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是丰润区东实验小学的教师张平。2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丰润区“云端筑梦”名师微公益示范课的志愿者活动。</p><p class="ql-block">本节课我执教的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轴对称图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认识轴对称图形》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本教材是在“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中掌握轴对称图形,知道其基本特征,会画其对称轴。对称是基本的图形变换,学习空间和图形知识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本节课非常生动有趣,是一节动手、想象能力强的课。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p><p class="ql-block">的事物,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符合儿童特点,动手较多,使学生在动手中感受到物体和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p> <p class="ql-block">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特点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p><p class="ql-block">一、创设情境教学</p><p class="ql-block">1、会折叠衣服的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叠衣服的方法。 从而引出课题。</p><p class="ql-block">2、出示轴对称物体:天安门、飞机、 奖杯、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3、小树:通过不同剪法师生共同评价得出这些图形两边都一样的,所以先把纸对折,然后再剪,剪定后再展开,就是这棵小树了。</p><p class="ql-block">4、是本节课第一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后,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p><p class="ql-block">5、学生这次操作活动看似一次无目的操作活动,但要一棵小树甚至一个漂亮的窗花, 不去寻找规律,也是非常困难的,通过学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两边一样的图形可以对折起来再剪 ,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初步感知。</p><p class="ql-block">二、动手画一画,折一折:</p><p class="ql-block">1、通过把同学们看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天安门、飞机、 奖杯等)进行分组操作讨论,得出结论: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p><p class="ql-block">2、是本节课的第二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学生此次操作的目的是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探究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一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解释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p><p class="ql-block">三、想办法做出以各轴对称图形、并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p><p class="ql-block">1、是本节课第三次操作安排,且是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较为正确系统的认识之后,意在操作活动中巩固深化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学生这次操作活动手段是多样的,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的。</p><p class="ql-block">2、这三次的操作活动目的不同,所产生的成效也截然不同,学生在这次活动中,通过有序、有层次的操作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以认识,充分概念之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p><p class="ql-block">3、所有的练习和操作活动较为自然的串联在课堂的情景中,课堂结构紧凑,学生兴趣浓烈,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发现生活中的美,轴对称图形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思考、交流、讨论等等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掌握和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基本特点,并在自主探索中体会到探索之趣,成功之乐,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更发展了学生的能力。这一节课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p> <p class="ql-block">本校教师通过线上的方式也认真观看了本节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我们的交流,大家都收获多多。</p> <p class="ql-block">通过本次活动我个人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