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活动中聆听美好 <p class="ql-block"> 3月1日上午,正谊学校初三语文组骨干教师龚林瀚和初二语文组骨干教师毛慧芬,在“求益教育”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开设了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活动课。</p> 舌战群雄 谁语争锋 <p class="ql-block"> 龚林瀚老师在本次活动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辩论赛。攻辩双方,在本场辩论赛中,游刃有余,抓住对方辩手的漏洞,予以有理有据的反驳。</p> <p class="ql-block"> 理越辩越明,人越辩越智。场上的同学在 “吵”,在“文明地吵”,在“有理有据地吵”,当四辩总结呈辞结束,听辩的我们不禁对友谊与距离的关系多了一分思索,对真正的友谊多了一分感性与理智的看待。</p> <p class="ql-block"> 辩论结束,在场听辩的老师和同学成为了本次辩论赛的评委,现场给双方选手打分,选出“达人辩手”和“最佳辩手”,并进行了颁奖仪式。</p> 诗经 由外而内的美 <p class="ql-block"> 毛慧芬老师在本次活动中,开设了一堂新课标理念下的古诗活动课。</p> <p class="ql-block"> 本次古诗活动课,毛慧芬老师围绕着《诗经》的节奏之美和生命文化之美,引领学生在朗读和想象中领略《诗经》由外而内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在朗读活动环节,首先,毛老师以《关雎》《式微》《蒹葭》《子衿》组诗进行呈现,同学们以朗读大组为单位进行朗读初试,然后,毛老师以“《诗经》里的节奏是如何形成的”这个大概念为锚点,给学生“同义互换”的方法为支架,让学生在比较朗读中探究发现其规律性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学生在这一学习活动环节,从韵脚、叠音词、双声叠韵词的朗读中,对《诗经》节奏的美感有了更具象的体验;从四言句的节拍,重章叠句的句式结构特点的探寻中,对《诗经》节奏的美感有了更沉浸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一堂课不同朗读形式的探寻,不同方式的比读,让学生个体生命也随之灵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 在第二个活动环节,毛老师尝试给学生示例句、字面义、关联上下文和第一人称叙述这四个支架,搭建梯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诗经》的生命文化之美。学生在“我”的情境代入中,在细赏的想象里,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触摸到了那久远时代的生活实景,看到了美貌与善良,矜持与大方,勤劳与闲适的生命文化。</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两堂课的精彩呈现,我们发现,在新课标要求下,语文的活动课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不要怕学生不愿说,更不要怕学生不会做,放手让学生活动起来,那么语文课堂也就灵动了起来,学生的思维也在活动中螺旋上升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