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约在2000年左右,有个住得近的四十多的女人找我母亲借走了七枚铜钱,说是要用一下。听说她同时还借了附近好几家的呢。借那么多铜钱干什么?她没说,母亲也没问。这至今也是个未解之谜!当时铜钱还不怎么值钱,人们也不注重保存。我从单位回家听母亲说后,疑心那女人是在打着有什么用的借口广为收罗“古董”,那铜钱恐怕不会还回来了。对我这种小心眼儿母亲很不以为然。这事我们很快丢到一边,再不提起。过了好长时间,感觉总有一两年吧,母亲忽然把七枚铜钱送给我,说:“你还说人家不还了,这不还回来了?给,你稀罕就交给你保存吧。”我看那铜钱,没一个漂亮的。我本来就是个疑心颇重的人,心里不免嘀咕:她恐怕以次充好以劣还优,把好的早都调换去了吧?我也不知母亲有过什么样的铜钱,当初借出去的是不是这些。那女人同时还借走了好几家的,怎么分得清呢?</p><p class="ql-block"> 后来听说那女人离婚了——她男人是个粗笨的家伙,本就配不上带有几分姿色的她。她嫌男人懒,挣不下钱,离婚后改嫁到了别的村。又过去了两三年吧,那女人忽然抱着两箱方便面来到我家,送母亲一箱送我一箱。说是感谢母亲借给她铜钱用,同时也要感谢我给她写东西。说是心里一直想要表达她的谢意,只是以前家里穷,买不起礼物,现在改嫁得还算凑合……我给她写过什么呢?完全没有记忆。她说是她当村里妇女主任的那两年我给她写过一个上报五好家庭的典型材料。经她一提,我才隐约想起有过这么回事,她让我写的是本村她女儿的婆家。</p><p class="ql-block"> 她还回来的铜钱都是品相很弱的,有的磨得很薄,字也难以辩认。我当时对铜钱还没啥了解,也不懂行情,只觉得它们都是些歪瓜裂枣。但还是把它们和其他铜钱混在一起,保存到现在。现在已分不清哪些是她还回来的了。前两天研究五行大布钱文钱,想起在我保存的铜钱里还有一枚钱文钱大泉五十,背也是龟蛇星剑(直径25+):</p> <p class="ql-block"> 虽然我已分不清那女人还回来的都是哪些铜钱了,却清楚地记得这枚边道上有缺的大泉五十是她还回来的。因为我拿到手后曾好奇地细细看了它一番。现在终于知道了这也是一枚寓意很好的钱文钱。</p><p class="ql-block"> “大泉五十”是王莽货币改制时大量铸造的古代流通货币,虽然铸行时间仅有13年,但其却是王莽新朝通行货币中流通时间最长、铸量最大的货币。钱文大泉五十的意思,大是指钱面值较大(另有更大的:五千、五百)、泉是钱的代称、五十是面值,大泉五十意为此枚大钱当(值)五十枚五铢钱,即大钱当五十。近代民间称之为“线桄子”钱,因为篆体“五”字颇像织毛衣用的毛线圈“线桄子”,因而被形象地称之为“线桄子”钱。传闻此钱有灵气。春节,农村有“拜家堂”的习俗,此时将它悄悄放在“老祖”画像前的香炉后面,等大家拜完家堂走后,你再返回来,径直(千万不要回头或向两边看)走到香炉前,拿起这枚钱迅速吃下——怎么吃?咬得动吗?吃下后(恐怕要囫囵咽进肚)则包治百病。不过这整个过程不能让任何人看见,否则你将咬不动它——难道没人看见就咬得动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或美好的愿望,但能看得出那时人们对“大泉五十”钱的珍重。</p><p class="ql-block"> “大泉五十”看似型制单一,但其版别较多,内涵丰富;虽属于历史上较早期的流通行用钱,但面文带有大泉五十字样的花钱也有许多存世,该类钱除有素背、传形、合背等版式外,常见背龟蛇斗剑玄武纹、日月星纹、吉语等多种版式。该类花钱多为后铸钱币,清末民初及小日本都有铸造,市场价值较高:</p> <p class="ql-block"> 不知我这枚是什么年代铸造的,也不知它是不是我家原有的,只可惜它边道上有缺了,不过无论怎样它也是值得收藏的,就是将它作为一枚吉祥钱存放家里也是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 这次翻看铜钱,除了这枚大泉五十钱文钱,我发现还有一枚被我忽略的光绪重宝当拾钱(24+)也值得收藏,只不过在清钱里它是个冷门的收藏品,不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通宝那样热门,也不知它是不是那女人还回来的:</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它的市场参考价:</p> <p class="ql-block"> 前面说过,当初邻家女人同时借了好几家的铜钱,即使她没玩“调包计”,还回来的也未必是她借去的。我又想,如果我没对她产生猜疑,母亲也未必会把这些铜钱送给我。这些铜钱落在我手中,真有点阴差阳错因缘际会的味道。俗话说:万物有灵,在冥冥之中,人和物也存在着一种很玄妙的缘分关系,也像人和人一样,缘来缘去聚散离合,不是你的终归会离你而去,是你的不管怎样都会来到你的身边,这种人生缘分是值得珍惜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