉,坛侧几株杏树,每当初春,红花摇拽。乾隆皇帝曾为之赋诗:“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7.5 曲阜孔庙《先师手植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先师手植桧”位于孔庙大成门内东侧,据说它是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当年亲手所栽种,所以多年来一直被尊为“先师手植桧”。圆柏也称桧树,这株桧树高十多米、一人即可以合抱,却被认定为“先师手植柏”,为何长得如此慢?难道真的是两千年前孔子亲手种植的?据资料记载:“先师手植桧”已经历了六次荣枯,第一次主干枯朽是在晋代。现在我们看到的 “先师手植桧”,是清朝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从根部重新长出的新枝,距今不足三百年,看起来相当 “年轻”。树旁石碑上“先师手植桧”五个字,是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山东监察御史杨光训亲手所书。时间为“万历庚子年夏”,即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阴历六月间。据说孔子当年同时种了三株圆柏,但另两株早已彻底枯死,只有这一株一次次死而复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7.6 曲阜孔庙《大成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从“杏坛”北望,在双层石栏的台基之上,一座金黄色的大殿突兀凌空,双重飞檐中海兰色的竖匾上木刻贴金的群龙紧紧团护着三个金色大字“大成殿”。字径一米,是清雍正皇帝的手书。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大成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天子礼制。</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7.7 曲阜孔庙《鲁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鲁壁,是纪念孔子九代孙孔鲋藏书而筑的标志性建筑。孔鲋时期遇秦朝焚书坑儒之乱,孔鲋认为“秦非吾友,吾将藏之,以待其求”,于是将《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一些经典书籍几十篇偷藏在墙壁内,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皇帝刘启的儿子鲁王刘馀,在扩建宫室拆除原孔子故宅时,从墙壁里发现了数十篇经书,这些书籍即孔鲋所藏之书。</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7.8 曲阜孔庙《成化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成化碑”碑额高约160厘米,宽228厘米,浮雕云龙,碑身高约460厘米,龟趺高125厘米。碑文为朱见深御制,为修庙而立,认为“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天生孔子实所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者也”,“孔子之道之在天下,如布帛菽粟民生日用不可暂缺”,“有天下者一日不可无焉”。正书,结体方整,书法刚劲,明代名碑之一。这座碑下面有一个相似乌龟的动物,这个驮碑的动物不是乌龟,叫赑屃(音毕喜)。传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它是龙的第八子,爱文又能负重,所以让它驮御碑。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建筑饰物上就得到证明。</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7.9 曲阜孔府后花园《阳光大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孔府,即“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地,规模宏大,占地240亩。前为官衙,后为内宅,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衙宅合一的建筑。孔府后花园在孔府内宅后院,又名“铁山园”。其实铁山园内并无铁山,只在花园西北隅有几块形似山峰的铁矿石。此石是孔庆容在清嘉庆年间重修花园时移入的,称天降神三环路助他修园,他自己从此也以“铁山园主人”自称。后花园建于明代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重修扩建孔府时同时修建,由长沙李东阳监工设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孔府后花园出口边上的一幅壁画,名叫“阳光大道”。他的特异之处就是你不论站在什么地方,大道总是面对着你,你都是站在大道的起始点,堪称一绝。据说是明末清初的作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7.10 曲阜孔府后花园《五柏抱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五柏抱槐”位于孔府后花园中,树龄虽只有几百年,但却非常奇特。据说明朝时,这株柏树因受到雷击,树干一下裂为五瓣,但依然保持存活。又过了许多年,到了清朝时期,有一粒槐树种子被风刮到了“五棵柏树”的中心,由于里面积存了不少泥土,槐树种子竟生根发芽,逐渐长大了,长成了现在这种奇异景观。</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7.11 曲阜孔林《洙水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林墙周长7千米,内有古树2万多株,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从全国各地带来奇花异木来此种植,此后,随其地位的逐步提高,其规模也越来越大,明永乐年间扩大为十八顷。清康熙时期拟扩大到三千亩,现孔林内有树木十万多株,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工园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由“至圣林门”西行为辇路,前行约200米,路北有一座雕刻云龙、辟邪的石坊。坊的两面各刻“洙水桥”三字,北面署明嘉靖二年衍圣公孔闻韶立,南面署雍正十年年号。坊北有一券隆起颇高的拱桥架于洙水之上。洙水本是古代的一条河流,与泗水合流,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春秋时孔子讲学洙泗之间,后人以洙泗作为儒家代称。但洙水河道久湮,为纪念孔子,后人将鲁国的护城河指为洙水,并修了精致的坊和桥。桥的南北各有历代浚修洙水桥的碑记。洙水桥桥上有青石雕栏,桥北东侧有一方正的“四合院”,称作“思堂”,堂广3间,东西3间厢房,为当年祭孔时祭者更衣之所。室内墙上镶嵌着大量后世文人赞颂孔林的石碑,如“凤凰有时集嘉树,凡鸟不敢巢深林”,“荆棘不生茔域地,鸟巢长避楷林风”等。此院东邻的另一小院,门额上刻“神庖”二字,是当年祭孔时宰杀牲畜之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7.12 曲阜孔林《孔子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孔林“享殿”之后是孔林的中心所在——孔子墓。此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墓周环以红色垣墙,周长里许。墓前有巨墓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黄养正书。墓前的石台,初为汉修,唐时改为泰山运来的封禅石筑砌,清乾隆时又予扩大。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名为携子抱孙。</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8.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06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整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武当山和长城、丽江、周庄等景区一起入选 “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2010至2013年,武当山分别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入选最美“国家地质公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94年12月,“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14年3月14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武当山古建筑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8.1 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山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东接襄阳市,西靠十堰市,南望神农架,北临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闻名于世。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派。截至2013年,武当山有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全山保存各类文物5035件。</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8.2 武当山《治世玄岳牌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治世玄岳牌坊”,俗称“玄岳门”,位于湖北丹江口市武当山镇东4000米处,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落成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是由嘉靖皇帝敕建并赐额的道教门洞式建筑。坊身全部以榫铆拼合,造型肃穆大方,装饰华丽,雕刻有多种人物、花卉的图案,堪称明代石雕艺术的佳作。1994年12月,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治世玄岳牌坊”横跨于古均州城至武当山的“官道”与进香“神道”相接的山垭之间,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相传进入此门即为朝山神道。系石凿仿大木建筑结构,三间四柱五楼牌坊。“治世玄岳牌坊”位于到武当山朝山进香的必经之路上,是提醒香客抖擞精神,虔诚奉神重要关口。民间流传的谚语云:“进了玄岳门,性命交给神。出了玄岳门,还是阳间人”。“治世玄岳牌坊”是武当山古神道上的标志性建筑物,起着分隔凡间和仙界的作用。嘉靖皇帝鼎建“治世玄岳”牌坊之前,在遇真宫之西建有“仙关”,作为分隔凡间和仙界的标志。“治世玄岳”牌坊建成后,取代了“仙关”的地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8.3 武当山《玉虚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位于武当山北麓,坐落在5平方公里的盆地之上,从东天门、北天门的位置看,武当山城区都是玉虚宫的范围,众山周护,剑河环绕,地势开阔,是武当山旅游集散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玉虚宫是武当山建筑群中最大的宫殿之一,位于老营的南山脚下,距玄岳门西约4公里。玉虚宫曾为张三丰修炼之地。张三丰曾预言“武当异日必大兴”。果然,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永乐皇帝敕建玉虚宫,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重建。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描述其曰“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仿佛秦阿房”,可见当时规模宏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玉虚宫整个建筑采取宫廷建筑规制,以严谨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宫殿重重,飞金流碧,富丽堂皇,周护宫墙,造成帝宫威武、庄严肃穆的气势。穿过曲折蜿蜒的玉带河,层层高台之上分别为龙虎殿、朝拜殿、正殿和父母殿。宫内外有四座碑亭,巍然对峙,亭内置石雕赑屃驮御碑,大小不一。玉虚宫大殿修复工程于2007年5月启动,经过5年的保护性修复,玉虚宫宫墙、御碑亭、山门、龙虎殿、玉虚殿、玉带河、宫内石板地面等工程已经完工。</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8.4 武当山《太子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太子坡,又名“复真观”,位于武当山主要的登山道之旁。相传净乐国太子15岁入山修道之初就住在这山坡上。太子坡的建筑基本是按《真武经》中真武太子修真的故事布局的,明永乐十年修建,清康熙年间曾三度重修,现基本保持当年规模,是武当八宫二观之一。现有殿宇2000平方米,是武当山上较大的建筑群。门额上刻有“太子坡”三字,进门后有长里许的“云墙”依山而筑,沿着山势逶迤起伏,名“九曲黄河墙”,经过四道“天门”,才进入观中,观内有祖师殿、龙虎殿、皇经堂、五云楼、太子殿等建筑。最高处为太子殿,内供真武童年塑像,殿前有观景廊,这里是眺望金顶的绝佳方位,在云雾中可感受一下“人从天上回”的意境。</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8.5 武当山《紫霄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紫霄宫,又名“太元紫霄宫”,明代宫观建筑,坐落在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东北的展旗峰下,占地面积约27.4万平方米。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为禹迹池、宝珠峰。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紫霄宫是武当山保存较完整的“皇家庙观建筑群”。同时也是武当山保留比较完整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紫霄宫为武当山历史上的道教宫观之一,属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1932年,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红三军司令部所在地,贺龙元帅曾居此。</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8.6 武当山《“南岩”圣境与“龙头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南岩”为道教所称真武大帝得道飞升之“圣境”,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南岩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扩建。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现存建筑21栋,其中包括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石殿”,建于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以前,面阔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门、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顶部前坡为单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悬山式,檐下斗栱均作两跳,为辽金建筑斗栱的做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与真武大帝得道飞升比较起来,南岩宫的“天下第一香”——“龙头香”更加闻名。“龙头香”,长3米,宽仅0.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况极其险峻。《拜金顶的龙头》,是武当的绝妙风景。峭壁前的龙头香,号称天下第一香,因下临万丈深渊,烧龙头香者,要跪爬只有33厘米宽的龙身,爬到龙头点香,然后再跪着退回来,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跌倒的人不计其数,但也无法阻止前去冒生命危险烧香的人,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信仰的力量之大。</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8.7 武当山《琼台中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琼台观,位于武当山天柱峰东南麓约10公里,在元代时,称为“琼台宫”,明朝改宫为观。分为上观、中观、下观。琼台三观各有非常好听的名字,上观叫“白玉龟台”,中观叫“紫岳琼台”,下观叫“玉乐霄台”。历史上,三观之间借山势起伏修建有24座道院,道院之间由亭桥相联,故有在三观之间走动“出门不见天,下雨不湿鞋”的说法,可见当时琼台观的建筑是宏大而奇妙的。该处系武当山客运索道的起始点,已成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是武当山三十六观中最大的道观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中观还保存着一座完全用青石构造的元代石殿,里面供奉的也是用青石雕塑的玄武圣像。相传,真武大帝修成大道,五龙捧圣至天宫后,玉皇大帝在琼台册封真武为北极玄天上帝。因此,人们认为武当山琼台是真武大帝的受封地,而倍加崇拜。</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8.8 武当山《武当山金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天柱峰又名“金顶”,因山顶上有座金殿而得名。天柱峰是武当山的主峰,海拔1612.1米,其巅峰拔空峭立,犹如一根宝柱雄屹于众峰之中,有“一柱擎天”之名。“武当山金顶”与泰山玉皇顶、峨眉山金顶等相比,武当山金顶自有其玄妙之处。这主要就归功于眼前这座铜铸鎏金的建筑了,它就是在《中国之最》里被誉为“古今天下第一殿”的武当山金殿。金顶因金殿而得名,金殿建于明永乐十四年,总重为90余吨,共用去360余公斤的黄金,平均每勺铜里要加入7.44两黄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8.9 “天柱峰”上的《紫金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武当紫金城”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峰顶,石城周长344米,设有东天门、西天门、南天门、北天门四座石雕仿木结构的城楼象征天门。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之上,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城内最高处有建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的铜铸鎏金“金殿”,是城中主要建筑,这是明成祖朱棣按照自己居住的“紫禁城”,为真武大帝在人间修建的“玉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紫金城”城墙高数丈,是用重达千斤的巨型石条砌筑而成,历时五年完工。这道城墙的建筑很有特色,从外向里看,墙往内倾斜,从里向外看,墙往外倾斜。远看犹如一道光环围绕“金殿”,蜿蜒起伏,雄伟壮观。此后,以城墙为界,墙外称为“太和宫”,墙内叫做“紫金城”。环绕天柱峰顶端修建的城墙,因金殿在其上而得名紫金城。在永乐年间,出入紫金城是很严格的。当时有种说法,叫“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足见当时武当山紫金城的地位。1961年,国务院将武当山金殿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8.10《大岳太和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大岳太和宫,简称“太和宫”,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最高点,地处1612米武当山绝顶之上,更多地体现出的是一种前无古人的气魄和征服者胜利的昭示,武当山特殊的地貌形成的众峰拱托、八方朝拜的景观也神奇地渲染出皇权的至高无上。大岳太和宫是武当山的最高胜境,无论是道人信士,还是香客游人,只有登上顶峰,走进太和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到了武当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明成祖朱棣下令敕建太和宫,建成后嘉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封这座建在绝顶上的道宫为“大岳太和宫”。皇帝的嘉封使武当山的地位一举而成为“五岳之首”。1983年,大岳太和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同年,“大岳太和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21座重点道观之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8.11《转运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转运殿”位于武当山金顶,相传,转运殿里逆时针转上一圈,可以去掉秽气,带来好运。转运殿建于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是我国最早的铜殿,在湖北的武昌铸造,运至武当山放于金顶,是武当山最早的金殿,后明朝大修武当觉得这个殿与当时的大规模建筑不相匹配,转运至“小莲峰”上,故被称为转运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8.12 “天柱峰”顶上的《金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武当山天柱峰顶原本有一座小铜殿,建于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明成祖朱棣下令在天柱峰顶修建武当山金殿,小铜殿被撤置小莲峰。传说,武当山为真武太子修真飞升处。真武太子得道飞升后,奉上帝之命镇守北方,为北方战神。明成祖朱棣由藩王自北方起兵南下夺取帝位,为掩饰这一政治变乱以及建立正统,乃宣扬真武自北方助其“靖难”。金殿作为朱棣崇真武、兴武当的浩大工程中登峰造极的一项,倍受重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武当山金殿”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的顶端,是由九种金属冶炼锻造的合金铜殿,俗称“九花铜”。表面鎏饰以黄金,总重90吨,耗金360公斤。金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采用最高规格的重檐庑殿顶。金殿坐西朝东,高5.54米,面阔三间5.8米,进深三间4.2米,为铜铸仿木构建筑,重檐叠脊,九踩斗拱,这是当时只有帝王才能使用的等级最高的建筑规制。殿身为铜铸隔扇,隔扇上铸出大、小额枋,上檐作重翘重昂九踩斗栱,承托檐椽。下檐施单翘重昂七踩鎏金斗栱,檐际悬铜铸鎏金竖匾,镌“金殿”二字。金殿全部构件为分件铸造,卯榫拼装,各铸件均有文字标明安装部位,格扇裙板上铸有“此殿于元大德十一年铸于武昌梅亭万氏作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殿内正中供奉真武大帝坐像,着袍衬铠,披发跣足。左有金童捧册,右有玉女执印,水火二将,擎旗拔剑。神案下置玄武,俗称“龟蛇二将”,蛇绕龟腹,翘首相望。后壁悬清康熙皇帝御笔“金光妙相”金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云南、江西的真武信众专门为太和宫金殿捐建了铜皮栅。清代,武当山金殿的南、北、西侧加建了三座配殿。民国初年,武当山金殿后加建父母殿,左右立签房和印房。金殿左为签房,是古代信士抽签、问卦的地方。右为印房,是古代专门为信士盖“神印”的场所。金殿后的父母殿,供奉真武父母。金顶前置“金钟玉罄”两座,为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铸造。</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8.13 武当山《磨针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磨针井建筑群”居高临下,武当道教认为,每天太阳初升,这里首先接纳到纯一的阳气,故又把它叫做“纯阳宫”。磨针井是武当古建筑群中典型的小品建筑,布局紧凑、小巧灵珑,其建筑主体依据的是真武在武当山修真的故事。相传真武是净乐国太子,十五岁入武当山修道。在深山老林中修了几十年大道未成,心灰意冷,决意弃道还俗,走到这里,遇到紫气元君化做老太婆用铁杵磨针点化他,使他悟出“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的道理,于是又返回深山修炼,终于得道升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磨针井大殿”内的山墙上,现还存留着八幅壁画,画风古朴典雅,颇具民间风格,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武当山不可多得的文物品类。壁画以细腻传神的笔触,生动描绘了传说中真武从出生到入山修炼到功成正果的全过程。“铁杵磨针”这个美丽的传说,其深刻的哲理赋予了它持久的生命力,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颂,成为武当文化中的一枝奇芭。</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9.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97年12月,“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世界遗产中心描述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13年5月16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平遥古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9.1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平遥古城”的《平遥城墙》2013.5.16</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为夯土城垣。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筑,由原“九里十八步”扩为“十二里八分四厘”(6.4公里),变夯土城垣为砖石城墙。明清两代先后有二十五次维修,城墙平面呈方形,周长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顶宽3~5米,墙身素土夯实,外包青砖,内墙砖砌排水槽77个。平遥城墙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墙顶外筑2米高的垛口墙(又称挡马墙)取孔子弟子、贤人之数,设垛口3000个,敌楼72座,内砌女儿墙。四隅角楼四座,东城墙上有点将台,东南角城顶上筑奎星楼和文昌阁。“平遥城墙”是世界遗产平遥古城的核心组成部分。此外,还有镇国寺、双林寺和平遥文庙等也都被纳入世界遗产的保护范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9.2 平遥古城《城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鸟瞰“平遥古城”, 形同一只欲行未动的乌龟,故“平遥古城”被称作“龟城”,有6座城门,南门是头,北门是尾,东西四座城门为四条腿,城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仿佛龟背上的花纹,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乌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龟城”之说源于古人对“四灵”的崇拜,“龟城”寓意固若金汤,长治久安,它反映了平遥人经受苦难,渴望和平的朴素本质,人们希望在城墙的护卫下,成为一个远离战乱的世外桃源。</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9.3 平遥古城《南大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大南门(迎熏门),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西大街,西起下西门(凤仪门)、东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东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古城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东大街,东起下东门(亲翰门)、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西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北大街,北起北门(拱极门)、南通西大街中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9.4 平遥古城《二郎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二郎庙位于平遥北大街79号,创建于清代,是我国现存专门供奉二郎神的道教庙宇。整座庙宇坐西朝东,共三进院落,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由正殿、玉皇殿、列宿殿、东岳殿等十余座殿堂组成。二郎庙正殿,坐落于高高的月台之上,是整个建筑群的主建筑。琉璃殿顶,石刻护栏,精美绝伦,檐下匾额“灵佑苍生”,楹联为“圣德英名垂万古,威灵昭感镇千秋”。这座气势弘大、结构严谨的庙宇,显示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在我国祠庙建筑中堪称珍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9.5 平遥古城《日升昌票号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由山西省平遥县西达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总号设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是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9.6 平遥古城《平遥古民居博览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平遥古民居博览苑”位于古城西大街18号,是“蔚丰厚”票号旧址。该院面阔五间,为南北两套院串连在一起的大宅院。北院坐南朝北,大门临街,属典型的商号经营性四合院;南院坐北朝南,大门隐于深巷中,是由“一主两跨”带一个后院组成,属标准的民居性四合院,南北院由一条狭窄的过道相连,墙高宅深,布局特殊,建造精良,以“元宝院”而著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9.7 平遥古城《华北第一镖局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华北第一镖局博物馆”位于平遥古城东大街路南22号。全馆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分前、中、后、楼院四部分,开设6个展室和两个展区,充分而真实地再现清代乾隆以来我国镖局的独特风貌。“镖局”作为我国早期保险业,它随着明清商业贸易的发展而发展,其职能以为工商贸易客户运送现银为大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华北第一镖局,系指道光年间由王正清、戴二闾、左二把成立于平遥、祁县、文水等地的“同兴公”、“太汾”、“昌隆”三大镖局。而王、戴、左三人,一则武德昭著,名振大河上下;二则武艺高强。华北第一镖局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全面展示镖局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全面展示了镖局的历史沿革、组织机构和经营管理,为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历史借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9.8. 平遥古城《协同庆钱庄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协同庆票号”在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创立于平遥南大街。该号财东是榆次聂店王家和平遥县王智村米家。票号旧址于2000年10月开始全面复修整理,现已开辟为“协同庆钱庄博物馆”。博物馆内设30个展室,依托大量翔实史料,运用光、电等现代手段充分展示协同庆耐人寻味的兴衰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协同庆”作为平遥规模最大的钱庄院落,前后共有相互独立又联系的七进院落。建筑之宏伟、规模之庞大,讲究之豪华,功能之齐全,在平遥商铺院落中实属典范。</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9.9 协同庆票号的《金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协同庆”的第五院落,实际上是“金库院”。协同庆钱庄鼎盛期,银钱日进斗进,日出斗出,白银和制钱流量极大(大额流量有时为黄金)。因此,金库建立在当时是颇费了一番脑筋。安全、隐蔽,运输便利,面面俱到,只好选择地下做为金库。这个金库别具特色:通往前柜,有曲径窑道,通往后街,有两处大门出入,金库有专人看管,上有铁丝网罩顶,不若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犹如戒备森严、固若金汤。</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9.10 平遥古城《平遥县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建于元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平遥县衙作为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县衙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禅莅临县衙考察时欣然提词:“平遥县衙古衙之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9.11 平遥古城《文庙学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文庙”即“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平遥文庙位于平遥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平遥文庙坐北向南,规模宏大,规制齐全,2004年正式向游人开放,成为平遥古城的主要文物旅游景点之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9.12 平遥古城《超山书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超山书院”位于“平遥文庙”中轴线上的第四进院落,走过“明伦堂”便是平遥城内最大的书院,现辟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科举博物馆”。超山书院在创建之时,平遥的社会经济已不同于康熙年间,但晋商却突飞猛进的发展,票号银行业也逐渐兴起,使得晋商能够慷慨解囊资助书院,让超山这个书院如虎添翼,日益兴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超山书院”是一个县同国家科举考试接轨的教学场所,孩童的启蒙教育基层教育都得在这里进行,但在平遥,当地受“学而优则商”思想的影响,书院除了教授学生必读的四书五经,更多的时间还要用于学习书法、珠算、社交等知识,这也是后人所说的晋商成功的经商三大法宝。商贾乐于助学,学生热衷经商,使平遥商业和教育的发展形成互动关系,形成了清代平遥超山书院的儒学教育特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9.13 平遥古城《城隍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城隍庙”,位于山西平遥城隍庙街中段。“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初,“成化”中重修,清代郑板桥宰潍县,重修城隍庙并撰有《创修城隍庙碑记》。城隍庙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厚,传统儒教、道教、民俗文化相融为一体。这些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泥塑、壁画之中,就连殿宇建筑形式、月台乐楼、木刻砖雕等各个方面,也颇有情趣。</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9.14 平遥古城《清虚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清虚观”是古城内最大的道观。按照道东佛西的传统布局安排,坐落于东大街东段路北。“清虚观”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原名“太平观”,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改为“清虚观”,元初改名为“太平兴国观”,后又易名“太平崇圣宫”,清代时复称“清虚观”。历史沧桑,人世变迁,岁月的流逝使这里的许多道教偶像所剩无几。1998年,清虚观被开辟为“平遥县综合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0.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苏州古典园林”,亦称“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称。“苏州古典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以“拙政园”、“ 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97年12月,“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13年8月28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苏州古典园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0.1 江苏省“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的东北街,占地62亩,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御史王献臣所建。后多次改建,现存园貌多为清末时所形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拙政园”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全园分东、中、西三个部分,中园是其主体和精华所在。“远香堂”是中园的主体建筑,其他景点均围绕远香堂而建。堂南筑有黄石假山,山上配植林木。堂北临水,水池中以土石垒成东西两山,两山之间,连以溪桥。西山上有“雪香云蔚亭”,东山上有“待霜亭”,形成对景。由“雪香云蔚亭”下山,可到园西南部的“荷风四面亭”,由此亭经“柳荫路”曲西去,可以北登“见山楼”,往南可至“倚玉轩”,向西则入“别有洞天”。远香堂东有“绿漪堂”、梧竹幽居、绣绮亭、枇杷园、海棠春坞、玲珑馆等处。堂西则有“小飞虹”、“小沧浪”等处。小沧浪北是“旱船香洲”,香洲西南乃“玉兰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进入“别有洞天门”即可到达西园。西园的主体建筑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卅六鸳鸯馆”。两馆共一厅,内部一分为二,北厅原是园主宴会、听戏、顾曲之处,在笙箫管弦之中观鸳鸯戏水,是以“鸳鸯馆”名之,南厅植有观宝朱山茶花,即曼陀罗花,故称之以“曼陀罗花馆”。馆之东有六角形“宜两亭”、南有八角形“塔影亭”。塔影亭往北可到“留听阁”。西园北半部还有“浮翠阁”、“ 笠亭”、“ 与谁同坐轩”、“ 倒影楼”等景点。拙政园东部原为“归去来堂”,后废弃。拙政园布局以水为主,忽而疏阔、忽而幽曲,山径水廊起伏曲折,处处流通顺畅。风格明朗清雅、朴素自然。</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0.2 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造园艺术——《借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借景”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理念和技法之一,而拙政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其巧借内、外之景的手法让人叹为观止。从拙政园的东园走过中园洞门,人在“倚虹亭”处抬眼望,迎面是舒展的水面,不远处一座玲珑宝塔露出大半身段。这塔其实是园外1公里外的“北寺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拙政园造园之时,借用此景,不仅弥补了私家园林不能造塔之缺,也使园景显得更加幽深。此外,园中另有“梧竹幽居亭”、“ 香洲”、“ 与谁同坐轩”等处皆有借景之妙,手法高明、耐人寻味,这有待大家去发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0.3 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狮子林”位于苏州潘儒巷内,东靠园林路,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和尚而建。因中峰原住在浙江天目山狮子岩,而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狮子林平面成长方形,面积约15亩,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峻宇。狮子林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为小方厅,堂西南为“立雪堂”,“立雪堂”旧为狮林传法之堂。向西可到“指柏轩”,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庑,高爽玲珑。指柏轩之西是“古五松园”。西南角为“见山楼”。由见山楼往西,可到“荷花厅”。厅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内藻饰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两层石舫。石舫备岸为“暗香疏影楼”,由此循走廊转弯向南可达“飞瀑亭”,是为全园最高处。园西景物中心是“问梅阁”,阁前为“双仙香馆”。双香仙馆南行折东,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新雅致。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运,一草一木别具神韵。</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0.4 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的《大假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狮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气势雄浑,奇峰怪石,玲珑剔透。狮子林的假山,通过模拟与佛教故事有关的人体、狮形、兽像等,喻佛理于其中,以达到渲染佛教气氛之目的。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园东部叠山以“趣”为胜,全部用湖石堆砌,并以佛经狮子座为拟态造型,进行抽象与夸张,构成石峰林立,出入奇巧的“假山王国”。山体分上、中、下三层,有山洞二十一个,曲径九条。崖壑曲折,峰回路转,游人行至其间,如入迷宫,妙趣横生。山顶石峰有“含晖”、“吐丹”、“玉立”、“昂霄”、“狮子”诸峰,各具神态,千奇百怪,令人联想翩翩。</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0.5 苏州古典园林:《留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原为明代徐泰时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留园占地约50亩,全园大致分为中、东、西、北四部分,中部以 “山水”为主,为原留园所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西、北部为清光绪年间增修。入园后经两重小院,即可达中部。中部又分东、西两区,西区以山水见长,东区以建筑为主。西区南北为山,中央为池,东南为建筑。主厅为“涵碧山房”,由此往东是“明瑟楼”,向南为“绿荫轩”。“远翠阁”位于中部东北角,“闻木樨香”处在中部西北隅。另外还有可亭、小蓬莱、濠濮亭、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东部的中心是“五峰仙馆”,因梁柱为楠木,也称“楠木厅”。五峰仙馆四周环绕着还我读书处、揖峰轩、汲古得绠处。揖峰轩以东的“林泉耆硕之馆”设计精妙、陈设富丽。北面是冠云沼、冠云亭、冠云楼以及著名的冠云、岫云和端云三峰,三峰为明代旧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冠云峰”高约9米,玲珑剔透,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周围有贮云庵,佳晴喜雨快雪之亭。留园建筑数量较多,其空间处理之突出,居苏州诸园之冠,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技艺和智慧。</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0.6 苏州古典园林:“留园”的《冠云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冠云峰”位于留园东部,“林泉耆硕之馆”以北,因其形又名“观音峰”,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庭院置石之一,充分体现了太湖石“ 瘦、漏、透、皱”的特点。冠云峰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请参见词条留园中对于冠云峰的介绍),因石巅高耸,四展如冠,所以取名“冠云”。 冠云峰高5.7米,底高0.8米,总高为6.5米,重约5吨,其高大为江南园林中湖石之最,与位于苏州市第十中学中的“瑞云峰”、上海豫园中的“玉玲珑”、杭州江南名石苑中的“绉云峰”并称为“江南四大奇石”。</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0.7 苏州古典园林:《沧浪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为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诗人苏舜钦(字子美)所筑,南宋初年曾为军事将领韩世忠宅。沧浪亭园门外一泓绿水绕于园外,经桥入园。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顶上为“沧浪石亭”。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廊中砌有花窗漏阁。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与明道堂东西相对的是“五百名贤祠”。园中最南部的是建在假山洞屋之上的“看山楼”,看山楼北面是“翠玲珑馆”,再折而向北到“仰止亭”,出“仰止亭”可到“御碑亭”。沧浪亭清幽古朴,适意自然,如清水芙蓉,洗尽铅华,无一丝脂粉气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0.8 苏州古典园林:“沧浪亭”的《沧浪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沧浪亭”为宋、庆历四年文人苏舜钦所创,原亭置北埼,清康熙三十四年巡抚宋荦移此山岭。亭立山岭,高旷轩敞,石柱飞檐,古雅壮丽,山上古木森郁,青翠欲滴,左右石径斜廊皆出于丛竹、蕉、荫之间,山旁曲廊随波,可凭可憩。遁级至亭心,可凭陵全园景色,旧时可眺南园田野村光,周望极目可数里,园外涟漪一碧与山亭相映,亭柱石刻联珠独点其妙,相传亭中石棋枰为子美遗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沧浪亭上刻有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此联为清代学者梁章钜为苏州沧浪亭题的集句联,该对联上联出自欧阳修《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不仅叙说了沧浪亭的建亭过程,也写尽了沧浪亭情景交融的风月山水,使人感悟到热爱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在情感上亲和的环境保护理念。</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0.9 苏州古典园林:《网师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网师园”,位于苏州市城区东南部带城桥路阔家头巷11号,是苏州园林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后废。至清乾隆年间(约公元1770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网师园几易其主,园主多为文人雅士,各有诗文碑刻遗于园内,历经修葺整理。网师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园内主要建筑有“丛桂轩”、“濯缨水阁”、“看松读画轩”、“殿春簃”等。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网师园是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四进,自轿厅、大客厅、撷秀楼、五峰书屋,沿中轴线依次展开,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10.10 苏州古典园林:“网师园”的《看松读画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看松读画轩”,此主室为冬景所在。轩南庭中有相传为万卷堂时遗留下的一株古柏,为园中最古、最高的大树,树梢已枯,中侧枝垂挂干上,依然苍翠。另有罗汉松、黑松、白皮松等,多是百年之物。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严冬万木凋零,惟松柏长青,此时观赏,更见精神。用“读画”一语,意即深入体味其神韵。</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0.11 苏州古典园林:《耦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耦园”位于苏州市内仓街小新巷7号,始建于清代初年,至清末改称“耦园”。此园因在住宅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园,故名“耦园”,且“耦”与“偶”相通,寓有夫妇归田隐居之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耦园三面临河,一面沿街,宅园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该园以四进厅堂的宅地为中心,东西两园与住宅之间以重楼相通。东园较大,占地面积约4亩,布局突出以山为主,以池为辅的特点。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是一组重檐楼厅建筑。其东南角有小院三处,总称为“城曲草堂”。西园面积较小,以书斋“织帘老屋”为中心,分隔为前后两个小院,前院有湖石假山逶迤,后院有湖石花坛,园北立有“藏书楼”,西南角还设有假山、花木、湖石等,意趣盎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耦园内的假山景观称“黄石假山”,修筑于“城曲草堂”楼厅之前。假山东半部较大,自厅前石径可通山上东侧的平台及西侧的石室。假山西半部较小,自东而西逐级降低,止于小厅右壁。东西两半部之间有谷道,其东临一水池。山上不建亭阁,而在山顶、山后种植十余种花木,平添一番山林趣味。园内池水随假山向南延伸,水上架有曲桥,池南端有阁跨水而筑,称“山水阁”,隔山与城曲草堂相对,形成了以山为主体的景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0.12 苏州古典园林:“耦园”的《城曲草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城曲草堂”位于“耦园”东花园北侧,坐北朝南,正对黄石假山,是东花园主体建筑。为重檐两层楼厅,横跨整个东花园北端,高大宏敞。楼下居中三间悬额“城曲草堂”,面积约70平面米,堂前檐下为回廊,东西贯通,廊前上置回纹挂落,下置木雕栏杆,花结雕饰山石牡丹,方砖铺地。耦园居城东北隅,园外城墙盘桓,护城河环绕,天然形胜,沈氏得乾坤石城曲草堂旧题,与园景意合,故以此命名。主间与两次间以裙板及和合窗分隔,两次间后面各有长窗6扇,长窗后面均有木制楼梯,可供登楼。堂内陈设红木家具。明间后部为7扇屏门,窗芯嵌有山水条幅,组成一幅山水通锦。两次间内的窗芯上则嵌有书法12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0.13 苏州古典园林:《环秀山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环秀山庄”位于苏州市姑苏区景德路272号,原为五代钱氏金谷园故址,几经易手,多次扩建,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7年)更名“环秀山庄”,又名“颐园”。环秀山庄面积不大,占地仅一亩许,且又无外景可借,造园家移天缩地,叠石造山,成就这一方名园。环秀山庄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园小且有气势。环秀山庄大厅四周都种植有青松、翠柏、紫薇、玉兰,为山池、建筑增添生机意趣。</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0.14 苏州古典园林:“环秀山庄”的《假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清乾隆年间叠石名家“戈裕良”所叠假山,占地不过半亩,主峰突兀于东南,次峰拱揖于西北,池水缭绕,绿树掩映。山有危径、洞穴、幽谷、石崖、飞梁、绝壁,境界多变,一如天然。主峰高7.2米,涧谷长12米,山径长60余米,盘旋上下。戈氏叠山运用“大斧劈法”,简练遒劲,结构严谨,错落有致,浑若天成,有“独步江南”之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0.15 苏州古典园林:《艺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艺圃”位于苏州市阊门内天库前文衙弄5号,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41年)。曾名“醉颖堂”、“药圃”、“敬亭山房”,清初改称为“艺圃”。园内景致宜人、风格质朴,较好地保存了建园初期的格局,具有其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艺圃占地总面积约为3300平方米,前为住宅区,占了一大半。住宅区前后厅之间均有院落,以砖雕门楼贯通。住宅区西侧为园林,面积仅约1300平方米。艺圃保存了明代园林的风格、布局和造园手法,以简练疏朗、自然质朴取胜,构筑精巧,园景幽致,可称明代住宅园林中的佳作,且为“文震孟”等名人故居所在,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0.16 苏州古典园林:艺圃的《乳鱼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艺圃”全园以约占五分之一的池水为中心,池水之东临池有明代修筑的“乳鱼亭”,外有小径与各处相通。乳鱼亭是苏州园林中的明代遗构的亭子。亭为方形攒尖顶,高3.05米,边长3.32米。其木构部分相当奇特,亭中有八柱十二斗拱,在转角斗拱间,又置有四十五度角的月梁,天花板又以四个散斗承托。在斗拱、月梁、枋和天花板上,都有造型独到的草龙图案。亭东南水湾上架一明代平弧形三跨石梁桥,名曰“乳鱼桥”。</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0.17 苏州古典园林:《退思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退思园”位于苏州市吴江同里镇东溪街,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由落职官员“任兰生”出资白银十万两建造。因寓有“退则思过”之意,故名“退思园”。全园简朴淡雅,水面过半,建筑皆紧贴水面修筑,园如浮于水上,是中国唯一一处贴水园建筑,体现了晚清江南园林建筑的风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退思园”总面积为九亩八分。此园一改以往园林的纵向结构,而变为横向建造,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全园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点缀,呈现出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朗、幽静之感。退思园集清代园林建筑之长,园内的每一处建筑既可独自成景,又与另一景观相对应,具有步移景异之妙,堪称江南古典园林中的经典之作。</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1.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15公里处,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崇庆皇太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颐和园与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曾于2000年11月1日、2002年8月2日等,多次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颐和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1.1 北京市 颐和园《乐寿堂》(2000.11.01)</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体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重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1.2 颐和园《万寿山》(2000.11.01)</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临昆明湖。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园静寺”,清初,曾作宫廷养马的草料场。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园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山改名为“万寿山”。并将开拓昆明湖的土方按照原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使东西两坡舒缓而对称,成为全园的主体。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万寿山“前山”,建筑群依山而筑,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逐层升高,排列有序,气势宏伟,金碧辉煌,将园林、寺庙和宫殿融为一体。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万寿山“后山”有宏丽的藏式佛教建筑“四大部洲”和耸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各式楼台亭阁,堪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集中展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后山后湖区,1980年代恢复为苏州街长约300米,依山傍水,两岸排列仿古店铺。后湖东端的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而建,被誉为“园中之园”。</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1.3 颐和园 万寿山的主体建筑——《佛香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佛香阁”位于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南俯昆明湖,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登上佛香阁时,周围数十里的景色都可尽收眼底。佛香阁建于万寿山前山的巨大石造台基上,把佛香阁高高托举出山脊之上,仰视有高出云表之概。阁上层榜曰“式延风教”,中层榜曰“气象昭回”,下层榜曰“云外天香”。内供“接引佛”,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慈禧太后每月都会来到佛香阁烧香礼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佛香阁内,还供奉有铜铸金裹“千手观世音菩萨站像”。像高五米,重万斤,为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所造,美妙庄严,熠熠生辉,有较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因无法转移到文物库房,颐和园管理处只能在佛香阁内部就地封存进行保护。</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1.4 颐和园《昆明湖》(2000.11.01)</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分别是:位于东湖的南湖岛,岛上建有望蟾阁,后改建为涵虚堂;位于西北湖中的治镜阁岛,岛上原有治镜阁,1860年,英法联军轰毁,后慈禧重修颐和园,将阁上的部分构件拆去营建园内其他建筑,治镜阁由此废弃;位于西南湖中的藻鉴堂岛,岛上建有藻鉴堂、烟云舒卷殿和春风啜茗台。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由北向南依次为:界湖桥、豳凤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湖的西北36米长的清晏舫(俗称石舫),建于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万寿山”下沿湖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湖东岸分布着耶律楚才祠、乾隆年间造的铜牛、知春亭、文昌阁、廓如亭等,廓如亭畔,150米长的十七孔桥连接湖岸和南湖岛,桥栏雕石狮500余只。岛上有龙王庙、月波楼、云香阁、涵虚堂等建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1.5 颐和园《十七孔桥》(2000.11.01)</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位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长150米,宽8米,由高低、宽度不同的17个发券孔组成,中间一孔最高、高宽,因其位于两边分数为阳极之数“九"处,含有“级”之意。两边各孔对称的逐步缩小,使桥身有如长虹呈现弧线形拱桥。防芦沟桥而建,又有苏州宝带桥特点,桥栏有望柱62对,望柱头共饰有不同神态的石狮544个。</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1.6 颐和园《石舫》(2002.08.02)</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石舫”,又名“清晏舫”,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在园林里面建石舫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我这个水是活的,是可以坐舟来游的,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船体乃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精巧华丽6品。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窗上镶嵌五色玻璃,是园中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并取河清晏之义,取名清晏舫。</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2.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皇家祭坛——天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天坛公园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98年11月,“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曾于2002年7月31日等,多次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天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2.1 北京市 天坛公园《双环万寿亭》(2002.07.31)</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双环亭”又叫“双环万寿亭”,据传是在清朝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清朝乾隆皇帝为祝贺其生母50大寿而建造的,这种造型的亭子为国内古建中仅存的一例。原亭位于北京中南海西岸,是上世纪的1975年由中南海迁建至此处的。双环万寿亭是由一对重檐圆亭套合而成的,结构奇特、严谨,造型端庄、匀称。屋面覆孔雀蓝琉璃瓦,色彩明快,是古建佳作。此亭的平面形状寓意一对寿桃,亭前台阶形若两个桃尖,取意“和合、吉祥、长寿”之意。</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2.2 北京市 天坛公园《丹陛桥》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丹陛桥”位于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前,又叫“海墁大道”、“神道”,是一座巨大漫长的砖石平台,长360米、宽30米,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因其下面有两孔涵洞而称桥。丹陛桥呈南北走向,其南端稍高出地表,北端高出地表逾4.5米。它南接“圜丘成贞门”,北接及“祈谷坛南砖门”,将圜丘与祈年殿结为一体,构成天坛建筑的主轴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2.3 北京市 天坛公园《祈年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祈年殿”,又称“祈谷殿”,是天坛公园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皇帝每年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大殿面积460平方米,直径32米,高38米,是一座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采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这种设计受到了“天蓝地黄”传统观念的影响。祈年殿的殿座就是圆形的祈谷坛,三层6米高,气势巍峨。坛周有矮墙一重,东南角设燔柴炉、瘗坎、燎炉和具服台。坛北有皇干殿,面阔五间,原先放置祖先神牌,后来牌位移至太庙。坛边还有祈年门、神库、神厨、宰牲亭、走牲路和长廊等附属建筑。长廊南面的广场上有七星石,是嘉靖年间放置的镇石。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祈年殿在建筑上出彩之处是:祈年殿用28根楠木大柱和36块互相衔接的榜、桷,支撑着三层连体的殿檐。这些大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内层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叫“通天柱”,代表一年四季,支撑上层屋檐;中层十二根金柱,代表十二个月,支撑着第二层屋檐;外层十二根檐柱,代表十二时辰,支撑着第三层屋檐;中外层相加二十四根代表二十四节气;三层相加二十八根,代表二十八星宿;加柱顶八根童柱,代表三十六天罡;宝顶下“雷公柱”,代表皇帝一统天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2.4 北京市 天坛公园《皇穹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改称“皇穹宇”,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重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砖木结构,殿内没有横梁,全靠8根檐柱、8根金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顶,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三层天花藻井,层层收进,极有特色,为古建筑中少有。殿檐覆盖蓝色琉璃瓦,檐顶有鎏金宝顶,殿墙是正圆形磨砖对缝的砖墙,远远望去,就像一把金顶的蓝宝石巨伞。“皇穹宇”左右有“偏殿”两座,面阔各五间,结构为单檐歇山顶,正殿外就是著名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对话石”。</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明清皇家陵寝”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悉心规划营建的文物建筑,陵寝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主要建筑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寝原貌。明清皇家陵寝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丧葬制度和千百年封建社会的宇宙观、生死观、道德观和习俗,也体现了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规划思想和建筑艺术,明清时代(公元1368~1911年)是陵寝建设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陵寝度作了重大改革。他将地上的封土堆由以前的覆斗式方形改为圆形或长圆形,又取消寝宫,并扩大了祭殿建筑。清代沿袭明代制度,更加注重陵园与周围山川形胜的结合,注重按所葬人辈分排列顺序,还形成了帝后妃陵寝的配套序列,在祭祀制度上也更加完善、合理。现保存完好的是明清皇家陵寝有:明皇陵、明孝陵、明祖陵、明十三陵、明显陵、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清东陵和清西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00年11月,在澳大利亚凯恩斯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会议上,审议通过将湖北钟祥县明显陵、河北遵化市清东陵、河北易县清西陵以“明清皇家陵寝”名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3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上,同意将北京明十三陵、江苏南京明孝陵,扩展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 2004年,在中国苏州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8届会议上,同意将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清永陵、沈阳福陵、沈阳昭陵,扩展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曾于2000年10月29日、2001年11月18日、2013年8月12日、2013年9月9日、2014年3月18日、2014年5月10日、2015年9月11日,多次多地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明清皇家陵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1 江苏省南京市“明清皇家第一陵”——《明孝陵》(2001.11.18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明孝陵作为中国明清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61年3月,明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7月,明孝陵及明功臣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12月,被列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2 明孝陵《明楼》(2013.09.09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明楼”是古代帝王陵墓正前面的高楼,楼中立帝庙谥石碑,下为灵寝,明孝陵的“明楼”,位于明孝陵“方城”之上,是明孝陵遗址内现存体量最大的建筑,为600多年前朱元璋所建,为一座五间殿堂建筑, 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东西长39.45米,南北宽18.47米,南面开3个拱门,其余三面各开1个拱门,每扇门上面的门钉为9行,每行9颗,以显示九五之尊。下部为砖拱券承重墙体,上部则为木构屋面,属砖木混合结构,这种建筑形制在明代初年的官式建筑中较为罕见,同时,明孝陵明楼作为明代开国皇帝陵寝首创之建筑形式,对后来明、清皇家陵寝建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研究它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清文宗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明楼屋顶毁于兵火。近一百多年来,失去屋顶庇护的四壁残墙,不断受到雨水侵蚀,方城城台券洞渗水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由于明楼室内地面未作防水处理,雨天四面墙垣内的雨水无法排出,向下渗透至方城内部。2008年6月15日,明孝陵明楼加顶保护工程正式开工,2009年7月3日,明孝陵明楼保护修缮工程竣工典礼在明楼前举行。</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3 北京市明十三陵《定陵博物馆》(2002.08.0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120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明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截止202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康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定陵博物馆”为遗址性专题博物馆,位于北京以北40公里处大峪山脚下。定陵建于明万历十二年~万历十八年(公元1584年~1590年),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为明第十三个皇帝万历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皇后的合葬墓。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发掘定陵,1957年打开地下宫殿,出土文物近3000件,1959年9月30日在定陵原址建立博物馆,郭沫若同志题写馆名“定陵博物馆”,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定陵建筑精巧雄伟,为中国历代皇陵之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之瑰宝,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4 十三陵《明昭陵》(2000.10.29)</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明昭陵”,属于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坖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历史上明昭陵屡遭破坏,1987年4月开始修复,1992年修复完毕,是明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昭陵的最大特点,是率先形成了完备的“哑巴院”制度。明朝的帝陵从献陵到康陵前后六陵。宝城内的封土都是从宝城内环形排水沟以内开始夯筑“宝山”(墓冢)的,其形状呈自然隆起之态。昭陵则不同,宝城内的封土填得特别满,几乎与宝城墙等高,正中筑有上小下大的柱形夯土墓冢,封土的前部有弧形砖墙拦挡封土,并与方城两侧的宝城墙内壁相接,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月牙形院落,人们俗称为“哑巴院”,并称院外月牙形的墙体为“月牙城”。</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5 湖北省钟祥市《明显陵》(2014.03.18)</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5公里的纯德山上,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迄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历时47年建成,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母亲慈孝献皇后的合葬墓。明显陵由王墓改造而来,是中国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帝陵,占地面积大,达183.13公顷,是明代帝陵中单体面积最大的皇陵;其规划布局和建筑手法独特,在明代帝陵规则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88年元月,明显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4月,明显陵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6 明显陵《龙形神道》(2014.03.18)</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从明显陵“龙凤门”越过“御桥”便是一条长达290米的神道,该神道一反常态,改变左右对称和通直的原则,作弯曲龙行状,是为“龙形神道”。神道两旁,排列着石像生群,计有狮子、獬豸、卧骆驼、卧象、麒麟、立马、卧马各一对;文臣、武将各二对,接龙形神道的是最后三座御桥。</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7 辽宁省沈阳北陵——《清昭陵》(2014.05.10)</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清昭陵”,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的陵墓,位于盛京(今地名:沈阳)北部,因此也称“沈阳北陵”。陵园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清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1982年,清昭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8 清昭陵的《神功圣德碑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清代陵墓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即神道与隆恩门之间必须修建一座建筑做隔断,这座建筑便是“碑楼”,名曰“一眼望不断”,寓意大清江山万事一系。昭陵神功圣德碑,即清太宗皇太极陵寝圣德碑,位于昭陵碑楼中,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立。龙首龟趺,碑通高6.67米、碑身宽1.76米、厚71厘米,大理石质。碑身正面右侧阴刻楷书汉字21行,左侧阴刻满文26行。碑文是清圣祖玄烨亲撰,共计2000余字,记述皇太极生来明敏,英武豁达,好观史书,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登帝位,时年35岁,爱养人民,抚绥中外,击蒙古,征朝鲜,伐明兵,声教之远,功烈之盛,丰功厚泽与天地同久,整篇歌颂皇太极的功绩,是研究清初历史的宝贵资料。</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9 辽宁省沈阳东陵、“清朝第一帝陵”——《清福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清福陵”,因地处沈阳东郊的东陵公园内,故又称“沈阳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为盛京三陵之一。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选定在盛京的东北郊外营建陵墓,总面积约19.48万平方米。福陵初建时,只称作“先汗陵”或“太祖陵”,另有努尔哈赤的后妃叶赫那拉氏、乌拉那拉氏等人葬于此处。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将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从东京尼亚满山迁至福陵。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定名为“福陵”。陵墓到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基本建成,后来在康熙(公元1662~1722年)和乾隆(公元1736~1795年)年间又续有增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清福陵形制为外城内郭,由前院、方城和宝城三部分构成,自南而北渐次升高。这既不同于明朝的陵墓,也不同于清朝入关后建造的陵寝。福陵自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起,被辽宁省政府辟作公园,除方城明楼曾毁于雷火后又修复外,其余皆保存完好。1988年,清福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4年,包括清福陵在内的“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拓展项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10 清福陵的《一百单八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清福陵”神道与隆恩门之间,不仅建有“神功圣德碑楼”,而且根据地理条件还修有“一百单八磴”,起到双层隔断作用,这是福陵区别于其他清陵之处。一百单八磴在神道的尽头,是明清皇陵中独一无二的建筑形式。“欲知福陵绝佳处,石阶送尔上天登”,这一百单八蹬被誉为“天阶”,登上去就能到达永生的极乐世界。“一百单八磴”寓意为天罡36星和地煞72星数之和,表示天地宇宙之意,象征帝王对社稷的主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清福陵主体建筑全部建在天柱山山顶,而正红门、石象生等建于前面的平地上,两者之间有一个约30°的斜坡相连。一百零八蹬便建于斜坡之上,全长约40米,宽7米。地面原用青砖砌成,后改用条石,两侧砖砌楼口扶手墙,高1米,墙顶盖黄琉璃瓦。一百零八蹬两侧分别有一座一孔砖券神桥。为使陵寝免受雨水侵蚀,陵内有一些人工或自然形成的排水沟,神桥是架在神道上的排水桥涵。</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11 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2013.09.06)</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占地8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清东陵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清东陵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12 清东陵:“孝陵”(顺治皇帝)神道上的《大红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孝陵”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孝陵”神道上的《大红门》,不仅是孝陵的门户,也是整个清东陵的总门户。建筑形式为单檐庑殿顶,红墙迤俪,肃穆典雅。门前有“官员人等到此下马”的石碑。清朝统治时期,在大红门两侧还环绕近40华里宽厚高大的风水墙,把整个陵区圈占起来。不过现在仅存半华里。</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13 清东陵:“景陵”(康熙皇帝)弯曲神道上的《石像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景陵”是清王朝在东陵界内营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其建筑规模稍逊于孝陵,建筑规模总体上是以孝陵为蓝本,但局部又有所改创,如“圣德神功碑亭”内立双碑,石像生缩减为五对,改龙凤门为牌楼门等。景陵弯曲的神道配置了五对石像生,较孝陵十八对而言数量大为缩减,但注重细节的精雕细琢和把握。实际上,景陵石像生是孙皇帝乾隆补建的,清西陵雍正皇帝五对石像生也是乾隆的手笔。乾隆很想自己的陵寝有石像生,但是他祖父和父亲都没有,自己不便于有。因此乾隆给康熙景陵、雍正泰陵都增添了石像生,自己的裕陵就可以名正言顺放石像生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14 清东陵:“裕陵”(乾隆皇帝)华丽的《乾隆地宫石雕艺术宝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自“乾隆”开始,形成了父在东陵,子在西陵的分葬格局。以顺治的孝陵为轴心,清孝陵以西的圣水峪就是乾隆的裕陵。乾隆在位年间是清朝最后一个顶峰,他的陵墓当然要比前代帝陵高大上,整个裕陵的雄伟与豪华程度居清朝帝陵之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皇帝的陵墓自古以来就充满了神秘色彩,清东陵地宫对外开放的共有四座,除慈禧太后的一座之外,其余三座都在清裕陵中。乾隆地宫深50多米,有一条墓道进入,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一座地下艺术佛堂。地宫内有四道大门,有三个大堂,每个堂内布满了各种各样精美的佛教题材雕刻,还有三万多字的藏文、梵文经咒,这些经咒布满地宫各个角落,实为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宝库,这些是乾隆皇帝好大喜功、笃信佛教个人意志的体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15 清东陵:《慈禧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菩陀峪“定东陵”,为清文宗“咸丰帝”孝钦显皇后(即慈禧太后)的陵寝,因为位于咸丰帝定陵之东,所以统称为“定东陵”,俗称“慈禧陵”。位于昌瑞山南麓偏西之菩陀峪,东距裕陵妃园寝500米,西与“普祥峪定东陵”(慈安太后陵寝)之间仅隔一条马槽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慈禧把自己的陵寝建得富丽堂皇,她的葬礼竭尽奢华,她企盼到了阴间能继续过骄奢淫逸的帝王生活。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在她死后仅仅20年的1928年,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东陵盗案”。慈禧陵还有乾隆的裕陵,被军阀孙殿英的士兵掘开。在地宫中,棺椁内和慈禧身上的世所罕见、价值连城的珍宝被洗劫一空。她的遗体被扔出棺外,惨不忍睹。现在棺椁内保存的是慈禧太后的一具干尸。盗出清东陵内的大量珍宝,分散于国民党各个高层手中,渐渐不知所踪,史称《清东陵盗宝案》。</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16 河北省 保定市 易县《清西陵》(2015.09.11)</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梁各庄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清西陵共有14座陵寝,帝陵4座:泰陵(雍正皇帝)、昌陵(嘉庆皇帝)、慕陵(道光皇帝)、崇陵(光绪皇帝);后陵3座: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妃陵3座,其他陵寝4座(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葬有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以及王公、公主等70多人。每座陵寝严格遵循清代皇室建陵制度,皇帝陵、皇后陵、王爷陵均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公主、阿哥园寝均为绿色琉璃瓦盖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各帝陵神道均与主陵神道相接,后陵神道与本朝帝陵神道相接,形成枝状的神道网络。这些特点是清代以前的历代皇陵所不具备的。整个清西陵陵区以清世宗“雍正帝”的“泰陵”为中心,西面分布着清仁宗昌陵和清宣宗慕陵,东面分布着清德宗崇陵、溥仪墓以及阿哥、公主园寝和永福寺等建筑。走过一座联拱式的五孔桥,进入陵区,前有三座精美高大的石牌坊和一条宽十余米、长5华里的神道贯穿陵区全部。依次建造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圣德神功碑楼、七孔石拱桥、石像生、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和宝顶等一系列建筑和石雕刻。泰陵的“三座石牌坊”、昌陵隆恩殿内的“花斑石墁地”、慕陵的“金丝楠木大殿”、昌西陵的“回音壁”、祟陵的“铜梁铁柱”等,都是清西陵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珍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61年,清西陵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清西陵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2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清西陵”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17 清西陵:泰陵(雍正皇帝)独一无二的《三座石牌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泰陵”始建于1730年,是清西陵的主体建筑。泰陵的“三座石牌坊”最为出彩,位于五孔桥的北面,都是五间、六柱、十一楼形式,用青花石筑成,上刻有山、水、花、草、禽兽等图形,被视为清西陵建筑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一座面南居中,另外两座稍后分列东西,与北面的大红门相对应,构成一座宽敞的“四合院”。三座石牌坊的大小相等。高约有11.49米,面宽有32.17米,是全国最高的三座石牌坊。三座牌坊全部材料是用青白石料搭建而成,仿木制式结构,梁柱卯榫对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楼顶部位雕有楼脊、兽吻、瓦垄、沟滴、斗拱、额枋等。牌坊周身雕有不同类型的形体纹饰,梁柱顶端,雕有浅浮雕的花草和龙凤,每个画面的布局都很合理,雕刻细腻,玲珑剔透。在封建时代还没有现代化的起重设备的时候,却能够把这么重大的石料搭建的这么严丝合缝,而且经历了快有三百年的风霜雨雪和多次地震的冲击,仍巍然屹立,实在是令人惊叹!三座高大的石牌坊以它巍峨的雄姿,成为泰陵和清西陵的重要标志。</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18 清西陵:昌陵(嘉庆皇帝)“隆恩殿”的《黄色花斑石墁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嘉庆皇帝的“昌陵”,位于泰陵西一公里处,始建于1796年,是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和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合葬的陵寝。它的神道在泰陵圣德神功碑亭南与之相接,是清西陵中唯一与清西陵主神道相接的帝陵。更值得一提的是:昌陵的“隆恩殿”建造的非常有特色,“隆恩殿大柱”包金饰云龙,金碧辉煌,地面铺的是很贵重的“黄色花斑石墁地”,黄色的正方形石板,边长约62厘米,磨光烫蜡,不滑不涩,平亮如砥,石面上缀以天然紫色花纹,在阳光照射下,明亮耀眼,珠光宝气,别具特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4. 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宏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以西递村、宏村为代表。西递村面积近13公顷,已有950多年的历史,现有十四世纪到十九世纪的牌楼1座、祠堂3幢、古民居224幢。西递村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风格,有“活的古民居博物馆”之称。宏村始建于公元1131年,现存明、清古建筑137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2001年,皖南古村落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皖南古村落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00年11月,“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规划、古建筑和装饰,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1995年6月25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宏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4.1 安徽省黟县皖南古村落:西递“标志性建筑”——《胡文光刺史牌楼》 (1995.06.25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西递村”口的《胡文光刺史牌楼》,是西递村的标志性建筑。胡文光,西递村人,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中举,担任过万载县的县令,筑城墙,修学校,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后经巡抚推荐,担任了胶州刺史兼理海运。以后官升至荆州王府长史。明荆州王又授胡文光以奉直大夫、超列大夫的头衔。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皇帝批准胡文光的乡亲在此建了这座功德牌楼,以表彰胡文光在任上对民众做的善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4.2 西递“徽商古宅”——《瑞玉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古宅“瑞玉庭”,位于横路街口,建于清咸丰年间,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徽商住宅,为前后背向三间二楼建筑。从上而下整体看来似“商”字形状,当人从下穿过时,就与其组成了完整的“商”字,寓含着“人人皆经商”之意,这是徽派民居厅堂里的一个独例。“瑞玉庭”建于1853年,原主人胡时虎是徽商世家,曾经是当地六大首富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对西递人来说,楹联是一种深入浅出的文化传播方式,代代相传。瑞玉庭风雅别致,庭同其名。正屋居中,连接两旁序列建筑。正屋里布满楹联、木雕、书画小品琳琅满目,皆为佳作。在众多的楹联中,有一副对联最为知名,“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被称为是西递第一联。其实这是一幅“错字联”,上面有4个“明晃晃”的错字。上联“快乐每从辛苦得”的“快”字少了一点,而“辛”字上多加一横,寓意享受快乐少一点,付出辛苦多一点。下联“便宜多自吃亏来”中的“亏”字多了一点,而“多”字少了一点,寓意“多吃一点小亏,可赚大便宜”。胡氏通过这“错”字楹联向后辈表达着他对经营和处世的人生体验。</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4.3 黟县皖南古村落:宏村“黄山脚下小西湖”——《南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南湖”位于宏村南首,建于明万历丁未年(公元1607年)。宏村村落经永乐年间到万历年间,楼舍连栋,高低错落,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够用,又在“明万历丁末年”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仿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式样,建成南湖。湖呈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南湖历史上大修三次,1986年重建中堤,造“画桥”可东西划舟。“清嘉庆甲戊年”秋,浙江钱塘(今杭州)名士吴锡麟游南湖后,撰文述道:“宏村南湖游迹之盛堪比浙江西湖”,因而南湖又有“黄山脚下小西湖”之称。古今许多诗人画家游南湖后作了不少诗篇、画图。</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4.4 宏村“汪氏祠堂”——《乐叙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宏村月塘北畔正中,有一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汪氏祠堂,名“乐叙堂”,又名“众家厅”。这也是宏村唯一的祠堂,因为这里的人几乎都是汪家的子孙。宏村汪氏76世祖汪辛,即汪思齐,在山西任运粟主簿。建祠时,汪辛不在家乡,但出资过半,德高望重,村人推崇其妻胡重娘及子仕和、仕隆主事兴建。历时四年完成。时县尹黄彪建言:宗祠,是宗族祭礼聚会的地方,是听取祖训宗规的地方,“子子孙孙歌于斯,哭于斯,聚族于斯”,可取堂名为乐叙,意为“秩叙敦伦,永履和乐”。族人同意,汪辛并写下《乐叙堂记》。楹柱上悬挂古联文:“基开雷岗绵世泽,绪承越国萃簪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乐叙堂”正堂开敞,面对天井。明间正中挂“乐叙堂”匾。中间三幅画像分别是汪氏初祖,徽州、宏村的汪氏先祖,边上一女子画像为胡重娘,从西递嫁到了宏村,设计了宏村的牛形仿生学水系。大堂正面悬挂的“恩重宜长”表彰的是明嘉靖壬午岁赋奉征云贵道运粟主簿汪昭。迎门一排六扇屏风写有《思齐公乐叙堂记略》,记录了宏村七十六世祖汪思齐邀好友县尹黄讳彪为汪氏宗祠取名的全过程。屏风背面是《朱熹家训》,本应是吾人耳熟能详的句子,如今却是那样生疏: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妻之所贵者,柔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5. 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洛阳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00年11月,“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年~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像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了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13年10月18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龙门石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5.1 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以及在建天堂的消息传入日本后,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在奈良建立东大寺。另有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龙门石窟碑刻题记”2860余品,有“古碑林”之称。代表作:“龙门二十品”、“龙门双璧”(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宋真宗《龙门铭碑》),是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5.2 龙门石窟标志性景点、“东方蒙娜丽莎”——《卢舍那大佛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卢舍那大像龛”内有佛像共九躯,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其右侧为大弟子迦叶,左侧为小弟子阿难,继而为普贤菩萨(左)、文殊菩萨(右),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卢舍那大像龛”竣工之日,武则天亲率文武百官参加卢舍那的开光仪式,并在伊水东岸礼佛击鼓奏乐,至今这里尚留“擂鼓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开凿时间:唐高宗初开凿,咸亨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长宽各30余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主佛:“卢舍那”是报身佛,意为光明普照。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一双秀目微微凝视下方,露出祥和的笑意,宛若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地位: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组雕像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意义:“卢舍那大像龛”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5.3 龙门石窟“小卢舍那大佛”——《惠简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惠简洞”位于“万佛洞”南侧,其特点为:敞口似龛的中型洞窟。洞内造像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尊为:“弥勒佛”。开凿于大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11月7日,由西京“法海寺”僧“惠简”敬造此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惠简”同时也是大卢舍那像龛的“检校僧”,承担着开凿大卢舍那像龛的任务。正因如此,“惠简洞佛像”的神态与卢舍那大佛如出一辙,而右侧的弟子阿难形象也与卢舍那大像龛的阿难十分相似。侍立两旁的菩萨身躯丰满、姿态优美与大卢舍那像龛的菩萨像风格一脉相承。所以惠简洞就被人们称为“小奉先寺”。惠简洞的弥勒造像丰满圆润、面露慈祥之意,充分体现了中国佛教造像的中国化、世俗化的特点,为佛教造像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5.4 龙门石窟第140窟《宾阳中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宾阳中洞”地位: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内部构造: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雕刻手法:北魏的平直刀法。特点: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佛像:主佛释迦牟尼,其侧侍立有二弟子、二菩萨。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皆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浮雕:位于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共四层。第一层: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维摩变”;第二层: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帝后礼佛图,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的高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然而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第四层:“十神王”浮雕像。</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5.5 龙门石窟《摩崖三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摩崖三佛龛”凿于武周时期,是龙门石窟最著名的景点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名字由来:摩崖三佛龛所造三佛代表过去、现在、将来,系典型的三世佛题材,这一窟因临山摩崖造像且题材为三佛而称为“摩崖三佛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佛像:以弥勒佛为主尊的三佛题材为中国石窟所罕见。该窟无题记。摩崖三佛龛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以弥勒佛为主尊居中,左、右二结迦坐佛。这种造像组合在我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主佛弥勒坐于方台座上,头顶破坏,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是“未来佛”,是作为现在佛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现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意义:结合文献研究,该窟应为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制造佛教神学舆论所开凿,宣扬武氏为“弥勒”下凡,以利于稳固政权。它开凿于武周政权时期,即公元690年左右,因武氏晚年发生了张柬之策动的政变,武周政权结束,该窟随即中辍,因此,窟中造像仅为毛坯,比较粗糙。但是,这组造像却展示了,一块石头变成一个顶礼膜拜的神佛的制作过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历史背景: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为其登基制造舆论,登基后又自称“慈氏”(即弥勒),推动了弥勒信仰的风行。摩崖三佛龛的开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随着武周政权的垮台,摩崖三佛龛也因此而停工。虽然这组造像是半成品,却为我们了解石窟造像的开凿程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5.6 龙门石窟第712窟《莲花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莲花洞”名称由来: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约开凿于北魏年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特点: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莲花顶就是依据此莲花设计而成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洞内构造: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5.7 龙门东山“香山寺”里的《乾隆御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山腰,其建筑古朴浑厚,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该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687年,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诃罗”遗身而重建。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予以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使寺名大振。白居易还把自己在洛阳12年所写的八百首诗,编为十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放在香山寺藏经堂内。白居易曾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和胡果、吉皎、郑据、刘真、卢负、张浑、李元爽、僧如满等结为“香山九老公”。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病逝旧居履道里,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北和满师塔之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元朝末年,香山寺被毁。清康熙年间,于异地重建,乾隆皇帝巡幸香山寺时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并建造“御碑亭”,仍存于寺中。清末民国初年又渐荒芜,1936年重修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蒋宋别墅”。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02年,香山寺第五次修复,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如今经过第五次修复后的香山寺,整个建筑新旧一体,气势磅礴,与龙门西山石窟隔河相望,与龙门东山石窟,白园并立,已成为龙门石窟景区又一处亮丽壮美,光彩夺目的景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照片是“乾隆御碑亭”中的“御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5.8 龙门东山“白园”里的《听伊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白园”,位于洛阳城南龙门东山琵琶峰上,是全国唯一纪念白居易的园林。白居易晚年居住洛阳18年,在龙门修“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死后遵嘱葬于洛阳香山。白园为纪念性园林,占地44亩,属于龙门石窟景区内的人文自然胜景。园内建筑古朴典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曲径通幽。主要景点有青谷区、乐天堂、诗廊、墓体区、日本书法廊、道时书屋等10余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进入“白园”直行,但见路转峰回,林木森森,山泉叮咚,池水清碧,幽雅至极。漫步石级而上,山腰有亭,名曰“听伊亭”,此亭系白居易晚年与其好友元稹、刘禹锡等对弈、饮酒、品茗、论诗之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6.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背依岷江的“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自古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距今2200余年。“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与青城山成为这片土地上并列的两大标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00年11月“青城山-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1996年10月10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青城山-都江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6.1 四川省都江堰市《都江堰鱼嘴(龙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国”美称。20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领大众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6.2《都江堰安澜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索桥位于都江堰鱼嘴堤之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6.3《都江堰二王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二王庙古建筑群”坐落在都江堰西门外的玉垒山麓,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王庙”,初建于东汉,时为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朝齐明帝建武年间 (公元494年10月~498年4月),益州剌史“刘季连”将望帝祠迁往郫县。齐明帝建武元年(公元494年),为纪念中国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修建都江堰的崇伟功德,将原望帝祠加以改建,更名为“崇德庙”。宋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因此又改称为二王庙。临岷江,后依翠岭,南望青城,西连岷山,远近风光十分绮丽,故有“玉垒仙都”的美誉。现存建筑系清末民初所建,山门“二王庙”3个金字是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手笔。庙内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后人关于治水的格言,被称为“治水三字经”。后殿右侧有画家张大千、徐悲鸿等人的碑刻。园中植满各种名贵花木,古木参天,林荫蔽日,是四川的游览观光胜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6.4 四川省都江堰市 《青城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主体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真龙门派圣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成都十景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千米,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千米处,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景区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景区内外,“天师洞”和“圆明宫”幽静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千米,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千米,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则寒气逼人、夏天则凉爽无比,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