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漂洋过海来看你(六、完结篇)</p> <p class="ql-block"> 上篇说了安格尔和他的《大宫女》,接下来再来说说安格尔一生势不两立并与之坚决斗争的法国浪漫主义画派旗手欧仁·德拉克罗瓦和他的《自由引导人民》。</p> <p class="ql-block"> 这幅画在卢浮宫排名第二,第一当然是蒙娜丽莎,第三名是米勒的《拾穗者》,77年曾经在上海举办的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展览上见过,那也是那幅画第一次飘洋过海离开法国。迦南的婚礼排名第四。</p> <p class="ql-block"> 德拉克鲁瓦的这幅油画气势宏大,色彩丰富,寓意深远,曾被印入法国政府发行的100法郎的钞票上,1980年的法国邮票也印上了它,中国的高中美术课本也录选了它,足见这幅画的不同凡响。</p> <p class="ql-block"> 德拉克洛瓦画这幅名画时32岁,却早已声名显赫了。人们倾倒于他创作时蓬勃的激情,只要拿起画笔,他的浪漫主义激情就像火山喷发一样,不可遏抑,他创作时就像狮子吞食猎物一样,一气呵成,所以人们称他为“浪漫主义的狮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青年德拉克鲁瓦</p> <p class="ql-block"> 熟悉他的人说,如果让他的热情充分发挥的话,他一个晚上就能用颜色涂满巴黎的墙壁。</p> <p class="ql-block"> 这幅作品展示了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以一个象征自由的女神形象为主体,她戴着象征自由的弗里吉亚帽,胸部裸露,右手挥舞象征法国大革命的红白蓝三色旗,左手拿着带刺刀的火枪,号召身后的人民起来革命。整幅油画一反严谨、庄重、典雅富有宫廷趣味的古典主义,气势磅礴,结构紧凑,用笔奔放,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充分展现了浪漫派绘画的风格特点,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绘画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 对这幅画中国人民也不陌生,一度也同安格尔的《泉》一样铺天盖地充斥在各种地摊印刷品中。</p><p class="ql-block"> 以前很多人以为这幅画是描绘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在特殊年代还有人以为是反映巴黎公社起义的。其实都不是,它是法国浪漫主义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我先简单说一下法国近代历史。</p><p class="ql-block"> 大约中国明朝万历年间一个来自法国中部波旁地区具有王室血统的家族成为法国统治者,以波旁为姓。到 17世纪中期,再度分出长幼两支:长支继承王位的为太阳王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 这些国王都姓波旁,所以也叫波旁王朝。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掌握了政权,他姓波拿巴,所以叫波拿巴王朝。拿破仑下台后路易十八复位,没几年病死了由弟弟查理十世也就是前面第二篇里讲的那个苦命公主特蕾莎的公公继位。1830年查理十世在七月革命中被推翻让儿子也就是特蕾莎的丈夫当了二十分钟国王。后来国会决定幼支继位称七月王朝,最后也在1848年革命中倾覆,波旁家族在法国的统治从此宣告结束。</p> <p class="ql-block"> 波旁王朝旗帜—鸢尾花旗</p> <p class="ql-block"> 但是波旁家当年确实牛逼,整个欧洲大陆几乎都是他们家的天下,当时意大利也是波旁家统治,于1860年中国太平天国时候告终。而西班牙那时也是波旁家族在统治,一直到1931年才被共和派推翻,但是1975年独裁者弗朗哥病死后西班牙波旁王室第三次复辟,国王胡安卡洛斯即位,2014年国王把王位传给儿子费利佩六世。西班牙王室也是当年太阳王路易十四第二个孙子的直系后裔。</p> <p class="ql-block">1968年1月30日出生的西班牙现任国王费利佩六世,有没有路易十四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西班牙宪法于1978年12月6日全民公投通过,规定西班牙是社会与民主的法治国家,实行议会君主制,王位由国王直系后代世袭。国王为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代表国家。政府负责治理国家并向议会报告工作。各级法院法官以国王名义独立行使司法审判权。</p> <p class="ql-block">2005年出生的国王长女阿斯图里亚斯女亲王、莱昂诺尔·德·波旁-奥尔蒂斯如今是西班牙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看看西班牙人民何时能迎来自己的波旁新女王(有没有人心动?)</p> <p class="ql-block"> 好了,回到法国,从1789年大革命开始,在那之后的近80年里,法国人民一直在不停地革命,连续推翻了5任皇帝,建立了3个共和国。这幅画就是说的1830年特蕾莎公公被推翻的那场革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艺术表现力的角度来讲,德拉克罗瓦所创造的这个形象,的确是让画面变得更有煽动力和感染力。因为他画的女神完全不是古典的高冷形象,而是一个街头女战士。女神浑身都沾着泥土,光着脚丫子,右手高举三色旗,左手拿着一把现代步枪,真的是烟火气十足。即便是一个不熟悉法国历史的人,看到这幅画时,也同样会被女神鼓舞和感染到,而且德拉克罗瓦只用了几个典型形象就描绘出当时七月革命参与者的广泛性。</p> <p class="ql-block"> 画里女神的右边是一个戴着法国学生常戴的黑色贝雷帽的学生,他的肩膀上挂着一个大尺寸的弹药盒,他的右脚向前,一只手举在空中挥舞着骑兵手枪,急速向前奔跑,表现了为了自由全民参战的的情景,他象征少年英雄。</p> <p class="ql-block"> 女神左边有一位身穿燕尾服,头戴礼帽的城市资产阶级,手里也紧握着一把步枪。据说这个形象就是画家德拉克罗瓦本人。</p> <p class="ql-block"> 在身穿燕尾服的男人身后,还有一位手里拿着弯刀、穿着背带裤的工人,他手持武器,表情刚毅,显示出愤怒的神色,踏着血迹和尸体奋勇前进。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人群:工人、学生和城市的新兴资产阶级,他们正是当时革命的主力军。一名受了重伤的青年工人正抬头仰望自由女神的三色旗,右侧有两名政府军的土兵倒毙在地上,左侧躺着一位为自由而献身的起义者。人群上方则是阴霾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 在这幅画里德拉克罗瓦将革命的那种紧张、激烈,复杂甚至是有点血腥的气氛也都展现了出来。画面里,那位身穿燕尾服的男人,也就是画家的化身,他虽然举着枪,但脸上的表情却是很犹豫的,你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冲突。而这也恰恰反映了画家本人对革命的态度。在这幅画里,德拉克罗瓦还画了很多残酷的现实,比如画面底部有几位死去的皇家士兵,他们的姿势都非常的扭曲,每个关节都好像脱臼了一样。另外,画面的左边还有一具尸体,连裤子都被扒掉了,直接光着下身。</p> <p class="ql-block"> 德拉克罗瓦没有回避七月革命那暴力残忍的一面。因为他意识到,人民争取自由固然没错,但当自由成为口号和暴力绑在一起,就会造成非常可怕的结果,画面里的这些尸体,就是最好的证明。</p><p class="ql-block"> 这幅充满冲突和矛盾的《自由引导人民》如今被认为是法国的象征,作品成为代表法兰西民族自由精神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德拉克洛瓦的作品中有着巴洛克艺术的影子,这与他对尼德兰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的强烈色彩绘画极为推崇有关。他的画作更大的意义在于对后期崛起的印象派画家和梵·高的画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德拉克洛瓦在色彩上有意识地应用补色对比,恢复了18世纪辉煌色彩的笔致,同时又打开了通向新的印象派的道路。卢浮宫里收藏的德拉克鲁瓦名作还有好多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画家和她的女儿》也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画,这是法国女画家维瑞·勒布伦的代表作,也是她的自我写照。女画家装束朴素典雅,端庄秀丽,目光温柔而深情。她俯身坐着, 十分潇洒优雅,双臂围抱着女儿的脸。女儿天真可爱,把脸紧贴母亲,搂着妈妈的脖子,显得无限妩媚。作品将母女之爱、亲子之情画得十分动人,也表现了画家自己的温婉多情。此画作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那一年,那年画家34岁,女儿9岁。</p> <p class="ql-block"> 卢浮宫馆藏的很多绘画和雕塑都是裸体人像,这和古西方人的观念有关。古希腊人认为裸体既有利于锻炼出健美有力的身体,又自然的培养出一种能够以坦荡无邪的态度去看待裸体形象,并且自觉形成追求人体美的热烈风气。</p> <p class="ql-block"> 卢浮宫里的绘画有15000多件,能看到的据说有2000多件,限于篇幅只能说到这儿,接下去再说点雕塑和其它的。</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件出土于罗马,公元前150年的作品,叫《熟睡的双性人雕像》</p><p class="ql-block"> 在古希腊神话中,美少年海尔玛弗狄忒是赫尔墨斯和阿弗洛狄特(维纳斯)的儿子(维纳斯不止一个儿子哦,大家熟知的那个爱玩弄弓箭的小爱神丘比特也是维纳斯的儿子),他拒绝了水仙子萨拉玛西斯的仰慕和追求,水仙子为了能与他永远在一起,请求主神宙斯将他们的身体合二为一,海尔玛弗狄忒就这样成了雌雄同体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非常有特点的雕塑作品,从背面看是一位皮肤细腻、柔滑的女子,她有很动人的体态和柔美的背部曲线,女性特征非常明显。 令人惊讶的是,绕到雕塑的另一侧时,竟然是一位男性,男性特征非常清楚,用一件雕塑的正反两面去体现阴柔雄壮之美,是这件雕塑的引人之处。</p> <p class="ql-block"> 床垫是1619年意大利著名雕塑家贝尔尼尼加上去的,贝尔尼尼把冰冷的大理石雕塑成柔软温暖富有弹性的皮革豪华床垫,四个角几乎都要翘起来了,似乎轻轻的一按就会凹陷下去,一点也没有看到大理石的痕迹,而它其实就是硬邦邦冷冰冰的大理石,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却又是那么巧夺天工。</p><p class="ql-block"> 传说 这位雌雄同体的神灵因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的优点而异常骄傲,不料惹怒了好嫉妒的宙斯,把他撕为两半——男人和女人,骄傲的海尔玛弗狄忒一心想恢复昔日的样子,于是世间的男女从此便不知疲倦地追寻着自己的另一半。</p>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雕塑家巴尔托利尼的雕塑《宁芙与蝎子》,具有暗示与神秘气息。宁芙是希腊传说中司掌山林水泉的女神。她的容貌秀丽、声音曼妙,舞姿优雅动人。她的歌声和低语时常被误以为是和风拂叶的婆娑声,或是泉水击石的潺潺声。以后大家去爬山,再听到树叶沙沙泉水叮咚那就是宁芙在唱歌了,呵呵。</p><p class="ql-block"> 这件作品中,似乎娇嫩的宁芙被蝎子蛰了脚,她手按伤处,眉头紧蹙,面容痛苦。但即使在疼痛中,宁芙的背影,包括细弱的股沟,腰腹的褶皱,也还那么迷人。而且值得称道的是,石刻的雕像可以将少女凝脂般的肌肤表现的如此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知道希腊雅典有座非常著名的巴特农神庙,那座神庙就是一座供奉雅典保护神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兴建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p> <p class="ql-block"> 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p> <p class="ql-block"> 附带说一句,中国目前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是建于公元857年的唐代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东大殿,而整个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是建于公元1013年北宋时期的宁波保国寺大殿。</p> <p class="ql-block"> 宁波保国寺大殿</p> <p class="ql-block"> 雅典娜是古罗马、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传说是她把纺织、缝纫、制陶、园艺等技艺传给了人类,是三大处女神之一。卢浮宫13号展厅尽头一座华丽壁龛内的雕塑,叫《戴头盔的雅典娜》。1797 年人们在意大利韦莱特里附近的一座罗马庄园废墟发现了这件雕塑。 </p> <p class="ql-block"> 这个展厅中还有一座《凡尔赛的狄安娜》非常显目。这是16世纪中期由教皇保罗四世送给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礼物,是最早进入法国的古典雕像之一,为历代法国国王所珍视。</p> <p class="ql-block"> 狄安娜(Diana),来源于古代拉丁姆地区的内米女神。后来与希腊神话中的阿尔忒弥斯混同,是罗马神话中的月亮与狩猎女神,不仅是森林和动物的保护神,而且还是植物和家畜的保护神,此外她还能使妇女多生子女,并能减轻她们生育时的痛苦。她是天神宙斯与勒托的女儿,也是太阳与医药之神阿波罗的孪生姐妹。狄安娜保护女性和刚出生的婴儿,是一位伟大的自然之神。狄安娜热爱户外生活,在林莽和山野间,手持弓箭,由众犬伴随,与众女仙侍从一起以狩猎为戏,有时乘坐两圣鹿所曳之银车出行,她背负着箭簇除了用于狩猎兼用来对付不轨的男子。狄安娜和智慧女神雅典娜一样终身保持着贞洁,是纯洁的象征,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贞洁女神,她反对男女婚姻,因此,在英语中to be a Diana可用来表示“终生不嫁”。 </p><p class="ql-block"> 狄安娜身上衣服有一种非常轻柔的质感,仿佛随着狄安娜往前跨步和取出背后的箭的一系列动作而飘动。这给雕塑增加了一种动态感,让人觉得她马上就要拔出那支箭了。</p> <p class="ql-block"> 说到肖像雕塑,必须说一说图中的古罗马雕像《卡拉卡拉像》。卡拉卡拉是古罗马历史上著名的暴君。这尊大理石胸像高50cm,在雕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张性格鲜明的脸:方方的脸庞,嘴角内收,头部低斜,紧缩的双眉,多疑而凶残的眼睛流露出凝滞的眼神。雕像眼睛的刻画令人叹为观止,那是一双充满着复杂感情的眼睛:凶恶、暴躁、多疑、恐惧。残暴和屠杀为他消灭了许多敌人,同时也造就了他对一切都充满了怀疑和恐惧的内心世界。一头卷曲和满脸的胡须则进一步强化了他那凶残的性格。</p><p class="ql-block"> 有专家认为 《卡拉卡拉像》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艺术技巧上,代表了罗马肖像雕塑的顶峰。</p> <p class="ql-block"> 在卢浮宫还看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另外两杰是达芬奇和拉斐尔)的两尊雕像《垂死的奴隶》和《束缚的奴隶》。</p> <p class="ql-block"> 说起米开朗基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可是说大名鼎鼎的《大卫》雕像,貌似没人不知道。那是史上最天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26岁时的作品。原作为高4.342米、重五千多公斤的大理石雕像,,现收藏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学院。我们到佛罗伦萨时因为日程已满只在市政广场上看了一比一的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好在我们头几天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看到了米开朗基罗23岁时的成名作《圣殇》也称《圣母的哀伤》,也是梵蒂冈最著名的大理石雕刻,同样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雕塑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梵蒂冈圣彼得教堂建于公元324年,是世界上最宏大最壮丽的天主教堂,造型非常传统而神圣,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建于圣彼德墓穴的正上方。圣彼得教堂从兴建到经历多次的扩建和改建、再到最后装饰完毕,总共经历了1300多年。教堂里高达130多米极为震撼人心的大穹顶圆形天窗就是米开朗基罗晚年所设计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雕塑在进门右侧,十字架上被钉死的耶稣取下来后躺在圣母玛利亚怀中,圣母面无悲哀表情,平静祥和。这是米开朗基罗唯一署名雕刻,名字刻在圣母胸前的绶带上。1971年有个疯子敲坏了圣母面部,所以现在罩上了玻璃罩。细看作品,在青春永驻的童贞圣母的膝盖上,躺着的似乎是沉睡着的基督,而不是死去的基督。雕像中基督的肋下有一道伤痕,脸上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右手下垂,头向后仰,表现出死亡的虚弱和无力;雕像中的圣母年轻而秀丽,形象温文尔雅,身着宽大的斗篷和长袍,右手托住基督的身体,左手略向后伸开,表示出无奈的痛苦,似乎在问上帝:“这是我儿子吗?”圣母的表情是静默而复杂的,在无限的悲伤之中,又洋溢着一种人类最伟大最崇高的母爱的感情。米开朗基罗认为圣母玛丽亚是纯洁、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必能永远保持青春。所以作者突破了以往将母亲表现苍白衰老的模式,圣母被刻画成为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这不仅没有影响到表现她对基督之死的悲痛,反而显现了美丽的身躯让悲伤的情绪所包裹一种特殊的场景。基督瘦弱又裸露的身躯与圣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统一而富有变化。雕像打磨的十分光亮,作者赋予了坚硬的石头以巨大的生命力,悲哀是深沉的,美丽是直观的,青春是永恒的。</p> <p class="ql-block">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很少传到意大利之外的地方,卢浮宫能收藏米开朗基罗的这两座雕塑作品,这也是卢浮宫初建时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功劳,是他从意大利教会那里得到了这两座原本打算用于装饰教皇朱利二世陵墓的,后来米开朗基罗重新创作了另一组作品放置在佛罗伦萨教皇墓室内。 </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个地球曾经有过四大文明古国,他们是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如今其它三个国家都仍然存在,唯一消失的是巴比伦,连同它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古代巴比伦就在今日的两河流域伊拉克一带,那一带也被认为是圣经中伊甸园所在地。圣经里说上帝用泥土创造了一个男人取名亚当,又趁亚当睡着时取下他一根肋骨做了一个女人,叫夏娃,把他们安置在伊甸园。俩人后来受了蛇的诱惑偷吃了园子里的苹果被神逐出了伊甸园。再后来俩人生了两个儿子叫该隐和亚伯。</p><p class="ql-block"> 五千年前这里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不知道是不是亚当的后裔)。公元前两千年建立了巴比伦国,巴比伦也是亚洲西部著名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公元前1776年(大约比大禹治水迟150年)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一部法律汇编, 这就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国王把它刻在一段黑色玄武岩石柱上,石柱高2.25米。这部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共3500行组成。法典正文282条法律内容包括刑法民法及有关诬陷、盗窃、窝藏、抢劫、兵役、租地、关于土地的经济纠纷、果园、实物租赁、商贸、托送、人质、债务、寄存保管、婚姻、继承、收养、人身伤害、医疗、理发、建筑、船业、租业、委托放牧、雇工、关于奴隶的纠纷界定处置等等,涉及面之广,规定之细,令后人乃至现代人赞叹不已。石柱的上部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汉谟拉比国王授予法典的浮雕。太阳神形体高大,胡须编成整齐的须辫,头戴螺旋型宝冠,右肩袒露,身披长袍,正襟危坐,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汉谟拉比头戴传统的王冠,神情肃穆,举手宣誓。浮雕下面是镌刻的法典铭文,用楔形文字垂直书写。</p> <p class="ql-block">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p> <p class="ql-block"> 全世界学过法律的人都知道,考试的第一道填空题基本是问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叫什么?答案是这个法典叫汉谟拉比法典。</p><p class="ql-block"> 1901年一支法国和伊朗联合考古队在伊朗西部一个三千多年前叫苏撒的古国遗址发现了这个石柱,当年就是这个苏撒国灭了巴比伦,然后石柱成了他们的战利品。几百年后这个苏撒国又被波斯人给灭了。如今这个石柱默默站立在卢浮宫的亚洲馆里。那天当我误打误撞进到这个展厅我并不知道这就是所有当权者和法律人都应该膜拜的那根石柱,只是觉得这个石柱面熟。作为曾经的法律人以前看到过书里的图片,但是一直以为只是曾经的一个历史故事,一道填空题而已,并不知道它就在人间就在卢浮宫。经过核对标牌确认无误,3800多年的故事变成了一个鲜活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这本历史书太厚,在这里人类文明被高度浓缩,作为时代印记,几十万件藏品每一件都有故事,或喜或忧或悲,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p><p class="ql-block"> 导游说,如果每件珍藏品都认真看一遍的话,最低需要花一年时间。作为匆匆游客,几个小时时间能欣赏到卢浮宫的“镇宫三宝”真迹就已经不枉此行了。当然一万个游客心中肯定有一万个卢浮宫。比如有人说在卢浮宫哪怕什么也不懂,光是被几亿欧包围的感觉就很爽了,呵呵。也许这就是卢浮宫永恒魅力秘密之所在吧。</p><p class="ql-block"> 限于水平和能力,啰啰嗦嗦讲了好多天自己看到的卢浮宫和梵蒂冈故事到此全部结束,谬误之处请大家指正。最后还是那句话,如果有可能建议诸位一定要去一趟巴黎和罗马。(完)</p><p class="ql-block"> 2023.02.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