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引航促成长,课标学习正当时——贺兰县·兴庆区化学学科“学习新课标 践行新课堂”跨区域主题教研活动圆满

马荣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推进落实初中化学教师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学习与理解,更好地将新课标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深入推进初中化学课堂变革,2023年2月28日上午,贺兰县教研室与银川市兴庆区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开展了“学习新课标 践行新课堂”跨区域主题教研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培训学习活动,近80名教师参加培训。</p> 课标解读明方向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特邀请自治区教研室化学教研员马桂萍老师为我们做培训,县教研室邢菊荣老师和兴庆区教师发展中心贺丽华老师也分别就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设计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作业、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大概念”教学作培训。</p> <p class="ql-block">   宁夏教育厅教学研究室马桂萍老师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了解读分享。马老师指出新课标的研究背景,即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学习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是新课程修订的主要依据和根本遵循。这要求一线教师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化学课程中,深刻认识化学学科的特征和价值,直面化学课程实施中的困难与问题,注重继承化学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马老师就课程理念、核心素养内涵、目标要求、内容结构、学业质量、学生必做实验、跨学科实践活动这七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新课标的主要要求与素材建议。“对比2011年版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具体有哪些变化呢?”首先,新课标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新课标提倡核心素养导向的五个学习主题,基于学习主题确立大概念,由大概念统领指引多维课程结构,鼓励“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跨学科主题注重实践性与综合性;其次,新课标建议在各种真实情境中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从内容要求(BCMAP)“教什么?”和学业要求“教到什么程度?”及教学提示“怎么教?”等各个方面增强了指导性。</p> <p class="ql-block">  贺兰县教学研究室邢菊荣老师以一份课前预习作业和一份单元复习作业的作业设计展开了她的分享,即《“双减”背景下,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与实施》,“这样的作业能否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呢?”在场的老师认真审阅,交流看法。接着邢老师从作业功能、目标、难度、内容、类型、结构、差异、时间、批阅与反馈、布置等方面提出来了当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解读课标的方式带着在场老师对作业、作业功能和作业观进行了再认识,提倡设计与实施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作业。作业来源可以多样化,作业要求要明确化,作业内容要科学化,作业实施要规范化。只有课程、教学、评价三者齐力才能发挥出作业的作用,达到育人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大概念教学是为素养而教的时代选择。何谓大概念?大概念教学如何实施?兴庆区教师发展中心贺老师以一张“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框架图和单元知识结构图提出问题:“两张图有什么不同呢?”与台下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老师们畅所欲言,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现场气氛融洽。接着贺老师解读了新课标中对大概念的相关描述,提出了大概念的设计与实施方案,以《燃烧和灭火》两个课时的具体教学案例让在座的老师更深层次的理解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老师们收获颇丰。</p> 研思并进共分享 <p class="ql-block">  自《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教师们通过网络研修,校本教研,自主研修多种方式不断学习,用新课标指导课堂教学。为促进学校和教师之间交流学习,活动第二部分分别由学校教研组长和教师代表就学习、应用新课标做经验分享。</p> <p class="ql-block">  贺兰县第四中学的刘继斌老师就教研联盟学校围绕新课标“学、研、用”开展集体备课的一些实践和思考作分享。联盟学校之间通过借鉴、对比等多样的学习方式对新课标进行了全面的学习,认识到了新旧课标的区别,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确定教学、学习目标。其次,联盟学校开展了集体备课,讨论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灵活应用课标,素养导学,让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只有不断寻求发展,才能解决困惑。</p> <p class="ql-block"> 兴庆区第十二中学撖丽老师分享了《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备课组教研》,新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置了五大学习主题,备课组要改变观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教研活动。她以《水的净化(第一课时)》等课例具体分析了学科大概念的涵义,给黑暗中的我们指明了方向,更科学的制定教学目标。撖老师又以《初探暖宝宝—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复习课》为例,给我分享了大单元教学设计,要以真实、 生动、直观且富有启迪性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构建大概念和核心概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独行快,众行远”,让我们携手,共同学习,才能走的更远。</p> <p class="ql-block"> 银川市十五中马丽老师以春晚《只此青绿》中一段优美的舞蹈开篇,用亲切的语言分享了《只此青绿,予我同行—当精品课邂逅新课标》。她以粤教版《水的组成》为例,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一是将三维目标转向素养立意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比让大家明确了如何制定素养目标;二是设计跨学科活动,在本节课中,让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说说对水的认识,利用学科融合,引入新课,让学生意识到学科之间的联系。三是通过知识的灵活应用,促进思维提升,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四是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给学生进行思维建模,让大概念统领学科内容。“且行且成长,且学且成功”,只有不断学习研读新课标,才能使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引源头活水,变化学课堂",贺兰县第二中学的王钗老师从自己对新课标的认识,新课标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以及自己在学习新课标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几个方面进行了她的分享。她提到在学习应用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们的备课模式,授课模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集体备课减轻我们工作量的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智慧的碰撞,设计出更优质的教学。授课过程中,生活情境教学,实验情境教学模式为我们的课堂填入新的光彩。小组合作学习,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新课标中的教学建议给我们带来了真正的实惠,让我们的课堂越来越高效,越来越生动。相信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一上午的活动圆满结束,邢老师做了简短总结,她说课标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南,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变革新课堂,既需要专家的引领点拨,更需要一线教师脚踏实地的研、思、悟、行,让新课标在化学课堂落地生花。</p> 反思提升促转变 <p class="ql-block">  对于本次培训,老师们都有一些收获和感悟。贺兰县第二中学的张乐老师说:“通过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综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贺兰县第一中学(五中校区)的杨冰华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体会:“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为我们树立了新的教学航标,让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师生共同发展,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根植课堂,创设情境,确立化学易学的信念,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交际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引导孩子跨入学习化学的大门,热爱化学,了解化学、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钻研并整合教材,采取分层教学,设计不同梯度和层次的任务,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们会在新课标的精神指引下,努力搞好教学工作,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效率。”</p><p class="ql-block"> 贺兰第四中学的马志花老师谈到:“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资源观,不管是课堂教学设计还是课后作业设计都要在研读2022版新课标的基础上,紧扣化学核心素养,在重视爱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的渗透。丰富化学课堂教学信息,真正落实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使化学教学呈现出创新活力和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新理念更是新机遇、新挑战,让我们紧跟时代步伐,不负春光韶华,齐众心、汇众力、聚众智,同向同行,共赴化学人更加美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王 玲 马 荣</p><p class="ql-block">撰稿:马 荣 陈 飞 </p><p class="ql-block">审核:邢菊荣 岳保峰</p>

新课标

教学

学习

化学

老师

素养

作业

学生

课堂

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