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旧年,谭先生给我寄过一本《田野中国学研究论纲一一一基于浦市田野的学术反思》,其时,老夫以拙文《一头辛勤耕耘在田野的拓荒牛一一一谭必友教授印象及其<田野中国学研究论纲>读后感》与之神交。这不,才过去半年多,又收到他的力作《田野中国学先驱:严如熤传》,浏览之余,有种不吐不快之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讲实话,我原先真不知严如熤其人。前几年,在关注谭先生的田野学术活动后,才晓得湖南溆浦还出过这么一个重要人物,可谓孤陋寡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读罢传记,感觉这个被道光帝称为"天下第一疆吏”的严如熤 ,确实值得一书。为此,谭先生经过多年的田野调研,资料累积,终于推出了这部专著,可喜,可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反复拜读揣摩后,感觉这个传记有以下几个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是写作形式的创新。人物传记的写法,一般是介绍对象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经历。末尾,再总述一下人物的功绩和成败,并在记述成长经历的同时,加入一些议论。简言之,即史论结合,以史为主。谭先生却不用这种传统写法,而是一反常态,把严如煜在人生各个阶段的生活、学习、工作,通过一桩桩事件表现出来,然后透过事实,去反映对象的人生轨迹、历史贡献、性格特点及喜怒哀乐等,简言之,即史论结合,以论为主。事中含议,议中含事,史论结合,恰到好处。虽不是演绎严如熤的传奇一生,却又演绎了他的人生。虽不是演绎他的智慧人生,却又反映了他的智慧人生。有一书在手,就想一口气读完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未阅读之前,我以为谭先生是因为年代久远,资料欠缺,才用这种写法。但看完全书便知,这是谭先生有意为之。即以严如熤所开展的田野调查为主线,演绎他田野调查的经历和成果,这样的安排,既突出了中心思想,又达到了写作的初衷。这显然是一部有特色的好书。期盼这一研究成果,能得到相关部门和业内读者的关注。毕竟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其影响力会通过各种方式渗透扩散,它的社会价值也将会逐步体现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是内容充实,可读性强。像严如熤这样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其人生经历的人事浩如烟海,如按传统方法记述他在人生各个阶段的所作所为,估计没有百万字拿不下来。而眼前这部传记,仅用 26万字的笔墨,就基本将严如熤的人生轨迹勾勒得明明白白 。其所涉及人物事件之多之详之细,简直让人目不暇接。且书中所列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逻辑联系交待得清清楚楚,让人读起来感到轻松而不至乏味,甚至有种读引人入胜的故事之感,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是行文流畅,用词贴切。一个人的语言文字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能力,是凭谭先生嗜书如命的长年苦读,勤于笔耕的坚持写作以及扎实的哲学功底等综合素质决定的。这个可不是我随口讲的,从我与谭先生共事时起,我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常常会为一个词的表达而反复推敲,有时遇到自己掐不准的词时,还会在朋友圈征求意见,其治学态度之严谨,由此可见一斑。正因为此,我们才可读到这么一本行文流畅,用词贴切,把握适度的好书阅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总之,这本传记客观地评价了严如熤在田野中国学中的历史地位,肯定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从事田野调查研究较为系统的学者;他也是较为完整的记录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记录者;他对中国战争思想史的研究有着独特的贡献;从中国经世致用的思想史来看,严如熤也占据着一定的位置,他是清代第一个将经世致用理论与实践完美统一之人;他创立了田野调查研究的中国古代范式,而这个范式比西方来得还早,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本书的问世,不仅有助于中国传统田野思想文化的传承。同时,对有志于研究中国传统田野学术思想史的同仁,提供了一本难得的参考文献。这是谭先生在田野中国研究领域的又一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到谭先生对田野中国学研究的贡献,时间还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当时,我们在一个教研室相处,研究过同一课题。他主持编辑过近600多万字的五部大型文集《中国湘鄂渝黔边区研究》,其时,我曾帮他组稿。后来,在他的启发帮助下,我也编辑出版过《中国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研究》等4本书,由此看来,我与谭先生是有共识的。正如一首歌曲所唱的"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是最恰当不过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基于此,我认为谭先生田野中国学的研究或曰他在田野中国学研究领域的贡献,应该从他编辑上述大型文集时算起,从时间上划分就是他读博士之前的阶段。当时,他倡导成立了"吉首大学当代社会生活研究室"。以此为平台,推出了不少好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上面提到的《中国湘鄂渝黔边区研究》。这个文集中不仅有理论文章,同时,还有大量的田野调查报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的出版,开了把武陵山区作为整体加以研究之先河。现在,国家相关部门早已把武陵山区划为西部地区的贫困片加以扶持,眼下国内出现的武陵山区研究热,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谭先生早年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是正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谭先生到兰州大学读博,师从资深教授,我国著名民族学家杨建新先生。此间,其田野学术思想得到了质的提升。这个提升,具体可以从他发表的一系列论著体现出来。对此,我已在此前的文章中罗列,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系列成果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在苗疆读历史"的系列学术著作。如《古村社会变迁---一个话语群的分折实验》《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会的近代重构》和《田野中的文化逞现---穿越文化浸洗的廪嘎人歌舞研究》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不小反响。尤其是"话语群"概念的提出,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觉。总之,不管新概念的提出也好,登上畅销书排行也罢,谭先生在此阶段的田野调查研究,已进入新阶段,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博士毕业后,谭先生田野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基于田野实践基地上的田野调查及理论提升。此间,他曾在中南民大民族学系任教,后调入湖南师大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中心任主任,近几年又同时在东北大学满学研究院(秦皇岛分校)就职。此阶段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把旧时号称为"小南京"的湘西4大名镇之一的浦市镇作为田野调查的基地,进行了系统的持续的田野学术研究并出版了浦市文化研究丛书《浦市龙舟赛》、《我在浦市读女神》、《浦市文化研究:田野中国学学步集》、《田野中国学研究论纲-----基于浦市田野的学术反思》和《田野中国学先驱:严如熤传》等5部专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术研究,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这个服务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谭先生及其团队在浦市的田野调查研究,可以说做到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双赢。这个不是我说了算,而是谭先生一行的研究在浦市确实是有一定影响的,他们把浦市作为田野调研的基地后,该地乃至整个泸溪呈出现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就能说明一切。当然,这不能全是谭先生及团队的功劳,但是,这些年来,他们在浦市投入的精力和取得的成果,对泸溪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谈到谭先生及其团队在田野中国学研究领域的贡献,不能不提他们倡导的"南亚田野""东南亚田野"。由谭先生倡导并主持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一带一路"联合培养博土学位项目,已正式运作。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与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已开始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南亚田野""东南亚田野"正持续发酵并彰显其生命力。眼下,他们的田野基地将由浦市古镇拓展到巴基斯坦的拉合尔、马来西亚的槟城、斯里兰卡的科伦坡三个"一带一路"城市。这三个基地分别代表三种文化:伊斯兰文化、多宗教融合的文化和佛教文化。他们将用田野中国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去开展"一带一路"的文化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术研究,各有千秋。谭先生的学术研究不是坐在屋子里冥思苦想,也不是那种纯理论的甲乙丙丁开中药舖,而是始终坚持在田野中国学视野下,立足于实践,立足于基地,坚持实践-认识-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对田野调查进行理论提升,然后,又用这个提升的理论去指导田野实践,如此循环往复,就可以把田野中国学的研究,不断推向新阶段。正因为此,谭先生及团队的学术根基就显得更扎实,路子也会走得更深远。</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吴善茂,1943.9一湖南省古丈县人,吉首大学退休教师 ,现居京)</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3年2月修改于石景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