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依据教育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等文件精神,濮阳市“大班幼儿数学学习准备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以探索总结培养大班幼儿入学学习准备的目标方法为研究目的,带领华龙区三所课题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深化了数学教育改革,加强了与小学数学教育的科学衔接。</p> <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在濮阳市学前教育教研员李臻老师与华龙区教育局基教二股刘瑞霞副主任的牵头下成立了市级课题“大班幼儿数学学习准备的实践研究”研究小组。</p> <p class="ql-block"> 暑假期间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幼儿数学发展目标,以及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根据三者之间的联系,制定了大班幼儿数学入学学习准备发展目标。 通过与小学教师交流发现我们初步制定的“发展目标”缺少针对性。</p> <p class="ql-block"> 在李臻老师的带领下,大家进一步学习教育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认真分析“学习准备”中的“具体表现”和“教育建议”,结合小学教师反馈的儿童入学不适应主要表现,经过课题组的反复研讨,最终确定大班幼儿数学入学准备发展目标从好奇好问、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三方面入手,制定出涵盖了:提出数学问题、制定计划、专注活动、反思总结、倾听、表达、数学阅读、前书写、解决问题能力等10个方面的具体目标。</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有效地落实“发展目标”,切实开展好大班幼儿数学入学学习准备,真正提高孩子的数学兴趣和数学能力,我们面向全区公办幼儿园的教师和家长针对大班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p> <p class="ql-block"> 结合幼儿园大班数学入学学习准备发展目标,此问卷共设置27个问题,涉及大班教师的基本情况、大班教师对于幼儿数学学习的教育观念和认知情况、现阶段大班幼儿数学学习具体情况、数学学习困难幼儿的主要表现四个方面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 此次调查结果让课题组具体了解到教师对数学学习的教育观念,以及目前幼儿数学学习方面的基本状况。根据问题原因明确接下来的幼小衔接要做哪些具体工作,有助于课题组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教研,为大班幼儿数学入学学习准备探索总结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法,帮助更多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方法和习惯,让他们平稳顺利地过渡到小学,能够轻松愉快的适应小学的数学学习。</p> <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小学数学课,课题组与课题园的教师认识到:幼儿园教师应该学习小学教师语言的精炼准确性、教学过程的科学严谨性、以及注重引导幼儿发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等。</p> <p class="ql-block"> 李臻老师启发大家思考小学主动学习与幼儿园主动学习有什么不同?小学教授的方法因为学段的不同与幼儿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基本课改理念一致,都注重培养儿童自主能力,重视支持儿童运用原有经验获得新经验。</p> <p class="ql-block"> 李臻老师带领课题组成员结合“发展目标”分析幼儿园、小学数学活动视频案例,帮助大家理清课题研究思路,课题组成员通过一次次的研讨、调整、分析……,最终确定落实“发展目标”的具体实施措施。例如:积极捕捉和创设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情境。如:一日生活中晨间入园人数签到;感知一分钟有多长?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情等等,运用符号记录解决问题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课题组成员再组织本园教师共同学习“发展目标及实施措施”,要求教师设置活动目标时参考“发展目标及实施措施”,用目标调整活动方案,审视自己的实施方案能落实多少目标,总结出一定的课程模式,把教学行为固化下来,逐渐转化成教师的行为习惯。</p> <p class="ql-block"> 为了能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课题讨论中来,通过课题帮助教师专业成长,自2月14日开始,课题组每周都要进课题园听课并与大班教师们面对面地结合“发展目标”研讨“这节课”中出现的问题,再针对问题给予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 针对教学中孩子出现的各种情况,李臻老师要求教师不规避问题,敢于面对孩子们出现的种种状况,教师要有通过问题引发孩子的思考的意识,能把解决问题的机会教给孩子,就是一节成功的课。思考并不只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是通过孩子思考的过程、整节课的逻辑过程,提高孩子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教学和研究从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接下来的实践阶段,我们将继续用心思考、静心研究,才能做到研以致用。我们将以课题为载体、为动力,帮助教师专业化成长,勤勉研讨、厚实教学;帮助家长转变观念,让他们了解入学学习准备并不是拼音与计算的练习,而在于思维品质和学习品质的准备;也努力将课题资源转化成课程资源,再转化成共享资源,惠及更多的儿童和教师,相信在专家的引领指导下、课题园的大力配合下,我们的课题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