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祈年殿

大阿兀

<p class="ql-block">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总面积273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南为“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一长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桥相连,共同形成一条南北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p> <p class="ql-block">天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p> <p class="ql-block">东西配殿,用于供奉祭祀神位</p> <p class="ql-block">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p> <p class="ql-block">天坛祈年殿。每年孟春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祭奠仪式</p> <p class="ql-block">内坛以墙分为南北两部。北为“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p> <p class="ql-block">每年孟春,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大典,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 <p class="ql-block">1420年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兴建天坛</p> <p class="ql-block">祈年大殿的建筑非常讲究,有四根龙井柱、12根金柱组成,象征一年有四季、每年有12个月。</p> <p class="ql-block">明清两代皇帝多次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p> <p class="ql-block">天坛建成后,明朝嘉靖、清乾隆等对其进行改扩建。</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老的祭天神坛,也见证了清王朝统治的覆灭</p> <p class="ql-block">1918年天坛经过修缮,正式对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修缮保护</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60岁时感到力不从心,专门让人修了一座花甲门,便于皇帝上下进出。</p> <p class="ql-block">2023年,天坛建成603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阿兀2023年春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