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绩《野望》(1)

何太贵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毫无旁依地来读一下这首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题目“野望”中这个“野”字就堪捉摸。为什么不是“家望”或“城望”,或“都(dū)望”?这个“野”有自我放逐又心有不甘的意味,这是否隐含着古中国知识分子在仕与隐之间的困顿徘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野望”或可作“望野”,“野望”则在野外张望,“望野”则张望野外,不管这个“野”是修饰定语还是补充宾语,都表明一种无拘无束却又四顾彷徨的状态(或情态),这与篇末的“相顾无相识”是相吻合的。野外是相对荒寒孤僻寂寞之地,不仅只是物质环境上的远离,恐怕政治经济文化也远离了那称为“都”或“城”的所在。如此,王绩这草蛇灰线的隐伏似乎显明起来。这篇写景之作是深有寄托的“七律”,而非那些简单纯朴的一般山水画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野望的地点却就是在王绩隐居之地,这所望之景亦即他隐居之地。身在,却称其为“野”,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诗中透露的惆怅孤寂忧郁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出世的人生抱负还是归隐的灵魂栖居——皆未实现?他是一个有想法(开始我准备用“理想”这个词的,可觉得太窄)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也写了许多清新淡泊的小诗,如“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可是他终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心远”(“心远地自偏”),他活得没有陶那样通透——不过我觉得他更像我们身边的人,学做他似乎更容易些,而学陶似乎要难些。媳妇辛苦,娃娃饿死,还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般人做不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篇“东皋”,东皋是王绩隐居地的一处风景(抑或不是风景,只是一个地点,就像梭罗的瓦尔登、沈从文的凤凰以及文河的城西),他也经常去那里萧散(芸藿和刈黍不过是他的借口,他的家境比陶渊明好很多倍,犯不着为口粮去亲自耕种;况且像陶渊明那样诚心种地的人,因握惯了笔杆的手握不住锄把而导致“草盛豆苗稀”,更何况不愁吃穿的王无功呢);东皋本来是一个寄意的地方,可是在这首诗中却是“野望”之地,可见枯燥的隐居岁月中他的心也有点浮泛了(他不是有王处士吗?可是真正灵魂高蹈的人其实是孤独的。这是柳宗元在小石潭明明有吴武陵、龚古、柳宗玄、崔恕己、崔奉壹等同游,却说“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张陶庵明明有舟子撑船,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薄暮”点名望的时辰,自古“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黄昏易起人思绪;又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也可说是特定地点下的特定时间触发了王绩心中那种出与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我觉得他这时喝的酒应该比做官时喝的少,这种被暮色微醺的感觉不是一个被“芳春”酩酊的人所具有的(“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山中叙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望”字扣题,应题面“野望”之“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野望》(王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p><p class="ql-block">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p><p class="ql-block">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p><p class="ql-block">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