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达川区教育局发布2023年学校安全第2号预警——预防学生欺凌、校园暴力、未成年人被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其中涉及家长的内容如下,一起来看看!</p> 01 预防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 <p class="ql-block"> (一)加强教育</p><p class="ql-block"> 1.教育孩子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做到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弘扬公序良俗、传承中华美德。</p><p class="ql-block"> 2.教育孩子敢于向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说不,并学会必要的自我防护技能。</p><p class="ql-block"> 3.要让孩子知晓基本的法律边界和行为底线,知道参与学生欺凌或实施暴力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养成遵规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p><p class="ql-block"> 4.要给予孩子更多家庭关爱、注重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关注孩子的心理负面情绪,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与子女有效的沟通交流技能,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增强家长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履行法定的安全教育和监管责任。</p> <p class="ql-block"> (二)严格管理</p><p class="ql-block"> 1.禁止孩子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p><p class="ql-block"> 2.发现孩子有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线索和苗头要认真核实,对有不良行为或暴力行为的,实施必要的教育、惩戒。</p><p class="ql-block"> 3.重点关注孩子上放学时段,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欺凌和暴力问题,要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及时干预,震慑犯罪。</p> 02 预防未成年人被性侵 <p class="ql-block"> (一)开展预防性侵安全教育1.加强警示教育,提高孩子自护意识和自救能力。</p><p class="ql-block"> 2.教育孩子特别是女生提高警觉,离家时告知父母出行情况,尽量避免外出独行。 </p><p class="ql-block"> 3.教育孩子牢记父母电话和报警电话,掌握基本安全常识,主动远离危险环境。</p> <p class="ql-block"> (二)切实履行家长监护责任</p><p class="ql-block"> 1.一旦发现孩子遭受性侵害,家长要立即报警。</p><p class="ql-block"> 2.家长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责任,特别是做好学生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要及时掌握孩子情况,特别是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时,要及时沟通,采取应对措施。</p> 03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p class="ql-block"> (一)加强教育</p><p class="ql-block"> 1.加强孩子思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p><p class="ql-block"> 2.使孩子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 (二)狠抓预防</p><p class="ql-block"> 1.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以下不良行为:</p><p class="ql-block"> (1)旷课、夜不归宿;</p><p class="ql-block"> (2)携带管制刀具;</p><p class="ql-block">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p><p class="ql-block">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p><p class="ql-block">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p><p class="ql-block">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p><p class="ql-block"> (7)观看或者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p><p class="ql-block">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p><p class="ql-block">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p><p class="ql-block"> (10)对有上述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要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p><p class="ql-block"> 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未成年人离家出走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p> ⚠️重要提示 <p class="ql-block"> 预防学生欺凌、校园暴力、未成年人被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工作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务必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监护责任,保持警惕,切实履行监护职责,让我们用爱助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