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仪式的目的是让生活、活动具有内心的仪式感,种下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让这一刻的价值和意义非同凡响。”摘自李竹平老师《儿童成长的秘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我爱阅读,我也要让我的学生喜欢阅读。</p><p class="ql-block">告别了我的大七色花班,迎来了新的小七色花班。班级座右铭:做儒雅少年,创书香班级。最是书香能致远!</p><p class="ql-block">通过开学初一个月的了解,爱阅读的学生比例不高。</p><p class="ql-block">那如何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欲望?</p><p class="ql-block">首先还是要有趣,喜欢有趣的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p><p class="ql-block">只要书单选好,就不怕找不到一本喜欢的书。所以童话主题书有,奇幻主题书有,冒险小说、成长小说、动物小说都有。</p><p class="ql-block">这些主题正是小学阶段的孩童最感兴趣的。而每一个主题中挑选出一些中外经典,因为在经典的滋养下,才能提升阅读品味,感受生命的真善美。</p><p class="ql-block">其次是从众心理,都知道小孩子就喜欢“跟风”,你玩这个我也要玩,你有这个我也要有。</p><p class="ql-block">若是在班级教室里刮起“阅读之风”,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人人都在看同一本书,比如《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全系列,比如《饭团子》、《小真的长头发》图画书等等,亲眼目睹大家都看,就会不由自主地也跟着看。</p><p class="ql-block">老师也读童书,读不仅仅是为了教。好的童书,一定也有吸引成人的故事内容,甚至带来更深刻更纯粹的心灵激荡。而真正的阅读体验过后,才会给学生进行导读分享或介绍时,两眼有喜怒哀乐的光芒。</p><p class="ql-block">这光芒,才有了吸引一班52个孩子清澈目光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周末假期,根据母语阅读发布的书单选择了适合孩子看的书,在班级家委会会长的支持和协助下,按照书目购置的书陆陆续续到货了。但是所有的书就这样按部就班地放入班级书架上,等待孩子们去取阅,总还是有点不放心。</p><p class="ql-block">孩子们会不会就只图一时新鲜,过个一周半月的,图书角就会无人问津?</p><p class="ql-block">因为没有那么喜欢读书,所以会不会也没有那么爱惜书?更不懂得如何保护书?书籍丢失、破损,然后充耳不闻?</p><p class="ql-block">就算老师的推荐能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先一口气把所有书目挨个介绍,对于学生来说,是被迫的,甚至有被强塞的压迫感。</p><p class="ql-block">那如何引导学生?</p><p class="ql-block">从李竹平老师的《儿童成长的秘密》一书中,读到关于“仪式与仪式感:班级活动中重要的心灵成长元素,我才从实现浪漫情怀的表层,走向教育教学的艺术深度。”原来有时候将日常的学习活动,当成仪式来完成,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说干就干,征集了三位绘画小能手(尹微、罗娅希、王婉逸,这三个小朋友可棒的给自己组加了6分呢!)设计黑板画报;征用了六张课桌,将所有的新书平整摆放。</p><p class="ql-block">仪式感,先从环境布置的仪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然后设计了如下的启动仪式环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里挑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兴奋地依次排队,进行新书见面会,看书名,看作者,看插图,也可以摸一摸,拿到手里翻看翻看......为的就是找寻出最吸引你的那一本。</p> <p class="ql-block">【一见钟情】</p><p class="ql-block">回到座位后,情难自已地要表达了。老师说“你觉得班上谁是阅读之星?可以自我推荐也可以推荐他人。”</p><p class="ql-block">“我在家里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会去看书。”班长尹微分享道。</p><p class="ql-block">“老师,王润桐每天早上都会很早起来读书看书呢!”卢振宇说道,能看到别人优点的孩子自己也会向他学习呢!</p><p class="ql-block">“每天晚上妈妈都陪我坐在床上看书。”热情又快乐得像个小鸟的江语瑶站起来。多幸福的孩子!</p><p class="ql-block">师“你们喜欢看什么书呢?”</p><p class="ql-block">“老师,我喜欢看《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李泓霖津津有味的回忆起了书中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师,我喜欢看历险类的书,因为我也喜欢冒险和旅行。”一向腼腆不怎么发言的王诗涵站起来,说到书,她眼睛里有光。</p><p class="ql-block">“《吹牛大王历险记》......”汤凯瑞说。</p><p class="ql-block">“《父与子》......”王润桐说。</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平常调皮的娃看起书来也还蛮静的,这是《没头脑和不高兴》的魅力呀~</p> <p class="ql-block">【情深义重】</p><p class="ql-block">谁知道“情深义重”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眼睛里总闪着光的徐梓宸说出了他的理解。</p><p class="ql-block">这个环节用了一节课的最后十分钟,这需要孩子参与思考图书角管理有什么问题又如何解决,共同制定《图书角约定》,这是一份文字,但更是一份需要深入人心的精神契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抒己见后综合要点形成我们的《图书角约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众多跃跃欲试想要表达的“小手”中,我选择了平常声音小小的一位。</p><p class="ql-block">“大家抢书怎么办?”我们的张诗琦第一次站起来发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有的人,借了不还呢?”孙云志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乱涂乱画呢?”“弄坏了书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力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尤其是平时学习生活中处在边缘的孩童,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他们选择主动融入,是多么可贵的事情,对于他自身是如此,对于旁观的同伴的影响更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们想的很全面,几乎把所有面临的问题都逐一列举了,显然他们对自己的“破坏力”很了解,这也是一种反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解决方法环节,我们总结了关键的几点来列出来,并有图书管理员周恬羽、刘思捷来监督,全班同学配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才女”姜语芊主动请缨,手工制作《图书角约定》。她从吃完午餐就一直写,写得那叫一个认认真真、端端正正。一不小心写错了一个字儿,她机灵地照着画上了一本本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她邀请“才女瑶”和娅希一起画装饰,因为下午时间紧张,海报板《图书角约定》还在制定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第二天就新鲜出炉了,如果字还能大一些就更好啦!</p> <p class="ql-block">看,孩子们沉浸在班级图书角入住的新伙伴的书香中…</p> <p class="ql-block">下课了,班上一个女生(张诗琦)追着我来到办公室,“老师,我还有一个建议,可以根据小组分好书,借的时候打勾…”爱思考的孩子会在活动中激发出更多的想法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