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识贲老师,是在一次名师成长之路的讲座上,很多数学教育大咖如张齐华、吴正宪、华应龙、贲友林等的名字大大的出现在课件上,突然被贲友林这个名字吸引,这个人的性氏怎么读呀,后来随着专家的讲解,终于知道这个性氏音同“笨”,心里蓦然一笑,那岂不是学生要叫他“笨”老师了吗,之后便开始关注贲老师的贲友林学为中心公众号,随着对他的了解,心里不禁暗暗感叹这位贲老师竟是一名对数学教育如此有研究的人,后来又拜读了贲老师《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的书目,更加感慨他不仅不笨,反而是一位非常聪明,极其有教育智慧的老师呢。</p> <p class="ql-block"> 最近又一次翻看《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这本书,还是再一次被贲老师真诚且深入思考的文字所触动,其中最让我钦佩的一件事是他从2002年起,就给自己布置了一项作业,即坚持上完课就写课堂教学手记,用文字记录课堂,把课堂实践和反思重建记录下来,他说正因为如此,他养成了与自己对话、和自己谈心的生活习惯,更留下了他与学生相处的美好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很多充满教育智慧和创意的教学片段和教育思考。</p> <p class="ql-block"> 比如他在教学“角”时,创新用羊角天线对活动角教育进行改进,让学生观察角两条边叉开的大小一定时,天线拉出来,边变长,推进去,边变短,角的大小始终没有变化,让学生直观的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还有他在教学连续退位减法时,大胆鼓励学生思考充满创新和个性的算法,并用学生姓名来命名这些独特的算法,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甚至他从不避讳自己的错误,比如他曾经写过一个批改作业的故事,说他在批改作业时,常常先抽出几本优秀学生的作业,核对一下解题过程与答案,接下来就照着答案批改就好,可是有一次却出现了意外,一个比较调皮,成绩中上的学生给出了一个与优秀同学作业不同的答案,他没有深想,就改了错,可后来他发现另一个非常优秀的同学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时,他才回过头思考,这让他意识到,他和大多数学生一样,一开始做错了,同时,他也意识到他内心的想法不对,他并没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也使我意识到在教师的成长中,我们在自己的行动中真正使用的行动理论或许与我们信奉的理论不一致,我们感觉我们平等的对待着每一位学生,但实际上我们却没有,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发现,所以我们只有通过对教师行动的观察和记录,对其进行分析,才能使其显现出来,进一步改变我们的教育生活。</p> <p class="ql-block"> 另外他非常注重教学文化的建设,每接触一个新的班级,开学第一课,他都会和孩子们开诚相见,宣讲他的“执政纲领”,即他的数学教学的若干规则和主张。比如他提出的上数学课必须要思考,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在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抓住别人说话的要点,思考他是怎样想的,并指出学生是会出错的,但是聪明人会认识自己的错误,会改正自己的错误,不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最聪明的人不重复犯别人的错误。他是这样说的,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他也是这样做的,他通过很多课例向我们显示了他是如何组织学生去听、去说、去思考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宝贵经验。</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身边从来不缺的就是真实的教育案例,但缺的是沉下心来的记录与思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追寻贲老师的脚步,坚持思考与阅读,争取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p> <p class="ql-block">供稿:刘小娟 </p><p class="ql-block">审核:王坤峰</p><p class="ql-block">监制:赵明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