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洒满房间,周身和暖融融,闲坐窗前边看边听《枕草子》,随性而且安静。</p><p class="ql-block">关注侘寂美学有段时间了。日本早期女作家清少纳言的随笔集《枕草子》,是一本置于案头,有闲暇就可拂卷读上段余的书,她的文字清丽婉约,她用极简的笔触写下的万物琐事,是超越形与色的本真,与宇宙自然山川草木虫鱼浑然一体,全然不见修饰的呈现出世界最初的面貌,让阅读者对日本侘寂审美的初始有了深入浅出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枕草子》对日本早期侘寂审美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侘寂属于一种主动审美,追求空寂简朴的生活境界和平静淡泊的审美趣味,同中国庄子返璞归真的自然观有着深层次的关联。当我想起侘寂这个词时,首先会想到一只拙朴的碗,一件简陋的家具,或者一种打造的宁静的空间和氛围。但其实侘寂的核心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生命感受,一种深入灵魂的简素,侘寂之美并不在于有形的事物,而在于生命本身。</p><p class="ql-block">侘最初来自于日本千利休的茶道文化,它描述的是一种谦卑、简素和节俭的心态,一种超越世俗的感觉。是发现简单事物中蕴含着的美时所体会到的超然物外怡情悦性的那种感觉。是远离物质世界种种诱惑和困顿之后找到的一种平静的满足感。寂字最早有铜锈,古老的样子,优雅的简素等意思。它表现的是事物是如何发展消亡的,代表一种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劣化而产生的深层次的平静的美。</p> <p class="ql-block">曾在一书中读到何为侘寂的例子:“如何打扫满是落叶的庭院?首先用草耙把地清理得一干二净,然后,摇晃其中一棵树,好让少许落叶掉落,这就是“侘寂”。</p><p class="ql-block">侘寂之美是一种远离繁琐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既有走在人们意识的边缘,又深埋于人的内心深处。时间的沉淀空寂的留白,它所代表的内容远远超越某个事物或某个环境的美,当你真正体会到世间万物的短暂、无常、朴素和不完美时,就会感受到侘寂的存在。</p><p class="ql-block">但侘寂又不只是渗透到生理意识上的回应,它是一种生命哲学,摒弃奢华和物欲的追求,禅意十足。它让我们意识到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当你身处大自然之中,草木并不会在意你穿什么品牌的衣服,山川也不会为你是何等身份所动,山野的花朵都会照常开放,大自然永远会用本来的面貌来接纳那个本来的你。</p> <p class="ql-block">侘寂不仅是对古旧之美的欣赏,它涵盖了回归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当今网络时代,世俗之见难免为物欲所困,感觉自己时常把时间花费在生活之外的细碎琐事上,而忽略了在生活本身细节上下工夫,无意间挥霍浪费了注意力这种宝贵的资源,从而错过了发现美和欣赏美的时刻,与生命的存在和自然的恩赐渐行渐远,与内心深处究竟想要什么渐行渐远,侘寂是否也可以帮助我们停下脚步,静心凝思,放下叹息,懂得取舍,环顾一下周遭,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让我们在拥有不太长的余生中活得更为充实。</p> <p class="ql-block">不同的民族文化对诧寂之美有着各自的审美理想,早在我国古代诗人欣赏的就有“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清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幽思,“寒蝉凄切。晓风残月”的凄美。梭罗的《瓦尔登湖》所表达的人对于自然的情感的清纯、怡静、恻隐,其情感的深刻睿智、恢宏无疑是对侘寂美学的大跨度超越。</p><p class="ql-block">诗人哲人的气质意境和哲思之美,将不完美的事物触景生情从艺术到生命本身上升为一种高雅的更关注生命与精神本身的美学文化,欣赏赋予了侘寂美学积极的意义价值超然转化和升华。诧寂之美,有其细腻温婉的美学特质,将留白的无尽想象空间和独特性的感物的丰富内涵外延推升至感情审美体验的唯情、唯美的极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配乐:肖邦升C小调夜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云迪 钢琴演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