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早晚温差大,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幼儿的免疫力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入人体,很容易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因此,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预防幼儿传染病的发生,幼儿园提醒您一定要做好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措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span></p> <p class="ql-block"> 目前正处于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之后,个人更要坚持做好卫生防护,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积极有效地应对疫情,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个人防护:</p><p class="ql-block">1、讲究卫生,注意个人防护,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米线”安全社交距离,遵守咳嗽礼仪,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日常卫生清洁,必要的时候对重点场所和频繁接触的部位进行定期消毒。</p><p class="ql-block">2、坚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膳食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注意天气保暖,保持健康心态。</p><p class="ql-block">3、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无接种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重点人群,要尽快接种。如果达到了加强接种的条件,也要尽快进行加强接种。</p><p class="ql-block">4、尽量减少聚集、聚餐、聚会等活动;如果上班通勤,最好是保持“两点一线”。在疫情流行较严重时,尽量不要到影剧院、棋牌室、剧本杀等空间密闭、人群密集的场所。</p><p class="ql-block">5、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监测,如果抗原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患者可以居家隔离对症治疗,多饮水、多休息,不与其他人员接触,并时刻关注自身症状监测,如果症状加重或血氧低于正常值,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p><p class="ql-block">6、有外出或返岛计划的人员,要准备好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途中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随时注意做好手卫生等个人防护措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二、麻疹</span></p> <p class="ql-block">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过飞沫(例如:咳嗽、打喷嚏等)途径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以6个月-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p><p class="ql-block"> 首先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等。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先从耳后及发际开始,第1天遍布面部和颈部,第2天到达躯干和四肢近端,第3天多手脚心也会出现,表现为斑丘疹。之后皮疹逐渐消退,依出疹的先后顺序开始消退,留浅褐色色素斑及糠皮样脱屑,无并发症的1-2周消退。</p> <p class="ql-block"> 个人防护:</p><p class="ql-block">1、麻疹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满8月龄和18月龄的孩子各接种1剂含麻疹成分的疫苗,儿童应及时完成预防接种。</p><p class="ql-block">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p><p class="ql-block">3、在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p><p class="ql-block">4、若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一旦发现得了麻疹或者疑似患了麻疹,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p><p class="ql-block">5、因为麻疹传染性很强,一定要隔离至出疹后5天,若并发肺炎则应延长隔离期至出疹后10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三、风疹</span></p> <p class="ql-block"> 风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例如:咳嗽、谈话或喷嚏)等途径传播,以及经胎盘传给胎儿,多见于1~5岁儿童。主要表现为头痛、低烧等。1-2天内开始出疹,大部分是散在浅红色斑丘疹,分布均匀,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通常24小时全身疹子出齐,2-5天疹退,不留色素沉着。</p> <p class="ql-block"> 个人防护:</p><p class="ql-block">1、接种疫苗,是预防风疹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满8月龄和18月龄的孩子各接种1剂含风疹成分的疫苗,儿童应及时完成预防接种。</p><p class="ql-block">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p><p class="ql-block">3、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口密集场所,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p><p class="ql-block">4、患风疹后,应隔离至疹后5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四、水痘</span></p> <p class="ql-block">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过空气飞沫、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以学龄和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主要表现为发热及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等部位。</p> <p class="ql-block"> 个人防护:</p><p class="ql-block">1、保持个人卫生。</p><p class="ql-block">2、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等方式进行预防。</p><p class="ql-block">3、接种水痘疫苗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预防方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五、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span></p> <p class="ql-block">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道疾病,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传播途径多样。(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比如处理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通过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和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p><p class="ql-block"> 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容易引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的发生。症状以腹泻和呕吐为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p> <p class="ql-block"> 个人防护:</p><p class="ql-block">1、搞好环境卫生,公共场所应定期消毒并开窗通风;</p><p class="ql-block">2、注意个人卫生,喝开水、吃熟食,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3、减少外出就餐的机会,在外就餐时要注意餐厅卫生等级和包装食品标签,降低感染风险;</p><p class="ql-block">4、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及被污染的物品等要做好防护措施迅速进行清理和消毒;</p><p class="ql-block">5、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建议不要坚持上学或上班,以免发生病毒扩散传播;</p><p class="ql-block">6、发现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辖区疾控中心,以便及早开展调查和控制工作,减少疾病传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六、流感</span></p> <p class="ql-block">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p> <p class="ql-block"> 个人防护:</p><p class="ql-block">1、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p><p class="ql-block">2、保持良好的个人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确保环境清洁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摸眼睛、鼻或口。</p><p class="ql-block">3、避免接触流感患者。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去医院就诊时,应做好自身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七、手足口</span></p> <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多数宝宝突然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烧,随后会出现水疱,集中在手、脚、臀部和口腔周围,大多数为轻症病例,少数可发展为重症甚至出现死亡。手足口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EV71和CoxA16型最为常见,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或环境进行传播。</p> <p class="ql-block"> 个人防护:</p><p class="ql-block"> 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和孩子要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此外还可以考虑接种EV71疫苗(注意:仅针对EV71型肠道病毒)。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需要隔离治疗至症状完全消失7天后才能回学校上课,以避免传染给其他同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八、登革热</span></p> <p class="ql-block">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其特征为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p><p class="ql-block"> 登革热是严格的伊蚊媒介传染病,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经8-12天的增殖后,就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给健康人。</p> <p class="ql-block"> 个人防护:</p><p class="ql-block">1、做好个人防护,加强防蚊灭蚊,早晚外出可使用蚊虫驱避剂,夜晚睡觉应使用蚊帐或蚊香。</p><p class="ql-block">2、搞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容器。</p><p class="ql-block">3、避免前往有疾病流行的疫区。</p><p class="ql-block">4、出现相应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p> <p class="ql-block">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家长朋友们,一起努力吧,让我们用细心与耐心给孩子一个可以尽情玩耍的放心春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