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青山多妩媚——彩云之南(1)

怀子

<p class="ql-block">2023年2月8日大年过后的第3天,一早细雨蒙蒙,我们与英子夫妇结伴自驾,再次踏上去彩云之南的旅程。在陈家坪驶入绕城高速,向西南进发,一路向阳。</p> <p class="ql-block">穿过中梁山隧道,过九龙坡收费站,踏上成渝环线高速G93,就出重庆城了。</p> <p class="ql-block">外环江津长江大桥,雨雾中的桥塔高高耸立,一根根拉索自塔顶沿塔身均衡排列,犹如一把巨大的竖琴,迷蒙又梦幻。</p> <p class="ql-block">过江津塘河,就入川了,进入了四川合江境内。</p> <p class="ql-block">过合江长江一桥、长江二桥。</p> <p class="ql-block">进入宜宾之东的江安县,一路竹林连绵。闻名遐迩的蜀南竹海就位于江安、长宁两县交界处,故江安县享有“中国竹海故都”之称。江安李在川渝地区家喻户晓。我们在江安服务区稍作休息。</p> <p class="ql-block">离开江安服务区不久,换道遂宜毕高速S41,换道宜宾绕城高速南段SQ,换道宜宾绕城高速S4(成宜昭高速),驶上了去云南昭通的大道。</p> <p class="ql-block">进入宜宾市叙州区大山连绵,开始穿越隧道,青龙咀隧道为宜宾往筠连方向的第1个隧道。第5个隧道名叫“云南坡”,却在四川高县境内,感觉怪异。</p> <p class="ql-block">宋江河特大桥,看着唯美的流线型桥身,宛若一条巨龙蜿蜒在大河之上大山之间,似乎要蓄势腾飞。据说此桥的贯通使高县、筠连县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筠连服务区吃午饭。筠连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川滇结合部,为南丝绸之路上重要驿站,出川入滇门户,自古商贸繁荣,五尺古道上马帮、背帮、挑夫络绎,客栈、茶肆、饭店兴隆。</p> <p class="ql-block">筠连境内的每一个隧道口,都打着“天下谁人不识筠”的广告语,它化用唐代诗人高适的名句“天下谁人不识君”。好奇之下问度娘:得知广告语出自一首歌词;得知筠连红茶、苦丁茶、水粉、黄牛为其特产,筠连是川红之乡。</p> <p class="ql-block">一出高丰隧道,就进入云南昭通彝良县境内。尖山子服务区,踏上宜昭高速S14,我们没有停留。</p> <p class="ql-block">宜昭高速S14,在云贵高原北麓的乌蒙山中穿行。乌蒙山是滇东高原最大的一列山地,跨越滇黔两省边缘地带,东北-西南走向,山势挺拔陡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长约250千米,平均海拔约2500米。</p> <p class="ql-block">过海管段换道毕昭高速S10,一下就蓝天白云,阳光明媚了。我们瞬间雀跃,心情大好。</p> <p class="ql-block">停留海子停车区,感受一下彩云之南的暖阳,心中春暖花开。</p> <p class="ql-block">沿着毕昭高速S10,迎着早春的暖阳,穿越崇山峻岭,向目的地昭通市进发。</p> <p class="ql-block">高速公路逢山开隧,隧道群隧隧连连。</p> <p class="ql-block">过彝良服务区。彝良县乌蒙山脉地段,地势高差起伏,沟谷纵横狭长,高速公路遇沟谷架桥而过。</p> <p class="ql-block">毕昭高速公路青山隧道、石板地隧道群…在乌蒙山中开凿出一条螺旋形的盘山特长隧道,炫酷又刺激!</p> <p class="ql-block">从度娘得知:沿青山隧道~上寨大桥~双树子隧道~流沙坡中桥~包谷山隧道~炉房沟大桥,毕昭高速在乌蒙山脉中形成了一个最大高差达156.9米的360°螺旋展线布线,被称为系在乌蒙大山之间的“蝴蝶结”。</p> <p class="ql-block">过炉房沟大桥,隧道成串,几分钟的时间里,在隧道中钻进钻出。</p> <p class="ql-block">进入盘河河谷,手机显示我们已进入昭通市昭阳区,前方的高山峻岭,为昭通城最后一道屏障,盘河隧道穿岭而过后,就是一马平川的昭鲁坝子。</p> <p class="ql-block">在北闸立交换道银昆高速G85,往昭通北而去,白坡塘收费站下道。</p> <p class="ql-block">15时34分,我们奔进昭通市,行程500余公里,耗时7个多小时。昭通古称朱提,位于滇东北部的乌蒙山区腹地,自古是中原地区通往云南的必经之地,是历代中原王朝经营云南的前哨阵地。曾创造了灿烂的朱提文化。</p> <p class="ql-block">我们直奔昭通古城,从古城北门趣马门进,到辕门口。趣马门为牌坊式城门;辕门口是昭通古城东南西北中轴线的中心,是全城的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辕门口广场上塑有滇军六十军的大型石刻群雕,正面基座上刻着“共赴国难”四个烫金大字,其余三面铭刻着在台儿庄战役中昭通籍3453位阵亡将士的名字。据说辕门口是当年滇军六十军举行抗日出征仪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辕门口东的昭通镇署衙门,只空余一道门面了。</p> <p class="ql-block">辕门口北有新建的乾泰钟楼。一老者坐在钟楼前石狮旁,怀抱阮而弹:琴音轻绵清脆,如风中铃铎,清沉而旷远,古思悠悠;琴音明亮铿锵,犹敲击玉磬,流畅而明快…嘈杂喧嚣的闹市在老者的手指下吟猱余韵,袅袅琴音洋洋盈耳。</p> <p class="ql-block">辕门口西侧新建有“得天独厚”石牌坊,彰显着古城的“人杰地灵”。</p> <p class="ql-block">据说历史上的昭通古城曾遍布清代各地会馆,是远近闻名的“会馆之都”。我们寻访以辕门口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主街,不见会馆踪迹。主街上的建筑早已改头换面,综合了明清、民国、西洋的建筑风格,感觉异样而另类。</p> <p class="ql-block">冷清的小巷里,依稀残存着旧时光的印记。古城中的遗存实在太少了。</p> <p class="ql-block">姜亮夫故居,为一四合院,始建于晚清,土木搭梁式结构,现存正堂、东厢房、耳房、厨房、天井等,为姜亮夫父母居住地。</p> <p class="ql-block">姜亮夫,著名国学大师,著名的楚辞学、敦煌学、历史文献学家、教育家。</p> <p class="ql-block">过街楼,在怀远街与云兴街之间并连通两街。过街楼、云兴街,因“云南王”龙云而声名远播。它修建于民国二十四年间,龙云、卢汉在明清时的马王庙和辕街上分别建成了一楼一底的西式过街楼,北边是龙云的,南边是卢汉的。</p> <p class="ql-block">云兴街的尽头就是古城的东门—抚镇门,城楼和城门都是重建的。据说昭通古城的城楼和城墙毁于1954年。</p> <p class="ql-block">箭道广场上的弓箭雕塑,没有激弦发矢的剑拔弩张之气势,直指苍穹的是弓臂,其中之道令人深思。</p> <p class="ql-block">箭道广场北面是昭通古玩城,雕梁画栋的戏楼面朝广场,戏楼下是地摊古玩交易市场。</p> <p class="ql-block">辕门口西面的一条小街,建在陡坡之上,称陡街。街面用青石条镶嵌,两旁的房子中西合璧,底楼门面为统一的圆拱式法式建筑风格,彰显着洋气。热闹的陡街是古城最繁华的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陡街与西街之间横亘着一条公路,有地下通道相连。西街既是商业街,又是当地古城人的居所,有老年人在街边梧桐树下下棋打牌,卖水果的把上市的草莓一篮一篮的摆满街边。西街最繁华的地段在洋人街。</p> <p class="ql-block">西街的尽头为古城的西门——济川门,牌坊式城门。昭通古城有四座城门,我们去了三座,南门未去。</p> <p class="ql-block">崇义街,是古城中最热闹的好吃街。街道两边铺面门前支起帐蓬、搭上遮阳伞、竖起菜名招牌,在各自门前做生意;街面中央推车、架子排成长龙,占道经营五花八门的小吃…整条街烟熏火燎,香气四溢,充满市井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古城之夜,很冷清。昭通是我们开启彩云之南旅程的第一站,在我们的旅游攻略中只是一个行程歇息地,没有惊艳,也没有遗憾。风景都在路上,向阳而来,“我见青山多妩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