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广州有句谚语, “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可见光孝寺年代古老,历史悠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光孝寺正门</span></p> <p class="ql-block">最早知道光孝寺,是从 “风幡论辩”故事开始的,曾为六祖惠能的智慧折服,后又听说我国最早的菩提树也种在光孝寺,甚有兴趣,早就有参拜的意愿。在做功课时,又读到一首描写光孝寺的诗,为明代孙蕡所作: </p><p class="ql-block"> 《光孝寺》</p><p class="ql-block">雨叶菩提树,天花薝卜林。尘机方外息,幽趣静中深。</p><p class="ql-block">野色连香积,秋声杂梵音。随缘僧供里,余亦长禅心。</p> <p class="ql-block">这让我更加喜欢光孝寺的文化氛围,周末闲暇,定去参拜。不仅仅为了闹中取静,恐怕从心底是想亲眼看看六祖惠能受戒的地方,六祖慧能正是在光孝寺以“风幡论辩”展露峥嵘,引起世人瞩目的,还有那棵菩提树,公元502年由印度僧人智药三藏从天竺引种所植的,据说是中国有确切记载最早移植的菩提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虔诚的参拜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光孝寺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查资料得知,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印度高僧智药三藏航海来到广州,千里迢迢带来了一棵菩提树,种植在光孝寺的戒坛前。这位智药三藏是一位能够预知未来的高僧,他在种植这棵树时,并立下神奇的预言:“吾过一百七十年后,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p> <p class="ql-block">一百七十四年后的676年,六祖惠能果然在这棵菩提树下正式落发受戒,创立南派禅宗,该寺声名也随着“风动幡动”的动人故事而千古流传。</p> <p class="ql-block">起初,光孝寺是南越王赵建德 的一处私苑。三国时期虞翻在此讲学,所以世称“虞苑”。虞翻逝世后,他的家人施宅为寺,取名“制止寺”。经历多年的不断易名,明成化十八年,明宪宗敕赐“光孝禅寺”匾额,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广州堵车严重,停车又难,打的前往比较合适,先到光孝寺,再去六榕寺,好在离六榕寺不远,一天游两寺也没有谁了。</p><p class="ql-block">当我2月26日走进位于广州光孝路北端的光孝寺时,深深地感到大城市的繁华并没有影响光孝寺成为一个清净的所在,仿佛春日的一片园林,红尘中的一方净土,使人一见而生清静之心、脱尘之意。</p> <p class="ql-block">当你走进光孝寺,耳边听到的尽是鸟鸣和木鱼声,寺院内非常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木鱼声声。有人提醒不让拍照,偷拍两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光孝寺西塔,为南汉时期权臣龚澄枢所建。龚澄枢是一名宦官,深得中宗刘晟的赏识,官拜玉清宫使、德陵使兼龙德宫使。</span></p> <p class="ql-block">进入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弥勒佛(未来佛),笑容可掬,信徒跪拜。殿前两棵大树郁郁葱葱,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弥勒佛背面供奉着韦驮菩萨。韦陀菩萨是佛教护法,驱邪魔护佛法,身姿魁梧挺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塔立于大雄宝殿东侧的塔殿内,边上有几座石碑,皆为光孝寺考古出土的文物。和西塔一样,每层塔身的四面都铸有密密麻麻的佛像,又被称为“千佛塔”。</span></p> <p class="ql-block">转身就可以看到寺内空旷的广场,欣赏着秀丽的景色,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如临仙境。直行几十米,到达大雄宝殿,可以看到很多佛教徒在祈祷,希望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祈福消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雄宝殿前跪拜的人们,不让靠近</span></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前面的花很美,很有赏心悦目、心花怒放的感觉。左右两个侧殿,都是供奉着释迦牟尼佛,一个卧姿,一个坐姿。卧佛殿有一副对联:似睡非睡色是空空是色,真醒假醒天连水水连天,读完甚感意境很美,卧佛殿前一棵大树很笔直,甚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观音像前边,是六祖发塔,纪念六祖剃度出家的佛塔。平时可以看到佛教徒绕塔诵经,或者站立祈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光孝寺瘗发塔</span></p> <p class="ql-block">运笔至此,不得不提六祖。惠能(638~713年),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今北京大兴),他的父亲贬官到了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生下了惠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祖惠能禅师</span></p> <p class="ql-block">儿时的惠能偶尔有一天听到买柴的客人念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若有所悟,忙问客人这是什么经文,客人告诉他这是《金刚经》,弘忍大师正在黄梅东山寺给大家讲这部经。惠能听了,安顿好母亲,就前往黄梅拜见弘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洗钵泉是南朝时达摩开凿的</span></p> <p class="ql-block">后夹,五祖弘忍为了考验弟子们禅学水平的深浅,好物色一个接班人,就让每个人写一首偈子呈上来。当时神秀担任上座,才华杰出,写了一首偈子说:“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p> <p class="ql-block">不过在五祖弘忍法师看来,这四句寄语并未见本性,导致后来没有得到衣钵。而当后来看到惠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觉得慧能将来是可以得到自己衣钵的,一有机会便向慧能诉说佛法。慧能最后也得到了禅宗五祖弘忍法师的衣钵。</p> <p class="ql-block">而那场风吹幡动之争,是一个外境现象,由风幡因缘和合而成。没有风,幡就不会动;没有幡,就看不出风动。慧能当然也看到风吹幡动,但他却说是你的心在动。六祖的奥义正在于此,即不论外境怎么动,你的心不要随它去动,这就是禅定。</p> <p class="ql-block">法性寺法师印宗听到惠能大师的高论,内心惊叹不已,得知他是大名在外的惠能,便请高僧为他剃度。惠能也就成为日后人们所说的禅宗六祖。光孝寺能发塔距今已有二千年历史,位于六祖受戒后,住持随即把六祖的头发藏在菩提树下,并修建了一座瘗发塔。</p> <p class="ql-block">对风幡之案的思考,自然深深地影响了苏东坡,我们看看他的《琴诗》便知:</p><p class="ql-block">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p><p class="ql-block">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p><p class="ql-block"> 东坡咏琴,非咏琴也,实则借琴回应风幡之案。他并不作结论,只是抛出两个反问,供人自己去参悟。</p> <p class="ql-block">琴不能自己发声,指本无声,那么弹琴时,究竟是谁在发声?这是东坡对风幡之案的追问,风动也好,幡动也好,仁者心动也好,究竟是谁在动?这一切的背后,似乎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幽灵。</p> <p class="ql-block">这则公案到了今天我认为仍然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其实二位僧人之所以对于“风动幡动”有争执,就是因为个人的自私心所致,生活中人们总认为自己的见解认识是对,而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对事物本身进行正确辩证的判断。事实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只是人们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而已。</p> <p class="ql-block">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行事风格和方法,总有他的道理,我们尊重即可,没有必要进行无畏的争论,这也是我工作44年的体会,也是我参访后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卧佛殿的后方是西铁塔。光孝寺内现存两座铁塔,据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最古老、最完整的铁塔。西塔建于南汉大宝六年,七级四方,上有千尊小佛。后佛塔坍塌,剩下三层。塔旁边有一棵菩提树,直上云霄,枝繁叶茂。根据记载是宋代种植的,距今1500多年,六祖惠能经常在菩提树下说法。六祖后来去了广东韶关建立了南华寺,弘扬佛法,闻名海内外。菩提树前面就是祖堂了,供奉着六祖佛像。</p> <p class="ql-block">参拜完毕,我凝望时光,却看不穿时空。是否也有人曾像我一样,为它痴迷,是否也有人曾像我一样,想要触摸它的灵魂?风动树动,心也动了吗?我竟一介凡人,未能参透佛语,还是留恋红尘。</p> <p class="ql-block">由于身份原因,我从不跪坐在蒲团之上,但佛在心中,每次参拜,都在心底与佛对话,我望穿了自己,审视内心的真实。炉里烟雾袅袅升腾,像佛指出的一条条道路,缭绕上升,似显得都是通往智慧的彼岸。佛始终含笑不语,似已看透苍生,端坐在莲花座上,慈悲地望着众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