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剪纸艺术的起源</p><p class="ql-block">剪纸是中国特有的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我国是发明纸的国家,从有纸以来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们在纸上不知剪刻出多少俊美的花样。劳动人民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长期实践,将这一民间艺术锤炼得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所谓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早在汉、唐时期就有过剪纸。如窗花、墙花、顶棚花、灯花、刺绣花样等。有着很实用的价值。然而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是20世纪60年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的三座南北朝墓葬中出土的五幅几何形团花剪纸。这些剪纸都是用对称折叠方法剪成,展开后呈团花状。(对马、对猴)距今也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由于剪纸是应民情风俗的需要而存在,很不易保存,所以很少有代表历史时期的作品传世。但是我们从诗人的诗句里寻找到一丝蛛丝马迹。唐.杜甫《彭衙行》诗“暖汤濯我足,剪纸招吾魂”;而诗句“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人日即事》中描写赞美剪纸之美。诗诠释了民间雕刻、剪裁工艺与社会风俗的关系。唐朝诗人李远写的《剪采诗》“剪彩赠乡亲,银钗缀凤真。双双御绶鸟,两两度桥人。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描写古代巧手女子,剪纸时的动作,姿态形象之优美。</p> <p class="ql-block">剪纸是心手造物的艺术方式。它的材料和工具非常普通。操作起来简单易学,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就可以剪出漂亮的图案。通过动手、动脑,开发人们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人们发现美、创造美的审美情趣以及集中精力良好习惯的养成。能为人们带来文化的启迪和精神的愉悦。</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剪纸艺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书籍、邮票、商业广告和舞台背景等方面。在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今天,剪纸的民俗功能性逐渐萎缩;特别是剪纸老艺人年事已高。年轻人从事剪纸的又不多。如不加大力度抢救、保护、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失传的可能。我们民间艺人,有责任将民间剪纸这一传统技艺,延续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剪纸艺术的分类:</p><p class="ql-block">《剪纸的分类》</p><p class="ql-block">以纹样分类:剪纸的纹样大致可以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还有人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现代器物两类,共计11类。</p><p class="ql-block">以寓意分类:又中国剪纸的特点,表现为题材的寓意,所以寓意可作为分来的依据,由此可分为:纳吉、祝福、驱邪、除恶、劝勉、警戒、趣味等七类。</p><p class="ql-block">从具体用途看大致可分四类:</p><p class="ql-block">一、张贴用,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饰。如窗花、墙花、顶棚花、烟格子、灯笼花、纸扎花、门笺;</p><p class="ql-block">二、摆衬用,即用于点缀礼品、嫁妆、祭品、供品。如喜花、供花、礼花、烛台花、斗香花、重阳旗;</p><p class="ql-block">三、刺绣底样,用于衣饰、鞋帽、枕头。如鞋花、枕头花、帽花、围涎花、衣袖花、背带花;</p><p class="ql-block">四、印染用,即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用于衣料,被面、门帘、包袱、围兜、头巾等。</p> <p class="ql-block"> “学习剪纸好处多 ”</p><p class="ql-block"> 剪纸首先要立意。高明的立意需要人们对生活仔细的观察、反复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视、听等感知是儿童认识白兔的第一信号系统,语言的感悟是第二信号系统。剪纸,通过两个信号系统的循环往复,增强儿童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 </p><p class="ql-block"> 纸可折叠,纸平面对折的痕迹一定是直线。从纸上方剪入称为下剪,从纸下方伸入称为上剪;由剪裁所形成的纸的空白部分称为镂空。有了立意,就可裁剪。裁剪时,人要坐端,心要放静。左手握纸,右手持剪,左、右手紧密协调,精细配合。剪裁、镂空乃至拼色、衬色、染色等处理,手和脑的互动贯穿于始终。动作的信息经过左脑语言、情感中枢的处理传入右脑,会发展右脑的生物信息通道,提高右脑接受、辨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些形体动作的记忆之所以牢固,就是因为技能的信息已经储存在了右脑。例如游泳、骑自行车等,一旦学会了,哪怕几十年不复习也不会忘记。剪纸是手、脑同用共用。形象、意念等各种生物信息,由脑生物电的低频数据和高频数据组成编码,由神经纤维的空间数据通道和时间数据通道传向右脑,是开发右脑的动因。成功的剪纸作品,需要高智商和创造力。 剪纸要全神贯注,注意力不集中,稍微的疏忽就可能导致失败。剪纸有利于精力集中的好习惯的养成。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养成优良的习惯远胜于获取一些专门知识。</p> <p class="ql-block">剪纸语音符号的认识与学习</p><p class="ql-block">圆形,半圆形,月牙形,柳叶形,花瓣形,云朵形,三角形,锯齿形,水波纹等。</p><p class="ql-block"> 多剪多练,出奇功。</p> <p class="ql-block">《你为什么爱上剪纸》</p><p class="ql-block">借用著名剪纸艺术家陈耀老师的一篇文章“你为什么爱上剪纸”与大家共勉。</p><p class="ql-block">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喜欢中国民间剪纸,好多年轻人都想学一学剪纸这门艺术,但你想过没有:你,为什么要喜欢剪纸呢?</p><p class="ql-block">剪纸,三千多年历史,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文化,而剪纸又是民间文化的重要部分。剪纸,是中国最深入人心的,流传最广,普及最强的民间技艺。剪纸,是最方便学习的,也是最需要学习传统技能技艺。</p><p class="ql-block">剪纸,是中国首批申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剪纸,能丰富人们的文化,充实精神生活。</p><p class="ql-block">剪纸,能益智,锻炼脑力,是防止老年痴呆的最好手段。</p><p class="ql-block">剪纸,是教育孩子,传承中华文明的最好载体,是恢复民族自信的重要手段。</p><p class="ql-block">剪纸,是人们相互交流的最好话题。</p><p class="ql-block">剪纸,蕴藏了很多民俗文化,能从本源讲述最精彩的中华故事。</p><p class="ql-block">剪纸,是一个护身符,能保佑我们避邪,消灾,祈福,吉祥,平安。</p><p class="ql-block">剪纸,是端午节的民俗活动之一,古之就有端午剪鸡虎镇五毒的习俗。</p><p class="ql-block">剪纸,是最方便、最便宜、最快捷的艺术活动。</p><p class="ql-block">剪纸,是中国发展传承的文化血脉的DNA。</p><p class="ql-block">剪纸,最有民族感染力,全球华人只要看到剪纸,最会感到兴奋,喜庆,愉悦,就发引发乡愁,就会激发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p><p class="ql-block">剪纸,是最好的对外交流的方法,不用语言翻译,就能让他看懂中国文化,就能让他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兴趣和敬仰。</p><p class="ql-block">剪纸,它的过程也让人赏心悦目,是很好的表演节目。</p><p class="ql-block">剪纸,能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审美能力。还能给孩子们带来自信。</p><p class="ql-block">剪纸,由于制作时易错损,且不可重来。就能培养人细心,果断的性格,现在人们喜欢小鲜肉,缺乏男子汉刚毅的气质,而剪纸是最好的育人手段,我们必须从小抓起。</p><p class="ql-block">剪纸,是用动物、植物、器物,运用比方、比喻、象征、谐音、拟手的手法来表现吉祥美好的寓意。学会剪纸就能了解中国吉祥文化。</p> <p class="ql-block">欣赏阜新市已故剪纸艺术家,省级非遗剪纸传承人朱月兰老师的剪纸艺术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