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海珠区环岛路看黄花风铃。伤心,今年开的花大约只有去年的一半,我的创作热情激发不出来,收机不拍了。时间还早,干脆去看看民间美誉为“海珠眼”的现况吧。<br> 城市建设发展中,海珠区建环岛路。路上要跨过海珠涌。“涌”在这里读作“冲”,地方语言,指小河汊。珠江很多小河汊,其中之一就是海珠涌。环岛路跨过此的桥很好听,叫海珠涌大桥。该桥双向四车道,在南侧引桥上,中间开了个“眼”,民间誉为“海珠眼”。其实“眼”里是一座平房,约三十平方米。建桥拆迁时,房主人对补偿不满意,没谈成协议。于是就继续住了下来。而桥的建设也改了设计,开了个“眼”,绕过了这平房。2020年8月,海珠涌大桥通车了,这平房落入公众的视野,很快就得了“海珠眼”的美称。引得市民蜂拥而至,不是来看新桥,而是来看海珠眼……<br><div> 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半了,情况怎样呢?</div><div><br></div> 1. 昨天,竟然还有市民来围观海珠眼,包括我。<div><br></div> 2. 安装了铁丝网防护。<div><br></div> 3. 看来这里还有人居住。<div><br></div> 4. 无人机拍的就看得清环境了。<div><br></div> <p class="ql-block">5. 这个形状确实像一只“眼睛”,海珠眼的由来就是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我总有担心:海珠区政府对这个名字一定不喜欢。说得不好听,给我的感觉是新外裤不拉好拉链漏了光,漏出了里头的旧裤衩。不过,起名字的是民众,不喜欢也很无奈。更大的拆迁不完全的无奈都忍了,就能忍得海珠眼的外号了。也许当局还觉得留下这个眼有警示作用:拆迁的代价是有限的,博弈的平衡点可能会在“海珠眼”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2/28参观</p><p class="ql-block">2023/3/1记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