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乌小】健康小贴士:开学季叠加春季流行病高发期!

乌拉街中心校

温馨提示 <p class="ql-block">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除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外)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人员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较容易传播,会对大家学习工作带来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p> <p class="ql-block">一、春季常见传染病:</p><p class="ql-block">1.流行性感冒:</p><p class="ql-block">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p><p class="ql-block"> 流感疫苗目前有灭活疫苗也有减毒活疫苗,在使用减毒活流感疫苗两周内不应服用奥司他韦,在服用奥司他韦后48小时内不应使用减毒活流感疫苗,对于已经开始服用奥司他韦进行流感预防的儿童,家长可以在充分了解所在疫苗接种单位的疫苗类型后,正确的选择流感疫苗的接种时机。</p> <p class="ql-block">2.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p><p class="ql-block"> 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接触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品或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等都可导致感染。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诺如病毒胃肠炎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p><p class="ql-block"> 发生诺如病毒胃肠炎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做好全面消毒工作,重点对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为5000mg/L~10000mg/L。患者需要隔离,根据病情居家或入院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从事服务人员,需连续两次便检阴性,方可返岗工作。</p> <p class="ql-block">3.水痘:</p><p class="ql-block">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潜伏期在10—21天,初期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等症状,1—2天后,躯干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数小时后变为疱疹,1—3天内疱疹便可结痂,随后逐渐脱落,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瘙痒。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p><p class="ql-block">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p> <p class="ql-block">4.流行性腮腺炎:</p><p class="ql-block">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p> <p class="ql-block">5.手足口病:</p><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p><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多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适用于6月龄~5岁的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对于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多数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一般不再推荐接种EV71疫苗。在手足口病流行期,关注孩子体温变化,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体温有没有变化,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带孩子去医院诊治。</p> <p class="ql-block">6.麻疹</p><p class="ql-block">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3—5月是麻疹的季节性发病高峰。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可经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在人员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学习及生活场所更容易实现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红色斑丘疹,并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症状,个别病例还会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p> <p class="ql-block">7.风疹</p><p class="ql-block">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春季高发,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为风疹患者,包括隐型感染者(感染病毒后未发病人群),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病毒后,早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之后面部首先出现浅红色斑丘疹,迅速遍及全身。儿童患病时通常病情轻微,孕妇患风疹则可能导致胎儿死亡或者先天性缺陷如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耳聋等,即先天性风疹综合征。</p> <p class="ql-block">二、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 春季常见传染性疾病如何预防?</p><p class="ql-block"> 尽管春季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症状与治疗方法,但传播途径绝大部分都是呼吸道和接触传播,所以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避免交叉感染。</p><p class="ql-block">01 接种疫苗</p><p class="ql-block">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p><p class="ql-block">02 勤通风</p><p class="ql-block"> 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以减少患病的机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p><p class="ql-block">03勤洗手</p><p class="ql-block"> 养成饭前便后、工作后洗手的良好习惯。洗手时,先用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数秒钟,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预防病从手入。</p><p class="ql-block">04戴口罩</p><p class="ql-block"> 实践证明,出门戴好口罩是预防各类传染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平时要养成出门戴口罩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到车站、医院、商场、影院等人口密集且密闭的场所,一定要戴好口罩,防患未然。</p><p class="ql-block">05少聚餐</p><p class="ql-block">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聚餐次数。非聚餐不可时,一定要用公筷、公勺,避免一些传染病交叉感染,从根源上避免病从口入。</p><p class="ql-block">06勤锻炼</p><p class="ql-block"> 平时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每天坚持锻炼40分钟左右,譬如选择快走、慢跑、健身操、打太极拳、打乒乓球等适合中老年人的有氧运动,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p><p class="ql-block">07重养生</p><p class="ql-block"> 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适时增减衣服;合理膳食,易清淡、高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戒烟限酒,要多饮水。平时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p><p class="ql-block">08患病及时就医</p><p class="ql-block"> 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皮疹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及时报告学校门诊部,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p> <p class="ql-block">  开学季叠加春季流行病高发期!</p><p class="ql-block"> 如何顺利度过?</p><p class="ql-block"> “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不是‘乙类不管’,这种情况下还要做好疫情的防控。没‘阳’过的孩子在室内要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处处长李六亿表示,目前,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处于低流行阶段,相关防护措施可以因势作出调整,也要避免过度防护。</p><p class="ql-block">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首个开学季的到来,经历了3年疫情的全国近3亿师生陆续回归校园,他们的健康事关千万家庭。除了新冠病毒,“冬春季也是孩子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主任王荃说。新冠病毒还未完全消失,诺如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都是冬春季儿童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杭州除了上述新冠疫情外,某小学近期还有12名学生有发热症状,为流感聚集性传播。</p><p class="ql-block"> 校园里、教室内人员相对集中,环境相对密闭,中小学生的抵抗力相对较弱、传染病防护措施的配合度较低。这些不利因素为学校开学季的防控工作提出不小的挑战,结合实际情况,一起了解相关防控知识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乙类乙管”后校园防控工作怎么做</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乙类乙管’后,校园内首先要做好监测工作。”李六亿说,要及时监测发热、咳嗽、嗓子疼、乏力等新冠相关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报告家长和学校老师。方便家长、学校及时采取诊疗和相应的防控措施。</p><p class="ql-block"> 我国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多、密度大,而且孩子们活泼好动,个人防护能力相对较弱,对这类人群的健康监测更为重要。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各中小学都加强了学生的健康监测。除了健康监测外,学校还做了相关防疫物资储备。</p><p class="ql-block"> 此外,教育部还要求,落实中小学校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建立学生健康的信息电子台账,提高校园疾病监测预警的信息化水平。</p><p class="ql-block"> 针对校园防疫,李六亿建议,学校要加强教室等室内环境的通风,以降低师生感染风险。还要加强对环境的清洁,定期消毒,“环境清洁,病原体就减少了;同时我们还要保持环境干燥,干燥了病原体也就不长了,这样可以减少通过环境的传播。”</p><p class="ql-block"> 飞沫传播是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众多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渠道。讲究咳嗽礼仪是这个传播渠道的“克星”。李六亿表示,咳嗽或者打喷嚏时,不应该直接用双手捂住口鼻,而应该用纸巾挡住口鼻,然后把纸巾扔掉,如果来不及拿纸巾的话应该用胳膊肘挡住口鼻。</p><p class="ql-block"> 预防传染病的另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方法是做好手卫生,这“对预防经呼吸道或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李六亿说。</p><p class="ql-block"> 预防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需要戴好口罩。李六亿建议,在密闭、通风不良的环境内,应戴医用口罩或者医用外科口罩。日前,北京市发布相关规定,要推进健康校园建设。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文明健康小环境筑牢疫情防控校园大防线。</p><p class="ql-block"> 李六亿说,目前,疫情低水平流行时,孩子在室外,尤其运动时不用戴口罩;“阳康”的孩子在室内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情况下仍需戴口罩,不能运动过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