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想朝思足球梦—一段青岛二中足球往事

lyz

卡塔尔世界杯早已硝烟散尽,尘埃落定,但在球迷心中,杯赛中的一场场经典的顶级对决,一个个球星眼花缭乱的表演,仍是他们始终津津乐道的不衰话题。近日,原青岛二中足球队的几位老大哥聚在一起聊世界杯,聊当年那些与足球有关的往事。 世界杯期间的一天晚上,原球队内锋郭儆醒在公交车上,听到几位老人谈论当年青岛市少年足球队在厦门过五关斩六将的比赛,眉飞色舞,赞不绝口。“几十年了,岛城球迷还记得我们,还记得青岛足球史上这闪光的一页,”作为当年那支球队的一员,郭儆醒听着,激情澎湃,自豪不已。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b></p> 上世纪1964年,在青岛举行的全国20单位少年足球赛,老球迷们仍记忆犹新。 青岛市对这次比赛非常重视,64年8月1日、2日的《青岛日报》连续在头版头条报道,并编发了社论。此后又连续多日对比赛战绩、花絮进行跟踪报道。 <p class="ql-block">  所谓“单位”,就是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为参加这次比赛,青岛预先进行了选拔赛。当时青岛中学中有四支水平较高的球队:由金天民执教的十中,由唐纪青执教的十三中,由张益亭执教的四中和由祁朝阳执教的二中。前两支球队教练都有在专业队踢球和执教的经历,而且十中、十三中、四中的主力队员都在市业余体校受训,二中没有一个队员进过业体,所以基本功有所不足。但二中毕竟是岛城名校,学生整体素质高,对足球的理解更深刻。在选拔赛中,二中队凭着默契的配合和不服输的劲头,左冲右突,最终与十中同样领先其他队。</p> <p class="ql-block">  选拔赛中最激烈的一场是二中对十三中,可以说那是代表当时青岛中学生最高水平的一场比赛,十三中甚至召回了已调入省队的王守业、尉民生两名队员。这场比赛两队攻防转换积极,场面始终胶着,这边球门刚刚风声鹤唳,转眼那边门前又一片刀光剑影,最终两队2:2踢成平局。那场比赛技战术水平之高,攻防节奏之快,拼抢程度之烈,其场面的激烈性和观赏性,完全不逊于其后的全国20单位基层少年对抗赛的任何场次,足以体现了青岛市少年足球训练水平走在全国前列。</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二中主力阵容:守门员魏德明 ,四后卫:郭连生、姚凯庆、张栋华、毕可仁,前卫:叶立范、邓吉元,四前锋:左边锋李三卫、内锋郭儆醒 ,右内锋高钦明、边锋王玉林。</p> <p class="ql-block">  这次选拔赛采取单循环,名次看积分。当时二中与十中积分相同,最后一天比赛十中对十三中,二中对四中,就成为一场关键场次,尹世栋老师和祁朝阳老师同时到场指挥。正代表青岛基层队参加全国比赛的二中女子乒乓球队全体女队员到场呐喊助威。结果,十中1:0胜十三中,二中2:1胜四中,积分仍然相同,二中因净胜球少于十中,屈居亚军。十中夺得冠军,留在青岛参加了全国比赛,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  那次对抗赛本来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得了冠军,但他们弄虚作假,提前一年将全县优秀中学生足球队员集中转学到东山中学,组成东山中学队,训练了一年多,因此被取消了冠军资格。因为青岛十中与梅县东山一个组,虽然第一轮平了梅县,但也影响了最终排名。梅县被取消资格后,还特意向青岛道了歉。</p> 福建足球63、64年开始崛起,65年获乙级冠军,晋升甲级队。据说这次比赛福建没有被邀请很不满意,向国家体委提出申请,要在厦门举办一次地区比赛。国家体委同意在厦门举办华东地区少年足球对抗赛,参加的省市有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和上海。 为参加这次比赛,也为迎接九届省运会,市体委、市教育局从十中以外各校选拔了一批队员,组成青岛市少年足球队。队伍成立后,在“运动员之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集训。期间更换了部分队员,二中王振文、高钦明和我的邻居也是二中学长张栋华落选。其实高钦明踢得很好,不知是不是有人“走后门”顶了他?因为后来的队中有的队员水平明显不如他。最终二中入选的都是主力队员,有前卫李三卫、內峰郭儆醒、中后卫郭连生、右后卫姚凯庆、守门员魏德明和领队祁朝阳老师。 <p class="ql-block"> 青岛少年队“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领队(体委领导)、祁朝阳(二中体育老师)、邢福田(一中)、郭连生(二中)、生文珊(四中)、蔚民生(十三中)郭儆醒(二中)、王守业(十三中)、姚凯庆(二中)、魏德明(二中)。后排左起:侯修贤(新华中学)、李三卫(二中)、胡敏(十三中)、刘继强(九中)、孟建安(十三中)、刘国宾(十五中)、顾松岭(九中)、于振海(四中)、 陈伯亮(十三中)、李波龙(教练)。</p> 赴厦门前,山东省正举办第九届省运会,足球比赛在青岛进行,也就成了参加华东对抗赛的选拔赛。当时的青岛少年足球水平跟其他地市完全不是一个档次,青岛队连续以两位数的大比分赢了惠民、聊城等地级队,甚至有一场球打出了出24:0这样匪夷所思的比分。青岛队当之无愧地代表山东意气风发地奔赴厦门。 集训期间,北京体院队和八一队来青岛参加全国20单位少年足球赛开幕式表演。青岛少年队请国足名宿张宏根来队进行授课辅导。张宏根曾打人中国足球队世界杯预选赛第一粒进球,是全国十佳足球运动员第一名。他当年出神入化的假动作,个人突破,征服了全国球迷,也是少年队队员的“心中偶像”。 <p class="ql-block">  张宏根在二中对面小操场辅导青岛少年队。二中队员郭儆醒(左二)、郭连生(左三)、姚凯庆(左四)、魏德明(左五)、李三卫(右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b></p> 摘自网络 八月的厦门,鼓浪屿海风拂面,三角梅鲜花怒放,气候舒适,景色怡人。好客的厦门人热情地欢迎来自山东青岛、江苏无锡、安徽芜湖、江西南昌、浙江宁波、福建厦门、泉州(不计名次)、上海南市区六省市八支球队的近二百名少年足球队员。主办方为队员们提供了周到的服务,伙食荤素搭配,每天不重样,队长李三卫对比赛现场提供的甜甜的豆浆情有独钟,至今还记得。 摘自网络 <p class="ql-block">  主办方还利用比赛间隙,组织大家游览市容。美丽幽静的鼓浪屿,端庄大气的厦门大学,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出资兴办的集美中学和陈嘉庚墓,给队员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厦门大学看到当年被炮轰的残垣断壁,遥望海峡对岸的大旦小旦岛。有人介绍说离大陆最近处只有八百米,清晨可以听到对面的鸡鸣狗叫,哨音军号。</p> 华东区少年足球对抗赛开幕式 <p class="ql-block">  球场安排在市中心,由于队伍不多,比赛采取了单循环赛制。青岛队一到厦门,立刻投入到紧张的训练当中。经过六轮激烈的拼杀,青岛队平厦门、上海、无锡,胜芜湖、南昌、宁波。最后冠亚军争夺在东道主厦门和青岛队之间进行,不幸的是,与那次全国选拔赛中二中队遭遇如出一辙,青岛队比积分相同的厦门少两个净胜球,与冠军擦肩而过。</p> 教练员部署战术 郁闷的教练李伯龙指导(二体教练)赛后没有随队回宾馆,独自一人外出喝闷酒去了,直到深夜才略带醉意,踉踉跄跄地回来。他还不忘给同样窝了一肚子火的队员们带回一大兜“降火”的龙眼。北方长大的小队员们从未见过龙眼,一哄而上,很快抢光。<div>  少年不知愁滋味,吃过龙眼的队员们,化悲为喜,纷纷开起玩笑,欢声笑语又充满宾馆。</div> 守门员魏德明比赛中 玩笑的对象是守门员魏德明,这次比赛中,魏德明左扑右挡,高接低踢,以精湛的球技,出色的发挥,赢得场内外的好评。他英俊帅气的高颜值,成为众多厦门少女的“心动男生”。许多女生为一睹他的风采跟着青岛队换边转场,她们为魏德明每一个神勇扑救惊叫欢呼,为青岛队的防守担心,为青岛队的进攻呐喊,简直成了青岛队的啦啦队。<br>  队员们打趣:“魏子,给几个小嫚签名了?她们给你什么礼物了?”魏德明面红耳赤,腼腆地说:“哪有,我只想踢好球,守好门”。大家哄堂大笑,屈居亚军的不快,随着笑声烟消云散。 <p class="ql-block"> 魏德明中学毕业后加盟青岛市工人足球队,仍当守门员。 然而天妒英才,魏德明四十七岁便英年早逝,让人扼腕痛心。如有在天之灵,德明,请你安息。你的队友同学没有忘记你,岛城球迷没有忘记你,青岛足球史上有你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b></p> 其实,当年这帮“足球小子”,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一个瑰丽的“足球梦”。 李三卫,二中足球队多年的队长,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从小跟着十五中足球队的邻居大哥哥昏天黑地地踢球,进入正规球队后,踢过边锋、内锋、前卫多个位置。他个子不高,速度不快,却球技出色,灵活的身材,流畅的动作,让人看着赏心悦目。64年、65年他两任青岛少年队队长,参加了厦门华东地区对抗赛,呼和浩特全国十四城市对抗赛。66年,正当他在足球道路上急速奔跑时,如花似锦的前途却戛然而止,梦断文革。李三卫参加工作后,仍然割不断足球情结,踢过国棉七厂队,参加过粮食系统唯一一次足球赛。退休前又参加了以当年那帮少年队为主的老年队,踢过在青举办的全国老年足球赛,并且应邀访问过韩国釜山。 <p class="ql-block">  李三卫华东少年足球赛获得的奖状</p> <p class="ql-block">  李三卫九届省运会获得的奖状</p> 郭儆醒,从小就爱踢球。刚上学那会,一放学就在院子旁边的小胡同,与小伙伴们踢得天昏地暗,直到家长喊吃饭。后来参加了各级比赛,崭露头角的他,被当时的省队教练吴洪月看中,要调他到省队。为了不放过这个有潜力的人才,吴指导亲自到郭儆醒家做家长工作。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父亲一句“踢球能当饭吃?”把吴指导“推出”门外,也击碎了郭儆醒的足球梦。当时一起被吴洪月相中的十三中王守业,去了省队,后来成为叱咤国内足坛的风云人物。虽然后期晚节不保,但谁也不能否认他对青岛足球的巨大贡献。 1964年我上初二,也曾是尹世栋老师麾下的校队队员。每天下午三四节课、寒暑假,都在校园对面的小操场训练。开始让我踢前卫,后来外校转来一个速度极快的同学,我便改踢右边锋,成天练习边路传中。记得与四中、九中、十四中曾在汇泉外广场打过比赛。至今还记得与十四中比赛时,我在门前抢得一个头球,结果一头顶出门框。其实那球如果我不顶很可能就进了,我懊恼不已,小伙伴们都过来安慰我。 但记忆中却从未同李三卫这些学哥一起踢过球。这次聚会才知道,我们那是二中二队,队员是49年以后出生的,用现在的话说,叫U15二中梯队。记得队员有我们同届的孔祥生、马建民、范金凯、周宗理、张成思、王玉林、王琴生、王书君、姚凯庆等。王玉林、王琴生初中毕业去了青海建设兵团,王琴生还参加过农建师、兰州军区的足球赛。 姚凯庆球技好,人长得身高马大,被抽调到一队,后来入选青岛少年队。他毕业后参加工作在包头钢铁厂,也是包头市多年足球冠军队包钢队的后防大闸。后来年龄大了,就经常带一帮小青年踢球,一方面自己过过足球瘾,一方面也传经送宝,提携后辈。 六十年过去了,这帮老学长组织了一个群,起名“尚能饭否”,完全是不服老的内心呐喊,不甘心的真情流露。 然而他们毕竟都是七十多岁的古稀老人了,球是踢不动了。但他们对足球的挚爱却愈久弥坚,他们心中的梦想从未泯灭。他们用激情拥抱梦想,梦想青岛足球重返国内顶级联赛,跻身三甲,重振雄风,不负岛城“足球城市”的光荣称号。他们梦想中国足球冲出亚洲,站上世界杯的舞台,与世界强队同场竞技,展示中国人的风采。他们坚信,有生之年,梦想一定会成真。<br>  梦想在,希望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