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不辍,逐研而行—黄渤海新区第十小学齐鲁大讲堂活动

烟台开发区第十小学

<p class="ql-block">  耕耘不辍,学习不止,2月28日“齐鲁科学大讲堂”如期进行,黄渤海新区第十小学的科学教师们再次参加了此次活动,踏着研学的道路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次科学大讲堂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 尝一尝》三节课例展示,随后进行专家点评,最后卢主任进行总结发言。</p> 一、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刘永玲老师的《看一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通过《盲人摸象》的视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看眼睛-画眼睛-再看眼睛-保护眼睛”四个探究环节,巧妙的利用学生的感知,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蒙眼猜猜猜”、“火眼金睛找不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通过看画猜人、蒙眼猜物、瓜田远近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自然而然的总结出观察物体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p> <p class="ql-block">  姚欣颖老师的《听一听》这节课,充分考虑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五个任务:一、利用手电筒观察耳朵;二、听声音,辩不同;三、听声音,辩物体;四、听声音,找方位;五、保护耳朵,循序渐进的将耳朵的本领逐一总结,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知,进一步的认识了科学的研究方法—观察。</p> <p class="ql-block"> 秦也老师的《闻一闻 尝一尝》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设计了观察鼻子和舌头、感知鼻子功能、感知舌头功能、分辨不同物体等活动,用抽丝剥茧式的进阶活动引导学生,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追问引导,让学生进行深度的分析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刘爱静老师从科学课程内容结构,以及相对应的课标出发,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看一看》的亮点和建议如下:</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听一听》的亮点和建议如下:</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闻一闻 尝一尝》的亮点和建议如下:</p> <p class="ql-block">  最后刘爱静老师总结到: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描绘了未来教育的一幅美好蓝图,“未来已来,远方不远”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信未来可期。</p> 总结部分 <p class="ql-block">  卢主任就新旧课标之间的区别进行总结指出:上课之前要对本节课内容有深入思考,多结合生活经验,评价体系准确并多样化。</p> 学习反思 <p class="ql-block">  教研同济,学思同行,齐鲁科学大讲堂是教师专业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方向,逐步前行。</p>

学生

大讲堂

三节课

总结

观察

感知

科学

活动

闻一闻

尝一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