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宣城首镇孙埠。</p> <p class="ql-block">孙埠最初叫乌沙埂,是个水阳江边的渔民小村落,当时村南有位姓孙的老人,为了方便行人,在住处开了一个店铺,后来人们就称这小村落为孙家铺。水运发展之后,成为竹木、粮食集散地,改为孙家埠。</p> <p class="ql-block">清代,孙家埠为县军事防务重地。</p> <p class="ql-block">沿堤骑行,没有红灯,没有警察,只有孤独伴随着脉脉的江水。</p><p class="ql-block">当然你也可以说“青春作伴好骑行”。</p> <p class="ql-block">江家场</p> <p class="ql-block">1927年11月,宣城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宣城独立支部成立后,组织委员江干臣(孙埠江家场人)分工在宣城东乡发展党员,组织农运活动,播下了第一粒革命火种,江家场、水巷、董村等地相继有了党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孙埠革命活动始于江家场、水巷、中村、孟村、董村、姚村等地,党组织建立、发展、壮大过程中,特别支部、县工委、县委的成立,以及抗日游击大队指挥等革命活动主要集中在嵇村、董村、董村沟、姚村、邱村等地。</p> <p class="ql-block">此景让我想去“小台湾”看看。但要过渡,时间又紧…</p> <p class="ql-block">翻过江堤去董村沟吧。</p> <p class="ql-block">嵇村。</p> <p class="ql-block">这水,若在九寨沟,得叫什么海。</p> <p class="ql-block">董村沟</p><p class="ql-block">旧称大董村、皂角冲、冲岭,地处宣城、郎溪、宁国三县交界,三面环山,地势险要,高处视野开阔,便于观察,革命基础牢固,是宣东抗日根据地的后勤保障基地和县委机关常驻地,民间有“宣城井冈山”之称。县委在堡垒户董尔早家中设兵站并保管根据地粮食等物资,陈洪、彭海涛等常在该处召集会议。1943年12月,县委在董村沟召开会议,正式成立皖南支队宣城游击大队。1944年2月,县委在董村沟召开会议决定,按游击队三个区队活动的地区成立3个区委,即南山区委(书记周集武)、西进区委(书记江汉)、沈村区委(书记黄治华)。</p> <p class="ql-block">必须骑一段这样的路,不然怎么叫山地车呢。</p> <p class="ql-block">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骑骑更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