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时光剪影——胡建民文稿</b><b>作品</b><b style="color: inherit;">集</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目 录</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h1><b>序一 徐景安</b></h1><h1><b>序二 李四保</b></h1><h1><b>序三 谷 静</b></h1><h1><b>第一编 改革工作文选(16篇)</b></h1><p class="ql-block"><b>1、《中国城市》湘潭市篇章 V</b></p><p class="ql-block"><b>2、湘潭市企业集团的现状和发展思路 V</b></p><p class="ql-block"><b>3、湘潭市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初步经验及其启示</b></p><p class="ql-block"><b>4、湘潭市城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调研与拟稿</b></p><p class="ql-block"><b>5、推进城市综合配套改革 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V</b></p><p class="ql-block"><b>6、市领导在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b></p><p class="ql-block"><b>7、湘潭市“八五”期间的改革回顾和“九五”期间的改革思路</b></p><p class="ql-block"><b>8、勇于探索 锐意改革——湘潭市改革二十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9、在市体改委系统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b></p><p class="ql-block"><b>10、关于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初步研究</b></p><p class="ql-block"><b>11、湘潭市企业兼并情况综合 V</b></p><p class="ql-block"><b>12、关于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附《资产经营目标管理责任书》)</b></p><p class="ql-block"><b>13、《关于同意湘潭市化工厂兼并湘潭县无线电厂的批复》拟稿</b></p><p class="ql-block"><b>14、《关于成立湖南五菱集团(公司)的批复》拟稿</b></p><p class="ql-block"><b>15、《关于市南北特产食品公司兼并湘潭饭店协调会会议纪要》</b></p><p class="ql-block"><b>16、《湘潭经济》创刊:编者的话</b></p><h1><b>第二编 商务工作文选(6篇)</b></h1><p class="ql-block"><b>17、加快农贸市场超市化发展 V</b></p><p class="ql-block"><b>18、食品消费安全 人民利益为先 V</b></p><p class="ql-block"><b>19、大力发展湘潭市现代商贸流通业</b></p><p class="ql-block"><b>20、大力开展食品消费安全工作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b></p><p class="ql-block"><b>21、振奋精神 迎难而上 推动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再上新台阶</b></p><p class="ql-block"><b>22、湘潭市市场服务中心二00三年度工作报告</b></p><h1><b>第三编 人防工作文选(19篇)</b></h1><p class="ql-block"><b>23、构建和完善人防工程产权管理制度 V</b></p><p class="ql-block"><b>24、关于加强人民防空指挥通信建设的若干思考 V</b></p><p class="ql-block"><b>25、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推进节约型城市建设发展</b></p><p class="ql-block"><b>26、构建长效机制 发展人防事业</b></p><p class="ql-block"><b>27、构建和谐人防之我见</b></p><p class="ql-block"><b>28、推行竞争机制 激发队伍活力 V</b></p><p class="ql-block"><b>29、伟人故里谱华章——湘潭市人民防空建设走笔 V</b></p><p class="ql-block"><b>30、关于湘潭市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b></p><p class="ql-block"><b>31、调研与起草湘潭市人民防空“十二五”发展规划</b></p><p class="ql-block"><b>32、集思广益绘蓝图 群策群力谋发展</b></p><p class="ql-block"><b> ——浅谈如何科学谋划湘潭市人民防空“十二五”发展规划</b></p><p class="ql-block"><b>33、认真学习贯彻党章 推动人防事业发展</b></p><p class="ql-block"><b>34、湘潭市人防办机关党总支党建工作报告</b></p><p class="ql-block"><b>35、同心筑梦 强我人防</b></p><p class="ql-block"><b>36、在湘潭县人防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b></p><p class="ql-block"><b>37、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调研报告</b></p><p class="ql-block"><b>38、绩效考核之后的思考—— 兼谈“逆淘汰”现象</b></p><p class="ql-block"><b>39、关于成立湘潭市人防协会的若干思考与建议</b></p><p class="ql-block"><b>40、推进智慧人防建设 融入湘潭发展大局 V</b></p><p class="ql-block"><b>41、我的三篇金点子写作谈</b></p><h1><b>第四编 思想文化文选(15篇)</b></h1><p class="ql-block"><b>42、关于加强企事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V</b></p><p class="ql-block"><b>43、走访调研 强化服务</b></p><p class="ql-block"><b>44、名人文化 辉映日月 V</b></p><p class="ql-block"><b>45、推进名人文化战略 建设湘潭人杰之城 V</b></p><p class="ql-block"><b>46、共谱人鸟和谐曲 V</b></p><p class="ql-block"><b>47、湘潭槟榔文化的神奇魅力</b></p><p class="ql-block"><b>48、《湘潭市秋瑾文化研究会工作简报》创刊词</b></p><p class="ql-block"><b>49、《秋瑾文化研究》会刊(代起草)创刊词</b></p><p class="ql-block"><b>50、秋瑾家世简略</b></p><p class="ql-block"><b>51、试论湘潭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发展 V</b></p><p class="ql-block"><b>52、走近神妙的中国兰花</b></p><p class="ql-block"><b>53、兰语哲思</b></p><p class="ql-block"><b>54、关于兰文化建设和兰花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b></p><p class="ql-block"><b>55、中国兰界网络盛事掠影</b></p><p class="ql-block"><b>56、获奖感言</b></p><h1><b>第五编 深圳生活文选(15篇)</b></h1><p class="ql-block"><b>57、[深圳三部曲之一:现状篇]深圳践行中国梦 V</b></p><p class="ql-block"><b>58、[深圳三部曲之二:历史篇]回眸深圳城市史 V</b></p><p class="ql-block"><b>59、[深圳三部曲之三:未来篇]深圳未来畅想曲 V</b></p><p class="ql-block"><b>60、深圳绿道初探 V</b></p><p class="ql-block"><b>61、国庆深圳休闲剪影</b></p><p class="ql-block"><b>62、深圳的年味 V</b></p><p class="ql-block"><b>63、深圳抗击世纪风王“山竹”全纪实</b></p><p class="ql-block"><b>64、深圳冬至:2018梅林美食嘉年华</b></p><p class="ql-block"><b>65、流光溢彩的深圳彩灯盛宴——第五届深圳欢乐灯会观赏</b></p><p class="ql-block"><b>66、寒花开已尽 菊蕊独盈枝——观赏深圳2019东湖菊花展</b></p><p class="ql-block"><b>67、美食与味蕾的挑战——2019深圳梅林首届环球美食嘉年华</b></p><p class="ql-block"><b>68、簕杜鹃:深圳市花的独特魅力 V</b></p><p class="ql-block"><b>69、深圳梅林绿道生日骑行有感</b></p><p class="ql-block"><b>70、古典韵味 客家风情——游深圳甘坑客家小镇</b></p><p class="ql-block"><b>71、论中国社会的“逆淘汰”文化</b></p><h1><b>第六编 文学写作作品(25篇)</b></h1><p class="ql-block"><b>72、告别2017,拥抱2018!</b></p><p class="ql-block"><b>73、不坠青云之志——重读《滕王阁序》有感 V</b></p><p class="ql-block"><b>74、感悟系列之一:感悟人生</b></p><p class="ql-block"><b>75、感悟系列之二:感悟时间 V</b></p><p class="ql-block"><b>76、感悟系列之三:感悟生命</b></p><p class="ql-block"><b>77、感悟系列之四:感悟自然</b></p><p class="ql-block"><b>78、感悟系列之五:感悟中国</b></p><p class="ql-block"><b>79、感悟系列之六:感悟健康</b></p><p class="ql-block"><b>80、淡泊宁静的高雅境界</b></p><p class="ql-block"><b>81、动人心扉的哲理花絮</b></p><p class="ql-block"><b>82、朋友意义的真谛 V</b></p><p class="ql-block"><b>83、成功人生在忘我 V</b></p><p class="ql-block"><b>84、爱鸟,心之所悦</b></p><p class="ql-block"><b>85、最朴实的感动——郭剑波的环保情</b></p><p class="ql-block"><b>86、领略新加坡花园城市的魅力</b></p><p class="ql-block"><b>87、重探南浦铁犀</b></p><p class="ql-block"><b>88、故乡茶陵万樟仙境</b></p><p class="ql-block"><b>89、构建美丽新九华</b></p><p class="ql-block"><b>90、五彩醴陵之行</b></p><p class="ql-block"><b>91、2020重阳:赏秋篁岭 勇攀三清 V</b></p><p class="ql-block"><b>92、周末专列:走进神秘而美丽的湘西</b></p><p class="ql-block"><b>93、泰州慢时光游记 V</b></p><p class="ql-block"><b>94、我爱下厨 V</b></p><p class="ql-block"><b>95、我为美篇之家送祝福 V</b></p><p class="ql-block"><b>96、美篇恒久远 深情交百年 V</b></p><p class="ql-block"><br></p><h1><b>第七编 早期文章回眸(2篇)</b></h1><p class="ql-block"><b>97、从《野蔷薇》到《春蚕》——试论茅盾前期短篇小说创作的发展</b></p><p class="ql-block"><b>98、小厂也有竞争力 V</b></p><h1><b>第八编 亲友追思铭文(8篇)</b></h1><p class="ql-block"><b>99、追思父亲——写在父亲节之际 V</b></p><p class="ql-block"><b>100、中秋祭母</b></p><p class="ql-block"><b>101、怀念敬爱的胡桂香大姐</b></p><p class="ql-block"><b>102、永恒的铭忆——纪念于兴表大姐夫逝世一周年</b></p><p class="ql-block"><b>103、深切怀念李荣泉三姐夫</b></p><p class="ql-block"><b>104、悼念李介龙四姐夫百日祭文</b></p><p class="ql-block"><b>105、纪念吳文玲</b></p><p class="ql-block"><b>106、悼廖一林</b></p><p class="ql-block"><br></p><h1><b>附1:《南浦铁犀追梦人》写作提纲</b></h1><h1><b>附2:《时光剪影》相册分类</b></h1><h1><b>附3:家族树谱</b></h1><h1><b>附4:签名墙</b></h1><h1><b>跋 赵志超</b></h1><h1><b>后记</b></h1><h1><b>作者简介</b></h1>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序一</b></h1><div><b style="color: inherit;"><br></b></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徐景安</b></h1><div><b style="color: inherit;"><br></b></div><p class="ql-block"><b> 建民同志编纂的文稿作品集完成了,里面第一部分是关于改革的文章。他邀请我作序,我欣然为此写下这一篇文字。</b></p><p class="ql-block"><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成为神州大地的主旋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湖南省湘潭市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人民也踏着改革开放的节拍,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奋斗之歌,绘就了一幅幅生动绚丽的时代画卷。</b></p><p class="ql-block"><b>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湘潭市一九八五年正式成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建民同志是最早从市电子局抽调到市体改委的干部,先后担任了秘书科长、办公室主任、综合试点科长、宏观体制科长,后提拔为市体改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兼党总支书记。他从事改革工作实践十六年,见证和参与了湘潭市改革开放初期的珍贵历程。文集的改革部分作为地方城市改革实践的宝贵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价值。</b></p><p class="ql-block"><b> 先从我们之间的认识说起吧,然后再分析文稿作品的特色,最后谈谈对将来的寄望。</b></p><h3> <b> 一、改革情结体现了我们相遇相识的偶然性和必然性。</b></h3><p class="ql-block"> <b> 我与建民相遇得早,相识却晚,是改革的情结使我们走到了一起,因此是偶然,也是必然。根据建民日记记载,相遇的第一次,是1991年4月深圳市体改委面向全国举办深化改革高级研讨班,我作为深圳市体改委主任,在研讨班作了如何深化改革的授课。建民当时是湘潭市体改委办公室主任,组织了全市25名厂长、经理,并与他们一起参加了研讨班半个月的学习与参观。回湘潭后又组织了17名人员报名参加了第二期的学习。相遇的第二次,是在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湘潭市高度重视。当年7月26日,我受邀专程赴湘潭,在市政府召开的大会上,作了推动和深化改革的专题报告。建民具体负责了大会的会务工作,并全程进行了讲话录音和整理。</b></p><p class="ql-block"><b> 从2014年起,他在深圳居住了近7年时间。我与建民的亲戚是邻居,由于共同的体改情缘,因此很快开始相识交往。我送给了他《深圳特区的崛起与中国现代化》等文集。还共同前往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考察调研。我们虽然相识较晚,但我觉得建民是一位非常好学、勤于思考、严谨细致、坚毅而行的人,十分有情有义的人。</b></p><h3><b> 二、改革实践和工作历练呈现了建民文集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b></h3><p class="ql-block"> <b> 他在体改部门工作了十六年,在电子、商务、人防、文化等机构也都长期工作过,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学的是中文专业,虽然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主要是形象思维,但长期的工作实践和调查研究使他形成了很强的逻辑思维。他所撰写的文章主要具有四个特点:</b></p><p class="ql-block"><b> 一是写作体裁丰富。建民同志撰写了一系列促进湘潭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建设性文章,先后有三篇文章获省、市级“金点子”奖励,有的还被人民日报所釆用。在国家、省、市报刊和传媒平台发表了工作研究和文学创作等一系列文章。文集中包括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工作通讯、会议讲话、会议纪要、方案规划以及重要的公文等共46篇,散文、杂文、诗歌、评论等60篇,共106篇。写作体裁丰富多样而广泛。</b></p><p class="ql-block"><b> 二是写作风格严谨。建民在工作中撰写的文章,表现了严谨细致的写作风格,具有严谨扎实、惜墨如金的文风。如《中国城市》湘潭市篇章,湘潭市改革二十年回顾,湘潭市城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构建和谐人防之我见,伟人故里谱华章——湘潭市人民防空建设走笔等,紧紧把握其中“严”的要素,数据翔实,准确严谨,从严写作。</b></p><p class="ql-block"><b> 三是突出实践特色。文集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注重实践而非纯粹理论,力求在理论和政策的指导下,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最佳效果和影响。这一原则成了文集写作中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一个灵魂。如湘潭市企业集团的现状和发展思路,湘潭市企业兼并情况综合,加快农贸市场超市化发展,关于湘潭市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等,体现了对实践性的深入认识。</b></p><p class="ql-block"><b> 四是善于总结提炼。总结是一种智慧,如何总结提炼出经验更是一门学问。建民有些文章在充分占有事实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深入分析和综合,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将经验转换成价值,促使事情做得越来越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如湘潭市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初步经验及其启示,构建和完善人防工程产权管理制度,试论湘潭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发展,推进智慧人防建设 融入湘潭发展大局等,都得到了充分体现。</b></p><h3><b> 三、改革开放精神与幸福理念的交融将引领我们走向远方。</b></h3><p class="ql-block"><b> 我国改革开放走过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铸就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改革开放精神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b></p><p class="ql-block"><b> 我与建民都经历过改革开放以前的生活,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人民对生活的追求从“有没有”变成了“好不好”,穿衣从土到潮,没得吃到随便吃,从土坯房到砖瓦房,从两个轮到四个轮。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福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将走向以人民幸福为目标的新时代。</b></p><p class="ql-block"><b> 我离开政府工作岗位后,创办了中国幸福研究院、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等机构,换了一个观察社会的视角,观察以深圳为先锋的整个国家的变革,继续为推动中国的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建民也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关注中国的新改革,关注民生幸福,并为此笔耕不辍。</b></p><p class="ql-block"><b> 我在2009年起草并于2014年6月28日在首届幸福国际(北京)论坛通过了《21世纪幸福宣言》。其核心价值理念就是实现资源有限条件下幸福最大化,以所有社会成员幸福为目标进行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建设与改革。这一理念正有机融入新时代的发展中。</b></p><p class="ql-block"><b> 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改革开放精神与幸福理念的交融将引领我们走向远方。希望我们,也希望年青人,不断创造无愧于新时代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新业绩,在新的奋斗实践中为中国以至人类创造新的文明进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b></p><p class="ql-block"><b> 是为序。</b></p><p class="ql-block"><b>2021年12月20日于深圳</b></p> <h3></h3><h1><b>徐景安简介:</b></h1><div><b><br></b></div><h3> <b> 1979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部总体规划的起草者。1984年莫干山会议的组织者与价格双轨制报告的起草者。1985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创导者。1988年深圳股份制改革的推动者。1989年企业产权转让的首创者。2004年和谐社会的提出者。2012年幸福中国的倡导者。2019年获“百位深圳改革人物”称号。<br> 徐景安先后在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计委、国务院体改办、国家体改委工作,1985年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调深圳任体改委主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副理事长。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深圳大学兼职教授。</b></h3><h3><b> 此外,徐景安也是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理事长、深圳市景安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主任。<br> 主要著作有《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对策研究论集》、《深圳特区的崛起与中国现代化》、《你的选择与中国的未来》、《中国未来与理念革命》、《幸福中国丛书之一:中国新改革起航》、《幸福中国丛书之二:重塑中国核心价值观(上下冊)》、《创建幸福企业》、《情感关爱幸福之源》、《情感护理的理论和方法》等。</b></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序二</b></h1><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四保</b></h1><br><h3><b> 手头的这本文集,汇集了建民同志关于人民防空的文稿作品。<br> 《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成果的重要职责。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人民防空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凸显,事关国家安全、人民安危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因此,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是长期战略,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br> 时光荏苒,新中国人民防空事业,随着共和国的诞生而横空出世,经过70多个春秋,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支撑平台和令敌人望而生畏的惊魂利剑。湘潭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著名军事家彭德怀、黄公略、陈赓、谭政以及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的故乡。湘潭市既是长株潭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又是重要的军工基地,加之重要国道交汇于此,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湘潭市人民防空机构自1955年成立以来,以浓墨重彩在人防发展史上增添了辉煌的一笔,在伟人故里谱写了催人奋进的时代华章。</b></h3><h3> <b> 近年来,湘潭人防在市委、市政府、湘潭军分区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现代人防“五大体系”和政治人防、护盾人防、法治人防、融合人防、清廉人防“五个人防”建设目标任务,奋力推进人防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人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人防事业取得新的成就,为维护国家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b></h3><h3><b> 建民同志在人防部门工作了九年,作为市人防办副主任(曾兼任党总支书记)先后分管过多项工作。他编纂的文稿作品集,其人防工作文选数量超过其它工作文选。这些文稿作品有的发表在国家人防办主办的《中国人民防空》杂志和省、市报刊上。他曾有三篇文章评为省、市 “金点子”奖励,其中有两篇属于人防工作。在这些文章中,作者以精练的文笔、深邃的思想、不同的视角诠释了人防工作的重要意义,讴歌了湘潭市人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抒发了对人防工作血浓于水的感情。其内容涵盖了智慧人防、指挥通信、宣传教育、工程建设、地下空间、防空防灾一体化、发展规划、党建工作、和谐人防、人防协会、机关建设等等方面,有探索,有思考,有建议,有呐喊,拳拳之心,令人感动。这样一本集子,意义很大,影响深刻,必将让人们进一步认识人防、了解人防,继而热爱人防、支持人防。</b></h3><h3><b> 古往今来,国家的兴衰,民族的融合,社会的演进,文明的传承,无不与战争息息相关。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战略格局深刻调整、国际军事竞争日趋激烈,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际安全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民防空站在了新的起点,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任务相当繁重,风险挑战更加严峻。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空袭呈现出新的特征:高快隐、低慢小等将成为主要威胁,防范难度增大;空袭目标多元化,正以军事目标向政治经济民生目标拓展;空袭手段精准高效,对民众的震慑和伤害加大。由此可见,当今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阴霾未散,那些烽火岁月永远提醒我们,居安思危,砥砺前行。</b></h3><h3> <b> 人防军事斗争准备是人民防空的核心任务,同时,人防部门是亦军亦民的准军事化机关,军民融合是新时代人民防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要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契机,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达到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实现人民防空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br>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我们要始终恪守“人民防空为人民”的初心,立足“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是长期战略”的新定位,聚焦“建设强大巩固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的新目标,肩负“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新使命,安而不忘危,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力开创人民防空事业新局面。相信湘潭人防一定能谱写新时代砥砺奋进更加出彩的壮美篇章。<br> 以上是我的一些感想,是为序。</b></h3><div><br><h3><b>2021年12月26日</b></h3></div> <h1><b>李四保简介:</b></h1><p class="ql-block"><b> 李四保同志系全军英模,原湖南省湘潭军分区司令员,大校军衔,湘潭市委常委。1970年入伍同年入党。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担任42军126师尖刀连连长,历经硬仗恶仗13次,全身7处负伤,其以顽强的毅力带领全连胜利地完成突击任务。连队被中央军委和42军授予“突击英雄连”、“穿插似尖刀,攻坚如猛虎”等荣誉称号 ,并荣立个人一等功,荣膺“战斗英雄”称号。</b></p><p class="ql-block"><b> 中央新闻台连续报道了李四保和其连队的战斗事迹,《人民日报》以《记一名“刀枪不入”的连长李四保》进行了专题报道。作为英模代表,李四保被邀于2007年8月在北京参加全军英模表彰大会。2007年11月29日,湘潭军分区召开宣布湘潭军分区司令员调整命令大会,省军区副司令员黄明开宣布了中央军委的命令:批准湘潭军分区司令员李四保退休。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李四保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b></p>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序三</b></h1><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建民文集序</b></h1><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谷 静</b></h1><br><h3><b> 胡建民同志的文集出版了。值得大大祝贺!<br> 我与建民相识相交已近四十年。1983年秋,我插班进湘潭电大中文专业82级直属一班学习,我们成了同学,并邻近而坐。他比我年轻十多岁。他学习勤奋,思维睿智,为人诚恳,成绩优秀。这一切预示着他美好、可期的前景。果不其然,毕业后,他歩步擢升,担任多个岗位领导,皆有所成。尽管身为领导干部之列,但他对中文的钻研、写作,从未放松。这本文集就是他的为文之丰硕收获。<br> 纵览文集,我惊叹老同学的涉猎之广和文字精湛。文集分八个部分,即:改革工作文选、商务工作文选、人防工作文选、思想文化文选、深圳生活文选、文学写作作品、早期文章回眸和亲友追思铭文等。这些文选、文章,排在前三部分的均为与领导岗位的业务指导有关,其中有关于湘潭市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思路的阐述,有城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调研、思考,有有关全市企业各种改革文件的拟稿,有关于商务工作、人防工作的系统的、全面的论述,林林总总,目不暇接。<br></b></h3><h3><b>对以上三部分文选,因我的业务性质与之有所距离,加上我的孤陋寡闻,所以羞愧于言说和评论。好在本书的第一序的作者,以极专业的眼光、高屋建瓴地作了评述,在此我就不予妄言了。<br> 作为建民老同学的我,多年习作于新闻、文学领域,因此,在这篇关于文集的读后感中,自然对他的文化、文学方面的作品多有感悟,现在就讲几点体会。<br> 其一,文集所收作品涉猎面广。在思想文化方面有对湘潭名人文化的研究,有对企事业文化的研究,有对兰文化的研究,等等。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比如对深圳城市的思考等。<br> 其二,文集的作品皆是深思熟虑之作。这里重点推荐本书第四编思想文化文选中,他对湘潭名人文化研究的作品《名人文化 辉映日月》和《推进名人文化战略 建设湘潭人杰之城》。这两篇名人文化研究文章,我先读《名人文化 辉映日月》。读罢此篇让我有几个惊讶:一是建民对从古至今的湘潭名人掌握得那么详细,真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二是对湘潭名人的归类那么精准,既有高峰,又有群体。三是不囿于湘潭一地,还创新地提出“以湘潭为轴心的湘中名人文化圈”的概念,把宁乡、浏阳等地的大名人也“纳”了进来,描绘了湘中名人群星璀璨的盛景!</b></h3><h3><b> 于是,就在《名人文化 辉映日月》写成五个月之后,建民又挥笔撰写了《推进名人文化战略 建设湘潭人杰之城——弘扬湘潭名人文化的战略思考》,为推进湘潭名人文化建设创新地提出了更全面、更具体的思考(实为思路)。他先论述了湘潭名人和名人文化的“战略优势”。指出:“在湘潭这块方寸区域,出现如此人才荟萃、超群拔俗的名人文化景观,这种颇具神奇色彩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尔后,又进一步指出:“湘潭名人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的名人文化景观、深厚的名人文化内涵、伟大的名人文化魅力和极高的名人文化价值,是我们提倡和推进名人文化战略,加快湘潭人杰之城建设的根本优势所在”,把湘潭名人文化的“战略优势”的内涵作了关键性阐述。<br> 在抒写了湘潭名人文化的“战略优势”后,接下来便论述湘潭名人文化的“战略作用”。他从“塑造湘潭城市的现实需要”、“提升湘潭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需要”、“提高市民素质的客观需要”、“塑造湘潭城市形象的迫切需要”等四个“需要”论证了在湘潭弘扬名人文化战略的必要性、紧迫性。</b></h3><h3><b> 在建民看来,对湘潭弘扬名人文化的论证(务虚)是必须的,而重要的是它的实践性。于是,他写了第三部分——“战略构想”。在这部分,他提出了开发名人文化资源的具体目标,即:名人主题城市设施、建立湖湘名人博物馆、设立曾国藩与湘军史料陈列馆、统筹规划和建设以韶山为中心的“伟人金三角(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三故居)”旅游区等七大项目,可感可触,令人振奋。<br> 接下来,为达到第三部分“战略构想”,在第四部分,则写了“战略措施”。他从制订长远规划、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组织保证、坚持整体联动、利用市场机制和不断开拓创新等六个方面应着力进行的具体工作,进行了阐述,对实现名人文化战略,指明了具体路径,真可谓环环相扣,紧贴实际。这样的文化思想作品,不经过深思熟虑是写不出的。我惊叹他的又广又深的思考力。此外,在第四编中,还有体现他对兰文化的思考的文章,同样既有广度,也有深度。他的《试论湘潭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发展》、《走近神妙的中国兰花》和《兰语哲思》就体现了这种广度和深度,引发读者对兰文化的强烈兴趣和思考。由于有这样的感染力,这三篇文章在国家级兰文化研究全部获奖,就是顺理成章的了!</b></h3><h3> <b> 其三,文集作品洋溢着澎湃的情怀。古人云:文贵乎情。建民的文章常常带着深深的情怀而作。这里我要向读者隆重推荐他列入本书第五编的作品《深圳三部曲》。像十分“煽情”的电视连续剧一样,这个“三部曲”让我读得如醇酒熏心,心情激荡,不能自已!<br> 我觉得在本书中《深圳三部曲》称得上是宏篇巨制。建民以强有力的叙述,带着深情的抒写,把人“牵进”了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的神奇的深圳。就如一个导游,把游客引进了一个繁花似锦的神美境界,让人流连忘返!<br></b></h3><h3><b> 我们先看“三部曲之一”的“现状篇”《深圳践行中国梦》。本篇写了深圳“现状”的三个方面,即“创新之都”“开放之城”“绿色低碳”,这正是深圳作为现代示范城市的三大特色。在依次介绍中,使我们知道了深圳之所以成为创新之都,是因为“创新是深圳的基因”,是因为“创新”孕育出了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华大基因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以这些高科技为骨干支撑了深圳令人羡慕的在全国居前列的经济总量(GDP)和进出口总额在全国名列前矛的骄人成果。接着文章第二部分着力展示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多元文化与年轻特质形成了开放共融、活力四射的独特的城市文化。文章第三部分则着重阐述深圳的绿色低碳之环境美,是联合国认可的中国首个“国际花园城市”。读罢建民这包含深情写的深圳“现状篇”,让人不得不由衷得出“深圳是最值得去的地方”的结论!读到这里,连我这老翁也想拔腿奔深圳,争做一回深圳人!<br></b></h3><h3><b> 而让我读得荡气回肠的则是“三部曲之二”的“历史篇”《回眸深圳城市史》了。首先,它使我一改深圳是个小渔村的印象,第一次知道了深圳是个有7000年历史的地方,而它的城市史则有1673年(佩服作者掌握得如此准确)。第二,建民以相当的篇幅向读者展示了1979年,即深圳建特区之前一年的生活状况。具体书写了当年老深圳人的艰苦岁月。它用当年外国人拍的老照片为佐证,接下来用具体的人的每月生活支出,印证了当时深圳人的“苦日子”。特别令人心颤的是1979年的深圳逃港事件,那逃港人的阵式,以及为逃港而命丧海中的大量尸体。接着细数百万人四次逃港的历史。建民并未到此而止笔,接下来写到了中央高层对79年逃港事件的看法,中央高层说:“现在往那边跑的多,而将来一定往我们这边来的多。我们大家共同努力!”高瞻远瞩的中央高层的预言今天已成现实,如今到内地居住的港人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这一部分,建民在叙述时,往往带有故事性,令人处于惊叹和感动之中,给人印象深刻。第三,以重笔向读者展现了深圳的“奇迹史”。这部分又分三个层次,各层次的小标题为“起航”“标杆”“再出发”。在“起航”中,着重写了1980年(逃港事件第二年),深圳特区正式成立。深圳这艘改革开放的航船正式起航!建民在这里大书特书了“深圳速度”的形成和表现的方方面面,令人钦佩和羡慕!在“标杆”这部分中,生动地写出了深圳所创造的206个“全国第一”,从而赞美了深圳以无所畏惧、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引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风潮,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标杆的历史贡献。在“再出发”这部分中,建民满怀豪情地说:“深圳又开始了一段新的改革征程,中国的发展仍然期待深圳闯关探路,率先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第四,建民站在历史的高点,对深圳进行再思考,此部分冠以“启示:深圳的历史和历史的深圳”为标题。在这部分,作者以历史的眼光,对深圳经验作了进一步的总结。在这里,令人叫绝的是建民把深圳的成功,提升到是“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力地推进了深圳的改革发展”。这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总结,相当准确又有高度。这个结论让作为读者的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b></h3><h3><b> 而“深圳三部曲之三”的“未来篇”,可以看作是对上文“启示”的升华和拓展。它紧扣时代脉搏,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视作深圳的“重大历史机遇”,对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决定(意见)欢欣鼓舞。这“未来篇”的重头戏则是作者对中央这决定(意见)的全方位的深入分析,同时又指出了“中央直接为深圳带来30个重磅利好”,令人深受鼓舞。</b></h3> <h3></h3><h3><b> 读罢“三部曲”,建民饱含深情的笔触使我心久久难以平静。它使我对深圳的认识更全更新更透更深,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标杆城市深圳我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满满的信心,深圳的未来更美好!中国的未来更美好!<br> 建民整个文集的文章都是含情的,尤其是写人写事的文章更具这种特色。他的回忆亲人友人的诗文都是怀着深情写的,而这种深情又是通过具体的事来体现的,如第七篇亲友追思铭文中的《中秋祭母》《怀念我最挚爱的胡桂香大姐》《悼廖一林》等等,这些文章和诗都是亲情、友情浓郁的抒发,读后令人难忘,又给人以人生思考和启迪。</b></h3><h3><b> 其四,作品的哲理性、实践性启人心智。<br> 在阅读文集的第六编文学写作作品中,最打动我、最启发我的是建民的“感悟系列”的六篇文章。这是他数十年人生历程的真切感受,是发自心底的人生慨叹!这六篇洋洋洒洒一万多字,读了以后,受益多多,感慨频生!下面我就试着评说评说。<br> 先说他的“感悟系列”之一的《感悟人生》。这“之一”可以看作是“感悟系列”六篇作品的“纲”。建民在此篇中慨叹人生的短暂:人生“来不及繁花似锦,却已落英满地;来不及赞美风景如画,却已残月如钩”。然而在下文,笔锋一转,谈及正确的人生态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接着以陶渊明、苏轼、范仲淹的经历为例,"论证"了淡泊明志和宁静致远的人生哲理。在结尾时更抒发了人生仍有希望的正能量观点。</b></h3><h3><b> 建民的“感悟之二”是“感悟时间”。提出了"人生的全部学问就在于同时间打交道"的人生的核心问题。围绕时间这一重大问题,他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神秘性之后,指出“时间的最大意义是体现生命的价值”,以及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进而征服时间,“让生命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这种层层推进、剝笋见芯地辩证叙述,使我们对时间的认识受益深深!建民的“感悟之三”是感悟生命,“之四”是感悟自然,“之五”是感悟中国,“之六”是感悟健康,从人的生命论述,到大自然的剖析,再到对大中国的磅礴书写,这一条论述“圈”是逐渐扩大再扩大的,体现了对生命、自然和中国的博大情怀,但这最后“之六”的感悟却是“感悟健康”,一下子从“大中国”又回到自身,把"论述"圈一下子"缩小"了。这有些奇怪,但又不奇怪,因为健康乃是人“最现实、最重要、最宝贵的”,没有健康,一切归零!</b></h3><h3><b> 读罢建民的“感悟六篇”,我觉得建民在用他的心、他的笔、他的深情唱出了一曲感人的壮阔的人生之歌!他这个系列既可看作人生随笔,但又是优美的散文诗,文学性、哲理性很强,这些就是我深深喜爱它的原因。<br> 整个文集中,还有许多文章同样洋溢着澎湃的情怀,饱含哲理性、实践性,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谈了。我对上述文章的学习后的分析、体会之言,就只作为对读者诸君捧读文集的抛砖引玉,更多的文章美景之欣赏,还得靠各位先生、女士自己在文集“大观园”中一一去寻芳领略了!<br> 读罢文集,我掩卷深思:建民的文章为什么能达到以上我体悟到的非同一般的效果?细细思之,我以为有五个因素:<br></b></h3><h3><b> 首先,建民对写文章有“正能量动机”。正如他在谈写文章的体会时所指出的那样:“文字是一盏心灯,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文字是心灵的乐园,给人以无限的愉悦与憧憬”,“人生最宝贵的是每天、每年、每个阶段的活生生的经历,通过写作,就能把易逝的生活变成长存的文字,就可以以某种方式继续拥有它们。”这些话,告诉我们,建民心中的写作动力是什么,这些发自肺腑的话,正是建民写作的有力推动力。一个人干一件事,主旨正能量,那他的成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br> 再者,勤奋地看书学习,是建民为文写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文开篇时,我就讲到建民读电视大学时,是十分勤奋的。每门功课,他反复研读,常常做到烂熟于心。大学毕业,回到工作岗位,仍阅读不倦。这大大扩充了他的知识容量,难怪他的文章涉猎广泛,述事论理滔滔不绝,这都是他从自己丰富的“知识仓库”里顺手取来的。知识的不断储备,使他的文章丰满而扎实。</b></h3><h3><b> 第三,勤于思考是建民取得成果的“金钥匙”。有了明确的写作目的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还不能自然形成文章,还要通过“勤思”,方可成文。俗话说,文章是思想的结晶,没有思考哪来文章?建民每写文章,要求自己必须深思熟虑。以上所举文章,无论是名人文化研究,还是深圳城市研究等等都是他反复思考的成熟的“思想作品”。<br> 第四,勤奋练笔,是取得成功的“牵引力”。古话说,百炼成钢。为文写作,也得经过“百炼”的过程。这个“百炼”就是长期的坚持性。建民在电大学习时,对作文写作十分认真,对字词句精推细敲,反复锤炼,故得高分。这种勤奋练笔,使得文章的写作获得强大的“牵引力”。这种“牵引”,使文章的品质不断向上提升,使文章数量也洋洋可观。<br> 第五,建民长期深入生活、紧接地气,使他获得丰沛的写作源泉。无论在何种岗位上,无论是退休前还是退休后,建民都须臾不离鲜活的生话。他到哪里都能够找到生活的亮点,找到可以写作抒发的素材。最典型的是他退休后常居深圳,深圳成了他的重要生活基地,他在深圳深入观察和思考,广吸素材,终于写出了感人的“深圳三部曲“。其他许多篇章,也无不是深入生活、紧接地气的产物。</b></h3><h3><b> 建民写作成功的五个因素,将给文章的写作者们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建民比我年轻多岁,今后笔耕之路还很长。我相信,具有写作成功、成熟经验的他,未来会有更多更出彩的作品问世。我们期待着。<br> 是为序。<br>2021年1月8日于湘潭</b></h3> <h1><b>作者简介:</b></h1><div><b><br></b></div><div><h3><b> 谷静,湖南湘潭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任记者。曾任湘潭电台副台长、湘潭广播电视报总编辑。现任湘潭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名誉副会长。1994年被评为湖南省首届“十佳记者”、湘潭市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中共湖南省第七届党代会代表并出席大会。1997年被湖南省政府记一等功。2016年由中共湘潭市委、市政府授予“湘潭市文化名人”荣誉称号。<br> 20世纪60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在《人民文学》《当代》《人民日报》《湖南文学》等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电视文学剧本等,至今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创作的电视剧《亲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6次。出版专著6部。文学、新闻作品获中国广播电视奖、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湖南广播电视奖等省以上奖40余次。</b></h3></div> <h1><b>第一编 改革工作文选(16篇)</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1/106</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中国城市》湘潭市篇章</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湘潭市:改革发展综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湘潭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7C,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地貌属丘陵地带。海拔最高802米,最低为33.6米。市区三面环山,中东部平坦开阔。湘江从市内穿流而过,南溯衡阳,北入洞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湘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唐宋以来就是江南名镇。1949年8月,湘潭获得解放,年底设市。1953年5月升为省辖地级市。1983年6月湘潭地区与湘潭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现辖雨湖、湘江、板塘、岳塘、市郊、韶山6区和湘潭县,代管1个县级市(湘乡市)。全市面积501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491平方公里。1988年末,全市人口256.5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64.4万人。湘潭市是湖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为全国甲类开放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湘潭物产丰富。农业盛产稻谷、湘莲、生猪、油料。矿产资源主要有锰、矽砂、煤、石灰石、重晶石、长石、石英石、磷矿石、海泡石等,其中锰矿已有70余年开采历史,是中国重要的锰业基地,素有"锰都"之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湘潭名胜古迹颇多。有韶山一一毛泽东同志的故居;有被列为潇湘八景之一的昭山;市内有文庙和关圣殿;离城42公里有湘乡云门寺,身高11米的千手千眼观音塑像和18尊罗汉石雕座落其中,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湘潭市经过40年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1988年,全市实现社会总产值49.9亿元,比1978年增长2.66倍;全市工农业总产值43.93亿元,比1978年增长1.39倍;国民生产总值为22.22亿元。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9万元/人,实现利税总额7.02亿元。1988年全市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达1.5亿元。目前有中外合资企业8家,外商投资总额为1480万美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工业方面,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433家,职工20.46万人,共生产各类工业产品2000余种,形成了以机电、纺织和原材料三大行业为支柱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88年实现工业产值35.91亿元,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81.7%,自1979年以来,全市有龙牌酱油、108吨电动轮自卸车两种产品获得国家金质奖,有裸铜线、放电锰粉、5吨防爆机车、纯麻漂白细布等12种产品获得国家银质奖,346种产品获部、省优质产品奖。著名特产龙牌酱油迄今已有250年的生产历史,它的酿造既继承了传统工艺特色,又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色、香味俱佳,早在1915年就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的几十个国家,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农业方面,全市耕地总面积为189.2万亩。198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8.02亿元,比1978年增长67%;粮食总产量130.64万吨,比1978年增长45.6%。全市已开发吨粮田30万亩,被国家列为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1988年生猪饲养量达346.46万头,油料4408吨,茶叶1910吨,湘莲1996吨。湘潭县、湘乡市年出栏肉猪量在全省名列前茅,是湖南省瘦肉型猪外贸出口基地。湘潭是湘莲的主要产地,尤以"寸三白莲"清香鲜甜、洁白圆润,早在唐代就列为贡品,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营养佳品,畅销海内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全市铁路、公路、水运已形成交通网。湘黔铁路横贯东西,京广线从城郊挂角而过,湘江流经本市61公里,常年可通300吨级货轮。航空机场离本市中心32公里,每天均有班机飞往全国各大城市。以市区为中心的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为2190公里。市区内开辟公共汽车营运线路10条。邮电事业发展较快,目前已开通长途电话近百条,可与港港澳地区和国外主要城市直接通话、通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全市有科研机构44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万人。1988年鉴定的科技成果97项,其中省、部级重大成果28项。年内获奖成果61项,其中省级成果7项,国家授予专利权113项。全市拥有各类学校2180所(其中大专院校6所,中等专业学校13所),在校学生近50万人。全市有电影放映单位566个,有湘潭电视台和电台,有5个公共图书馆共藏书59.7万册。1988年体育竞赛夺得省以上各类比赛金牌44枚、银牌28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湘潭市市树为樟树,市花为菊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湖南省湘潭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胡建民汇总执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注:《中国城市》一书系国家体改委总结1978年至1988年十年期间中国城市的发展成就和改革经验,1990年由改革出版社出版。其中《湘潭市》篇章,系本人在湘潭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担任办公室主任时,执笔提供了此文。) <h1>2/106</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湘潭市企业集团的现状和发展思路</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建民</b></h3><div><b><br></b></div><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概 貌</b></span></h3><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b><br></b></span></div><h3> 湘潭市组建企业集团的工作起步于1987年。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市企业集团不断成长壮大。组建企业集团的工作开始由政府行为转向企业的自觉行为,企业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已自觉走上联合发展的道路;企业集团发展也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拓展延伸;乡镇企业集团正在迅速兴起。<br> 到目前为止,经省、市、县三级政府授权部门正式批准的湘潭市企业集团共有24家。其中省级集团7家,市级集团13家,县级集团4家。参加这些集团的成员企业中,核心层、紧密层企业189家,半紧密层企业166家,松散层单位600多家。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br> l.龙头企业配套型。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龙头,聚集相关行业的配套和辅助企业形企业集团,具有提供成套设备的设计、制造、供应兼安装、调试维修等项目的综合能力。如南通、南电、兴南、电缆、华湘集团等。<br> 2.拳头产品配套型。以拳头产品为龙头,形成多层次配套网络,能够进行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企业集团。如龙牌酱油集团、粉丝调味食品集团和迅达集团等。<br> 3.技术工贸综合型。以骨干企业为主体,联合商贸及技术服务等单位组成,把市场开发、生产制造、产品销售、信息服务和对外贸易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如振兴实业集团、百货大楼集团、经贸建设集团以及一些乡镇企业集团等。<br> 4.行政转体型。主要是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中,政府经济主管部门成建制向企业集团转体,同时仍赋有一定行业管理职能的企业集团。这类集团以原经济主管局为主体,转变为企业集团核心——集团公司,并以原隶属企业为主要成员单位,组成企业集团的紧密层,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照章纳税、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集团公司。如由市政府七个经济主管局成建制转体后组建的化工、机械、建材、纺织、物资、电子、一商集团公司。</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成 效</b></h3><h3><br> 湘潭市在组建、完善、发展企业集团的过程中抓住重点、分类指导,使企业集团开始走上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有力地发挥了企业集团在我市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br> 1.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并通过核心企业来调节、分配各种生产要素,使人、财、物在更大范围内流行,有利于各个成员企业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电缆集团近几年来通过其技术、装备和经营辐射布点,形成了以电缆集团公司为大本营,以深圳、海南为桥梁,以香港为前哨的"三点两线两面"的经营格局,使人才、资金、物资在更广的地域和更大的空间得到合理配置,集团实力迅速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去年产值达5.65亿元,利税8700万元。<br> 2.规模效应得到有效发挥。组建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通过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使分散的局部的优势变为群体优势,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湘潭轻化机电工业集团中了本市乡、镇、村办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轻工、化学、机械、电器产品的生产厂家,改变乡镇企业规模小,联系松散、难以与大规模经济竞争的状况,迅速形成规模优势,实现集约经营,加快了发展乡镇企业的步伐。<br> 3.产品质量得到优化提高。组建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接受龙头企业的生产技术辐射,名优产品的扩散和管理体系的延伸,不仅可使产品配套,形成规模,而且还可以优化和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湘潭市第二制粉厂生产的葩金牌粉丝曾荣获1989年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牌奖、中国食品十年成果奖和省优质产品奖。粉丝集团依托市第二粉丝厂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集团内七家企业生产产品的七项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br> 4.竞争能力得到持续增强。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实行统一规划、分工协作,将若干个单一企业捏成拳头,形成合力,使企业集团的竞争能力得到明显增强。湘潭百货大楼为了保持其国有商业的龙头地位,走集团化经营的道路。去年四月份成立集团公司后,坚持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多元化管理体制,克服单一经营,并将市化妆洗涤用品公司也合并到集团公司。现在该公司经营的品种达35000多个,年销售可达1.2亿元,年利税可达1000多万元。</h3><h3><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问 题</b></span></div></h3><h3><br> 我市企业集团虽有较大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基本上处于企业集团的初级阶段,已组建的企业集团在其稳固性、内部组织结构、内部利益分配关系、企业之间的联络纽带和外部关系上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企业集团亟待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br> 1.企业集团的结构不够完善,尚未达到规范化要求。除电缆、南通、五菱和振兴等少数几个企业集团是以大型企业或骨干企业为核心,形成多层次组织机构,符合较为规范的企业集团外,其他大部分只有核心层和紧密层两个层次,部分企业集团只有集团公司和半紧密层企业或松散层企业。在紧密层企业的构成中,有些与本企业集团并无内在联系,只是为了承担社会职能而发展的,如劳动服务公司和招待所等,因此难以发挥结构调整和要素重组的作用。<br> 2.企业集团内部的联结纽带呈现非资产化。企业集团成员的基本关系应是建立在资产联结纽带上的母子公司关系。我市企业集团中真正实现资产联结纽带,如投资、参股、控股的极少,许多是以产品配套、生产技术协作和产品供销形式等维系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联系。企业集团内部从生产技术联合到资金、股份的全面渗透还有一定距离。<br> 3.企业集团的经济实力还不十分强大。除少数几个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属于大型规模外,其他集团企业规模都不大。注册资金通过1000万元的只有10家。个别集团甚至名存实亡。行政转体后建立的集团公司尚缺乏内在的联合动力,成立后的集团没有很强的向心力,其核心层亟需发展壮大。</h3><h3><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战 略</b></span></div></h3><h3><br>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给发展和完善企业集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完善和提高现有的企业集团,更好地引导我市企业集团的发展,迅速扩张湘潭市经济发展的总量和质量,我们认为应及时实施以下发展战略:<br> 第一,面对两个市场,走集团国际化之路<br> 两个市场,是指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目前,我市已批准组建的24家企业集团只有8家有出口创汇,因此必须积极推动企业集团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组建实力较强、规模较大、功能较齐,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以跨国经营为主攻方向,并着重对现有的兴南、华湘、电缆、龙油、粉丝集团等加以完善提高,使之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生力军。<br> 第二,发挥两个优势,走集团科技化之路<br> 两个优势是指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我市机电行业是湖南省同行业企业数的75%,产品共有13类122个系列近5000个规格,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使湘潭市的拳头产品更多更好地占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必须加强技术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迅速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另外,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为基地,以高新技术产品为导向,组建科技开发型的企业集团,形成湘潭市新的经济生长点和高新技术产业群。<br> 第三,运用两个手段,走集团大型化之路<br> 两个手段是指政策手段和资金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各方面应给企业集团更多的优惠,特别是政策要网开一面,资金要倾斜,让这些企业集中更多的优势以更好地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br> 第四,完善两个机制,走集团规范化之路<br> 两个机制是指组织运行机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我市进一步发展企业集团应以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进行股份制改造,将企业集团建设成为以资产为联系纽带,分层次控股、参股的企业集团。要逐步建立和健全集团内部的三个中心,即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以适应公司化、专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在经营机制上要由单角经营向多角化经营发展,从单纯生产经营型向科、工、贸、金融四位一体的方向发展。</h3><br><h3>(撰于一九九四年一月)</h3> (说明:此文系作者在市体改委工作时,结合组建企业集团的工作实践所撰写。经过可行性分析论证,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牵头在全市大中型企业和区街企业中组建了一批企业集团,诸如五菱集团、电化集团、百货大楼集团、经贸建设集团和雅康集团等。组建企业集团进一步壮大了企业经济实力,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湘潭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该文发表在《湘潭经济》1994年第1期,收录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于1995年2月出版的《当代领导干部思想宝库》一书中。文章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湘潭市企业集团发展的现状、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和提高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得到上级和各方面的好评,荣获湘潭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h1>5/106<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推进城市综合配套改革</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div><br></h1><h3> 1978年12月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揭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改革解放了生产カ,发展了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飞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随着邓 小 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循改革开放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政策,紧密结合湘潭市的实际情况,从农村到城市,从生产到流通,从微观到宏观,由浅入深地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湘潭市的经济体制格局和经济运行机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重要基础。<br> 1996年,省政府批准在湘潭市进行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是省政府三十件大事之一,湘潭市成为全省唯一的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通过反复调查研究,我市制定了《湘潭市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湘潭市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思路是:坚持以邓 小 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 1 关系,紧密结合本市经济发展规划和强工富市战略部署,以国有企业为重点全面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为全省改革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力争用五年时间率先在省内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br> 改革工作的重点是实行四改(改组、改造、改制、改善环境)一配套(城市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理顺产权关系为突破口,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配套推进社会保障、住房制度改革和财税、金融、科技、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推动湘潭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地发展。<br>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部门相互配合,广大企业积极探索,紧紧围绕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重点抓了以下工作:<br> <b>ー、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改革的中心环节,全面推进和深化企业改革。</b><br> <b>1、以市场经济为取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我市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到位、重点突破、稳步前进"的原则,认真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电机、五菱、百贸、湘乡水泥等6家省级和市锅炉厂等4家市级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顺利完成方案的制定、论证和审批工作,进入实施和 2 运作阶段。各试点企业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在完善企业法人制度、实行公司化改造;建立明确国有产权运营主体;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机构;改革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制度;实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改善工会工作和职工民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试验。目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由试点转向全面推行。<br> <b>2、抓好股份制企业试点规范和上柜上市工作。</b>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1992年起,我市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公有制实现的新形式,以产权明晰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加快股份制试点步伐。全市共批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21家。已登记注册16家,实募股本额为47627.14万元,其中国有股14142.8万元,法人股10021.59万元,个人股23462.75万元。试点中着重抓了股份制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和经营效益。同时采取坚决、稳妥的措施,清理了股份制试点中的不规范作法,按照《公司法》要求逐家进行了规范。到目前为止,经省证监会、省工商局规范并重新注册的有湘桥、金大阳(原中苑)、大同世界(原彩虹公司)等12家公司。其他不符合条件的公司准备规范为有限责任公司。为了促进股份公司的发展,搞活内部股权交易,南天、恒泰、金都、百贸等4家股份公司于97年上柜集中交易。为规范上柜行为,我市制定了《湘潭市个人股柜台转让管理试行办法》和《湘潭市个人股柜台转让业务规则》。目前,内部股交易平稳。此外,研究制定了我市上市工作的中、短期规划,围绕我市制定的目标,着力抓了企业资产重组、可行性分析论证和公司包装工作。97年省政府批准确立湘潭钢铁公司为主组建新股份公司上市。目前,湘缆集团和南天公司正在积极争取成为上市公司。<br> <b>3、多种形式并举,加快企业改革步伐。</b>全市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正朝着形式多样、逐步规范的方向发展。对众多的国有小企业,主要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为主要形式全面放开,同时多种改制形式并举,抓好其他各种形式的企业改制,立足于企业租赁,分块搞活、拍卖和联营等工作。96年以来,全市乡以上公有企业完成各种形式改制共248家,其中股份合作制改造的有135家,分块搞活的9家,兼并的23家,租赁经营的23家,实现拍卖的2家,公有私营(联营)企业19家,其他形式的37家。全市国有中小型工业企业76家(中二及中二以下),已完成改制的有37家,放开面已达48.7%,其余计划在1998年底前完成。<br> <b>4、全面实施减人增效和再就业工程。</b>我市被列为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以后,将减人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与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一道,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主要措施,力求在缓解国有企业深层次矛盾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推进综合配套改革铺平道路。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再就业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实行转移一批、调剂一批、输出一批、买断一批、剥离一批、退养一批,托管一批和救助一批共八条渠道进行分流。全市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和人才劳动力交流集市共介绍3500多名失业职工到各类企业再就业,帮助2万多名失业职工和下岗职工实现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并促进1.8万名富余职工在企业内部实现转换就业。全市通过多渠道分流已有5.4万名职工下岗,对推动全市国有企业改革起了"稳定器"作用。<br> <b>二,探索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和存量资产的优化重组。</b><br> 湘潭市探索结构调整,重点运用三种形式,即组建企业集团、推进企业兼并和实施企业破产来调整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坚持把企业改革由浅层次向深层次推进,促使经济结构日趋合理。<br> <b>一是组建企业集团。</b>在可行性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组建了南方通用电气、五菱机械、湘潭电化等较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和一批区街、乡镇企业集团。到目前为止,经省、市、县三级政府授权部门正式批准的湘潭市企业集团共有25家。集团的发展呈多元化格局,形成了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核心的生产型企业集团、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转体型企业集团和综合服务型企业集团等。企业集团的长足发展,对于打破条块分割的旧体制,促进新体制框架的形成,实行社会化大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良好作用。<br> <b>二是发展企业兼并。</b>近年来,全市乡以上公有企业共有69家被兼并,通过兼并消化亏损企业32户,扭亏2000万元,重新安置待业职工8912人,退休工人1000人,共发生资产转移按固定资产净值计算为4512万元,土地面积56.46万平方米。企业兼并的大力发展,对于调整企业的资产构成,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br> <b>三是实施企业破产。</b>根据《企业破产法(试行)》,对一些亏损严重,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企业,依法实行破产。重点选择了市二机厂、市合成制药厂、市毛纺厂等5家预内企业和市钢丝绳厂、新型建材厂等4家集体企业作为破产试点企业。从1996年开始,全市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有40家,其中国有企业19家。40家破产企业共涉及职工11292人,资产总额35583.3万元,负债58587.7万元,其中金融贷款38760.8万元,占总负债的66.2%,需冲减银行呆帐、坏帐37252.3万元,去年至今年已冲减银行呆、坏帐约1.3亿元。通过实施企业破产和重组,不仅较好地发挥了原有资产效益,而且提高了新生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r> <b>三、以商品市场为基础,以要素市场为重点,加快市场体系建设</b><br> 我市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贯彻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促进大生产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市场建设。目前,我市已有各类市场173个,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市场有有3个,过3000万元的市场有12个。湘潭布市、金都商业城、市建材市场、华隆大厦、湘乡云门市场等规模大、辐射广,其中湘潭布市97年成交1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上缴税收550万元,从业人员达4800多人,是目前中南地区最大的布市。我市还在107、320国道沿线,在昭山开发区、高新区和商贸特区已建或新建了摩托车及配件市场、汽车交易折旧市场、湘莲批发市场、旧货市场和竹木批发市场等。全市商品市场网络初步形成,为发展我市商品大流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br> 在继续完善和发展商品市场的同时,注重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已初具雏形,市场服务功能也逐步完善,实行一条龙服务。97年市人事局和市劳动局联合组织了十多次人才交流会和劳动力集市,还与浙江、新疆等地联合召开专场交流会,求职人员近2.7万 人,介绍成功2823人。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全市现有技术贸易机构180多个,97年又新成立6个,近年来技术贸易额达2.64亿元;金融市场已初步形成全市融资服务网络;房地产市场制订了关于放开搞活房地产二级市场的意见,明确了房地产市场放开的范围、政策和管理办法;土地市场方面加大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力度,对地产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实行市场调节,放开经营;信息市场也进一步活跃和发展。此外,我市加大产权交易力度,逐步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在1993年成立的产权交易所的基础上,建立了产权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中心,以促进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h3> <b>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b><br> <b>住房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b>住房制度在巩固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住房租金,出售公有住房等几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市执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达1340个,到位职工23.6万人,分别占单位和职工总数的65%、77%,共归集资金7976万元(市本级)。提租工作进展顺利,公房租金已从1991年的0.24元/平方米提高到1.6元/平方米。95%的单位已按规定标准收取租金。我市95年列入全国国家安居工程试点城市,至今整个工程已完成投资2.33亿元,已开工的安居住宅47.54万平方米,已有36万平方米交付使用,从而解决了5000户无房职工的住房问题。<br> <b>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加快。</b>出台了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强化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缴,基金收缴率达到预期目标,对我市原有社会保险管理体制进行了完善,成立了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管理局。建立了城镇各类企业和劳动者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基金的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目前,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共有827家,人数达30.5万人,覆盖面国有企业为100%,集体企业为60%、另外有88家企业,3.67万名职工参加了补充养老保险。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共有1187家,职工工27.8万人,覆盖面国有企业为100%,集体企业为75%。<br> <b>积极抓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b>我市于96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医改试点城市,并于97年3月1日在全市正式启动新的医疗保险制度。从运转情况看,全市医改启动平稳,持IC卡就诊、用计算机管理,技术水平比较高,进展顺利。已基本达到三个目的:社会逐步认识医改,医院不断适应医改,计算机系统得到考验和完善。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应参保592家,实参保510家,参保率为86.15%,应参保人数37万人,实参保32.8万人,参保率88.61%,基金到位率也达到83.37%,医保基金结余132.12万元。<br> <b>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b><br>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我市按照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认真探索与理顺国有资产行政管理和国有资本营运的关系,促进政企分开。97年9月份成立湘潭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市政府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及其监督专司职能。为切实解决出资者到位问题,主要采取三种形式组建国有资产营运主体:一是市国资委直接组建的跨行业综合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二是经市国资委批准,由资产超亿元的行业主管部门改造为国有控股公司;三是市国资委授权的大型企业集团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同时明确市国资委与营运主体之间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的资产营运责任制,向授权营运主体派出财务总监实施监督,而授权营运主体,对其出资的企业进行监督。目前,我市在对全市15个转体集团公司摸底的基础是,制定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试点方案,正在市机械局、化工局和商贸系统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试点。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在我市逐步建立起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经营(控股)公司一一拥有国有资产(股本)的企业三个层次的政资分开、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经营体系。<br> 为建立高效、精干的政府工作机构,积极推进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了市直机关机构改革“三定”工作,重新核定了各部门职能,内设机构精简达到25%,人员精简率达到28%。同时推动乡镇机构改革,两县(市)原有17个区公所全部撤销,114个乡镇(含街道办事处)合并为44个,减少63%。<br> 在着力推进上述各项改革的同时,我市还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和城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等等,均取得了明显的进展。<br> <b>六、坚持加强领导,强化综合配套改革</b><br> 1996年7月10日,省政府以湘政办函[1996]203号文正式同意将我市列为全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这为湘潭市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这标志着我市新一轮全面改革的开端。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把它作为我市的一件大事来抓,并组织制订了《湘潭市城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作为推进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我市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br> <b> 一是加强对综合配套改革的组织领导和协调。</b>市委、市政府成立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体改的副市长任副组长,组成单位为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体改委、计委、经委、建委、外经委、农办、财办、财政局、税务局、工商局,劳动局、国土局、审计局、国资局、乡镇企业局、市人民银行、市总工会等部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有关改革工作的重大决策,协调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市体改委合署办公。市体改委负责规划、指导、综合、协调以及进行重大改革试点,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各项具体改革。<br> <b> 二是认真制定和实施各项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b>根据总体方案的基本内容,市级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订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制改革、市场建设和市场体系培育、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体制以及金融、财税、社会保障、住房制度、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方案和计划。同时制订了一系列改革实施的配套政策,包括股份制企业试点、组建股份合作企业、国有企业租赁经营、联合兼并、拍卖、破产、产权交易等一系列规范性意见和办法,确保综合配套改革任务的实现。<br> <b>三是重视改革的推进方式。</b>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其一是建立示范点,实施梯度推进。以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大型企业为全市构建新体制的示范区或试点单位,以此带动市区、辐射全市改革;其二是选准突破口,实施联动推进。确定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体制、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制作为改革重点,突破某些重大的单项改革。其三是坚持城乡结合,实施同步推进。坚持以城市改革为中心,城乡同步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县级综合配套改革,形成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的配套性和一体化。<div><br>(市体改委副主任:胡建民)</div><div>ー九九八年六月<br> <br>(注:此文为湘潭市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进展情况进行综合和分析。)<br></div> 11/106<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湘潭市企业兼并情況综合</b></h1><br> 企业兼并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指施,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湘潭市本着以公有制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推进企业兼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把企业兼并推上了健康、规范发展的轨道。<br> <b>一、基本情况</b><br> 到89年底止,全市已有34家企事业单位兼并了41家企事业单位,共发生兼并行为43起。按所有制划分:跨所制兼并的有12起23家企业,其中全民企业兼并集体企业10起19家,集体企业兼并全民企业2起4家;相同所有制企业兼并中,全民并全民22起34家,集体并集体9起18家。按行业划分:跨行业兼并的有9起18家。按地域划分:跨地域兼并的有7起14家企业。<br> 企业兼并的主要形式:一是出资购买式兼并。采用这种形式兼并的有2起4家企业,占兼并总数的4.65%。一起为湖南铁合金厂付出240万元买下东升机械厂375库,将其240亩左右的场地辟为一个分厂,同时接受375库职工26名。另一起是市医药总公司拿出25・2万元买下占地约7亩的市肠衣厂,并接受其12名在职职工和6名退休工人。二是承担债务式兼并。兼并企业以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全部债务、职工安排、退休工人的工资、劳保为代价,获得兼并企业的资产和债权。采用这种形式兼并的有32起53家企业,占兼并总数的74·42%。如市毛纺厂89年2月以接受市服装厂的94名在职职工、50名退休工人和76·6万元的债务为条件,获得其94·7万元的资产总值、3万元的债权和435m2的占地面积,2439m2的建筑面积的生产场地。市毛纺厂并用同样的方式于89年5月接受了市服装三厂,再将原服装二、三厂合并成立市羊毛衫分厂。三是合并等其它方式的兼并。采用这种方式兼并的有9起18家企业,占兼并总数的20·93%。如:湘潭液压件厂与东升机械厂合并为湖南液压件厂,取消原来两厂法人资格,将两厂的债权债务、资产和职工合在一起并入新厂。股份式兼并和无偿划拨兼并在湘潭市目前尚未出现。<br> <b>二、主要特征</b><br> <b> 1、经过了自然兴起、探索试点、规范推进三个阶段。</b><br>自然兴起阶段:1983-1985年。此期间共发生兼并行为6起。兼并方式全部为承担债务式。特点是数量少、行业分布狭窄,形式单一,程序简单,反映出了萌芽时期的特点。<br> <b> 探索试点阶段:1986—1988年。</b>此期间,由于全国宏观上经济发展速度过热,企业纷纷争投资、上项目,扩张欲望迫切,兼并行为得以迅速发展。3年中,共发生兼并行为28起,广泛涉及全市机械、化工、轻工、纺织、医药和商业企业,并出现了不同行业不同行政区域间的企业兼并。从形式上看出现了购买式、承担债务式、合并式和承包租赁式。大部分的兼并项目为发展优势企业,淘汰经营性亏损企业,用活闲置资产存量,解决待工人员生活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宏观控制、政策配套和实施规范程序等没有及时跟上,相当一批项目没有经严格的可行性论证,甚至没有一项项目经过严格的清产核资。在28起兼并中解体4起,产权再转移(兼并企业作为被兼并企业再由第三方兼并)1起,两项合计占总项目数的18%。另有一批项目停留在企业承包企业、企业租须企业的水平,没有向产权转移的深层次进展。反映出探索试点阶段较高速、较大面积发展,但显示出不均衡、不规范、不成熟的特点。<br> <b>规范推进阶段:主要是1989年。</b>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注重了三个方面的工作。<br> 第一是加强对企业兼并行为的宏观引导,使之受控于全市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方向,加强分析论证指导以避免盲目性。1989年初,我们对全市有兼并、被兼并意向的企业进行普查,并对筛选配组的11项进行调查分析,当年指导实施9项,由8家企事业单位兼并了9家企事业单位。1989年11月,根据市政府安排,我委牵头,会同计委、经委组成专项调查组,于年底向市政府报出了《1990年至1991年市属工交企业兼并联合的意见》和首批计划推荐项目12项,共涉及37家企业。元至二月已按计划实施4项。如首批项目基本实现,预计每年可新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利润250万元以上,新增创汇200万元以上;新形成中型规模企业4家,减少相应所需投入310万元以上,同时可消除或缓解亏损或濒临亏损企业10家,减亏200万元以上,消除和抑制高能耗、高材耗和产品重复布点的企业10家,消除城市污染企业1家,共可安置停产职工850余人,退休工人240余人。<br> 第二是抓紧了政策研究制订工作。1989年初,我们会同各部门草拟了《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企业兼并的试行办法》6章28款,已经多轮次反复研讨后向政府报出。<br> 第三是注重操作程序的规范化。对纳入计划的兼并项目受理指导实施,我们坚持四个条件:(1)项目实施前必须经严格的论证,有书面可行性分析报告以避免盲目性;(2)经兼并双方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批准,涉及集体企业必须报出职代会决议案,以体现企业自愿和职工当家作主的原则;(3)兼并双方须签具协议,公证生效,以排除可能发生的纠纷因素;(4)取得兼并双方与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以增强项目可靠性,同时避免操作时条块的阻碍。此外在作出决定发文时,我们坚持各有关部门会签负责制,以争取联动支持,不能切实解决企业具体问题,不轻易发文;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强调严格的清产核资,以防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流失,强调做好干部职工思想工作,安置好退休人员以安定社会;在兼并后,我们尽可能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不推不诿。自1989年来的13项兼并,经济、社会效益均好。<br> <b>2、兼并的动机主要来源于困境企业求生存的欲望和优势企业对土地的扩张要求。</b><br> 在被兼并的41家企业中有80%以上属亏损或微利企业,如89年的9家被兼并企业中有8家亏损企业,占总数的88·89%,年亏损300万元以上。这些企业大多产品无前景,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资金短缺、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急切寻求生存之路。而作为兼并企业,41家兼并企业中有28家是以取得被兼并企业的土地,开辟生产空间为动机的,占兼并总数的68.29%。如市锅炉厂是国家定点钢炉生产广家,产品质量、市场信誉均好,市场需要可有50000蒸吨,而兼并前这个厂生产能力只有201蒸吨,急待扩大生产规模。但该厂占地面积仅4·2万m2,拥挤不堪,用该厂党委书记的话说,种一棵树的地方都没有了。而被兼并的原市五机厂建厂12年,亏损9年累亏104.46万元,企业出现了生存危机,但该厂占地面积却达5万m2。兼并后。锅炉厂生产场地扩大一倍多,去年产量达到716蒸吨。同时,原五机厂近300名职工的生活问题也相应有了着落。在以土地为兼并动机的兼并中,有些企业对背负重债也在所不惜。如湘乡潭市化机厂兼并湘乡市农机二厂资债相抵后,负债40余万元。此外潭市化机厂还一次性拿出6万4千元用来发放农机二厂拖欠的职工工资和福利。潭市化机厂的厂长说:看起来我们找了个包状背,实际上农机二厂这个码头一万二千平方米的地皮,远不是几十万元可以买到的。以获待上地使用权为动机的兼并,反映了我市工业集中土地资源紧缺,同时也暴露了我们土地无偿使用的政策漏洞。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以希求产品配套为动机的兼并也有了20起,占兼并总数的47%。这反映了我市的企业兼并正朝着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方向发展。<br> <b>3、以承担债务为主要内容的兼并方式被普遍采用。</b><br> 在全市43起兼并中,有32起采用了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全部债务、职工安排、退休职工的工资、劳保为代价,接受被兼并企业,这种形式占了兼并总数的74.42%。承担债务式兼并最大的好处在于无须严格的清产核资,简化了兼并的程序;兼并企业无须支付产权转让费,債务也不一定当即掏出现金偿还,因此减少了兼并的阻カ,使兼并变得简便易行。接受式兼并极易被所有制相同,尤其是同一部门内企业之间的兼并所采用。目前・同一所有制之间的接受式兼并有18起,占同一所有制间兼并的58%,同一部门内的接受式兼并19起,占同一部门兼并总数的76%。不过接受式兼并在跨所有制、跨财政关系时就显得难以接受,就会出现来自兼并双方及其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干预或阻力。因此,接受式兼并有它的局限性。接受式兼并目前被普遍采用,反映了我们的企业一般情況下无力支付产权转让费,难以走购买式兼并的道路。<br> <b> 4、兼并企业注重接受并妥善安置被兼并企业的职工,以避免出现不安定因素。</b><br> 社会主义的企业兼并不单纯是经济行为"而是经济和社会的复合行为,它不同于诸如拍买一类纯粹的买卖行为,而是既含有产权的有偿转让又包括对职工的妥善安置,既讲经济效益也讲社会效果。实践证明,兼并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人事安排是否合理、和谐。我市绝大部份兼并企业一般都实行了按材录用、平等对待,从而使被兼并方的干部、职工各得其所。如湘乡市化机厂以集体企业兼并了全民企业湘乡农机二厂,兼并方拿出6·4万元,作为被兼并方职工停产期间的生活补贴,被兼并方的骨干基本上都得到了合理安排。当时职工情绪很好,没有谁感到全民职工被集体企业“吞”了不光彩。另外,反过来从以往合了又分的例证来看,人事安排上的不和谐是兼并失败的主要原因。如市硫酸厂被染料化工厂兼并前曾并入第一化工厂,因人事不和谐不欢而散。当然分分合合的现象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在产权转让问题上法律不健全、程序不完备、劳动用工等制度的不配套。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旧的劳动用工制度不仅过去使某些兼并流产,今天仍妨碍着企业兼并的进行。<br> <b>三、兼并带来的成效</b><br> <b>一是为困境企业找出路、优势企业求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b><br> 从我市的41家被兼并企业来看,约80%以上属亏损或微利企业。以1989年被兼并的9家企业为例,其中有8家亏损,一家微利,通过兼并一举达到了扭亏为盈或减少亏损的目的。到89年底止通过企业兼并,全市共消灭亏损企业20户,扭转亏损额约721・74万元;重新安置在职职工3105人,退休工人约一千人。如市洗衣机厂囿于技术力量和工艺水平、产品质量、负债沉重等原因,连年亏损,企业处于濒临倒闭的绝境,兼并前的88年亏损额达140万元,1989年3月被湘潭柴油机厂兼并后(按内部核算口径)当年扭亏100万元,预计1990年可以持平。原洗衣机厂的502名在职职工和192名退休工人的工资、福利得到了较大的提高。<br> 兼并把困境企业的资产向优勢企业配置,满足了其扩张要求,大大提高了优势企业的经济效益。如市锅炉厂兼并前的1983年产值只有445万元,利润52·8万元,兼并原市五机厂后,生产一年一个新台阶,1987年产值达1559万元,利润170万元。同时由于技术力量得到充实,新产品开发进入建厂以来的最好时期,企业由D级越级升到国内锅炉行业的最高级C级。<br> <b>二是用活了一部分闲置资产,小范围的调整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b><br> 困境企业一般来说,产品不对路,市场竞争力差,生产处于停停打打的饥饿状态,其资产、人员相应地闲置着。通过把产权由困境企业向优势企业转移,原来不对路的产品取消,改产优势企业对路的产品或配件,生产任务随之饱满起来,原来相对闲置的资产、人员又得到了启用。到89年底止,因兼并全市共发生资产转移量:固定资产净值2412万元,占地面积30·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68万平方米。如市洗衣机厂兼并前由于洗衣机滞销,虽然有衡器、阀门、压力锅等产品补偿,但其243万元的固定资产和502名职工仍相对闲置。89年3月被湘潭柴油机厂兼并后・其资产和人员的闲置部分正朝生产柴油机配件过渡,得到了重新启用。同时市柴油机厂通过兼并,在不需要大量投资的情况下,再生产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br> 再如市染料化工厂的"一氰"是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有广阔的市场,但该厂的场地、原料都受到限制。88年底,这个厂兼并了一墙之隔的市硫酸厂和相邻的市建陶厂。这样染料化工厂年需的6000吨硫酸得到配套,为扩产奠定了基础。市建陶厂原来滞销的产品兼并后停止生产,转产生产"一氰"的配套产品,使适销对路的产品得到扩散。现在看来,可以说市染料化工厂对市硫酸厂和对市建陶厂的兼并既优化了产品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产业结构。此外,由于兼并使一些企业的产品得到配套,这有利于使企业走出小而全、大而全的圈子。<br> <b>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技术力量。</b><br> 兼并一般使劣势企业的经营权向管理水平较高的优势企业的经营者手中转移。同时,由于市场激烈的竞争又迫使优势企业的经营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另外兼并后双方的管理、技术力量集于一体,企业素质无疑大幅度提高。<br> <b>四、值得研究的问题</b><br> 我市的企业兼并还处在试点、推进阶段,理论上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br> <b>1、产权归属及资产评估。</b>企业兼并是一种产权转让行为,根据国家体改委、计委、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局(1989)39号文《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要求,企业兼并应遵循有偿的原则。按照这一要求,企业兼并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产权归属。然而,从我市企业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不明确,哪部分是国有产权,哪部分是企业产权,混淆在一起,不易区分;国有产权的代表也不明确。这样就带来了诸如:兼并或被兼并与否由谁决定?转让价格如何确定?转让费由谁付给谁等问题。这不仅妨碍了兼并的推行也给兼并的具体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实践我们认为,目前,产权的归属可以这样认识:全民企业的产权由市财政局会同主管部门作为代表;集体企业还其集体企业的本来面貌,由职代会决定产权的转让与否。至于财产的评估,考虑到兼并企业既得到了财产,也接受了职工和退休职工,因此,财产评估我们一般的处理方法是:(1)房屋按净值计算,原值记录在案,评估值作为参考。(2)设备按重置价计算。(3)成品、半成品按卖得出去的出厂价计算。(4)原、辅材料、燃料按市场均价。(5)报废设备按残值计价。<br> <b> 2、转让资金的来源。</b>目前企业的自有资金一般不足以购买其它企业的产权,转让费如何筹措?支付方式和期限?由谁收取做何用途?系列向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决。<br> <b> 3、不同所有制间的产权转让。</b>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产权转让涉及到的主要问题:一是财产的性质,二是职工的身份。目前是两种所有制,两种财产性质,两种职工身份,两种工资和税收政策在一个企业内同时并存,引起矛盾,需要研究合理的解决办法。<br> <b> 4、配套政策。</b>目前兼并的一系列政策还不配套。如: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劳动保险办法的改革还没有达到企业与工人双向选择的程度,这样被兼并企业的职工,尤其是退休职工的安置问题,就成了兼并企业的一大顾虑。还有兼并与破产的关系目前无法理顺,致使那些债务沉重,甚至资不抵债的企业没有走上破产的道路,而被兼并又因债务过大,没有企业敢去兼并它,等等。由于政策的不配套,妨碍了兼并的进行。此外,兼并完成后,如何采取倾斜政策扶助兼并企业渡过因兼并冲击形成的难关,这也是当务之急,否则,极易给有兼并意向的企业形成比照,造成望而生畏的心理状态。<br> <b>五、发展的几点思考</b><br> <b>第一是加强对兼并行为的引导。</b><br> 引导工作可以铺开三条思路。其一:以全市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引导产权流向。目前我市的2000年规划已经制订,其中对产权转移的流向和流量纳入足够的考虑,从而为发展我市的企业兼并定出方向。其二:对全市经营性亏损企业实施兼并引导,对这些企业做一次清理、规划,能兼并的兼并。这样有可能象市机械局系统那样,一举消灭亏损户。其三:对我市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横向联合积极向兼并方向引导。相对而言,我市幅员狭窄、资源缺乏,是一个以加工工业为主的城市,必然形成"两头在外"的格局。这就要求企业达到经济规模,形成足够的竞争能力。而我市的工业结构又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目前全市24个大、中型企业的产值、上交利税总额分别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56·31%和79·91%。这批企业大多扩张要求强烈,其表现为大跨度地向外部横向联合。如能将这种横向联合转向橫向兼并,兼并体的实力足可插足国际市场。<br> <b>第二是为企业兼并创造良好的环境。</b><br> 这方面目前至少应考虑如下几点:首先应尽快出台产权转让的政策。依据国家和省体改委颁布的兼并办法,借鉴外地经验和我们自己的实践,我们已草拟了兼并的试行办法,现正在完善之中,希望尽快得到认可出台。其次是培育市场机制。兼并行为是一种商品经济行为,应尽快地淡化目前的行政干预色彩,把企业引入竞争市场。再次是处理好兼并与破产、兼并与承包、兼并与横向联合的关系,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企业该采用哪种形式,应具体对待,慎重选择。<br> 总之,我市的企业兼并已经兴起,其特征和成效都已十分明显。如何发展,将取决于我们的进一步引导,取决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权归属的明确和市场机制的完善。这一系列的大气候一俟形成,我市的企业兼并将跨入一个更新的时代。<br><br>湘潭市体改委综合试点科<br>1992年3月26日<br><br>(注:企业兼并是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资产存量合理流动、实现宏观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此文系通过深入调研后组织撰写的企业兼并综合材料。本人曾负责综合试点工作,并担任过综合试点科科长和宏观综合科科长。工作中与同志们一道,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兼并联合,完成了各类兼并联合项目,促使一批优势企业进一步发展,劣势企业走出困境,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湘潭市产权交易所,本人受委托担任法人代表和所长,并积极开展了工作,大力进行中介服务和信息咨询等,组织参加湖南省产权交易会等活动,完成了一批产权交易项目。)<br> <h1><b>第二编 商务工作文选(6篇)</b></h1><br>17/106 <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加快农贸市场超市化发展</b></h1><div><b><br></b></div> 当前,全国大中城市正在掀起的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简称“农改超”),是一项变革经营管理模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快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经营模式及其管理办法,对于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促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必要。</div><div><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农贸市场超市化发展趋势</b></h3></div><div><br> 近年来,“农改超”旋风在我国迅猛刮起,“农改超”模式变革将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链条”产生深刻影响。<br> 上个世纪80年代取代马路菜摊而发展起来的农贸市场,摊位多,经营者多,进货渠道广而杂,难以规范管理。农贸市场超市化,实行明码标价,统一收银,建设干净卫生、冬暖夏凉的购物环境,并且具有安全放心的商品品质和商品配送渠道。其根本特征是农贸市场实行公司化经营 ,公司对成千上万名消费者承担法律责任,从以往“买商品”,转变为“卖商品加服务”,因此受到社会各界和消费者的普遍欢迎。</div><div><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市“农改超”工作设想</b></h3></div><div><br> 目前湘潭市遍布城乡的农贸市场共有158个,市区范围内共有34个。但是随着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我市农贸时常面临着严峻挑战,具体体现:一是城市品位提高,市场环境急需改善于。二是市民安全消费意识加强,农产品质量急需保障。三是百货日用超市开辟生鲜蔬菜区,使传统农贸市场面临严峻挑战。<br> 笔者认为,我市推行“农改超”工作的工作设想是:争取用5年的时间,使市区90%左右的农贸市场达到“农改超”标准化。具体目标为:2004年至2005年,改造或建设农贸超市5处,使农贸市场超市化比重提高到 20%;2006年至2008年,逐步扩大范围,农贸市场超市化比重每年提高20至30个百分点。改造的具体形式:一是直接改造,即通过改造使原有农贸市场成为生鲜超市;二是间接改造,即在现有农贸市场附近新建生鲜超市,建成后对农贸市场进行转行改业;三是新建超市,即对规划区内无农贸时常或场地狭小无法改造的,以新建生鲜超市直接代替农贸市场。要通过努力,争取在2008年奥运会前使我市市区农贸市场的面貌实现根本改观。</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text-align: center;">加快“农改超”的政策措施</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是为市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和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也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化大工程。因此,必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使农改超工作顺利实施。<br> 统筹规划,完善市区农贸超市的整体布局。为防止重复建设,避免无序竞争,要制订出台“农改超”整体规划文件及其地方标准商业业态规划文件,为农贸超市合理布局提供标准各区、街道的面积、人口密度、社区大小等,提出“农改超”市场布局意见。<br> 分步实施,分期分批改造现有农贸市场。在实施过程中,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完成产权明晰的,后理顺产权不清的;先消除占道市场,后改造室内市场;先突破中心城区,后选择城乡结合部。对列入首批“农改超”的市场,进行分类实施,实行“一场一策”、“成熟一个改造一个”。<br> 积极协调,鼓励并扶持农贸市场潮湿化改造。分流好原有市场经营者是“农改超”的一项难度很大的重要工作。可采取下列分流安置办法:(1)动员从业人员回原籍经商;(2)鼓励从业人员为新成立的超市开展加工、包装等配套服务;(3)动员业主以各种形式入股,或优先招聘从业人员;(4)由劳动部门再就业服务中心提供免费培训,并提供其他再就业岗位;(5)在社区配套建设的服务业态中进行安置。在分流安置过程中,可采取赎买的方式收回摊位,进行补偿;对于想留在超市工作的原摊位主,其本人或子女可有限予以安排。<br> 产销结合,大力推动我市农产品与农贸超市对接。要以各种形式的展销会等为载体,积极向农贸超市推介当地名优特新产品,主动帮助超市经营者对接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延长产业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费用,促进农产品的销售。</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湘潭市商务局 胡建民 </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2004年9月28日<br></div> (注:此文系工作研究文章。2004年正处于工作中矛盾与困难相交织,斗争与希望并存之际,作者通过对我市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问题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撰写了该文。 此文发表在《湘潭日报》2004年9月28日第二版理论视野,后在市政府机关刊物《今日湘潭》2004年第12期总第12期刊登。发表后被《人民日报》所采用(用稿通知函文号E2750)。2005年1月20日被中共湘潭市直机关工委评选为“我为湘潭跨越发展争贡献”竞赛活动的“金点子”,受到通报表彰。) 18/106 <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食品消费安全 人民利益为先</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建民</b></div> <br> 食品消费安全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和关心的问题。去年以来,国务院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商品的违法行为列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重点工作。省委、省政府领导也多次强调要抓好“放心食品工程”。近年来,湘潭市商贸发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正在逐步开展和启动“放心肉”工程、“放心菜”工程和“放心早餐”工程,以利于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我市整个食品消费安全工作的发展和进步,从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b></div><br> 自我市全面启动“放心肉”工程、“放心菜”工程以来,食品消费安全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突出的表现是:推进“放心肉”和“放心菜”工程已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安全消费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生猪定点屠宰大幅度提高,私屠滥宰得到有效整治,上市肉品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放心菜基地建设,放心菜销售网络建设,以及检测检验体系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城市环保得到净化,污染严重的现象有了明显改观;生猪和蔬菜生产稳步发展,市场供应充裕,价格稳定。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食品消费安全的现状与形势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某些方面的食品消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严重地干扰着经济的正常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r> <b>一是生产环节问题突出。</b>如一些生猪养殖户由于利益驱使,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激素和违禁药物.甚至添加禁止使用的“瘦肉精”。去年以来,我市有关部门先后查处销售使用违禁药物案例一百余起,其中销售“瘦肉精”的饲料店31家,使用“瘦肉精”的规模猪场6家,收缴“瘦肉精”混合物760包,近200公斤。去年湘潭县杨嘉桥等地发生两起因误食“瘦肉精”食品集体中毒事件。人们对“瘦肉精”心有余悸.普遍存在“恐肉症”。蔬菜消费安全也仍然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蔬菜中农药残留现象比较普遍,重金属的污染也是一大隐患,经常发生吃菜中毒事件。食品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的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滥用增白剂、着色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等添加剂和禁止使用的添加剂,造成食品后续污染。<br> <b>二是监管检测手段落后。</b>肉类和蔬菜食品从开始生产到摆上餐桌,要经过许多环节,涉及众多管理部门,但是目前我市尚未形成十分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如果一个部门管理不到位,食品消费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同时,目前我市食品质量检测设备和手段比较缺乏和落后,特别是对瘦肉精残留问题,还未建立有效的检测网络。在“市场准入”上,对超市、菜肉商场、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缺乏完善健全的准入准出制度和政策,客观上讲对蔬菜肉食等食品入市没有起到很好的把关作用,为有害食品进入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br> <b>三是食品“放心工程”开展还不够平衡。</b>某些地方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满足于“有菜吃、价格稳”,没有认识到在食品供应数量问题解决之后,质量问题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看不到“放心菜”、“放心肉”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因而放松了一些工作,放弃了必要的扶持手段,致使我市蔬菜肉食类食品从种养、加工到储运、流通等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卫生安全方面的隐患。如在定点屠宰方面,市区屠宰场设点过多,有的屠宰场设施环境差,还未完全达到“放心肉”要求,定点屠宰场内部管理和检疫检验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白板肉、注水肉甚至病死肉上市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破坏了肉品市场秩序;韶山等重点地区和许多乡镇至今还未开展定点屠宰,仍然存在空白,使当地老百姓吃“放心肉”问题无法保障。全市蔬菜质量安全工作也是任重道远,蔬菜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体系的建设还刚刚起步,各项扶持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尚未完全到位,有关检测机构的人员编制和检测经费尚未落实,质量管理仍存在漏洞。“放心早餐”工程由于协调矛盾和问题的难度大,还处于刚刚启动的起步阶段。<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b></div><br> 食品消费放心工程,是指由政府组织,各有关部门协同作战,多管齐下,通过规范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安全卫生条件,加强市场监督,扶持名优产品,引导合理消费,打击乃至杜绝假冒伪劣食品,确保居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放心的系统工程。根据我市食品消费市场实际,争取用3-5年时间在全市县以上城市市区基本消除主要肉类蔬菜食品的污染,解决蔬菜农药残留、畜禽私宰、病死肉、注水肉或注入其他有害物质及瘦肉精和其他违禁药物残留问题。在工作内容和任务方面,要加大工作力度,开展“三抓”和建立健全“八大体系”。三抓即:<b>一是抓源头,严把种养关。</b>这是治本之策,即从种植和饲养阶段开始,切实加强监管。抓好药品的生产和流通的管理,严厉禁止使用各种违禁药物。<b>二是抓流通,严把市场准入关。</b>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要经常组织工商、卫生、畜牧、公安等有关职能部门,对定点屠宰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以及超市、零售商店等加强卫生质量监督检查,健全市场准入准出和污染食品退出制度,切实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b>三是抓检测,提高辨别结果的准确率。</b>依靠科学的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是开展整治的关键环节,也恰恰是我市的薄弱环节。要努力争取创造条件,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分层次分区域建立检测监管机构,添置必要的检测设备。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面前,必须争取必要的经费支持。<br> “八大体系”即,1、食品安全生产体系。参照国际通行的生产标准,改善水源、大气条件,严格控制各类抗生素、激素和违禁使用添加剂和违禁农药,加强食品加工的卫生管理,消除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之源,按照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组织生产。2、食品安全流通体系。就是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健全完善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建设确保食品质量、符合卫生要求的储运与销售网络体系,建立绿色通道和绿色市场,消除二次污染,加强食品市场监控,规范食品流通程序,实现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流通。3、食品卫生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就是要制定一套既符合本市实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可操作的食品卫生质量标准、食品生产卫生标准、食品流通卫生标准及食品卫生质量检测方法标准,据此进行科学认定,动态管理。4、食品卫生质量检测体系。就是要形成人员、仪器设备软硬件兼备,项目齐全,便于实施的低成本、高效率的食品检测网络。5.食品安全政策规章体系。就是根据确保食品安全的实际需要,按照同国际食品卫生接轨的要求,建立健全有关政策规章,并对现有的政策和规章进行清理、完善、使之更加完备。6、食品安全组织保障体系。就是要明确赋予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中介组织保障食品安全的相应责任,建立健全政府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行业自律与企业自律相结合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组织体系。7、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就是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的引导与监督作用,大力宣传食品放心工程,收集、传递、整理和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建立反应灵敏,发布及时的预警机制,对有害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震慑力量。8、食品安全消费体系。就是要增强居民的食品安全消费意识,帮助消费者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共同抵制生产经营有毒有害和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倡导绿色消费。</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b></div><br> 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是一项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民心工程,必须高度重视,真抓实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为此,建议采取如下工作措施:<br> <b>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b>实行食品消费放心工程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是确保食品质量,真正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放心菜”和“放心早餐”。所有有关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根本目的和宗旨,坚决摒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等错误思想和作法。<br> <b>2、加强领导,周密部署。</b>食品消费安全工作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必须由政府统一组织和领导。建议市政府成立食品消费放心工程领导小组,统一决策,加强组织指挥和协调,尽快摸清情况,提出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案,强化措施,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br> <b>3、部门协调,形成合力。</b>食品安全工作涉及的部门多,领域宽,各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在推进食品安全,建设“放心食品工程”的过程中,商贸、农牧、工商、卫生、质监等各有关部门都必须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br> <b>4、充实队伍,增加投入。</b>由于食品消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机构和队伍建设,建议建立一支精干的专业队伍,进一步改善执法装备和执法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定点办和市蔬菜办的内部机构建设,增加事业编制和人员,同时增加财政投入,保证必要的执法经费、检测经费和设备添置,有关专项资金要给予倾斜,使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br><br> (作者系湘潭市商贸发展局副局长)<br> <br>(注:此系作者在市商业贸易发展局任副局长时所撰,发表在湘潭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湘潭经济》2003年第5期总第89期。) <br></div> <h1><b>第三编 人防工作文选(19篇)</b></h1><br>23/106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构建和完善人防工程产权管理制度</b></h1><div><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建民</b></div><div><br><h3>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人防建设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制度。人防工程所有权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它对改善人防建设投资环境、提高人防发展速度,确保人民防空国有资产的保值、増值,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r> <b>一、人防工程产权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必要性</b><br> 纵观整个人防工程的资产管理体系,由于人民防空工程相关权属界定和产权交易法律法规尚未跟上,产权归属尚不明确,缺乏法律定位,出现一些企业产权界定不清、国有资产流失、经营管理权责脱节、对折旧年限较长的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出现缺位现象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滚动发展,阻碍了人民防空工程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也对人防工程的安全和完整造成威胁,影响了战时使用状态。因此必须对现有人防工程所有权管理问题进行新的探索,对人防工程产权管理制度进行改革。</h3> <b>1.建立和完善人防工程产权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b>理顺人防工程所有权管理关系,对人防工程产权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人防工程作为战备设施,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必须符合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要求,保证出资者职责的到位而不越位,保证人防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来源多渠道。产权不明,将无法进行市场化运作,将失去市场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br> <b> 2.建立和完善人防工程产权管理制度,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b>理顺人防工程所有权管理关系,对人防工程产权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是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平战转换的源动力。大力发展人防事业,必须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要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以合资、合作、股份制、独资、等多种投资、融资方式面向社会广泛吸引资金。为此,人防工程的产权问题必须明晰,否则将导致投资者减少对人防工程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投资兴趣,成为東缚人防工程建设发展的瓶颈。所以,建立更加完善规范的人防工程产权管理制度,才能充分调动开发商建设人防工程的积极性,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加快人防平战结合能力<br> <b> 3.建立和完善人防工程产权管理制度,是提高人防资产增值能力的需要。</b>人防工程作为一种固定资产,有其自身的价值。如何使它保值、増值,是关系到人防事业发展的具体问题。实现人防工程的保值、增值,必须发挥流转使用效能,通过市场运作实现这一目标。人防工程有了明晰的产权,就能在非战时贯彻平战结合的方针,可以抵押、转让、买卖、估价、参股等等,把资产转化为资本,人防工程的可经营性就能明显的凸现出来。这样既能维护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人的权益,又能使企业拥有法人资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真正落实“谁投资、谁所有、谁使用、谁维护”的原则,还能为加快人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br> <b> 4.建立和完善人防工程产权管理制度,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顺利实施的需要。</b>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城市现代代的必经之路,因此是我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法规保证。如果人防工程产权归属不明确,对于一切组织和个人所依法履行人民防空的义务和所应享受的权利,将无法得以保障,从而影响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和信心,也会影响人防工程的国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发挥。<br> <b>二、构建和完善人防工程产权管理制度</b><br> 湖南省于2004年制订了《人民防空工程产权管理办法》,对人防工程产权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通过人防工作实践及调查分析来看,当前深化人防所有权管理制度改革,必须有所侧重,建议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br> <b>1、进一步明确人防工程的产权归属。</b><br> 一是从人防工程的投资渠道和资金性质上看,国家拨款、地方财政安排所建的人防工程资金,所有权为国家。二是人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或地方有关政策,筹集资金建设的人防工程,所有权为国家。三是单位或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投资建设的单建人防工程或超出“结建”规定标准修建的人防工程,产权归投资者所有。四是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防空地下室产权问题。结建防空地下室是人民防空法设定的法律义务,是国家强制规定的法律义务,属于国家依法取得。犹如企业和个人纳税一样,修建防空地下室是依法由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尽的义务,在执行中按规定建设或经批准易地建设只是履行法律义务的不同形式。易地建设费收归国家所有,“结建”防空地下室也应该归国家所有,所以将其归为建设单位或者业主所有是不合理的,应由人防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管理。<br> <b>2.科学界定人防工程管理单位的责权关系。</b><br> 由于长期没有明确界定人防工程的产权归属,导致人防工程维护责任主体、维护资金来源不明确或无法落实,某些工程长期无人管理、无钱维护、工程老化、废损严重,最终降低了人防工程的防空效能。某些人防工程使用单位不履行工程维护管理的职责,而将这部分责任完全转嫁给政府,使政府这个行政执法主体,成为人防工程产权的真实代理者。这种情况在早期人防工程中普遍存在,尤其是改制和破产企业情况更为复杂严重。因此,应将人防主管部门的职责从直接管理人防工程上,转变到规范人防工程管理单位的行为上,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使人防工程管理单位承担起与其财产权利相关的责任和义务,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利和义务的统一。<br> <b>3.建立人防工程产权管理机制。</b><br> 要构建以引导和调控人防工程建设方向,发挥地下空间资源潜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平台,加强人防工程产权管理。首先应重视产权管理基础工作。建立人防资产评估机构,规范资产转让行为,建立所有人防工程综合信息数据库,及时了解和掌握人防工程的存量和增减变动情况。其次是建立人防工程产权登记制度。要在明确人防工程产权的基础上,对早期人防工程(其产权基本为国有)进行盘点和评估,并进行产权登记;对新建和“结建”人防工程按有关程序进行产权登记。要依法办理人防工程产权证,并对人防工程产权证实施年检。再次是细化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与房产、建设部门联合制订细则性文件,明确承办人防工程产权管理工作的业务部门、办事程序和工作时限。<br> <b> 4.建立人防工程平时使用权制度。</b><br> 人防工程所有权管理关系的理顺和产权制度的建立,将使人防工程使用管理更加程序化和规范化。为激发全社会投资建设人防工程的积极性,尤其是作为人防国有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人防工程,如何充分发挥和提高其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人防国有资产保值、増值,是我们研究人防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明确产权属性之后,应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经营权的分离,把使用权、经营权推向市场,并规范其使用程序和建立相应的制度。要建立健全人防工程平时使用权制度,进行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登记。凡使用人防工程的单位和个人,须向人防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人防工程使用证书,人防主管部门对申请单位或个人进行审查后核发使用证书。<br> <b> 5.加大人防工程产权监管力度。</b><br> 要实现产权制度在人防管理中的作用,关键在于加强监督力度。强有力的监督是保证各项产权制度落实的根本,是保护合法权益的基础,是产权主体履行法定义务的推动力,是规范产权主体行为的手段。有的认为,人防工程的产权是产权所有者的,产权所有者拥有对工程的处置权,行政监督是干涉产权所有者的权利。应该认识到,行政监督是保障产权所有者处置人防工程的程序合法性,以及规范产权所有者的处置行为,提供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产权处置平台,维护人防工程作为特殊商品的健康发展。加强监督只是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对违法行为进行打击。<br> <b> 6.加强相关部门协调配合。</b><br> 理顺人防工程所有权管理关系,实施人防工程产权管理制度,涉及到建设、房产、国土资源等多个部门。为此,必须积极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人防部门与各部门达成共识,形成齐抓共管,联合把关的工作格局。要与建设部门在“结建”审批和民用建筑验收备案上共同把关,从源头上堵住人防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要与国土资源部门在办理人防工程国有土地使用证方面积极协调,为人防工程产权登记提供必要条件;要与房产部门在产权登记、核发房产证方面密切配合,保证人防工程产权登记的顺利进行。同时,必须在人防内部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要在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基础上,搭建起一个职责明确、行动协调、工作有序的人防工程产权管理平台,推动人防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作者系湘潭市人防办副主任)</div></div> (注:此文2008年11月以《构建和完善人防工程产权管理制度》为题,荣获2008年全省人防系统开展“推动人防科学跨越发展一人献一策活动”最佳献策奖,评为金点子,受到省人防办的通报表彰和奖励。同时以《湘潭市人防工程所有权管理问题初探》为题,发表在中共湘潭市委宣传部主管、湘潭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湘潭研究》2009年第2期“管理思维”栏目。) 24/106<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关于加强人民防空指挥通信建设</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的</b><b style="color: inherit;">若干思考</b></h1><div><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湘潭市人防办副主任、党组成员 胡建民</b></div><br> 人民防空组织指挥和通信警报建设是城市人防战略工作的核心,也是人民防空行动成败的关键。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了现代战争开始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信息化战争对人防指挥通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人防指挥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指挥通信建设,提高指挥通信效能,是取得人民防空斗争胜利的迫切需要和现实课题。<br> <b>一、基本情况</b><br> 人民防空指挥通信包括人民防空组织指挥、警报通信控制、指挥场所和通信设施建设等,是人民防空军事斗争应急准备的首要因素和主要工作。信息不通,指挥不灵,就不能有效地组织人民防空,不能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br> 湘潭属国家三类人防重点城市,辖雨湖区、岳塘区两个城区和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等三个省级人防重点县(市)。东邻株洲、北接长沙、南界衡山、西连娄底,地处湖南金三角地区。既是重工业城市,又是重要的军工基地,加之京广、湘黔铁路,京珠、上瑞高速公路,107、320国道交汇于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未来战争敌人打击的重要目标。<br> 近几年我市人防指挥通信建设摆上优先发展的位置,积极推进人民防空指挥通信系统建设,全市人民防空指挥通信总体水平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战时人防指挥机构和应急指挥机构健全。主要指挥员落实,指挥机关编成合理,职能分工明确,能满足战时指挥需要;指挥员和指挥机关任务明确,职责熟悉,指挥程序熟练。新基本指挥所建设符合战术技术要求,预备指挥所和机动指挥所设置合理,指挥协同关系顺畅;基本方案要素齐全,内容完整,操作性、指导性强,保障计划内容详实,符合未来防空作战需要。战备值班规章制度健全,值班领导、值班员制度落实。防空袭演练扎实,实兵实战演习组织严密,演练课目符合城市防空袭实际。二是有线、无线、机动通信设备基本齐全。功能发挥正常。空情预警自动化系统状态良好,防空袭警报器逐年增加,全市65台警报器(其中电动警报器36台、电声警报器29台),其鸣响率和音响覆盖率保持两个100%,实现了全市范围内警报音响集中统一发放。三是人防专业队建制落实,人员数量落实,编成合理;训练计划、训练时间、训练内容落实;专用装备器材种类齐全,通用装备器材基本能满足战时防护和救援需要。四是疏散方案中人口疏散比例合理,疏散对象、疏散地域明确;人口疏散组织指挥机构健全,市区、街道、人口接收地域都按要求建立了疏散指挥机构;指挥人员落实、任务分工具体;疏散地域基础设施基本具备。运输保障计划详实,交通工具已全部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五是全市重要经济目标17个,目标的权属单位和管理单位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护方案。<br> <b>二、主要问题</b><br> <b>一是指挥基础设施薄弱。</b>市人防指挥中心工程建设尚未竣工投入使用;市人防机动指挥车还未批准建设;县(市)区指挥所还没有开始建设或正在立项申报之中;指挥软件尚未安装,开发使用的软件主要是办公自动化软件,人防地理信息数据库GIS系统与决策支持、战争灾害评估系统软件尚未开发。大型企业、高等院校和基层人防指挥通信缺乏装备与手段。<br> <b>二是信息化程度不高。</b>指挥信息化开发建设不够,没有形成多形式、多手段的交互式信息系统,缺少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指挥要素,传统指挥要素多,现代信息要素少,相关职能部门相互不了解、未进入情况的问题比较突出;人防电子地图尚处在设计开发阶段,信息引入受阻,不能满足应急作战的需要;办公网和指挥网尚处在建设当中;对信息化存在认识不足与观念陈旧问题。信息资料采集和数据资料录入很少,原有的数据库不丰富,平时快速反应能力低,战时将影响应急疏散掩蔽的组织指挥。<br> <b> 三是指挥通信手段还比较滞后。</b>指挥器材缺少,且科技含量不高,指挥通信设施、设备陈旧、落后,基本处于手工作业状况。指令传递速度慢,抗干扰能力弱,指挥效能低。无线通信方面,只有早期的单边带电台。有线通信,对外联络主要依赖地方电信。县(市)区人防通信依托电信线路,没有人防单独铺设的通信专线保障,战时电信系统易遭轰炸破坏,造成人防指挥通信中断,指挥不灵;人防专业队、重要目标单位均未接入与市、区人防指挥网联通,无法实现自动化指挥。<br> <b>四是警报网络建设尚须加强。</b>防空警报网络系统建设与实战要求有差距,控制发放手段单一,多是利用电信部门的传呼台进行无线遥控,稳定性、及时性不能满足要求。现用警报器多是电动式,使用三相交流电源,机动性和抗毁性能较差,一旦市电遭破坏,就无法工作,没有二次报警能力。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市面积越来越大,现在防空警报建设的“双百”达标成为合格城市,是依据2001年我市的建成区面积47.8平方公里,目前湘潭城区建成面积已近110平方公里,离动态达标的要求相距甚远,必须加大警报建设力度,增设警报网点。<br> <b>五是队伍素质有待提高。</b>部分工作人员未接受过人防专业培训,指挥谋划决策能力不够强,对现代战争知识和作战指挥程序不很熟悉。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奇缺,由于人防部门的人员编制较少,人员流动不大,加之人防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大,致使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无法安排专业对口的人员。市人防通信站的通信警报人员数量不足,特别是缺乏高新技术人才,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br> <b>三、对策措施</b><br> 立足湘潭市经济发展实际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建议人防指挥通信建设采取以下六个方面的对策措施:<br> <b> 1.注重人防指挥体制建设</b><br> 要切实把人防指挥体制纳入军队指挥体制建设系统和政府应急指挥体系。要确立人防指挥部的战时指挥地位,不能混同于一般性的民间机构和群众性组织,明确领导职责,理顺指挥关系,区分军地职权,建立适应现代战争指挥要求的人防指挥体制,特别是优化平战指挥体制转换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努力构建军地双重领导的有效机制,确保战时指挥顺畅,高效可靠。 <br> <b>2.加强人防指挥机构建设</b><br> 信息化条件下防空袭作战人防组织指挥体系建设,必须按照权威高效的指挥机理,由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并科学地进行机构设置,简化指挥层次,切忌部门林立,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市本级人防指挥机构,要以综合协调为主,构成上更加精干,指挥层次上尽量压缩,缩短指挥流程,提高指挥效率。要按实战要求,建立健全人防应急指挥机构,明确指挥机构各指挥要素及其职能与分工,完善战备值班制度,开展适应性训练,掌握指挥方法,提高运筹决策和计划协调能力,每年组织一次人防指挥演练活动。 <br> <b>3.加快人防指挥设施建设</b><br> 要加快市人防指挥中心建设步伐,完成人防指挥中心的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在今年10月1日前完成搬迁,尽快投入使用,向建国60周年献礼。市级人防指挥所建设应考虑采取基本指挥所和机动指挥车相结合建设的样式。基本指挥所是战争时期市委市政府和国动委领导的指挥场所,机动指挥车是基本指挥所的补充,也是平时应急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的需求。因此机动指挥车建设要考虑防空防灾功能,作为实现两防一体化,人防向民防职能转变的应急指挥装备。要争取能够把机动指挥车建设项目列入明年的财政预算。要打造全市信息数据安全平台,确保全市党政机关的重要数据全部进入中心备份。要结合市人防指挥中心建设,尽快开通军线电话直拨、视频会议系统和数据网络传输系统,安装国家人防办统一配发的指挥自动化软件,配合省办实现全省指挥网络全部联通;加强组织指挥自动化建设,实现全市指挥一体化。加快构建全市空情接收网,实现全市空情接收网络化。在“十一五”末前完成数据分中心建设任务,实现全市人防数据资源共享和优化组合。要加强人防信息建设装备工作,尽早装备新式防空警报设备设施、人防办公自动化软件和电子地图,力争在2009年投入使用。<br> <b>4.强化人防通信系统建设</b><br> 人防指挥通信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要以人防自建为主,并充分利用地方电信部门和军队通信系统的已有资源,逐步建立起一套由有线、短波、超短波、微波、卫星通信和网络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组成的,固定和移动相结合的,多通信路由的,具有抗干扰和抗毁能力的,能够实时、安全、不间断地传递信息的人防指挥通信系统。同时,人防通信建设要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统一的原则,以实用性为前提,使用成熟的技术,一个地区的设备选型要力求统一标准,有利于兼容性和互联互通。<br> <b>5.加强人防警报系统建设</b><br> 要坚持按照点多面广、小功率、安装维护方便的原则。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话、电脑网络等媒体传送防空警报信号,利用车载警报减少警报信号的盲区,积极探索人防工程内接收警报信号的方式,进一步增强防空警报的抗毁能力和二次报警能力,扩大警报覆盖范围。同时,警报建设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提高质量,要更新警报建设观念,建设电动与电声相结合、固定与移动相结合、室外与室内相结合、音响与语音相结合、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多手段、多样化的警报报知系统。建设具有抗干扰、抗毁能力的集中与分级控制相结合的有线、无线传输网络,逐步建立一套依托军事部门的数字化的空情报知通信网络,确保警报信号的及时有效发送和各终端的准确接收。要随着城区面积的拓展,不断增加警报器的数量,并切实加强已有警报器的维护管理,始终保持警报鸣响率和音响覆盖率100%。<br> <b>6.抓好人防指通队伍建设</b><br> 一是强化指挥队伍建设。要加强学习,引导广大人防干部职工学习现代作战理论,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人防指挥信息系统和自动化指挥手段,提高作战指挥、统筹协调的能力。要采取措施,加大引进和培训力度,选拔、培养、留住一批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和人防信息化指挥人才。二是强化通信专业队伍建设。要针对人员少的现状,要求每一个人都要一专多能,一人多用,做到"一精、二会、三知道",即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要精通、对相关知识要会运用、对其他工作要知道。<br><br>(作者系湘潭市人防办副主任、党组成员)<br><br>(注:此文发表在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今日湘潭》经济版2009年第8期)<br> 28/106 <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推行竞争机制 激发队伍活力</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湘潭市人防办积极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建民</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为了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防干部队伍,我办于2009年3月10日至3月26日组织开展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共有24人报名参加14个正副科长、正副主任和副站长职位的竞岗,经过严格的程序和规范操作,入选人员已全部任命到位。此次公开竞争上岗工作准备充分,组织严谨,确保了竞争的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推动我市人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竞争上岗活动的基本做法</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 <b>加强领导,成立机构。</b>为确保此次竞争上岗工作顺利开展,我办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主任为组长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标准,坚持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原则开展工作。<br> <b>调查研究,制定方案。</b>首先对现有中层职位及一般干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一是摸清现有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结构、工作表现等;二是摸清职位基本情况。根据职位调查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盘考虑,研究提出竞争上岗的职位。其次是制定竞争上岗方案。先后召开了3次领导小组会议讨论研究,制定完善了《湘潭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竞争上岗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竞争上岗职位、竞职条件和资格、方法和步骤、组织领导和纪律要求等作了明确规定,确保了竞争上岗工作规范有序,有章可循。<br> <b>宣传发动,统一认识。</b>3月13日,我办召开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动员大会,明确目的,公布实施方案,使全体干部职工形成共识,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竞争。广大干部职工对本次竞争上岗工作热烈响应,积极支持,经过资格审查,有24人参加了14个中层职位的竞争。<br> <b>组织演讲,民主推荐。</b>竞岗采用100分制计分方法,竞争演讲占30分、民主推荐占30分、党组成员推荐占40分。一方面,竞岗演讲。主要是对竞岗人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考察。组织竞争上岗者在全办机关干部职工大会上进行演讲,由竞争者抽签决定演讲顺序。演讲内容为:本人工作经历,德、能、勤、绩、廉情况自我评价,对竞争职位的认识,对做好竞争职位工作的基本设想和打算以及对待竞岗的态度。演讲不得少于5分钟,不能超过10分钟。演讲设评委7人,由上级领导和外聘专家组成。评委根据竞争者演讲进行评分,由评委当场宣布得分结果,作为综合评分、组织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民主推荐。竞岗演讲后,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竞岗人员进行民主推荐。参加民主推荐人员为本办全体在职在岗干部职工。民主推荐投票设A、B票。办党组成员填写A票,其他人员填写B票,经统计后实行量化计分。<br> <b> 组织考察,决定任命。</b>在竞争演讲、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办党组对竞岗入围人员进行考察和综合评价,然后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由办党组集体研究提出任职人员名单,并张榜公示7天。公示期满后未发现影响任职的问题,由办党组讨论决定任职岗位,并在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同意后,办党组发文任命。</div><div>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竞争上岗活动取得初步成效</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 <b>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b>通过竞争上岗,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使干部人才资源得到了一次新的挖掘和开发,营造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的渠道。通过竞争上岗,坚持职位、任职资格条件、方法步骤、竞争演讲、民主推荐和任免程序等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形成了较好的用人导向,为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高素质人防干部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r> <b> 改善了干部队伍结构。</b>通过竞争上岗,给中层干部队伍注入了新的生机,优化了中层干部结构,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机关的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竞争上岗,我办中层干部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2.63岁下降到40.78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由原来的92.8%上升到100%,女干部占中层干部的比例也有明显的上升。<br> <b> 转变了工作作风。</b>通过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提高了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公开化程度,也有效地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自律意识。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靠出色的工作实绩和清正廉洁的形象,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和组织肯定。目前,在全办机关干部队伍中,准时上班的多了,迟到的少了;挤时间抓学习的多了,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少了;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多了,作风散漫、办事拖拉推诿的少了,普遍有了压力感和危机感,增强了学习业务和提高素质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激发了干部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有效地转变了工作作风。<br> <b>形成了积极干事的良好局面。</b>在竞争过程中,大家结合工作实际,总结过去,思考未来,理清思路,进一步增进了对本职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敬业精神,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人防事业的科学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几点经验</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 通过这次竞争上岗,我办的民主氛围和竞争意识进一步浓厚,也使选拔人才的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几条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一是竞争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摸底,结合日常考核和工作实绩,做到心中有数;二是领导班子成员要团结一致,充分沟通,大到制定有关规定、人员选拔及程序安排,小到具体问题的处理上都能够达成高度一致,形成共识,明确分工、默契配合、口径一致;三是严密组织,保证思想工作落实到位,重视做好思想教育和思想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努力形成优胜劣汰、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和各方面条件;四是竞争上岗必须全程公开,充分发扬民主,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落实好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五是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推进竞争上岗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div><br>(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 <br> <br>(说明:此文发表在国家人防办《中国人民防空》杂志2009年第11期,总第225期,全面推介了湘潭市人防办积极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人防队伍建设和加强内部管理具有借鉴意义。)<br></div></div> <h3>29/106 <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伟人故里谱华章</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湘潭市人民防空建设走笔</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建民</b></div><br> 湘潭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素有“金湘潭”的美誉。这里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著名军事家彭德怀、黄公略、陈赓、谭政以及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的故乡,也产生过杨 度、刘道一、曾国藩等历史人物。湘潭位于湖南省中部,东邻株洲、北接长沙、南界衡山、西连娄底,地处湖南经济实力最雄厚的金三角地区,是长株潭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在长株 潭城市群中既是重要的工业、科技和旅游城市,又是重要的军工基地,加之京广、湘黔铁路,京珠、上瑞高速公路,107、320国道交汇于此,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br> 人民防空事业,随着共和国的诞生而横空出世,经过60个春秋,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支撑平台和令敌人望而生畏的惊魂利剑。自1955年成立湘潭市人民防空机构以来,以浓墨重彩在人防发展史上增添了辉煌的一笔,在伟人故里谱写了催人奋进的时代华章。<h3><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防工程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 人防工程是未来战争防空袭斗争的重要物资基础,既是战备设施,又是城市防灾抗毁的基础设施,也是现代化城市地下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湘潭市城区掀起了构筑人防工事的热潮。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湘潭市人防工程建设由纯消耗型建设模式向保值增值型模式转变,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湘潭人防工程建设正走向现代化和正规化。全市建设了数量可观的人防工程,实现竣工人防工程相当于改革开放前总和的10倍以上,尤其是近年来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防空地下室建设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每年以近万平方米的速度递增,并建设了地下指挥所、地下商场、地下物资储备库等一批高质量的人防工程,初步形成了全市防护工程体系。2009年,湘潭市人防指挥中心工程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全市防空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设施齐全的多功能指挥平台。公用人防工程方面,投资改造了红卫泵房等一系列设备设施。经过清理维护,人防疏散干道由积水封顶、污泥沉积变为结构安全、灯明、水畅 、路洁,被国家人防办领导称为“湘潭人防干道维护管理全国一流”。特别是坚持“平战结合”快速提升人防建设的规模、速度和档次,改变了长期以来人防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人防工程开发利用以租赁、仓储、种植为主,多业并行发展,目前全市已实现利用面积近10万平方米,2009年实现产值和营业额1816万元,解决了800余人的就业问题,达到了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得益彰、协调发展的喜人状态。</h3><h3><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防指挥通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人防组织指挥是人防建设的核心,人防通信警报是人防建设的耳目和神经。1978年至2000年间,湘潭市人防指挥通信建设水平与军事斗争应急准备的要求差距还很大,预警反应能力、连续报警能力、组织指挥能力较弱,全市仅有20余台电动手控警报器,根本无法满足战时防空警报设施正常运转和平时工作的需要。为建设现代人防指挥信息系统和新型通信警报体系,湘潭市人防办在科学拟制和不断完善防空袭预案、加强防空专业队伍建设、扎实开展防空袭演练的同时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着力打造数字化指挥通信系统。2000年,市人防办公系统一举甩掉原始指挥手段,建立了防空袭指挥作战计算机局域网;2004年开始使用全国统一的指挥软件;2009年8月完成市人防指挥自动化系统电子地图软件。2009年9月建立市人防指挥中心信息系统,运用指挥通信控制自动化系统软件,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指挥通信控制系统。基本建成了地上与地下结合、固定与机动结合、军队与地方结合,集指挥、控制、情报、通信、警报、监控于一体的人防指挥通信信息平台,并可接入全省人防综合指挥系统,可与防汛抗洪、地震气象、交通供电、安全生产等各社会应急平台以及110、119、120、122网络互联互通。同时,全市人防通信警报手段日趋完善,除实现了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网络传输、视频传输等多种手段通信,还开通了军网与军线电话直拨。全市建立了防空警报综合报警计算机网络遥控系统,安装了电声、电动防空警报,车载防空警报,配置了多功能移动报警指挥车。各县(市、区)也建立了防空警报系统,可采取多种手段发布警报信号,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警报报知网络。2009年11月1日组织防空警报试 鸣日,全市通信警报系统全部运转正常,达到了警报器鸣响率、城区音响覆盖率两个100%的要求。</h3><h3><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防宣传教育工作成绩斐然</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人防宣传教育工作是一种用知识浇灌心灵的过程,它维系着千百万市民的安全,维系着千百万家庭的幸福快乐。长期以来,湘潭市人防宣传教育依靠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军队政治部门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文化、教育、党校、新闻等部门的作用,坚持创先争优的理念,认真落实“六位一体”的宣传教育方略,扎实开展“六进”活动。宣传教育内容由防空逐步向防灾扩展,切实提高了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注重提高市民的公共安全意识。“人防教育从孩子抓起”,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市中小学生基本接受了人防教育,学校开课率、学生受教育率和考试合格率均达90%以上。全市有10所党校连续10年来开设人防教育课,每年有1200~1500名党政领导干部接受人防教育。为了深化人防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创新了人防宣传形式,加大人防宣传力度,扩大人防宣传效果。一是强化领导宣传。争取各级领导时刻关注人防,了解人防,从而支持人防,为人防协调关系、排忧解难,保证人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强化社会宣传。开展大型展出和咨询活动;开展人防知识宣传周活动和宣传车巡回宣传;举办社区大讲堂人防知识讲座和人防知识电视抢答赛;开展“青少年遇险自救”活动、“探访地下生命线,防空知识进家庭”活动和“应急知识宣传日”活动。三是强化阵地宣传。开辟了政务公开人防网,建立了湘潭人防网站,创办了《湘潭人民防空》工作简报,建立了湘潭市人防教育基地。四是强化主题宣传。结合重大活动和重要纪念日,经常举行主题征文、主题书画赛展、主题文艺晚会等大型活动。通过这些深入广泛、形式多样的人防宣传教育,促使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人防知识,提高人防观念,营造了全社会参与、关心、理解和支持人防的良好氛围。</h3><h3><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防依法建设迈上新台阶</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人防行政执法工作是人防的“生命线”工程。近年来,市人防办以推进人防依法行政,优化人防执法环境为目标,大力推进依法治理,依法行政,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把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准确执法放在突出位置,明晰执法责任,公开执法程序,严肃执法行为,改善执法方式,营造良好的人防法治环境,为推动人防事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不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密集广泛的的宣传教育活动,使人民防空法和人防政策法规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的人防法制观念。二是完善地方性规章政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配合市政府出台人防政策性收费的规范性文件,为全市人防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狠抓执法管理制度化,扎实推行依法行政责任制,确保行政执法工作的全面落实。四是行政审批正规有序。按照“统一、规范、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要求,人防行政许可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实现了窗口的规范化建设。</h3><h3><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防机关队伍建设全面加强</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一直以来,市人防办始终把全面提高人防机关管理水平和人防队伍整体素质放在重要位置,按照“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造一流环境,创一流业绩”的目标要求,坚持以准军事化建设为抓手,切实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政高效”的人防机关。一是建设团结坚强和谐的领导班子。坚持建设学习型班子,完善党组工作机制,重视加强党性修养。做到务实谋事、和谐共事、廉明干事。二是坚持思想教育为先。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促使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明显改善,爱岗敬业、创先争 优精神得到弘扬。三是努力造就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强化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文化素质、军事素质。积极推行竞争机制,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提高了人防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四是创建科学规范制度。做到岗位有职责,工作有规定,办事有程序,形成了比较科学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和正规的战备、办公、生活秩序。五是营造优美和谐环境。不断加大硬件建设投入,优化办公和生活环境,处处体现出湘潭人防机关建设的人文关怀与和谐之美。<br><br>(作者:湖南省湘潭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文内照片由湖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提供)<br><br></h3><h3>(说明:此文系庆祝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60周年特约稿件,发表在国家人防办《中国人民防空》杂志2010年第6期,总第232期。该文全面介绍和赞颂了自1955年成立湘潭市人民防空机构以来,湘潭人民防空所经历的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强大的过程和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湘潭人民防空各项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整体水平跃上了新台阶,整个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文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湘潭人防和促进湘潭人防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5月,此文荣获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第二届“跃苗文学创作奖” 优秀奖,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h3> 40/106 <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推进智慧人防建设 融入湘潭发展大局</b></h1><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建民</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8年11月30日</b></div><br> 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发展,人防系统兴起了一股“智慧人防”建设的热潮。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防空如何适应新形势,落实新要求,开创“智慧人防”新天地,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努力在迎接挑战中创新变革,在把握机遇中跨越提升。本文笔者从人防业务工作角度出发,结合湘潭市建设"伟人故里、大美湘潭"的实际要求,对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我市智慧人防建设,融入湘潭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大局进行了初步探讨。<div><br> <b>一、把握机遇,确立“智慧人防”建设的发展理念。</b></div><div><b><br></b> <b> “智慧人防”建设的内涵。</b>智慧人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概念,利用BIM技术、云技术、IOT技术来进行人防的控制与管理,核心技术是“互联网+”。实施“智慧人防”建设,就是在继承以往建设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在新的更高技术水平和更高应用层次上推进人防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因此,“智慧人防”不是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名词代换和简单复制,也不应仅仅局限于人防系统的自我完善,而是要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着眼未来城市防护的宏观体系架构,对基于信息系统人防体系能力建设有个新认识、新发展、新提升。<br> <b> “智慧人防”建设的现实需求。</b>新形势下军事斗争人防准备新要求,要以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的,要破解人防发展建设新矛盾等重点、难点,从而实现人防创新发展。国家人防办在2012年9月全国人防信息化集训中,提出我国人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要在2020年前构建起“一网四系统”,即信息基础网络、预警报知系统、指挥控制系统、防护救援系统、综合保障系统,初步实现人防系统信息化。人防信息化基础建设经过十一五、十二五的投入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防管理迈向智慧化成为可能。面向智慧城市建设要求,人防建设应积极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确保人防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融合。<br> <b>“智慧人防”建设的发展目标。</b>智慧人防建设在发展目标上,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人防指挥通信自动化、辅助决策程序化、控制平台一体化、要素管理智能化,使人防资源更好的实现优化配置和力量整合,进而为整个城市的智能防护提供优质的系统平台和信息保障。因此,湘潭市智慧人防建设在发展方向上,既要突出人防特色,自成体系,又要融入智慧湘潭建设大局,充分运用智慧湘潭建设发展的新成果。为此,要着力实现“三个提升”:一是提升对市委市政府战时防空指挥和平时应急管理的信息保障能力。以市人防基本指挥所为核心,配套完善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人防机动指挥所,构建并完善地上、地下和机动相结合的“三位一体”人防指挥平台。二是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城市防护能力。把信息化技术应用作为实现人防应急行动能力倍增的基本手段,发展智能管控、显示集控、指挥调度多手段融合等应用系统,并与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公安部门“天网”系统等信息共享,实现指挥控制一体化、设施管理智能化、专业训练仿真化等智慧功能。三是提升人防平战结合综合服务能力。把人防建设融入全域城市化和城市智慧化建设,拓展人防资源在政府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等工作中的应用,为促进经济建设、增强城市功能、服务保障民生等做出更大贡献。</div><div><br> <b>二、勇于创新,把握“智慧人防”建设的实现途径。</b></div><div><b><br></b> <b>一是要积极主动融入“智慧湘潭”建设发展大局。</b>我市自2012年发布《“智慧湘潭”建设规划》以来,先后制订了《湘潭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等系列文件,2018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智慧湘潭建设的决定》。市委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气魄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动智慧政务、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教育、智慧物流、智慧民生、智慧公共安全整合建设,力争把湘潭建设成为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因此,我们要乘势而上,积极主动与智慧湘潭建设相融合,使人防工作触角尽可能延伸到城市各个重要方面。工作中要协调推进、融合发展,一方面把人防信息化纳入智慧湘潭建设之中,并利用智慧湘潭建设成果促进人防事业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利用人防信息化资源,为智慧湘潭提供服务和保障。<br> <b>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基础与有利条件。</b>近年来,我市人防系统积极聚力创新求发展,拓展人防“平战结合,融合发展”平台,全面树立“四全”人防理念,切实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三大职能使命,全市人防工作继续保持全省一流、全国领先地位,人防信息化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建设智慧人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思路决定出路”,对于人防部门来讲,强化思维创新和工作创新是推进智慧人防建设取得进展和成效的关键。因此,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基础与有利条件,促进人防事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矢志创新,用创新的思维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用创新的办法来应用新技术、形成新手段,在推进智慧人防建设中做解放思想追赶超越的实践者。<br> <b>三是要统筹推进湘潭智慧人防建设高质量发展。</b>智慧人防建设应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全市、区县协调推进,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智慧城市建设技术,以人防工程信息化建设、警报系统升级改造和人防战备大数据构建为突破口,深化信息化与人防指挥、工程、政务、监察、执法等业务深度融合,尽快形成指挥通信自动化、辅助决策程序化、控制平台一体化、要素管理智能化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全市人民防空信息化“一网掌控、一库支撑、一云服务、一图管理、一站办事”的基本格局,基本建成与湘潭人民防空需求和战争形态演变相适应,与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大巩固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div><div><br> <b>三、真抓实干,强化“智慧人防”建设的保障机制。</b></div><div><b><br></b> <b>一是组织领导保障。</b>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智慧人防建设作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推动人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成立智慧人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保证智慧人防建设的顺利推进。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通过开展科普讲座、信息化宣传、信息技术展览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智慧人防建设及信息技术应用的宣传力度,营造广大群众和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智慧人防建设的良好氛围。<br> <b>二是建设管理保障。</b>智慧人防的建设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性要求和宏观的规划设计层面,而是要落实到一个个实在管用的具体项目上,由项目支撑起系统功能,形成真正的防护能力。要细化智慧人防建设计划和项目安排,形成具体可行的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相应的支撑项目。在具体项目安排上,既要根据需要开发新功能新项目,又要善于挖掘已建信息系统潜力,在完善提升上下功夫,做到新老结合、衔接配套。要建立信息化项目全流程管理机制,提升智慧人防信息化项目的规范性。<br> <b>三是人才队伍保障。</b>智慧人防建设的实效如何,决定因素在于人才队伍。要以信息化职能部门为重点,加强现有人才队伍培养和年轻专业人才招聘引进工作,同时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参与智慧人防建设的规划制定、技术攻关、项目建设评审等工作,切实把专业保障力量建强。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防系统干部职工队伍在信息化管理应用方面的整体素质,深入开展以“一专多能”、“岗位AB角”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对信息保障中心和指挥调度等重点岗位,建立关键岗位人才储备制度。 <br> <b> 四是资金投入保障。</b>在智慧人防建设进程中,既要强调人防部门加大投资力度,更要注重借助“智慧城市”发展之力。要搞清哪些应该由人防系统自主建设,哪些应该依托“智慧城市”系统功能,哪些应该借助地方部门的共享资源。这样,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而且能使人防系统在重点领域、关键功能的建设方面投入足够精力和财力。必须重视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投入,实行以市场为主导,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积极创造条件,大力争取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信息化产业发展项目的资金支持,争取国家和省、市对湘潭市智慧人防建设的专项扶持。<br><br><br>(注:此文在2018年10月至12月开展的“我为人防发展出点子”活动中获“金点子”奖励。市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宁超群同志在市人防简报获奖作品专辑中指出:“为人防发展出点子,是党建工作的一大亮点,更是机关党建融入人防发展全局的一大突破,尤其是逐篇拜读精选汇编的这几篇“点子”后,深受教育和启发,倍觉感动和感奋。像正洪、鲁文、星健、正光等同志都是年届70高龄的长者,像建民同志,长住深圳,一写就是两篇宏论。这些“点子”,政治站位高远,目标指向明确,是老同志们长期实践经验、人生感悟的结晶,是老同志们对湘潭人防改革发展高度关心支持的切实举措。”他要求全体机关干部职工认真组织学习讨论,以激发在职人员学习、创新和奉献热情。并将其中好的建议融入2019年工作思路和各项具体工作中,不断创新决策和改进工作,不负老同志的期待,不负市委、市政府、湘潭军分区对人防的厚爱与信任。作者系湘潭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正县级干部。)<br></div> <h1><b>第四编 思想文化文选(14篇)</b><div><br>42/106</div><div> <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关于加强企事业文化建设的思考</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建民</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 发展文化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因为文化是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企事业文化是企事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事业的一半是经济,一半是文化;今天的文化是明天的经济,经济的背后渗透着文化,企事业的表面是经济之争,深层次是文化之争。企事业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企事业生命力之中。全面思考,大力加强企事业文化建设,对于推进企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r> <b>一、企事业文化建设的涵义与作用</b><br> 企业与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工作职能、组织目标、经费来源、接受监督的方式、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等方面。但二者的一个共同点则体现在文化建设方面,即二者的文化建设内涵是一致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等要素的综合规范总和;事业单位文化是指事业单位在长期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发展理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等要素的综合规范总和。企事业文化的核心涵义是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企事业单位管理科学与管理哲学的有机结合。良好的企事业文化是企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的标志。<br> 培养和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事业文化对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企事业文化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单位的发展与文明建设,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提高员工素质,使职工的行为趋向合理化,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活生产力,增强执行力,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企事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与企事业单位的各个环节和每个员工都密切相关。因此,加强企事业文化建设,精心设计文化竞争力,并不断完善,将为企事业单位发展带来强大的核心竞争力。<br> <b>二、加强企事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b><br> 企事业文化建设全面推动企事业单位各个方面的发展,因而企事业文化建设不是指单独一个方面,而是体现全局、系统和整体的特征。加强企事业文化建设,创建企事业文化,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br> <b> 一是建设学习性企事业文化。</b>在企事业文化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其言行举止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领会企事业文化的重大意义。要做到这点,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学习。要通过学习教育使职工具备国家利益至上的道德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大局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学习,突出职业道德建设,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思想观念融入职工的价值观念中。要加强对职工的业务建设,积极鼓励岗位成才,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世界是发展的,环境是变化的,每一个企事业单位都不能墨守成规,不能一成不变,必须要学会不断地学习与进步,适应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变化。创建企事业文化,首先就要创建学习性文化。<br> <b>二是建设协作性企事业文化。</b>优秀的企事业单位在文化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和谐共进的企事业文化。因为有了协作性的企事业文化,才可能在工作中互相促进互相帮助,相互补台而不是拆台,共同面对困难,最终通过发挥各自的作用来实现企事业的既定目标。要坚持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引导职工把个人目标同企事业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让职工感觉到自身的重要性,通过帮助他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同时通过接受他人的帮助来提高效率和顺利完成工作,而不发生越权与空位的情况。要努力营造一种知识分享、员工之间和谐相处的气氛,使职工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用团结协作、团结奉献的信念去为企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实现人生价值,从而实现企事业和职工的共同发展。<br> <b>三是建设创新性企事业文化。</b>坚持创新始终是一个企事业单位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事业文化建设要不断“创新”,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思想和员工,也就没有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服务的创新等,企事业就会丧失其社会价值的依据。同时,一个企事业单位要想有发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壮大,就必须要有不断应对新问题新挑战的能力,就必须开拓思路、创新思维,具有创新精神。在企事业文化建设中,应该积极捕捉那种乐于变革、富于进取和创新的气息,把创新的内核植入企事业价值观,全方位融入企事业文化的要素和建设企事业文化的全过程,培育职工的创新精神,使之转化成为一种动力和依托,从而提高企事业的核心竞争力。<br> 四是建设竞争性企事业文化。竞争性文化是一种生命存续力的竞争,也是合理性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检验的较量。企事业处于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为此也需要创建竞争性企事业文化。要突出个性,才能不断增强企事业文化的竞争力。企事业文化建设要特别注重表现出自己独具个性的文化色彩,才能体现出企事业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特征。只有充分个性化的企事业文化才是真正具有企事业自身特点的企事业文化,才能增强企事业核心竞争力,最终成为企事业的无形财富,成为企事业发展的原动力。要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事业文化,走在时代的前面,关键在于深刻把握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勇于探索,不断进步。<br> 总之,要根据企事业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充分发挥本单位及其文化素质的某种优势,提炼形成具有本单位特点和群众基础的企事业文化内涵,凸显企事业的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h3></div></h1> <b>三、如何加强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b><br> 湘潭市企事业单位量大面广,人员队伍庞大。目前参加湘潭市企事业文学艺术联合会的会员已达230人,其中主席团15人,常务理事55人,理事110人。如何更好的发展企事业文化,大力加强企事业文化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企事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企事业环境和人文环境出发,全面思考,整体推进。<br> <b> 第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b>宣传是基础,是前提。企事业单位通过对企事业文化的宣传、教育等,实现对企事业文化理念的传播,使企事业干部职工了解、熟悉、掌握企事业文化知识、文化内容、文化内涵、文化精髓,提高知晓率,扩大知名度,增强干部职工的认同感。宣传如同一个平台,一条纽带,企事业应通过多种载体和形式,大力加强企事业文化的宣传,在企事业上下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使之极大地激发干部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达到营造声势、推波助澜、顺势而为,加快推动企事业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企事业文化建设及其宣传是件长期、持续的工作,是一项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项全员参与性的活动,要把全员参与作为宣传的一条重要原则,一个重要基础来加以实施,从而营造浓厚的氛围。<br> <b>第二、领导带头,身体力行。</b>加强企事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单位领导的认识与支持。企事业领导者是企事业文化的龙头,企事业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职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事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应成为这种价值观的化身,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事业的价值观。领导者首先要加强学习,深入研究。要学习好企事业文化管理知识,掌握企事业文化形成发展的规律,更加自觉地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其次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要把创新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下工夫抓好,不但要亲自部署、亲自参与、亲自过问,还要模范地去落实执行,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体现企事业的价值观。再次是组织协调,落实责任。单位一把手要担任创建企事业文化的第一责任人,要有专门领导具体负责创新文化建设的组织与实施,认真制定创新文化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全员参与、全方位实施、全过程管理的机制,并把创新文化建设纳入各部门的工作计划,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br> <b>第三、建章立制,体制保证。</b>企事业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制度保障,必须把文化理念体现到制度中去。要加强与企事业文化建设相适应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真正实现制度和文化的协调统一,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协调统一,从而使职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首先应将企事业文化建设纳入总体发展战略,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从整体上不断确定单位文化建设的框架。其次是健全组织机构,建立起坚强有力的高层领导团队,党政携手,群团同力,齐抓共管,为推动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再次要围绕建立人本管理思想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机制,实现以“制度管人”。例如,搞活分配和奖励制度、人才培养使用制度、鼓励创新、行业精神,工作标准,工作作风,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服务理念,人际关系准则,文明守纪、评比表彰、形象礼仪、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制度、办法和措施。<br> <b>第四、加强培训,提升素质。</b>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事业职工基本素质,是建设企事业文化的基础保证。企事业文化的创建需要单位职工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一个企业或事业单位的职工如果基本素质不高或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生产力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企事业文化建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要用先进文化启迪职工心智,精心打造职工的精神家园,为单位贯彻主题主线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有力的文化支撑。每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都必须首先接受职业道德、经营思想、服务思想、集体意识、自我修养的集训,进行语言、待人接物的礼节教育。做好企事业文化工作,首先需要的是人才,这其中既包括组织管理人才,也包括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专业人才。要注重文化人才的筛选、培养和使用,加快各类骨干分子的选拔,及时组建不同层次的文化组织,吸引文化人才的加入。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将骨干人才送去进行专业培训,请名家、专业人士来上课指导等。单位要制订学习培训计划,并有长远的阶段性规划,使企事业的文化学习常规化、制度化、实践化、教育化、系统化。<br> <b>第五、树立榜样,典型引导。</b>发挥榜样的作用是建设企事业文化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优秀的企事业文化一般都比较注重发现和推崇身边的典型,树立榜样,这样可以集中体现企事业文化的魅力。典型人物是企事业文化构成要素之一,没有典型人物的企事业文化是不完备的文化,是难以传播和传递的文化。要把那些最能体现价值观念的个人和集体树为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以典型魅力感召人心,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职工与企事业同呼吸、共命运。企事业单位树立和培育先进典型可结合多种活动形式进行,如开展企事业文化建设“五个一”活动:即提炼一种精神、创作一首歌曲、建设一个阵地、培育一支队伍、选树一批典型。要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激励方法,以典型引导推进企事业文化建设,从而更加促进优秀企事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br> <b>第六、整合资源,强化保障。</b>一是大力建设各类文化教育载体。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充分运用报刊、现代网络技术等多种媒体手段,以及竞赛、拓展、演示、课堂培训、远程教育等等,为职工学习交流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条件。二是积极搭建企事业文化建设的平台。要注重阵地建设,建立文娱活动室、单位荣誉室、成果室,加强图书室建设或小阅览室建设,有条件的可设帮扶站、调解和心理疏导室,美化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干部职工置身于优雅的文化环境中,缓解压力,陶冶情操。三是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举办演讲比赛、书法、美术、摄影比赛、球类比赛、征文比赛、文艺联欢、体现企事业特色的剧目创作等,使广大文艺爱好者根植企事业生活的沃土,创作出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文学、文艺作品。四是要在人、财、物各方面加大对企事业文化建设的投入。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并确保合理使用,要争取国家和上级的政策扶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企事业文化建设,努力形成长效机制,有效推进企事业文化软硬件建设。<br> 综上所述,企事业文化就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行为规范,是实现企事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企事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事业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从细节抓起,持之以恒地坚持加强企事业文化建设,使之物质标准化、行为典范化、制度规范化、精神境界化,推动企事业步入一个全面、快速、可持续的发展环境。<br><br> (作者系湘潭市企事业文学艺术联合会名誉副主席) <br><br>(注:此文发表在《今日湘潭》(经济版)2012年第12期(总第121期),以及湘潭日报2013年1月14日第三版)<br> <p class="ql-block">44/106 </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名人文化 辉映日月</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建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湘潭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素有“金湘潭”的美誉。这座建于后汉时期的名邑,既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更是影响现代中国发展的湖湘文化的源头,自古以来就营造了一种浓重的人文氛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全国城市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自古英才辈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湘潭人文荟萃,英雄辈出,可谓俊彩星驰,蔚为大观。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湘潭地域就已有人居住。春秋战国时,楚文化已十分发达,俗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赞誉。三国蜀相蒋琬即为湘潭境内湘乡人氏,曾与诸葛亮、费祎、董允四人并称“四相”,被称之为“托志忠雅”的“一代名相”。唐朝大书法家褚遂良被贬为潭州都督时,忧国忧民,曾奋笔写下情驰神怡、入妙通灵的“大唐兴寺”墨宝。诗圣杜甫在战乱的颠沛流离中,也曾在湘潭挥毫赋诗,直书忧国忧时情怀,留下了许多隽永诗篇。元代文豪冯子振生于湘乡洪塘,能诗能赋能曲能文,名噪一时,其文被后世大为推崇。还有刘长卿、张拭、朱熹、文天祥、陶澍等文人墨客,在此或守土兴业,或过境留连,或寄怀才不遇之情于花木,或抒忧国忧民之志于山水,留下了众多名篇佳作,使湘潭人文日盛。</p><p class="ql-block"> 南宋名儒胡安国、胡宏父子在湘潭隐山碧泉潭畔设立碧泉书堂,广收弟子,培育人才,讲学著述,开一代学风,创立了以“经世致用”为主导思想的湖湘学派,成《春秋卷》,被称为“湖湘文化之源头”。受其影响,湘潭地域内竹泉、昭潭、霞城、龙潭等书院陆续建立,培育出大批优秀人才。清朝历届会试,湘潭进士达80余人,列湖南诸县前茅。张文炳一家30多人作有著述,南谷龟头刘氏一家五举人四翰林,黄荆坪辰山一门曾培养出13位女诗人。由于湖湘文化的历史传承、氤氲相继,为近代湘潭人才的成长崛起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养料。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大名人高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近一千五百年来,特别是从十九世纪初叶开始,湘潭更是英雄辈出,名人如潮。据统计,湘潭市县有较大影响的古今名人30多位。其中涌现出了毛泽东、彭德怀、齐白石、曾国藩四位名人高峰。</p><p class="ql-block"><b>毛泽东</b>(1893—1976,湘潭韶山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诗人和书法家。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将永远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p><p class="ql-block"><b>彭德怀</b>(1898—1974,湘潭乌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者。抗美援朝战争中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共和国元帅。1959年因批评“大跃进”中的错误而遭错误批判,文革中受到“四人帮”迫害,1978年12月得到平反昭雪。作为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国内外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将永远受到人民的敬重和怀念。</p><p class="ql-block"><b>齐白石</b>(1864—1957,湘潭杏子坞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历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1955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推为“世界文化名人”。</p><p class="ql-block"><b>曾国藩</b>(1811—1872,湘潭湘乡人):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是修身、齐家、治学、治军、治国之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也是中国近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在中国历史上是最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排名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的100位世界名人中,有7位是中国人,而湘潭籍的毛泽东、齐白石榜上有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大名人群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在四大名人高峰身旁还矗立着一座座名人高山。在这些历史名人高山中,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三个名人群体。</p><p class="ql-block"><b>革命事业名人群体。</b>有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罗亦农;有毛泽东曾咏赞为“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的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黄公略;有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和工人运动领袖、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毛泽东“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之时在长沙的挚友蔡和森;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既是功勋卓著的传奇将军,又是富有罗曼蒂克情趣将军的陈赓大将;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杰出的军事家谭政大将;有英勇善战的共和国独臂英豪彭绍辉上将;还有追随彭德怀正直之身的政治家周小舟等。</p><p class="ql-block"><b>文化艺术名人群体。</b>有“近代儒学宗师”之称、清朝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并在辛亥革命后出任近代国史馆长的王凯运;有“近代文学宗匠”之称、“筹安会六君子”之一、旷代逸才杨度;有“黎氏八骏”,即中国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文学家黎锦明、音乐家黎锦辉和黎锦光、作家黎锦扬、矿业家黎锦耀、教育学家黎锦纾、桥梁专家黎锦炯;有中华佛教总会首任会长、著名爱国诗僧八指头陀。还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音乐诗人、《国际歌》译著者、革命活动家肖三;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等。</p><p class="ql-block"><b>经世立身名人群体。</b>有孙中山先生曾挽之为“刘郎死去霸图空”的民族英烈、中国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捐驱的第一人、旧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刘道一及其兄刘揆一;有巾帼英雄、“鉴湖女侠”、湘潭媳妇秋瑾;有追随孙中山、黄兴进行武装反清斗争而壮烈献身的会党首领马福益;还有原国民党中将、国民党军统超级特务,后由中央人民政府由战犯改为起义将领,成为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沈醉;有国民党鹰犬将军,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解放后获特赦成为全国政协五至七届常委的陈希濂;有原国民党军政官员、台湾“政治评论”月刊社长、台湾警备司令部顾问,后于1981年回大陆定居,增补为全国政协常委、后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的马璧教授。特别是现任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系湘潭昭山宋氏第二十三代传人,二OO五年率领亲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开启搭桥之旅,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与会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湘中名人文化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围绕以湘潭为轴心,在直线距离一百公里内,还产生了许多杰出人物和著名大家。如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湖南宁乡人,离湘潭50公里;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湖南浏阳人,离湘潭70公里;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朱镕基——湖南长沙人,离湘潭46公里;现任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湖南衡山人,离湘潭38公里(注释)。还有在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左宗棠、谭嗣同、黄兴、程潜、陈明仁、何健、任弼时、罗荣桓、萧劲光、许光达、杨得志、杨勇等等,均产生于湘潭周边100公里范围之内。众多名人如众星捧月,形成了以湖湘文化发源地——湘潭为中心区域的湘中名人文化圈。</p><p class="ql-block"> 在湘潭这方土地上出现的这些杰出人物,涵盖了政治、哲学、军事、文化、艺术乃至社会伦理、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他们有的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有的为中国革命创立了赫赫战功,有的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b>在湘潭及其周边这块方寸区域,出现如此人才荟萃、超群拔俗的名人文化景观,这种颇具神奇色彩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系湘潭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目前经考证,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1920年11月生于湖南湘潭县白石铺乡马家堰潭口村,马英九祖父马立安的墓地仍完好保存在湘潭县茶恩寺乡双阳村长家坪,查阅马英九本人的博客,祖籍也已由衡山改为湘潭,因此马英九祖籍现应更改为湘潭。)</p><p class="ql-block">(注:此文发表在中共湘潭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今日湘潭》2006年第8期〈总第36期〉,积极发掘和推崇湘潭的名人文化资源,为刷亮湘潭城市名片起了积极的作用。此文发表后在本人博客中刊载,曾被红网等多家网站所转载。)</p> 45/106<div> <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推进名人文化战略 建设湘潭人杰之城</b></h1></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弘扬湘潭名人文化的战略思考</b></div> <br> 湘潭的名人和名人文化是一种巨大的产业资源和文化资本。名人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旗帜,一个伟大的城市总是和名人的光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弘扬湘潭名人文化,推进名人文化战略,无疑是塑造湘潭城市精神,建设湘潭人杰之城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湘潭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该如何开发利用名人文化资源,建设怎样的城市精神来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和依托,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不容回避的重大战略性课题。</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战略优势</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湘潭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素有“金湘潭”的美誉。这座建于后汉时期的名邑,既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更是影响现代中国发展的湖湘文化的源头,自古以来就营造了一种浓重的人文氛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全国城市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br>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湘潭名人灿若繁星,可谓人文荟萃,英雄辈出,俊彩星驰,蔚为大观。春秋战国时,楚文化已十分发达,俗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赞誉。三国蜀相蒋琬即为湘潭境内湘乡人氏,曾与诸葛亮、费祎、董允四人并称“四相”,被称之为“托志忠雅”的“一代名相”。唐朝大书法家褚遂良被贬潭州时作有“大唐兴寺”墨宝,诗人杜甫在湘潭曾写下许多隽永诗篇。元代文豪冯子振生于湘乡洪塘,能诗能赋能曲能文,名噪一时,其文被后世大为推崇。还有刘长卿、张拭、朱熹、文天祥、陶澍等文人墨客,也在湘潭留下了众多名篇佳作,使湘潭人文日盛。南宋时期福建人胡安国、胡宏父子在湘潭开办碧泉书院,创立了以“经世致用”为主导思想的湖湘学派,成《春秋卷》,被称为“湖湘文化之源头”。由于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的熏陶,近一千五百年来,特别是从十九世纪初叶开始,湘潭英才辈出,名人如潮。据统计,我市具有较大影响的古今名人30多位。其中涌现出了毛泽东、彭德怀、齐白石、曾国藩四位名人高峰。据有关资料,排名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的100位世界名人中,有7位是中国人,而湘潭籍的毛泽东、齐白石榜上有名。在这四大名人高峰身旁还矗立着一座座名人高山:有一代儒宗、清朝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并在辛亥革命后出任国史馆长的王凯运;有“筹安会六君子”、旷代逸才杨度;有追随孙中山、黄兴进行武装反清斗争、壮烈献身的会党首领马福益;有孙中山先生挽之为“刘郎死去霸图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刘道一及其兄刘揆一;有巾帼英雄、“鉴湖女侠”秋瑾;有中华佛教总会首任会长、著名诗僧八指头陀;有中国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和著名音乐家黎锦晖;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音乐诗人、革命活动家肖三,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还有我党早期著名领导人罗亦农,军事将领黄公略、陈赓、谭政、彭绍辉,以及追随彭德怀正直之身的政治家周小舟,还有名人沈醉、宋希廉、马璧等等。现任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均为湘潭籍。在湘潭这方土地上出现的这些杰出人物,涵盖了政治、哲学、军事、文化、艺术乃至社会伦理、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他们有的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有的为中国革命创立了赫赫战功,有的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湘潭这块方寸区域,出现如此人才荟萃、超群拔俗的名人文化景观,这种颇具神奇色彩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br> 湘潭名人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的名人文化景观、深厚的名人文化内涵、伟大的名人文化魅力和极高的名人文化价值,是我们提倡和推进名人文化战略,加快湘潭人杰之城建设的根本优势所在。</div><div>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战略作用</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实践证明,积极挖掘“名人文化”、合理利用“名人文化”,大力发展“名人文化”,这种文化战略一定能够在城市走向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湘潭市名人文化的战略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br> <b>一、弘扬名人文化、推进名人文化战略,是塑造湘潭城市精神的现实需要。</b>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和文化核心,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的“城市精神”,源自于对地方文化的提炼,离开了地方文化的深厚积淀和坚实底蕴,城市精神就是无本之木,其整体的内涵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城市精神是地方文化的内核和结晶。所谓名人文化是精神风貌与精神内涵、美学情趣与美学追求、价值尺度与价值取向的高度凝聚。湘潭的名人文化资源其核心是红色文化和白石文化。红色文化是以毛泽东、彭德怀的伟人文化为中心的革命文化,也是一种独特的乡土文化,是我们应着重塑造的主流文化,而且这种伟人文化、名人文化与湖湘文化是相融的、统一的,是湘潭独特的文化资源。湘潭名人所构筑的人文精神体现在一是以天下为已任,高屋建瓴,名世立业;一是得风气之先,兼收并蓄,独创成家;一是百折不回,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笔者认为在名人文化基础上提炼的湘潭城市精神应既能传承湘潭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较强的个性特色,能够体现湘潭人杰之城的深厚内涵。湘潭城市精神的核心要素是中华民族精神、伟人名人文化底蕴和湘潭改革开放实践的综合反映,可以概括为“开拓卓越,豪迈大度,坚韧不拔,和谐奋进”十六个字,作为湘潭城市精神的表述用语,以此展现融传统文化精华和时代精神内核于一体的独具特质的湘潭城市精神。培育和塑造优良的城市精神,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主导着市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当前,我市迎来了一个大发展、大开放、大跨越的黄金时期,在这百业勃发、经济腾飞之际,凝聚全市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大力建设湘潭人杰之城,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城市精神的引领和激励,名人文化则是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的有效武器。因此,大力弘扬名人文化,倡导名人文化战略,是湘潭在新形势下提升湘潭城市文化内涵、塑造湘潭城市精神、增强城市凝聚力的现实需要。<br> <b>二、弘扬名人文化、推进名人文化战略,是提升湘潭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需要。</b>文化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名人文化效应可以扩大一个地方的文化张力。名人文化的利用发掘,无疑充实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又持续地作用于一个地方的发展。用名人文化融铸而成的优秀城市品牌就是这座城市参与市场竞争的通行证,是城市的风格、形象和实力,它凝聚和体现着城市由内向外的辐射力和由外向内的吸引力,因此,它将有力地提升城市品位,其城市品位越高,发展空间就越大,城市竞争能力就越强。反之,其发展空间受挤压。名人文化的衍生是多领域、全方位的,名人文化产业本身蕴含着别样的经济元素。当今之世,借助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和一些中小城市在经济大潮中迅速崛起的经验。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湘潭市要准确把握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发展的潮流,深刻认识实施名人文化战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自觉促进名人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特别要以贯彻落实中共湘潭市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为契机,大力弘扬和建设湘潭名人文化,倡导和实施名人文化战略,使之成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为湘潭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形成新的增长点,从而有效提升城市竞争能力。<br> <b>三、弘扬名人文化、推进名人文化战略,是提高湘潭市民素质的客观需要。</b>文化对每一个人都具有施加影响和进行教化的功能,能够深刻影响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性格情操和行为方式。湘潭在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在树立城市良好形象的过程中也需要高素质的文明市民。因此,传承和弘扬湘潭名人文化,结合时代精神,充分发挥名人文化资源蕴含的教育价值,用先进文化育人,用名人文化化人,是提高市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手段。要通过名人文化的不断渗透,着力提高市民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在实际生活中,以身边的名人激励人,以地域性名人文化影响人,恰似细雨润物,让人们的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这是名人文化无可替代的效应。要让人们“来到”名人的身边,“走进”名人的心灵,触摸名人的成长脉搏,让广大市民受到强烈的影响和教育,使之拥有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应成为我市城市发展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弘扬湘潭名人文化,推进名人文化战略,打造蕴涵深厚的湘潭人杰之城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终极目标的客观需要。<br> <b> 四、弘扬名人文化、推进名人文化战略,是塑造湘潭城市形象的迫切需要。</b>经济是城市的形,文化是城市的魂。城市形象的塑造,要以经济为基础,以文化为核心,突出城市的特色和个性,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塑造城市良好形象。湘潭的名人们不仅举国皆知,而且其杰出者属于整个世界,世界在注视着这些名人。他们不仅在成就的事业上,而且在他们独创超伦的学术建树和与民族共命运的传奇身世上都必然会成为举世探求之热,千古探索之谜。尤其是当代人的“毛泽东情结”,毛泽东热没有因为毛泽东远去而稍减,相反倒有更加磅礴更加深入之势。因此我市的名人文化品牌,是城市的宝贵财富,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金名片,为扩大对外影响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们对湘潭名人文化内涵和品牌的利用、挖掘、提炼还不全面、不精深,城市的名人文化内涵未能得到完美的体现,城市的名人文化品牌未能得到充分展示。面对文化实力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的现实形势,迫切需要我们面对现实,大力弘扬名人文化,打造名人文化品牌,提升湘潭城市品位,树立城市最佳形象,以更好的姿态和形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战略构想</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湘潭市委、市政府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方案》中提出,把先进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先导工程,大力发展湘潭市文化产业。笔者认为湘潭名人文化开发的战略构想是:以四大名人为核心,以其他名人为点缀,发展名人旅游带开放,拓展名人文化带开发,将湘潭建设成为“人杰之城”。具体思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明确自身定位,积极挖掘湘潭的名人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积淀在后工业时代下的价值,借助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发展基础平台,整合名人文化资源,全面提升其整体品位和发展水平。要坚持全局性、系统性、适当超前和错位发展的原则,突出“伟人名人故里,湖湘文化源头”的整体形象,定位于打造“红太阳之都”,打好伟人牌、名人牌。<br> <b>名人文化资源开发的具体目标:</b><br> <b>一、建设名人主题城市设施。</b>如建立毛泽东、彭德怀、齐白石等伟人街头雕塑,在湘潭市形成恢宏布局,移步一景,营造一种名人氛围,起一种强烈的昭示作用。设立伟人广场,将主要的十字街头分别命名为毛泽东广场、彭德怀广场、齐白石广场。广场周围建筑应注意追求独特风格,商业营销相应突出与所命名伟人相关的特色。建造名人文化公园,公园内可依山就势,将湘潭历史上有成就的名人建造小型塑像,散落地分布各处,在公园中心建立名人纪念馆,收集和展出名人业绩、名人文物、名人著作、传纪和研究成果等,以使人们走进公园时,将会被湘潭星光灿烂、辉映日月的人才优势所折服。建议在昭山景区、株易路口建一个气势宏伟、高档次的毛泽东塑像广场,使人们一进入湘潭就能感受到伟人文化,名人文化的气息。<br> <b> 二、建立湖湘名人博物馆。</b>在湘潭市建立湖湘名人博物馆,有助于人们了解伟人、名人的成长历程,了解湖南深厚的地域文化和湖南人独特的个性,从而丰富湘潭名人文化的种类,丰富湘潭名人文化的内涵,增强湘潭名人文化的魅力。<br> <b>三、设立曾国藩与湘军史料陈列馆。</b>湘乡档案馆、湘乡民间以及在湘乡县志中保存有大量的曾国藩和湘军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资料,可以考虑在湘乡博物馆扩大规模,在其中设立并重点建设曾国藩与湘军专馆。同时依托这里作为全国第一个县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的优势,进行综合开发,使之具有参观、研究价值,以吸引游人和学者。<br> <b>四、配套名人故居纪念建筑群落。</b>毛泽东故居纪念建筑群落和彭德怀故居纪念建筑群落,已通过诞辰百周年活动形成规模,齐白石故居已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可以将齐白石在白石铺、茶恩寺三处故居完全按历史原貌加以整体恢复,并配套建造纪念工程,使之具有独立的旅游价值,并与南岳旅游相衔接。同时加快城市路网建设,着重开发旅游交通,配套拓展几大名人故居间的横向连结道路。<br> <b>五、营造毛泽东城主题文化氛围。</b>可在湘潭建立毛泽东研究院,集海内外专家学者,对毛泽东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可设立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和齐白石艺术学院,可设立彭德怀研究会等,并定期出版研究刊物,举办成果交流会。还可设立毛泽东图书馆、毛泽东书店、毛泽东诗词语录碑林长廊等等。应组织好红色文化的宣传,着重编辑出版宣扬湘潭名人文化的书籍,如传记丛书《毛泽东》、《彭德怀》、《罗亦农》、《黄公略》、《陈赓》、《谭政》等,以及介绍革命纪念地和红色旅游胜地的风土丛书。<br> <b>六、统筹规划和建设以韶山为中心的湘中伟人“金三角”旅游区。</b>韶山、花名楼、乌石分别是毛泽东、刘少奇和彭德怀的故乡,以韶山为轴心,在直线距离30公里范围内构成品字型格局,这也是中国唯一的伟人故乡“金三角”地域。但现在伟人故乡“金三角”还只是地理上的概念,没有将三地的旅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韶山在“金三角”中有绝对优势,可在三地之间协商建立“金三角”旅游交通运输网络,加强联系,分工协作,扩大湘潭红色旅游品牌的外延,增强湘潭名人文化的幅射,从而扩大其影响,形成规模效应。<br> <b>七、研究更多的名人文化开发项目。</b>例如,为追寻历史名人足迹,探寻当时的历史氛围,可建立窑湾仿旧商业民居一条街,奠定湘潭市区在名人开发中的独特地位。在湘潭市区北郊宋家桥侧湘江之畔重建万楼,为迎来人杰如潮的家乡塑造一座纪念碑式的建筑,使之作为我市城市标志式的建筑,等等。<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战略措施</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b> 一是要制订长远规划。</b>推行名人文化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科学制定规划,并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制定规划必须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打造湖南强市的总体目标,全面规划、系统把握、立足长远、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协调发展。<br> <b>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b>宣传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弘扬湘潭名人文化,推进名人文化战略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抓名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人杰之城之魂魄,通过抓名人文化产业和对外宣传构建人杰之城之躯干,通过提升名人文化的品位和实力,打造湘潭人杰之城的公信力、向心力和创新力。 <br> <b> 三是要强化组织保证。</b>推进名人文化战略关键在于组织领导,在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于健全良好的工作机制。没有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工作就不可能扎实推进,也难以收到预期效果。要建立起党委引领、行政推动的综合协调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和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运行机制,形成分级管理,相互配合,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br> <b>四是要坚持整体联动。</b>要做到全民参与、全方位辐射,上下联动,形成上下共铸湘潭名人文化品牌的氛围环境。充分发挥名人优势和名人效应,实现多种实力的整合结晶。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政府、企业与民间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利用各种手段促使民间力量推动名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融合和发展。<br> <b>五是要利用市场机制。</b>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努力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基础,民间资本为主体,以股份制形式融资和外来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要着力营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在引进、培养、留住人才的同时,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观念,吸引国内外尤其是湘潭籍人士为我市服务,为推动名人文化战略的顺利发展和建设光辉的人杰之城提供必要的资金、人才保障。<br> <b>六是要不断开拓创新。</b>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名人文化战略的特点和规律,用新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要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人杰之城的大局,努力探索有利于工作开展和保持旺盛活力的有效途径,认真解决制约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持久地推进名人文化战略,从而激活名人文化生产力、激发名人文化感染力,激起名人文化凝聚力,最终实现湘潭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br> <br> 胡建民(楚韶君)<br> 写于2006年11月<br><br>(注:此文系作者在市委党校县干班学习期间所撰,刊载于新浪楚韶君博客。)<br></div> 46/106 <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共谱人鸟和谐曲</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湘潭市鸟类爱好者协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胡建民</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鸟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不可多得的益友,人鸟关系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缩影。清风明月本无价,花草动物皆有情,共谱人鸟和谐曲,全民同唱友谊歌。在促进人鸟和谐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意义,并从中获得一种精神的感悟,从而为形成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文化精神提供参照,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br> <b> 一、鸟是人类的朋友</b><br> 鸟类在自然界是极富魅力的生物类群,形形色色、姿态万千。在先民的心目中,鸟的地位相当崇高,远古时许多部落都把鸟作为“图腾”来崇拜,有的还视鸟为自己的祖先。传说古帝大舜、商的始祖契等古代英雄,都是其母吞下鸟卵所生。我国成书于春秋时代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提到的鸟就有30多种,鸟被人称赞可见一斑。大凡,鸟是灵性的动物,“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极关爱悦;“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极显激越;“花木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近乎悟道;而凤凰浴火重生,则是诩为神鸟。鸟类美丽的羽毛,婉转嘹亮的鸣声,南来北往的迁飞和各种各样有关鸟的传说,都是文人墨客吟颂的主题。历代留下的名诗佳篇,给文苑增添了无数绚丽奇葩。鸟类不但入诗,其华丽的羽毛、俊美的神态,也是古今画家挥毫泼墨的对象。鸳鸯戏水、松鹤延年、鹰击长空、喜鹊登梅等都是常见的画景。<br> 我喜欢鸟的自由自在,悠然自得,志在高远,一鸣惊人。鸟类中的鸣禽类,其鸣声或悠扬婉转,或高亢嘹亮,本身就是一首首绝妙动听的音乐。百灵啼婉转,画眉鸣悠扬,它们悦耳动听的啼鸣声,使人如入广袤无垠的自然音乐厅,听之不啻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羽毛锃亮、形体流线型的杜鹃、布谷、鹧鸪等,出于绿树之巅,鸣声委婉,似奏乐曲。形若处子、娉娉婷婷、啼声圆韵的黄鹂、腊嘴、白头翁等,会在熹微初露的黎明和暮霭沉沉的黄昏,在绿荫深处给人们送来一曲曲“百鸟朝凤”的交响乐,和谐协调,优美动听。“喜鹊喳喳叫,必有喜事到”,给人以精神上的调剂。<br> 画眉是鸣禽类观赏鸟中的佼佼者,素以鸟类中著名的“男高音”而闻名。鸣声音调高亢激越,悠扬婉转,黄鹂、鹦鹉、百舌、鷓鸪叫的都没有画眉好听,尤其是它那不停息地长时间歌唱的本领,还有两道魅力无穷的远山眉,格外讨人喜欢。画眉鸟之所以在百鸟中倍受睛睐,因为它兼有观赏鸟类的各种优点。画眉不仅有优美的歌声,羽毛也十分艳丽,光彩夺目。另外,画眉还象蟋蟀、雄鸡那样好斗。鸡鸭虽能御敌,“已无巧语娱人”,“眉横似黛,窃比佳人”,“即会挑兵,自少娇音入耳,惟兹画眉者”。各种鸟都有一技之长,都有让人喜欢的地方,而画眉集各种鸟的长处于一身,因此倍受人们喜爱。<br> 鸟语同音乐一样作为一种信息,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的紧张情绪松弛,从而使人产生轻松感,有些鸟语还有防病健身作用。因此,集中精力听听鸟啼就能使疲劳的大脑得以休息,并能驱散肉体的疲劳,忘掉精神上的痛苦,增加思想上的快乐,形成开朗的性格。凝视鸟的动作,还能使人的注意力集中,使人的精神逐步条理化,使之专心于工作。人们如果长期生活在绿色葱茏、鸟语花香的环境里,就能情绪安定,心境平静,有利于增进健康,抗御衰老,延年益寿。<br> 所以鸟性悦人,的确如此。看鸟,目为之悦;听鸟,耳为之悦;爱鸟,心为之悦。在这起看坐听之间,获得一种全身心愉悦之情,这种何其美妙的事,何其地让人一消尘世劳碌之心。鸟是大自然的伴侣,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br> <b>二、爱鸟是人类的美德</b><br> 从人类文明历史揭晓起,鸟类就同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们的生活与鸟类息息相关。我国人民自古以来,便对朝夕相处的鸟类有着深厚的感情,爱鸟、养鸟、护鸟、写鸟、画鸟的良好风尚代代相传,历经数千年而不衰。<br>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虽然对生产力可能没有重大影响,但它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界绿色植物方面作用很大。在众多动物的启迪中,鸟类给人的启示和灵感对现代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尤其在城市园林中的点缀及其在文学、艺术创作方面的贡献,更是众所周知。鸟类动物对人类文明有着重要贡献。<br> 我们的祖先深深懂得爱鸟的意义,文字记载虽详略不一,但从古至今历代不绝。甲骨文中有字像啄木鸟啄虫状,且出现在卜辞中,有令鸟防虫之意,中国的古人很清楚这种鸟的价值。到孔子时,他明确地提出了“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的保护鸟类的思想。《礼记·王制篇》规定:“不杀卵,不杀胎,不夭折,不覆巢”,指出捕杀幼鹿和毁巢掏鸟蛋都是不允许的。《淮南子》中有休猎休渔的详细记载,特别强调在特定的季节不得毁林和烧田以保护幼鸟。此后各朝代都有政府的法令强调保护鸟类和其它的动物,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出台了许多保护鸟类和其它野生动物的法规和条例,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br> 爱鸟之心还从大量的诗文中表现出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鸟作喻的首篇诗作,形象而生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耳闻鸟鸣,目睹鸟形,叫人心旷神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俨然一幅水彩画,春日旖旎的江南风光跃然纸上,使人受大自然陶冶于不知不觉中。“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寥寥十四字,动态逼真的乡村景色就映入眼帘,令人心胸开朗,郁闷和愁绪一扫而光。飞鸽传书捎佳音,黄雀晨鸣唤学子,燕子春归知时令,则更是传颂人鸟和谐的佳话。<br> 鸟是阳光下舞动的精灵;鸟是树枝上歌唱的歌者。如果没有鸟,浩渺的长空将是满目空虚,葱郁的森林将寂静无声,生态将会失衡;如果没有鸟,文学艺术将会失去不少情趣和魅力;如果没有鸟,我们的童心将会缺少一份欢乐。<br> 爱鸟还体现在养鸟人的追求。现代社会是个多元的社会,必然会出现多种意识形态并存的社会现象。鸟的饲养人群既有事业型的,也有职业型的和玩乐型的。有的是终身爱鸟,不管是否养鸟,终生与鸟相伴,共同生存在同一天空下。养鸟人有的喜欢欣赏鸟动听的鸣唱,有的欣赏鸟美丽的羽毛和轻盈的体态,有的追求鸟的打斗,有的寻求稀有鸟的珍贵。不玩物丧志,适时地调试自己的心态,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采撷取别样的成功,是今日养鸟风气之可贵。<br> 爱鸟和护鸟是人类的美德。人在世上也许一生都无法做伟人,无法做杰出的人,无法拥有太多钱财,无法拥有权势与地位,一生就像是个平凡鸟类的凡人。但是你的生命如果总是充满着爱,那么来到这个世界,就会有福,就会显现自己做人的价值。<br> 为了建设人鸟共乐的美好家园,维护我们的切身利益,我们要爱鸟护鸟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继承和发扬古人爱鸟的优良传统,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的美丽乐园。<br> <b>三、实现人鸟和谐共处</b><br>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不能没有鸟,我们人类的生活也不能没有鸟类的存在。所以人类、自然以及鸟类之间是相互存在相互有利的三角体。如今人类生活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缺一不可成为和谐社会。鸟是我们生活中的伴侣,以鸟为友,人鸟和谐相处也就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本人认为,开展爱鸟护鸟活动是一个直接可行的切入点。<br> <b> 一要积极开展全民爱鸟宣传活动。</b>全面构建自然和谐的社会氛围,传承生态和谐的文化基因,引导珍爱自然的生活方式,增强民众爱鸟意识和生态道德素养,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清鸟与人类文明和健康的关系,提高人们对鸟类与整个生物系统良性循环和持续存活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保护鸟类,人人有责”的崇高风尚,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成为草木葱绿,百鸟和鸣的乐园。<br> <b> 二要提供适合鸟类生存的大环境。</b>要营造适合鸟类生存活动的空间和大环境,要充分发挥鸟类爱好者协会的影响和作用,争取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在政策、制度、环保、绿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重视和支持。要让爱鸟、惜鸟、护鸟在我市蔚成风气,让鸟儿栖息繁衍、自由自在飞翔的身姿以及百鸟啼鸣的美妙乐音装饰城市的空间,点缀市民的生活,使湘潭成为鸟儿的天堂。 <br> <b> 三要适时开展各类爱鸟护鸟活动。</b>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将“爱鸟周”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目前“爱鸟周”活动已经成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一个著名的品牌,是弘扬生态保护意识、传播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渠道和平台,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人们亲近自然、向往自然、享受自然的知名生态文化活动。要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将爱鸟护鸟活动带入一个非常广阔的、充满魅力的、色彩纷呈的世界。<br> <b>四要大力倡导发展养鸟观鸟事业。</b>发展笼养鸟繁殖业,把饲养鸟作为一项服务于社会的事业来做,开拓人们的精神生活范围,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内容,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为发展鸟的养殖事业不懈地努力。观鸟是一项盛行于文明国家的户外活动,要乘生态文明东风促进观鸟事业的兴起与发展。要通过促进养鸟观鸟事业发展,启发人们的爱心,焕发人类乐在自然的本能和灵性,从爱鸟到爱生命,直至关心、保护一切生灵,关爱、尊重大自然,不断获取文明环保的正能量,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br><br>(注:中国画眉鸟首届文化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8日在湘潭市召开,本人应邀参加会议并撰写了此文,收录在《中国画眉鸟首届文化研讨会文集》。此文先后发表在《今日湘潭》经济版2013年第12期、《君子莲文艺》2014年第1期,以及2013年12月16日《湘潭晚报》。此文旨在促进环境保护认识加强,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进一步研究弘扬鸟文化,从而让世界更美好,让社会更和谐,让人们生活更加幸福多彩。)<br> 51/106 <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试论湘潭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发展</b></h1><br>【按:2019年7月6日,由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兰花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湘潭市科协、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湘潭产学研中心主办,由中国兰花俱乐部、中国兰花网、湘潭市兰花学会承办的『中国•湘潭兰花产业高峰论坛』于伟人故里湖湘文化发祥地湖南湘潭市的白石古玩城珍宝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多地的科研院校、兰花学(协)会的专家、教授及兰艺精英、兰圃业主、养兰爱兰人士等二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本届高峰论坛提供了集聚高端智慧,集中专家和匠人经验,深化交流合作的重大机遇,是一次以兰为媒、以兰会友,探讨赏兰修其性,养兰修其心,悟兰修其德的兰花盛会。本届论坛论文经专家评审,共有八篇论文荣获『优秀论文』奖,本人撰写的《试论湘潭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发展》评为优秀论文,并与其他六十余篇文章(含论文、散文与诗歌)及部分优秀书画美术作品入选《中国•湘潭兰花产业高峰论坛文集》。】<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国•湘潭兰花产业高峰论坛』优秀论文</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试论湘潭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发展</b></h1><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胡建民</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摘 要:本文对中国兰花的文化内涵、兰文化与兰花产业的辩证关系、湘潭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发展现状、湘潭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发展优势、湘潭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等进行了论述。<div>关键词:兰文化、兰花产业、现状、思路、对策<br><br> 为促进湘潭兰花事业的发展,笔者通过对现状的调研与思考,探讨了中国兰花的文化内涵,分析了兰文化与兰花产业的辩证关系,梳理了湘潭兰文化与兰花产业的现状和优势,提出了湘潭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以期供兰友们参考。</div><div><br> <b>一、中国兰花的文化内涵</b></div><div><b><br></b> 中国兰花是一种神秘奇妙的花,中国兰花文化也神秘奇妙且历史悠久,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花卉文化。<br> <b>源远流长的中国兰文化——</b><br>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其中兰文化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认识兰花之始亦即兰文化的起始,中国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认识和欣赏兰花,这说明中国兰文化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中国兰文化比西方兰文化起源早数千年,是起源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兰文化。它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是华夏文化艺术的结晶。<br> 中国兰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华夏儿女不断将自己的价值观融入到中国兰花中去,经反复追求、锤炼和升华,使中国兰文化结晶为中华民族的理想和道德,它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达到了无处不在的程度。每个炎黄子孙对中国兰文化都怀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优越感和民族自豪感,每个中华儿女身上多多少少总会溢透出一些国兰的幽香。<br> <b>底蕴深厚的中国兰文化——</b><br> 说起中国兰文化,千百年来,有关兰诗、兰词、兰赋、兰联、兰书、兰画、兰谱、兰论、兰歌、兰语、兰故事等等,真是体裁多样、妙趣横生、玄机无常、韵味无穷,特别是对兰的赞美,似乎胜过了对仙女的赞美。天下群芳争奇斗艳,唯有兰花独占鳌头。兰在历史的长河中已成为“君子”、“徳人”、“善人”、“芳友”、“贤友”的代称。兰花已成为“美人”、“佳人”、“仙姑”、“少女”的美称。兰是灵物,是一种美好的象征。<br> 众所周知,中国历代曾出现了不少兰文化人,其中这些人也多是爱兰者、养兰者,正是他们从兰花的属性中品味出了人生的真谛,或高尚清洁,或甘于奉献,才炼就了不朽的传世佳作,成为中国兰文化的经典。历代仁人志士以兰喻志,借兰抒情,文人墨客画兰颂兰,使兰花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一个符号,成为中华大地真善美的象征。<br> <b>品位高尚的中国兰文化——</b><br> 中国兰花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决非供人赏玩悦目的一般花卉。在中国,兰花不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升华为一种精神,一种情操与境界。兰是一种民族精神,是幽幽芬芳的艺术品,是有生命的古董。兰文化中流传着千古名人韵事:孔丘因其报国之志未能为列国诸侯所接纳,为此感慨而发: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贫穷而改节。越王勾践种兰渚山下,不仅仅只是珍视生命、生生不息,而志在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光复理想;屈原咏兰意在抒怀寄意、警世后人、千载流芳……<br> 兰花的哲学,是奋斗的哲学,是奋进的哲学,是不断创新的哲学,也是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哲学。兰花精神是创新精神在兰花发展实践中的升华,“敢想敢干,敢做敢当”精神是兰花文化的优良基因。兰花精神体现的是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勇于担当的责任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严谨认真的敬业精神,坚忍不拔的吃苦精神。这种精神,不因环境变化而消亡,不因时势更替而停止,是兰花人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这就是中国兰花魅力之所在,也是中国兰文化的精髓之所在。<br> <b>前景广阔的中国兰文化——</b><br>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建国以来的繁荣昌盛时期,养兰事业也随之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兰花逐步进人寻常百姓家。许多文人雅士和兰家,倾心于养兰、画兰、咏兰、著书立卷,或通过新闻媒介,或通过举办兰展、兰博会和兰文化展,以及兰友之间互赠书画,以兰会友,交流兰艺等活动,把中国兰花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阶段。<br>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和提高,兰文化迅速普及,爱兰者不断增加,新的养兰大军如雨后春笋,纷纷林立于这个古老而新奇的产业,多少个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拔地而生,这都为兰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兰花产业集绿色农业、文化产业、朝阳产业的特点于一身,并发展成为我国花卉产业的一大支柱。中国兰花事业展现出令人欣喜的局面,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更加令人欢欣鼓舞,有着广阔美好的发展前景。</div><div><br> <b> 二、兰文化与兰花产业的辩证关系</b></div><div><br> 要推动兰文化建设和兰花产业发展,首先应提高兰文化建设和兰花产业发展辨证关系的认识。<br> <b>第一,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发展两者辨证统一。</b><br>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价值会转化为经济价值,亦会提升经济价值。借助于市场的作用,兰花文化价值的提升,也在促进经济价值的提升。也因如此,兰花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两者相互影响,兰花的经济价值促进文化价值,文化价值又反过来影响经济价值;经济价值体现文化价值,文化价值蕴涵经济价值。因为兰文化是精神文明,兰花产业是物质文明,所以体现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缺一不可。<br> 因此,发展中国兰花产业,就必须发挥中国兰文化的文化优势,就必须坚持兰文化是兰花事业的基础和方向。要把握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希求像发展传统产业那样单纯依赖资金和技术就能够在短期内获得明显效益。只有转换固有发展兰花经济的思维方式,以适应兰文化产业特性的思维和运作方式,才能科学有序,良性持续地推进兰花产业的发展,也才能促进整个兰花产业上升到文化范畴,实现兰花文化、经济事业的全面发展。<br> <b> 第二,弘扬兰文化是兰花产业发展之灵魂。</b><br> 当前兰事之所以兴旺发达,出现千百年来未出现过的繁荣景况,除了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政策因素外,那就是因为老祖宗给我们创造了璀璨的兰文化,因为没有千百年来悠久的古兰文化,就不会有今天繁花似锦的兰花世界。没有近代大文学家鲁迅、朱德总司令、陈毅老总、爱国将军张学良等等流芳百世的兰文化篇章和祟敬兰花的兰事活动,就不会有今天这样欣欣向荣的兰事局面。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的兰界泰斗、兰花理论家,不断提出兰艺新理论,把握兰事动态,指导兰花经济发展方向,没有大批兰花专家、理论家、学者们的古为今用,推波助澜,把兰文化宣传推向纵深发展,今天的兰文化就难以呈现出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就不会有今天红红火火的兰花热潮,兰花产业就不会如此蓬蓬勃勃的发展。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兰文化是兰花产业发展的灵魂,弘扬兰文化是兰花市场,兰花产业,兰花经济不可缺少的载体,兰文化应成为兰花产业发展的主流和核心。<br> <b>第三,推进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发展应清除负面影响。</b><br> 在兰界还存在一种否定兰文化的观点,认为用兰文化理念选育出的花艺品种,不管新旧,均视为三无品种,即,品味无新意、销售无市场、经济无效益,不值得投资。有的甚至提出,要赚兰花的钱,就要革掉兰文化的命。还有许多人并不认可兰花产业化,有的认为兰花种植的特点就是庭院农业或家庭作坊,不适合大规模种植;有的认为兰花产业化根本不可能实现,因为兰花不适合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难以建立兰花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有的反对产业化,因为产业化必将导致大规模种植而致价格下降,或者必将借助科技提高养植水平和繁殖速度,改变或影响己有的生产和销售模式。甚至有人认为,“不管你兰文化有多高,是理论家还是专家,兰花挣了钱才是硬道理”。这些错误和片面的看法对兰文化建设和兰花产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br> 任何否定兰文化的观点,危害很大,它实际上是在抽掉兰花的灵魂,把兰花从高雅的花卉神坛上拉下来,变为一只普通的花卉。这会使兰花在消费花卉市场上被边缘化,远离消费大众。这还会让兰花变为单纯炒作和牟利的工具,继续上演一幕幕多数参与者亏损、少数人暴利的人间悲喜剧。存在这些错误的和片面的观点,说明我们对于兰文化的学习、研讨、发掘、宣传、弘扬、深化的力度还不够,也再一次说明了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的发展还不相适应,如何开创兰文化和兰花产业的新局面还任重道远。<br></div> <b>三、湘潭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发展现状</b><div><br> 湘潭地处中国兰文化主要发源地、兰花地理分布中心、兰花资源大省——湖南省的中东部地带,其兰花资源以及兰文化与兰花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全省的情况基本一致。<br> 近年来,随着兰花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湘潭兰花爱好者日益增多,养兰的规模在全省的影响也日渐加大。兰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兰花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湘潭市兰花协会和湘潭市兰花学会、中国兰花俱乐部、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合作基地、湘潭市兰花科技文化产学研中心等兰花组织机构相继成立,中国兰花网域名注册成功开通,成为我市兰花爱好者开展活动、联络友谊、交流信息与学习技术的平台。数以万计的种兰养兰爱兰人,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家。<br> 目前湘潭兰界发展势头强劲,尤其在中国兰花俱乐部创建人邹运秋会长的带领下,以国内兰界知名文化学者、教授为领衔主导,以业界规模型实业企业家为主体,以幅员辽阔的众多寻常百姓家为基础,以支撑引领兰花产业及国兰文化提升为着力点,建立健全兰花组织机构,优化结构和强化管理,普及兰花科技知识,传播推广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兰花资源的先进经验,扩大兰花和兰文化在社会领域的影响,取得了令世人瞻目的初步成果。2018年创建了国内首家中国兰花俱乐部兰艺学院,成功举办了第一期兰艺培训学习班,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名学员经半年的学习与培训,其中25名同学已经考试考核成绩合格顺利结业,为国内兰界培训输送了第一批兰艺人才。合纵联横建立的90余个微信兰花专业群,已有群员12000余人,群内与群外,线上与线下,互动活跃。同时组织开展赏兰,品兰,爱兰,兴兰,崇兰等一系列活动,开展兰花兰艺的考察学习与交流,组织宣传兰花知识主题专场活动,加强组织内兰事活动的开展。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种养基地,开展技术攻关和科研项目,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技术交流与培训活动,积极为全国兰友的兰花养殖生长技术服务。这些都为弘扬兰花文化精神,提升养兰、品兰水平,提升我市兰花产业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个由种植栽培到市场流通,由养兰爱兰现象到国兰文化的研究与传承,由无序多分散松散型业界现状到集约紧密型有序管理的雏形脱颖而出,标志着我市兰花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br> 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湘潭兰花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兰花产业尚处于“花蕾期”。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在产业政策、地方政策以及金融政策等方面多加“浇肥”,才能迎来兰花产业的真正绽放。</div><div><br> <b>四、湘潭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发展优势因素</b></div><div><br> 湘潭是伟人故里,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不仅有着深厚的兰文化底蕴,而且具有发展壮大兰文化产业的巨大优势,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成为兰花世界的后起之秀。主要表现在:<br> <b>一是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b><br> 湘潭位于湖南省的中部偏东地区,湘江下游,地跨东经111°58′—113°05′,北纬27°21′—28°05′,全市总面积5015平方公里。湘潭市域内为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属于亚热带温湿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季节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盛夏高温,冬季寒冷。年均气温17.5摄氏度,年均降水量1425毫米。光热资源丰富,适于多种兰花生长,主产建兰、寒兰、春兰、蕙兰,春剑有零星分布,是一般兰花生长的理想环境,是兰花美好的家园。<br> 中国兰花的主要地理分布地区约在北纬19°~35°和东经95°~122°之间,北起甘肃、陕西,南达海南岛,西至西藏,东到台湾。湖南的地理位置为北纬24°39′~30°08′,东径108°47′~114°15′,明显处于中国兰花地理分布的中心地带。湖南不仅是我国兰花资源的强省之一和我国兰花资源的地理分布中心,也是我国兰花文化发源地之一,而湘潭位置则处于湖南中心开花的境域,在兰花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广阔前景。<br> <b>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b><br> 湘潭是一座蕴藏千年笔墨的城市,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和重镇,兰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探究中国兰花文化溯古追源,湘楚兰文化源远流长,齐鲁有孔子,湘楚有屈原,屈原被誉为中国兰花文化的南祖。湘潭杏子坞出生的国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更是在这片土地上种兰、画兰、咏兰,驰骋画坛。受兰文化熏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剧,起源于被誉为“幽兰”的昆曲艺术,民间称之为“湘潭班子”、“长沙班子”、“大戏班子”,其杰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被誉为我国民族戏曲艺术中的又一朵兰花。<br> 湘潭名人荟萃,是毛泽东、彭德怀、陈赓、谭政、齐白石、贺国强、马英九、宋楚瑜等著名人物的故乡,同时因为作为湖湘学派及湘军的发源地而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南宋名儒胡安国、胡宏父子在湘潭隐山定居、讲学,开创了湖湘学派,成为湖湘学派发源地。各种传统文化与兰花的融汇是兰文化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兰花象征美好、坚贞和高洁,湘潭忠诚担当,敢为人先,成为湖湘文化不可磨灭的基因。因此,将兰花文化和湖湘文化融为一体,汇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巨流,让炎黄子孙分享和发扬这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有利于将湘潭打造成中国兰文化影响力高地,有力地推动兰花产业的发展。<br> <b> 三是特有的伟人兰花情结。</b><br> 一代伟人毛泽东,湘潭韶山人,20世纪对中国及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之一。毛泽东一生虽然酷爱着梅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咏梅》,但世人却很少知道他的一生也与兰花有着深远之情。传说韶山冲好像一朵盛开的兰花,而毛泽东故居上屋场便是这朵兰花的花蕊,因而有“龙眼兰蕊上屋场”之称。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十分钦佩胡林翼的文韬武略和做人为官之道,把他当成学习的楷模,胡林翼字“润之”,之为芝,芝兰也,毛泽东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为毛润之。毛泽东一生俭朴,唯有吸烟与喝茶是其最大的爱好,也许是对“兰当为王者香”有一种独特的理解,因此由景德镇设计一套餐茶具,其中要求茶杯外观印上兰花,工作学习之余,喝茶常用兰花杯。毛泽东一生喜爱芝兰,家中只摆放兰花。毛泽东追求救国真理的一生也从他喜读《离骚》一书中获得了不少感悟,并且以咏兰绝句赞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陈晋《毛泽东之魂》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第385页。) 以兰暗寓屈原人格的高洁并感叹其遭谗言受讥讽的处境,无疑是对屈原生命结局中以身明志,光亮一闪的赞美和褒扬。毛泽东还教子品读兰花梦,鼓励鸣辩《兰亭序》等等,都是他人兰情深最好的实践与表达。<br> <b>四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br> 兰花作为特殊的商品,是一种具有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珍贵植物,它不但给人们带来了精神的寄托,也给人带来了经济实惠。兰花越来越受到湘潭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各种兰花产品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兰花走入寻常百姓家。不少兰花爱好者在阳台、庭院精心种植兰花,很多人在建房时都要考虑兰园、兰室,人们休闲时总忘不了谈兰、品兰、赏兰,沉浸在对兰花的欣赏和热爱之中。湘潭66岁的兰花迷王汉武,养了10多个品种50多盆姿、色、香、韵俱佳的兰花,把阳台打造成了袖珍兰花园,与兰为伴,以兰会友,专心研究兰花文化,养兰画兰品味如兰人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兰花个性与特色的欣赏,开始对色花的欣赏,开始运用现代科技育种,追求更丰富的养兰实践。湘潭人爱兰、艺兰已逐渐成为魅力湘潭、大美湘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br> <b>五是初具规模的市场条件。</b><br> 随着爱兰、品兰、艺兰的普及,兰花交易量越来越大,湘潭的兰花市场已逐步培植起来,并正在走向成熟。2018年4月,湘潭首届花卉展销会在湘潭义乌小商品城举行,来自省内外的兰花爱好者带着精心培育的兰花名品共赴一场“兰香之约”,以花为媒,交流兰花文化、缔结兰友情谊,共同推动兰花产业的繁荣发展。国家5A级旅游景区湘潭盘龙大观园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赏花圣境,其中盘龙兰花园占地50多亩 ,是目前国内品位最高、品种最多、环境最美的兰花园。人们可欣赏到国人情有独钟的“花中君子”,在国兰区赏析春兰、春剑、蕙兰、建兰、寒兰、墨兰、莲瓣兰等500余品类名贵兰花,在洋兰区赏析蝴蝶兰、文心兰、卡特兰、兜兰、石斛兰、万带兰等200余品类珍稀兰花,满园都是沁人心脾的花香,让人流连忘返。2017年4月,在第27届中国(长沙)兰花博览会上, 湘潭市送展的蕙兰新种梅蝶“喜上眉梢”一举夺得展会金牌,实现了湘潭市在全国兰花展览会上金牌零的突破。湘潭兰事热闹,兰业兴旺,兰花市场活跃,使伟人故里,大美湘潭建设更添底蕴。<br></div> <b>五、湘潭兰文化建设与兰花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b><div><b><br></b> 为迎接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兰花新时代,必须解放思想、调整思路、因势利导,开拓创新,加快推进湘潭兰文化建设和兰花产业发展。<br> <b>基本思路:</b>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兰文化建设和兰花产业发展。要以兰文化为灵魂,以兰花产业为载体,以品牌兰花开发为主导,把支撑引领兰文化提升及兰花产业发展作为着力点,坚持战略引领、改革创新、正确引导、协同推进、构建平台、整合要素、打造品牌、开拓市场、规模生产、规范经营、以人为本、突出特色的方针,走有湘潭特色的发展道路,追赶省内外先进地区,努力实现湘潭兰花事业的跨越式发展。<br> <b>推进湘潭兰文化建设和兰花产业发展具体对策措施:</b><br> <b>(一)加强兰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是产业化的基础。</b><br>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发展兰花产业过程中,要重视兰文化,大力加强兰文化建设,为兰花产业发展注入灵魂,增强活力,促进兰花经济的繁荣。一方面做好兰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开发工作。既要对我国灿烂悠久的兰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又要结合湘潭市历史渊源,提炼出既有湘潭市历史文化传承,又有湘潭市时代特点的兰文化精品。要不断加大对兰花的人文性研究,组织开辟兰文化论坛,出版发行兰文化系列丛书,创作兰文化文学作品和影視剧,开发兰文化产品,拉长兰文化产业链。另一方面要大力拓展兰花的宣传领域。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兰花、兰文化、兰花产业三大宣传,同时宣传推广工作要大量进入大众媒体、主流媒体。要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兰文化建设和兰花产业发展的正确认识,培育更多兰花爱好者和消费者,让兰花产业发展的基石更加稳固。<br> <b>(二)培育和拓展兰花市场是产业化的根本。</b><br> 兰花产业化必然依靠兰花的市场化,只有市场化,才能使产业化得到发展和壮大,市场是产业化的根本。现代社会高楼林立,兰花又是进入千家万户的阳台、露台、屋面和厅室最好养的花,可想而知兰花需求量何等壮观。中国兰花消费市场的兴起,使国兰能够进入机关厅堂和百姓居所,具有十分庞大的消费容量。为此,要引导兰花消费,培育和构建有序、高效的现代国兰市场体系,合理构建以兰文化为基础的高端、中低端两个兰花市场,以高端品种引领市场,以中低端品种稳定市场,相互促进,形成成熟的和规范的兰花市场。要深入拓展城市市场,逐步拓展尚未启动的新区市场,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同时,拓展国内外市场必须做好一些基础性工作,概括为优化市场环境,净化市场秩序,保障产品质量,改进产品售后服务等。<br> <b>(三)努力办好兰花基地是产业化的核心。</b><br> 为适应国际国内形势需要,使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2018年“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湘潭产学研文化中心”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基地以主办兰花栽培养护与欣赏的专业学术技术交流与培训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及教授来基地讲课,以提高兰业专业素养水平为主要宗旨。基地是兰花产业化发展的平台,将基地建设好对于推进兰花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产业化的实施过程中,基地作为科技创新平台,将推动兰花产业创新,进行兰花的科研和开发工作,如新品种的收集、鉴定、栽培管理、兰花繁殖及育种工作,实行生产工艺、贸易、科技、服务一条龙,提升兰花产业的集聚度。同时壮大与储备兰花栽培技术人才队伍,进一步激活市场,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兰花产业全程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基地作用,让湘潭成为国内兰花养殖、产业研究发展的中心之一,为推动我国兰花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作出新贡献。<br> <b>(四)开发兰花品牌是产业化的关键。</b><br> 市场、基地、品牌是产业化的三大要素,品牌是三大要素的核心。没有品牌的产业是空洞化的产业,是没有生命的产业。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财富。因此,品牌对于兰花产业来说是第一位的工作,创立品牌是兰花工作的头等大事。中国兰花市场未来的品种发展趋势,仍以春兰、春剑、蕙兰、莲瓣兰、四季兰、寒兰等细叶品种为主,所以未来十年中国兰花的投资和消费,仍是以细叶兰为主。成熟稳定的兰花产业必须建立在科技之上,依靠科技培育可以使稀有品种实现规模增加,杂交技术还能培育出更多稀有名品。要组织科技力量、投入一定资金尽快尽早培育出“好看、好香、好养”的国兰新品种,因为没有新、奇、特品种,就不能给爱好者带来购买的冲动和快感,也就不能激活和振奋市场。只有品种不断创新,才能为兰花产业提供发展的原动力,成为兰花产业化的突破口。要突出品牌个性,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选取特色鲜明的优良品种,在基地进行规模种养,批量生产有市场价值的兰花产品,形成湘潭优势品牌,进行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br> <b>(五)充分发挥兰花组织的作用是产业化的保障。</b><br> 中国兰花俱乐部、湘潭兰花学会、湘潭兰花协会等兰花组织是兰友之家,是兰花产业展示的平台,是政府发展兰花产业的参谋,在引领全市兰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依据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的机构属性,兰花社团组织要强化服务宗旨,充分发挥参谋和桥梁纽带作用,强化自身素质,增强凝聚力。要努力做到坚持一个原则,明确两大任务,抓实三项工作。一个原则就是坚持在地方政府和上级花卉协会领导和管理下开展工作,做到定位明确。明确两大任务:一是大力传承弘扬兰文化;二是把兰花产业做大做强,造福人民群众。抓实三项工作:一是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掌握兰花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把握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应对措施和改进思路。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制定兰花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为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管理建言献策。二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搞好组织协调和产业服务。要办好湘潭产学研文化中心基地和兰艺学院以及中国兰花网,创办会刊,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兰事活动,加强与各地兰花组织交流。三是加强自身建设。要重视班子建设,不断提升高层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与敬业精神,树立为全体会员兰友服务是第一要务的工作理念。要重视制度建设,把组织管理、产业发展、兰事活动等重要工作,纳入常规工作中,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章程。要重视队伍建设,广泛吸纳热爱兰花事业的人员及企业;同时加强会员管理,强化会员知识及法规政策等培训,提高兰花组织的专业性和针对性。<br> “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我们能和兰结缘,这是我们一生的欢乐和幸福。让我们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丰富兰花文化,发展兰花产业,缔结兰友情谊,为兰花事业的进步不懈努力,共同谱写兰花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div><div><br></div><div><br>注:本人作为中国兰花俱乐部、湘潭兰花学会顾问,参加2019年7月6日举行的中国•湘潭兰花产业高峰论坛,所撰写的论文荣获优秀论文荣誉证书。<br><br>(作者简介:胡建民,笔名楚韶君,中共党员,正县级干部。曾任湘潭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党总支书记、湘潭市商业贸易发展局副局长、湘潭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兼党总支书记等职务。先后兼任中国体改研究会第四届理事,湖南省市场经济研究会理事,湘潭市体改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等职务,并选为湘潭市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聘任为湘潭市企事业文学艺术联合会名誉副主席,湘潭市秋瑾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兰花俱乐部顾问等。曾被授予湖南省广播电视大学建校三十周年“电大英才”称号。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撰写了一系列促进湘潭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建设性和参谋型文章,先后有三篇文章评为省、市级“金点子”奖励,有的被人民日报所釆用。在国家、省、市报刊和传媒平台发表了一系列作品。现居住在深圳。)<br></div> <h1><b>第五编 深圳生活文选(15篇)</b><br><br>57/106<div><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深圳三部曲之一:现状篇]</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楚韶君视线〗深圳践行“中国梦”</b></h1><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创新之都 缔造传奇</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创新是深圳的基因",这里孕育出了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华大基因、大疆创新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是名符其实的"创新之都"。深圳本土培育出了平安、华为、招商银行、正威、万科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深圳不仅是"世界级企业家园",更是"创业公司摇篮"。</h3><h3><br>1987年,任正非用2万元在深圳创业,如今华为已是世界最大的电信设备商。1995年,王传福在一个旧车间起步,今天全世界每3部手机电池就有一块来自比亚迪,比亚迪跟深圳一样,充满了创新血液。1998年,"小企鹅"在深圳"破壳而出",今天腾讯已成为全球最优价值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深圳为腾讯这样的企业提供了最佳的创业创新和成长环境。2007年,华大基因落户深圳大鹏湾畔,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数据产出占全球一半以上,不但科技上已经领先了,在科技转化上面也是领先的。</h3><h3><br>深圳经济总量居内地大中城市第四位,人均GDP达15.8万元。</h3><br><h3>深圳与香港一河之隔,是中国口岸最多和唯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h3><br><h3>这里是全球投资者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门户,进出口总额2.63万亿元,港口吞吐量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3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均居内地大城市前列,出口实现24连冠。</h3><br><h3>这里完善的供应链和生态体系吸引了全球的智能硬件创客,开发一款新产品,在方圆一公里之内就能找到任何想要的原材料。活力、务实、高效,上下游产业链非常的发达。如果要做一个电子产品,那你要找这些对应的这些元件来实现它确实很快。</h3><br><h3>投资者们除了带来了海量投资外,商事主体累计达265万户,也促进了深圳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第一大支柱产业,全社会研发投入超800亿元,占GDP比重达4.1%,国家高新企业8037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3年比例约占全国一半。从标准的执行者,转变为标准的制定者。</h3><br><h3>第一是海洋,第二是创新,第三是国际竞争力。深圳已经证实了她有能力成立创新基地,帮助年轻企业和成熟企业发展。曾三次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创新城市榜首。</h3><br><h3>深圳已经证实了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能力,来自全球的投资,助推深圳成为"中国最具金融化生态城市。"世界500强企业来深投资27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达346家。</h3><br><h3>深圳的VC和PE在全国是最活跃的,VC/PE机构近5万家,最后构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体系性的结构。</h3><br><h3>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聚集在这座年轻的大都市。创新是这个城市的醒目标签,一切皆有可能。</h3><br><h3>大众创业,创客涌现,万众创新,创投汇聚。无数创业者的梦想在这里拔节生长。创新、创业、创客、创投,深圳质量、深圳标准。</h3><br><h3>深圳是全球的创新中心,是现在最值得去的地方,尤其对于虚拟现实(VR)和AR(增强现实)技术行业而言。</h3><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开放之城 文化交融</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深圳下辖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宝安、龙岗、坪山、龙华8个行政区和光明、大鹏两个新区。深圳近两千万人口几乎都是外来移民,平均年龄三十四岁,多元文化与年轻特质形成了开放共融、活力四射的城市文化。</h3><br><h3>深圳是中国内地最"市场化"的城市,是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市场经济发展充分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金融业和文化产业是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h3><br><h3>大量高素质人才聚集在这里,从事科技、金融、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疗、新能源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智能装备产业、现代物流业、海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他们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湖北、湖南、福建、江西、重庆、四川...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来到了这里。他们在市民中心、会展中心、白石洲、科技园、大剧院、布吉、宝安中心、车公庙、上梅林...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这里演绎着各种故事。</h3><br><h3>深圳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城市之一,是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的首选城市之一。无数打拼者也将深圳视作黄金遍地的热土,努力开启自己的"深圳梦"。"来了就是深圳人",各色人员在这里交织出深圳独特的现代文化。</h3><br><h3>过去三十多年来,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集此地,用青春、智慧、勇气和汗水缔造了"深圳速度"和"财富神话"。</h3><br><h3>一个城市的文化也好,底蕴也好,靠什么积累起来的呢?靠的是人。靠的是有这样一批一批,一代一代这样的高素质的人。深圳是"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这里弥漫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书香让这座城市流淌着灵动与浪漫。深圳是一座"志愿者之城",注册志愿者超过110万人。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h3><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绿色低碳 生生之境</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深圳大鹏半岛海滩是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亚热带气候温润宜人,宜居指数排名全国第一,是中国首座国际花园城市,曾获得"联合国人居奖",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中国首个"国际花园城市"。</h3><br><h3>深圳的环境也很美。深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连续下降,生态低碳是深圳的绿色名片,深圳电动汽车数量居全球第一。空气质量在一线城市中,也在中国千万人口特大城市中排名第一,全市911个公园,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h3><br><h3>这是一片创造奇迹的土地,这是一个让梦想成真的地方。今天,她正敞开胸怀,期待与您一起缔造新的传奇。</h3><br><h3>中国梦,深圳践行。</h3><br><h3>(注:此文用笔名于2017年8月28日发表在美篇平台,其中包括16张图片,目前阅读量383,10点赞。)</h3></div></h1> ~~~~~~~~~~~~~~~~~~ 58/106<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深圳三部曲之二:历史篇]</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楚韶君视线〗回眸深圳城市史</b></h1><br> 导语:深圳,别称鹏城,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1980年8月26日 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从此,原本叫"宝安"的这座小县城迎来了新生,迎来了巨变!短暂的30余年间,深圳从一个以种植水稻、甘蔗、花生为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落后农业小县,建设成为世界级的花园城市、科技创新之城、宜居之城、金融中心。深圳从一个人口只有3万人的边陲小渔村发展到有两千多万人口的现代大都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也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刚建立深圳特区之初,我便开始认识并熟悉了这座城市,现在又已经在这座城市生活了5年,深圳于我,是一个大于故乡的新的家乡。岁月如流,深圳借改革开放的东风,更是借助全国的力量,在渔火薄田的荒野上书写华章,开辟了轰轰烈烈的创业之路。世事时移,沧海桑田,是谁来到这里,是谁最终留在了这里,在深圳追梦的人们,共同塑造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并赋予这座城市以怎样的精神气质,怎样感动和震撼着一代又一代的深圳人?!我不应像大多数人一样,只是了解一个被不断更新的数据所描述的深圳而已,我带着崇敬与自己的追问,开始探究和记录它的来龙去脉。<br><br>图1、深圳: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中国最年轻的城市。<br>图2、探究深圳城市史,记录它的来龙去脉。<br><br> <b> 一、深圳的历史沿革:深圳也有“万年史”</b></div><div><br> 考古发现表明,“深圳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直至秦代开发岭南为止,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这是当地的土著居民生产生活的历史遗存,其历史文化一直延续下来,没有中断过。以咸头岭沙丘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中期文化、以屋背岭墓葬区遗址为代表的商时期文化、以大梅沙沙丘遗址为代表的春秋时期文化、以叠涩山遗址为代表的战国晚期文化等等,在珠三角及整个岭南地区都具有典型意义。其中,咸头岭遗址在珠三角新石器时代中期沙丘文化遗址中最具代表性,被学术界誉为“咸头岭文化”,于2006年分别被列为全国“六大考古发现”和“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全国同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br><br>图3、考古发现表明,“深圳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br>图4、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直至秦代开发岭南为止,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br><br> 深圳的城市史则有1673年。“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的方言客家话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深圳又称鹏城,源于深圳市东部大鹏湾畔的大鹏古城。<br> <b>从史料来看,深圳市的历史可分为4个时期:归附时代,建县时代,县境分割时代,建市时期。</b><br><br> <b>归附时代(史前——公元1573年)</b><br> 距今四、五千年的夏、商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区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他们以捕鱼、航海维生,甚少农垦。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谪徙50万人进行开发,这时属于南海郡的深圳,便纳入中国的版式图,也融合了中原文化,后为南越国地。<br>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为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今天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范围。郡治在宝安县(南头)。隋朝开皇10年,东官郡被废,宝安县改属广州,到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县治从南头迁往东莞。到了五代,宋、元以后,深圳在行政方面的隶属关系都发生过一些变化。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深圳设立了东莞守御千户所及大鹏守御千户所的防御性卫所组织。稍后,在南山半岛又设立了南头寨,是“虎门之外卫,省会之屏藩”,为一庞大的军事机构,中国出使南洋,舰队开航前必到深圳赤湾天后庙祭祀祷告,方可成行。 <br><br>图5、大鹏古城即大鹏所城,其南头古城南城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br><br> <b>建县时代(公元1573年—1841年)</b><br> 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为新安县。明万历元年(1573年),朝廷取“革故鼎新,转危为安”之义,在东莞守御千户所基地进行扩建,从东莞县又分设建立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范围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地区,经济上以产盐、种植茶叶、香料和稻米为主。清朝初期,为防郑成功及明代遗民在沿海进行抗清活动,实行沿海省份内迁50里的“迁界”之举,新安县有2/3的土地曾一度纳入东莞县,后至康熙23年始复原界。到了清朝嘉庆年间,新安县居民已达到225979人,人口大增,农业生产和渔、盐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南头是深圳城市文化的根,南头古城护城濠遗址可以追溯到公元265年,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区的政治中心。<br><br>图6深圳挖出语言活化石——大鹏军语 ,即古代军人用语。<br>图7、大鹏军语是极为罕见的语言活化石。<br><br> <b>县境分割时代(1842年—1898年)</b><br> 公元1842年即清道光天化日2年7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使新安县的香港岛被英国占领。公元1860年即咸丰10年11日,新安县的九龙半岛也因《北京条约》而被迫割让给英国。公元1898年即光绪24年4月21日,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又将新界租给英国,为期99年。至此,原属新安县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脱离其管辖,深圳与香港从此划境分治。公元1913年(民国二年),为避免新安县与河南新安县重名,国民政府将新安县复称宝安县,县治仍在南头。抗战时期,南头在日本南侵下沦陷,宝安县政府迁往东莞县。当时的深圳虽然成为日治区域,却有支威震南疆的东江游击纵队在山岭活动。全国解放后的1953年,因深圳联接广九铁路,交通便利,人口聚居较多,工商业比较兴旺,便将宝安县治东迁至深圳墟。深圳建墟是在清朝初年。由于这一带水泽密布,田边又有一条大水沟,故取名深圳。 <br><br>图8、香港警察在中英街英属街道上巡逻(50年代)<br>图9、中英街旧照<br>图10、当年深圳镇政府所在地<br>图11、南头、石岩、西乡、蛇口联合建立超英人民公社(1958年)<br>图12、罗湖桥(60年代)<br>图13、深圳香港边境的罗湖桥,见证深圳发展的历史进程。<br><br> <b>建市时期(公元1979年) </b><br> 1979年2月,国务院发布38号文件,提出在若干年内把深圳建设成为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结合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成为吸引港澳游客的旅游区;建设成为新型的边境城市。3月,中央和广东省委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受惠阳地区和省委双重领导。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直属省领导。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4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搞好特区建设,并将“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颁发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对外宣布“在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从此,深圳正式定为“经济特区”。现在,该天也被世人亲切的称为“深圳生日”。10月,广东省委宣布恢复宝安县建制,同时宣布深圳市的政治待遇与广州市相同。1988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包括财政计划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7月,全国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通过决议,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有制订法律和法规的权力。1992年撤消宝安县建制,设立深圳市宝安、龙岗两个市辖区,于1993年1月1日正式挂牌。1998年设福田区,3月30日挂牌办公。目前全市下辖罗湖区、龙岗区、龙华区、福田区、宝安区、南山区、盐田区、坪山区8个行政区。2004年,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2017年,深圳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br><br>图14、深圳水库工地(苦战一天幸福万年1959年)<br>图15、红线女在深圳水库施工工地慰问民工(1960年)<br>图16、深圳水库堤坝工程完工庆功大会(1960年3月5日)<br>图17、宝安县各界群众支持香港爱国工人大罢工,在广场举行反英抗暴集会 (1967年)<br>图18、幼儿园<br>图19、深圳小学<br>图20、深圳中学<br>图21、上山下乡的知青在农场合影(60年代)<br>图22、可能是文革深圳财贸战线机构唯一的存照。<br>图23、1969年末的深圳戏院,看得到“白毛女”的剧照广告。<br></div></div> <b>二、1979年的深圳:老深圳人的艰苦岁月</b><div><b><br></b> 1980年特区成立之前,深圳看起来更像农村,人口不到3万。当时深圳市处于变革前夕,国家刚刚在年初撤销宝安县,成立深圳市,在1979年底改为地区级的省辖市,但尚未建立深圳特区。<br> <b>1、1979年深圳城市景象。</b><br> 以下是在1979年11月,一位美国游客在中国南方旅行时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主题便是参观中国南方城市深圳。比起如今深圳的繁荣,照片里的深圳虽然显得有些“萧条”,但却生机勃勃,四处可见川流不息的自行车以及挑着扁担赶工的人群。街头还能看见不少外国人,当时的这些外籍人士需要边防证才能进入深圳市区。<br><br>图24、大街上看不到一辆汽车<br>图25、自行车还是主要的交通工具<br>图26、男子用扁担挑东西,运输靠肩挑。<br>图27、这样的小二层楼房基本属于罕见<br>图28、当时最拉风的交通工具,那时的美女相信都愿意坐在上面哭。<br>图29、街头一景<br>图30、人们习惯性地背着帆布包与蛇皮口袋<br>图31、小朋友们在表演节目,老外在围观。<br>图32、孩子们在认真看表演<br>图33、1979年美国游客拍到的深圳城区<br>图34、尽管衣着朴素,却干劲十足<br>图35、靠自行车拉人接活的人们<br>图36、人力车和人群交错前进<br>图37、那时候的厕所名还是粉笔写上去的<br>图38、1979年美国游客拍摄的深圳街头。拿相机的拿相机,拿望远镜的拿望远镜,虽然一片萧条,但是依然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br><br> <b>2、1979年深圳生活水平。</b><br> 1979年的深圳,农民日工分0.70元,如罗芳村人均年收入134元,对面香港新界人均收入13000元,相差100倍。在1978年7月的《关于恢复宝安县边防津贴的调查报告》中,就已经详细列举了深圳两户人家的收入与开支:一户是深圳副食公司单身职工姚栋坚,每月工资43元。每月开支:伙食费20元零3角,衣服3元零1分,生活用品2元7角7分,抽烟、房租、水电费9元2角8分,其他杂用5元3角1分,每月可结余2元7角1分。另一户是农机一厂的谬真和妻子吕丽娟,他俩都是三级工,两个人每个月的工资总共98.5元,全家5口人,每个月要用21.17元买定量供应的137斤粮食,用1.49元买供应给全家的1.6斤生油 ,还要用1.84元买80斤木柴,1.72元买80斤煤。1978年的深圳,居民各种配给票证有46种。几乎所有的日用品都需要人民币加相关票证才可限量购买。1979年,谬真一家5口每月可凭猪肉票买6.80元的肉,凭豆付票买0.64元的豆腐,住在滨海小镇里的谬真,每月全家可凭鱼票买3.20元的鱼,可凭海味票买0.70元的海鲜。<br><br>图39、了解1979年深圳生活水平<br><br> 改变也在悄悄发生。1979年3月6日,广东省委批准了宝安县委《关于发展边防经济的若干规定》(13条)的报告。政策变得比以前宽了。宝安县实行这项“优惠政策”的有多达14个公社、镇,也就是说在中央开办特区之前,深圳已经有了一个实行特殊对外政策的地区,其范围,基本上就是后来办特区的区域。之后当文件正式下达到深圳的各基层时,整个深圳河边都沸腾了!<br><br> 1979年5月,广东省委又提出《关于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出口特区的初步设想(初稿)》,这是“特区”一词第一次在正式的文件中出现,1200字的文件对未来的特区有12条设想,其中第8条设计了特区的工资标准:“低于香港,高于内地,技术工人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和福利,每人每月最高收入不超过人民币180元。”此后,全深圳市很快掀起了一个面向香港,抓活经济的热潮。到处种蔬菜、挖鱼塘……只用了两年时间,全市就挖了7万亩鱼塘,改种7万亩蔬菜田。大量的蔬菜、鱼鲜运往香港,深圳人民的生活很快富裕起来。当时横岗镇有个姓钟的农妇,两个儿子都外逃到香港打工了。“13条”新政策一来,姓钟的女人又要磨豆腐、又要养猪、养鸡,一个人搞不过来了,就写信给逃港的儿子说:“你们还是回来吧,两边挣的都差不多了。”结果两个儿子都从香港又回来了。一家人养了一万多只鸡,挣得比在香港打工的还多。<br><br> <b> 3、1979年深圳逃港事件。</b><br> 1979年5月6日,来自惠阳、东莞、宝安80多个乡镇的7万群众,像数十条凶猛的洪流,黑压压地扑向深圳,两个海防前哨不到半个小时就被人山人海吞噬了。这场惊天骤变是被一则谣言引爆的。不过,事发前并没有任何飓风来临的征兆。谣言说,在伊丽莎白女王登基当天,香港实行大赦——凡滞港人士可于三天内向政府申报香港永久居民。深圳还在当日 “大放河口”,允许群众自由进出香港。<br><br> 时光流逝了30多年,现在无法描述那场劫难,无法想象三座人烟繁华的千年古城一日之间几乎等同于被6000米宽的海浪抹去的骇人情景,无法猜度那无数坚守安土重迁的农渔民拖儿带女踉跄越过边界时回头一瞬的心情和泪光。 一位72岁的深圳土著,说起这一幕时不胜唏嘘:1979年5月7日,“大放河口”的翌日,毗邻香港的20公里海面上,漂浮着数百具尸体。东起沙头角,中至下步庙,南到红树林、蛇口,连一个人影也难以找到。 “谁也无法统计,有多少人将生命作了这海湾的祭献。”当天,老人从派出所领到了750元葬尸费——在他埋葬的50具尸体中,有4具是他的亲人。<br><br> “5.6”事件彻底戳破了因在20世纪60年代拍摄反特片《秘密图纸》和《跟踪追击》而名扬天下的“反帝前哨” 的“宁静”面具,也再次唤醒了人们对二十年来100万村民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逃往香港的骇人记忆。1949年10月19日,深圳获得解放。但由于中英交恶,双方从1951年便封锁了边界。随后的二十年里,深圳共出现了4次大规模偷渡。第一次是1957年前后,实行公社化运动期间,一次外逃了5000多人。 第二次是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一次外逃1.9万人。第三次是1972年,外逃2万人。第四次是1979年,撤县建市初期,有7万多人沿着几条公路成群结队地拥向边境线,伺机越境。最后外逃3万人。对于只有11万劳动力的宝安县来说,这是一次空前的大失血。官方数据说,历年来参加外逃的计有119,274人次,其中已逃出港的有60,157人。一名叫刘宝树的本地老人却对上述数字表示怀疑,据他估计外逃成功者至少有30万人,参与逃港者不下100万人。“中国改革实践第一人”袁庚回忆说,那时,港英当局每天从文锦渡押回的非法越境外流人员就有400-500人。<br><br>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公安的主要任务是监视“三偷”:偷听敌台;偷窃集体财产;偷渡出境。有的农民就是借口去割草,划着一只小船偷偷溜到香港去了。这在当时也算是寻常事,相比之下,生产队干部更心疼的是那只不再划回来的小船。制止村民外逃,不仅是当地政府的颜面所在,更攸关珠江三角洲的稳定和发展。尽管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对这个问题严防死守,保持着高压状态,但是偷渡之风却愈演愈烈。1979年,深圳市第一任市委书记张勋甫,发现在上任的头一个月就有3054人次外逃香港,逃出1855人。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蛇口工业区时,一次就发现了400多具偷渡者的尸体。<br><br>图40、了解1979年深圳逃港事件<br><br> 其实,逃港潮的问题早就已经引起了中央的关注。任何对深圳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否认1977年11月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边陲小镇,首次闯入了邓小平的视野。邓把广东作为复出后首次视察全国的第一站,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与他同行。因为深圳边防部队对愈演愈烈的逃港事件几乎无力防守,广东省主要领导把这作为恶性政治事件捅到了邓小平的面前。然而令汇报者愕然地是,邓小平睿智的目光眺望着窗外烟尘蒙蒙的羊城街景,似乎对这个“惊天动地”的问题无动于衷。沉默了好一会儿,邓小平才背过身,十分肯定地说了两句话:“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此事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这两句话让广东的同志百思不得其解:说政策有问题,难道不准外逃的政策有变?说部队管不了,那谁又管得了?<br><br> 也是在这一年的5月14日,谷牧视察深圳时针对逃港现象说出了与邓小平意思一样的话:“现在往那边跑的多,将来一定往我们这边来的多。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谷牧意识到,边民往哪儿逃,取决于哪儿有吸引力。制止偷渡,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生产力,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饥饿中的群众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没有说服力的。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我们虽然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还没有资格大谈自己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到下个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到此,邓小平留下的两个谜才真正解开。邓小平回京后对深圳一直念念不忘,在中央会议上几次出人意料地点到了它,并迅即将它推向了改革的浪尖。<br><br>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大量逃港者逐渐重返内地,后来香港居民到内地生活,也逐渐成为大趋势。到内地居住的港人每两年以50%的速度增长。港人在内地自置的物业数量也大量增长,而且多集中在深圳、东莞和广州。由偷渡香港到港人回内地定居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说明我国搞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是正确的选择。它不但没有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而且还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勃勃生机。 <br></div> <b>三、从1980年到2017年:细数深圳奇迹史</b><div><br> 深圳,曾是“奇迹”的代名词、“改革”的同义语,是中国人亲手开垦的梦想之地,是个由无限个传奇故事编织起来的年轻城市。在这片机遇之地,无数的新移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书写了新的历史。从1980年到2017年,深圳37年的历史是一部奇迹史。<br><br>图41、1979年蛇口一声炮响,边陲小镇深圳的转折从此开始。<br>图42、1982年,两万基建工程兵南下深圳,,他们成为深圳建设的主力军<br>图43、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汇集深圳,成为这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br><br> <b>起航——</b><br> 深圳三十七岁了。当初那个一无所有但迎风而上的少年,已经成长为一个风华正茂却张弛有度的青年。少了一些莽撞,多了一些沉稳,但激情从未退却。<br><br> 午夜十二点,福田107层的“深圳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的建筑工人完成着最后的收尾工作;罗湖深南路与红岭路交会的十字路口,邓小平巨幅画像下川流不息的车辆飞驰而过;南山腾讯大厦里灯火通明的办公室,程序员们赶着最后的进度。<br><br> 这座迟迟舍不得入眠的城市时刻传递着她仍在快马加鞭的气息。气息的背后,是深圳这座年轻但伟大的城市每一秒钟都为中国贡献50736元人民币的GDP以及9018美元的出口总值。<br><br>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1982年11月22日的《深圳特区报》头版,一篇题为《从南山到大鹏湾》的新闻报道,让“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首次见诸报端。1984年2月24日,这一口号得到小平同志的首肯并开始走向全国。<br><br> 这句口号贯穿上世纪整个80年代直到90年代中期,成为打破思想禁锢、激励人们投身改革开放大业的时代强音。<br><br> 1983年,两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深圳,“拓荒牛”拉开了特区建设的序幕,“深圳速度”就此激情上演,一幕幕改革大戏、发展大戏在特区发展史上接连启幕。实干、敢闯,成为“深圳速度”的两大核心动力。而“深圳速度”也因此成为深圳一个令人骄傲的标签。<br><br> 红遍大江南北的“深圳速度”,正是来源于大楼的建设。1984年,深圳国贸大厦主体工程建设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纪录,堪称楼宇建筑速度的奇迹。“深圳速度”由此名扬海内外,成为深圳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一个标志。<br><br>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这首歌不仅唱出中央对改革的坚定不移,更唱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正确方向,带来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春天。<br><br> 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但其实,无论在此前,还是在此后,深圳在经济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上始终在不断创新,以无畏的勇气、务实的精神、开放的态度,灵活地应对各种新问题,极大限度地发挥了特区立法权所带来的“填缺”“变通”功能。特区立法权的赋予,反映了深圳作为先锋的本色,也确立了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标杆的历史地位。<br><br>图44、1981年,蛇口招商局打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 这句曾经饱受争议的口号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那时深圳的标志口号。<br>图45、1987年12月7日,深圳国土局第一次以拍卖的方式拍卖土地使用权, 敲响土地使用权拍卖第一次。<br>图46、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流水生产线,位于石岩公社的线圈厂,它是深圳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br>图47、进关必验特区通行证<br>图48、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大型商场的化妆口专柜演示现场化妆。<br>图49、一边是摩天大楼,一边是原始的菜市场,变化中的深圳很特别。<br>图50、1985年正在建设中的当时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国贸大厦<br>图51、19 8 9年深圳最早的高尚住宅<br>图52、1990年深圳麦当劳<br>图53、地王顶层看深圳<br>图54、1991年现代化城市深圳<br>图55、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进程,让这座城市不断行进,这是渔农村爆破拆除。<br><br> <b>标杆——</b><br> 作为中国第一个也是最为成功的经济特区,深圳以无所畏惧、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引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风潮,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里实现由农业经济向知识信息经济的连续跳跃,在不断探索前行中,为改革开放寻找成功路径,并提供极具价值的科学标本。<br><br> 这37年里,没有哪座城市能够替代深圳这个样本,因为她创造了世界城市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她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是中国经济改革下一步的方向。<br><br> 直到今天,对于覆盖每一个中国人的经济制度、金融制度、法治建设、体制改革、民生保障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蜕变,很多都是源起于深圳。<br> 《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率先》这本书中,深圳入选206个“全国第一”,梳理了特区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206个“全国第一”中包括:<br> 深圳市在全国首个获得经济特区立法权;蛇口律师事务所:中国第一家律师事务所;第一个为个人信用立法的城市;深圳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实行劳动用工合同制的城市;宝安沙井镇蚝二村村干部选举,首开全国“一张白纸选村干”先河;深圳市大鹏镇“两票制”选举镇长:全国首次直选镇长;深圳2009年大部制改革:全国大城市政府中力度最大的机构改革;沙头角保税区: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万丰模式”:中国农村股份制改造第一村;深圳在全国率先引进“三来一补”企业;深圳率先取消粮票;深圳实施我国首部器官捐献移植法规;向春梅:全国第一例角膜无偿捐献;深圳骨髓基因信息库:中国骨髓基因信息第一库;华大基因研究院组建国家基因库: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基因库。建行深圳分行在国内率先开办楼宇按揭业务;深圳最早推行公共汽车无人售票;深圳万科天景花园业主委员会:我国内地第一个业主委员会;深圳科技工业园:中国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区;内地居民第一次出境游;罗湖区东晓路土地拍卖:我国土地“第一拍”;渔民村:中国第一个万元户村;深圳万科:全国第一个上市地产公司;国际房地产中介服务公司:中国内地第一家房地产中介服务公司;《深圳经济特区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出台:“房屋是商品”观念从深圳走向全国;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中国内地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出租小汽车营运拍照拍卖会:内地第一次营运车牌公开拍卖;深圳湾口岸:国内第一个“一地两检”口岸;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br> 一个个“全国第一”渗透进今天每一个中国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深圳这个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城市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到这里,他们无意中了解到这个城市短暂的历史,然后发出同样的惊叹:“没有想到,这些都是起源于深圳!”<br><br> 37年了,被奇迹、辉煌、壮举这些溢美之词环绕的深圳,当然一直记得当年中央高层在推进改革上破釜沉舟的气魄。但过去资源投入型的、规模扩张型的发展道路,在深圳基本都走得差不多了。深圳的脚步会慢下来,但会走得更稳。<br><br>深圳城市建设今昔对比照片:<br><br>图56、1980.8.26 深圳经济特区诞生。<br>图57、2017.8.26 深圳早已跻身一线。<br>图58、城区面貌<br>图59、罗湖<br>图60、沙头角<br>图61、盐田港<br>图62、福田<br>图63、宝安<br>图64、蛇口<br>图65、观念<br>图66、东门<br>图67、蔡屋围<br>图68、华强北<br>图69、华侨城<br>图70、市民中心<br>图71、深南大道<br>图72、深圳火车站<br>图73、国贸大厦<br>图74、世界之窗<br>图75、深圳大学<br>图76、解放路<br>图77、罗湖桥<br>图78、建设路<br><br> <b>再出发——</b><br> 2015年5月15日,在北京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显示,2014年深圳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已经超越香港,位居全国第一位。人均GDP近5年增加1万美元,达到2.4万美元,每平方公里产出GDP、财政收入分别达8亿元和2.8亿元,均居全国大城市首位。而此前,深圳连续三年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创新城市排行榜首位。<br><br> 《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中国潜力企业榜”中,15家深圳企业列入其选出的100家“中国最具潜力上市企业”,数量超过京沪穗。<br> 数据显示,深圳2014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16万件,是5年前的3倍,占全国的48.5%。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5.7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4倍。深圳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人员分别入选《科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学突破、《自然》杂志年度全球科学界十大人物。5年累计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50项。<br><br> 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落户深圳,科技服务业规模超过900亿元。设立深圳国际创客周,实施青少年创新支持计划,柴火空间、创客市集等一批众创空间快速兴起,草根创新、万众创新蓬勃发展。高交会、电子信息博览会、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国际工业设计大展、IT领袖峰会和BT领袖峰会等成为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br><br> “地均GDP全国最高”体现的则是深圳效率。如果将深圳过去的改革模式称之为“突破+挑战”模式,勇猛地突破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思想的樊笼;那么深圳接下来的改革模式,则是“创新+效率”模式,深圳需要做一个更彪悍的探路者,浅水区的石头已经摸光了,深水区已经没有太多的石头可以凭倚。<br><br> 但现实是,深圳到了30周年的时候,不但没有一个可以比肩新加坡国立大学或香港中文大学这样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等学府,甚至也没能办出国内一流水平的大学。这势必导致深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失衡。然而,从2010年到2015年的5年中,深圳高等教育开放式跨越发展——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式招生,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启动筹建,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湖南大学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华大基因学院、国际太空科技学院等一批特色学院加快建设。<br><br> 过去三十余年,深圳取得了伟大成就,遇到过挫折,也有过‘深圳被谁抛弃’的迷茫。21世纪初,深圳经济增速放缓,2002年一度被贬为“被抛弃”的对象。在最为迷茫的2001年,深圳市政府设立2005年(“十五”)、2010年(“十一五”)GDP目标分别为3000亿元和5000亿元。而事实上,2005年GDP深圳接近5000亿元,超过计划目标67%;2010年接近1万亿元,超过计划目标近一倍。相对北上广,深圳这一GDP背后的支撑力量不是国企,不是外企,不是合资企业,而是深圳本土崛起的深商!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超过1.93万亿元,2016年的成绩单,更是再次向中国宣告,深圳才是真正的“王者”。<br> 2016年深圳的创新能力活跃程度已超过硅谷,创新能力位居全球第二,创造了一天产生55件发明专利的“新深圳速度”!深圳2017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9709.02亿元,同比增长8.8%,创近四年来同期新高。2017年深圳社保卡基本实现全国一卡通!不仅可以异地看病买药,还能交水电费、借书、网上挂号、申请出国、当公交卡刷、领工资……除了以上逆天功能,深圳社保卡还可以网上支付!<br><br> 中共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访问北京以外的地点首选就是深圳,显示出新一代中共领导人坚定改革的意志毫不动摇;2015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深圳,亲自到访当时还毫无名气的深圳柴火创客空间,之后,全国正式掀起一股“创客”热潮。<br><br> 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又开始了!37年来,深圳“敢为天下先”,创造了无数的天下第一,率先完成中华“五千年未有之变局”。37年,弹指一挥间,南海之滨仿佛一夜之间矗立起壮丽的天际线。37年来,深圳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为推进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深圳又开始了一段新的改革征程,中国的发展仍期待深圳闯关探路,率先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是时代选择了深圳。<br><br>深圳城市生活今昔对比照片:<br><br>图79、手机<br>图80、出行<br>图81、买菜<br>图82、过关<br>图83、上学<br>图84、洪湖公园<br>图85、荔枝公园<br>图86、深圳河<br>图87、深圳湾<br>图88、大小梅沙<br></div> <b>四、启示:深圳的历史与历史的深圳</b><div><b><br></b> 同是国际化的大城市,深圳不像北京那样洋溢着古老气息。深圳最老的建筑,是海边的大鹏所城,深圳今又名“鹏城”即源于此。深圳自建特区以来,借东风扶摇直上九重天,有如大鹏展翅,腾飞而起,搏击风云,遨游长空,举世瞩目。人们都说上海年轻,晚清还是个小县城,但比起深圳,上海已经像徐娘半老的贵妇了,而深圳,则名副其实是一个珠光宝气的小姑娘,年纪轻,天生丽质,却绫罗绸缎,珠光宝气。作为华南中心城市的广州,因为文化积淀而富有底蕴,但深圳因为创新开放而充满活力。在深圳市府的大门外,有一尊名闻遐迩的“拓荒牛”石雕,这具形神俱佳的雕塑是深圳特区的城徽,它不但是无价可估的艺术珍品,而且成为深圳建设者“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创业精神的真实写照。<br><br>图89、深圳“拓荒牛”雕塑。拓荒牛精神代表了第一代建设深圳特区的建设者们的拼搏进取精神!<br><br> 尽管深圳的历史十分悠久,但深圳真正“扬名立万”,闪耀于历史的舞台却是在改革开放这短短的三十多年。有一位外国元首在参观我国的历史博物馆后,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只有认识自己历史的民族,才是伟大的民族”,也许生活在深圳的人们一般只愿面对现实,而无暇过问这座城市的历史,诸如“深圳”、“鹏城”和“新安故城”,相信有许多深圳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实,从地域来看,它们是同一个区域的三个不同的名称;若站在历史的角度衡量,它们却代表着深圳地区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其中,最能代表深圳城市发展历史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的深圳——从以前的一个边陲小镇发展到今天的国际化大都市。<br><br>图90、37年,时光流转,深圳从当年边镇长大的懵懂少年,如今成长为扬名海内的扛鼎汉子。<br><br>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帷幕,1980年5月,深圳正式定为“经济特区”,深圳特区的建立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破旧立新的最大实践之作。深圳肩负着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的使命任务。2010年6月初,中央已经批准了深圳扩大特区版图的申请。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特区总面积扩容为1948平方公里,接近香港面积的两倍。特区扩容后,为深圳发展和港深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也为中国第一经济特区——深圳特区的建设迎来新一轮狂潮。深圳特区的诞生和发展,是中国现代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深圳特区的发展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进步、积极开拓、锐意进取的精神。综观37年来,深圳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改革开放中闯了四个区,即:一是闯了不适时宜的政策法规的禁区,二是闯了存在诸多风险的险区,三是闯了前人尚未涉足探路的盲区,四是闯了矛盾错综复杂,令人望而却步的难区。深圳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改革史,一部“敢闯”史。37年来,深圳人秉承“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理念,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取得一个个丰硕成果,推动经济特区建设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窗口、排头兵和示范区的作用。37年来,深圳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一个精彩缩影,为推进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br><br>图91、1984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后题词: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br><br>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伟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通”,而且“走得快”、“走得好”,是一条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路。深圳特区的发展成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是勇于解放思想、敢于“杀出一条血路”的特区精神推动所致。深圳特区的成功,在于坚持把创新当做特区的灵魂和生命,向创新要发展优势,向创新要发展资源,向创新要发展空间。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变化,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追求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典型体现。透过深圳经济特区三十多年的成功实践,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经验与启示。 第一,中央关于建立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成功的。第二,坚持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第三,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第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能够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第五,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第六,坚持科学发展,五个文明都搞好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从深圳的实践可以得出几点启示:一是物质文明建设是其他文明建设的基础,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二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支撑和动力;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任何一方严重滞后或者偏废,都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br><br>图92、邓小平<br>图93、谷牧、任仲夷<br>图94、江泽民<br>图95、朱镕基<br>图96、胡锦涛<br>图97、习近平<br>图98、李克强<br><br> 深圳发展的成功实践也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力地推进了深圳改革发展,同时深圳的实践探索又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又将进一步指导深圳新时期的各项事业发展。在我国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关头,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又一次飞跃,从哲学角度科学解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破与立”、“内与外”、“点与面”、“上与下”等基本问题。联系深圳发展实践,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过程,既是一次深化认识、解放思想的过程,更是一次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的过程.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深圳才能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br><br> 深圳的历史创造了这块神奇土地,而历史的深圳更是滋养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以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深圳精神”激励着每一个深圳人!<br><br>图99、深圳市政府——为了贯彻“政府为人民”,深圳市政府更名为市民中心,80%区域向普通市民开放,这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的市政府。<br><br> <b>尾声:</b></div><div><b><br></b> 在我们一生的旅途中,往往是一个人,一部作品,或一座城,让我们得以感知自己从未清晰的渴望,刹那间点燃我们深藏的激情,让我们有幸与自我的灵魂相遇旅行,不断重塑和完善着那些追梦的人们。在我的深圳,感受这座城市带来的历史启示,能更好地成为自己。我爱这座城市,我生活在这里,对这座城的未来充满期待。<br><br>图100、深圳故事的启示:总结历史经验,再创深圳新辉煌。<br><br>(注:此文用笔名于2017年12月18日发表在美篇平台,并获美篇平台加精。文中包括100张图片。目前阅读量1553,21点赞。)<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59/106</span></div><br><b>[深圳三部曲之三:未来篇]</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1><b>〖楚韶君视线〗 深圳未来畅想曲</b></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昨天的深圳,世人瞩目;今天的深圳,风帆正举;明天的深圳,再铸辉煌。</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成就了光荣与梦想。当我们站在2019年新的门槛上的时候,深圳迎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从“特区”到“示范区”,深圳将走向全球标杆城市。让我们畅想一下,未来的深圳梦会有多么震憾。</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扬帆启航</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br></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向社会公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是历史性的一天!南海边又画了一个“圈”,这次覆盖7000万人口!</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规划纲要》全文共2.7万余字,分前言以及11章、41节,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以及广东省9个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组成。截至2017年计算,区域土地面积达5.59万平方公里,区内总人口接近7000万,GDP增长速度约为7%,GDP总值约1.51万亿美元。2017年经济总量约10万亿,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2%,相当于一个俄罗斯。</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粤港澳大湾区将瞄准5大战略定位,即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三种货币、四个核心城市的特点。因此,粤港澳大湾区需要融合发展,发挥粤港澳三地差异化的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实现自由流动,发展协同效应。</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粤港澳大湾区是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纵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世界级大都市圈,无不是在核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下,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深圳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段,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发展水平实力超群;深圳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在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重要的引擎城市,将继续以其良好的制度文化环境产生“虹吸效应”,释放“扩散效应”,拓展“涓滴效应”。深圳的核心引擎功能将带来区域的共同发展繁荣,未来在携手周边城市、构建更加均衡更有辐射力的大都市圈道路上大有作为。</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蓝图的展开,一个大开放、大合作、大未来的大格局,正在南粤大地清晰擘画,一个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正冉冉升起。</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世界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b>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催人奋进</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全文发布,引发全深圳,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的关注。中央点名深圳迈向全球标杆城市,其历史性、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不亚于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不亚于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1、《意见》确定了深圳的“五大战略定位”:</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高质量发展高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法治城市示范。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城市文明典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成为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领者。</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民生幸福标杆。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可持续发展先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在美丽湾区建设中走在前列,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意见》提出深圳“三步走”的发展目标:</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第一步: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第二步: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3、《意见》指明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三个有利于”:</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具有“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二是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三是有利于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项新使命将给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央对深圳的要求更高了。与建设经济特区时期肩负的以经济领域为主的“改革探路”使命不同,深圳此次要建设的“先行示范区”,对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框架,肩负的是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使命。深圳必须凝聚共识、智慧和力量,着力在改革开放上继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着力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新的经验,着力为粤港澳大湾区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作出先行示范区的积极贡献。</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改革将是全方位的,改革广度和深度都将超越以往,一轮新的改革浪潮将在深圳掀起。</span></div> <b>三、中央直接为深圳带来30个重磅利好</b><br><br> 深圳未来将承担很多重大发展任务,中央直接为深圳带来30个利好,件件都是重磅:<br> 1、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br> 2、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br> 3、在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br> 4、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br> 5、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br> 6、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br> 7、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br> 8、支持深圳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br> 9、支持深圳试点深化外汇管理改革。<br> 10、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br> 11、支持深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建设国家队训练基地,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br> 12、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br> 13、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br> 14、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br> 15、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br> 16、允许深圳立足改革创新实践需要,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br> 17、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率先构建统一的社会信用平台。<br> 18、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br> 19、鼓励国家级博物馆在深圳设立分馆,研究将深圳列为城市社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城市。<br> 20、鼓励深圳与香港、澳门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br> 21、支持深圳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br> 22、支持深圳建设创新创意设计学院。<br> 23、有序推动国际邮轮港建设,进一步增加国际班轮航线。<br> 24、支持深圳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扩大中小学教育规模,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br> 25、放宽境外医师到内地执业限制,先行先试国际前沿医疗技术。<br> 26、推动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率先落地,形成以社会保险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br> 27、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br> 28、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探索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制度。<br> 29、提升城市灾害防御能力,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应急管理合作。<br> 30、继续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率先建成节水型城市。<br><br> <b>四、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非专业解读</b><br><br>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10个非专业解读:<br> 1、深圳将成为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政治特区,给予立法权,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br> 2、深圳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宣传的窗口,福利待遇、收入、法制、民生发展程度一定会优于国内其他城市。<br> 3、用深圳示范区的形象来证明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的民主完全优于西方资本主义虚假的民主。更证明中国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是对路的,是符合全人类普遍价值观的。<br> 4、对香港放任自流,只要不独立,只要不影响国内局势,基本做到不管不问,不政策扶持,继续执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充分利用自贸区,商品贸易不再从香港转口,建设上海和深圳等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对外金融窗口,取代香港金融对内地的影响。而香港经济将因为意识形态,失去内地庞大市场而严重下滑,居民收入越来越低,因为本港富商对房地产,通信,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垄断和股市、金融等对资本的掠夺,贫富差距将到极点;等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时,再出现的社会混乱将和内地政府没有关系。到那时大家会看到一个红色典型:富裕,民主,开放,包容的深圳。一个黑色典型:破旧,封闭,混乱,贫苦的所谓民主香港。<br> 5、通过深港对比,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经济的效率是极高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是负责任的,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成功的。<br> 6、本来粤港澳大湾区是以香港为龙头,但是香港最近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那么领头羊的责任因为地缘原因就给了深圳,而不是广州。<br> 7、深圳将逐步开放出入境管理,最终对港澳台做到没有出入境管理。吸引大批港澳台居民赴内地居住,工作和生活,充分了解内地人的生活方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影响大多数香港人的生活状态,最终做到深港合二为一。<br> 8、深圳面积会扩容,会把莞惠中山的一部分土地划进去,扩大市区面积,建立适合港澳居民居住区,以低房价,高配置来吸引更多港澳人士和国内居民居住,就业,生活,学习。<br> 9、香港居民现在享受的福利待遇,以后深圳居民都会享受,甚至派钱也会年年有,15年义务教育很快就将在深圳出现,医疗将全部做到商业保险和社保结合,基本做到全免费。养老将有更多服务方式选择。而深圳市的税收将更多用于深圳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不是进入国库。<br> 10、深圳将深化房地产改革,建设更多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福利住房,做到人人有房住。还会学习新加坡的商品房和福利房分开的政策,有钱人改善住房条件,买高价、高税商品房。没钱申请住费用低廉,设施齐全的福利房,不再因为住房造成人才或者人员流失。<br><br> <b>结语</b><br><br> 有理想才有未来,有蓝图才能谱写新篇章。不论是昨天还是今天,深圳的根深圳的魂都是改革创新;畅想未来,秉承的还是改革创新这个根本这个灵魂。承前启后,延续根脉,应当永远铭记;畅想未来,更使人充满了使命感和紧迫感。<br>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篇篇春天的故事正在谱写。新时代下的深圳,改革与开放的初心不曾改变,现在开始了新的征程,续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br><br>楚韶君<br>2019.10.31<br><br>(注:此文用笔名于2019年10月31日发表在美篇平台,包括12张图片。因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本文动笔早却搁笔晚,但终于完成了深圳三部曲包括现状、历史与未来的探索写作。) 60/106 <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深圳绿道初探</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楚韶君</b></div>(图1)<br><br> 生活在深圳,不是只有高楼大厦地铁汽车,深圳这座繁忙的大城市,一条条蜿蜒其中的绿道成为串联城市的绿色“骨架”,绘就成深圳的绿色地图。绿道网络串起深圳的山、林、城、海、河,为城市构筑绿色休闲体系提供重要基础,给市民生活提供绿色福利,形成绿色竞争力。绿道是深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深圳一张特别的“城市名片”。<br> 笔者在深圳生活六年来,非常喜爱去绿道徒步或骑行,并通过有关方面,了解绿道情况和收集绿道资料,关注深圳绿道的建设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深圳绿道建设、最美绿道和未来憧憬作了初步探讨。<br> <b>一、特色鲜明的绿道建设</b><br> 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br> 绿道网建设是现代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21世纪以来,我国逐步兴起了绿道建设,其中以珠三角绿道网体系为代表。2010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建设规划。绿道网建设,也成为深圳市委市政府重点抓的一项民生工程、生态工程。<br>(图2)<br> 自2010年启动绿道建设以来,深圳市已建成全长约2448公里的省立、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网络,绿道密度超过1.2公里/平方公里,建成绿道“公共目的地”382个, 绿道覆盖密度全省第一,形成了以区域绿道为骨干,城市绿道为支撑,社区绿道为补充,结构合理、衔接有序、连通便捷、配套完善的绿道网络体系。各级绿道网络与绿道“公共目的地”互联互通,使绿道延伸至城市各个角落。绿道建成投入以来,据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测评显示,在全国(内地)非常适宜步行城市中,深圳位列第一。<br> 创新是深圳的一个重要城市品格,在绿道中也生动地诠释着这一特色。在绿道的建设、完善、提升中,深圳的绿道已经形成了符合深圳特色的鲜明特点,不仅绿色低碳,注重人文品质,还特别在意精细管理和便民服务,在规划建设到管理运营的全过程,都以为民服务为主线。深圳绿道建设总体选线基于生态敏感性和景观多样性分析,以构建生态安全网络为目的,以组建生态网络廊道的核心元素人、植物、动物作为规划建设的核心要素,利用绿道搭建区域生态廊道。<br>(图3)<br> 深圳市绿道部门组织编制绿道地图、绿道指南、制作绿道二维码、拍摄制作《绿道上的深圳》专题片、通过“美丽深圳”APP及微信公众号推送绿道活动,开展绿道骑行、绿道徒步、绿道摄影等系列绿道活动,让市民走进绿道,享用绿道。<br>绿道串联城市,绿意沁入人心。现在市民出家门即可走进绿道,骑行5分钟可达社区绿道,15分钟可达城市绿道,30-45分钟可达省立绿道。前往绿道漫步、骑行、郊游等,成了深圳人再普通不过的日常活动。绿道,让千万深圳人在繁忙之余,能随时出入城市之间,感受鸟叫虫鸣、青草花香。<br>(图4)<br> <b>二、深圳最美的15条绿道</b><br> 深圳绿道纵橫交错,各区都有,各有特色,这里整理挑选出15条最美的绿道。<br> <b>1、罗湖梧桐绿道(自然生态型)</b><br> 梧桐绿道从东湖公园南门沿深圳水库、梧桐山河一直延伸到梧桐山北大门北侧的横沥口水库,建有栈桥、观景亭、驿站及专业自行车运动场,全长约14公里。沿线可以饱览东湖公园、深圳水库及仙湖植物园的野色风光,在果实收获的季节,可以闻到果林飘香,绿道沿梧桐山河连接博雅馆、梧桐文体公园、梧桐山北大门,公园为伴,一路山水一路文化,艺术气息和大自然完美结合,是繁华都市闹中取静的好去处。<br>同时为响应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求,创建梧桐绿道自然教育中心,涵盖自然教育、环境保育和户外活动。通过探索与发现梧桐绿道的植物品种和生态环境,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市民开放导赏服务,从而让市民认识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br>(图5、6、7)<br> <b>2、罗湖淘金山绿道(智能管理型)</b><br> 此段绿道处于深圳水库西侧,布心山山体南麓,规划线路从翠荫路起沿省立绿道淘金山二线巡逻路,至大望桥,全长约7公里,是环深圳水库绿道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献给市民一条融山水、休闲、生态和文化于一体的精品绿道。<br> 沿线推进绿道智慧化建设,设置LED显示屏、PM2.5监测、感应式安全警示、紧急求助系统、驿站AI互动大屏终端等,提升管理功能的同时,实现与市民游客互动体验和智能化展示。<br>(图8、9、10)<br> <b>3、福田梅林绿道(历史文化型)</b><br> 梅林绿道堪称深圳第一条“绿色之道”,除了因它置身于深圳市中心、依山伴水外,它还是当年建设特区的象征,它的二线巡逻道、它的石板路、它的铁丝网还有遗存的岗楼哨所,都一一记载着当年邓公“杀出一条血路”的吼声。<br> 梅林绿道从梅林坳至长源村,全长9公里,属于省立绿道二号线的一部分。途中有许多市民慕名来看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生朱雀花。梅林绿道也是深圳最文艺的绿道,有着《菊次郎的夏天》的路边驿站和平民艺术特色的涂鸦墙。在这段绿道上骑行,既可以享受自然风景,也不会错过城市繁华,是最典型的闹中取静线路。白天你可以俯瞰福田区林立的建筑,晚上则可以领略深圳万家灯火的灿烂夜景。城市和山林仅一步之遥,顿时会有种在香港太平山顶看风景的感觉。<br> 梅林绿道离笔者的家最近,也是笔者最喜欢和去得最多的绿道,曾写下夜探梅林坳绿道等记叙文章。<br>(图11、12、13)<br> <b> 4、福田福荣都市绿道(都市锻炼型)</b><br> 福荣都市绿道原是一条封闭的隔音绿化带,全长3.08公里,总面积10.27万平方米。<br> 2011年政府将这条绿道打开依势造景,以“自然、生态、雅致”为基调,“因地制宜,便民惠民”为理念,打造出一条健身型绿道,其中建有羽毛球场、篮球场、门球场、太极广场、慢跑径等健身场所,惠及周边居民高达30多万人,成为全深圳第一个带状亲民社区公园。<br>(图14、15、16)<br> <b>5、南山大沙河生态长廊示范段绿道(滨河生态型)<br></b> 大沙河生态长廊示范段绿道沿大沙河东西岸,全长约13.7公里,总建筑面积约95万平方米。2018年9月,完成2公里示范段并向社会开放,获得一致好评。大沙河生态廊道向南无缝连接深圳湾绿道、人才公园等绿色休闲目的地,如同绿色飘带,形成一条四季有景、季季有花的滨河浪漫生态景观长廊。<br>(图17、18、19)<br> <b>6、南山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绿道(休闲健身型)</b><br> 南山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绿道是深圳特区内唯一的密集城区滨海带,是深圳最美的海边绿道之一,加上新开放的延长段,全长近17公里。东边是成片的红树林湿地,西边是绵长的“最美都市海岸线” ,串联起欢乐海岸、深圳湾超级总部、后海中心区、深圳湾口岸、蛇口山、蛇口渔港和海上世界等7个滨海片区,沿线分布有20余个主题公园。<br> 西段延长段全长约650米,面积约4.2万平方米。在重要节点新增了3处特色花林带,以珊瑚刺桐、红花玉芙蓉、凤凰木、宫粉紫荆等开花乔木和高大乔木为主,还因地制宜地设置了微丘花园、观海平台、桥下广场等景观节点。<br>(图20、21、22)<br> <b>7、宝安凤凰山绿道(山地生态型)</b><br> 该绿道位于凤凰山森林公园入口至西乡绿道交接点,充分利用凤凰山旅游区的自然条件,沿山地林道、登山道、滨水道建设,全长7.06公里,沿途草木葱茏,鸟语花香,溪水相伴,令人流连忘返。路面主要采用彩色沥青和石材铺设,具备良好的骑行条件,在此绿道已举办了多届山地自行车全国挑战赛,充分展示出特色旅游、休闲运动特色。<br>(图23、24、25)<b><br> 8、龙岗大运公园绿道(都市运动型)</b><br>龙岗大运公园绿道位于大运公园,环水库而建,长约7.8公里,沿线有神仙岭水库、生态体验区、花山花海、叠溪谷等特色景观。神仙岭水库波光粼粼,群山环绕郁郁葱葱,绿道巧妙融入自然山水之中,空气中富含负离子,堪称天然氧吧。<br>(图26、27、28)<br> <b>9、龙华环城绿道(自然休闲型)</b><br> 龙华环城绿道规划全长135公里,坚持“环山贯水、串景连园”的理念,连接森林/郊野公园、主要水体、主要文化景点,串连城市/社区公园。绿道主线70公里、支线65公里,形成23个大环小环,满足骑行、徒步、散步、登山、亲子休闲、踏青游玩等不同出行需求。<br>(图29、30、31)<br> <b>10、龙华茜坑绿道(滨水生态型)</b><br> 茜坑绿道南起观澜街道,北至茜坑老村,全长约7.02公里,绿道设有多个休闲节点和观景平台,沿线途经茜坑水库、郊野果林等风景点,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漫步绿道,既可以品味荔林野趣,体验农家乐,也可一览水库风光,看夕阳下水天一色,感受大自然生态之美,让人融入桃源意境中。<br>(图32、33、34)<br> <b>11、光明马拉松山湖绿道(山田生态型)</b><br> 马拉松山湖绿道光明长度75.4 公里,其中一期26.8公里,于2019年上半年基本完工。此条绿道把光明区范围内山、湖、园、林等旅游要素有机串联,通过与城市绿道、社区绿道无缝对接,构成集观赏、健身、交通于一体的“慢行系统”。让骑车或步行至此的居民、游客在此驻足赏玩,融入自然美景,与树木、流水一起深呼吸。<br> 目前,环城绿道大水坑段、羊台山段已全线建成开放,总长38公里。下一步推进观澜北段、绿谷段、人才绿道等的建设,力争龙华环城绿道于2021年全线贯通。<br>(图35、36、37)<br> <b>12、坪山大山陂绿道(自然休闲型)</b><br> 绿道起于大运场馆八号路,终于江岭社区竹园路口,全长约6公里。绿道途径大山陂水库、荔林果园等景点,沿途绿树成荫、湖光山色,景色非常优美,是绿色的天然氧吧和节假日休闲旅游的场地,可以骑行也可以步行。<br> 沿绿道攀至山顶,可欣赏山林野趣,也可感受湖光山色,既是都市漫步好去处,亦是骑行爱好者的理想之选。<br>(图38、39、40)<br> <b>13、省立绿道2号线盐田段(休闲锻炼型)</b><br> 省立绿道2号线盐田段全长约33.8km,起点为永安社区深埋绿化点,终点在溪冲洞背村,跨越龙岗、坪山。沿途山峦秀美,景色秀丽,繁花奇木不绝,溪流瀑布出没,是休闲锻炼的好去处。盐田海滨栈道,拥有深圳最美的海岸线,是世界上最长的海滨栈道,全程步行大约要走7个小时,但好在道路很平坦,没什么难度。<br>(图41、42、43)<br> <b>14、大鹏新区滨海慢行系统示范段(海滨游憩型)</b><br> 大鹏新区滨海慢行系统示范段,绝对是体验都市慢生活的一处造氧秘境,将有丰富的自然风光的大鹏与绿道融为一体,更有心者从起点(新大)和终点(鹿咀)各取一字给这条线路起了个浪漫的新名字:大鹿线。<br> 在提升建设中坚持生态优先,保持原生态及自然野趣,不破坏现状滨海自然驳岸、沙滩、礁石等,设计中探索和展示大鹏自然、人文、历史等。这里曾经还是周星驰的电影《美人鱼》的取景地。<br>(图44、45、46)<br> <b>15、大鹏南澳绿道 (旅游休闲型)</b><br> 绿道自新东路西入口至鹿咀山庄,全长约12公里,堪称最美的海岸线骑行绿道。该段绿道为特色旅游、休闲运动型绿道,路面部分段采用蓝色沥青铺设,充分体现滨海绿道特色,徒步或骑车可观赏大甲岛、鹿咀海景、七娘山等自然风光,海天一色,视野开阔,景色美丽,令游者顿生心旷神怡之感。<br>(图47、48、49)<br>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绿道建成以来,绿道使用人数已经近5000万人次。一批批绿道“达人”用脚步丈量深圳绿道的长度,用文字抒写深圳绿道的美丽;各类组织团体和志愿者利用绿道组织开展骑行、健走活动,利用绿道驿站提供志愿服务,倡导绿色生活理念。“走绿道、看深圳”俨然已成为一种时髦。<br> <b>三、深圳绿道未来憧憬</b><div> 绿道建设,也需要适应新形势,打开新思维。深圳市绿道部门目前正在开展全市绿道品质升级策略和行动研究。绿道建设走向“智慧化”时代。<br> <b>1、多方位行动提升绿道品质</b><br> 绿道成为深圳绿色休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各界对绿道品质提升、科学管理、服务功能拓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现有绿道在联通性能、绿道设施服务功能、品牌化特色建设等方面,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一些距离。对此,绿道管理部门开展多方位行动。一是完善管理,不留漏洞,全面梳理现状绿道,理顺管理机制,完善绿道设施和标识;二是完善绿道标准化建设,组织编制《绿道管理维护技术规范》等,在绿道管理维护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开展绿道维护整修、绿道管理提升百日行动、“行走深圳”绿道巡查活动、“回头看”绿道专项检查等,收集整理各类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四是聚焦安全研究,对绿道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梳理,着重研究整理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对滨海绿道及设施的破损数据,构建专项绿道安全管理架构。<br>(图50)<br> <b>2、全市将新建和优化一批绿道</b><br> 继续挖掘深圳各区特色自然、人文资源,对全市绿道进行线路整合,制定品牌绿道设置标准,形成近期深圳绿道升级项目库,全面开展品质提升,市区合力塑造深圳绿道新名片。(力争在2019年底完成《深圳绿道升级策略与行动》编制,对全市绿道网络进行优化联通,完善和拓展绿道服务功能。)在绿道品质升级行动中,深圳将利用已有绿道系统,结合周边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休闲资源等,先期规划出一纵一横两条主线,打造深圳品牌绿道线路。其中,纵线,自光明马拉松山湖绿道至深圳湾滨海绿道;横线,自宝安凤凰山绿道至大鹏鹿嘴段绿道。两条主线串起十多条精品绿道,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连通。同时继续推进福田福荣都市绿道、罗湖省立绿道2号线、盐田海滨栈道、龙华环城绿道、光明马拉松山湖绿道等绿道提升、改造。(逐步完善绿道建设技术规程和绿道服务设施,拓展绿道综合功能。)预计到2020年,长达70公里的环城绿道和滨海慢行系统将陆续投入使用,全市绿道网络覆盖率将达100%。<br>(图51)<br> <b>3、逐步打造深圳全域型游憩系统</b><br> 为了维护生态环境的原始风貌,同时满足市民的登山、徒步穿越等户外活动需要,深圳市结合现有绿道建设成果,规划建设了贯穿全市东西部的远足径步道系统,主线总长超过300公里,将一个个森林郊野公园串联起来。这些远足径设计理念在生态冲击最小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护环境、原生态物种,统一建设标准,保留自然路面,原生态的小径,设置警示系统和导航系统,构成完善的步道体系,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步道。目前,《深圳市远足径建设工程》方案已经展开,到2020年,全市将建设3条以上远足径,将以绿道与远足径等为通道,连接市域范围内的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街头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形成满足度假、郊游、日常休闲功能多层级诉求的全域型游憩系统,打造出独具深圳特色的绿色休闲体系,让更多市民走进森林走进自然,在锻炼休闲中分享深圳森林城市建设成果。<br>(图52)<br> <b>4、推动深圳绿道进入“智慧化”时代</b><br> 新思维带来新发展。目前,深圳宝安环石岩湖绿道,通过雨水种植池、渗透铺装、滤水草带等一系列雨水链设计,在绿道建设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促进绿道持续发展体系;光明马拉松山湖绿道,开展智慧灯杆建设,将绿道线路指示、天气信息、人流量、路灯照明、安全预警等信息集中在灯杆中;罗湖淘金山绿道,沿线推进绿道智慧化建设,设置LED显示屏、PM2.5监测、感应式安全警示、紧急求助系统、驿站AI互动大屏终端等,实现与市民游客互动体验和智能化展示。这些即将建成开放或是已经部分开放的绿道,将推动深圳市绿道进入“智慧化”时代。<br>(图53)<br><br><b>附:深圳市绿道覆盖图</b><br> <br>(注:此文酝酿达两年之久,2019年10月26日发表在美篇平台,在规定数的三个圈子中均投稿通过。)<br></div> 62/106 <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深圳的年味</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楚韶君</b></div><br>(图1)<br> 今年是第五次在深圳过春节了,随着对深圳的逐渐熟悉和近年来人们对民俗的重视和回归,发现深圳春节的“年味”其实是挺深厚的。<br> 深圳是一个新兴移民城市,是改革开放的先驱者,城市的建立与其他自然形成的城市不同,它完全是一个政治的产物。深圳城市出现的时间也不长,在中华大地的千年长河中不过存在了三十余年。深圳又毗邻香港,受西方文化影响比较深,用俗话说,比较“洋气”。因此,深圳过年与其他城市有很多的不同。<br>(图2)<br> 年文化对我来说有着与众不同的意蕴,我认为,它是一种传统风俗的凝聚,更是一种节日氛围的极致张扬,所有春的愿景,都凝聚人们对未来的期盼。深圳过年体现的是现代韵味十足而又醇厚丰盈的传统年。深圳的年味像红酒:甘洌清香而不乏激情,生活馨香酣醉;像红牛:丰富活跃而不乏浪漫,调剂出生活境界;又像红豆:生动热烈而不乏想象,为生活增添无限情趣。<br>(图3)<br> 曾经,深圳是一个候鸟城市,每每过年总是上演着空城计。如今,来自天南海北的人来深圳安居乐业,深圳由候鸟城市变成了熔炉城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亲友来这里过年。城市经济的长足发展、居民消费信心的提升、人口流入的持续增长,再加上气候温暖、空气清新、轨道交通发达等城市福利,深圳春节已拒绝“空巢化”。当年“留深过年”的口号已进化成“在深过年”之实,一字之差正反映出深圳这些年来的城事变迁。<br>(图4)<br> 小年是春节的彩排,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也是盛大春节的序幕开端。过了小年就是年,从这时候开始,伴随着职薪者的放假,深圳的新年便开始了。此时的深圳有冬似无冬,遍地鲜花尽吐芬芳。大小商场挤满了购物的人群,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在屈指盘算着与家人团圆的时刻。<br>(图5)<br> 还没到新春佳节,深南大道、北环大道、滨海大道上长长一排红灯笼让整个城市笼罩上一层喜庆的气氛。深圳深南大道,是深圳的城市主干道,也被称为深圳的第一景观大道,迎宾大道,从罗湖到福田再到南山区,一路上高楼林立,风景如画。深南大道CBD段,远远望去一片彤红,树上挂满了红灯笼,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大小灯笼互相映衬,摩天高楼也成为红灯笼的背景,很壮观。究竟挂了多少串灯笼,多少个灯笼,挂灯笼的工人都说不清,估计应当有几万个灯笼吧。<br>(图6、7、8)<br> 行走在深圳:喜气的春联在社区对对贴起,千差万别的内容诉说着千门万户的不同希冀;超市购物中心里的“年货一条街”,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络绎不绝的采购人群生动地演绎着这个城市蜕变的点滴;花市里,家家必然争购的硕果累累的橘树为每户人家增添了虔诚至极的精神祈望。<br>(图9)<br> 赴港消费还是热门,但赴港购物心理发生了变化。深圳人去维港看个烟花,或者港人来深大啖自助餐,都是两地熟悉的动作。而近年来,受到“一周一行”、港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 ,跨境消费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一周一行”执行以来,对水客的打击力度挺明显,人流量少很多,但更多的还是深圳人的购物心理发生了变化,以前是没事就去香港吃点好的顺带买点东西,现在没有特别需求就想不起来要去香港。<br>(图10)<br> 春运大军仍是主流,2018年春运,深圳海陆空铁发送旅客1618.26万人次。2月14日,深圳春运旅客发送量依然维持在单日60万人次以上的高位,2月15日除夕夜客流明显回落。节前春运14天,深圳对外发送旅客743.79万人次,同比上升2.39%,700多万人离开深圳。<br> 深圳,这个一年四季灼热,潮湿,热闹的城市,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安静下来。<br> 深圳纯正的年文化,是以大约占深圳原住居民75%的客家人为主,吃甜甘蔗,品“开丁茶”,食“大盆菜”,跳“麒麟舞”等民俗,散发出一种原生态的醇香。现在的深圳,是以大约 高于深圳原住居民5000%(50多倍)的海内外移民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居住者汇聚而成,其各自的本土民俗,与原生态文化交相辉映。<br>(图11)<br> 瑰丽的烟火从指定的燃放地点腾起,深圳人的激情在惊天动地的鞭炮声中,点燃了新的希望。<br> 除夕夜,亲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相互把酒祝福,看精彩纷呈的春节联欢晚会电视节目,传承着中国人家庭伦理观念的深厚和对亲情和谐美满的渴求。吃过了山珍海味,尝过了饕 餮珍馐,但最美味的一直都是除夕夜这顿年味十足的团圆饭。过往一年的生活五味,酸甜苦辣咸......都化作祈愿来年的愿景,拌在精心烹调的年夜饭中!一家齐聚,细细品尝!佳肴与美酒氤氲的别样香气,就是人们心中的年味......<br>(图12)<br> 除夕夜八点开始,大华兴寺菩提广场满布新春吉祥元素,有福相、许福愿、写福字、传福灯等活动接连开启。你可以在这里敬上福香,将新春的第一份祝福送给自己亲友、家人。<br>东山寺是鹏城人宗教信仰的皈依之地,是远离城市喧嚣、净化心灵的圣所。年三十当晚,寺里钟声响彻山谷、传遍全城,数千人在这里荡平旧一年的霉运,祈求新一年的风调雨顺。<br>(图13)<br> “新年好!”“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初一,大人们身穿节日的盛装,手牵满面春风的小儿将发自肺腑的祝福送给左邻右舍,送给同事亲友,由衷的欢笑声联袂而来,满城的人情味儿将春节点缀得更加祥和喜庆。新春来临,大把的拜年微信也呼啸而来。更有系列的载歌载舞互动仪式为新春招运,让您在玩闹中体验处处洋溢的欢乐,感受新年的红红火火。<br> 寓意吉祥的福门福柱,迎风招展的鲜明旗帜,无不昭显着过年的节日氛围,那种人潮涌动的热闹劲儿,丰富的传统文化以及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的喜庆和开心,就是最纯正的“年味”。吃喝玩乐面面俱到,玩转年文化,一场奇“庙”的新春盛典启幕深圳!在这里,人们就一定能找到与众不同的年味!<br>(图14、15)<br> <b> 锦绣中华:</b>南北庙会齐贺岁。看社火、逛庙会是北方人过年的传统习俗,在岭南地区,锦绣中华是唯一能实现这个念想的地方。吹糖人,打年糕、拉麦芽糖……逛完庙会看社火,舞龙舞狮、踩高跷、耍杂技、变戏法、川剧变脸、跑旱船、鸭子拉车……社火经过之处,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这里是深圳最有年味的地方。更有火龙钢花为年味加挂,高达1500℃左右的铁水掺杂着特制的干花被拍打至高空,“铁水流星”随即漫天飘舞,赤膊露背的舞龙者在“铁水流星”下翻转腾挪,场面惊险壮观。<br>(图16、17)<br> <b>东部华侨城:</b>“祈福新年”嘉年华。这个新春,东部华侨城“祈福新年”一大波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扑面袭来,不同类型的玩法打造最惊艳的新春嘉年华。在茶溪谷茶翁古镇迎来“年味儿”十足的新春庙会。来自五湖四海的特色美食、风情小吃汇聚于此,极富感染力的装饰表演,琳琅满目的特色工艺,精彩展现中华传统民俗的惊艳魅力。<br>(图18、19)<br> <b>小梅沙海洋世界:</b>新春寻宝记。小梅沙海洋世界准备了“龙宫寻宝”游戏,大年初一到初五,凡入园就可凭门票免费领取一份“游园体验券”,你可以参加手工DIY、情景拍照和游戏互动三项类型活动,而且体验完活动后,还有红包等你来抽。同时,俄罗斯勇士30米高空极限跳水特技,国际小丑爆笑嬉水,还有来自北极冰海的大白鲸,海洋动物明星海豚、海狮、海豹,海底隧道万鱼争食,人鲨共舞……各种特技表演轮番出场。<br>(图20)<br> <b>世界之窗:</b>春节舞动南美风情嗨翻世界。世界之窗除了中外著名的微缩景观,春节期间推出“南美风情High翻春节,舞动桑巴热辣世界”主题活动。烟花汇演、世界狂欢嘉年华、“舞动世界”系列春节晚会、南美激情派对、南美土著市场赶集、南美风情美食荟萃……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停不下来。<br>(图21)<br> <b>欢乐谷:</b>国际滑稽大师齐聚。春节期间,来自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国际滑稽大师齐聚欢乐谷,在欢乐广场、欢乐时光、魔幻广场等各街头舞台,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他们献上让人捧腹大笑的滑稽表演,为游客拜年送吉祥,保证让人们过一个开开心心的“狗”年!此外还有创客机器宝贝大拜年、阳光海岸瑞犬喜迎中国年,欢乐谷精心打造的歌舞炫艺大联欢……每天30多项歌舞演艺,一波接着一波,从初一嗨到初六,根本停不下来。<br>(图22)<br> <b>海上世界:</b>国际灯光节。浓缩了深圳最美夜景的海上世界,把全世界最好看的灯都搬来了深圳,整个海上世界变成璀璨的光影世界。有小浪漫,小感动,还有大手笔和大震撼。诸 多世界级灯光艺术作品首次亮相中国,为你带来震撼的艺术视觉享受,亦是一场可遇不可求的文化盛宴。<br>(图23、24、25)<br> <b>欢乐海岸:</b>动漫灯会。今年灯会倾力打造好看、好玩、好吃的娱乐综合体,集花灯展示、互动游艺、特色美食等于一体,共搭建了50余组大型彩灯,分为8个主题景区。而且,小朋友不用去海边,一样可以玩沙滩、堆沙子、盖城堡。<br>(图26、27)<br> <b>人民公园:</b>月季展。人民公园环境清幽,内有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小径分叉,曲径通幽。而它最出名的便是:月季!这里是“中国南方月季中心”,具有国内领先的月季栽培技术,可以实现一年四季都能盛开。春节逛完东门闹市,不妨来深圳人民 公园闻闻花香,清静一下。隐于闹市,却已经载誉世界,人民公园真可以称上是世界级的“秘密花园”。<br>(图28、29)<br> <b> 园博园:</b>茶花展。春天是山茶花盛开的季节,有的同一株树上好几种颜色,远远看上去,它显得格外娇艳,一年一度的深圳园博园里山茶花开了。这个春节,位于园博园南区百步云梯西侧的茶花园,可以观赏到园内种植的“植物界大熊猫”和“茶族王后”之称的金花茶,还有“红山茶之王”之称的贝拉大玫瑰,以及香味最浓的烈香等茶花。<br> <b>宝安沙井:</b>皮影戏新春专场。大年初四,史无前例公益活动皮影戏新春专场降临华夏星光影城,为大家带来最经典的童话故事:《狼来了》、《红树林的故事》、《狡猾的狐狸 》等等,都是孩子们的最爱。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者在白色的幕布后面一边操控,一边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这种传统艺术也迷恋 了很多国外戏迷,外国人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br>(图30、31)<br> <b>深圳大剧院:</b>新春音乐会。深圳大剧院已连续八年在新春期间举办新春艺术关爱演出活动。今年,由隶属于深圳大剧院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爱乐乐团倾情演出。演出当晚,奏响一系列观众耳熟能详的新年金曲,如《卡门》序曲、《花之圆舞曲》、《快乐的女战士》、《太阳出来喜洋洋》、《妈妈咪呀》等,以欢快热烈的曲风烘托出辞旧迎新的气氛。<br>(图32)<br> <b>春节庙会</b>是深圳大鹏的年度重头戏。今年的庙会,除了将传统灯会与大鹏所城相结合,同时还融入非遗展演与客家美食,从2018年2月8日开始,至3月5日结束,时间长达26天。特别推出“六味大鹏”体验,即“年味+风味”、“乡味+美味”、“玩味+趣味”等多个不同主题的特色活动。作为深圳“文化之根”,大鹏半岛的疍家人和客家人过年期间都有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大年初二,南澳办事处南渔社区的舞草龙准时上演:当天早上,居民用山上割来的剑草扎龙到天后宫祈福,途经南澳富民路、同富路、滨海路、海港路等主干道,热热闹闹地进行一整天;当日19时许开始的化龙是活动的高潮,草龙被燃尽再投入大海,意味着龙投大海保佑来年四季平安。<br>(图33、34)<br> 对于深圳人来说,过年不去花市挤挤,就跟大年三十晚上没吃团年饭一样不习惯。很多深圳人都会在春节期间去看花市,老深圳人的童年记忆里一定有花市上美丽的兰花、精致的窗花剪纸和各式新年摆件,还有花市上此起彼伏的拍照声,留下一张张深圳人的过年回忆。因而深圳年味的代名词一定有“逛花市”这三个字。<br>(图35、36)<br> 深圳舌尖上的年味,以粤菜、客家菜、江浙菜、湘菜为代表,融合了全国各地的各类特色美食。在这里,热辣滚烫的火锅店,人情味浓的老字号,异国风情的西餐厅,共演美味交响曲。吉祥的全鸡宴,如意的烤乳猪,还有地道的大盆菜,汇天下之美,食山川之味,传承着深圳菜的璀璨。<br>(图37、38)<br> 深圳手信增添城市魅力。深圳手信过去所指的一般是土特产,像沙井蚝、南山荔枝、西丽芒果、光明乳鸽等。现在顺应电子消费趋势的到来,经过升级优化,以烙印深圳元素、蕴含深圳原创基因,仅在深圳有售的产品为核心,推出包括女装、手机、消费类电子、珠宝、钟表、眼镜、内衣、特色食品等八大优势产业的深圳特产、深圳手信,成为深圳新的城市文化名片。春节期间在全市重点商场设专柜销售,让大家即使从深圳回老家也有“手信”可送,以此让深圳增添很多人文色彩以及城市魅力。<br>(图39)<br> 大年初七,深圳人的春节假期结束,开始上班。一些地方还有祭祖、社火、舞狮子、耍龙灯、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活动,一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元宵节到来之际,深圳梅林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欢乐元宵闹花灯活动,一直持续了七天时间,让年味儿延续下去。华强北成功举行“第六届醒狮闹新春”活动,成为中国电子第一街新年一道亮丽的传统民族文化风景线,为繁华的商业圈增添了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和韵味,让更多的市民朋友能感受到醒狮贺新春的浓郁年味。<br>(图40、41、42、43、44)<br> 这就是深圳的年味:温馨的祝福讴歌人间至情,吉祥的音符愉悦未来祈愿,动人的韵律酣畅生命节拍。这就是深圳人的春节:这段祥和热闹的时光将擦亮仰望的目光,舒展辞旧迎新的梦想,载满生活的佳酿,似一杯醇香的酒,久而弥醇,啜饮沁心。<br>(图45)<br>附:缩略图<br> <br>(注:此文用楚韶君笔名于2018年3月8日发表在美篇平台,其中包括45张图片,阅读量223。)<br> <h1>68/106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簕杜鹃:深圳"市花"的独特魅力</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1><h3>美篇2019.12.11 楚韶君 阅读 2033</h3><h3><br> </h3><h3>音乐:花心</h3><h3><br> 满城盛开的深圳“市花”簕杜鹃,给深圳添上了一份浓浓的艳妆,展现了不一样的南国风光。在深圳的大街小巷,在绿化带里,在立交桥下,在高架路上,在公园庭院,在小区院落、在住户阳台,不经意中就能看到一簇簇、一丛丛鲜艳夺目的簕杜鹃花,让人心情非常愉悦。簕杜鹃与深圳的人文息息相关,体现出年轻深圳无穷的活力和包容的城市精髓,成为深圳特区一抹无法替代的景色。<br> <b>一、簕杜鹃花的特点与花语</b><br> 簕杜鹃,又称三角梅、三角花、叶子花、叶子梅、九重葛、毛宝巾、红包藤、四季红、贺春红、南美紫茉莉等。簕杜鹃是粤语地区的叫法。簕,在广东话的意思是植物身上的刺,因为簕杜鹃身上长有硬刺,开花的时候像杜鹃一样整树都是花,所以称之为簕杜鹃。<br> 簕杜鹃花的结构奇特。俗话说:花红也要绿叶扶,而簕杜鹃却是花好却要苞片扶,是苞片红,苞片黄,苞片白等等。总之,要苞片色彩越艳丽它就越好看,越精彩,越引人入胜。因为,我们平常所观赏的三角形花朵,其实并不是它真正的花,而是它的苞片。它的花是在三个漂亮的苞片中生着三朵小花,由三根火柴头般大小的花苞聚在苞片的中脉上,花柱是深红色的。它的花是淡黄色的,比黄豆还要小,小得使人误以为它的苞片就是它的花。开花时整个植株都是花(苞片),璀璨夺目,十分壮观。<br> 其实,簕杜鹃与其它许多花不能单挑相比,一朵一朵来看,它似乎没有牡丹雍容华贵的气质,没有郁金香亭亭玉立的身姿,没有玫瑰优雅深情的神韵,没有菊花傲雪挺立的风骨,没有兰花高洁清雅的“王者之香”,也没有许多花那种香气袭人的意味。但是,它的花期长,一年四季都可开花,花期可达到180至200天,花红花落,花去花又来。它的美是一种群体美,簇拥美,抱团美。是一种大手笔大气魄的美,是一种酣畅淋漓的美,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美,是一种合作共赢的美。既随遇而安,又乐观豁达;既繁盛兴旺,又矜持端庄;既热烈奔放,又温婉恬静;既柔美真诚,又质朴大方;既抱团怒放,又坚强淡定。远看,红色的簕杜鹃如一团团热烈奔放的火焰、火海、火浪、火球;白色的簕杜鹃像一簇簇欢快轻盈的白浪、白云、白雪、白雾;还有其它颜色的、间色的簕杜鹃,呈现出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景象,美化了城市的环境,愉悦了人们的心情。<br> 簕杜鹃象征寓意的花语有两层涵义。簕杜鹃花语一:热情、坚韧不拔、顽强奋进。最能体现市民精神。簕杜鹃花语二:没有真爱是一种悲伤,纯白的给予,与世无争和无悔的倾情。簕杜鹃別名三角梅,认为也寓意着“三角恋”的意思,所以在送花时都会特别的注意。<br> <b>二、深圳簕杜鹃市花来历</b><br> 1986年9月,深圳市市花评选,簕杜鹃以8681票的压倒优势摘取桂冠,被定为深圳市市花。<br> 当年参与评选的园林专家告诉人们:簕杜鹃苞片展现时花色艳丽,绚丽多彩,美观大方,适应性强,容易栽培,便于造型,花期较长,而且充满南国风情,给人以热情、奔放的感觉,体现了深圳的无限活力和风采,象征着特区繁荣昌盛,锦绣前程,表现了特区人民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面貌和热情奔放、坚韧不拔的性格,因此受到深圳人喜爱,评选为深圳市市花。<br> 实际上,簕杜鹃不仅是深圳市市花,还是赞比亚共和国国花、海南省省花,也是我国许多城市的市花。据不完全统计,将簕杜鹃作为市花的还有广东省的珠海市、惠州市、江门市、罗定市,福建省的厦门市、三明市,海南省的海口市、三亚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柳州市、北海市、梧州市,四川省的西昌市,云南省的开远市,台湾省的屏东市,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州花,还是日本那霸市的市花。<br> 有首《勒杜鹃,深圳最美的花儿》的诗作,深情地赞美了深圳市花:春风吹开了你的苞片,太阳烘红了你的笑脸,你簇簇丛丛开遍南国,你红红火火把深圳浸染,你在市区街道组成条条花的长城,你在花园乡间怒放成团团火焰,你粗生易长具有旺盛生命力,你奔放热烈是深圳活力的体现,因为你目睹过边陲小镇的凄凉,因为你见证了特区的巨变,因为你展现了深圳人的风采,因为你让“魅力深圳”四个大字更加的璀璨,所以你无愧为深圳市花,你已然成为了这座城市亮丽的风景线……。<br> <b>三、深圳簕杜鹃花展嘉年华</b><br> 簕杜鹃被定为市花后,深圳把大量种植簕杜鹃作为彰显城市特色的载体之一。经过多年的积累后,1999年10月,深圳市第一届簕杜鹃花展在东湖公园举行。之后又连续承办第二、三、四届市花展。历届簕杜鹃市花展均于国庆期间举办,为期一个月。从第五届开始,簕杜鹃从较为偏远的东湖,正式移师到莲花山公园。从此,簕杜鹃花展成为深圳市一年一度的盛事。深圳人以姹紫嫣红的簕杜鹃为主题花卉,运用园林造景手法,以花为礼,歌颂祖国。同时,以花展为载体,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征集有关簕杜鹃花的诗、书、画,丰富了市花的文化内涵。<br> 2019深圳簕杜鹃花展已是第21届。与往年相比,这届花展得到了全新升级和全面扩充,不仅仅展出簕杜鹃,还是以簕杜鹃为主的大型综合性花展,是集游赏玩乐为一体的盛大赏花嘉年华。2019深圳簕杜鹃花展以“万物并育,花语千园”为主題,以莲花山公园现有生态景观为依托,精心布置了精品展、城市花集、花园展、容器花园四个主要展区,各个展区之间通过花境进行串联。其中花园展区布置了地中海风情的海之恋花园、热情和神秘的南美风情园等6个风格各异的精美花园。这次花展是全国最具规模和专业性的簕杜鹃花展。举行这些盛大花展充分展现了簕杜鹃作为深圳“市花”的独特魅力。<br> 如火如荼的簕杜鹃花象征着充满魅力、活力、动力和创新力的深圳。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征程上,深圳人将坚韧不拔,顽强奋进,再创辉煌。祝深圳的明天更美好,愿簕杜鹃花开更绚烂!<br><br></h3><h3>(注:此文用楚韶君笔名于2019年12月11日发表在美篇平台,其中包括16张图片,阅读量2033。)</h3> <h1><b>第六编 文学写作作品(15篇)</b> <div><br><div>73/106 <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坠青云之志——重读《滕王阁序》有感</b></h1><div><b><br></b></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楚韶君</b></h3><div><b><br></b></div><h3>(图1)<br></h3><h3> 近日深圳,雨落纷纷,入夜得闲,观王勃《滕王阁序》,不胜感慨。还记得读电大做古代文学课代表时,就喜爱此篇名文,也曾经去南昌探望叔父时,慕名到过滕王阁。经过这么多年社会阅历之后,现在读起此文的感受,已与学生时代大有不同。过去捧读《滕王阁序》,只赞叹王勃那生花妙笔,如今重读《滕王阁序》,思绪则更上一层楼。<br>(图2)<br> 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初唐四杰”,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饱读经书,通晓算术,19岁即成为最年轻的朝廷命官。或许,命运最喜欢开玩笑,因戏作《檄英王鸡》的“斗鸡”文章惹怒朝野,迁怒之下惨遭流放,四处飘泊之余,欲归家探父暂避苦难,途径“滕王阁”,他即席作赋,写下了“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滕王阁序》,为历代传颂赞赏。之后不久王勃渡海去探望父亲,结果遭遇风浪翻船,因不识水性而英年早逝,所以《滕王阁序》也是真正意义的绝笔,死时年仅27岁,实乃天妒英才……<br>(图3)<br> 王勃作《滕王阁序》有段佳话。唐代上元二年重阳,洪州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设宴志庆。宴前,洪都督欲令文采出众的女婿撰写序文。席间,他先请文官挥毫,众人皆推举阎的女婿。正当阎都督欲顺水推舟,有书生站出愿意命笔,此人正是王勃。阎都督原想以王勃之文反衬女婿华章,来个水涨船高。想不到文章诵读,群贤均惊,皆赞才子。阎都督也欣喜不已:“奇才!奇文!永传千古。”并将序文刻碑置楼内厅堂。阎都督的大丈夫度量,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使我联想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时,也有权力有能力挥毫作记,然而,能为而不为,却请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两位先贤荐贤用人的风范,可钦可嘉!愿这种风范如楼阁之高耸,似江水之长流……<br>(图4)<br> 读《滕王阁序》,给我影响最深的有三点。<br> 第一是惊叹王勃的才华横溢。文章辞藻如此华丽,用典如此丰富,对仗如此工整,寓意如此高深,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大家手笔,非同凡响,的确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骈文第一。《腾王阁序》具有诗意之美,绘画之美,音乐之美,其思想在文采的表像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成就,足可洗尽遭人诟病的华丽诗篇的罪孽。王勃是才子,也是哲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才子之笔也!而“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则是哲人之言,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句中有辩证法在。<br>(图5)<br> 第二是感慨王勃的愤郁悲凉。“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才华横溢并没有让他得意官场,相反,带给他的是接踵而至的祸难。在遭遇了一次又一次打击之后,他便与仕途彻底地远离了。但身处逆境的王勃很快就凊醒了过来。开始透视自己,鞭策自己,完善自己。在流放的日子里,他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恃才傲物、玩世不恭才是导致这一切祸难发生的根本原因。他开始明白:一个人即便是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但只要他飞扬跋扈、目中无人,就很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做人应该低调,应该谦虚,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欣然接受。《滕王阁序》中所表现的谦谨的态度就是最好的证明。<br>(图6)<br> 第三是佩服王勃的广阔胸襟。“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儒家所推崇的“君子”之风!他不做“破罐子破摔”的“难得糊涂”,也不做“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撞钟和尚,他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从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坚强的等待着“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他那种“不坠青云之志”的豪情激励着人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积极进取,成为影响人的一生的不竭精神力量。<br>(图7)<br> 重读《滕王阁序》,我掩卷扪心,感同身受,深深同情王勃的遭遇,为他英年早逝而扼腕叹息。然而,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活得长短, 而在于是否造就了人生的辉煌。每当读至“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时, 我由同情而赞赏而景仰, 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心灵为之深深触动,分明感受到他崇高的人格境界和深邃的人生感悟对我的熏陶与洗礼!<br>(图8)</h3><h3><br>附原文:</h3><h3><br>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h3><h3><br>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h3></div></div></h1><br><h3>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h3><br><h3>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h3><br><h3>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h3><br><h3>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h3><br><h3>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br>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br>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br>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br>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h3><h3><br></h3><h3>(注:此文用楚韶君笔名于2018年4月30日发表在微信公众平台,又于2018年5月3日发表在美篇平台,其中包括27张图片,目前阅读量488,点赞8。)</h3> 75/106 <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感悟系列之二:感悟时间</b></h1><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楚韶君</b></div><br>(图1)<br> 时光匆匆,斗转星移,四季交替,天回地转。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一睁一闭,天又亮了,辗转反侧之间,岁月的影子又毫不留情地从身边溜走。<br> 近来自己常常想到时间,感到人生的全部学问就在于和时间打交道。<br> 时间很玄妙:无涯无际,无始无终,无穷无尽。绵绵岁月,悠悠历史,皆由时间所组成。时间涵盖宇宙太空,主宰天地万物。<br>(图2)<br> 时间也不可捉摸:无形无影,无声无息,无光无色。谁也无法描绘出它的面目,勾画出它的形象,然而世界上却处处都能听到它的脚步。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姗姗来迟,现在象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止不动。它从你的指缝间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从你的视野和思想里飞过去,它每天按时撕下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遥远的历史。<br>(图3)<br> 时间的神秘恐怕永难揭破。对时间的解释和探究,牛顿有时间绝对永恒之说,爱因斯坦有相对论的时间观念,英国霍金有《时间简史》一书,也想给予时间一个科学的解释。高尔基则在《时间论》中说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中国历代文人也有咏叹光阴时间的习惯,朱自清一篇<<匆匆>>使人深感珍惜时光的必要性。不管是科学家思考的命题,还是文人名家对时间的感悟,都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使人们深深思考和领悟时间的内涵和价值。<br>(图4)<br> 时间是神秘的,也是神奇的,并且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它犹如一把充满神力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它能使红花萎谢,绿叶凋零,会让红颜变为白发,让童颜变为老朽。它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它能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千年帝国化为历史烟云。<br>(图5)<br>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正的,不管你是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它都会一视同仁。人人不断拥有时间,人人又不断丧失时间。历史无情,岁月不饶人,你珍重它,它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它,它就化作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时间是无情的,又是有情的。它不会给延误时间的人以任何宽恕,也不因任何人的苦苦哀求而偶一回顾。对于珍惜时间的人,它会馈赠以无穷的智慧和财富。<br>(图6)<br> 时间最大的意义是体现生命的价值。时间是无偿地赠送给生命的,获得了生命也就获得了时间。时间无尽无休,生命前赴后继。但是时间并不等于生命的价值,时间的含金量,取决于生命的质量,无数优秀的生命占据了不同的时间,才使时间有了价值,这就是人类的历史。然而在人们的生命实践中,一个人所拥有的时间,也就是可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逐渐展开的时间可能性。一个人的生命长短的确是个定数,只能像蜡烛一样一点点地短下去,而决不可能像道路一样一步步增长。生命会永远感到时间是不够用的,因此生命对时间的争夺是酷烈的,历史上就产生过许多如“头悬梁”、“锥剌股”、“以园木为枕”等等这类动人心魄的故事。<br>(图7)<br> 一个人应该有什么样的时间观念?应当占有什么样的时间?应当怎样去征服时间?<br> 从本来意义上说,每个生命都是普通的,因此有些基本需求是不能不维持的。但是普通生命想度过一个不普通的一生,就必须认真思考如何珍惜时间,如何科学地占有时间。《人生宝典》公布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材料---假若一个人活了72岁,他这一生的时间是这样度过的: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3年,工作14年,读书3年,体育锻炼、看戏、看电视、看电影8年,饶舌4年,等人3年,旅行5年,打扮5年,这是平均数。正是通过这个平均数可以看到许多问题,想到许多问题。要使普通的生命不普通,平凡的一生不平凡,该在哪儿节省,该在哪儿下力量,看看这个调查表就会了然于心。<br>(图8)<br> 常常听人云: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这种时间流逝的观念其实是基于个人生命意识的有限时间观念。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也都可以随时突然结束他的生命。人因为意识到个人生存时间的有限,才感到时间显得特别珍贵,时间意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对自己生命的筹划活动。<br>(图9)<br> 基于此,有什么样的生命,就有什么样的时间。敢于追赶时间,和时间“竞争”“赛跑”,是勤劳刻苦的人。追上了时间,并留下精神生命和时间一样变成了永恒的存在,就是人杰,就是天才。因此,浪费自己的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蹉跎岁月,虚掷生命,只是个人的损失;而浪费国家和民族的时间,长期无谓地消耗造成历史的倒退,则是亿万人民的损失。相对于绵绵岁月,悠悠历史而言,人的生命显得是那么脆弱不堪,不知不觉就会垂垂老矣。因此,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就是热爱生命。时间虽稍纵即逝,但时间也孕育机遇。抓住机遇,赢得时间,接受挑战,为民造福,就没有不能创造的奇迹。<br>(图10)<br> 在无限浩瀚的时空,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永无穷尽的。今天是未来的地基,未来是今天的延续。走向美好的未来,必须更加热爱、珍惜宝贵的时间。谨记:我们不是时间的富翁,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让生命征服时间,让生命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吧! (图11)<br>附:缩略图<br><br>(注:此文用楚韶君笔名于2018年7月20日发表在美篇平台,其中包括11张图片。发表后被美篇平台加精。目前阅读量为3251,评论22,点赞240。)<br> 82/106<div> <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朋友意义的真谛</b></h1></div><div><br>2018.09.19 楚韶君 阅读 6263<br>音乐:知音</div><div><br> 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人人都会有朋友。<br> 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彼此有交情的人,彼此要好的人。 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的感情,也是最浪漫、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情感。人人都离不开友情。你可以没有爱情,但是你绝不能没有友情;一旦没有了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就死水一滩;友情无处不在,总是伴随你左右,萦绕在你身边,和你共度一生。<br> <b>朋友是一种相遇———</b><br> 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于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我们能够彼此遇到,能够走到一起,彼此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走近,实在是缘分。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能够彼此相遇、相逢、相聚,可以说是一种幸运,缘分不是时刻都会有的,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缘分。<br> <b>朋友是一种相知———</b><br> 朋友相处是一种相互认可、相互仰慕、相互欣赏、相互感知的过程。对方的优点、长处、亮点、美感,都会映在你脑海,尽收眼底,哪怕是朋友一点点的可贵,也会成为你向上的能量,成为你终身受益的动力和源泉。朋友的智慧、知识、能力、激情,是吸引你靠近的磁力和力量。同时你的一切也是朋友认识和感知你的过程。<br> <b>朋友是一种相契———</b><br> 朋友就是彼此一种心灵的感应,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感悟,是一种相契。你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背影、一个回眸,朋友都会心领神会,不需要彼此的解释,不需要多言,都会心心相印。那是一种最惬意、最畅快、最美好的意境。<br> <b>朋友是一种相伴———</b><br> 朋友就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彼此相扶、相承、相伴、相佐。他是你烦闷时送上的绵绵心语或大吼大叫,寂寞时的欢歌笑语或款款情意,快乐时的如痴如醉或痛快淋漓,得意时善意的一盆凉水。在倾诉和聆听中感知朋友深情,在交流和接触中不断握手和感激。<br> <b> 朋友是一种相助———</b><br> 风雨人生路,朋友可以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为你解除痛苦和困难,朋友时时会伸出友谊之手。朋友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是你受伤时的一剂良药,是你饥渴时的一碗白水,是你过河时的一叶扁舟;朋友是金钱买不来,命令下不到的,只有真心才能够换来的最可贵、最真实的东西。<br> <b>朋友是一种相思———</b><br> 朋友是彼此的牵挂,彼此的思念,彼此的关心,彼此的依靠。思念就像是一条不尽的河流,像一片温柔轻拂的流云,像一朵幽香阵阵的花蕊,像一曲余音袅袅的洞箫。朋友有时也是一种淡淡的回忆、淡淡的品茗、淡淡的共鸣。<br> <b>朋友是一种相辉———</b><br> 朋友就像是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彼此光照,彼此星辉,彼此鼓励,彼此相望。朋友也就是镶嵌在默默的关爱中,不一定要日日相见,永存的是心心相通;朋友不必虚意逢迎,点点头也许就会意了;有时候遥相呼应,不亦乐乎?<br> <br>(注:此文用楚韶君笔名于2018年9月19日发表在美篇平台,其中包括9张图片。发表后被美篇平台加精。目前阅读量为6263,32评论,162点赞。)<br></div> 83/106 <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成功人生在忘我</b></h1><br>2018.11.17 楚韶君 阅读 620 <br>土耳其进行曲<br><br> 不要仰望高山的雄奇,即使你是一粒微尘,忘却自我渺小,依旧可以堆砌一个星球;<br> 不要羡慕苍松的挺拔,就算你是一株小草,忘却自我平凡,仍然可以装点一方土地;<br> 不要向往大海的汹涌,纵使你是一滴雨露,忘却自我普通,还是可以滋润一片泥壤。<br> 有一种日子叫曾经,有一种岁月叫艰辛;有一种精神叫强健,有一种生活叫磨炼。雄关似铁,只有奋不顾身才可能而今迈步从头越;往事如风,只有得失两忘才可能义无返顾勇向前!<br> 蝴蝶在花丛中翩然起舞,因为它忘却了挣脱蛹茧束缚的痛苦;竹叶在月光下姿态婆娑,因为它忘却了冲破竹笋紧箍的压迫。<br>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更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一个生命,伟大也好,渺小也罢,要将自身的能量释放到极限,往往是在一种逆境的磨难中,脚踩遍地荆棘,身迎枪林弹雨,搭一支忘我的利箭,把坚韧的弓弯到满月的弧度,一射而出,才能超越束缚,冲破迷雾,令人夺目。<br> 不忘却霜欺雪压的苦楚和电击雷劈的残酷,一粒被遗弃在悬崖罅隙里的种子,何以能将卑微的身躯耸立成参天的大树?<br>不忘却摧肝裂肺的痛苦和呕心沥血的孕育,一枚被沉埋在海底深渊中的贝壳,何以能将枯涩的泪水酝酿成璀璨的珍珠?<br> 忘我是一种精神的执着。当失聪的贝多芬用他那双灵巧的手在黑白键上敲出激情敲出爱意,追求自由呼唤光明,高扬达观的风帆,保持激昂的心态时,他是忘我的。他完全陶醉了,他完全痴迷了,他也许听不到,但他又分明“听”到了。他震撼着,也震撼了全世界。<br> 忘我是一种心灵的洒脱。当神奇的庄子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豪迈地说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时,他是忘我的。他洁身自好,人格高标。不要功名富贵,不管得失荣辱。把自己雕塑成漫漫长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留给后人不尽的瞻仰和佩服。<br> 忘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当那带剑的燕客慷慨地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捐躯的先烈从容地吟哦:“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原本平凡普通的生命被他们用忘我的精神打磨得亮丽晶莹。远处有舍生取义的孟子在为民请命,精忠报国的岳飞在纵横驰骋;怀抱琵琶的汉姬上马起程,变法流血的谭嗣同奋不顾身。近处有黄继光挺胸上前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焚烧似等闲;焦裕禄“心里装着兰考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孔繁森拖着病体为百姓谋福利……他们用忘我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自己的名字擦得鲜亮,在历史的某个页面上雄视千秋,令人感喟,使人钦佩。这些人如同银河系中的繁星一样熠熠生辉,纵使倒下,也能让世人为之流下感动的热泪。<br> 忘我是芭蕾舞者那双畸形变态的脚,是亲兄弟那只骨节错位的手。生而为人,只有对他人的无私奉献,才有自我价值的全面体现;纵使为己,也只有忘我劳动努力奋斗无畏无惧不管不顾,才能迎来成功的眷顾。<br> 梵高疯狂地涂抹着向日葵,忘我地燃烧激情,用一亿七千万的天价,让世人明白什么是艺术珍品;<br> 苏轼潇洒地拄着拐杖,一蓑烟雨任平生,宜雨宜晴,且啸且吟,赫然登上了文学殿堂的最高峰;<br> 袁隆平沉静地徜徉田间,潜心科研,不断实践,日晒雨淋,视若等闲,竟然使自己的名字响彻寰宇用自己的成果惠及世界! <br> 让徐来的清风荡涤你污浊的心灵,让满天的星火点亮你不灭的明灯;让历史的余响震撼你疲软的心窝,让自然的音籁击穿你壅堵的耳朵,请你听我大声说,成功人生在忘我!<br><br>(注:此文用楚韶君笔名于2018年11月17日发表在美篇平台,其中包括11张图片。发表后被美篇平台加精。目前阅读量为672,11评论,45点赞。)<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style=";">91/106<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020重阳:赏秋篁岭 勇攀三清</b></h1><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楚韶君</b></div></b><br>(图:重阳图片、主题图片)<br> 秋天的的重阳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又是一年重阳节,当国庆和中秋两节同庆刚过去,九九重阳又接踵而来。金九银十,正是旅游好时节,不负时光,不负卿!<br> 重阳佳节,寓意深远。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重阳节的主要活动是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br> 出门赏景,偕伴出游。2020年10月23日,我们一行十二人乘坐湘潭康辉第29趟周末专列,专程赴江西上饶婺源,参加“赏篁岭晒秋,爬天下第一仙山——三清山双卧4日游”。<br>(图:湘潭站合影及绿皮车)<br> <b>1、观赏篁岭晒秋</b><br> 23日晚8时,队伍从湘潭火车站集合出发,乘空调火车专列赴江西上饶站,夜卧火车上。次日早上6时许抵达上饶,早餐后乘旅游大巴赴“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上午10时许抵达婺源篁岭。<br>(图:婺源早餐店、篁岭山下合影)<br> 婺源篁岭,人们认识它都是从一幅幅色彩艳丽,充满着丰收景象的摄影作品开始。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婺源归来不看村。篁岭是婺源旅游精华的浓缩,是集古村落、古树群、梯田花海、民俗晒秋为一体的最美乡村景致。<br>(图:篁岭山上大合影、各组合影)<br> 篁岭处于婺源东线,是一个典型山居村落,因“晒秋”而闻名遐迩。当地村民自古就有用竹晒匾晾晒农作物的习俗,圆圆的晒匾里摆满了鲜艳的辣椒、南瓜、玉米、黄菊等。每到丰收时节,阳光下数百栋错落的徽派民居,和晒架上这些五彩缤纷的丰收成果,构成绚烂的“晒秋”奇观,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农俗景观和最美的乡村风情画。<br>(图:晒秋图片)<br> 篁岭中有一条长长的商业街,横贯东西,因高悬山上而名曰“天街”。“天街”似玉带将九条巷道上的经典古建筑串连起来,古趣盎然,街上徽式商铺林立,前店后坊,游客人头攒动,仿佛一幅流动的缩写版“清明上河图”。<br>(图:各类店铺)<br> 在篁岭,每一步都是景色,每段时间都拥有它独特的景致。百米高空玻璃栈道,惊险又刺激。篁岭独特的晒秋人家、天街古巷、五桂香堂、奇异怪屋、冒险森林、红豆杉群、梯田花海、爱在心田、“枫”情独好等,都是婺源代表性美景。<br>(图:景点特写、帅哥靓女、玻璃栈道)<br> 篁岭旅游不受季节影响,春观油菜花海、夏戏峡谷溯溪、秋赏古村晒秋、冬品民俗度假。篁岭四季皆入画,只有秋天最火红。婺源篁岭的秋,能用最美丽的色彩唤回你的童心,那超越了俗世凡尘的深远与绝美,只一个字可以形容——醉。如果说,婺源古村是中国古建筑的大观园,篁岭无疑是一朵雅致动人的奇葩。篁岭古村既是自然的宠儿,也是人文的杰作,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画家和摄影家的创作乐园。<br>(图:整体风光)<br> <b>2、激情篝火晚会</b><br> 24日下午3时坐缆车从篁岭下来,然后坐旅游大巴赴三清山入住天龙山大酒店。晚上8时酒店前坪篝火之夜开启,升起了熊熊欢乐的火焰。快乐的游客们一起围着篝火跳起舞蹈,手拉着手围着火堆狂欢。篝火点燃人们的热情,欢声笑语伴随火苗跳动,一起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中。<br>(图:酒店照片、现场照片)<br> 这里让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都因火的激情,牵手而舞。在这里能让所有的凡尘俗世都抛向九霄云外。嗨翻的俊男靓女,在陌生人面前尽情释放,年龄不是问题,快乐才是真谛。篝火晚会,让游客忘记了白天旅行的疲倦,忘记了年龄,纷纷加入到了狂欢之中。夜深了,人们带着满满的快乐和幸福离开了现场。一场篝火晚会,绽放着金秋之际人们的激情。<br>(图:视频二个及特写和全景)<br> <b>3、勇攀三清仙峰</b><br> 第三天10月25日,正是庚子年九月初九重阳节。当日天气非常晴朗,早餐后乘车赴三清山景区,主要游览南清园景区,东海岸景区和西海岸景区。<br>(图:大集体合照)<br> 三清山位于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三清山集天地之秀,纳百川之灵,是华夏大地一朵风景奇葩。它兼具“泰山之雄伟、黄山之奇秀、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青城之清幽”,被国际风景名家誉之为:“世界精品、人类瑰宝、精神玉境”。三清山获得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双重殊荣,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为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br>(图:小集体合照个人照)<br> 三清山又是道教名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它因道成名,因道而兴,山中景点、传说、故事、古迹、摩崖石刻等均与道教有关。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前人赞它为"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br>(图:全景及两人照)<br> 我们从东部金沙索道乘缆车上山,随着缆车徐徐登高,只见雄浑山岳、珍奇花木遍布其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目不暇接。在山顶放眼望去,远处高山石林等壮丽景观尽收眼底,让人心生“邀松入景、盟石为友”的惬意感。<br> 山上景致的特点是东险西奇、北秀南绝,群山姿态万千,妙趣横生。拾级登山,一路上满目都是苍松翠柏和飞瀑流泉,使人心旷神怡。<br>(图:缆车视频栈道指远)<br> “巨蟒出山”是一座象形石柱,经大自然长期的风化与重力作用而形成,峰壁峭立,顶部稍平,颈部略细,就像一条破山而出的巨蟒,可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与东方女神景观遥遥相对。<br>(图:巨蟒出山照片)<br> “东方女神”形如一位秀发披肩的端庄少女,手捧鲜花,神态祥和,亿万年来,女神端坐山峰,默然注视芸芸众生。<br>(图:女神照片)<br> 诸如乾坤石、五老拜三清、玉田石、金龟石、渡仙桥、石人负松、幽泉港湾、探海云松、玉女开怀、三龙出海、西海港湾、回音谷,观音送子等,都是三清山标志性的景观。<br>(图:山峰远景照片)<br> 湘潭7号团分为11个家庭组共有35位游友,大部分人在观赏东方女神景观后便折回金沙索道站,但有七勇士继续攀登高峰。过了女神酒店后,游步道陡然向上。上山步道在中途有观景平台,可以一边休息,欣赏群峰峥嵘,惟妙惟肖的奇石怪松,一边回味幻化为“东方女神”的玉虚仙女与幻化为“巨蟒出山”的孟云龙,两人之间一个悱恻动人的爱情传说。<br>(图:女神酒店等照片)<br> 一段陡峭的山路在茂密的灌丛中隐现,直通峰顶。七位终于登上峰顶玉清台,这里是观日出、看云海最佳的位置。极目远眺,三清诸山皆在脚下。山高人为峰,站在极顶处才能体会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境。<br>(图:上山俯瞰与松合影七勇士合影照片)<br> 从玉清台继续奋勇前行,转过马头石就是一线天。花岗岩峰柱因形似马头而得名“马头石”,它是花岗岩体沿裂隙差异风化形成的象形景观。 “一线天”景观纵贯天地之间,鬼斧开砸穿山路,神工雕塑三清山。一线天又名“一线牵”,暗喻“千里姻缘一线牵”之意。共有台阶299级,谐音“爱久久”,两旁筑有相思、相知、相恋、相爱、同心等五台岛,隐含爱的主题不断升华。<br>(图:马头石及一线天)<br> 凡到过三清山的人,有的赞美那飘逸的云海,有的喜爱那奇形怪状的山石,有的欣赏那丰姿卓越的松树,有的沉迷于那壮观的日出,而我最情有独钟的却是那悬崖上崎岖的栈道。<br>(图:栈道照片)<br> 建于海拔1600米崖壁上的三清山栈道,都是依山而建,依山而变,栈道蛇行。一边是陡峭的山岩,一边是凌空的深谷。栈道护栏造型独特,虽然是钢筋水泥浇筑,但却像木刻根雕,古色古香,既坚固又美观。行走在这壁立千仞的栈道上,那感觉如在悬崖绝壁之上闲庭信步,远观壮阔云海,连绵群峰,幽深峡谷,气象非凡;又似漫步其中,脚踏浮云,身披雾纱,犹如遨游仙境之间。<br>(图:栈道行走照片)<br> 在东海岸的高空栈道上,美女们即兴载歌载舞,随着欢快的旋律翩翩起舞,歌声在山中回荡,优美的舞姿为绿野群山筑起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br>(图:跳舞照片三个视频)<br> 有诗云:<br> 三清可是等闲地,巨制随云入九天。<br> 险径逶迤接栈道,大峰壁立借雾翻。<br> 司春神女应有意,怪蟒出山待客还。<br> 遍地青松皆俯首,笑迎四海旅人间。<br> 《三清山.荒村野鹤》<br> 有关描写三清山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在中国古代众多文人骚客赞美三清山的诗词中,尤以诗仙李白的这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拽广带,恍惚升天行”诗句最为著名,道出了三清山的神韵。<br>(图:诗意图片)<br> 这次勇攀三清仙峰虽然尽兴,但却没有攀登最高的玉京峰,也没有欣赏到云海、日出和晚霞,还有5月才盛开的高山杜鹃等等,似有遗憾。都说三清山最少要来三趟,这一次就权当探路问道,留下些期待为重上三清的理由吧。<br>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家从不追求所谓的圆满,而是推崇无为和道法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攀登三清山如果探索问道,也算是问到了道心。<br>(图:与导游合照)<br> <b> 尾声</b><br> 25日下午3点左右我们下到山脚,然后乘车前往上饶火车站,乘坐晚上8点开出的专列回湘潭。晚间在火车上带着倦意和快乐进入梦乡,第二天26日早上6时30分到达湘潭站,返回温馨的家。<br> 期盼着下一个目的地,再一次出发。<br>(图:上饶站照片)<br><br>注:此文于2020年10月28日登载在美篇平台,并被加精成为话题精选,文字数3553,图片85,视频5,阅读1192,点赞68。美篇链接地址:https://www.meipian.cn/387m7kij?share_depth=1<br> 93/106<div><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泰州慢时光游记</b></h1></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楚韶君</b></div></div><div><br>(图1城市图)</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序】</b></div></div><div><br> 浅夏,岁月如诗,五月的繁华,正在渐渐葳蕤。2021年5月上旬,我们为参加庆贺亲家寿辰去了一趟江苏扬州,并在扬州亲戚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下,专程游览了泰州。第一次游泰州,虽然行程有点匆忙,三天时间也大多是走马观花,很难体会其中精华,但是漫游之后却感觉印象很深,收获颇丰。泰州虽然比不上扬州的名气,但它的灵秀,它的别致,它的厚重,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犹如一段段往事挥之不去。<br>(图2机场、寿照)<br> 我在翻阅资料中了解到,泰州是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泰州市原属扬州市,1996年“扬泰分设”,县级泰州市从扬州市划出,组建为地级泰州市。泰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700多年前,意大利航海家马可·波罗游历泰州,称赞“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泰州这方土地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王艮、刘熙载是其中杰出代表。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生在这里并度过了青少年时光。泰州名胜古迹众多,文脉灵动,风光绮丽,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一座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现代化色彩的城市。<br>(图3城市照)</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1</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泰州早茶哲学</b></div></b></div><div><br> 泰州是一座让时光慢下来的小城。泰州人的生活闲适从容,吃早茶不仅是他们享受慢生活的方式,同样还是解密泰州城市人文的一把钥匙。泰州早茶,历久而弥新,它的哲学基础,来源于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真理。它的文化形态,属于低调的奢华。随着早茶文化的盛行,泰州也将早茶文化融入了城市美食名片。<br>(图4古月楼)<br> 我们来到泰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古月楼吃早茶。座落在老街的古月楼是泰州吃早茶最知名的地方,因为创始人姓胡,所以叫古月楼。它让我想起李白的那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抒怀诗句,似乎在提示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哲理,希望人们能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人生。<br>(图5-楼内照)<br> 在泰州,吃早茶是一种生活,也是一门艺术,做早茶就像在做一件艺术品。泰州早茶食材新鲜,种类丰富,看看一笼笼叠得很高的蒸笼,足以见得有多丰盛。泰州早茶中最经典的是烫干丝,是泰州早茶最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烫干丝由豆腐干切成,加入香醋拌匀,口感滑嫩,一碟食毕,齿颊留香。接下来有最受欢迎最鲜美的蟹黄包,有用素菜做的皮薄馅多的翡翠烧卖, 有经典名小吃月牙形的虾仁蒸饺,还有用面皮包裹住了汤汁的汤包。吃汤包的时候非常考验人,必须小心翼翼咬破皮,就着开口吸里面的汤汁,令我好奇的是,这样的蔬菜汤汁是怎么做到包子里?<br>(图6-早茶食品5)<br> 我对于早茶存在过误解,顾名思义早茶不就是早上起来喝茶吗?但是当我来到泰州后才发现早茶远远不只是茶,而是一道道当地特色的美食,更是一种饮食文化。吃完早茶,就可以开启这活力满满的一天。<br>(图7-楼内展览照2)</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2</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漫步泰州老街</b></div></b></div><div><br> 出了古月楼,来到老街。泰州老街的古意十足,仿佛进入了一个饱经沧桑的世界。<br> 其实泰州老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老街,而是人工建造的仿古老街,是一条年轻的老街。它还原了几百年前老泰州的街头小景。老街古色古香,灰青色的砖瓦砌成的古建筑座落在一个个麻石铺就的明清小巷,沿街两侧都是商铺,有一些百年老店,每一家都挂着大红灯笼。这里的店铺也以餐饮店为主,沿街的黄桥烧饼香气扑鼻。在泰州,有这样一句俗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这句话主要讲了泰州的两大特色,一个是享受生活的早茶,另一个则是放松的按摩修脚,有些店挂着大大的皮包水字样,就是吃早茶的好去处。<br>(图8-街照4)<br> 老街内还有戏台、锣鼓、花轿等民俗装饰,生动展现老城人民的旧时生活。老街拐弯处是街心小广场,南端是座古戏楼,飞檐翘角、画栋雕梁;西边有一条弯弯的小溪在广场边流过,溪中一架水车,古色古香。<br> 老街是泰州艺术的结合体,它用它独特的魅力向我们展示泰州的美。<br>(图9-广场照2、黄桥烧饼2)</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3</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稻河古街区与胡锦涛旧居</b></div></b></div><div><br> 泰州稻河古街区形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民居建筑群别具风情,深巷古宅、青砖黛瓦、飞檐玲珑、依水小筑。这里和城市的车水马龙不同,没有过于喧嚣,生活节奏都是慢的。在现代城市的包围下,它还是保留着原有的那一份古朴宁静,是市中心少有的安静地,也是泰州一处静谧避世的好去处。泰州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还原老建筑的初心,塑造一份怀古的气息,这是大隐隐于市的隐者情怀,在闹市中取静,是泰州人民的一大智慧。<br>(图10-稻河古街区照片3)<br>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旧居位于稻河古街区的多儿巷1号。胡锦涛在这里出生并生活了18年,5岁时进入五巷小学读书,后来转学到泰州大浦小学,再后来考上了泰州最好的中学——江苏省泰州中学,一直到进入清华大学。<br> 胡锦涛的祖籍是安徽绩溪人,但他们家从爷爷那一辈起就因外出经营茶叶生意而迁到江苏泰州。据说胡锦涛从小很懂事,不顽皮,从不同人斗嘴,不同人吵架,在家里话不多,不爱宣扬,学习很出色。平时很注意整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风度,爱好唱歌、跳舞,从高中时代就开始讲普通话。<br> 胡锦涛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期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他上任十年,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人民真切地感受到党的伟大、祖国的富强,也感受到胡锦涛主席的勤政爱民。<br>(图11-胡锦涛、多儿巷照相留念、五巷小学、胡锦涛课座照等5张)在泰州母校,胡锦涛坐在自己曾经的座位上<br> 在稻河古街区,我们还参观了全国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井博物馆。<br>(图12-参观中国古井博物馆3)</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4</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梅园:探访梅兰芳的传奇人生</b></div></b></div><div><br> 梅园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纪念公园。梅兰芳虽然出生在北京,但他的祖籍却是泰州。整个纪念公园是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的小型园林,三面环水,一派清幽雅致,如今成为了泰州城市八景之一。<br>(图13大门照)<br> 入门处是梅兰芳塑像广场,园中正坐着的,便是梅兰芳先生的汉白玉雕像,在花团锦簇中显示出一股凛然傲气。再往园里走,池塘中屹立着的,是梅兰芳饰杨太真的汉白玉雕像,她是梅兰芳在《太真外传》中饰演的杨太真,造型优美,神态逼真,如出水芙蓉。<br>(图14坐像与池像、合照)<br> 梅园内的环境亦如梅大师般优雅,漫步梅园时已不由自主的融入这雅致的园林之中,仿佛自己也已成为曲中人。<br> 进入史料陈列区参观,通过“梅开中华”、“梅香四海”、“梅骨铮铮”、“梅德如玉”、“梅根泰州”五大展区,浓缩并提炼了梅兰芳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属于泰州的光辉人生。<br> 梅兰芳四岁丧父,家境贫寒,“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的他将面临的困难和考验可想而知。因此,梅兰芳攀登中国戏曲表演艺术高峰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然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兰芳以其一生的勤学苦练,刻苦努力,终于登上世界瞩目的一座艺术高峰,成为人类文明史册上一个伟大的名字。<br> 整个园子里,处处在讲述着,一代京剧名角的风流一生,传奇一生。<br>(图15-展馆照片5)</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5</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柳园:纪念柳敬亭与欣赏姜昆书法</b></div></b></div><div><br> 柳园位于泰州市海陵区,为古“海陵八景”之一的“南濠渔唱”。园外柳堤环绕;园内佳木葱茏,蓊郁成林,曲径通幽、古韵犹存。<br> 柳园建有柳公祠,是为了纪念柳敬亭一生伟大的经历而建造的。柳敬亭是一位出身平民的说书大师,熟悉各阶层的生活和各地方言、风俗,说书风格独特,以说表细腻见长,以形象化的手法写人、状物,令闻者感同身受,这些特点一直为后世评话艺人所效仿。柳敬亭活动于明末清初朝代更迭的动荡之际,一生极富传奇色彩。<br>(图16-大门照)<br> 刚踏入柳园便看到最为醒目的大巨石上面的柳公祠记,这上面的文字详细的记载了评话大师柳敬亭从开始到出名的精彩的一生。我惊讶地发现这上面的字还是中国曲艺家协会姜昆写的,当我第一眼看上去就被这精妙的笔法所吸引,但是当看到落款是姜昆的大名时,不由得对姜昆非常的佩服。姜昆的书法作品还镌刻在柳园多处石碑石壁上,其书法行云流水,无论是字体的结构还是笔法的运用都无不体现着姜昆的书法功底非常深厚,完全达到了书法专家的级别。一位相声演员能把中国的书法写到这种境界真的不容易,通过欣赏他的书法作品,也使人们体会到了中国书法的艺术美。<br>(图17-姜昆书法照、园内照)</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6</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桃园:孔尚任与《桃花扇》</b></div></b></div><div><br> 泰州桃园地处泰州凤城河风景区,是国内以观赏类桃花为主题的品种最多的公园。景区均衡配植早、中、晚期桃树,阳春三月,桃花次第开放,竞相争艳。<br> 园内核心景点,为复建的明清建筑风格陈庵,庵堂再现清代戏曲家孔尚任出仕泰州治水期间寓居家庵创作《桃花扇》书稿的场景。孔尚任出仕泰州治水,始荣后哀,落魄中寓居陈氏家庵,在此完成《桃花扇》稿。《桃花扇》剧借侯方域、李香君的儿女之情,表现了南明王朝的兴亡之恨,构思和戏文均达到新的艺术高度,饮誉梨园。<br> 因为是再现《桃花扇》的场景,园内亭台楼阁、水榭码头、石桥石舫等等,无一不体现江南园林之秀美。桃园作为“戏曲文化三家村”之一,与南北柳园、梅园遥相呼应,徜徉其中,似身处幽静而自然的世外桃源。<br>(图18-大门照、园内照5、最后三人合照)</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7</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溱潼古镇:梦回千年</b></div></b></div><div><br> 泰州的历史真是源远流长,而最能代表泰州千年历史的,还有千年古镇——溱潼古镇。早在5000年前,这里就已有人类居住,因为这里曾出土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和麋鹿角化石。<br>(图19-灯笼标志)<br> 溱潼古镇地方不大,也没有拥挤的人群,商业和景点完全分开,这样既保留了原住民的生活气息,又伴随着各种古朴的小景点,一看就是个有文化的地方。古镇基本是由一条老街串起来的,景点深藏在99条古街巷之中,每个景点都着悠久故事,有曾经粮商的故居、水龙局、秦砖汉瓦馆和溱潼非遗馆, 还有清代以来的卖身契,三位院士的故居等等。古街上卖肉松饼和鱼丸的人特别多,在这里卖的最畅销的是黄桥烧饼、靖江猪肉脯和溱湖簖蟹,各种各样的小吃充斥在街头。双黄咸鸭蛋、天鹅蛋是这里的名特产,更是一种方便携带的馈赠佳品。<br> 溱潼在清代时就有八景之说,即:东观观渔、南楼读书,西院庭槐 、北村禅院,板桥秋月、堤柳春莺,花影清潭,荒窑灵树。可惜没有时间去找一找溱潼八景的所在地哦。<br>(图20-镇内照6、双黄蛋礼盒2)</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尾声】</b></div></div><div><br> 三天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也用心去体会了泰州这座古城。徜徉在泰州的大街小巷,厚重的人文底蕴沉淀在城市的角角落落,这座苏北小城所蕴含的历史,超乎了我的想象。<br> 我们在这里感受了属于这座城市的美景,也感受了泰州这座城市的慢生活。古月楼里一盏早茶是慢,溱潼古镇的人间烟火气亦是慢。泰州这座慢城市,闲适又美丽,让人如痴如醉,不愿离去。<br> 三天时间不能涵盖所有,只有留待将来继续探访。我了解到,泰州城内还有乔园那样秀气的江南之景,有雕花楼精美绝伦的木雕砖雕,有被誉为“江淮第一楼”的望海楼,有泛黄水杉的水上森林独特景观,有溱湖摇橹船划破河道的湿地风光;更有要拜谒的历史人物和追思的英雄人物,如“扬州八怪”的领衔人物郑板桥、《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志愿军“特级英雄”杨根思烈士等等。<br> 五月游览泰州,让人难忘。泰州这座文化胜地将来必定人文鼎盛,必将不断增添新的广度和深度,也会让泰州在历史古城的美名之下,更加闪耀着尘世幸福的美丽光环。<br>(图21泰州哲理图片)<div><br>(注:此文于2021年5月25日登载在美篇平台,并加赞成为美友喜欢文章,文字数4565,图片72,阅读1171,点赞62。美篇链接地址:https://www.meipian.cn/3m2zvo4b?share_depth=1)<br></div></div> 94/106<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爱下厨</b></h1><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1</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为爱下厨</b></div></div><div><br>如果把每个家庭的厨房比作一个舞台,那么就总也少不了走进厨房,系上围裙,挽起袖子,拿起锅铲,弹奏厨房锅碗瓢盆交响曲的主角。这些主角,以前多是主妇,而现在出现了不少为爱下厨的家庭“主男”们。<br><br>也许有的人认为,堂堂一个大男人,要以天下为重,怎么可以冠以爱的名义,将下厨作为一种情怀?可是,我要说的是,如果没有一种情怀,没有深深的爱,谁又会毫无怨言地愿意为所爱的家人们买菜做饭,不辞辛苦地尽心烹饪?<br><br>家是酝酿爱与幸福的酒坊,是盛满温馨和感动等待品味的酒杯。为爱下厨之所以说是一种情怀,是因为下厨做饭不是说心血来潮,做上一顿饭就万事大吉,是因为年年月月日日餐餐都要尽心去做,做的毫无怨言,做的心甘情愿。<br><br>用真爱烹饪出的菜肴,从味道上是可以感觉出来的。用心做的饭菜,吃的时候是那么的可口,不咸也不淡。如果漫不经心,你煮的饭要不多放了水没有硬度,要不少放了水是夹生;或者做的菜要不太咸太辣,要不就少了最后的葱花。<br><br>我爱下厨,是因为下厨让家的感觉不只是来自温情脉脉的卧室,高朋满座的厅堂,也来自煎、炒、烹、炸的厨房;下厨让我体味到了更多辛劳之后收获的乐趣和对生活精心烹制的快感。为爱的人做饭,心态平和,连味道都是完美的,为爱的人下厨房,才是对爱的最高致敬。这样的爱情,在氤氲袅袅的厨房中日久弥坚。<br>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2</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淬炼厨艺</b></div></div><div><br>在我的记忆中,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步步脚印,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然而最令我难忘的还是第一次下厨做饭。<br><br>我学会下厨做饭得益于母亲影响。她的拿手菜有腊肉炒蒜苗、清蒸鲫鱼、红烧猪肘等等,道道色香味俱全。我想从最简单的“煎蛋”开始做起,打算如此开始我一生之中的“处女作”。谁知看似相当简单的煎蛋,也是如此的艰难,第一次的煎蛋就好像滚滚的土石流一般,在锅子里都碎了。第二次还可以,但仍是差强人意。直到第三次,我才领略到除了手艺之外,还要控制时间和炉火的大小。<br><br>此后,我经常会虚心地去请教一些烧菜高手,并且跑书店,找菜谱,看电视。那些有关美食的书籍,不管是哪种菜系,哪个国家的,我都专心致志的研究,学习。我还用手机备忘录建立了《家常菜秘制》文件夹,记载了两百多条菜肴制作方法。如今,我不仅学会了炒饭和煮汤,还学会了烧色、香、味俱全难度很高的菜,清蒸杂烩、红烧鳊鱼、黃焖豆腐等就是我的绝活。<br><br>厨艺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除了用心,更需熟练,需要自己投入精力和情感来做。因为好吃点只要琢磨一下就好,吃好点却是一辈子在琢磨的事,更因为不仅要做自己喜欢的菜,更要做家人喜欢的菜。为了爱,应该练就一手好厨艺。<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3</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厨神传说</b></div><br>下厨房的男人甚至名人并不少,历史和现实中,有许多美丽的厨神传说。他们大大激发了我的下厨欲望和兴趣。<br><br>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他的一生很坎坷,生活困窘,但没抱怨,将十分的不如意,化作十分的热情,走哪吃哪,还自己上手做。“东坡肉”名扬四海,他还专门写诗介绍怎么做,“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苏东坡热衷于研究各种美食,所有的不如意都被食物消化,剩下的都是坦荡和豁达。<br><br>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 他在诗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还诗赞:“鲈肥菰脆调羹美,麦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br><br>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br><br>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亦为啖鱼回”等诗句传世。<br><br>鲁迅虽然谈不上是什么饕餮之徒,但也是个有名的吃客。他曾亲自下厨做饭,宴请日本朋友川岛。其拿手好菜,是用干贝清炖火腿。火腿炖好以后,还要蘸着胡椒吃。鲁迅对川岛说:“干贝要用小粒,炖火腿的汤撇去浮油,功效和鱼肝油相仿。”<br><br>当代影视剧中,爱下厨房的男人被描绘的又帅又暖,比如“黄小厨”黄磊、“十二道锋味”谢霆锋,还有老坛酸菜哥汪涵。黄磊作为娱乐圈的模范丈夫,经常在节目中展示自己的手艺。妻子孙莉在外出差回家,哪怕是在夜间,也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由黄磊亲手煮的面条。对他们来说,似乎下厨房就是宠妻爱子的最佳方式。<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4</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厨见人品</b></div><br>听人说会下厨的女人才有女人味,会下厨的男人最帅了。做菜如做人,菜品如人品。一个会下厨做饭的人,自带光芒,人品一定呱呱叫。<br><br>爱下厨做饭的人,为人不自私。做一顿饭,繁杂又耗时,从买菜、择菜、洗菜到烹炒,短则1-2小时,长则4-5小时,忍受油烟的熏染,用心烹饪每道菜,只因为有特别的情谊。<br><br>爱下厨做饭的人,懂得食物的珍贵,温柔对待一蔬一饭,看着新鲜水灵的瓜菜,都能感到生之喜悦。<br><br>爱下厨做饭的人,活得精致。古人道“治大国,若烹小鲜”,那些热爱做饭的人,总会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追求品质生活,活得更精致。<br><br>爱下厨做饭的人,处世更旷达,心胸更开阔,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能积极面对,为人处事也更旷达。<br><br>每一个爱做饭的人,都是极其爱生活的人,更是能在平凡中活出不同滋味的人。他们享受与柴米油盐、锅碗瓢盆在一起的细腻而又有滋有味的日子。他们都是积极、温暖、热爱生活的艺术家。<br><br>与他们在一起日子不会枯燥,四方厨房,是自由驰骋的沙场,为爱下厨的人烹饪美食的背影,就是流年里最温暖的背影。他们将满腔的爱意,都倾注在食物里,无声无息地暖了心,暖了胃。<br><br>爱下厨做饭的人,优点太多,和一个爱下厨做饭的人在一起,生活一定很温暖,一定能将平淡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充满欢声笑语。</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5</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下厨金句</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有些沁入人心的下厨语言,充满智慧和哲理,给人们带来人生启迪和感悟,有益于激发人心励志奋斗。特精心构思编辑如下,以飨读者。<br><br>烹饪情诗——<br>西红柿:红透的西红柿,跳进鲜黄的鸡蛋汤,大火里起舞,余温后收汁,人生学会的第一道菜,在人生里炒了无数次,最熟悉的日常,也是最眷恋的家常。<br><br>五花肉:一块上好五花肉的绝佳去处,是让它缠绵在酱油与料酒的怀抱里,高温中翻滚,冰糖里焖煮,瘦却不柴,肥又不腻,而让一个人心安的独门秘诀,是就这么跟着味觉,找到最熟悉的归途。<br><br>土豆丝:认识的第一年,土豆丝被她切成土豆条,在一起的第三年。盘里的醋多醋少,取决于咱俩的矛盾大小,还好没有人比我更知晓,碗里的醋有多少,心底的爱就有多少。<br><br>美食情思——<br>和美食谈一场恋爱;爱的火把在厨房点燃。爱自已从爱美食开始,爱美食就是爱生活,爱生活就是爱全家。<br><br>汇聚希望的光,感受美食的能量,照亮生活的美。最美不过烟火气,以各色美食,传递各种心情,洋溢最新正能量!<br><br>在文人雅士眼里,生活处处是华章。在吃货眼中,万物都是美味佳肴。岁月就在这般月月年年好时光的期盼中,缓缓流淌。<br><br>厨人情话——<br><br>最近好像特别流行让男主下厨,会做饭的男人最帅。烟火袅袅,让温暖加倍,会做饭的男人最帅啦。<br><br>人生之中,有些事,是不容许留下遗憾的,比如为爱的人做饭!为爱的人做一餐可口的饭菜是多少句“我爱你”不可比拟的。<br><br>想为爱的人做饭!一起过宁静的生活!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去看最清澈的湖,看最宽阔的海,听最美的音乐,捉漫天萤火虫,堆一个最白的雪人,穿过长长的枫林,去下雨的江南,看最繁盛的樱花雨!在最美的时刻随风而去!<br><br>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为家人做饭是一种乐趣,一家人其乐融融吃饭才是过年过节的温馨画面。爱就是在一起吃好多好多顿饭,袅袅炊烟,烹出最美的幸福。<br></div> <div>注:此文于2020年11月2日登载在美篇平台,并展示到话题和首页推荐,2021年12月31日此文入围《天下美篇报》笔杆子版块,文字数3220,图片6,阅读3147,点赞141。美篇链接地址:https://www.meipian.cn/3vgbq1zc?share_depth=1<br></div><div><br></div>湘潭市作家协会出版的《湘潭文学》2022年第3期,发表了我创作的散文《我爱下厨》。湘潭日报2022年9月1日、11月20日先后节选发表了《我爱下厨》中的《厨神传说》和《为爱下厨》。 95/106<div><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为美篇之家送祝福</b></h1><br> 美篇创立于2015年7月15日,我于2016年7月27日加入,编辑了首次美篇,从此就爱上美篇,离不开美篇,至今已有五年三个多月时间。在此期间,发表美篇作品60篇,总阅读量4万多人次,美篇加精11篇,被推荐4篇,关注196人,粉丝651人。<br> 美篇是一个神奇的网站,美篇是一个美好的朋友圈,美篇是一个庞大的微信群,美篇也是灵魂的栖息地。这里,是不用教室的课堂,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是一个学习的大课堂。<br> 五年多来,我们在美篇遨游,在美篇徜徉,在美篇里耕耘和收获。在美篇里,我们的心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收获了人生信仰,收获了友谊和人世间的情与爱,收获了许多美好与快乐,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因此,应该感谢美篇平台,感谢美篇的全体工作人员辛勤的付出!<br> 为了发掘美篇各行业优秀的达人,给予大家高层次的交流学习平台,给美篇之家的会员们更大、更耀眼的舞台,美篇之家筹备委员会正式组建成立。我荣幸地受到邀请成为筹备委员。<br> 美篇之家的成立,旨在集合美篇优秀的一批人共同建设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组织。利用美篇内最优秀的群体,群策群力,将美篇之家从组织体系、线上线下活动模式等等方案进行规划,使美篇得到更大更好的发展。<br> 现在,美篇之家第一个线上活动《我为美篇之家送祝福》已经开启,为此,我手写了祝福内容:“祝美篇之家快乐成长魅力无穷!”落款为“美篇之家筹备委员胡建民(楚韶君)”,并以文章的形式发布,投稿到话题“美篇之家活动”。<br> 衷心地祝愿美篇越办越好,取得更辉煌的成就!也衷心祝愿美篇之家快乐成长,蒸蒸日上,砥砺前行,团结奋斗,共创人间奇迹,圆天下人的美篇梦!<br><br>注:此文于2021年11月6日登载在美篇平台,11月8日展示到话题和首页推荐,文字数717,图片5,阅读3215,点赞76。美篇链接地址:https://www.meipian.cn/3vpivffn?share_depth=1<br></div> 96/106<div><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美篇恒久远,深情交百年</b></h1><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美篇之家口号应征】</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美篇恒久远,深情交百年</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我的口号是:美篇恒久远,深情交百年。</div><div><br>释义:将“美篇”比喻为美好永恒的钻石,恒久远形容美篇魅力无穷和强大的吸引力、向心力,百年指人生一世。全句表达了自己来到美篇之家,对美篇魅力的倾心和追求,满怀深情地拥抱与奋斗,努力开启自己芬芳繁华更加美好的人生。</div><div><br>“美篇之家”荷花群筹备委员:楚韶君(美篇号3481720)<br>2021年11月19日<br><br>注:此文于2021年11月19日登载在美篇平台,并展示到美篇之家筹备群用户专用首页推荐,文字数237,图片5,阅读2266,点赞115。美篇链接地址:https://www.meipian.cn/3wfs2qqs?share_depth=1<br></div> <h1><p><b>第七编 早期文章回眸(2篇)</b></p>98/106<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厂也有竞争力</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湘乡星星无线电厂搞活企业的调查</b></div><div><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周祖光 胡建民</b></span></h3></div><div><br><h3> 国家环境保护法公布施行后,全国生产除尘器的企业已由一九七六年的四家猛增到二百四十多家,只有一百二十多人的湘乡星星无线电厂就是其中生产除尘器的专业小厂之一。在激烈的竞争中,他们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宗旨,把自已的命运与用户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赢得了信誉,争得了市场。至目前为止,他们的产品,除西藏、内蒙外,已销往全国各省市的四百多个单位,产品由单一品种増加到三十六个品种,其中一半以上已形成系列化。投产六年来,这个厂共盈利二百二十七万元,上交国家七十九万元,一举成为竞争的强者。</h3></div><div><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style="color: inherit;">真正好的产品 用户<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才是唯一的试金石</span></b></h3></div><div><br><h3> 一个小厂,要夺得竞争的主动权,并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是用户对自己的产品信得过,放得心。几年来,他们多次采用现场观摩,有意识地选择一些重点地区,重点使用单位作现场,向用户发动宣传攻势,以扩大影响。通过观摩,紧紧抓住用户心理,请他们评头品足,挑针选刺。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真正好的产品,只有用户才是唯一的试金石。前两年,该厂在佛山市水泥厂召开现场观摩会,与会者竞相订货,仅广东省三水县水泥厂一家就当场一次要货二十七台,成交金额三十余万元。</h3></div><div><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用户是第一位的 而<br></b></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b>自己又是属于用户的</b></span></h3></div><div><br><h3> 用户是企业的坚强后盾,只有争取更多的用户,才能増强竞争的实力。为此,这个厂总是把用户摆在第一位。而把自己当作用户的忠诚的服务者。今年九月中旬,广西巴马水泥厂因生产场地严重污染,影响职工健康,被停产整顿。他们火速派人专程来厂,无论如何要求月底交货四台。这对星星无线电厂的压力实在太大,时间只有半个月,既要保证全厂计划的完成,又不忍心耽误巴马水泥厂的生产,怎么办?经说明来意,这个厂二话没说,当即向来人表示: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为人解难,是我们应该做的。通过全厂职工加班加点,终于按时把四台除尘器送到巴马水泥厂。</h3></div><div><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style="color: inherit;">坚持优质廉价<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取胜于市场</span></b></h3></div><div><br><h3> 办企业,不光是为自己打算,更重要的是为用户着想,坚持优质廉价,取信于用户,取胜于市场。从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四年,这个厂的产品,连续两次降价,如MC布袋除尘器整个系列共九种不同规格的产品,下降幅度平均为百分之二十八点八六。特別在原材料提价,产品成本升高的情况下,他们仍以用户的利益为重,在价格上,低于其他同类产品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而自已则千方百计修改定额,降低消耗,节约费用,充分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价格的优惠导致一些用户纷纷把和别人已订的合同退掉,转而和他们要货。<br> 廉价必定要坚持优质为前提,避免用户产生质次价差的错。六年多来,他们始终做到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出厂,不合格的元器件坚决不上机,不合格的另部件坚决不组装。此外,从产品的选型、设计,直到运输安装、调试以及维护使用等,都直接对用户负责,包干到底。在全部销出的六百四十七台产品中,至今还没有一合因质量问题而退货。</h3></div><div><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style="color: inherit;">走引进之路 结协作之果<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不断满足用户需要</span></b></h3></div><div><br><h3> 随着除尘器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服务对象,对产品的规格型号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特点,他们先后聘请马鞍山钢铁设计院、长沙黑色、有色治金设计院、西安环保服务公司,以及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各有关院校、所的专家学者共二十四人担任本厂顾问,组成广泛的信息网络,建立长期信赖而稳固的协作关系。今年,他们生产的一种为用户急需的高温布袋DV型除尘器,乃全国首创,也就是这种协作的成果。由于这种协作,厂里年年有新产品,年年增加新用户,企业久盛不衰。</h3></div><div><br><h3> 事实证明,象星星无线电厂这样一个小厂,竟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归结一点,就是他们有一颗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赤诚之心。这一点做到了,小厂也就有了竞争能力,小厂也一定能够在竞争中办活办好。</h3><br><h3>注:该文登载在《湘潭企业》(一九八五年第六期总第十二期31-32页)。《湘潭企业》为双月刊,由市企业管理协会、市厂长工作研究会、市企业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共同编辑出版。周祖光和我当时在湘潭市电子仪表局(后改为集团公司)工作,分别担任该局办公室正、副主任,通过前往湘乡星星无线电厂开展调查研究之后,撰写了此文。</h3></div></h1> 照片说明:组织湘潭市电子仪表局首届乒乓球赛留影,左为局办公室主任周祖光,右为局团委书记胡建民。1982年8月3日至6日于市和平小学赛场进行比赛。 <h1></h1><h1><b>第八编 亲友追思铭文(8篇)</b></h1><div><br><h3>99/106</h3></div><div><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追思父亲——写在父亲节之际</b></h1><div><b><br></b></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建民</b></h3> <br><h3> 又到一年一度的父亲节……<br> 时间过得真快,细细一数父亲去世已经整整40年了,父亲早已成为了我人生永远的缅怀,也成为了我们家族永久的怀念!<br> 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却久久没有动笔,原因是不知从何处写起! 今天是父亲节,千千万万个儿女在用不同的方式祝福或怀念自己的父亲。谨以此文追思与纪念我去世的父亲。</h3><h3> 穿越时空的隧道,我的思路又回到了那令人心碎的分别时刻。父亲是1981年4月8日走的。那天早晨,父亲坐在藤椅上喃喃自语:看过不过得了今天晚上。我走过去看见他伸开的手指头指甲都是紫色。我赶紧通知了大姐,不久大姐带着一个女医生朋友赶来,为父亲检查病情。父亲患的是肺结核和冠心病,经常住院,已经年老体衰。傍晚时分,父亲进入弥留状态,母亲见状急得不断地说着怎么办?大姐又赶紧联系了一位熟人司机,司机开来了一辆上海轿车,我抱着父亲上车送到了湘潭市中心医院。医生采用心肺复苏法并注射强心针进行抢救,但终未成功。晚9时许,父亲溘然长逝,终年70岁。他在沉沉的昏睡中告别家人轻轻的走了,化作一缕青烟一路向西。</h3><h3> 现在悄悄的仪式感不强的父亲节来了。父亲节没有像母亲节那样隆重、热闹、喜庆,鲜有掌声、鲜花、礼物,也许是母爱似海汹涌澎湃,父爱如山深沉宽广,如春雨滋润无声,儿女回报母亲是热情洋溢,回报父亲是默默的思念和无声的敬仰。但是此时此刻谁也不会忘记自己的父亲!此时此刻,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是一种温馨的痛苦,思念是对父亲在天之灵的祭奠。<br></h3><h3> 父亲胡玉文,1911年4月3日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城关镇。父亲没有多少文化,从小学徒,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一生以裁缝为生。父亲很平凡,普通的相貌,普通的个子,虽然没有当大官、大富大贵,留下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父亲平凡中见伟大,竭尽全力给我们最大的爱,给我们最安稳的家,给我们最好的幸福童年,最美好的青春芳华。<br> 父亲祖辈都是平民,没有听说祖上出过什么名人。祖父有些文化,常常替人写对联挽词之类,但去世的很早。父亲有个弟弟,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年代,因两人中要抓一个壮丁,弟弟晚上逃跑,为不被发现将鹅颈扭断后才逃出去,后来在南昌铁路局工作。</h3><h3> 父母先后生了十三个孩子,除去夭折的之外,最后是我们五女一男六个。我上面有四个姐姐,还有个妹妹因家庭困难生下来后抱养给了别人家,因此我在家里是老小。我跟我大姐相差十九岁,也就是说,父亲有我的时候已经四十二岁了。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对我特别的关爱,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br> 解放前父亲开了一间楚华缝衣店,此为父亲携母亲及大姐二姐开业做工,后来还带了苟来和生明两个徒弟。店铺在茶陵城关星星完小旁边,房子属租赁袓母亲戚家,每年送肉、鱼、鸡、包包等四样礼作为租金,前后约二十年左右,直到解放后的公私合营。大姐解放后便参加公安工作去了外地。开店期间,父亲为人诚恳老实,脾气好和气生财,做生意讲究信誉,人缘关系都不错。</h3><h3> 解放后,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父亲于1958年公私合营加入了茶陵县服装厂,母亲则回到家中操持家务。父亲的裁缝手艺精湛,手法细腻。我那时还小,至今记得服装厂进大门一张大案板,四位老师傅中父亲是最靠门的一位。案板上放着剪刀、皮尺、木尺、画粉片,厂内许多缝纫机在滴答滴答地运转。服装制作要经过量身、选布、画线、裁剪、锁边、缝纫、订扣、熨烙等工序。看似简单的服装裁缝,却让那个年代多少孩子魂牵梦绕。</h3><h3> 进入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家里生活极度拮据,父亲和母亲节衣缩食,为我们遮风挡雨,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希望。我们作为孩子经常去乡下挖薯根,去山里挑碎煤块。“文化革命”中,父亲因家庭成份是手工业者,不能像贫农雇农那样受到重视,甚至连子女的就业升学也不顺利。为此,父亲为子女的学习和就业想尽了办法,费尽了心血,子女们也因此终于都走上了工作岗位。那时父亲是一种精神和力量,恐惧时,父亲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亲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亲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坚实的支柱;成功时,父亲是鼓励与期盼。<br> 改革开放后,生活逐渐好转,开始享受新时代带来的幸福生活。现在整个家族人丁兴旺,人材济济,生活充满着阳光和希望,如果父亲九泉之下有知也应略感欣慰了。</h3><h3> 父亲为人淡泊,安于平淡,做事踏踏实实,人随和从不和人吵架,也从不阿谀奉承,一辈子人穷志不穷。印象中父亲极少笑,此刻想起来可能是生活的重担压迫所致。<br> 父亲一生善良,做善举从不留痕;父亲一生勤俭,吃的总是粗茶淡饭;父亲一生坚韧,从来没有向他人提出过任何索求;父亲一生寡语,真情从不外露;父亲一生平凡,平凡的悄无声息撇下您的儿女离去。</h3><h3> 父亲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在我的记忆里,他在去世的最后的几天之前,甚至从没有给我说过一句话,他对我们的爱,都点点滴滴撒播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这份爱因平淡而没有亮色,因过于零碎而难觅踪迹。父亲虽仅是社会中的普通百姓,甚或是社会最底层的百姓,但他那瘦弱多病的身体却有幸处于不断发展的新社会,虽平凡但高贵,虽捉襟见肘但优雅有度。</h3><h3> 父亲对母亲的感情很深,从来没有听到父母大声吵架过,更没有见到父亲对母亲动手和说粗话。父亲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叨念得最多的是要子女们一定要照顾好母亲,母亲也在大家的照料下活到了94岁。父亲是一位慈父,他爱家庭爱儿女。他一直以慈父的心态默默地注视着、支持着我们的事业。他用全部的生命撑起这个家,用无限的慈爱温暖着这个家,用真挚的情感经营着这个家。在此送给父亲一份石斛花,送给母亲一份鲁冰花,祝愿二老在天堂幸福安康,万事顺意。</h3><h3> 茫茫人海,路过的,遇到的,邂逅的,擦肩而过的,柔情似水的,情谊无价的,高山流水的,海誓山盟的,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感,但唯有父亲的情,父亲的爱才是厚重的,更是永恒的。这个世界最伟大的不是高山,最宽阔的不是大海。比高山伟大的是父爱,比大海宽阔的还是父爱,父爱就是天,父爱就是地,父爱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h3><h3> 父亲虽已走远,但他的音容笑貌还始终浮现在我们面前。我知道人死如灯灭,生命难复返。作为生命形态的个人,死就死了,不可能成为别的什么东西。我已经历人生百态,逐渐认识到了生命的真谛,开始洞察了死亡的意义。人生只是灵魂在人世间的一次旅行,沿途风景再美,终究是要回家的。人世只是歇凉的亭,黄土才是千年的屋。走过红尘明明灭灭的灯火,走过人间山重水复的流年,回首细想,尽管光阴拉长了离别的空间,可我知道父亲已把爱留在了我们的千山万水中。这么多年来,终于读懂父爱,父爱无言,父爱无边,父爱如山。因此,我们要过好生命的每一天,让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义。不携遗憾赴仙境,只留真情在人间。</h3><h3> 时至父亲节到来之际,愿全天下的父亲、母亲健康长寿,愿全天下父亲、母亲的孩子天天都是父亲节。追思父亲,缅怀父亲,繁衍父爱,再将此文献给天下的父亲!</h3> <br><h3>(写于2021年6月20日父亲节)</h3></div><div><br><h3>作者:胡建民,湘潭市人防办原副主任,正县级干部,市企事业文学艺术联合会名誉副主席,市秋瑾文化研究会副会长。</h3></div> <div>注:此文2021年6月20日登载在美篇平台并被加精。文字数2899,图片7,阅读1844,点赞144,评论42。美篇链接地址:https://www.meipian.cn/3nyd1qgc?share_depth=1<br></div><div><br></div>湘潭市作家协会出版的《湘潭文学》2021年第4期,发表了我的《追思父亲——写在父亲节之际》一文。 <h1><b>附1:《南浦铁犀追梦人》写作提纲</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篇纪实文学)</p><p class="ql-block">一、深夜马江车祸震撼茶陵;二、南浦铁犀旁的成长岁月;三、县城社会生活之面面观;四、湘潭半导体厂的熟练工;五、共青团工作与电大学习;六、王市长要求电子局放人;七、改革岁月中的宝贵历练;八、商贸战线上的砥砺奋战;九、写给各位市委常委的信;十、第一篇金点子获奖文章;十一、一年后的反思总结;十二、写给陈润儿书记的信;十三、新疆吐鲁番市的召唤;十四、人防工作与写作缘;十五、第二篇金点子获奖文章;十六、广泛深入接触社会各界;十七、湘潭官场生态之众生相;十八、徜徉在深圳的新天地里;十九、思考人生笔耕不辍;二十、第三篇金点子获奖文章;二十一、深圳政界新风全透视;二十二、生命应该永远追梦奋斗。</p> <h1><b>附2:《时光剪影》相册分类</b></h1><div><b><br></b></div><p class="ql-block"><b>一、网络头像照片</b></p><p class="ql-block"><b>二、学习工作照片</b></p><p class="ql-block"><b>三、合影纪念照片</b></p><p class="ql-block"><b>四、集体活动照片</b></p><p class="ql-block"><b>五、国内参观照片</b></p><p class="ql-block">1、边陲风情之旅;2、山水美景之旅;3、古迹寻幽之旅;4、城市发展之旅;5、伟贤瞻仰之旅;6、港澳台之旅</p><p class="ql-block"><b>六、国外参观照片</b></p><p class="ql-block">1、初识泰国;2、欧洲之行;3、美国之行;4、加拿大一瞥;5、新加坡狮城之旅</p><p class="ql-block"><b>七、家庭亲情照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篇幅所限,以下仅选择部分照片)</p> (图1)网络头像。包括QQ、微博、博客、微信、微信公众号平台《楚韶君视界》、《美篇》写作平台等。 (图2)学习与工作。 (图3)生活剪影。 (图4)1999年10月12日,在中国体改研究会四届一次理事会暨1999昆明年会中,与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合影。高尚全曾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等职务,多次参加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政策和体制文件的起草工作。2018年入选“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智库建设40人”。 (图5)1999年10月12日,在中国体改研究会四届一次理事会议暨1999昆明年会中,与著名人物乌杰合影。乌杰是系统科学及系统哲学专家,系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副主席乌兰夫第三子,曾任山西省副省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 (图6)1999年5月27日,在浙江溪口召开的全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研讨会上,与孔令志(中)、戴德清(右)合影。孔令志曾任湘潭市长、邵阳市长、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戴德清后来曾任湘潭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现任中共湘潭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图7)2002年11月,市商贸发展局负责同志等,陪同湘潭市长陈润儿视察宝庆路定点屠宰公司。陈润儿后历任长沙市委书记、黑龙江省省委副书记、河南省省委副书记、省长,现任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 (图8)2009年11月5日,全国人民防空宣传工作会议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会议期间与国家人防办主任李扬合影。 (图9)2013年8月24日,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范多富(图中)在长沙寓所接见湘潭市秋瑾文化研究会负责人并当场题字。左一为湘潭市政协原正厅级副主席刘声耀。 (图10)2015年2月24日,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实凡先生,在深圳东部华侨城中华茶博园合影。 (图11)2020年5月3日在深圳东部华侨城,与深圳百位改革人物之一、深圳市原体改委主任、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主任徐景安合影。 (图12)2016年8月17日,王理宗先生《社会时代》新书首发会暨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文化俱乐部启动盛典在深圳五洲宾馆夏厅隆重举行,应约欣然前往参加。王理宗(中间着黑色西装),博士,广东省政协常委,中国民营经济十大风云人物之一,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 (图13)2020年1月14日在深圳与王佑贵合影 。王佑贵先生是东方歌舞团一级作曲,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主席,是《春天的故事》、《我们这一辈》的作者,深受大众的喜爱。 (图14)偶然发现一张刊登在《湘潭通讯》1998年第4期的封面照片,市体改委党组集体照,使人回忆起改革攻坚时期的火热岁月。 (图15)同事相聚。2011年12月29日,湘潭市体改委老同事在本人办公室聚会。 (图16)同乡相聚。2013年3月7日,接待茶陵县人防办邓小秦主任等一行五人,专程来湘潭市人防办参观考察。 (图17)同学相聚。2017年7月18日,我与毛旦阳同学共邀电大直属一班同学在湘潭高峰楼聚会。 (图18)带队赴岳阳参观考察20100722。 (图1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019年11月,老干部老领导们专程从湘潭来深圳看望和慰问时合影。 (图20)2019年07月26日在深圳福田下梅林社区所摄。微实事,大民生,做好民生微实事,提升居民幸福感。 (图21)2015年12月27日在深圳图书馆南书房,参加作家蓝予(前中捧花者)主讲的《阅读、写作与感恩》读书沙龙活动。 (图22)2013年11月28日,应邀出席中国首届画眉鸟研讨会。 (图23)2006年10月于香港。 (图24)2019年5月19日拍摄于澳门大三巴牌坊。 (图25)1997年3月拍摄于泰国。 (图26)2006年5月26日,在法国考察与法国友人合影。 (图27)2006年5月20日,拍摄于意大利威尼斯。 (图28)2008年1月1日,参观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 (图29)2008年1月3日,在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 (图30)拍摄于美国夏威夷20080110 (图31)2018年10月2日于新加坡滨海湾。 (图32)2012年1月27日春节家庭访韶山,中间为韶山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曾当选为出席党的十五大至十九大党代表)。 (图33)2012年10月9日亲家亲朋等参观韶山。 (图34)拍摄于2011年2月20日,在茶陵与老朋友们合影。 (图35)周末专列:走进神秘而美丽的湘西20201204-07 (图36)2021年5月19日,与茶陵同乡回忆故乡的岁月。 (图37)2020年12月18日,在湘潭市秋瑾文化研究会,与原湘潭市作家协会主席杨华方和陈永仁、陶进芳等老同事老朋友相聚在一起。 (图38)2021年9月1日,与湘潭市作家协会的领导层欢聚在一起。 (图39)2021年9月18日,与赵志超——市委副秘书长、二级巡视员、主讲人、老朋友老同学,以及人防的领导和同事们在一起。 (图40)2021年9月19日福星楼合影。 (图41)友谊长存。20211028 (图42)2021年12月23日,受邀参加湘潭文坛“文豪”聚会。 (图43)同乡同学友谊长青 20220213。 (图44)湘潭地方文化研究会调研考察20220225 (图45)为老领导们的久别重逢牵线搭桥。20220701 (图46)粉红色的回忆:湘潭最热一夏。与老朋友老同学们相聚20220709-0804-0723 (图47)2022年夏日鸟语花香之旅:浏阳大围山0826、湘潭碧泉公园0922、长沙宁乡飞鸟公园0929。<br> (图48)欢迎湘潭广电、湘潭日报的领导及其老乡、老同学、老朋友。20221012 (图49)德高望重的湘潭籍深圳老教师冯权鼎和蔡素云,两老不顾年高体弱回潭省亲,师生们喜悦重逢,展现的是师心无悔,师情永远!20221024 (图50)大家族聚会参观吳建华豪宅留影。20220901-1108<br> (图51)喜见体改委老同事,高兴激动,感慨万千。市体改委的前身是市政府经研室、体改办、协作办三位一体一套人马,后来协作办单设,再后来经研室和体改办分设,由此体改委成为市政府直属部门,并归口管理房改办、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和方圆公司等,是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综合协调重要机构。右起为廖务民、陈子惠、胡建民、张元乾。20221123 (图52)湘潭市企(事)业文联组织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会后在湘潭抗日烈士碑前全体合影。20221129 (图53)大家族合影 20210715。 ~~~~~~~~~~~~~~~~~~ <h1 style="text-align: left;"><b>附3:家族树谱</b><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7px;">(2022年)</b></h1> ~~~~~~~~~~~~~~~~~~ <h1><b>附4:签名墙</b><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7px;">(待上传)</b></h1> ~~~~~~~~~~~~~~~~~~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跋</b></h1><h1><br></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赵志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贺胡建民先生《胡建民文稿集》付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2022年2月15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卌万字气象一新,几多心血凝佳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百余篇精神如故,无限忠诚写锦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改革见精神,写经世文章,金点多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笔底案头犹故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调研出思想,绍光前事业,丹心耿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行间字里寄深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静以修身,俭以持家,勤以为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暇以治学,闲以为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平生不坠青云之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劳而不怨,惠而不费,欲而不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达而不骄,穷而不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斯世当效君子之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inherit;">(我与建民老友相识于学窗,相交于工作,相聚于文苑。理念相同、志趣相合、性情相近,诚为金兰之交,知音之交,莫逆之交。在《胡建民文稿集》编纂完成付梓之际,特赠以诗联三副庆贺,并应邀代为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inherit;"><br></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inherit;">注:学窗,学舍的窗户,谓修习学问的场所。此指党校学习,即中共湘潭市委党校第六期县级干部进修班(48人)。第五组九人,建民为组长为大家服务。1998.9.7-1998.11.7。</b></p><p class="ql-block"><br></p> <h1><b>赵志超简介:</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赵志超,1962年9月出生,湖南湘潭人。现任中共湘潭市委副秘书长,二级巡视员。曾任第五届、第六届湘潭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湖南省文联委员、省作家协会理事、省作协散文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楹联家协会常务理事、湘潭市政协常委、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b></p><p class="ql-block"><b> 1980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十余部著作,并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发表600余件作品,累计达50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毛泽东一家人》、《毛泽东十二次南巡》、《故园行》(与人合著),散文集《飞越重霄》,报告文学集《播种芳菲》,诗联专著《联苑英华》、《耘斋诗草》、《耘斋联存》等。主编有《韶山魂》、《湘潭文艺家辞典》、《光荣的史诗》等20余种。散文《毛泽东和他的三位诗交》获《当代》《诗刊》等联合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b></p><p class="ql-block"><b> 先后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省“三创一争”、“四创四争”先进个人,省、市“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市优秀专家。</b></p> ~~~~~~~~~~~~~~~~~~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后 记</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文字是一盏心灯,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文字是心灵的乐园,给人无限的愉悦与憧憬。有文字相伴,生活变得快乐而充实;受文字的浸染,思想变得日渐丰满成熟;因文字的熏陶,增强了工作中和生活中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人生最宝贵的是每天、每年、每个阶段的活生生的经历,通过写作,就能把易逝的生活变成长存的文字, 把易逝的生命兑换成耐久的文字,就可以以某种方式继续拥有它们。我不企求身后的不朽,在我的有生之年,我的文字陪伴着我,唤回我的记忆,沟通我的岁月;我也不追求尽善尽美,我的作品是我的足迹,我留下它们,以便辨认我走过的路,借此留下生命的印迹。</b></p><p class="ql-block"><b> 我喜欢文字喜欢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让自己有事情做,活得有意义或者似乎有意义。我的所思所写基本上是为了解决一些工作、思想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身在官场而坚持写作的人,往往是有真性情的,也是不容易腐败和昏庸的。我的一生实际上都在寻找一种状态,能够使我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 适应人生的每一回起伏,利用人生的每一个坎坷,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人生的风雨,在不平坦也不平静的路上奋力奔跑,因为只有闪光的人生才算是生命的永恒。我的写作就是寻找这种状态的过程,并由此领悟生命的意义,结出生命的果实。</b></p><p class="ql-block"><b> 生命因文字而精彩。正因为有对文字的这份爱与执著,这份恒久的热情,就萌生想法将这些分散的文稿作品通过文集串在一起,所以今天才汇聚成了这本《胡建民文稿集》。编入这个集子里的文字,基本上属于我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政以来撰写和刊载发表的文章作品,反映本人几十年来对事业、对文学、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及奋斗历程,也可以说是对本人已走过的人生历程的回眸。其中既有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建设性和参谋型文章,也有记录心灵的感动,或抒发生活的感慨,或见证人生的感悟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字,有的是一段珍贵历史的见证,有的是一个工作领域的全记录,有的是启迪思想的心路历程,有的是整个时代风貌的呈现。人们在这里可以找到一段城市的历史和一幅社会的缩影,从中感受其历史沧桑与精神气息。</b></p><p class="ql-block"><b> 我深知文稿作品集没有多大的参考意义和文学价值,因为这本文集属于纪念性质。但是人生重在一个精彩的过程,不在乎结果成功如否,所以更多时候我愿意去努力去尝试。结成文稿作品集还有一番用意:一是以文会友,与广大写作爱好者同乐与共勉。二是兴趣爱好,聊以慰籍,给自己一份快乐与欣喜。不过,纵使是兴趣和业余爱好,我也是本着认真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每一段文字都跃动着情感的火花,每一篇文章或深刻或肤浅,或感人或平淡,但都是倾心、倾力、倾情去精心打造。因为这些,都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是迈向人生更高境界的历练。</b></p><p class="ql-block"><b> 日子是跳着朝前走的。从二0一八年构思和筹备文稿作品集开始,到今天付梓,一晃就是五年过去了。经过我的努力清理,总算在两年多时间里,从各处报刊和众多资料档案中,把自己大部分文章和作品归拢来了。最初只有七十余篇,此后为了达到超过百篇的写作目标,开始潜心创作,尤其在思想文化和研究深圳方面下功夫。经过五易提纲,三易其稿,使文稿作品集得以成书。</b></p><p class="ql-block"><b> 在结集成书过程中,有朋友说,这本书是我数十年文字工作方面的归总展现;也有朋友说,这本书中许多文章是我过往经历的片断记录,连接起来就是我的较完整的人生图景;还有朋友说,文以载道,这本文稿作品集有我不同人生阶段的思想状态,展示了我的人生思想脉动的路线图……。朋友们对书稿的评说实为过奖,吾之文稿作品不足之处多矣。朋友过誉之言,其情深深,体现了他们对我的高度关爱和鼓励。但文集书稿成型后,自己总感不足,觉得写作道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甚而言之,也可能有人因为不屑一顾而高高挂起。面对将来,不管怎样,无论别人怎样评论我的文字,也无论别人怎样评说我的人,我仍然将初心如磐、奋楫笃行地写,为自己而写,为那些愿意读我的文字和读我的人的人而写,为我所爱和所恨的人而写。</b></p><p class="ql-block"><b> 文稿作品编纂虽历经千锤百炼,但最终能够结集成书出版,我感慨良多。</b></p><p class="ql-block"><b> 首先感谢中国改革老将、原深圳市体改委主任、现为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深圳市情感护理中心主任徐景安先生,在百忙中为文稿作品集撰写了《序言一》;感谢全军英模原湘潭军分区李四保司令员,以人民防空事业和军事斗争准备作为重点,撰写了《序言二》;感谢已届高龄的著名作家、湘潭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谷静先生,从文学创作角度,为文稿作品集写下了六千字的《序言三》;感谢二级巡视员、湘潭市委副秘书长、原市文联主席、红色作家赵志超先生,百忙中拨冗,最后为文稿作品集作《跋》。</b></p><p class="ql-block"><b> 文稿作品集在编辑过程中,得到许多领导和名家的支持和帮助。他们或勉励,或指点,或赠书。他们是:著名散文作家、原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厅级干部周克武;市人大二级巡视员、原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宁超群;现任湘潭市作协主席、原雨湖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徐秋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湘潭市作协第二、三届主席杨华方;原市政府副秘书长、经研室主任、正县级干部周天林等。</b></p><p class="ql-block"><b> 文稿作品集得到了许多良师益友以及同学同事同乡的关心、启发、鼓舞、帮助和支持。他们是:陈永仁、李乾生、徐德安、向发荣、李喜荣、文少芳、唐子光、刘正洪、何星健、鲁文、冯权鼎、毛旦阳、曾庆中、张军、谭正觉、唐亚欧、谭佑冬、李文良等等。</b></p><p class="ql-block"><b> 我还要感谢我的妻子曾利华和我的女儿胡靖、女婿赵建峰及家族亲友们对我的理解与支持。家族亲友中尤其是李玲、谭秋平、李立军、李志军、吳立华、吳荣华、吳建华等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于华、李志刚、于勇、于明、于琦、曾政华、宋水江、李维维、陈艳、陈丽等给予了大力支持,于明还给予了文集高度的评价:“《胡建民文稿集》出版,是我们家族的荣耀和骄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大家学习,永久珍藏。”</b></p><p class="ql-block"><b> 编纂文稿作品集把朋友和亲人箍在一起,甚是温馨。在文集出版之际,我深深地铭记并感谢他们!感谢生活,感谢所有爱我的和我爱的人!</b></p><p class="ql-block"><b> 此外,我还深刻领悟到,人这辈子成功路上离不开四种人,除了名师指路,贵人相助,亲人支持,还有小人刺激。我刚开始不信,现在深以为然!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这是规律。但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或拦路虎,反而成就了一个人在逆境中前进,在坚强中成长,也应该说声谢谢。</b></p><p class="ql-block"><b> 最后,我想说的是:诸事古难全。这本文集虽然在大家的帮助支持下,本人以极大的努力编纂完成了,但它肯定难以十全十美,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本人虔望诸君阅后不吝指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胡建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18年3月26日草拟于深圳</b></p><p class="ql-block"><b>2020年7月28日修订于深圳</b></p><p class="ql-block"><b>2021年12月31日改定于湘潭</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总计106篇39万字,其中简约版33篇13万字)</b></p> ~~~~~~~~~~~~~~~~~~ <h1><b>作者简介</b></h1><p class="ql-block"><b> 胡建民,笔名楚韶君,中文专业毕业,中共党员,正县级干部。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青年时期到湘潭市工作,缷任退休后现居深圳市。历任湘潭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党总支书记、湘潭市商业贸易发展局副局长、湘潭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兼党总支书记等职务,先后兼任中国体改研究会第四届理事,湖南省市场经济研究会理事,湘潭市体改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湘潭市产权交易所法人代表(所长)等。曾被授予湖南省广播电视大学建校三十周年“电大英才”称号,并选为湘潭市作家协会会员。在湘潭市政府工作期间,见证了七位市长的变迁。卸任退休后聘任为湘潭市企事业文学艺术联合会名誉副主席,湘潭市秋瑾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湘潭市鸟类爱好者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兰花俱乐部和湘潭市兰花学会顾问等。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撰写并发表了一系列促进湘潭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建设性和参谋型文章。先后有三篇文章评为省、市级“金点子”奖励,有的被人民日报所釆用。曾受邀参加中国•湘潭兰花产业高峰论坛,所撰写的论文获优秀论文荣誉证书。在国家、省、市报刊和传媒平台发表了包括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工作通讯、</b><b style="color: inherit;">散文、杂文、诗歌、评论等一系列作品。居住深圳后,笔耕不辍,反映深圳风貌,传播深圳精神,助益深圳发展。曾被评为湖南省党政机关先进秘书工作者,湖南省内贸系统先进个人,全国人民防空宣传报道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人民防空系统先进个人并立三等功,并在全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中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和嘉奖,多次评为湘潭市市直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湘潭市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