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周五放假,给17、18两个班布置了背诵《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四首诗。周日归校,查完默写后,我要求同学们从四首诗中挑一首仿写,同学们纷纷表示“不会”……然后,我针对周五的表彰大会仿了一首。</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两个班学生的作品。孩子们兴趣很高,有的仿了好几首,虽有些稚嫩,甚至有的不像诗,有的像打油诗,有的根本不通顺,有错别字……但是他们的“心声”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来了,我很欣慰。相信各位老师也能从中找到同学们最近浮躁的原因,我希望这是各位了解学生的通道,不想让“它”成为惩罚学生的证据。</p>