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包含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广义的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物质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美篇》系列仅介绍《物质遗产》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截至2021年7月30日,世界遗产总数达到1153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869项,世界自然遗产213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39项。这些遗产分布在世界167个国家。目前,中国已有56项“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8项(包含6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中名列第二位,仅次于拥有58项遗产的意大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近日,中宣部“国家文化记忆和传承”中国的世界遗产记录传播项目《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系列纪录片已在央视播出。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不仅涌动着五千年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更潜藏着古老的文化瑰宝与悠久的人类遗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我喜欢旅游,喜欢瑰丽多彩的“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更喜欢《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为《中国的世界遗产》欢呼雀跃!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56项“世界遗产”,成为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中名列前茅,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在以往几十年的生活历程中,我有幸到访过中国56项“世界遗产”中的39项,这些《人类的记忆》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是激励和支撑我要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发掘平凡生活中的“美”,以饱满的感恩之心珍惜和热爱当下的美好生活”! 让我们怀着一刻无比崇敬的心,去追寻人类祖先的远古足迹,好不吝啬的放飞您的心情,去亲吻“祖国母亲”的温暖肌肤,去饱览“大美中国”的绚丽美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接下来,我将以《美篇》为载体,每集《美篇》拟介绍十个“中国的世界遗产”,试图以这种形式,留住我这些过往的美好记忆。至于那些尚未去过的“遗产”,待我看过之后再用《美篇》补齐。由于几十年前,当时尚无数码相机和录像器材,我只在这些“遗产”面前,留下了几张泛黄的老照片,没办法,现在只好用手头的数码相机翻拍一下,质量大打折扣,但丝毫不影响我想要留住这段美好记忆的兴趣及动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本集《美篇》内容包含:4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和6项《世界文化遗产》。</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本集总共有100张图片,还有31800余字的文字介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一、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又名复合遗产或混合遗产,是同时具备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条件者。早期复合遗产的登录名单当中,有先被登录为自然遗产或文化遗产,之后也被评价为另一种遗产,因而成为复合遗产。依据《世界遗产公约》之主旨,复合遗产是指兼具自然与文化之美的代表。世界遗产公约的一大特色在于过去被认为是分立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开始被视为相互依存的遗产并一起进行保存工作。这是将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者的价值合而为一。而这样的概念也反映在复合遗产的概念之上。“泰山”就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先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泰山承载着丰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体上既有寺庙、宫、观等古建筑群29处,古遗址128处,有大小碑碣、摩崖石刻2000余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1982年,泰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7年12月,“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泰山的评价是:近两千年来,庄严神圣的泰山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我曾于1994年5月30日、2000年11月15日、2001年8月19日、2010年1月11日等多次登临这座神圣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泰山》。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1 山东省《泰山风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 “红门登山路”下起红门,上至南天门,为泰山的中轴线。古代帝王登封泰山,大多是沿这条路线盘桓而上,所以称为“御道”;善男信女朝山进香也是沿着这条路见庙就拜,所以又称为“神道”。七千级台阶可直达岱顶,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题刻,又使之成为一条“古诗之路”、“书法之路”。从一天门离开人间闹市,一路攀登,经中天门,到达南天门,进入天庭仙界,所以这条路又是一条“通天之路”。主要景点:红门宫、万仙楼、斗母宫、经石峪、柏洞、壶天阁、回马岭、中天门快活三里、云步桥、五大夫松、朝阳洞、对松山、十八盘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2 泰山《孔子登临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孔子登临处,位于“一天门”北,为四柱三门式跨道石坊,古藤掩映,典雅端庄,明嘉靖三十九年 (公元1560年)始建。石坊两侧分立两碑,东为明嘉靖间济南府同知翟涛题“登高必自”碑,西为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题“第一山”碑。北侧为两柱单门的“天阶”坊。孔子登临处额题“孔子登临处”五个大字,柱联曰:“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 泰山《一天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一天门”石坊,位于“红门宫”南的盘道上,明代始建,参政龙光题额,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重建,巡抚都察院李树德题额“一天门”。两侧有明代人题“天下奇观”及“盘路起工处”大字碑。岱宗坊是泰山的山门,一天门则是攀登天梯的开始,人们由人间已渐渐进入天堂。</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4 泰山《中天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中天门”是泰山登山东、西两路的交汇点,也是盘山公路终点。此处为登顶半程,上下必经之地。中天门建于清,为两柱单门式石坊。泰山古时多虎,古人在坊北建庙祀“黑虎神”,现庙内塑财神赵公元帅执鞭跨虎,东为仿古茶楼,西南为中溪宾馆,西北为中天门索道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中天门身处峡谷,周围景色壮美,峻岭阔谷,楼阁簇拥。东有“中溪山”突兀俏丽,可观日出,望晚霞;西有“凤凰岭”蜿蜓伸展,可远眺傲徕雄姿,俯视城廓新貌。伫立坊下,北瞻巍巍岱峰,众山拱立,林茂泉飞,缆车凌空,天然成画。游人经过下半段的山途跋涉,至此已升“中天”,无不心旷神怡。</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5 泰山《南天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南天门”又名三天门,位于“十八盘”尽头,是登山盘道顶端,座落在飞龙岩和翔凤岭之间的山口上。由下仰视,犹如天上宫阙,是登上泰山顶的门户。创建于元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明清多次重修,建国后又翻修两次,建筑保持了清代的风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南天门以上是“岱顶”,面积0.6平方公里。在泰山的整体空间布局中,岱顶是“天庭仙界”,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就是在岱顶筑坛祭天,以期实现天人沟通,祈求国泰民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云海玉盘、黄河金带”为泰山四大奇观,此外,还有佛光、雾淞、雨凇等自然景观。主要景点:南天门、天街、碧霞祠、唐摩崖、玉皇顶、无字碑、日观峰、瞻鲁台、仙人桥、月观峰、丈人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6 泰山《万仙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万仙楼,位于泰山中麓红门宫北,又名望仙楼。是跨道门楼式建筑,明万历年间(公元1620年)创建,保存了清代建筑风格。原供祀王母,后来祀奉碧霞元君。相传“万仙楼”是泰山群仙聚会、议事讲经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7 泰山《经石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经石峪,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有岔路盘道相通,过“漱玉桥”、高山流水亭、“神聆桥”即至。经石峪又名《泰山佛说金刚经》,摩崖石刻,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年5月~559年12月),刻于泰山斗母宫东此一公里山谷之溪床上。字径50厘米,字体介于隶楷之间,据民国初拓本计,存960余字,是现存摩崖石刻中规模空前的巨制。通篇文字气势磅礴,其优游自如、从容不迫之仪态,若具仙姿;其用笔圆润可人,包融篆隶而妙化为楷,结构舒博壮健,颇含浑穆宽阔之趣。</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8 泰山《柏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泰山“柏洞”,位于“斗母宫”北面,盘道两侧山崖上布满古柏,连绵上千米,使人犹如进入了一个由柏树组成的隧道之中。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张玢立石,上题“柏洞”二字,遂成地名。酷暑炎夏,游人至此,顿觉清风拂面,凉爽宜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9 泰山《回马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回马岭,位于泰山登山中路的中段,“壶天阁”之上,中天门之下,海拔800米,古名石关、瑞仙岩。这里山重水复,峰回路转,景色十分优美。现有石坊一座,额刻“回马岭”三字,东西崖勒刻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回马岭》诗三首,是泰山风景区著名景点。关于“回马岭”之名的来历,历来众说纷纭,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10 泰山《斩云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斩云剑,位于泰山“增福庙”往上有巨石挺立,似剑凌空,上刻“斩云剑”。这把利剑既不是山神开仙的赐与,也不是能工巧匠的杰作,而是该处的特殊地貌环境以及气象变化而引起的。巨石及周围的岩石则是一种条带状角闪斜长片麻岩,呈绿灰色,主要由斜长石、石英及角闪石等矿物所组成。由于片麻节理发育,容易被风化剥蚀,加上岩石发育两组不同方向的垂直节理,在长期风化剥蚀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板状岩块,尔后又受球状风化的影响,失去了原来的棱角,逐渐形成这个类似剑状的奇石。</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11 泰山《岱宗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岱宗坊”为泰山的山门,是一跨道石坊,登泰山由此开始,明嘉靖年间建。岱宗坊建在台基上,四柱三门式石坊,造型粗犷、简洁,额题篆书“岱宗坊”三个金色大字,有标志导向作用。清雍八年(公元1730年)间重修。石坊前有雍正九年《重修泰山上谕碑》和《泰山记碑》东西相峙。</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12 岱庙《正阳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岱庙,旧称“东狱庙”或“泰山行宫”。位于泰安市区北,泰山南麓。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之载。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进行增修,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再次进行扩建。据《重修泰岳庙记碑》所载,时有“殿、寝、堂、阖、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八百一十又三楹。”金代部分建筑被毁,元时又有增修,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庙内大部分建筑遭到焚毁,清代再次修缮。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主要景点有:遥参亭、岱庙坊、正阳门、汉柏院、唐槐院、配天门、仁安门、东御座、镇山三宝、秦泰山刻石、天贶殿、天贶殿壁画、岱庙碑林、岱庙八景、后寝宫、铜亭、铁塔、厚载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13 岱庙《唐槐抱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唐槐,位于岱庙西“唐槐院”内,原树高大茂盛,蔽荫亩许,民国年间枯死。后人在枯槐内植新槐,今已扶疏郁茂,俗称“唐槐抱子”。树下有明万历年间甘一骥书“唐槐”大字碑,又有清康熙年间张鹏翮题《唐槐诗》碑。西面立有清乾隆帝亲笔题刻:“兔目当年李氏槐,枒槎老干倚春阶,何当绿叶生齐日,高枕羲皇梦亦佳。”</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14 岱庙《汉柏凌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岱庙的“汉柏院”内,有八角石栏水池,1961年建,可凭栏观赏汉柏翠影,因名影翠池。周围有古柏5株,传为汉武帝东封时所植。这5棵古柏距今已有21OO多年的历史了,如今扭结上耸,苍劲葱郁若虬龙蟠曲,虽已肤剥心枯,却新枝继生,古人誉为“汉柏凌寒”,为泰安八景之一。这个院中存有历代碑碣90余块,在炳灵门内南侧碑台上,“汉柏凌寒”碑高200厘米,宽74厘米,“汉柏凌寒”竖列4字,字径40厘米,行书,由著名书法家舒同题书,还有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四川巡抚张钦书写的“观海"大字碑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15 岱庙《“五岳独宗”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岱庙的“五岳独宗”碑,又叫《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立于宋大中样符六年六月(公元1013年)。碑高820厘米,宽215厘米,厚60 厘米,螭首龟趺。碑阳(正面)文34行,满行80字,凡2319字,字径5厘米,行书。额篆“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2行10字,字径15厘米。碑阴(背面)刻明人张允济和王贤题“五岳独宗”4个大字,字径110厘米,正书,刻于583年之后的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此碑立于岱庙正阳门内西碑台上,形制雄伟,与岱庙《宣和重修泰岳庙碑》并称岱庙二大丰碑。铭文已残缺921字。“五岳独宗”的“宗”是祖庙、宗庙,泰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先祖圣地,是祖宗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黄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光。黄山代表景观有“五绝三瀑”,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黄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奇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0年12月,“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1995年6月26日,登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黄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1 安徽省“黄山风景区”《光明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光明顶是黄山的主峰之一,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41米,为黄山第二高峰。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光明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1955年其遗址上建有黄山气象站。由于地势平坦,所以是“黄山看日出、日落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照片的背景是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和黄山第三高峰“天都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2 黄山《迎客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迎客松”在黄山玉屏楼右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0.75米,枝下高2.5米,树龄至少已有1300年,黄山“四绝”之一。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姿态优美,雍容大度,挥展双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来黄山游览。游客到此,顿时游兴倍增,纷纷摄影留念,引以为幸。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从人民大会堂铁画《迎客松》至车站码头,都有它的身影。迎客松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3 黄山《迎客松周围的摩崖石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上一张照片上最醒目的摩崖石刻是朱德元帅题写的“风景如画”,还有不知道作者的“一览众山小”、“观止”等。此外,在迎客松周围有好多摩崖石刻,最大的一幅石刻是毛主席的“江山如此多娇”,是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中的诗句,有许多不知道作者的摩崖石刻,如“宇宙大观”、“云海奇观”、“黄山第一处”、“奇松怪石”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4 黄山《百步云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百步云梯,位于黄山的玉屏景区,在“莲花峰”西北麓的峭壁上。在“莲梗”不远处有两块巨石,一形如龟,一形如蛇,两石平行。在石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险峻陡峭的橙道从两石间穿过下行,从对面鳌鱼洞观看,磴道下临深渊,象靠在峭壁上的长梯,常有云雾缭绕,十分险要,这就是“百步云梯”。那龟蛇二石又恰在梯口,如同看守,故名“龟蛇守云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5 黄山《天都峰云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云雾中若隐若现的黄山“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为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直冲云霄,为黄山三大峰中最险峻者。因为四周雾气环绕,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天都峰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室外有石,象醉汉斜卧,名“仙人把洞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6 黄山《黄山温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黄山有温泉15处,其中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又名朱砂泉,有两个出入口。温泉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无硫,自唐代开发以来,享誉千年。温泉位于“紫石峰”南麓,汤泉溪北岸,海拔650米,温泉主泉泉口的平均温度为42.5℃,副泉泉口水温为41.1℃,水温还随气温、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温泉的流量原池昼夜最大流量为219.51吨,最小流量为145.23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和乐山大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历时约九十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气息浓郁,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山上多古迹、寺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96年12月,“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1996年10月8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峨眉山-乐山大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1 四川省乐山市《三江汇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乐山“三江汇流”是指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的交汇处,在乐山合流后,最后在宜宾汇入长江。“岷江”以“岷山导江”而得名,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大渡河”源头在川、青交界处的果洛山,从壤塘北部入四川,流经阿坝、甘孜、凉山、雅安等地,最后在乐山与岷江汇合,河长1062公里;“青衣江”主源为宝兴河,发源于邛崃山脉巴朗山与夹金山之间的蜀西营,流经宝兴在飞仙关处与天全河、荥经河汇合后,始称青衣江,经雅安、洪雅、夹江于乐山草鞋渡处汇入大渡河。</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2 《乐山大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景区的“九曲栈道”和“佛脚观光平台”重新开放。“乐山大佛”地处“凌云山”中部,凌云山海拔448米,周长约3.5公里,面积约0.6平方公里。山上茂林修竹终年葱茏,山下三江汇聚,享有西南山水之冠的美誉,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91年入选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3.3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乐山大佛”被世人称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这句话形象地概括出了乐山大佛气势磅礴的特点。大佛的嘴巴很长,足有33米。它的头高14.7米,肩宽24米,连眉毛都长得很长,竟然有5.6米。它的耳朵真是招风耳,整整有7米长,单是脖子也有3米长。它的脚板很宽,一边脚板就相当于两个 足球场呢!全身与兵马俑的一号俑坑差不多大。</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3.4 《乐山睡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了巨型“乐山睡佛”,又称“隐型睡佛”,位于乐山城侧的三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连襟而成,南北直线距离约1300余米,头南足北仰卧在三江之滨。巨型睡佛之“佛头”最为惟妙惟肖,乌尤山为“佛头”,景云亭如“睫毛”,山顶树冠各为“额、鼻、唇、颌”,富有神采;凌云山栖鸾、集凤两峰为“佛胸”,灵宝峰是其“腹和大腿”、就日峰是其“小腿”,东岩南坡则为其“腿”。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乐山大佛刚好位于乐山睡佛的心脏处,构成了“心即是佛”千古奇观。</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5 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山主峰《万佛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峨眉山金顶,也称华藏寺,位于峨眉山主峰上,海拔3099米。“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金佛是峨眉山的标志。峨眉山金顶始建于唐朝,屋顶为锡瓦所盖,元代时又被称为“银顶”。寺侧有卧云庵,内有饭堂和客房可供游客食宿。在金顶可观看峨眉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金顶与千佛顶、万佛顶相邻,万佛顶上亦有建筑,且有观光索道连接金顶与接引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四面十方普贤金像”矗立在金顶,是峨眉山的标志,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金佛。圣像是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通高48米(代表佛祖的48个愿望),由台座和十方普贤像组成。在蓝天的衬托下,佛像散发出令人震撼的光芒。十方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行愿的象征。“十方”意喻普贤的十大行愿,也是象征佛教中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意喻普贤无边的行愿能圆满十方三世诸佛和芸芸众生。普贤菩萨的十个头像分为三层,神态各异,代表了世人的十种心态。大象背上第一层为普贤菩萨的四头像和两面身;第二层为普贤菩萨四头像;高层为前后普贤菩萨头像。圣像下的台座内部,是一个佛中殿,供奉阿弥陀佛铜像,四周绕汉白玉雕佛像。</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武夷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还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拥有2527种植物物种,近5000种野生动物。武夷山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夷山崖墓群)、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2017年7月9日,江西铅山武夷山(北武夷山)“申遗”成功,成为“武夷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的扩展项目。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16年9月19日,登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武夷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1武夷山的灵魂——《九曲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九曲溪景区”始于武夷山星村镇“筏游码头”,止于九曲溪的终点——“一曲”溪畔的武夷宫。因景区内有九曲溪萦绕、贯穿景区而得名。九曲溪的源头来自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黄岗山。两岸植被良好,树绿竹翠,碧水长流。溪水流淌至武夷山市星村镇时,在景区群山中盘旋萦绕。它顺流而下,倒记数经九曲、八曲、七曲......最后到达一曲终点,汇入崇阳溪。全程9.5公里,直线距离仅5公里,曲率达1.9。乘筏顺水游览,约1.5小时,逆程筏游时,时间须加倍。这一段河道溪水澄碧清澈,傍山而流,穿涧而过,翠岚倒影,山回溪转,折复绕山,山溪相环,九折万状。宋朝名相李纲对此咏道:“武夷古洞天,奇峰三十六。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溪边列岩岫,倒影浸寒绿……”,诗句如实抒写了九曲溪景区的特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2 武夷山《九曲溪漂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九曲溪竹筏漂流”。古人对九曲溪的“溪号”,始于“武夷宫”附近为起点,被称作“一曲”,然后逆流而上,一直排到“星村”附近称“九曲”截止。但是,现代人的“九曲溪竹筏漂流”则是“倒行逆施”,从“九曲”开始,顺流而下到“一曲”截至,这样的漂流路线是随波逐流,更加轻松、快捷,号称是“中国最美的溪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历代文人骚客吟颂武夷诗中,最早全面概括描写武夷风貌的是朱熹的《九曲棹歌》。那时正值公元1184年,55岁的朱熹,陪同自己的好友辛弃疾游览武夷山胜景时写下的。在这个诗里面,对九曲的每一曲都做了精彩的描述。“棹”又作“櫂”,即船桨之意,“棹歌”就是舟子渔夫所唱的歌。朱熹这首用民间乐歌形式写的《九曲棹歌》,是对武夷山九曲溪的全景扫描,也是描绘九曲溪的一幅长卷佳作。朱熹的《九曲棹歌》共十首,于1188年刻于九曲溪各曲之畔的岩壁。第一首是小引,交代作“棹歌”的原因。“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这实际上是序诗,以便引出对武夷奇绝处的吟唱。《九曲棹歌》的其余九首,将在下面的九曲溪漂流中,每曲对应“吟唱”一首。需要说明的是:一曲至九曲的诗一般刻在各曲的起点上,现在,竹筏漂流是从九曲至一曲,九曲的诗则变成各曲的终点了。我们在体验了九曲溪竹筏漂流之后,每当您闲暇时再一次拜读“朱子”佳作时,曲曲美景历历在目,定会令您回味无穷。</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3 武夷山的标志性景点——《玉女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玉女峰是武夷山的标志性景点,海拔是313.1米,位于九曲溪二曲溪南,因其酷似亭亭玉立少女而得名。“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峰岩奇秀,俨然成为“武夷山水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4 《天游峰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天游峰景区,位于九曲溪的“六曲”溪北、地处风景区的中心,海拔408.8米,相对高度215米。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每当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之时,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风吹云荡,飘忽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登临峰巅,赏山水,望云海,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九霄云外天宫琼阁,故名“天游”。</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5 天游峰景区《天游峰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天游峰”为武夷第一险山,故有:来到武夷山,“不登天游,等于白游”之说,由此可见天游峰在武夷山中的重要地位。要想总览“武夷山九曲山水全景”,恐怕再也找不到比天游峰更佳的地方了,“天游峰顶”是一座绝好的观景大平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6 《桃源洞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桃源洞景区”位于武夷山“六曲”畔内,此地穷极幽深,石崖相倚成门,复履婉转而入,石桥下溪涧流水,内忽平旷,日月放生潭布列洞口,四面环山,桃林片片;田畴可一、二十亩,彷如陶渊明笔下之“世外桃源”,故得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7 《虎啸岩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虎啸岩景区”是武夷山屈指可数的佳境之一,面积17平方公里。所谓“虎啸”出于传说古时有仙人曾骑虎啸于岩上的典故。其实“虎啸”之声,来自岩上的一个巨洞,山风穿过洞口,就会发出近似虎啸之声。声小之时,只能穿耳闪过,宏亮之时,却可声传空谷,声震群山,令人毛骨悚然。</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8 《一线天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一线天,又称“一字天”,位于九曲溪二曲南面的一个幽邃的峡谷中。里面一座巍然挺立的巨石,长数百丈,高千仞,名“灵岩”。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毗邻的岩洞:左为灵岩洞,中为风洞,右为伏羲洞。从伏羲洞而入岩内,到了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这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一线天。</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9 一线天景区《风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伏羲洞中观赏一线天,沿石罅右行约数十步,就可以折入风洞。游人须手脚并用,侧身而过,洞内常可见到稀有的哺乳动物白蝙蝠,为游人平添一份奇趣。中间的风洞也通一线天,凉风从石罅中习习吹来,即使是盛暑时节到此,稍坐片刻,也会感到肌骨透凉,宛如一台巨大的天然空调。洞口石壁上的“风洞”二字,十分醒目,为宋徐自强所书。</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10 《水帘洞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水帘洞景区”位于武夷山的北面,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是武夷山最大的景区。水帘洞高宽约100多米,洞内比较宽敞,可容千人。洞前有两股清泉,从100多米高的岩顶飞泻而下,集成一泓深渊,渊水绿得深沉,似乎有神龙居中,故叫做“神龙池”。水大时如水管涌出,汹涌澎湃,水小时如白色玉带,随风飘洒。古人赞之:“赤壁千寻晴疑雨,明珠万颗画垂帘。”被誉为“山中最佳之景”。洞中还有三贤祠、三教堂和清微洞真观三座石建筑遗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11 《大红袍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大红袍景区”有被传为神茶的大红袍,有武夷山最大的寺庙——天心永乐禅寺。传说大红袍是仙鹤从蓬莱岛叼出来的种子遗落在武夷山上的这处悬崖上长成的。另有一种传说,从前天心寺和尚曾用这几株茶树上产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帝的病,皇帝将状元穿的红袍披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于是红袍将茶树染红了。该处山壁有“大红袍”三个朱红大字。大红袍枝叶密集,叶梢向上斜着伸展开去,叶子是宽椭圆形的,尖端向下垂,边缘则往里翻卷,叶子颜色深绿有光泽,若是新芽则带紫红色。每年早春茶树发芽的时候,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12 大红袍景区《大红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大红袍生长的地方海拔600多米,溪涧飞流,云雾缭绕,这里的土壤是由酸性岩石风化而成,所以很适合茶树生长。大红袍的树龄已逾千年,是武夷岩茶中的状元,现在九龙窠的绝壁上仅剩四株,极为名贵。大红袍由岩缝中渗出的泉水滋养着它们,因而不用施肥也生长茂盛。</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13 《武夷宫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武夷宫”又名会仙观、冲佑观、万年宫,坐落在大王峰的南麓,前临九曲溪口,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景区主要景观有:武夷山博物馆、三清殿、大王峰、幔亭峰、狮子峰、换骨岩、三姑石、宋街、朱熹纪念馆、柳永纪念馆等,是集自然景观、园林建筑、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景区。武夷宫现在是朱熹纪念馆,宫内有两株千年桂树,相传是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44年)李良佐建观时所栽。以后枯死一株,到了宋代,朱熹补种了一株。两株桂树龙盘蛇曲,被称为“桂花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14 武夷宫景区《宋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仿宋古街”,位于武夷山景区大王峰下武夷宫,全长300米,取南北向,有武夷宫、玉皇阁、彭祖山房、五铢钱庄、茶观、乡土寨、百家欢、岩顶香、仙姿馆、碧丹酒家等建筑,集茶文化、酒文化、旅游文化于一体。具有浓厚的宋代江南建筑风格。古街建筑有意识地运用门、窗、廊柱的空间为画框,借武夷山优美的风光组成一幅天然图画,便于观赏。还以花墙、云墙、漏窗、水面等为借景相互辉映。</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15 《武夷精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朱熹园”,也称“朱子文化博览园”,位于武夷山隐屏峰下,规模宏大。园内有重建的“武夷书院”、朱熹雕像等。其中武夷书院是朱熹园主体,由牌坊、三进殿等组成,牌坊上写着“武夷精舍”四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朱熹(公元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二、世界文化遗产(32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世界文化遗产”专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另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不同。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包括——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以及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的铭文、洞穴以及其综合体,例如中国的敦煌莫高窟;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例如中国的北京故宫;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例如中国的长城、秦始皇陵。文化遗产保护区包括:历史建筑、历史名城、重要考古遗址和有永久纪念价值的巨型雕塑及绘画作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 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北部,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1921年~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三枚人类牙齿化石,1929年,又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随后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周口店遗址背靠峰峦起伏的太行山脉,面临着广阔的华北平原,山前一条小河潺潺流过,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暖宜人,是50万年前北京猿人、10~20万年前新洞人、1~3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的地方。周口店遗址自1927年进行大规模系统发掘以来,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发掘出土代表40多个“北京人”的化石遗骸,10多万件石器,近200种动物化石及大量的用火遗迹等,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类化石宝库和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年代学、环境学及岩溶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13年8月16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1 北京市房山区,人类文明之脉源——《周口店猿人遗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说起人类文明的脉源,不得不说我们的祖先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周口店猿人遗址位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镇,背靠峰峦起伏的太行山脉,面临广阔的华北平原,山前一条小河潺潺流过,河的对岸就是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这里就是70~20万年前的“北京人”、20~1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3~1万年前山顶洞人曾经生活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发展演化的光辉历史,更蕴藏了我国近现代考古发掘的发展历程。遗址自1918年发现并开始发掘以来,共发现了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发掘出土代表40多个“北京人“的化石遗骸,上百种动物化石和大量的用火遗迹等,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类化石宝库和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环境学和岩溶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2 猿人遗址《猿人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猿人洞”是周口店遗址群中最著名的一处。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北京人遗址),位于周口店遗址内东端,原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俗称“猿人洞”,位于龙骨山的东北坡,是北京人头盖骨的出土点,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堆积层范围东西长140米,南北宽2~40米不等,厚40余米,共分13层)。北京人在这里断断续续生活了近50万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3 猿人遗址《山顶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山顶洞”位于龙骨山顶部,因此而得名。此处发现了三颗完整的头骨。周口店遗址第26地点(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周口店遗址内东端龙骨山山顶洞,第1地点的边界南面,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洞穴分为入口、上室、下室和下窨4个部分,上室为居住处,下室为墓地,洞口向北,高约4米,下宽约5米。上室在洞穴的东半部,南北宽约8米,东西长约14米。令人遗憾的是 “北京人”头盖骨已经丢失了。考古工作者为了保护遗址,在猿人洞、山顶洞、鸽子洞等遗址上方,遮盖了800多块防护板,避免风吹、日晒、雨淋对遗址造成的风化和侵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4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距北京市区约48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考古遗址,是“北京人”的发原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5 《现代猿、北京猿人和现代人的比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对比一下,古猿人,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①.前额:古猿前额低平向后倾斜,北京人前额低平,现代人前额平滑。②.眉脊骨:古猿粗壮,北京人较粗壮,现代人薄平。③.颧骨:古猿高突,北京人较为突出,现代人平滑。④.嘴部:古猿前伸,北京人微缩,现代人平整。⑤.下颏:古猿无下颏,北京人无明显下颏,现代人下颏明显。</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6 《人类的进化过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人类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早期猿人阶段:大约生存在300~150万年前,已具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②.晚期猿人阶段:大约距今200~30万年前,身体象人,脑量较大,可以制造较进步的旧石器,并开始使用火,如我国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③.早期智人(古人)阶段:距今10~20万年到5万年前,逐渐脱离猿的特征,而和现代人很接近,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大约4~5万年前,这时的人类的进化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在形态上已非常象现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现装饰物。如1933年发现的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此时原始宗教已经产生,已进入母系社会。</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共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座/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曾于2000年10月29日、2002年8月1日、2014年10月28日、2015年10月17日多次登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长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长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山海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处。“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属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境内。山海关长城全长26公里,主要包括:老龙头长城、南翼长城关城长城、北翼长城、角山长城、三道关长城及九门口长城等地段。老龙头长城是长城入海的端头部分,有“中华之魂”的盛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山海关城由关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和宁海城七大城堡构成,四周有长4769米、高11.6米、厚10余米的城墙,墙体高大坚实,气势宏伟。在东、西、南、北建有四个城门,城东南隅、东北隅建有角楼,城中间建有雄伟的钟鼓楼。整个卫城建筑规模宏伟,防御工程坚固。山海关是明代创建“卫所兵制”的产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对山海关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2 山海关《天下第一关》箭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冀辽在此分界。山海关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天下第一关”、“京师屏障,辽左咽喉”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山海关不仅仅是一座关隘,更是一个城池。山海关城周长约4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以及1350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明中期嘉靖年间,戚继光出任蓟州总兵,他在此加固关隘,增修敌楼,建设长城复线,特别是把陆上长城牵引入海,修建入海长城(即现在的老龙头),将山海关一带建成水陆两栖的全封闭防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3 山海关《兵部分司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兵部分司署,位于山海关广场上。在明代的历史上,兵部分司署的地位相当高,它是明王朝唯一在京城之外设立的军事机构,直属明朝兵部管辖。兵部分司署是古代的一个军事衙门,是军事与行政相结合的决策部门,全权负责山海关地区。自明朝的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设立“山海关兵部分司署”之后,至大明朝灭亡,200多年时间里,共有90位分司署主事在此办公。兵部分司署是典型的中式建筑风格,沿着中轴线主要是署门、垂花门、正堂、穿堂、中堂、寝房、书房,整个兵府占地1000余平方米,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兵部分司署的旧貌,而了解山海关的前世今生从这里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4 山海关《总兵府衙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山海关总兵府,坐落于山海关古城西北片区,以明代山海镇总兵府为主体,以总兵府周边十二生肖太岁院、大悲院、孔庙、关帝庙等富含历史文化积淀的人文构件为辅助。总兵府衙署是景区的核心,左右两侧由八套豪华四合院宾馆相拱卫,中间部分为衙署主体,由南至北分别为府前街、牌坊、影壁、大门、仪门、戒石坊、大堂、23任总兵祠堂等衙署建筑,最北侧为二堂、三堂文物保护遗址,遗址两侧为6座明末著名战役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5 山海关长城《老龙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老龙头长城”始建于明1381年,位于山海关以南4公里处,是明长城的东部入海处,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有“中华之魂”的盛誉。“老龙头长城”位于山海关城南4公里,总占地面积700亩,由入海石城(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靖虏一号敌台、王爱二号敌台、南海口关、澄海楼、宁海楼、宁海城及滨海城墙等部分组成。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而得名“老龙头”。其中,澄海楼上有明朝大学士孙承宗所书“雄襟万里”和清乾隆帝所书“澄海楼”匾额,楼壁镶嵌有数块历史名人手书的卧碑,楼内陈列着老龙头附近出土的文物。宁海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明代军营,城内有兵营区——龙武营,武官府邸——守备署、把总署,祭祀先驱将领的显功祠,以及请神护佑的龙王庙和关帝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登上老龙头,面对波涛汹涌、云水苍茫的大海,游客可以尽览“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壮观美景,产生无穷的遐想,是海上观日出的绝好去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6 老龙头《宁海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宁海城在入海石城北,是山海关老龙头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明代军营。梯形总长899米。其右建有“把总署”,其左建有“龙武营”房,还有祭祀先驱将领的显功祠,和请神仙护佑的龙王庙和关帝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山海关老龙头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开国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都多次亲临老龙头,特别是乾隆皇帝4次来此登楼观海,留下了大量诗文墨宝。作为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老龙头在时代的变迁中书写了一部沧桑的历史,为爱国主义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完整保存的古迹也具有独特的考古价值。同时,初建立时独特的建筑方法,也曾被载入建筑史册。</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7 老龙头《澄海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老龙头最为著名的建筑当属有“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之称的澄海楼。澄海楼高14.5米,面宽15.68米,进深12米。楼分二层,砖木结构,歇山重檐瓦顶。楼上有一块匾额:“雄襟万里”为明代大学士孙承宗所题,另外一块匾额“元气混茫”和一副楹联“日光用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都是清代乾隆皇帝御笔亲题。澄海楼两侧的墙壁上还镶着多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几位帝王和众多文人学士登楼时所吟诵的诗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登上老龙头的澄海楼俯身下望“入海石城”吞吐海浪,激起飞涛如雪;极目远眺,海天一色,巨浪奔涌,气吞海岳,使人心襟大开,豪情满怀。更为奇特的是,有时海面上风号雷吼,浊浪排空,岸上风声阵阵,木摇草伏,而登上澄海楼观海的人却静寂不觉,这便是名闻古今的“海亭风静”胜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澄海楼前有一通古碑,高2.65米,宽0.7米,上面有“天开海岳”四个赫然大字,字体浑厚古朴,遒劲苍郁,将老龙头一带海阔天高、山岩耸峙的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8 老龙头《御碑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御碑亭始建于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亭为重檐四角亭,上饰黄色琉璃瓦,亭内御碑刻诗为乾隆八年、十九年所题三首长诗。1900年亭、碑被毁,1992年重建。亭内御碑题字“淑碑”,据说乾隆本来是题写“御碑”,但是心中想念淑妃,手不由自主的写了“淑碑”。御碑亭外,立有许多石碑,这些石碑镌刻着文人墨客被老龙头磅礴气势所震撼而留下的诗章辞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9 山海关《孟姜女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孟姜女庙又称贞女祠,位于山海关城东约6公里的望夫石村北凤凰山小丘陵之巅,始建于宋代以前,明万历年间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主事张栋重修。孟姜女庙的修建,是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产物。庙宇前有108级台阶直通庙门。庙院的左侧有一座钟楼,内悬古钟一口,右侧为正殿和后殿。正殿三间,中塑孟姜女彩像一尊,她身穿素衣,满面愁容凝望大海;左右侍有童男童女,一个捧着包袱,一个提着雨伞。塑像后的墙壁上绘有“姜坟雁阵”壁画。塑像两侧悬有一付对联,据传为文天祥所作:“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殿内悬有“万古留芳”匾和两侧壁上镶有碑刻,其中有乾隆、嘉庆、道光题词。殿外的廊柱上,挂有一副耐人寻味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hǎi shuǐ cháo ,zhāo zhāo cháo,zhāo cháo zhāo luò;fú yún zhǎng,cháng cháng zhǎng,cháng zhǎng cháng xiāo。)表面看虽是文字游戏,却包含着人生哲理,让后人产生无限遐想,从中可见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内涵。后殿原供观音,殿后有“望夫石”,石上有坑,传为孟姜女望夫足迹。旁有石台,台后有振衣亭,为孟姜女梳妆更衣处。庙东南4公里渤海中有两块礁石,传为孟姜女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0 孟姜女庙《望夫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望夫石”是天然生成的几块巨石,“望夫石”三个大字是由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山海关管关通判白辉所题。在“望夫石”北侧的石头上有一首乾隆题诗,为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冬,皇帝自东北祭祖归来,祭拜贞女祠时的御题。现在的“望夫石”,已不在代表分离和痛苦,而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成为了恋人之间表达忠诚、寄托美好愿望的最佳地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1 北京《八达岭山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进得山门,你可以向左走,也可以向右走,两边都可以游览长城。据说右边走可以到达长城的最高处。八达岭长城的长度不是很长,从登城口往北走是一条道路,也是惯例道路,到北八楼就到了折返点,能够原路回来,然后途经登城口走南线。也可以从北八楼一路向下,便是后山停车场。和司马台长城,金山岭长城比较一下,八达岭长城温和了许多。悉数走完八达岭长城需要4个小时。</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2 北京《八达岭长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八达岭饭店和由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3 北京《居庸关长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居庸关长城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位于昌平区城以北20千米的峡谷中,两旁山峦重叠,树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色瑰丽,远在800年前的金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居庸关是从北面进入北京的门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居庸关的中心还保存着一个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台“云台”。在元朝时,台上建有三座石塔,于元末明初被毁。三塔被毁后,在此台上又建一院“泰安寺”,此寺于清康熙年间被火焚毁,只剩下这个基座——云台。云台的券门内,石壁上雕刻有四大天王像,姿态传神;还刻有梵文、藏文、蒙文、维吾尔文、西夏文、汉文六种文字组成的佛经。现存的居庸关城内外还有衙署、庙宇、儒学等各种相关建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4 嘉峪关长城《嘉峪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嘉峪关长城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隅,因建于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朝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建于1372年。关城平面呈梯形,面积33500余平方米,城墙总长733米,高11.7米。城楼东、西对称,面阔三间,周围有廊,三层歇山顶高17米,气势雄伟。关城四隅有角楼,高两层,形如碉堡。登关楼远望,塞外风光尽收眼底。</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5 嘉峪关长城《光化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光化楼”建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由时任肃州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光化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精雕细刻,五彩装成。楼阁第一层为砖木结构,第二、三层是木结构榫卯咬合而成。虽然经历了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但它仍巍然屹立于关城之上,尽显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和精妙。“光化楼”下即为内城东门,门额上刻“光化门”三字,面向东方,表示旭日东升,瑞气普照大地。门洞由自黑山开采的石条铺成。</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16 嘉峪关长城《文昌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文昌阁,道教宫观,位于嘉峪关东瓮城外,亦称文昌殿。相传创建于明代,清道光二年(公元1882年)曾重建。上下两层,重檐歇山顶,上层有花格门窗,四周施廊,朱漆木柱环绕,木刻花栏围之,下层回廊环绕,并建木梯,可登上层。该阁总建筑面积一百余平方米,为旧时祭祀文昌神之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17 嘉峪关长城《游击将军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初建于明隆庆年间,后来成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现在的建筑是1987年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恢复修建的,为两院三厅四合院式,占地面积为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808平方米。在嘉峪关古代军事史上,游击将军府不但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而且是朝廷统治地方、检查商旅使者往来、联系西域和中亚及各少数民族的枢纽机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陈列分为两个部分。前院以议事厅为中心,着重展示古代游击将军及文武-指挥御敌、签发关文等情景。后院是游击将军及家眷生活的场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游击将军及其家眷的生活场面。陈列形式既朴实又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趣味性,使其成为参观、游览嘉峪关的一处亮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18 嘉峪关长城《一块砖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的檐台上,长年放置着一块砖。据说,这块砖放在那里已经有几百年了,可望而不可取,也没人敢动它,成为游人参观的一大景点,因为这块砖叫“定城砖”,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当年修建嘉峪关长城时,因为明朝的工程管理比较严格,对工程的预算,有一套严格的监督和审查程序,以防止有人虚报材料,从中牟利。当时有位著名建筑师叫易开占,他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对工作一丝不苟,所以被委派负责长城工程的技术工作。有易开占这样的技术能手,朝廷派驻的监事官很难钻空子中饱私囊,于是对他心生不满,所以就想找个机会整整易开占。修筑嘉峪关前,监事官给易开占提出了一个极为苛刻的要求:修嘉峪关长城所用的砖,一块不能多,一块不能少。这显然是在为难易开占,但易开占接受了这个挑战,他通过精密的计算,得出了嘉峪关这一段长城所需要的砖的数量。结果施工完成之后,大家一看,只多出一块砖来。监事官跑来质问易开占,为什么没达到他的要求。易开占告诉他,多出来的这块砖叫 “定城砖”,是神仙放在这儿的,不能动,如果动了的话,城墙就有可能倒塌。监事官不信,就上报朝廷参了易开占一本,说他预算数据有误。朝廷收到报告之后,反而嘉奖了易开占,而“定城砖”这件事儿也就传开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19 嘉峪关长城《嘉峪关长城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长城历史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原馆在嘉峪关市区,建成于1989年10月。新馆坐落在嘉峪关文物景区,建成于2003年5月1日,占地面积4523.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99平方米。主体建筑外形呈烽火台式,恰似烽燧相望,长城相连。内设7个展厅,以“伟大的长城”基本陈列为主体,分“春秋、战国长城”,“秦、汉长城”,“北魏、隋、唐、辽、金长城”,“明长城”四部分,集中国史学界、文物考古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长城研究成果于一体,将从战国直到明代,上下三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构筑史,作图表模型、文字版面、彩色图片形式浓缩在1,100多平方米的展厅空间中,既为长城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又使一般游人在短时间内,对中国长城在时间、空间演化上有一个整体、直观的了解。</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3.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12月,“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14年10月27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3.1 甘肃省敦煌市《敦煌莫高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492个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243个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3.2 莫高窟“第96窟”、莫高窟的标志——《九层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九层楼”是一个九层的窟檐,也叫“北大像”,此窟开凿于初唐(公元618~705年),正处在崖窟的中段,它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崖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原为四层,晚唐(公元874~879年)年间建成五层,宋初(公元966年)又重修,于1935年改建为九层楼,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3.3 莫高窟第一大坐佛——《弥勒大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九层楼”内有弥勒佛坐像,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高35.6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根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记载,这尊大佛为唐代武周证圣元年(公元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是佛国三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即释迦牟尼的“接班人”。大佛的制作方法为石胎泥塑,即在崖壁的石沙岩体上凿出佛像的大体形状,再用草泥垒塑、用麻泥细塑,最后着色而成。这尊大佛因多次重修,已非唐塑原貌,但仍不失雄伟壮观的气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3.4 莫高窟“第148窟”《释迦牟尼的涅槃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敦煌莫高窟的第148号洞窟是涅槃窟的代表。在长形券顶的洞窟主室中,释迦牟尼右卧于佛坛之上。“释迦牟尼的涅槃像”长14.7米,完成于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以前。“涅槃”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灭”或“灭寂”,即佛陀的肉身虽已入灭,但精神却达到了一种不生不死、永不轮回的境界。“涅槃”是佛教徒们追求的终极目标。由于涅槃像通常采用右胁横卧姿势,俗称为“卧佛”或“睡佛”。造像经过后代重修,但佛像衣褶的处理,线条流畅,还可以看到唐代彩塑的特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5 莫高窟“第16窟”——《三层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莫高窟第16窟,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公元851~867年)之间,窟主为晚唐河西都僧统吴和尚。该窟的上层为第365窟(七佛堂),顶层为第366窟,均为吴和尚独立开凿的系列洞窟,故此窟旧称“吴僧统窟”,也叫“吴和尚窟”。窟前倚崖统建三层木构窟檐(即“三层楼”),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道士王圆箓主持修建。此窟为莫高窟大型洞窟之一,覆斗形顶,中心设马蹄形佛坛,坛上存清代改修之宋塑一佛,二弟子,两协侍菩萨,四供养菩萨共九身塑像。佛坛西设背屏直触窟顶。四壁壁画为重层,表层为西夏所绘千佛,色彩单调、千佛一面、缺乏生机,晚期佛教艺术之衰落足见一斑。窟顶为西夏浮塑贴金的四龙团凤藻井,四坡为贴金棋格团花图案。甬道南壁有王道士为表其修三层楼之功德,而建造的木碑。举世闻名的敦煌“藏经洞”(莫高窟第17窟)即发现于此窟甬道北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6 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7 莫高窟《敦煌藏经洞陈列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敦煌藏经洞陈列馆”是利用原莫高窟下寺改建而成的,陈列着跟藏经洞有关的文物,包括流失到国外的敦煌遗书和绘画的复制品,以及藏经洞的发现和被劫掠的历史回顾,并且还有敦煌学的发展现状介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明清皇宫,是“北京故宫”与“沈阳故宫”的合称,分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和辽宁省沈阳市。其中,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 。北京故宫与沈阳故宫是明清两代中国帝王居住办公的场所。其中,北京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的典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北京故宫的皇宫建筑,是清王朝在中国东北地区创立和发展的见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87年12月“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沈阳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与“北京故宫”项目合并,合称“明清皇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02年8月3日、2014年5月9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明清皇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1 北京市《北京故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2 北京故宫《太和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太和殿”是紫禁城中的至尊金殿,即民间所谓皇宫中的“金銮宝殿”,这里是皇帝举行重大朝典之地。初建于明永乐年(15世纪初),后经数次灾毁和重建。明嘉靖朝改名“皇极殿”。满清建都北京后改为今名,蕴含天下和谐的宏旨。现在的太和殿是清康熙年重建并留存下来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3 北京故宫《中和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中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曾历经三次火灾,现存为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重建,殿初名“华盖殿”,后改“中极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始称“中和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4 北京故宫《保和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保和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初名“谨身殿”。明嘉靖年间,曾遭火灾,重修后改称为“建极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改为保和殿,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以保持宇内的和谐,才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保和殿匾额“皇建有极”匾,为乾隆御笔。典出:箕子《洪范》“皇建其有极”。保和殿内悬挂对联:“祖训昭垂,我后嗣子孙尚克钦承有永;天心降鉴,惟万邦臣庶当思永保无疆”。保和殿顶为重檐歇山式,殿内沿袭宋、元“减柱造”法式,空间开阔,在清代是宴请王公、举行“殿试”等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5 北京故宫御花园《连理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御花园”位于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为“御花园”,是汉族园林建筑之精华。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公元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常青的园林景观,体现天人合一的汉族传统文化。</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6北京故宫《九龙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故宫九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皇极门外。壁长29.4m,高3.5m,厚0.45m,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为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壁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檐下为仿木结构的椽、檩、斗栱。壁面以云水为底纹,分饰蓝、绿两色,烘托出水天相连的磅礴气势。下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端庄凝重。壁上9龙以高浮雕手法制成,最高部位高出壁面20cm,形成很强的立体感。纵贯壁心的山崖奇石将9条蟠龙分隔于5个空间。黄色正龙居中,前爪作环抱状,后爪分撅海水,龙身环曲,将火焰宝珠托于头下,瞠目张颔,威风凛然。左右两侧各有蓝白两龙,白为升龙,蓝为降龙。左侧两龙龙首相向;右侧两龙背道而弛,四龙各逐火焰宝珠,神动形移,似欲破壁而出。外侧双龙,一黄一紫,左端黄龙挺胸缩颈,上爪分张左右,下肢前突后伸;紫龙左爪下按,右爪上抬,龙尾前甩。二龙动感十足,争夺之势活灵活现。右端黄龙弓身弩背,张弛有度,腾挪跳跃之体态刻划生动;紫龙昂首收腹,前爪击浪,风姿雄健。</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7 北京故宫《角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紫禁城垣四隅之上的“角楼”,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清代重修。角楼是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同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紫禁城的四座角楼,继承了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灵活多变的传统作法,使用功能和装饰效果得以巧妙地结合,展现出我国古代匠师们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才能。</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8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故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入关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相继十次“东巡”时作为驻跸所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9 沈阳故宫《崇政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崇政殿”在沈阳故宫内的中路前院正中,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金銮殿”,是沈阳故宫等级最高、最重要的建筑。此殿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乾隆、嘉庆、道光几位皇帝东巡盛京期间都曾坐在这里接受群臣朝贺。整座大殿是全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10 沈阳故宫《清宁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清宁宫”位于沈阳故宫博物院内,为五开间前后廊硬山式,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居住的“中宫”。 室门开于东次间,屋内西侧形成“筒子房”格局,东梢间为帝后寝宫。宽大的支摘窗式样朴素,棂条皆以“码三箭”式相交,宫门亦不用隔扇式。正对宫门竖立祭天的“索伦竿”,此均为源自满族民间的传统风格。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缘剪边,前后皆方形檐柱,柱头饰兽面,檀枋施彩绘等,则是吸收汉、藏民族建筑艺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11《清太宗皇太极》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清太宗名皇太极,爱新觉罗氏。明万历二十年(壬辰,公元1592年)十月廿五日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西老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叶赫纳拉氏。皇太极于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被封为和硕贝勒,在四大贝勒中按年龄排行第四。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九月初一,在沈阳受其他三位贝勒推举袭承汗位,纪元天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继位后,皇太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后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他派人丈量土地,将“各处余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不许旗主、贵族再立庄田。又把原来每13名壮丁编为一庄改为每8名壮丁编为一庄,“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并下令编审壮丁,解放部分奴婢为编民。这些措施,使满族贵族的特权受到一定制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他极力学习汉族文化,命儒臣翻译汉字书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12 沈阳故宫《大政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俗称“八角殿”。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初称“大衙门”,公元1636定名“笃恭殿”,后改大政殿。八角重檐攒尖式,八面出廊,其下为须弥座台基。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殿前两明柱各有金龙盘柱,殿内为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殿内设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公元1644年(顺治元年)皇帝福临在此登基继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5. 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骊山北麓。这座恢弘的陵墓修建于两千多年以前,其中,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是皇陵已发掘的部分当中最令人震撼的。它是当代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规模宏大。目前已经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出土兵马俑8000多件,各种青铜兵器上万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三个俑坑当中,规模最大的是一号坑。它东西有200多米长,南北有60多米宽,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 6000多个。它们一行行、一列列,排成了巨大、整齐的长方形军阵。俑坑的东端有210个与真人一样高的陶武士俑,它们的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排成三行,每行70个人。其中,除了三个首领身穿战甲外,其他人都束发穿短衣,挽弓挎箭,手拿弩机,就像整装待发的前锋部队。后面就是6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和30多乘驷马战车组成的主体部队,铠甲俑个个手执3米左右的矛、戈、戟等长兵器,浩浩荡荡,即将出征。俑坑的南北两侧和两端,还各有一列武士俑,神态凛然,像卫队一样。除此之外,俑坑中还有各类青铜兵器和铁器等。二号坑在一号坑的东北侧,坑中的兵种更为齐全,军阵也最为壮观,是游客们通常参观的俑坑。三号坑在一号坑的西端,坑中兵马俑较少,从布局来看,似乎要建成指挥部,但当时并没有建造完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生动地再现了秦朝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站在这里,仿佛能看到秦王朝的军队正跨越历史的长河威风凛凛地向我们走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1996年10月4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5.1 陕西省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兵马俑,即“秦始皇陵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施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又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5.2 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展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的发现,缘于1974年3月,兵马俑面世,当时下和村农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刚好开在一号坑的东南角。1974年7月中旬,由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临潼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考古发掘队进驻秦俑坑工地。随着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1976年至1978年,考古队又增添了考古、保护、照相、修复等方面的人员。一号坑发掘工作全面开展,10多个修复组展开对兵马俑的大规模修复。一号坑的东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战袍的战士俑210人,其余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计204人,组成方阵的后卫。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2009年至2019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一号坑进行了第三次正式发掘,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发掘陶俑220余件,陶马12匹,车迹2乘以及大量的兵器、建筑遗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5.3 西安秦始皇兵马俑 《二号展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一号俑坑”是农民打井偶然发现的,而“二号俑坑”则是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科学发现的。1976年4至5月间,考古队在一号坑的东端北侧有目的的钻探工作中,于4月23日又发现了一个有兵马俑的坑。1994年3月1日,二号坑保护大厅竣工后,举行了隆重的二号坑开工典礼,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亲临现场,宣布了二号坑发掘工作的正式开始。为了保证这一重点考古工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国家文物局专门成立了二号坑专家组,以指导考古发掘工作。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二号俑坑”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5.4 西安《秦始皇帝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秦始皇帝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的陵寝,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7年),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竣工,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迹”中的兵马俑坑。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秦始皇帝陵,是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6.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承德避暑山庄”又叫“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由众多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它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周围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11座寺庙群,供西方、北方少数民族的上层及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因分属8座寺庙管辖,故被称为“承德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94年12月“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2013年8月14日,亲临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6.1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避暑山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会同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山庄始建于公元1703年,1961年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6.2 避暑山庄《澹泊敬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正宫”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正宫于康熙五十年至五十二年(公元1711~1713年)修建,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重新修缮,改建,占地1万平方米。包括九进院落,由丽正门、午门、阅射门、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十九间照房、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岫云门以及一些朝房、配殿和回廊等组成。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前朝是皇帝处理军机政务的办公区;后寝是皇帝和后妃们日常起居的生活区。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是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各种隆重的大典也都在这里举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澹泊敬诚殿”为清代避暑山庄的正殿。始建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 又用楠木进行改建,故称楠木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卷棚顶,四周有围廊。地面与台基用紫豆瓣大理石,殿内天花有万字、寿字、蝙蝠、卷草等雕刻。前檐正中悬有清圣祖御笔“澹泊敬诚”匾,殿内挂有清高宗御书匾,山墙上则挂有清绘《皇舆全图》。北面书橱有《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围屏上雕刻着《耕织图》上一百六十三个人物。此殿是清廷在避暑山庄举行重大典礼之处,亦是皇帝在山庄时听政和读书之所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6.3 避暑山庄《四知书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四知书屋,在澹泊敬诚殿后,是一座5间大殿,康熙帝曾题名“依清旷”,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又增题“四知书屋”。四知取《周易-系辞》“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之意。乾隆皇帝对此话十分赞赏,因为恰好表达了他刚柔相济、恩威并施的统治策略。皇帝上朝前后,在这里更衣,有时也在此召见王公大臣和少数民族首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6.4 避暑山庄《十九间照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万岁照房”位于四知书屋北面,面阔十九间,俗称“十九间房”。中部三间为佛堂,名为“宝伐喻”,两侧各一间 通道 。以万岁照房为界,前部各殿属前朝,后部为后寝,即帝后的寝宫。</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6.5 避暑山庄《金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金山,位于“如意洲”以东、隔“澄湖”相对。从月色江声西过小石板桥,沿湖滨小道往北,跨叠石小桥可达金山岛,包括康熙三十六景第十景的“天宇咸畅”和第十二景的“镜水云岑”两组建筑。康熙帝南巡,欣赏江苏镇江金山景物,因于山庄内仿造此景,筑亭台楼阁于怪石之间,由山石堆砌,三面临湖,一面溪涧,峻崖峭壁,造型雄伟,湖水环抱,如紫金浮玉。金山,本在江苏镇江的江心。山上建有江天寺、妙高峰、法海洞、慈寿寺等名胜。建筑设计玲珑精巧,高低前后错落有致,匠心独运。</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6.6 避暑山庄《热河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热河泉,位于避暑山庄“湖区”东北隅,是避暑山庄湖泊的主要水源。春天,澄湖位于泉水的源头,澄澈见底。夏天,浮萍点点,泛起阵阵清香。节令过了白露、霜降,泉水融融,水温高于一般水体,湖中的荷花仍与秋菊同放异彩,乾隆皇帝因而写道:“荷花仲秋见,惟应此热泉。”虽值隆冬,仍不见冰,景色幽绝;尽管白雪皑皑,这里却藻绿水清,碧水涟畸,春意盎然,是热河泉把春天留在了山庄。清澈的泉水从地下涌出,流经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自银湖南部的五孔闸流出,沿长堤汇入武烈河。热河全长700多米,在一般地图上找不到它的踪迹,它是中国最短的河流。热河发源于避暑山庄诸泉的一条涓涓细流,主要水源来自热河泉。冬季水温为8℃,泉侧有巨石,上刻“热河”两字。</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6.7 避暑山庄《文津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避暑山庄内“平原区”的西部,是一座清代专贮《四库全书》而修建的皇家藏书楼。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文津阁建成。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四库全书》收藏于文津阁。文津阁坐北朝南,四周有白灰花墙环绕,是一座较大型四进院落,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文津阁自南而北分别是门殿、假山、水池、藏书楼、后花园,东侧有配殿和碑亭,后院有月亮门。藏书楼主楼面南而建,重檐前后廊卷棚硬山式建筑,是明二层暗三层式的砖木结构的楼阁。文津阁总体布局与宁波范氏天一阁和宋代书画家米芾的宝晋斋相似,是避暑山庄五处琉璃建筑中的其中一处,楼阁多用红色、绿色,灰色青砖,既有北方园林的庄严肃静,又有南方园林的温婉静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6.8 避暑山庄《烟雨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烟雨楼,位于避暑山庄如意洲之北的青莲岛上,是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仿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而建的。楼自南而北,前为门殿,后有楼两层,红柱青瓦,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四周有廊。上层中间悬有乾隆御书“烟雨楼”匾额。楼东为“青阳书屋”,是皇帝读书的地方,楼西为“对山齐”,两者均三间,楼、斋、书屋之间有游廊连通,自成精致的院落。东北为一座八角轩亭,东南为一座四角方亭,西南叠石为山,山上有六角凉亭,名“翼亭”,山下洞穴迂回,可沿石磴盘旋而上,也可穿过嵌空的六孔石洞,出日嘉门,到烟雨楼。烟雨楼为澄湖视高点,凭栏远望,万树园、热河泉、永佑寺等历历在目。夏秋时湖中荷莲争妍,湖上雾漫,状若烟云,别有一番景色。乾隆皇帝赋诗到“最宜雨态烟容处,无碍天高地广文。却胜南巡凭赏者,平湖风递芍荷香。”山庄秀美的湖光山色,众多的琼楼玉宇,吸引了电影、电视剧的导演们把山庄作为拍摄地,轰动全国的电视剧“还珠格格”就是在此拍摄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6.9 避暑山庄《水心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水心榭”在避暑山庄东宫之北。是“宫殿区”与“湖区”的重要通道。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御笔题额,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列为“乾隆三十六景”第八景。“水心榭”建于“下湖”和“银湖”之间,跨水为桥,上列亭榭3座,南北为重檐四角攒尖式方亭,中为进深3间重檐水榭。榭在水中,两旁空间广阔,碧波荡漾,四望皆成画景,确有“飞角高骞,虚檐洞朗,上下天光,影落空际”的诗意。“水心榭”东原有仿苏州狮子林建的“文园狮子林”,内有十六景,玲珑秀丽,是山庄“园中之园”。</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6.10 避暑山庄外八庙:“普陀宗乘之庙”中“万法归一殿”殿顶的《金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避暑山庄周围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庙群,供西方、北方少数民族的上层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在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武烈河两岸和狮子沟北沿的山丘地带,共有11座寺院。因分属8座寺庙管辖,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承德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这些寺庙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这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这些庙宇多利用向阳山坡层层修建,主要殿堂耸立突出、雄伟壮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普陀宗乘之庙,又叫“小布达拉宫”,是清代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崇庆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建设的佛教庙宇。位于避暑山庄北,狮子沟南侧,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建筑群,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普陀宗乘之庙占地22万平方米,其主体建筑“大红台”位于山巅,通高43米,台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耗用头等黄金15000多两,称为“金顶”,所以该殿也称为“金顶大殿”。60余座(现存40余座)平顶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随山势呈纵深式自由布局,无明显轴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6.11 避暑山庄外八庙:“须弥福寿之庙”中“妙高庄严殿”殿顶的《八条金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须弥福寿之庙,又称“班禅行宫”,是清代乾隆皇帝为迎接西藏“六世班禅”入觐朝贺乾隆帝七旬庆典而仿照班禅居所“扎什伦布寺”形制兴建。位于避暑山庄北面“狮子沟”的南坡上、普陀宗乘之庙的东面,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须弥福寿之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792万平方米,以藏式建筑为主,建筑手法与平面布局明显带有汉式寺院建筑特点。其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主体为“大红台”,中央是一座重檐大殿,名曰“妙高庄严殿”,俗称“金瓦殿”,是庙中最大的殿,殿顶用鎏金铜瓦铺盖,殿顶四脊上有“八条金龙”。1961年3月4日,须弥福寿之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