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应该是云南春天最有色彩的一天。每年农历二月初三,万物复苏,弥勒红万村都要举行浓重热烈的祭火仪式。或许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却也有全国各地的人慕名前来。</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正好也来感受这神秘古朴的阿细祭火精彩场面,你会看到距离村子五六公里的地方就开始车流如潮,旅游大巴、中巴、各种小车,应有尽有,人们有序地把车停在临时指定的停车场及道路两边,再迈着兴奋又激动的步子疾行几公里到达村子。</p> <p class="ql-block"> 进入村子后,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牛汤锅、羊汤锅、各种煎炸烤制食品香气扑鼻,男女老幼,吃喝的、看新奇的、奔走的、叫卖的,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真可谓阿细祭火远名扬,千家万户聚一堂,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相传很久以前,古老的阿细部落没有火,时常遭到野兽的袭击。一位叫木邓赛鲁的先民,用木棒在一根朽木上又钻又磨,终于在农历二月初三钻出火花,取到火种,为纪念这名取火英雄,阿细人便在这天举行隆重的祭火节,代代相传,整个祭祀流程保留完整,用钻木取火,送新火种,跳火等活动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村寨平安。</p> <p class="ql-block"> 2006年云南省政府已把阿细山寨红万村公布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他们的民族歌舞“阿细跳月”和创世史诗“阿细先基”均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阿细祭火仪式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以支撑当地旅游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祭火活动主要在下午举行,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无论男女都会在身上和脸上用红、黄、黑、白、褐五色土画上与火有关的图案,青壮年男人赤身裸体,仅用一片布或则粽叶围在腰部,女的露着肩和腿,身上挂满老虎藤、稻草、树叶等,她们的打扮多姿多彩,每一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各种美的、搞怪的、浓妆艳抹的、简单粗暴的,形态各异,仪式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 还有几个满身裹满泥的小伙子,蒙着头,抬着一桶从水塘里挖出来的稀泥相互追击,见人就上,直至把对方摸的全身都是。</p> <p class="ql-block"> 准备就绪,彝族毕摩主持进行“祭神树”和“钻木取火”仪式,待取火成功后,毕摩把火种移至“火神”座下的火盆内,祭火队员便抬着火神开始巡游,穿大街、走小巷,威风凛凛。一路锣鼓震天,爆竹齐鸣,赤身裸体的男人即兴表演,舞姿粗狂豪放,优美矫健。</p> <p class="ql-block"> 花枝招展的女人则跟在队伍后整齐地吆喝着,喊声洪亮,悦耳动听。她们手里拿着颜料,见人就往脸上抹,逗得看客们哄然大笑。</p> <p class="ql-block"> 人潮如长龙,追随着队伍欢快奔跑着,簇拥着,可以说队伍走到哪里,笑声就到哪。跟嘉年华会场没有什么两样,无非规模小一点而已。</p> <p class="ql-block"> 最后队伍进入村中心广场。广场四周挤满人,看台上,树林里,斜坡上,你无法想象,巴掌大一块地方,密密麻麻集聚了上万人,这样的热闹场面是不是已经很久很久都没有听闻了。</p> <p class="ql-block"> 祭火开始,锣鼓声,唢呐声,音响声伴随着鞭炮声在会场响起,热闹与欢乐共聚,喜悦与激情相拥,每个人都融入到这喜庆的时刻里。</p> <p class="ql-block"> 篝火点燃,全场沸腾,欢声、笑声、喊声、口哨声、喇叭声。。。。此起彼伏,青壮男子像他们的祖先样在火焰中跳跃翻滚,粗狂地跳动和呐喊。</p> <p class="ql-block"> 花姑娘们则围绕着篝火疯狂唱跳,一阵一阵把气氛推向高潮,热闹场面不亚于春节期间昆明海埂大坝的人流与海鸥。</p> <p class="ql-block"> 火神大大咧咧张着大嘴,敞开双腿,一只手高举着冒烟的火把淹没在人群里,人们冲进场地与表演者一起狂欢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随人流退场的时候,心里突生感慨,千军万马注定要失散,热闹喧嚣终究要沉寂,看过一场,融入一段,忘在一方,却又记在一角,那终究是阿细人的故事,我们自己的生活依然要过好。</p> <p class="ql-block"> 无论你是在热闹的街巷品尝人间烟火,还是跟随汹涌人潮糊里糊涂欢乐一番,抑或,找个地方踮着脚尖伸长脖子欣赏群魔乱舞的众生,对于我们早已习惯的日常,都是新奇的体验与难得的放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