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这阳光明媚、春风送暖的季节,我们迎来了博兴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数学名师示范引领课展示活动,旨在通过名师的示范和引领,落实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深入研讨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和路径策略,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与全体教师共研共享,一同踏上数学教研之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博兴县第一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集团校部分数学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白宏颖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 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由张玲老师执教展示课。</p> <p class="ql-block"> 张玲,2002年9月至今任教于博兴县第一小学。从教二十多年来,始终坚守信念,倾情于课堂,和孩子之间架起平等互尊的桥梁,努力构建留有教学空白的课堂,课堂上努力求做到“三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多次执教市、县级优质课,其中,执教的《圆的认识》获市优质课一等奖远程研修优秀课例一等奖,《小数除法》获市优秀教学录像课一等奖,《重叠问题》获省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比赛一等奖,市观摩课《商不变规律》《单价数量总价》《重叠问题》等获得参会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同时,多次在县市研讨会上做专题发言《重视教学过程 渗透数学思想》、《4至6年级征集问题解疑答惑》,多篇论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关注课堂,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探究让数学课堂更精彩》等在《滨州教育》《中小学教育》《中国校外教育》省市刊物发表,参与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模式建构研究》等省、市级多项课题。荣获“博兴县骨干教师”“博兴县优秀教师”“博兴县四德标兵”“博兴县小学数学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专心致志的听课,老师们全神贯注的做笔记。</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环节,由张玲老师进行说课。</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环节进行互动评课,老师们结合听课中的感悟收获,积极发言交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作为磨课团队组长的柳淑敏老师有这样的感悟: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复习课 。</p><p class="ql-block">其成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p><p class="ql-block">一、 紧扣知识核心 </p><p class="ql-block">张老师打破常规 ,没有让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自己编制乘法口诀表, 而是反其道而行之 ,将乘法口诀表中的几个乘法算式隐藏起来 ,让学生自己填,通过“这一句口诀,你是怎么找到的”这一问题把学生放置到乘法口诀表里了,填口诀的过程中,同学们是主动思考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是有效,也实现了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也让更加深入的理解体会了乘法口诀编排的规律 。</p><p class="ql-block">二 注重知识关联 </p><p class="ql-block">老师设计的第二个问题:这句乘法口诀,你想到了哪些算式?说出你的想法?</p><p class="ql-block">正所谓:一时激起千层浪,学生根据乘法口诀立刻想到各种算式,老师也根据学生的反馈形成了一个思维导图 ,让学生清楚的看到一个乘法口诀,能够和加减乘除串联起来,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帮助学生理清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建立了一个知识网。</p><p class="ql-block">可以说这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帮助孩子建构了一个很好的数学模型。</p><p class="ql-block">明确了知识联系为以后的计算能力的提升也埋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三、 利用数形结合,促进深度理解。</p><p class="ql-block">给你一句口诀你能画出什么图形?</p><p class="ql-block">通过课堂我们看到 虽然我们画的是长方形的边,但是让同学们同学们感受到的是图形的面积,通过不断的对比,分析我们感受到一句口诀我们画的图形的形状不同,格子数相同。也能够感受到格子数就是长方形长和宽的积,也是口诀中的两个因数,为我们今后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打下了一个很好的伏笔。</p><p class="ql-block"> 总之,本节课通过关键问题的引领,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促使学生探究知识的本质,建构知识的关联,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进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赵文奇老师觉得整节课以单元知识为统领,关联加法内容,打通乘法口诀相关知识联系,帮学生把乘法口诀学习内容聚成点,连成线,组成块,最终形成了乘法知识整体的认知结构。</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在指导我们在评估学生核心素养达成及其发展方面,首先指出以结构化数学知识主题为载体的要求。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知识点”到“知识群”,从“一节课”到“一类课”,从“领域整合”到“学科整合”,进而让学生在体系中、在建构中、在比较中学习,真正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张玲老师的这堂课真切的实现了这一点,无论是理论层次还是驾驭课堂的能力,都值得我们努力学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组芦瑞娟老师感受到张老师教态自如,肢体语言丰富,幽默风趣,重难点突出,很好的实现了双自主课堂教学模式。</p><p class="ql-block"> 整节课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学习新知,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整节课学生非常投入,小组合作效率高,汇报交流充分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学生之间的碰撞产生了有价值的课堂生成资源,而这些资源在张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下真正让学生经历了乘法口诀意义的建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组柳淼老师谈到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渗透,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娴熟,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灵活的运用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有序、和谐,进而促进学生乐学、善学,这也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将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相融合。</p><p class="ql-block"> 同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思维是跳跃的、灵动的,当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里闪着光芒,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组顾海枝老师说道,这节课立足新课标,让核心素养的内涵充分展现了出来,符合大单元教学的理念。本节课以“数形结合”的思想为核心,将抽象的乘法口诀用可视化的图形进行表达。设计的几个活动围绕乘法口诀和图形的对应关系,环环相扣,使学生从初步感知口诀和图形的关系,到逐步体会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组王芳谈到在2022版新课标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11个方面,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几何直观的核心素养体现的最完美,乘法的意义很抽象,张老师让同学们画乘法口诀,建立起形与数的联系,构建乘法意义的直观模型,有助于学生把握问题的本质,明晰思维的路径,同时还一举两得,把面积的知识也做好了铺垫。</p> <p class="ql-block"> 💗随后,根据平时教研活动的惯例,孙秋生主任通过手机小程序又随机抽取3位老师进行评课。</p> <p class="ql-block"> 李秀芳老师感悟到张玲老师通过补充口诀,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新方法,同时他们在编口诀过程中,也会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张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张老师课堂驾驭能力凸现基本功扎实,对各种课堂生成进处理到位。</p> <p class="ql-block"> 张艳丽老师谈到听了张玲老师的课收获特别多,深挖教材,理念新颖,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打开,整理与复习课是一节难以驾驭的课,而张老师却上的很出彩,是一节成功的课。</p> <p class="ql-block"> 一节好课的背后,是执教老师与磨课团队的辛勤付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我们以本次名师展示活动为契机,把数学教学的研究推向自己的课堂,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落地,深入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而不懈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