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记政史地组中考备考研讨会

杨万祥

<p class="ql-block">迎春启程,向阳而行。为进一步明确2023年中考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教学的时效性,2月28日上午,政史地组中考复习备考研讨会分组分别召开。</p> <p class="ql-block">历史组的三位年轻老师都是第一次带毕业年级,但她们都自信满满,并且精心准备,认真发言。杨岳芳老师从近三年历史中考的试题考点分布、试题特点以及复习策略三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严格依据《历史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能力要求,紧密联系时事热点及周年大事。因此,在复习中老师要做到:1.认真研读课标。2.加强基础知识落实。3.注重能力的培养。4.加强解题方法指导。5.精讲精练,强化训练。</p> <p class="ql-block">牛文静老师做了中考历史命题的趋势分析。牛老师结合2022年的中考题,总结出以下特点:1.选择题材料化,通过史料文献、著作、诗歌、语录等材料来命题有了明显的增加;2.考察内容源于教材,因此复习中要夯实基础,认真研读教材及教材中的材料;3.试题灵活,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4.试题的大概念化越来越明显;5.贴近现实生活,与时代联系日益紧密;6.关注人类命运。</p> <p class="ql-block">原欣玉老师为我们细致地介绍了初三的历史备考计划。第一阶段,采取大单元+大概念的复习策略,梳理教材,细化知识点,夯实基础;第二阶段,采取热点专题+习题讲练的复习策略,专题复习,强化训练,热点讲解;第三阶段,采取查漏补缺+考前热身的复习策略,综合复习,查漏补缺,模拟测试,提高能力。</p><p class="ql-block">三位老师通过细致地分析,有的放矢,为初三最后的冲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随后,经验丰富的赵雅坤老师为三位年轻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赵老师以自己的课例为示范,强调复习要按单元内容重新整合教材,一定要深入浅出,把内容讲透彻;2.根据新中考的变化,要重视课本上的材料分析;3.要思考如何将教辅和教学完美的融合在一起;4.要重视每一次专项训练。</p> <p class="ql-block">最后,刘校长对三位年轻老师的备考给予了肯定与赞赏,并指出:1.老师们要对照新、旧课表认真研讨;2.在一轮复习中要做批注性备课,要精化课件备课;3.在备课中老师要把书越读越薄,学生要把书越学越厚,这就需要老师们在课后付出的更多。</p> <p class="ql-block">地理组的备考会上,首先,由卢文杰组长分享2023年中考备考经验。卢老师主要从中考地理命题的方向进行了交流学习。一、突出主干核心内容考查,强调基础性。 命题考查主干知识,而且核心主干知识会重复考。“基础知识的考查永远是命题的基本方向”,是考试命题的第一要素,基础不扎实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二、重视地理图表的运用,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地理课程标准中具体内容,其中就有一半以上的内容标准明确说出要运用地图来学习。可见,地图是认识某一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重要手段。三、注重能力考查,减少单纯记忆性知识。初中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其空间概念的建立、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大都要落实到图上。中考地理命题一定会有大量地图知识的考查,还会和文字材料、数据表格和统计图表等材料相互融合,考查学生从材料和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四、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凸显有用性(乡土性)。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两大基本理念,对于指导地理中考命题有重大的意义。中考地理命题应坚持以正确阐明人地观念为核心,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设问题应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释地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乡土地理是学生综合学习地理知识的载体,教学和命题设计中融入乡土地理,可以拉近地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充分体现地理的有用性。地理中考试题也会选取一些与地理密切相关的时事、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祖国建设等。</p> <p class="ql-block">葛燕老师从地理备考策略方面进行交流学习。一、研读课标内容,把握复习方向。二、抓好基础知识,注重基本概念 </p><p class="ql-block">万变不离其宗,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的第一阶段,一定要特别重视,力争吃透每个知识点。三、精选典型例题,注重方法指导</p><p class="ql-block">时间有限,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精选典型例题,讲练结合,尽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复习中教师要把握好尺度,根据学情,选好复习资料,要难易适度,注重质量。课堂上要给学生适度笔答的练习时间,而不仅仅是口头回答,因为最后检测的是学生答在卷面上的内容。每年阅卷中都出现因地理专有名词书写错别字或不规范而扣分的现象。好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的指导。如对地理事物识记,主要应建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而应减少死记硬背和记忆口诀上去。</p> <p class="ql-block">范富丽老师从2022年地理中考经验进行了交流学习。范老师强调,一定要主抓课堂,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结合课标,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一定要主抓课本,回归课本。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学习。</p><p class="ql-block">杨贵铜老师主要从本学期备考的一些建议进行交流。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比较、帮扶,可以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进行辅导。平时课本上的动手实践题要让学生多参与。要重视新课标,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p><p class="ql-block">最后,王履斌副校长对此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地理组全局把握特别到位,新旧课标学习扎实。也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培养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抓住班级的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知识是载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关键。相信地理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兰外的地理中考成绩必定再创佳绩!</p> <p class="ql-block">道法组的备考会上,郭恒越老师围绕中考备考方案进行了分享,分享的主要内容包括真题分析、试卷特点、教学反思、备考计划四个方面。在真题分析方面,郭老师逐次分析了2020、2021、2022年的试题结构,并着重对2022年的试题结构和特点进行了拆解和总结,她谈到,2022年兰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题目较灵活,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其次,郭老师总结出了四个精炼的试卷特点,即“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发展”、“了解国家政策,增强使命担当”、“培养核心素养,引领实践行为 ”、“知识考察综合化,更具探究性和开放性”。同时,郭老师也谈到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反思,她认为相似备考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观念,精心做好复习备考工作,将时政融入思政课堂,指导学生科学训练,规范答题。最后,郭老师分享了九年级道法备课组的备考计划,目前九年的道法备考已经进入到了一轮复习之中,各项工作正在稳步地推进当中。</p> <p class="ql-block">李莉老师认为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要抓住课堂,用课堂的质量来吸引学生,要提升课堂效率,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高效率的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夯实课堂的学习成果。其次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要夯实知识点、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师也需要不断督促自己提升自身能力,做到吃透、挖透知识点,能够“心中有数”。</p><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的分享全面、扎实,明确了备考策略,对标新课标精准发力,分享了有益经验,让在场各年级的道法老师都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作为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苏骧主任和胡老师也进行了分享。苏主任主要分享了他在分层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和管理方式,要学会具体案例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策略,从而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升和进步。胡老师则关注到了新中考的改革,他提醒老师们及时关注新中考改革动向,结合新中考的要求进行精准开展教学和备考工作。</p> <p class="ql-block">成洁茹组长则从“一低、一高、一注意”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心得,“一低”就是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深入联系学生的实践,能够让课堂吸引学生,“一高”就是指站位要高,思政教师要明确立德树人的使命,要在课堂上夯实学生的政治认同,同时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一注意”就是要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度,注重分层教学和精细化教学。</p> <p class="ql-block">另外,杨妮、杨霞、冯佳香等三位年轻老师也分别谈了学习心得和收获,她们表示通过这次研讨会从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复习方法都学习到了很多,今后也将借鉴前辈们的有益经验,从基础年级开始就树立“中考站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和实效。</p> <p class="ql-block">最后,张润娥校长做总结发言。张校长称赞两位老师的备考分享扎实、严谨、充分,同时张校长也建议毕业年级的老师们要通过精讲精练等方式抓课堂质量,“能力是练出来的”。同时,也要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老师要对本学科的目标和应取得的成果做到心中有数,也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中考目标。另外,张校长也对七八年级的年轻老师们寄予了几点嘱托,她建议年轻老师吸取前辈们的有益经验,要踏实钻研、充分备课,这样才能具备站稳课堂的底气,提升课堂质量和自信。最后,张校长强调,身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关键要明确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站位,对标核心素养,夯实和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的素养能力,尤其是要在课堂上做到洗涤学生灵魂,增强政治认同,真正发挥学科立德树人的作用。张校长也为老师们分享了很多学习和提升的资源,她建议老师们多利用国家智慧云平台等网络平台提升教学能力,让自己的课堂变成既有家国情怀又有生动故事和扎实成效的优质课堂。</p> <p class="ql-block">路漫漫其修远兮,经过本次中考备考交流研讨会,政史地组教师必将以崇高的使命感、必胜的信心,精耕细作,全力以赴,为创造中考新的辉煌和提升教学水平不懈奋斗。</p><p class="ql-block">(本次美篇由杨万祥、冯佳香、葛燕三位老师共同完成)</p>

老师

中考

学生

备考

复习

地理

课堂

教学

学习

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