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书屋凌震三的美篇

梅花书屋凌震三

<h3>春天的畅想</h3> <h3>行楷:杜甫诗二首。。</h3> <h3>行书:李清照诗一首</h3> <h3>隶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h3> <h3>魏碑:白居易诗一首。</h3> <h3>行书:辛弃疾词一首。</h3> <h3>临石鼓文。</h3> <h3>行书:姜夔词数首。</h3> <h3>篆书:《中庸》选句。</h3> <h3>行书:雨花飞扬。</h3> <h3>隶书: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h3> <h3>行书:范成大、贺铸词二首。</h3> <h3>行书:柳永词一首。</h3> <h3>行书:贺知章诗一首。</h3> <h3> 永远的魅力<br>  一一关于书法的随想<br>            凌震三/ 文<br><br><br>         有一次,一位作家朋友遇到我,他津津乐道地向我谈起因家中购买了一台电脑便从此不再受那手工抄写之苦后,忽发奇想地问我,如果电脑普及后,书法艺术会不会随之而被淘汰?<br>      作家毕竟不是书法家,他对书法的这种善意的但又是多余的担忧,我只能表示谅解而已,但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告诉他,任何新工具新设备的出现,都不会影响书法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一一书法艺术是永恒的。<br>       送走作家朋友,我久久地抑制不住思绪的翻腾和心潮的激荡……<br>       早在几千年前,当我们的祖先将他们祈祷上苍,占卜问卦的心语镌刻在一块块坚硬的甲板上时,他们可能谁也没有想到,这就是一门让世世代代炎黄子孙们引以为豪的民族艺术的滥觞,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本是普普通通的龟板,经数千年风雨侵蚀后却仍发出熠熠夺目的光彩而成为罕见的民族瑰宝。<br><br>      从甲骨文开始,中国书法走过了篆隶时代,走过了行草时代。历史的长河淹没了多少的芸芸众生,甚至于也可能淹没了一批在某个时期曾有所成就的艺术家和艺术团队,但王羲之、颜真卿、张旭、怀素等这一颗颗耀眼的巨星却永远闪烁在苍穹天宇,他们的名字被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传颂着。<br>       翻开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还是战火频仍的动荡春秋,那怕就是江山易主朝廷更替,令人惊奇的是书法艺术的花环却从不因社会的变化而断裂,它代代相传,一如既往地繁花似锦,光彩照人。书法这棵参天大树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生命力,任凭风云变幻,一位位杰出的书法家和惊世骇俗的书法作品相继涌现,层出不穷。<br>      永和九年暮春三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批文人雅士汇聚会稽山阴。曲水流觞,吟诗作和,好不快哉。酒酣兴至时,一位倜傥风流的才子,举起手中的鼠须笔,理好案前的蚕茧纸,环顾四周青山绿水,仰望头顶蓝天白云,自已胸中炽热的情感便一发不可收地喷泻了出来……于是乎,一件划时代的书法巨作横空出世了。<br>        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这位才子就是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br><br>      平和恬淡的时代诞生艺术珍品是人们可以想象和理解的,但烽火硝烟中的大作问世却不能不说是在常人的意料之外。<br>       有过贞观之治的唐王朝,至中叶已日趋衰落。天宝年间,安史叛乱,捣关中,取洛阳,直逼长安。一时问,刀光剑影,血流成河,身为二十万平叛大军盟主的颜真卿立马横枪,大义凛然,一身正气可与日月同辉。其后,叛乱虽平,颜真卿侄季明却惨死叛军之手……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颜真卿秉烛独坐,悲愤交加。思战乱中丧生的侄儿,念风雨飘摇中的社稷江山如“巢倾卵覆”,于是,挥笔疾书,一气呵成《祭侄文稿》。其时其景,颜真卿虽无心作书,但这幅手稿却终成书法史上的千古绝唱。<br>       都道是悲愤出诗人,岂料悲愤也出书法家!<br>      再看一看宋代的黄山谷吧。<br>      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出身书香门第,善书法,工诗词,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宋哲宗时却罹于“元佑党祸”而被贬黔州。一路上,他虽含冤蒙屈却毫无半点伤感沉沦,犹如突出重围的勇士,志存高远胸襟坦荡。行至三峡,他仰观高天白云,峭壁悬崖;近看船夫荡桨,逆水行舟,倍感山川秀丽,天地无穷。巴山蜀水的雄浑气势使他联想起草书跌宕起伏的笔法,他心领神悟,悉心揣摩,终于逐步完成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质的飞跃。封建政治的诡谲多变虽能窒息一介耿直的文职官吏,却无法阻挡一位名垂青史的天才书法家。<br><br>       我又想起了书法史上另一位传奇式的人物,那就是连狂傲不羁的郑板桥都甘愿当其“门下走狗”的明末大书法家、画家徐渭。<br>       徐渭52岁那年的除夕之夜刚从狱中出来,他踉踉跄跄地回到他的“青藤书屋”。新春将至,外面的祥和喜庆和屋内的萧条破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巨大的反差,使备受6年牢狱之苦的徐渭分外伤感倍觉凄凉。所幸有位热心的邻居郑氏,虽识字不多却对这位穷愁潦倒的大才子极为崇拜,他送来酒菜并与其共饮。徐渭,这位书画奇才借郑氏之酒尽浇胸中郁闷。酒过数巡,书兴大作,他提笔挥毫,洋洋洒洒地写起了杜甫的《秋兴八首》长卷。诗中的意境,世态的炎凉尽泄笔端。徐渭恣肆纵横地挥洒着,身外的一切已不闻不见,情随笔至,宠辱皆忘……谁能想到凄风苦雨中竟也能奇迹般地孕育出令人震撼的传世墨宝。<br><br>       在中国书法的长廊里,我们既能清晣地聆听到一位位大师巨匠的脚步声,能从容地欣赏到他们那让人如痴如醉的代表作,而在马王堆汉墓的洞穴里,在那一片片斑剥的简帛上,我们不也能穿越时空的隧道,拂却岁月的尘埃而见到那永恒的璀璨的光芒吗?更令人服膺的是这些书法中的精品竟是出自于一批批名不见经传的无名氏之手!<br><br>        时间老人迈着恒稳的步伐从混沌的远古走来,我们可以这样说,很难有一门艺术能与书法媲美,它根深叶茂,渊源流长,历数千年而不衰。近些年来,无论是权威性的全国书展,还是其它各种形式的展览大赛,从那数以万计乃至数十万计的参与者中,从今天热衷书法践行书法的百万千万大军队伍中,我们不难看到这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艺术的辉煌明天。<br>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真正美的东西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我想,书法就是这样。书法艺术的魅力是永恒的。<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